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流動挖礦
1. POC硬碟挖礦概念怎麼解析Lava又是什麼
簡單來說,一共有三個理由:
1、PoC具有安全、開放、清潔的特性,橫向對比並不遜色與PoW,今年PoC生態有爆發的態勢,有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再造一個PoW量級的生態。這是區塊鏈的下一個爆點,所以現在正是一個可以在共識爆發前夕加入共識的時間點。
2、PoC使用硬碟挖礦,硬碟是通用的、普遍的硬體,共識的基礎具有天然的廣泛性與分散性;而且硬碟挖礦沒有算力壟斷、ASIC化的問題,對參與者公平友好。
3、今年PoC生態的爆發,必然推動硬碟類設備的市場需求,更早參與可以節約大量成本。
Lava的願景、團隊和技術支持都是指向一個宏大的目標,即在PoC的基礎上建立全球去中心化存儲空間的信任設施,因此Lava占據的是PoC挖礦+去中心化存儲的絕佳賽道,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2. 以貢獻挖礦為底層技術的公鏈「皮皮蝦」(POCC)主網上線
全球首家基於貢獻挖礦共識機制的底層公鏈「皮皮蝦(POCC)於9月29日正式主網上線,比原定計劃提前約一個月。官方表示,此次主網上線得益於貢獻挖礦分配機制獲得突破,未來將開啟流量挖礦、POCWorld等更多生態。
POC生態~全球前十交易所和POCC公鏈一條龍打造,搭建廣大的共識與利益共同體…
參與人手中的籌碼數字是真正的具備區塊鏈屬性,底層技術3.0的公有鏈,只要佣有廣大的共識度,它的價值將會是幾十幾百幾千萬倍的增長…每個人都是以投資的心態,推廣共識的心態,從而達成廣大的共識,讓每一個參與者從此不再受傷害!參與的人越多價值越大,大家賺的錢越多,大家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共同維護推廣…真正的永無後顧之憂… 這就是POC生態與資金盤本質的區別!!
而現在POCC主網上線了,那麼主網上線的意義著什麼?
1. 主網上線階段對其數字資產的影響較大,因為這屬於大事件,會有很多人關注。
2.類似基於ERC- 20 的token完成了其使命,需要進行銷毀,項目方一般會在主網上線後將原來的token按照比例1:1兌換為主網幣。
3.主網上線意味著項目生態啟動,後續的商業行為才真正開始,大量的DApp可以在上面開發。這時候其項目白皮書中描述的美好願景才更有可能實現,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當然,這也將大大考驗項目方的技術和運營能力。所以,主網上線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開始。
上線後權益卡、流通挖礦已經全成它的使命全線下架,全新的第三生態物理礦機隆重登場,POCC,POCT將上線交易所.
3. POC共識機制在挖礦業解決了哪些問題
主要解決了這4大問題:1、挖礦的門檻問題;2、設備問題;3、電費問題;4、網路安全問題。DNAT正是利用了這個。
4. POC挖礦是真的嗎
不是。因為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POC挖礦騙局已經運行了很久了,現在pocc騙局已經到了崩盤的境地了。後續承接的新人越來越少,而早期投資人的胃口越來越大。資金盤崩盤的本質就是,新人養不住老人.所以就要崩盤。所以POC挖礦不是真的。
5. 為什麼說Lava是POC界挖礦的黑馬
Lava的願景、團隊和技術支持都是指向一個宏大的目標,即在PoC的基礎上建立全球去中心化存儲空間的信任設施,用官方的話說就是成為存儲空間的「信任之根」,因此Lava占據的是PoC挖礦+去中心化存儲的絕佳賽道,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6. PoC挖礦中的算力是什麼意思
PoC的本質,用一個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話說,就是用硬碟挖礦。沒錯,PoW是用CPU(或者顯卡、ASIC礦機,他們的本質都是更強的計算晶元,與CPU本質上是一樣的)挖礦、PoS是憑借持幣比例挖礦,DPoS是根據投票決定超級節點,而PoC就是憑借硬碟挖礦。
我們可以這么理解:
-在PoW里是誰的晶元計算快、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PoS里是誰持幣多,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DPoS里是誰獲得的投票多,誰就能成為超級節點進行挖礦;
-在PoC里就是誰的硬碟容量大,誰就容易挖到礦。
是不是足夠簡單易懂了吧!
要理解PoC的具體原理,我們還是得從比特幣PoW入手(研究區塊鏈,PoW就是你永遠也繞不過去的技術概念)。
PoW的全稱是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證明。這兒所謂的工作量,就是礦工的CPU(或者顯卡、ASIC晶元,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這些硬體只是計算速度更快,本質和CPU並無區別)執行一種叫做哈希演算法的計算工作。簡而言之,誰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執行更多次的哈希計算,誰就有更大幾率產生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結果、進而拿到寫入區塊鏈的權利。
可以這么說,比特幣PoW的本質就是算力競爭挖礦。每一個新區塊的產生,就是給礦工出一道「難題」,礦工通過算力競爭,比拼誰能夠先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礦工通過購買牛逼的計算晶元,以及持續地消耗電能進行高頻率高強度的哈希計算,去獲得更強的算力佔比,進而獲得更大的找到 「答案」的概率。如果一個比特幣礦工擁有全網20%的算力,理論上他就可以挖出20%的新區塊、進而獲得20%的區塊獎勵(最早每個塊有50個比特幣獎勵,現在已經減少到12.5個,明年還會繼續減半)。
PoW挖礦規則簡單粗暴、算力可以自由進出,因此能建立足夠的安全性,來保證區塊鏈不被篡改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雖然技術看似簡單,但是能夠成為幣王之王,占據一半左右的市值。
此外,比特幣的分叉幣(例如BCH和BSV)、萊特幣LTC、以太坊ETH、門羅幣Monero、達世幣Dash也都是全部或部分採用了PoW機制挖礦的幣種,只不過這些幣種可能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比特幣有區別,但總體思想是類似的。
我們今天的主角PoC,和比特幣PoW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又有一些實質性的區別。我們知道,比特幣PoW要求礦工持續地、反復地執行哈希計算,礦工需要高強度地運行他們的計算晶元,並消耗極為可觀的電力資源。
我們的PoC則是另行開辟了一條極為巧妙的道路:它要求礦工預先計算好數量巨大的哈希結果,並將這些數據存儲在硬碟里;挖礦的時候,礦工也是爭相破解「難題」,不同的是「難題」的答案要在硬碟數據中找,而不是實時地計算。自然而然,誰的硬碟容量更大,誰就有能預先存儲更多的「備選答案」,誰就有更高的概率找到能夠匹配「難題」的那個「正確答案」。
有人可能要問了,在PoC這個機制中,礦工有沒有可能通過晶元去計算答案作弊呢?不可能。PoC的演算法設計決定了它在找「答案」的時候,對存儲空間這一要素非常敏感,而對晶元的計算能力不那麼敏感。強大的算力對礦工挖礦成功率加成並不是很大,而擁有更多的存儲空間倒是能成倍地提高挖礦成功率。PoC的這種特性也被形象地稱為「空間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