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軟體重定向
① 被打電話通知手機被挖礦了是真的嗎
被打電話通知手機被挖礦了是騙局。
上百萬安卓手機被黑客劫持用來挖礦,這正是黑客通過惡意廣告重定向騙局對數百萬安卓手機所做的事,目前黑客使用的確切方法還並不完全清楚,但似乎是用戶下載了遭感染的應用後,被迅速重定向到某一網站。該網站明確表明,它正在使用受感染的設備來挖掘加密貨幣,並且只會在用戶輸入有效的CAPTCHA代碼時停止。
② 顯卡挖ETH同時雙挖SC 會影響挖ETH 的收益嗎
有影響,可以幫助節省資金並賺取更多收益。以太坊挖礦神器-ETH超級礦工軟體就是支持ETH同時ETC+SC雙挖的,它功能是將Claymore Miner開發商收取的費用,重定向返還到你的錢包,並以你的礦工名顯示在你的礦池,從而提升最高算力。
③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小行星不是為了「挖礦」,而是給我們留後路
小行星是我們太陽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仰望星空,發現那些從天而降的流星「盛宴」時,就萌生出 探索 地球以外空間的遐想。直至今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通過發射各種航天器,脫離地球表面,近距離地觀測這些「流星」的起源-小行星。通過大量的探測活動,我們不但對這些小行星的形態、質量、組成、運行軌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對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眾多天體(比如衛星、比如其他行星)的形成過程、如何影響地球和人類也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數。
近幾十年來,人類發射了一連串的航天器,去訪問那些近地小行星,來積極尋找太陽系的秘密。下面不妨帶大家重新回顧一下人類「造訪」小行星的 歷史 。
人類第一顆訪問小行星的航天器,是於1989 年 10 月 18 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伽利略號航天器,它於1995年12 月 7 日抵達木星,在那裡花了8年的時間去研究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以及它的諸多衛星。而在探測器到達木星之前,還順便完成了另外的「舉手之勞」任務,即探測小行星加斯普拉和艾達。
1991 年 10 月 29 日,伽利略號探測器飛越小行星加斯普拉,最近距離約為1600公里,這是人類第一次與小行星在宇宙空間中的近距離「相遇」。通過探測,我們看到了這顆小行星表面一塊神秘的平坦區域,通過研究,科學家們推測,這可能是加斯普拉這塊小岩石之前通過某種撞擊或者別的原因,從另外更大的小行星上脫離後留下的「傷疤」。
1993 年 8 月 28 日,伽利略號飛越了已知的第一顆擁有衛星的小行星艾達,這顆小行星的表面呈現明顯的紅色外觀,科學家推測是由於在漫長的運行過程中,艾達經歷了強烈的「太空風化」。
1996 年 2 月 17 日,美國NASA發射了尼爾-舒梅克 探測器,目標是研究近地小行星愛神。在到達愛神之前,這個航天器飛越了小行星 瑪蒂爾德。
瑪蒂爾德位於小行星帶,介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軌道周期約為4.3年。這顆小行星自轉速度緩慢(17.4 天),由富含碳的岩石組成,使該物體成為 C 型小行星。令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自 45 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以來,這顆小行星幾乎沒有變化。
1998 年 12 月 23 日,尼爾-舒梅克 探測器 到達愛神小行星,在軌道上足足觀察了一年多的時間,最終於2000年2月14日(這個日期為西方情人節,正好與「愛神」小行星的名稱相呼應,天文學家也有浪漫的一面)執行軌道「插入」,慢慢下降軌道高度,到2001年時在愛神星表面登陸。
通過深入探測,愛神小行星的構成主要為石質材料和鐵鎳,至於它的起源,科學家們猜測,有可能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在這里「死亡」、或者是小行星帶中一些小天體碰撞所形成的殘留物。
1997年,由美國NASA和歐洲航天局聯合研發的卡西尼號順利發射,目標是對土星進行探測。最終在2004-2017年間,圍繞著土星對它和它的衛星開展了近距離觀察,對土星表面的形態、大氣組成等進行了深入探測,並發現了土衛二表面的羽狀物、泰坦星表面的甲烷湖。同時,該探測器還在泰坦星上釋放了一個名為惠更斯的探測器,在泰坦星上工作了足足幾個小時。
雖然該任務以其在土星的發現而聞名,但它在 2000 年 1 月飛越小行星馬蘇斯基,也為小行星的科學研究做出了貢獻。馬蘇斯基小行星的直徑約為11公里,被歸類了S型小行星,當時卡西尼號在距離該小行星約160萬公里處,飛越了它,觀察了該小行星的形面形態,測算了它的大小,同時也根據相關圖像和數據估測了小行星的成分。
深空1號於1998 年 10 月 24 日發射,它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測試離子發動機,在任務執行的過程中,將任務范圍進行了拓展,增加了對小行星「盲文」和彗星「博雷利」的探測。
1999年7月29日,深空1號飛越「盲文」,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特徵,比如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傾斜程度,相對於太陽系其它天體來說顯得過大;再比如,「盲文」的軌道與火星軌道有交叉,每9天左右自轉一周,等等。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探測器從距小行星25公里左右的區域飛過,由於跟蹤系統出了問題,當時在非常近的距離處並沒有拍攝到相關圖像,等到了幾千公里以外,才拍攝到這顆小行星的照片,比較遺憾。
日本於2003年5月9日發射了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目標是探測絲川小行星,它是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周期性地穿過地球軌道,直徑約350米,被歸類為S型小行星。隼鳥號探測器於2005年到達絲川小行星附近,經歷了「千難萬苦」,終於帶回了一批樣本,於2010年6月返回地球。
作為隼鳥號的繼任者,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2日發射,目標是龍宮小行星,它同樣是一顆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天體,探測器於2018年6月抵達龍宮小行星附近,隨後隼鳥2號向該小行星釋放了一些體型很小的機器人,降落在小行星的表面,不但拍攝了小行星表面的形態,還從隕石坑中取回了樣本。
在2020年12月隼鳥2號通過地球大氣層部署其樣本艙後,將樣本留了下來,隨後馬不停蹄又奔向新目標,即被稱為 1998 KY26 的快速旋轉小行星,預計將於2031年7月到達。
近幾年來,人類又向更多的小行星天體實施了探測計劃,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新視野號對柯伊伯帶天體- 2014 MU69的探測,這是一顆由兩顆小行星緊密結合的產物;
OSIRIS-REx 航天器2020年在本努小行星上採集樣本,預計於2023年9月帶回地球;
美國今年啟動了「露西任務」,對位於主帶小行星的7顆特洛伊小行星進行探測;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應對近地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美國NASA 近期啟動了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任務,這項任務實際上是一個行星防禦計劃,通過航天器的撞擊來監測對小行星運行軌跡的影響,從而評估今後執行行星防禦計劃的可行性。
根據我國國家航天局對外公開的消息,我國也將在2025年前後實行近地小行星探測計劃,並從小行星上面採集樣本並帶回地球,同時還將在同期完成主帶彗星的環繞探測任務,預計在2030年前後實現火星采樣取回的目標,預祝上述計劃都能夠圓滿實施並達到既定目標,不但為我們深入了解太陽系提供更詳實的數據和資料,同時也為更加有效和有針對性地保護地球,打下堅實的基礎。
④ 顯卡挖ETH同時雙挖SC ,會影響挖ETH的收益嗎
有影響,可以幫助節省資金並賺取更多收益。以太坊挖礦神器-ETH超級礦工軟體就是支持ETH同時ETC+SC雙挖的,它功能是將Claymore Miner開發商收取的費用,重定向返還到你的錢包,並以你的礦工名顯示在你的礦池,從而提升最高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