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swap流動性挖礦收益如何
① Uniswap流動性提供者是「賺錢」還是「賠錢」
Uniswap作為流動性挖礦的代表性協議,吸引了不少LP(流動性提供者)參與,他們通過將資產放入自動做市商(AMM)的流動性池中,希望賺取交易手續費。然而,將資產置於池中並不總是穩賺不賠的策略,實際上,相比於持有代幣,可能還會面臨無常損失的風險。
無常損失,即因幣價變動導致的資產價值降低,是LP虧損的主要原因。設想在Uniswap V2的ETH/USDC池中,當ETH價格上漲,LP的資產價值會因為流動性池的賣出策略而下降。例如,初始時0.2個ETH和300個USDC價值為700美元,但價格漲至2000美元時,LP實際收益為692美元,顯示出了1.14%的無常損失。
盡管如此,LP們仍有動力提供流動性,因為交易手續費的收益。Uniswap V2和V3的無常損失計算方式不同,但都強調了價格波動對LP資產的影響。在V3中,價格區間內的虛擬儲備金設計讓無常損失曲線更復雜,但總的來說,LP需要在價格波動較小和累積交易量大的情況下才可能獲得盈利,否則可能面臨虧損。
總結來說,LP想要通過流動性挖礦賺錢,需要市場活躍且時間足夠長。小的市場波動可能不足以抵消無常損失,而頻繁的交易則有利於積累獎勵。然而,任何投資都有風險,LP需要謹慎考慮市場動態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畢竟沒有免費的午餐。
② LP流動池怎麼收益如何計算
流動性挖礦基於AMM做市商機制,其:收益=交易量*(幣價*手續費分成)/tvl+lp市值+無常損失+治理代幣價值。
1.第一個變數與交易量正相關,tvl負相關,在這個lp上交易的越頻繁,頻率越高,總量越大,分到的手續費就越多(幣價和手續費分成為常量);而手續費是分給每個人的,因此tvl(總質押量)越高,每個人分到的越少,因此巨鯨會造成收益劇降。頭部的交易所有這最高的交易頻率,比如uniswap(貴族鏈),pancake(黑客鏈),mdx(火葬鏈)等。2.lp市值:即幣價波動,當你投入了兩種幣組成挖礦對,這兩種幣的幣價波動會導致你總市值的變化。舉個例子,你投入了btc-eth對,根據流動性挖礦公式lp1*lp2=固定值,lp1/lp2=price1,假設是牛市,而btc和eth的價格具備高度一致性,那麼總市值會升高;如果熊市,則市值會整體下降;只有一種情況不用考慮lp市值,那就是用穩定幣,雙穩定幣則不用考慮該問題。3無常損失:這個不用解釋,詳情可查幣安幫助文檔。4治理幣的價格:幣圈套娃,平台會在給你收益的同時再給你一份治理代幣,比如sushi,cake,alpaca等,這個幣相當於平台的股份,可以進行DAO(),這個幣就是玩耍的關鍵。
③ 流動性挖礦本金會有損失嗎
會有損失。如果投資者向任何基於自動做市商(AMM)的分散式交易所提供資金,如Uniswap,當市場突然劇烈變化,價格大幅波動時,他們可能會損失大量資金。
1.抵押清算風險
如果你在平台上使用抵押貸款,可能會發生清算。當你的抵押物因貸款資產或抵押物的波動性而不再足以覆蓋你的貸款金額,觸發抵押物的自動清算(出售),並產生額外的相關費用,即罰款和清算折扣(當資產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價格緊急出售時)時,就會發生清算。
2.交易成本風險
對於任何一個從事過移動采礦的人來說,燃氣的成本是一個你根本不能忽視的問題。想要通過向資金池提供流動性來開始流動性挖掘,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天然氣成本。此時,你要麼等待燃氣費降低,要麼接受高昂的交易成本。這種風險不可忽視,因為大多數DeFi協議運行在區塊鏈乙太網。當你考慮你的行為時,你可以通過ETH加油站查看當前的汽油價格。
3.智能合同風險
當你計劃開始你的流動性挖掘時,重要的是要明白,你基本上是把你的資產送到Ethereum鏈中的智能合約,並長期持有。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有人成功攻擊(或利用合同漏洞),你的財務安全就會受到影響。例如,今年早些時候,借貸平台dForce遭到攻擊,造成2500萬美元的損失。MakerDAO出了一個巨大的意外——「黑色星期四」,閃貸服務商bZx也有漏洞。
4.預測機器風險
與區塊鏈有關的最大風險之一是「預言機問題」。預言機是第三方服務,它獲取外部信息並提供給區塊鏈。同樣,智能合約會根據這些數據執行指令。如果預言機真的被攻擊,依賴它的智能合約也會被攻擊。
5.無限鑄幣風險
除了黑客風險,還可能是詐騙項目。一些項目的代碼嵌入了無限硬幣的後門,這意味著項目團隊可以無限地鑄造他們的代幣。當智能合約的所有者可以調用這個函數時,問題就會發生。最終,所有者可以在Uniswap或平衡器等交易所出售大量此類項目的代幣,以換取流動性提供商添加到池中的幾乎所有資產。
④ DeFi挖礦入門(三)| 無常損失與滑點詳解
Trade your own risk.
風險提示:本文創作僅出於個人對DeFi愛好及分享,不代表及構成任何投資理財及資訊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風險自擔。
無常損失及滑點為參與挖礦前的「必考」知識點,本文將基於之前發布的《DeFi入門必讀—DEX運行邏輯》對其作出進一步介紹。
無常損失
1.定義
DeFi挖礦的形式主要有2種:1)單幣白嫖 2)流動性挖礦
1)單幣白嫖
早期DeFi項目的單幣挖礦,以白嫖為主,本質上類似換個方式發空投,因為參與者只需要將手裡持有的現貨直接質押即可,隨存隨取,和屯現貨沒有任何區別,因此也叫單幣白嫖,無常損失與單幣挖礦沒有任何關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項目方可同時收獲熱度、流量、TVL(鎖倉額)、持幣地址(項目代幣)及代幣流通量(挖出來的幣交易套現),一舉多得;DeFi發展至今又出現了很多單幣無損挖礦的機槍池類項目,同樣也是無損挖礦,且收益率更高(機槍池項目的介紹我們後面再出文章做解釋)
2)流動性挖礦
流動性挖礦即LP挖礦,也常叫二池,收益比一池單幣高很多,但同時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
因提供流動性需要將兩種代幣質押到LP池子,如果兩個代幣的價格發生波動,根據恆定乘積公式 X*Y=K,質押的代幣數量會發生變化,按U本位計價在比價波動前後,會承擔額外的損失,這部分額外損失就是我們常說的無常損失。
本質上,無常損失是提供流動性時發生的資金暫時損失/非永久性損失。之所以叫做非永久性損失,是因為只要在AMM中的代幣相對價格恢復到其初始狀態,那麼,該損失就消失了,不撤走質押的流動性,還是有機會回到初始狀態,這過程中還能吃到挖礦的收益,當然在幣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則可能挖礦收益無法對沖掉無常損失,從而導致虧損。
2.無常損失到底會虧多少?
對無常損失的理解,其實也很簡單,當你成為一個做市商的時候,相當於是和所有交易者做一個對手盤,如果所有交易者的盈虧加在一起還是盈利狀態,那這部分的利潤就來自於每個做市商的無常損失。
同時無常損失不是永久性的,價格經歷短暫下跌後又重新恢復,收益也會修正。
下面引用一下其他大佬講解的實例來看到底會損失多少
以Uniswap的DAI / ETH池子的流動性挖礦為例(DAI同USDT一樣,為Maker Dao的抵押借貸出的穩定幣,錨定1美元)
假設我們作為流動性提供者向DAI / ETH Uniswap 50/50池提供流動性。向50/50池提供流動性,須向池提供兩個等值的token。(即提供DAI/ETH時,你提供兩個幣種流動性的價值(即價格*數量)需要相同。
假設此時DAI=1 USD, ETH=500 USD, 你需要提供20個ETH,和10000個DAI。
提供流動性後,此時,兩個token的價值是相同的。
假設,ETH的價格在外部的交易所中開始上漲。中心化交易所的ETH價格從500漲到了550美元。於是其他市場參與者(稱為套利者)就開始工作了。套利者注意到中心化交易所和Uniswap之間的價格差異,並將其視為套利機會。
隨著套利者從池中購走更多的ETH(即取走ETH流動性),ETH的價格就變得越高。套利者不斷在Uniswap上購買更便宜的ETH,直到交易所之間不再存在價格差異為止。
使用恆定乘積公式,我們可以看到Uniswap ETH價格將達到550美元的時候,池中的情況會被套利者變為有10488.09個DAI和19.07 個ETH。
也就是說套利者花費488.09個 DAI買走了0.93 ETH,以實現Uniswap和Coinbase的ETH價格之間的平衡。此時,套利者的成本是1 ETH = 524.83 DAI 。套利者購買的ETH可以在外部的中心化交易所以DAI或任何其他基於美元的穩定幣即時出售,價格為550美元。於是套利者從中賺取了約25美元(減去手續費)。
讓我們看看這如何影響我們的流動資金提供者(LP)。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流動性提供者一開始不提供流動性,而是把ETH和DAI放在錢包裡面,他們將擁有$ 23.41的收益。這23.41美元基本上是LP的無常損失,如果此刻選擇撤走流動性,將造成實際損失,如果選擇繼續質押挖礦,則當幣價回調到初始價值,則損失隨機消失,即交割即損失。
整個過程中,初始投入到流動性挖礦的金本位為20000U,ETH與USDT各佔50%;ETH幣價上漲了10%,根據上面的計算,提供的LP市值同步變成了20976.59U,漲幅4.88%,如果初始資產ETH與USDT沒有質押到池子,金本位漲幅則為5%,無常損失23.41即為(23.41/20000)0.11%。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計算無常損失的工具,可以直接計算實際的金本位損失
無常損失計算器: yieldfarmingtools.com/t...
截圖同上述示例,ETH相對DAI漲幅10%,無常損失比例0.11%,日常使用時,根據計算所得比例乘以初始投入資金即可
再次提醒:無常損失的定義是LP代幣市值在正常漲跌波動基礎上的額外損失,簡單理解,就是漲了少賺的錢 和 跌了多虧的錢,幣價波動造成LP整體的大幅波動並非無常損失。一般在幣價劇烈波動時,無常損失的比例才會相對明顯,下圖顯示在419%(4.19倍)以上時,無常損失高達26.39%。
當然了,上述情況沒有包含流動性提供者(LP)在提供流動性期間所賺取的手續費(0.4%每筆交易),以及流動性挖礦的收益(不是每一個流動性提供者都有此收益,而且流動性挖礦的收益是隨時變化的)。
也就是說,即使你參加的流動性挖礦,可能展示出來極高的收益,但是如果挖礦的資產價格突然暴跌,並永遠回不到你提供流動性時的水平,你的無常損失就會變成永久損失。而且你的永久損失,可能大於你的挖礦收益。
一般情況下,價格暴跌的資產就是你挖礦所得的資產,一旦其價格暴跌,挖礦收益率也會暴跌,同時無常損失會劇增。這會引發其他流動性提供者停止提供流動性,一旦流動性撤走,資產的價格就更容易繼續暴跌。這就是所謂的「死亡螺旋」,或者說「礦難」。
滑點
1.滑點產生的原因:
基於之前AMM的介紹,我們都知道DEX的交易模式並非訂單簿的一次性成交,AMM的核心公式X*Y=K,實際的交易中因扣除手續費,實際的K值並非恆定,但幅度非常小,為了方便計算滑點,我們這里暫且不計手續費的影響,來看下整體的交易過程:
假設預期買入 Δx 個 ALT
買入及賣出會改變池內 代幣的數量,買入 ALT 會讓池中 ALT 的數量減少;付出 USD 會讓池中的 USD 數量增加。無論如何改變 x 或 y,池內 tokens 數量必須滿足前述等式,即一個簡單的反比例函數,負象限暫且省略,繪制如下圖:
在如圖可見,給定 Δx 就自動決定 Δy,反之亦然。所以只要有交易發生,該點就會在藍線上移動。
成交過程為X與Y的兌換,則實際成交價(單位:USD/ALT):
例如:買 50 ALT (Δx) 花了 100 USD (Δy),成交價格就是 100/50 = 2 USD/ALT由圖可觀察出,成交價格即為兩點相連之直線斜率(取絕對值)。
不同的買入量 Δx 會對應不同的 Δy,而產生不一樣的價格。一次買入越多,成交價格就越高(斜線越斜),此即為滑價的成因,當池子內X與Y的數量足夠大或單筆交易足夠小,斜率變化的絕對值即可忽略不計,損失就越小。
2.利用滑點倒推粗算TVL
一般池子內的鎖倉量(TVL)也就是池子深度代表了項目的熱度及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數字指標,深度越小,項目越危險,實際兌換過程中,根據滑點可以迅速計算出池子TVL,作為我們投資的輔助依據。
如果LP過小,這種投資機會風險就很高。我們如果遇到每次交易都去查詢相關交易對的流動性池子信息,會非常繁瑣。
舉例1:
例:以體量不大的幣種Whale作為例子。Whale-USDT,然後將USDT這里隨意輸入一個數字,比如10000USDT,這時候滑點是1.04%,這時候可以用計算器這么計算:10000÷1.04%*2=192.3萬美金。
但是這么算還需要計算器,那麼,直接手動調整下USDT的數字,直到滑點顯示為1%,如下圖所示:
這里直介面算:9600*200=192萬美金。
可以看到兌換路徑為Whale先換成ETH,ETH再換成USDT,不過不影響,因為ETH和USDT之間的滑點非常小,不影響最終結果,我們來看一下實際流動性池子的大小:
info.uniswap.org/pair/0...
和口算數字192萬美金非常一致。這種計算方法是基於AMM自動化做市商的基本原理推算的。
簡單調整兌換金額,使滑點逼近1%,然後這個兌換金額的200倍就是整個流動性池的大小。
例子2:
初次輸入還是10000USDT,這時候可以計算器算10000÷1.2%*2=166萬美金,但是更好更准確的方法還是再花三秒鍾試驗幾個數字,現在滑點大於1%改成8000,還是打了改成7000,然後7200的時候看到滑點0.99%,接近1%了。
口算:7200美元的200倍,等於14400美元,這就是鎖倉量。
口算是144萬,實際是147萬,相差無幾。你會發現上文用1.2%滑點用計算器計算的166萬,反而沒有口算的准確,原因是滑點小的時候相對來說這種計算方式誤差小一些,而滑點過小的時候如0.01%這種,後面很多位小數省略了,也會不準。綜合來看,就是調整兌換金額,接近1%滑點的時候,去乘以200口算得出流動性池子大小最為方便。
註:以上數據取自網路,非當前時間點價格,重點看計算方法,非常實用
總結:
用三秒鍾時間簡單調整兌換金額(USDT),使滑點逼近1%,然後這個兌換金額的200倍就是整個流動性池的大小。
例如1000美金,滑點正好對應1%(1.01%或者0.99%也可以),那麼該標的流動性池的大小就是20萬美金。
這種方法可以用極為快速的方法,判斷自己所兌換的加密資產的流動性,如果池子很小10萬美金都不到,那麼風險極高,尤其是當前土狗橫飛局面,一定要擦亮眼鏡,不要輕易下注。
同時,如果堅持要投資一個加密資產,一次性兌換的時候建議不要超過1%(最多3%),不然即使價格不變,用USDT或者ETH等常用代幣來回兌換就已經承受不小的損失。
⑤ 「流動性挖礦」 的概念是怎麼來的
我們開發成功了一款新的被動收益輪植(Yield Farming)產品,但在啟動之前,我希望先解釋幾個概念。
在我們開發 iearn 的時候,我們擁有的選擇是非常簡單的:Aave、Compound、Dydx,還有 Fulcrum。每一個產品都為不同的資產提供了借貸市場。你可以出藉手中的資產、賺取一份被動收入。
然後各個項目就開始了激勵流動性的戰爭。Compound 用他們的 COMP token 打響了第一槍,然後大家就蜂擁而上。Balancer 很快推出了 BAL,mStable 推出了 MTA,Fulcrum 推出了 BZX,而 Curve 蓄勢待發要推出 CRV。(譯者註:這些項目激勵流動性的模式核心都類似:根據用戶提供的資產體量,按比例獲得增發的協議原生 token;2020 年 8 月 16 日,Curve 推出了 CRV。)
但是,這就使得 Yield Farming 變得更加復雜,僅僅根據存款利率來切換選擇就不夠了。
現在,策略會復雜成這樣:
- 把 DAI 存入 compound,把 cDAI 存入 Balancer。通過 DAI 賺取 COMP、通過 cDAI 賺取 BAL,再加上 DAI 可獲得的存款利率,和 cDAI 在 Balancer 交易池中的手續費。
- 把 DAI 存入 curve,然後把 curve token 存入 Synthetix Mintr 交易所。通過 DAI 賺取 CRV,通過 curve token 賺取 SNX;再加上在 curve 交易池中可獲得的交易手續費。
- 把 DAI 存入 mStable,把 mStable 存入 Balancer。DAI 可獲得一份利率,mStable token 在 Balancer 協議中獲得 BAL;再加上可以從 Balancer 的交易池中賺取手續費。
- 把 USDC 存入 Maker,鑄出 DAI,然後重復選項 1,2,3。
而且上面幾種策略只是一些例子。幾周以前,最好的策略是從 Compound 市場中借出 BAT;現在則是用 Compound 做 DAI 的杠桿。但是下一周,也許就是參與 Curve 的 SNX 池。
上面所有策略面臨的共同問題是,這些策略的意義都基於 COMP、BAL、MTA、SNX、CRV,等等,的價值。而所有這些 token 的價格都是會浮動的。這也意味著,所有這些策略都要依賴於價格信息傳輸機制。在撰寫文本之時,還沒有 COMP、BAL、MTA、SNX 和 CRV 的價格信息傳輸機制,除非你使用 Uniswap 交易池或 Balancer 交易池中的價格作為指數;不過一旦你用了,就准備好自己的流動性被閃電貸吸干吧。
本文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被動收益輪植(Yield Farming)已經變得很復雜了,而且我們預計它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我們需要提供一種新的產品,不是簡單地在這些選項中作選擇,而是培育出新的選項(instead of trying to choose between these options, seeds these options)。
⑥ 關於流動性挖礦
近日幣圈裡面的Defi的概念日趨火爆,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流動性挖礦,就是把兩種幣放到去中心化交易所,做市提供流動性,讓有需要的人們可以進行兌換。而對於提供流動性挖礦的人來說,可以得到某種獎勵的代幣,這樣就完成了激勵。
要很好的理解流動性挖礦,有兩個專有名詞需要很好的理解:自動做市商 & 無常損失。
ETH上現在最著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非Uniswap莫屬。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Uniswap自動做市商的機制。
這神奇的交易模式背後僅僅是依賴一個簡潔的數學模型:
X是ERC20代幣的數量,Y是ETH數量,K是常數。X 和 Y 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這個定價機制決定了,買入哪一邊的數量多,與之相應的幣種價格就會上升。因此這類自動做市商又被稱為常數函數做市商(constant function market makers,簡稱 CFMM)。
一般而言,CFMM 中包括三類參與方。在這三類參與方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流動性提供者(LP),負責向 Uniswap 的智能合約中注入自己的資產,作為資產儲備池,為交易提供流動性,並以此獲取交易費用收益。其次是套利者,他們負責修正交易價格,保證交易價格與市場價格一致,但也會產生無常損失(Impermanent Loss),給流動性提供者帶來虧損的風險。
由於Uniswap可以自由上幣,無需審核,帶來了新的上幣潮,曾經一天時間冒出十幾個項目。沒有概念,不用包裝,沒有幣圈大佬站台,也不需要創始團隊。人人皆可發幣,規則簡單,上演了一出出入場埋伏、社群喊單、韭菜接盤的戲碼。因此Uniswap形象地被大家稱為「幣圈老虎機」,要麼暴富,要麼歸零。
總的來說,在Uniswap上只用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2017 年需要幾天、幾個月的發幣/上線過程;只需要用不到 1 個 ETH,就做到了 2017 年需要幾個 BTC 才能做到的事情——上線交易所。
這可謂是 金融市場交易的範式革命!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自動做市商所需的流動性時,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叫做——無常損失,一定要特別重視。否則就會虧損不少真金白銀!
無常損失實際上來源於套利行為。前面提到,AMM 的交易價格與市場公允價格是脫軌的,為此需要套利者進來購買被低估的資產或賣出高估的資產,直到 AMM 提供的價格跟外部市場匹配。因此,套利者的利潤實際上來自於流動性提供者,由於套利給流動性提供者帶來損失的這一部分就被稱為無常損失。
我們以上面表格說明,在 Uniswap 的一個智能合約內有資產 A 1000 份,資產 B 10 份。
① 初始時刻,資產 A 的價格為 1 美元,資產 B 的價格為 100 美元,此時資產池總價值為 1*1000+10*100=2000 美元;
② T2 時刻,資產 B 的價格上升為 110 美元,此時資產池總價值變為 1 1000+10 110=2100 美元。注意到 Uniswao 此時的兌換價格為資產 A 數量與資產 B 數量的比值,即 P = 1000/10 = 100,而在市場公允價格下,兌換價格為 110 美元 /1 美元 = 110,由此出現套利空間。
③ T3 時刻,套利者向該智能合約注入 48.81 份資產 A,換取 0.47 份資產 B。套利結束後,資產 A 有 1048.81 份,資產 B 剩餘 9.53 份,此時儲備池內資產總價值為 1048.81 1+9.53 110=2097.62 美元,相較於套利前少了 2.38 美元,這部分損失即無常損失。
上面舉的例子是資產B價格上升的情況,但實際上資產B價格下降的情況則更為普遍,下面給出了一個變化的比例:
可以看出,當圖中鏟幣價格下降一半的時候,做市會虧損掉29%,可謂相當大的損失。我是實實在在虧了錢以後,才深刻的理解了上面的公式!
流動性挖礦的本質是一種代幣的分發策略,其不是無成本的,是建立在提供流動性的基礎之上。好處是可以獲得代幣獎勵,但存在做市無常損失的風險。
因此在參與流動性挖礦的時候,一定要勤於計算,在出現虧本(無常損失)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及時止損!!!切記切記!
⑦ 流動性挖礦本金會有損失嗎
流動性挖礦本金是會有損失的。
1、如果投資者向任何基於自動做市商(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資金,例如uniswap,當市場變化劇烈,價格劇烈波動時,他們可能會損失大量資金。
2、流動性挖礦的風險包括:智能合約風險、抵押清算風險和非永久性損失風險。
拓展資料:
1)流動性挖礦是將代幣組合形成LP(流動性供應商),將LP注入流動性資金池以獲得獎勵。 Cashcow以BSC公鏈為底層框架,以智能合約為核心機制,採用恆均值自動做市系統模型開發CCF交易的流動性挖掘功能,用於支持借貸市場的供給並打通相關交易的深度,為平台底層金融邏輯提供依據。相比於元宇宙和layer2,移動挖礦讓很多人非常著迷。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移動挖礦defi。我先給你舉個例子。傳統的挖礦需要通過計算機硬體來完成。這種模式一般稱為 pow。同時,虛擬貨幣市場衍生出股權憑證的挖礦,可稱為POS。正是因為很多人的資產無處可去,金融模塊才誕生於虛擬貨幣市場。金融模塊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流動性挖掘。您可以將流動性挖礦理解為虛擬貨幣市場的主動投資行為。
2)流動性挖掘類似於傳統市場的投資行為。因為很多虛擬貨幣項目需要一定的資金證明和貨幣流動性。為保證更多用戶願意參與,虛擬貨幣項目將啟動流動性挖礦。液體開採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非常高,有的甚至可以高達上千個百分點。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挖礦的回報率明顯高於傳統金融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
流動性挖掘並不可靠。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虛擬貨幣的凈值波動很大。可能是某種虛擬貨幣的流動性挖礦年化50%,但是一年之後,虛擬貨幣本身貶值了90%,而這90%的50%價值不大。投資者仍處於虧損狀態。所謂的流動性挖礦,不過是項目方的騙局。
⑧ 流動性挖礦本金會有損失嗎
會有損失。如果投資者向Uniswap等任何一個基於自動做市商(AMM)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資金時,當行情發生突然的劇烈變化,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會損失很多資金。
流動性挖礦的風險有:智能合約風險、抵押清算風險、無常損失風險。
流動性挖礦都有哪些風險?
1.抵押清算風險
如果您在Compound、MakerDAO或Aave等平台上使用抵押貸款,可能會發生清算。當您的抵押物由於借款資產或抵押物的波動性,不再足以覆蓋您的貸款金額,觸發抵押物的自動清算(出售),以及額外的相關費用,即罰款和清算折扣(當資產以低於市場價格緊急出售時)時,清算就會發生。
2.交易費用風險
對於任何一個搞過流動性挖礦的人來說,gas成本是你根本無法忽視的問題。想要通過向資金池提供流動性來開始流動性挖礦,往往伴隨著巨大的gas成本。此時,你要麼等待Gas費降低,要麼與接受高額的交易成本。這種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大多數DeFi協議都是在Ethereum區塊鏈中運行的,你在考慮你的行動時,可以通過ETH Gas Station查看當前的gas價格。
3.智能合約風險
當你打算開始你的流動性挖礦時,重要的是要明白,你基本上將你的資產發送給Ethereum鏈上的智能合約,並長期持有它們。風險是必然的--如果有人成功攻擊(或利用合約中的漏洞),你的資金安全就會受到影響。如:今年早些時候,借貸平台dForce被攻擊,因此損失了2500萬美元。MakerDAO有一個巨大的事故--"黑色星期四",還有針對閃貸服務商bZx的漏洞。
4.預言機風險
與區塊鏈相關的最實質的風險之一是 "預言機問題"。預言機是一個第三方服務,它獲取外部信息並將其提供給區塊鏈。同樣智能合約也會根據這些數據執行它們的指令。如果預言機事實上被攻擊,那麼依賴它的智能合約也會被攻擊。
5.無限造幣風險
除了黑客風險,也有可能是詐騙項目。有些項目的代碼中嵌入了無限鑄幣後門,這意味著該項目團隊可以無限地鑄造他們的代幣。當智能合約的所有者可以調用這個功能時,問題就會發生。最終,所有者可以在Uniswap或Balancer等交易所上出售這種項目的大量代幣,以換取幾乎所有被流動性提供者添加到一個池子里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