皇帝挖礦
❶ 比特幣有什麼用它是不是皇帝的新衣
比特幣發明的目的,就是取代紙幣並且在借貸過程中達到絕對公平。
這就像一本賬簿,我們所有借貸情況都記在上面,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寫,但怎麼保證他人不亂寫?
你會想在後面簽名,但有人會假冒你的簽名。所以要使用電子簽名,即每一筆帳都會生成一個密鑰,只有你自己知道,然後通過公鑰來確認簽名是你自己的。
以上所說不過是一種安全的借貸方式,但還是需要一網站充當銀行的角色,那這個網站就隨意修改借貸數目,法律也沒法約束。
所以,要去中心化,即把自己的帳公布出來,讓每個人人手一份,這樣對面才不會耍賴。但是,怎樣保證別人不會篡改你的賬單?
首先得把一本賬簿分成一頁頁,即區塊鏈,根據區塊鏈上的內容會生成一個哈希函數(有點像密鑰,但功能不同),哈希函數是一種單向性的函數,不能逆推,所以要破譯只能靠瞎猜。破譯密碼所需要的枚舉量就叫工作量。然後電腦就會在你的賬單上蓋上工作量證明,有了工作量證明才表示沒有抄錯。那怎樣才能讓別人相信你沒有虛報?
這個就需要公信力了,公信力的衡量標志是工作量大小,工作量大的賬單更具公信力。這里的工作量不是指計算量,而是指賬單數,即區塊鏈數,同一筆帳收到的重復的越多,公信力就越強。因為他人會把自己收到的一筆筆帳整理下來,然後再重新發布出去,這樣就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這也就防止了他人想通過不公布賬單騙錢的行為。
而每發布一個區塊鏈,就會得到獎勵,也就是『挖礦』。但為了防止比特幣無限膨脹,比特幣會越挖越少,也就是獎勵越來越少。所以,玩家想通過自己掏錢給予他人賞金的方式(手續費),增加區塊鏈的發布量,同時也形成了它的貨幣職能。
進一步來說,比特幣總數是不變的,但用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也越來越難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直抱怨礦難的原因。
在我看來,與其說比特幣是一種貨幣,不如說它是一個游戲。簡單來說,就是你充錢進去挖礦,挖的越多贏得越多。
❷ 帝國時代2征服者戰役,沉睡的皇帝,進入中國,這兩關攻略
進入中國這關嘛,先跑右下,有運輸船,全員到對岸,輕松滅掉工程師的部隊,獲得攻城工具和農民,擺平工程師的基地,自己在原地另建一個,然後發展經濟什麼的,多造點攻城器械,先打開長城一個大門,先滅突厥,突厥的防禦和軍事都不行,多帶點拆房子的攻城車,隨便再帶點騎兵就可以了,然後帶上農民往前推進,這關地圖大資源多,不怕沒資源,但是補給線一定要跟上,每需要滅一家的時候現在他家附近造上兵營什麼的,很輕松(不要拖久,拖久了他們就造奇觀了,金是個大威脅,實力很強,帶上一大堆投石機配上駱駝騎兵,上吧,投石機抄家,駱駝防他重騎兵。慢慢來但也別拖久就好了
沉睡的皇帝這關,前10分鍾先把游俠開到波斯的攻城器械什麼的旁邊,長槍兵跟大象後面,弄好了自己發展吧,過10分鍾,游俠長槍兵滅了波斯的主力之後基本全部掛完,然後再帶點長槍兵和投石車沖進去拆吧,如果有大象讓長槍兵抗上去,或者用一隊僧侶唱成自己家的,滅了波斯剩下薩拉森和拜占庭了,慢慢來吧
❸ 介紹一下清朝第一個皇帝
努爾哈赤,滿族,愛新覺羅氏,後金(清)的建立者,史稱清太祖,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裡。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爾,原是元朝斡朵里萬戶府的萬戶,明永樂三年(1405)應明成祖朱棣的招撫,入京朝貢,封授建州衛指揮使,後掌建州左衛,晉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因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被阿速江等衛「野人女真」殺死。其子董山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揮使,後晉升右都督,與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衛、建州右衛,成化三年(1467)以屢掠遼東人畜,被明朝斬殺。建州三衛遭到明軍殘酷征剿。董山的長子脫羅及其子妥義謨,先後襲職,多次進京朝拜明帝,貢獻方物。董山的第三子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四世祖。錫寶齊之子福滿,後被清朝追尊為興祖直皇帝。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氣,生三子,長為努爾哈赤,次為舒爾哈齊,幼為雅爾哈齊。
覺昌安是建州左衛枝部酋長,為明都指揮使,人少勢弱,早期依附建州「強酋」親家王杲,也常率領部眾進入撫順馬市貿易,以麻布、糧食易換豬牛,領取撫賞的食鹽、紅布、兀剌等物。萬曆二年(1574),明遼東總兵官李成梁率軍數萬,攻取王杲之寨,殺掠人畜殆盡,覺昌安、塔克世背叛了親家,為明軍向導。萬曆十一年,王杲之子阿台圖報父仇,屢掠邊境,李成梁再率大軍出擊,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黨阿海的莽子寨,殺阿台,「杲自是子孫靡孑遺」。覺昌安、塔克世再次為明軍向導,戰亂中被明兵誤殺。
噩耗傳來,年方二十五歲的努爾哈赤本想起兵索報父仇,但勢孤力單,怎能與擁兵百萬的大明「天皇帝」交鋒。無可奈何,努爾哈赤乃諉過於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指責其唆使明兵殺害父、祖,奏請明臣執送。不料這一要求,竟惹惱了驕橫跋扈的明朝邊將,被視為無理取鬧,一口拒絕,並宣稱要於甲板築城,令尼堪外蘭為「滿洲國主」,因而尼堪外蘭威望大升,「於是國人信之,皆歸尼堪外蘭」,甚至連親族子弟也「對神立誓」,欲殺努爾哈赤以歸之,尼堪外蘭則乘機逼努爾哈赤「往附」,儼然以建州國君自居。
萬曆十一年(1583)五月努爾哈赤起兵時,只有甲十三副部眾三十人,要想以這少得可憐的一點點兵力,去吞並一二十倍於己的其他建州部落(僅棟鄂部長阿海就有兵四百),打敗百倍、二百倍於己的海西葉赫、烏拉、哈達強部,降服建州、海西、「野人」數以萬計的女真,建立後金國,登上女真王的寶座,確實是難而又難。努爾哈赤,面對險局,毫不動搖,知難而進,頑強奮斗。他順應時代潮流,採取了正確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在內政、外務兩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在關繫到一部、一國盛衰興亡的用人問題上,努爾哈赤強調了六項原則:一是必須任用賢人。二為不論親疏門第,公正舉人,「勿論根基,見其心術正大者而薦之。莫拘血緣,見有才者即舉為大臣」。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長,「有臨陣英勇者,用以治軍。有益於國政之忠良者,用以輔理國政」。四乃舉賢貶奸,因「善良公正之人不舉不升,則賢者何由而進。不肖者不貶不殺,則不肖者何由而懲」。五是獎懲分明,功必賞,過必罰,「有善行者,雖系仇敵,亦不計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雖親不貫,必殺之」。六為賞賜效勞官將,視其所需,賜與馬、牛、阿哈、食谷、衣服、財帛和妻室。
努爾哈赤還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國策。對於早年來投、率軍征戰、盡忠效勞的「開國元勛」,如費英東、額亦都、何和里、扈爾漢、安費揚古等「五大臣」及楊古利、冷格里等人,給予特別禮遇和優待,賜給大量人畜財帛,任為高官,封授爵職,聯姻婚娶,榮辱與共。當這些功臣出了差錯時,他著重指出「貧時得鐵,猶勝於金」,常以其功而從輕處治。
努爾哈赤重用賢人和厚待功臣,招徠了許多機智忠貞武藝超群的有才之人和猛將謀士,他們獻計獻策,奮勇沖殺,善理國政,自此,女真部逐漸「民殷國富」,國勢日強,軍威大振。這就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為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和壯大後金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另一方面,在軍事與外務上,努爾哈赤也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和具體策略。他採取了「恩威並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即以撫為主,以剿相輔的方針。其具體內容有三,一為抗拒者殺,俘獲者為奴。因納殷部七村諸申降後復叛,據城死守,「得後皆殺之」。額赫庫倫部女真拒不降服,努爾哈赤遣兵攻克,斬殺守兵,「獲俘一萬」,滅其國,「地成廢墟」。二是降者編戶,分別編在各個牛錄內,不貶為奴,不奪其財物。原是部長、寨主、貝勒、台吉,大都封授官職,編其舊屬人員為牛錄,歸其轄領。三為來歸者獎。對於主動遠道來歸之人,努爾哈赤特別從厚獎賜。當他聽說東海虎爾哈部納喀達部長率領一百戶女真來投時,專遣二百人往迎,到後,「設大宴」,厚賜財物,「為首之八大臣,每人各賜役使阿哈十對、乘馬十匹、耕牛十頭」,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布、釜盆等物。對其他隨從人員,亦「俱齊備厚賜之」。這樣就縮小了打擊面,爭取到許多部長、路長帶領屬人前來歸順。僅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黑龍江、吉林、遼寧女真酋長統眾來歸的,就有二三百起之多,因而加速了女真統一的進程,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
努爾哈赤還採取了正確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遠,先弱後強,逐步擴大。他積極爭取與蒙古聯盟,盡力避免過早地與明朝發生正面沖突,直到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誓師伐明以前,沒有受到明軍的征剿,這極大地有利於統一女真事業的順利進行。
努爾哈赤充分發揮了自己非凡的軍事指揮才幹。他長於用計,重視保密,多謀善斷,議即定,定即行,出兵猶如暴風驟雨,迅不可擋,經常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
努爾哈赤自幼喜愛兵獵,武藝超群。遇逢征戰,他便率先沖陣,拚死廝殺。後來他回顧數十年戎馬生涯時總結說:「吾自幼於千百軍中,孤身突入,弓矢相交,兵刃相接,不知幾經鏖戰。」這種英勇的氣概和猛烈沖殺的作風,建立起崇高的威信,使部眾競相效尤,因而能夠做到令必行,行必從。有了這些決定性的因素,努爾哈赤不僅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從絕境里找出路,避免了滅門之災,而且不斷由弱變強,由小到大,順利地進行著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國的事業。從明萬曆十一年以遺甲十三副興師起,取圖倫,下巴爾達,斬尼堪外蘭,敗九部聯軍三萬,十年之內統一了建州女真部落。接著,他又滅哈達,並輝發,亡烏拉,降葉赫,取東海女真。三十六年內,統一了建州、海西女真及大部分「野人女真」部落,「自東海至遼邊,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鮮鴨綠江,同一音語者俱征服」,「諸部始合為一」。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積極建立國家政權。萬曆十五年(1587),努爾哈赤在呼蘭哈達東南加哈河、碩里加河兩界中的平崗築城三層,「建衙門樓台」。六月二十四日,「定國政,禁革作亂、竊盜、欺詐,立禁約法制」。萬曆二十三年,他自稱「女真國建州衛」王子。萬曆三十三年,他又自稱「建州地方等處國王」、「建州王」、「建州國汗」。與此同時,他命額爾德尼、噶蓋創制滿文,又逐步建立牛錄——八旗制度。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正式確立,所有人員皆須編入八旗,一牛錄三百丁,設牛錄額真一員、代子二人、章京四人。五牛錄為一甲喇,設一甲喇額真。五甲喇為一旗,置固山額真一、梅勒額真二。八旗人員居住同一地區,互為婚娶,耕田種地,牧馬放羊,采參打獵,遵守國法,納賦服役,聽從汗、貝勒統率,使用滿語滿文。服裝發式亦須一律,婦女不得纏腳,男子皆要剃發留辮。這樣一來,使原先來自不同地區、制度相異、習俗不一的幾十萬女真、蒙古、漢人,在生產力、生產關系、賦役負擔、國家法令、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等等方面,大體上達到了同樣的水平,舊有的差異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逐漸形成為一個在經濟條件、語言文字、心理狀態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
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便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正月,在赫圖阿拉舉行開國登基大典,自稱「承奉天命覆育列國英明汗」(簡稱「英明汗」),定國號為後金,建元天命。一個轄地數千里、臣民數十萬的強大的後金國,出現在中國的東北地區。
明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呈告皇天,聲討明國之過,發軍征明,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指責明朝政府欺凌自己和廣大女真的七條大罪。第一恨為明軍「無故生釁於邊外」,殺其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第二恨是明朝違背誓言,「遣兵出邊,護衛葉赫」。第三恨系明臣背誓,指責建州擅殺出邊采參挖礦的漢民,逼令建州送獻十人斬於邊上。第四恨,乃明朝「遣兵出邊,為葉赫防禦」,使葉赫將其許聘與努爾哈赤及其子代善之女「轉嫁蒙古」。第五恨是,明廷遣兵,驅逐居住柴河、齊拉、法納哈三路耕田種谷的女真,「不容收獲」。第六恨為明帝聽取葉赫讒言,遣人持函,「備書惡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爾哈赤退出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七大恨」所表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目標,是正義的,是合情合理的,對激勵女真(滿族)奮發圖強,英勇沖殺,反抗明朝政府的壓迫,起了巨大的作用。
天命三年(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四月十五日「乘隙突入」,輕取撫順,連下東州、馬根單等城堡五百餘,掠人畜三十萬,編降民一千戶,又擊敗遼東總兵官張承胤、副將頗廷相來援之兵一萬,殺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及千把總等官五十餘員,獲馬九千匹、甲七千副。努爾哈赤厚待撫順降將李永芳,將其從游擊擢升副將,又以孫女嫁彼為妻,尊稱為「撫順額駙」,並賞賜降民大量牛、馬、豬、犬、衣物、房、田,依照明制設官,令李永芳統管。
撫順失陷,總兵戰歿,敗報至京,「朝野震驚」。明廷起用曾任「經略朝鮮軍務」要職和遼東巡撫的楊鎬為遼東經略,以寧遠伯李成梁之子李如柏為遼東總兵官,調兵四方,議兵十萬、餉三百萬,准備大舉征剿建州。
明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閏四月,遼東巡撫李維翰移咨朝鮮待機合剿,指責「建酋奴兒哈赤」「無端生事,計襲撫順,公行叛逆,罪大惡極,法當誅討」。總兵李如柏宣稱:「今已有明旨,選精兵百萬,勇將千員,分路並進,務擒元惡,梟首藁街。」萬曆四十六年十二月經略楊鎬奏上「擒奴賞格」,兵部尚書黃嘉善覆奏,萬曆帝批准,頒示天下。賞格規定,擒斬努爾哈赤、「八大總管」、「奴酋十二親屬伯叔弟侄」,及其中軍、前鋒、「領兵大頭目」、「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目」的,一律重賞,封授世職。葉赫金台石、布揚古貝勒能「擒斬奴酋」,「即給予建州敕書,以龍虎將軍封殖其地」。
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明遼東經略楊鎬、薊遼總督汪可受、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在遼陽演武場,集合征遼官將,議定分兵四路,北路以原任總兵馬林為主將,西路主將是山海總兵杜松,南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為主將,東路主將是總兵劉綖。四路兵共八萬八千五百餘人,加上朝鮮兵一萬三千餘及葉赫兵二千,號稱四十七萬,攜帶槍炮數萬,約定分道出邊,三月初二日在二道關會合,集中進攻後金都城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早已探聽到明軍消息。面臨大軍圍剿、有可能遭到滅門滅族之災的危險形勢,身經百戰的努爾哈赤和八旗子弟,卻鎮靜自若,從容應戰,胸懷保家衛族的決心,誓死殺敵。努爾哈赤顯示了非凡的軍事指揮才幹,採取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發揮所長、克敵之短的正確方針。他強調指出:「恁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撤回各屯寨士卒,只留少數兵土防禦南路、東路,八旗勁旅首先迎戰明軍主力西路杜松部。建州知悉杜松「勇健絕倫」,決定設下埋伏,智勝勇取。當杜松領軍二萬余,日馳百餘里,趕至渾河時,努爾哈赤已在山林深處埋下精兵,並遣人堵住上游,使河水突淺,一待杜松見水很淺而率軍渡河時,後金軍決堤,河水驟漲,「水深沒肩」,明兵「沒於河者幾千人」。當明軍擁擠過河後,伏兵突起,努爾哈赤帶領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和八旗大臣,統率八旗勁旅,以兩倍於杜松的兵力,勇猛沖殺,三月初一日,於薩爾滸(距赫圖阿拉西一百二十里,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迅速消滅了西路明軍,斬殺杜松、王宣、趙夢麟三總兵。第二日,努爾哈赤又統軍擊敗北路軍,總兵馬林倉皇逃遁。努爾哈赤坐鎮赫圖阿拉,遣大貝勒代善,率諸貝勒、大臣,領兵迎擊明勇將劉綖的東路軍。當劉綖於三月初四日進至阿布達里崗距赫圖阿拉約五十里時,後金軍早已「設伏於山谷」,並遣一明降官,持所得杜松的「號矢」(即令箭),馳至劉營,誘其速進,劉綖中計,匆忙前往,隊不成列,一入伏中,代善揮令八旗勁旅突起沖刺,斬殺劉綖,明軍措手不及,全軍覆滅,朝鮮從征元帥姜弘立率眾降金。明遼東總兵官李如柏知悉兵敗,奉楊鎬命令,倉皇撤退。
明軍四路出擊,三路敗沒,四位總兵戰死,陣亡道臣、副總兵、參將、游擊、都司、通判、守備、中軍、千總、把總等官三百一十餘員,兵丁死亡四萬五千八百餘名,丟失馬、騾、駝二萬八千餘匹,遺棄火器大小槍炮二萬件。
明金(清)之間的第一次大決戰,由於滿族領袖努爾哈赤的正確指揮和八旗健兒的奮勇沖殺,終於以明軍在薩爾滸的徹底失敗而結束,新興的滿族避免了亡族之災,迅速前進,後金國更加壯大了。
明萬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三月的薩爾滸之戰,使明金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此,後金獲得了主動權,人心振奮,器械充足,戰馬成群,軍威遠揚,而明國則君驚臣恐,官兵畏戰,人畜火器損失巨大,士無守志,陷入了被動困窘的逆境。
天命四年六月十六日,努爾哈赤乘明攝開原道事的推官鄭之范貪婪昏庸不理防務和總兵馬林鬆懈疏忽,率領大軍輕取遼東軍事要鎮開原,「易如拉朽」,斬殺馬林等官將。七月二十五日又攻克了鐵嶺,後金軍威聲震天下。在軍事進展異常順利的形勢下,努爾哈赤在政治上、經濟上、外交上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來鞏固內部、壯大實力、突破包圍,為奪取遼東創造條件。
天命四年七月,原開原千總王一屏、戴集賓、金玉和、白奇策及守堡戴一位,因「子女被俘」,帶二十餘人「覓妻子來降」。佟家的二十人亦叛明逃來。努爾哈赤十分高興,諭告說:「尼堪無叛逃他國之例」,「觀此來降者,知天意佑我矣。彼聞吾養人,故來投耳」,「我等應善養來投之人」。遂賜六員千總各人五十名、牛馬五十匹頭、羊五十隻、駱駝二頭、銀五十兩、綢緞十匹、布一百匹。賜守堡、把總等官各四十人、牛馬四十匹頭、羊四十隻、駱駝一頭、銀四十兩、
❹ 康熙帝一生風光,他做過哪些讓自己晚年惋惜的事
康熙在他這一生中有過很多功績,14歲登基,把當時的權臣鰲拜制服。平定三藩,穩定南方。還親征准格爾,打贏了雅克薩戰役,把沙俄趕出了中國的地盤。可以說中國如今的版圖,康熙做了很大的貢獻,戎馬一生,打造了康乾盛世,有人稱他為千古一帝。
一個人總會有功也總會有過,沒有完美的人,帝王也不例外,對比其他君主,他已經做出了很多功績了,是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人,當時的人沒有上帝視角,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只能依據當時的判斷來決定事情,所以我覺得康熙整體是一個好的君主。
❺ 傳奇永恆礦工如何挖礦 礦工快速挖礦要點分享
猜你關注唐詩宋詞 (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 編輯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盛於兩宋。宋代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強烈。 唐代的詩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統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詞人已由被別人欣賞而一躍登上了政治舞台,成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個個愛詞,大臣個個是詞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都是著名詞人,女詞人李清照也成為一代詞宗,名垂千古。全社會的認同和推崇,使宋詞得以佳篇迭出,影響久遠。
❻ 岳飛挖礦的歷史
岳飛挖礦的歷史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出生於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佃農家裡,青年時代,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和當時中原淪陷區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堅決抗擊女真貴族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國,深入骨髓」,紛紛自動組織起來反抗。
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可是,腐敗的北宋統治集團,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趙佶、欽宗趙桓被擄走後,繼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頭目趙構,同樣是個投降派。他偏安於江南一地,沉醉於歌舞逸樂之中,沒有真正組織抗金民族戰爭並把它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檜等投降派,通過他們出面進行一系列議和投降活動;一面則利用宗澤、岳飛、韓世忠等抗戰派,抵擋金軍的凌厲攻勢,以保住他的皇帝寶座和積累屈膝求和的資本。到了十二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東自江淮、西至陝西一線的宋、金雙方對峙的軍事分界線形成後,趙構、秦檜統治集團,實際上已經成了南宋抗金斗爭最大絆腳石;反過來,岳飛、韓世忠等抗戰派,則成了趙構、秦檜投降派活動的最大障礙。南宋朝廷內部抗戰派與投降派的斗爭,日趨尖銳。
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置個人榮辱安危於度外,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堅決斗爭。1139年(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並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後,高宗趙構得意忘形,頒下大赦詔書,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並再次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這無異於給宋高宗當頭潑了冷水,從而更使趙構、秦檜懷恨在心。「但岳飛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絡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從事抗金戰爭,籌劃收復中原、統一祖國,成為全國抗金民族戰爭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紹興九年)夏,金兀術撕毀紹興和議,傾巢而出;再度發動大規模的對宋戰爭。在東、西兩線軍取得對金大捷的形勢下,岳飛揮兵從長江中游挺進,實施銳不可擋的反擊」,他一直准備著的施展收復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
岳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土,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侍衛親兵)和「拐子馬」(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可措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百,身被幾十處創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斗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郾城大捷後,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術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術連夜准備從開封撤逃。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但是,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就在這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與金入議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竊取了宰相高位的內奸秦檢,也抓住高宗這個難言的心病大肆活動,破壞岳飛的抗戰。他們狼狽為奸,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他們首先命令東西兩線收兵,造成岳家軍孤軍突出的不利態勢後;即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在要末「班師」、要末「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英勇斗爭,至此被迫中斷。 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准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這時,有一個無恥的書生,騎馬追上金兀術扣馬而諫:「太子(兀術)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沒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金兀術這才又整軍回到開封,並以不費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奪了回去。
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布置的羅網。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監察御史萬候*(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術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但岳飛卻仍於紹興十一年農歷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於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於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岳飛遇害後,臨安義士隗順,負屍越城,草草地埋葬於九曲叢祠旁。為了便於以後識別,隗順將岳飛隨身佩帶的玉環系於遺體腰下,墳前種植了兩棵桔子樹。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因重修棲霞嶺下岳飛廟墓,追尋岳飛初葬地,終於在杭州市眾安橋螺絲山下扁擔弄內的紅紙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墳。1876年(光緒二年),在這里修建「忠顯廟」,杭人俗呼為「老岳廟」。
岳飛死後二十年,即1162年6月(紹興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趙*繼位,七月下令給岳飛平反昭雪,「追復原官」,並以五百貫的高價購求岳飛遺體,「以禮改葬」。
❼ 康熙微服私訪記挖礦是哪一集
第二部第三集。
劉春和小妾在密室里,給金條燙字,准備進貢京城大小官員。法印、三德子上街采購傢俱,沒想到半路被人劫去了,三德子認為是青樓女子何雲所為。
康熙和藍十六被呂川扶持進了礦山做苦力,呂珠同情藍十六,給他擦葯治傷,並希望藍十六帶她出逃。藍十六不願意,呂珠便帶他出山,帶到縣衙門前放了。藍十六執拗地擊鼓告狀。
(7)皇帝挖礦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康熙:原名玄燁,親民、和藹的清朝皇帝,平易近人,到訪之處都鋤強扶弱、維護正義。在饅頭記中,欲以微服私訪的形式看大好山河,未曾想反被地方豪強騙進金礦做苦工。
2、宜妃:康熙皇帝的妃子,聰明美麗,很受康熙的寵愛,在饅頭記中,被呂洪弄上山,欲占為已有。她將計就計,裝出大戶人家的樣子,趁機打探礦山上的事。
❽ 皇帝之龍之崛起如何采礦
在左上圖工業中找到相應的銅爐或者鐵爐,沒有的話就不能開采 建在比較離礦比較近的地方,工人就會自動挖掘,並且要有足夠的木材儲備,否則不能煉鋼或者銅,記得建好巡視塔樓,工業建築都必須建造巡視塔樓照看。
❾ 魔獸世界神聖金色雲端翔龍怎麼獲得
永恆島刷10萬個幣 另外還要刷少昊聲望 崇拜以後買.
島上做任務 打怪 挖礦都給幣, 還有稀有打.
聲望也是做任務 刷怪.火牛boss下面那個廣場里的怪就能漲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