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卡挖礦電源
⑴ 挖比特幣用什麼顯卡
一般來說AMD的顯卡由於架構、和價格的因素更適合最挖礦顯卡!
HD7990是目前的王者,據說用它挖礦每個比特幣的電費付出為130~140元,也就是說就他這樣的怪獸卡也需要工作大約20天才可以得到一個比特幣。一個比特幣也許要耗掉300瓦電,還不算計算機的損耗。
挖礦平台除顯卡之外的其他硬體也會消耗電力,CPU/主板、內存、硬碟、包括為整機供電的電源也因為不存在100%的轉換率,照樣要用電。和可以關掉的處於純待機的顯示器相比,它們卻必須介入。
顯卡挖礦速度越快,每獲取1個比特幣所消耗的不必要的功耗就越少,在這種情況下,運算速度快的顯卡往往更具優勢。組建多卡平台的話,單位時間能夠獲得的凈利潤就更高。
性能越低的卡平均算下來就越耗電!
總之!投資一定要謹慎呀。
⑵ 顯卡挖礦到底普通人能了解嗎
顯卡挖礦與性能並重,算力成為關鍵因素。挖礦算力即為「挖掘」虛擬貨幣的速度。
蝸牛統計了2021年4月21日21點以太坊(ETH)挖礦速度,對比了常見N卡與A卡的算力表現。
顯卡算力是決定挖礦效率的核心指標,不同顯卡在挖礦時的產出速度存在顯著差異。
蝸牛選擇了黃魚網的均價,作為顯卡當前市價的參考。價格與算力的比值直接體現了投資回報率。
顯卡功耗與整機功耗、電源損失功耗綜合考量,對於多卡並行挖礦的場景,顯卡功耗成為主要計算依據。
預計殘值是個人估算,反映顯卡在挖礦周期後的市場價值,對決策具有參考意義。
回報率最高的顯卡是RX580 8G系列,不到3個月即可回本。但該系列顯卡存在以下問題:曾經歷過兩次礦潮,成色不佳;驅動要求高,可能影響使用體驗;殘值較低,礦難時價格可能低於500元。
算力相同顯卡包括1660ti與1660s鎂光顆粒、2060s、2070、2070s、2080s等,主要由於顯存帶寬一致,對ETH挖礦影響較大。
5600XT與2060S在100天內回本周期相近,兩者算力與價格相似。5600XT優勢在於更低的功耗;2060S則無需刷bios操作,殘值更高。
2060s在三星顆粒版本下,算力達到44、45,僅比3060低3點到4點算力,功耗高6w,但價格便宜2000元,性價比極高。
對於個人玩家而言,挖礦存在懶人設計與賭博性質,風險較高。建議理性參與,作為額外收入來源。
綜上,顯卡挖礦需綜合考慮算力、價格、功耗、殘值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顯卡,以實現高效、穩定的挖礦體驗。
⑶ 挖礦顯卡能用幾年
問題一:顯卡不超頻不挖礦,正常使用能有幾橋笑悔年壽命 這個沒有絕對值的,如果超高了,可能無法啟動。
至於能超多少,這個要看晶元的品質,至於能用多久,要看散熱系統是否強勁。少量超,散熱系統足夠,基本不會影響使用時間。超得過高,散熱又不行,可能一會兒就掛了。
問題二:顯卡挖礦, 顯卡壽命能多長 顯卡高負載會導致晶元電子遷移加快,影響顯卡壽命,降低顯卡性能,所以曾經用來挖礦的卡要出都沒人要,垃圾體質了都
3-4年
問題三:顯卡挖礦大概多久就報廢了? 50分 一般挖一年半載就會賣掉重新換一批繼續挖。
問題四:顯卡挖礦能挖多久的最新相關信息 只要不被封,一直挖就是了,單卡就別鼓搗了
問題五:可以利用顯卡最低頻率挖挖礦嗎 挖礦需要顯卡高負載工作的,開啟挖礦軟體之後,顯卡不會運行在最低頻率,而且如果強制限制顯卡為最低頻率來挖礦,效率是很低的,也幾乎沒什麼實際意義了。
問題六:現在挖礦用什麼顯卡好? 都不好,a卡已經削減的很厲害了,挖礦你直接買礦機,現在的礦機挖礦能力是同價格顯卡挖礦能力的上千倍。
問題七:挖礦的顯卡還能升御用么 沒壞,就清理清理,打點硅酯滴點油,接著用唄,那都是高端卡,總不能賣廢敏正品了吧
問題八:現在目前還有用顯卡挖礦的嗎 應該有吧 比特幣炒的挺火的
問題九:那種挖礦對顯卡要求低 挖比特幣的話我建議入X79 主板 再加四張HIS HD7970黑洞超頻版
首先HIS7970是採用創新性的黑洞散熱技術,特別適合多卡交火。
再一點就是不推薦N卡 A卡的挖礦效率遠遠大於N卡。
CPU我建議你入I7 3970 , 電源我建議你還是採用1500W的吧。
按照這個效率,你大概需要挖兩年半才可以回本。
問題十:現在還有用顯卡挖礦的嗎 有應該還有,不過很少很少。炒作期過去了。xx幣 xx幣你不 覺得最近一年多都沒什麼新聞了嗎?
⑷ 挖礦設備---怎麼組裝
最新多卡LGA1155系列主板推薦,挖礦自用兩相宜 http://bbs.btcman.com/forum.php? ... =510&fromuid=44電源建議用海盜船系列。
⑸ 一片GTX1080Ti=多少片RX580
差不多兩片多吧。兩片rx580交火差不多能達到一塊gtx1080ti的性能,但是兩塊顯卡交火兼容性肯定沒有單卡好。功耗對電源要求也是太高。
首先AMD RX 580是基於Polaris 20核心,也是就Polaris Refined,工藝依然沒有變,由三星授權給GlobalFoundries的14nm FinFET,核心面積為232mm2。
NVIDIA GTX 1080 Ti則是正宗的大傢伙,即便是台積電16nm FinFET,核心面積依然高達471mm2,足足等於2.03個RX 580。
如果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晶體管數目與核心面積幾乎成線性關系,RX 580晶體管數目一點都不少,足足有57億,這是以前不敢想像的事情,可惜遇上NVIDIA善於造大核心的對手,GTX 1080 Ti GP102核心是RX 580的2.1倍,120億碾壓目前所有游戲卡。
在人們追求手機大內存、電腦16GB內存起步的同時,顯卡的顯存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1080P的單機大作游戲可以說4GB足夠用了,但GTX 1080 Ti規格上本來就是從TITAN X上削減而來,11GB依舊能一覽眾山小,是RX 580 8GB的1.4倍,RX 580 4GB的2.75倍。
GTX 1080 Ti貴為游戲卡皇,價格上也不含糊,5699元起售價,足足是RX 580 8GB版普遍售價2.85倍。
RX 580 2 Ways Crossfire 3DMark成績過於美好,但是進入實戰游戲階段表現大不如前,GTX 1080 Ti能輕松取勝,嚴重懷疑RX 580 3 Ways Crossfire 能否壓過GTX 1080 Ti,我們都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況且,考慮到RX 580功耗已經提升至200W級別,雙卡要500W,而性能更好的GTX 1080 Ti PGF OC只要300W,這個能耗比實在是劃不來。
最最重要的是游戲對於Crossfire支持度,如果每個游戲優化如《殺出重圍》那樣1+1=2就十分完美,接近GTX 1080 Ti,但是事與願違,整體支持度偏低,即便是RX 580 3 Ways Crossfire也很難贏得了GTX 1080 Ti,更別提一大堆不支持Crossfire的游戲。
多卡如此折騰,如果不是為了好看、挖礦,想要體驗最好的游戲感受,直接買一張高端GTX 1080 Ti是你們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