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到底在做什麼
⑴ 什麼是挖礦
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比特幣為一種虛擬的貨幣,比特幣挖礦制度為通過計算機硬體為比特幣網路開展數學運算的過程,提供服務的礦工可以得到一筆報酬,因為網路報酬依據礦工完成的任務來計算,為此挖礦的競爭十分激烈。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由非常多張顯卡組成的挖礦機,哪怕只是HD6770這種中低端顯卡,「組團」之後的運算能力還是能夠超越大部分用戶的單張顯卡的。
而且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有些挖礦機是更多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起來,顯卡本身也是要錢的,算上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挖礦存在相當大的支出。
(1)挖礦到底在做什麼擴展閱讀:
比特幣挖礦流程:
1、找到礦池
開始挖礦必須要有一個操作方便、產出穩定的礦池,它的作用就是為各個終端細分數據包,可以通過精密的演算法將終端計算好的數據包按照比例,支付相應數量的比特幣。
2、下載比特幣挖礦器(軟體)
其實這種挖礦器也有很多種,大家可以去官方網站下載。
3、設置挖礦軟體
GUIMiner是個綠色軟體,安裝完成後我們可以先設置下語言,以便更方便進一步設置。接下來需要對采礦器設置伺服器、用戶名、密碼、設備等。一般伺服器從BTC guild系列裡面選一個網路較好的就行,用戶名和密碼就是我們之前自己設置的。
4、比特幣挖礦開始
當我們確認都設定無誤後,點「開始挖礦」按鈕之後就開始挖比特幣了,隨之顯卡很快就會進入全速運行狀態,溫度升高、風扇轉速提高,你可以通過GPU-Z或顯卡驅動來監控狀態。
⑵ 網上挖礦是什麼意思
一、網上的「挖礦」,指的是「礦工」根據設計者提供的開源軟體,提供一定的計算機運算力,通過復雜的數學運算,求得方程式特解的過程,求得特解的「礦工」可以得到特定數量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獎勵。而所需的「鏟子」就是配置較高,運算速度足夠快的計算機,「礦工」也就是操縱電腦的使用者。網上「挖礦」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對國民經濟貢獻度低,對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等帶動作用有限。
二、多部門聯合開展全面全鏈條圍剿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國家發改委公開徵求《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意見時,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入淘汰類,並於近期發布通報:我國將以產業式集中式「挖礦」(業界指虛擬貨幣的生產過程)、國有單位涉及「挖礦」和比特幣「挖礦」為重點,全面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拓展資料:
一、礦產資源的分類,主要有:
1、根據礦產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分為內生礦產、外生礦產和變質礦產;
2、根據礦產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特點,分為無機礦產和有機礦產;
3、根據礦產的產出狀態,分為固體礦產、液體礦產和氣體礦產;
4、根據礦產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二、我國已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鉑礦、鈀礦、銥礦、銠礦、鋨礦、釕礦)、金礦、銀礦、鈮礦、鉭礦、鈹礦、鋰礦、鋯礦、鍶礦、銣礦、銫礦、稀土元素(釔礦、釓礦、鋱礦、鏑礦、鈰礦、鑭礦、鐠礦、釹礦、釤礦、銪礦)、鍺礦、鎵礦、銦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蹄礦。
⑶ 比特幣挖礦是什麼意思
挖礦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同時還保護著比特幣系統的安全,防止欺詐交易,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算力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
比特幣系統由用戶(用戶通過密鑰控制錢包)、交易(交易都會被廣播到整個比特幣網路)和礦工(通過競爭計算生成在每個節點達成共識的區塊鏈,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公共權威賬簿,包含了比特幣網路發生的所有的交易)組成。
挖礦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挖礦同時還保護著比特幣系統的安全,防止欺詐交易,避免「雙重支付」,「雙重支付」是指多次花費同一筆比特幣。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演算法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 礦工們驗證每筆新的交易並把它們記錄在總帳簿上。每10分鍾就會有一個新的區塊被「挖掘」出來,每個區塊里包含著從上一個區塊產生到目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交易,這些交易被依次添加到區塊鏈中。我們把包含在區塊內且被添加到區塊鏈上的交易稱為「確認」交易,交易經過「確認」之後,新的擁有者才能夠花費他在交易中得到的比特幣。
礦工們在挖礦過程中會得到兩種類型的獎勵:創建新區塊的新幣獎勵,以及區塊中所含交易的交易費。為了得到這些獎勵,礦工們爭相完成一種基於加密哈希演算法的數學難題,也就是利用比特幣挖礦機進行哈希演算法的計算,這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計算過程多少,計算結果好壞作為礦工的計算工作量的證明,被稱為「工作量證明」。該演算法的競爭機制以及獲勝者有權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記錄的機制,這二者保障了比特幣的安全。
礦工們同時也會獲取交易費。每筆交易都可能包含一筆交易費,交易費是每筆交易記錄的輸入和輸出的差額。在挖礦過程中成功「挖出」新區塊的礦工可以得到該區塊中包含的所有交易「小費」。隨著挖礦獎勵的遞減,以及每個區塊中包含的交易數量增加,交易費在礦工收益中所佔的比重將會逐漸增加。在2140年之後,所有的礦工收益都將由交易費構成。
挖礦是一種將結算去中心化的過程,每個結算對處理的交易進行驗證和結算。挖礦保護了比特幣系統的安全,並且實現了在沒有中心機構的情況下,也能使整個比特幣網路達成共識。 挖礦這個發明使比特幣變得很特別,這種去中心化的安全機制是點對點的電子貨幣的基礎。鑄造新幣的獎勵和交易費是一種激勵機制,它可以調節礦工行為和網路安全,同時又完成了比特幣的貨幣發行 。
⑷ 投資挖礦到底是干什麼的賺錢不賺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朋友都喜歡投資比特幣的挖礦行為,因為很多人認為挖礦能夠為自己帶來很大的經濟收入,只不過很多朋友在聽到挖礦這個詞的時候,還是非常的模糊,實際上挖礦就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很多朋友所說的挖礦,就是想要去得到一枚新的比特幣,由於現在比特幣的市場價格非常高,因此挖礦是能夠賺到一定的錢的。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比特幣其實就是獎勵給礦工們的一種行為,當然,由於比特幣現在在市場上的價值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夠賺到一定的錢,不過挖礦的投資價格是非常高的,一般人是沒有辦法承擔的起的,不建議做出這樣的行為。
⑸ 挖礦究竟是怎麼賺錢的(上)
想了解挖礦在區塊鏈產業中的地位,就必須對區塊鏈整個產業的上中下游有個大致的了解。
上游,比如比特幣等幣的生產以及與挖礦相關的企業。這其中有礦機的設計、生產等企業,還有礦場和發電設備的建設、礦池的運營等,這些都屬於區塊鏈的上游企業。
中游,區塊鏈的中游指交易環節和存儲環節。很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以及各個幣種的錢包開發都屬於區塊鏈的中游企業。
下游,依託區塊鏈技術的各類應用,不管是底層協議、基礎鏈還是應用鏈都屬於下游企業。
在上中下游的產業中,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賺錢邏輯,風險大小也自然很不相同。下面我們分類介紹。
第一類賺錢門道,簡單的投資或投機,具體來說就是在二級市場買入區塊鏈資產。門檻最低,入門資金要求很低,只要會使用交易所進行買幣即可。風險大,收益與否嚴重依賴個人對市場的判斷。
第二類賺錢門道,項目早期風險投入,也就是ICO。門檻不高,但是風險極大。有爆賺幾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也有血本無歸的。一是因為本身項目就在早期,距離成功落地還有很長的距離,項目成敗風險很大。二是很多無良項目肯本就是騙錢的,就沒有打算把項目落地。
第三類賺錢門道,跨市場對沖套利,簡稱搬磚。風險很小,但是門檻現在已經比較高了。搬磚的收益來源於多個市場的價格不平衡,現在手工搬磚已經逐漸被淘汰了,程序化的搬磚交易以及越來越專業化的運作,技術門檻較高。
第四類賺錢門道,高頻量化交易,這是一種單市場的套利方式。和搬磚類似,風險小,技術門檻高,需要同時對開發和交易系統都非常熟悉才能盈利。
第五類賺錢門道,開交易所。門檻主要來自資金和技術,以及運營。風險主要是監管和政策的不確定性。
第六類賺錢門道,場外交易。隨著帶OTC功能的交易所逐漸增多,個人做這一塊獲利空間逐漸減小。
第七類賺錢門道,生產礦機及晶元等硬體。行業內做的比較好的有比特大陸、阿瓦隆、BITFURY等公司。從事這個行業必須有專業的開發技能。
第八類賺錢門道,經營礦池。礦池的門檻主要是技術和礦工的算力支持。
第九類賺錢門道,程序開發,比如應用、量化交易程序、自動交易工具、礦機礦池程序開發等等。
第十類賺錢門道,挖礦。如果把比特幣比作貨幣的話,挖礦就是發行貨幣的過程。屬於低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品類。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根據幣價不同,大概為100到300天。下篇我們會就挖礦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
⑹ 挖礦挖的是什麼
首先,網路里挖礦是指礦工通過特定的設備進行一定工作量的運算,計算出符合要求的區塊哈希值從而爭取記賬權,並獲得相應的獎勵,也可以將其看成是一個向記錄著數字貨幣過往交易的賬本中添加新交易的過程。
上面的定義,局限性在於:沒有明確指出挖礦挖出的到底是什麼。挖礦挖出的是區塊,既然這些區塊由數字元號組成,那麼也可以說挖出的就是一串數字而已。但是,這些數字代表著礦工可以獲取的獎勵,或者說是收益,所以,挖出的又可以說成收益。但是區塊獎勵隨著幣價的波動而波動,影響幣價的最大因素在於受眾范圍的大小。比特幣在誕生之初,隨便一台電腦每月就可以挖出成百上千的比特幣,由於無人問津,礦工買個披薩都需要上萬枚比特幣。但是,隨著接受比特幣的人群增加,比特幣的價格翻了上萬倍!所以,最終我們可以說:挖礦挖的就是未來社會對某一數字貨幣的共識預期。
礦工,是指一群專注於「挖礦」的人,可以指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群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礦工不再僅僅局限於使用硬體設備挖礦,投入時間、精力、甚至腦力等,都可以在一些項目中挖出數量不一的數字貨幣。既然挖的是未來社會對某一數字貨幣的共識預期,這個收益也就充滿了不確定性。為了更好區分,筆者從「硬體」挖礦和「軟體」挖礦進行區分。
一、「硬體」挖礦
這個挖礦由於需要投入大量的硬體設備,所以基本上是前期接觸的人群獲利最大,而且要求很高,逐步向專業化過度。目前,單獨的某一個礦工已經很難在拼算力、拼硬體、拼迭代速度的礦工軍備競賽中生存下去,所以大部分礦工會選擇合作,通過共建的礦池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由於是挖的共識預期,這讓價格波動尤為劇烈,而硬體礦工的設備投入、維保、迭代、場地租賃、人工、水電費等都需要真金白銀的付出,所以這類礦工壓力巨大,一不小心可能會血本無歸。影響共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為了實現穩定、可持續、最大化的利益,硬體礦工通常的選擇是:牛市將手中的幣賣出,換成法幣或者其他穩定幣,靜靜等待熊市;熊市中,則盡可能的屯幣,並用之前的積累的法幣或穩定幣來「過冬取暖」。
作為硬體礦工,對牛市期盼,同樣也不拒絕熊市的到來。牛市中,礦工大量增加,同樣會提升挖礦的難度,獎勵銳減;熊市中,幣價腰斬,但是挖礦的獎勵會因為礦工的減少而增加。通過牛熊交替,他們才能實現收益的最大化。而牛熊交替,即使四年一個周期,也需要付出常人難以忍受的堅持。
二、「軟體」礦工
這類礦工,是指通過投入資金、時間、精力、腦力等非硬體進行挖礦的行為。
隨著技術進步,POW機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經被大量應用的共識演算法有三十多種,POS、DPOS、POI、POB、POA等可以看成是對POW機制的補充。在這類挖礦行為中,礦工通常是需要買入、持有一定量的數字貨幣,並通過數字貨幣的增值來獲取收益。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個持有時間通常也是以年為單位,以幣市的牛熊交替為大周期,所以沒有耐心的礦工,註定會被淘汰出局。
這裡面還有一類礦工,藏寶閣想重點闡述一下:就是不投入資金而在各個項目初期進行擼糖果、薅羊毛的礦工(後面為便於闡述,統一用Token代替),當然在UGC平台進行創作,也歸於這類礦工之中。
數字貨幣目前除了有主流幣、山寨幣之分,還有世界幣、競爭幣之分。目前我們擼糖果、薅羊毛獲得的Token基本為競爭幣:項目方為了項目發展融資、推廣而發行的數字貨幣(不是為了彌補數字貨幣技術的不足)。這類數字貨幣首先會有一個中心化的團隊進行管理;其次會經歷一個由幼小到強大的成長過程;最後,是該項目的成長結果影響用戶手中幣的最終價值。這類挖礦中,礦工付出的是時間、精力、腦力等,獲得的Token 可以看成是股權、或者帶有分紅性質的權益證明。那麼,決定礦工收益的就是這個項目能否落地活下來,並最終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所接受,如果能成長為區塊鏈行業中的獨角獸,那帶給礦工的收益就足以實現財富自由了。
但是,有競爭就會有優勝劣汰,競爭幣的項目方中,註定會有大量的項目死去,這樣礦工手裡的Token就是數字而已,不能產生任何的價值。所以,礦工通常面臨的選擇是:盡早賣出手中的Token換成BTC等主流幣或是耐心持有,等待這些Token像瑞波幣一樣,實現驚天大逆轉。五元投資,上億收益,這樣的機會用白日做夢已經不足以形容,但是幣圈就是一個造就神話的地方,所以藏寶閣的做法就是屯!畢竟手中的Token賣個十塊八塊的也沒什麼意思,藏寶閣更願意陪著項目一起成長,同時廣撒網,想辦法獲得更多的項目Token,提到錢包,靜靜等待項目成長帶來的紅利。
三、結語
從文中可以總結出:不論是採用 「硬體」,還是 「軟體」,挖礦挖出的都是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未來認可的人多,該幣帶來的收益就好;未來無人問津,這個幣就有可能歸零,礦工收益為負。但是預期,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驗證,包括隨之而來的機會,也往往蘊藏在最初的平淡無奇之中。區塊鏈必然帶來顛覆性的社會變革,這是加入幣圈的礦工最基本的信仰,所以不妨放棄眼前的雞毛蒜皮,耐心持有數字貨幣,以牛熊更替的周期為操作頻率,這樣,才能獲取最大的收益。
⑺ 挖比特幣到底是干什麼
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由P2P軟體產生,它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通過這種軟體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數量有限(與其他虛擬貨幣的最大不同),現在的數量好像限制在2100萬個,比特幣可以用來買網路游戲中的虛擬產品,也可買真實產品,只要對方接受。
⑻ 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比特幣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如何看待比特幣挖礦,比特幣的挖礦對於不同的礦工而言是一種競爭記賬權的合作記賬行為,在合作的大框架下有序地競爭。也就是利用電腦硬體計算出比特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稱之為挖礦。挖礦既能生產比特幣,又能保障交易信息,下面來具體解釋挖礦。
比特幣在2017年底暴漲至將近20萬人民幣一枚,不僅火了數字貨幣行業,更是火爆了區塊鏈行業,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想方設法去挖礦,獲取比特幣來實現自己的財富自己,首先,”比特幣“挖礦是怎挖的,比特幣是一中虛擬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區塊鏈的區塊比作一個個的賬本,那麼”挖礦“就是“打包”過去十分鍾整個區塊鏈網路的交易,把這些交易寫入新的區塊,那麼就“打包”完成,那就是完成了“挖礦”旅搭譽。完成了挖礦之後就獲得了系統分發給你的比特幣。這就是比特幣“挖礦”比較簡化的說法,當中的原理和運行還是相當復雜的。
如何分配“打包權”
比特幣的價格超過2w元一個,每一次獲得“打包權”,完成工作就會獲得12.5個比特幣(會隨時間遞減),獲利可謂相當豐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有利潤的地方就有人。網路上礦工眾多,那麼如何確定應該分配給哪個礦工去做這事呢?
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採用這種方法:採用一種叫“工作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機制,即工作量的證明。
這種方法通常來說只能從結果證明,因為監測工作過程通常是繁瑣與低效的。這是用來確認你做過一定量的工作,但是監測工作的整個過程極為低效,而通過對工作的結果進行認證來證明完成了相應的工作量,則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式。
我們可以比喻成,要證明您會開車技術好,企業不可能給您幾天時間,跟著您在市區上走。但是,你可以提供駕駛證和之前在公交車公司當公交車司機的工作證明, 來說明您得能力。你要獲得這個能力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企業驗證卻非常簡單。
比特幣這種加密系統所使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證明是哈希現金,需要算出對應的哈希函數。哈希現金是一種工作量證明機制,它是亞當·貝克在1997年發明的,主要用於抵抗郵件的拒絕服務攻擊及垃圾郵件網關濫用。在比特幣之前,哈希現金被用於垃圾郵件的過濾,也被微軟用於hotmail等產品中。
對於比特幣這種加密系統所使用的哈希函數,它需要具備以下的性質:
1. 免碰撞,即不會出現輸入x≠y,但是H(x)=H(y)
2. 隱匿性,也就是說,對於一個給定的輸出結果H(x),想要逆推出輸入x,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
3. 不存在比窮舉更好的方法,可以使哈希結果H(x)落在特定的范圍。
比特幣在區塊鏈的生枝鋒成過程中使用了POW機制,一個符合要求的區塊哈希函數由N個前導零構成,零的個數取決於網路的拆段難度值。
要得到合理的區塊哈希碼需要經過大量嘗試計算。當某個節點提供出一個合理的區塊哈希值,那就是說明該節點確實經過了大量的嘗試計算,那麼系統就把”打包權“分配給該節點(礦工)
當然這不能得出計算次數的絕對值,因為尋找合理hash是一個概率事件,所以當節點(礦工)擁有佔全網n%的算力時,該節點基本上就是有n/100的概率找到區塊哈希。那就是意思上說比拼算力。
當能不能記住前面幾個0,然後可以使用呢?不能的,因為難度值不一樣, 0的數量就不一樣。而且要證明的數是一個哈希碼,而且需要驗證的工作量證明非常龐大,基本上無法造假。只存在一個方法:窮舉!
那麼意味著,你不僅要算出你的哈希值,還需要對比對不對,如果不對的話繼續算。
所以需要大量的顯卡進行大量的並行運算,獲取哈希值。讓我們來看看,礦場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這些礦場都是用很貴的顯卡來算,他們的算里是人工的N倍。如果單靠人力,算十年都沒有它們工作一小時的工作量大。
比特幣和傳統貨幣不同,美元和英鎊這種法幣由央行和金融機構管理,進行轉賬交易時這些機構也同時參與,而比特幣只在分布式賬本中進行交易,每一項交易就儲存在比特幣的全球網路節點中,不可復制,不可篡改。所以每個儲存數據的節點都會有相應的獎勵,目前已經開採的節點有1700萬個,比特幣總量只有2100萬個,意味著還有400萬個比特幣待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