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噎虛擬貨幣
❶ 如何正確處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
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
所謂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從信用關系和信用制度中產生的虛擬資本衍生出來的一種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形態。早在140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了「虛擬資本」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馬克思指出,虛擬資本是在生息資本的基礎上產生的。當商品經濟發展到貨幣所有權與貨幣使用權脫離時,生息資本出現了。生息資本的出現,表明每一個確定的和有規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一個資本的利息,當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貨幣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並把它算作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一個資本提供的收益,這樣貨幣收入就資本化了,虛擬資本也就形成了。
當年,按照馬克思所論述的虛擬資本,有兩種不同的形態,除了上述的股票、債券等公共有價證券外,另一種形態是由信用制度產生的各種信用票據,包括商業匯票、銀行匯票和銀行券,而且這是馬克思所分析的虛擬資本的重點,是虛擬資本的首要的、基本的形態。今天看來,這種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因為,隨著當今世界金融市場的日益活躍和空前發展,為了規避風險或投機取利而發展起來的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多,虛擬資本的范圍也被大大擴展了。它不僅包括了各種有價證券,還包括了以股票等原生性金融工具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金融衍生產品,如期權、期貨等,虛擬資本得到了更高程度的發展,並逐漸發展成為以信用制度為基礎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領域,這就形成了虛擬經濟。而現代市場經濟,也正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不斷完善的基礎上,與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同時發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而逐漸走向繁榮的。
這一點,我們從過去100多年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中就可以看到。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從美國西部開發到伊利運河的修建,從鐵路的興起到南北戰爭,從19世紀後期開始的美國工業化,一直到近年高科技產業在美國的蓬勃興起,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活躍的資本市場,為美國經濟的崛起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華爾街也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逐漸成長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心。美國經濟的成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都被認為是資本市場,或者說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協同發展的一個很好的例證。概括起來,美國的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虛擬經濟的發展,不僅將大量閑置和零散的資本集中起來投入實體經濟中,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支持,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資金需求,而且對於優化資源配置也起到了十分積極作用。其次,虛擬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形式的多樣化,為實體經濟部門和投資者提供了規避風險的多種選擇。二是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產品集中,促進資本加速周轉和結算,大大緩解了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摩擦,降低了交易成本,從而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再次,虛擬經濟的發展,還有效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拉動實體經濟增長。不僅如此,虛擬經濟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自身也實現了超常規的發展而迅速膨脹。然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虛擬經濟一旦失去信用制度的有效制約和必要的嚴格監管,任其自由發展、過度膨脹,就會導致泡沫經濟,從而不僅對實體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將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沖擊整個國民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引發經濟衰退。這一次從美國華爾街發端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例證。
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很多人的腦子里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疑問:為什麼在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核心華爾街,那些曾活躍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著名投資銀行會迅速土崩瓦解?為什麼曾被人們極力推崇的號稱是「最嚴格的監管、最有效的市場手段」,會製造出這樣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隨著事態的發展,當人們透過這些疑問的背後,漸漸看到問題的更深層次時,竟然發現是監管失靈、內部失控、爾虞我詐、暗箱操作,等等。曾幾何時,壟斷國際金融市場評級的三大評級機構,為了賺錢竟然也違背職業操守,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如今,這些號稱按市場規則運行,有充分信譽度,並且評級很高的機構,不是破產倒閉就是被紛紛兼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美國和歐盟盡管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採取了多種措施,下了大注,但是收效並不理想。由此可見,如果不對現有的某些機制、制度動大手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否則,即便渡過此次危機,下一次危機到來,問題會更嚴重。於是,有人提出,從當前這場金融危機中,不僅讓人們看到了美國國家信用的危機,也看到了曾被美國極力推崇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破產。為此,必須改變由美國主導的舊的金融秩序,探索建立新的金融體系、新的金融體制。前不久,歐盟也提出要進行全面改革的意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思考
資本市場是虛擬經濟的范疇。透過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探索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過程中,絕不能照搬西方國家資本市場任其自由發展、國家不準干預的那一套理論,一定要按照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標准,去進行我們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妥善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作為在金融領域工作了50多年的老金融工作者,我至今清晰地記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始終處於一個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外經驗的過程。這么多年來,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一次次地探討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資本市場和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對這個問題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從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的有活力的資本市場,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東西,一定要經過消化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趨利避害,尤其是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暴露的種種弊端,更要加以嚴格的防範。但同時也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資本市場和虛擬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回顧我國資本市場10多年的發展實踐,我們應當看到,發展資本市場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僅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也是取得了顯著成績的。概括起來,一是有利於持續穩定投入長期資金支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的宏偉目標。從我們建立資本市場以來,通過資本市場籌集了大量的資本金,對推動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二是有利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四大銀行進行改革,通過資本市場籌集了大量的資本金,資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一舉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現在看來,如果沒有這次重大的改革,很難應付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有利於推動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四是有利於推動社會保障事業和商業保險的運行。五是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社會財富。六是有利於我們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為此,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不斷加深對資本市場普遍規律的認識,善於運用正確的政策和理論去引導,正確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和儲蓄與消費的關系。只要組織運用得當,就會對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認真吸取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從我國基本國情和資本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建設,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關系:
首先,要妥善把握好資本市場發展、創新與有效監管的關系。發展是硬道理。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有效監管,市場才能健康發展。我認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強化監管的措施:一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要聯合起來綜合制訂中國的法規,協同工作,強化綜合監管,把監管落到實處。二是對各類衍生工具和產品,特別是對出台的新品種,務必要實施嚴格的監管,制訂完善的監管條件,明確執法職責,堅決避免出現放任自流的狀況。三是對私募基金的現狀,要抓緊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制訂有效的監管方案,明確監管的職責,不可放任。與此同時,對做空機制要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對媒體的股市評論也要加強管理,凡不利於資本市場穩定者,要進行清理整頓;對虛假傳播造謠生事,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的,要追究責任。
其次,要妥善處理好資本市場行情漲跌的關系。一般說來,資本市場上漲和下跌都是難以避免的。但從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實踐來看,應力爭避免短期內的大起大落,努力爭取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我認為,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我們對資本市場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強,要採取「組合拳」式的綜合措施,把保持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結合起來。目前,國際上出現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工作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對此,我們要認真研究分析,積極尋找正確的應對策略和措施,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健康發展的壓力轉化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只要我們統一思想,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備得更周密一些,堅定必勝信心,加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的資本市場,就一定會迎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第三,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為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經過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反思,我們的頭腦應當變得清醒一些,要看到我國資本市場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由於資本市場發展初期,制度還不完善,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對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產生了一些制約。因此,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有相應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導和扶持,各有關部門都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為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共同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
最後,我們回到正題:如何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正如我前面已經說過的,資本市場是虛擬經濟的范疇。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通過回顧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實踐,我們既看到了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也通過一次次金融危機特別是最近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看到兩者關系扭曲後所產生的嚴重危害。因此,我們在充分肯定資本市場積極作用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其中潛在的問題,趨利避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和虛擬經濟的積極作用。
回顧我們前面所談到的,概括起來,我認為虛擬經濟具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虛擬經濟是建立在信用關系和信用制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虛擬經濟的發展本身也促進了信用制度的發展,進而極大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有著本質的不同。虛擬資本本身沒有價值,不過是資本所有權的證書,是實質資本的紙質的副本。虛擬資本代表的資本已經投資於生產領域,它自身作為可以買賣的金融資產卻滯留在資本市場上。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切不可捨本逐末,過度熱衷於追逐虛擬經濟的紙面收益,而忽視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三,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存在著自我膨脹機制。股票,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等,作為有權取得未來價值的所有權證書,其價值表現了人們對尚未創造出來的價值的提前承認。因而,把許多還沒有實現的未來收入加入到現實價值中,這就使虛擬資本迅速膨脹成為可能。當虛擬資本過度膨脹,超過實體經濟的承受能力,就會產生泡沫經濟,一旦泡沫破滅就會引發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虛擬經濟的這些基本特徵,妥善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既要注意其發展的正面作用,又要嚴加防範其消極作用。
在目前形勢下,我認為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正確引導,靈活審慎地採取有效措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堅定投資者的信心。堅定信心是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動盪和金融危機的有力武器。當前,我們在看到國民經濟總體上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蔓延,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從國外情況看,主要發達國家已步入衰退,新興經濟體普遍減速。在一個時期內,我們將突出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壓力,突出面臨外部需求顯著減少、我國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的壓力。著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靠信心穩定市場預期,靠信心渡過難關,極端重要。因為,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投融資服務鏈的樞紐環節,不僅可以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支點,還能夠較好地兼顧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的要求,成為促進實體經濟多渠道融資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維護信心入手,統一認識,各部門協同,下手快,決心大,明確穩定市場的目標,組織調動資金,推動大量持幣待購股票的資金入市。
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除了堅定信心,穩定股票市場運行外,還應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要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優先安排與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等相關的債券發行。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責無旁貸。當前,我們要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不僅是壓力、是挑戰,更是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發揮作用的重要機遇期。比如: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方面要下力氣幫助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型、高成長類的中小企業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從長遠發展看,中小企業成長和發展更需要金融體系發揮全面支撐作用,需要藉助資本市場協助其解決長期發展所必需的資本金問題,因此,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是當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
最後一條,就是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安全,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認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要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增強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形成銀行、證券、保險等多方面擴大融資、防範風險的合力,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和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
❷ 關於金融危機~~
為什麼會出現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產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極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
金融危機又是怎麼回事: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在對待這次震撼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朱鎔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態度堅定地表示,「人民幣堅決不貶值,不增加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危機和困難。」,「我們是亞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濟,決不乘人之危。」朱鎔基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許。海內外媒體都普遍認為朱鎔基是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選。
金融危機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所以不要投資太大,這是一個警鍾。
希望採納
❸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北風呼呼吹,人們加厚衣服抵禦著自然界的嚴寒。「金融風暴」肆虐,政府企業眾志成城抗擊著經濟發展的「隆冬」。
作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我國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面臨著嚴峻挑戰。作為能源大省的山西,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省中小企業局調查表明,我省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性明顯增加、資金嚴重短缺、新興產業受到很大沖擊的「三座大山」。
如何幫助中小企業翻越這 「三座大山」?怎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世界性難題?經濟學理論中的「窪地效應定律」可資借鑒。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把「水往低處流」這種自然現象引申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叫「窪地效應」。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窪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創造對各類生產要素更具有吸引力的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在任何一個經濟體中,不管在什麼發展階段,總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問題和融資困難,這是中小企業不可避免的「成長中的煩惱」。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自有資本少、可供抵押資產少、抗風險能力弱及信用等級偏低等原因,銀行不願冒險放貸,由此生成了「融資難」。中小企業最難的事是融資,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也是融資。一位金融界資深人士將這個問題稱為「一個死結」——中小企業是最需要資金的,但又最不具備融資條件,融不到資就無法發展,發展不了就仍然很難從銀行貸到款。
如何讓中小企業及早擺脫「成長中的煩惱」,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風大浪中,經風雨見世面?晉中市以全方位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信用高地」,著力培育「金融窪地」,竭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他們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投資發展環境已日益成為決定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流向的主要因素,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他們出台了《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見》,力爭用3年時間建立起維護金融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形成共建、共有、共保、共享的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他們把依法清欠、引入股份制銀行、激活民間資本、優化信貸結構作為全方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攻點,力求通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在「中部崛起」中搶佔先機,續寫晉商故里新輝煌。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政企一心,「抱團取暖」,就能共克時艱,進一步堅定戰勝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念。要知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聚焦第七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
周正慶:資本市場讓企業更具爆發力
原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表示,在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背景下,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是當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實踐證明,通過資本市場利用金融手段和市場發展機制,可以有效地促進高小技術企業全體的發展,支持其中的優勢企業做強作大。
周正慶表示,資本市場對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點對點的支持,可以培育一批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樹立起產業轉型的標桿,其所顯示出來的持續爆發力會激勵和引領更多的中國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龍頭。
周正慶認為,資本市場還可以發揮以點帶面的效應,因為能夠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畢竟是少數,但它們的上市效應可以帶動風險投資,以及專門針對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的銀行信貸工具創新等各種金融支持手段的發展,也可以激發全社會的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的熱情,從而有效地推動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周正慶同時認為,盡管金融主管部門已經採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增加資金供給總量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是不夠的,除了資本市場,還要想辦法把增加的資金真正落實給中小企業,因此要想方設法調動眾多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周正慶建議,要真正落實支持中小企業,必須從深化改革、轉變觀念,從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真正解決問題,抓緊修訂那些不利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制定出鼓勵向中小企業增加貸款的新的規定、新的考核標准、新的獎勵辦法,真正調動起大家支持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周道炯: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
前中國證監會主席,PECC中國金融委員會主席周道炯認為,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對於支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落實中央、國務院出台重大措施的體現。至於股指期貨也不要「因噎廢食」,應選擇時機推出,它對於穩定資本市場和防範風險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外,周道炯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後,促使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問題。現在人們對虛擬經濟的消極作用談得比較多。對這個問題要全面地看,就中國而言,既要充分地認識到虛擬經濟存在的風險,又要更多地研究在中國發展虛擬經濟的積極作用,使它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陳耀先:「4萬億」可能加重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甚至越討論越難。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董事長陳耀先認為,應該在市場找到一個突破口,否則將來採取什麼辦法都沒用,指望放鬆銀根,希望銀行增加短期投資,也未必能解決。他解釋,目前中央銀行負債資產業務,所有金融機構存款里大概58%—60%放到中長期貸款裡面,大企業、中企業資金也發生了困難,這時中小企業更拿不到錢。
陳耀先認為,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對中小企業來說有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融資難。4萬億元投資拉動以後,就是啟動投資,增加出口,這樣可能成效就來得快,雖然能為GDP創造數據,還是解決不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因此有可能投資拉動起來以後,能源、原材料、電力,包括貨幣都會緊張起來,進一步使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
陳耀先總結,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還是要抓住機會,利用市場的手段,大力開展資金融資,解決好企業增長、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這是抗擊金融海嘯的最好對策。
屠光紹:努力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好橋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意願和呼聲非常高,金融業想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心情也比較迫切。但是,為什麼金融和中小企業的對接還不盡如人意,中小企業融資多年來還是那麼困難?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認為,這裡面涉及到怎樣在金融市場、金融業服務和中小企業之間能夠更好地搭起橋來,使融資之車在這座橋上能夠暢通地運行,因此,必須在兩者之間搭好四座橋。
首先是信貸支持的橋。其次是搭好股權投資的橋。三是搭好債券融資的橋。第四是股票融資的橋。屠光紹認為,股票融資對於整個融資體系的建設,起著一個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因此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首先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又增加資本金的支持,它又會帶動信貸的進一步擴大,帶動股權投資,使私募股權投資和VC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因此,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建設,會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基礎和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許宗衡: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注入活力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在金融海嘯沖擊全球,國內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背景下,舉行「第七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這對於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中國經濟能否在這場危機中化危機為機遇,繼續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進一步拓寬和暢通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
許宗衡介紹,2008年以來,在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深圳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1—9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5611.76億元,同比增長11.5%,經濟增長呈現卓越回升的態勢。預計全年增長12%左右,這是因為深圳經濟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較早地推動了產業轉型,成長起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深圳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針對中小創新型企業的金融創新支持體系,即以資本市場為核心和紐帶,以此帶動相關的創投、天使投資、並購、信用擔保、科技信貸、科技保險等金融工具和手段創新,形成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需要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服務體系。
陳東征:辯證認識資本市場的作用
在目前發生的金融危機中,資本市場對虛擬經濟在缺失有效監管狀態下,巨大的杠桿作用產生了毀滅性的效應,並迅速波及到實體經濟,使得一些人對資本市場「談虎色變」。陳東征認為,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把威力巨大的「雙刃劍」,我們在親身體會到金融危機巨大破壞力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有效的監管條件下,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陳東征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和上市機構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中國完全有條件和能力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在整個體系中的作用,為中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高成長的創業企業,創造出更好的生存、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陳東征認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再一次印證了資本市場風險位居各類風險市場之首,因此穩定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首要任務,但是如何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是對政府和監管機構智慧和能力的考量。資本市場可承受風險的不斷釋放恰恰是我國金融體系整體安全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不能希望在控制所有風險之後再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機制。
厲以寧:成立專門調節基金 收購優質公司股票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厲以寧呼籲,要鼓勵優質的企業和投資者向那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參股投資,銀監會可以根據當前的形勢,放寬那些對風險可控的、准備向中小企業投資的企業的長期限制。為了發展資本市場,政府可以借鑒1997年香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成立專門的調節基金,擇機收購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並且在收購之後三年內不轉讓。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政府的訂貨應該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應當排斥中小企業。此外,創業板也應當擇機推出,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型的企業上市,但一定要防止利用創業板進行投機活動。
資本市場在幫助中小企業發展時,應著力在幫助中小企業做精、做強、做穩、做大。厲以寧認為,目前國家增加基本建設的投資是重要的,但同時也要牢記兩點:一是基本建設的投資有利於長期的發展,但在短期內對擴大內需的效果不明顯,因為必須通過支付工人工資才能體現;二是應該考慮從幾萬億元的投資當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政府投資直接注入到效益好的企業中去。
劉紀鵬:危機面前抓住機遇啟動內需
當前的危機對我們來說是危機還是機遇?不同的結論有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認為,美國的危機是中國千載難逢的機遇,而不能總把問題歸咎於美國次貸危機,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升級中國製造業和擴大內需。
劉紀鵬認為,如何擴大內需,不僅要考慮到基礎設施,更重要是啟動民間資本。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應該形成財政投資搭台、民間投資唱戲的框架,以小博大。民間資金啟動非常關鍵,因為它不僅解決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民間投資有效了,才能調整中國的製造業產業結構,才能使資金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給出了金融發展的兩條建議:
一是必須把銀行放開。要解決此次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首先要打破銀行組織體系的壟斷。各地的商業銀行對當地中小企業很了解,了解他們的風險,如果銀行體系放開,他們很願意啟動資金。劉紀鵬透露,最近已寫了一個報告,建議第一批應該在民間搞500家股東銀行。
二是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現在是推出新三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大好時機,因為這個市場目前暫時沒有很多的融資。在這種背景下,要把新三板納入監管體系之內,在深交所的技術支撐和證監會的統一監管下,創業板也就可以適時推出。(庄少文 肖林秀)
❹ 菲律賓數字貨幣交易所牌照的作用是什麼
虛擬貨幣牌照注冊證書服務包括以下證書
Incorporation papers
公司注冊文件
Copy of Business Registration/Permit
公司經營允許證
Notarized Deed of Undertaking
公證了的擔保及彌償保證契據
Proof of Attendance (AMLA Seminar)
出席證明(防止洗黑錢研討會)
Sworn Certification (MLPP)
宣誓證明(洗錢預防計劃)
❺ 國家再次重拳整治「幣圈」亂象,關閉上萬違規號和105家網站,有何意義
我非常認可政府部門的整頓規定,通過對於違法信息的封禁和處理。不僅整頓了網路的言論生態,也減少了某些團體利用虛擬貨幣進行詐騙項目的行為。可以更好的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對於不斷變化的社會而言,許多人都一定要保有不斷學習的心態和經驗,但不要盲目的輕信某些所謂的熱點和風口,因為一些相關的詐騙分子會利用這些熱點和風口構建出一個虛擬的投資項目,從而通過各種各樣的誇大宣傳來欺騙投資人的金錢。
我非常高興政府部門的整治政策。
因為互聯網的便攜交流和及時在線性,許多人都越來越願意在網路上觀看一些自己想看的事物和言論,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擁有影響力的團伙就有可能利用熱點風口的事物創造一些所謂高收益的投資項目,政府部門能夠在這些所謂的幣圈網路亂象進行嚴格的打擊,不僅是對於這些詐騙分子提出了有力的警告,也是對於這些言論環境的整頓和處理。
❻ sc是什麼虛擬貨幣
SC有幾個意思:
1.指PC游戲<星際爭霸>(Starcraft),SC為其縮寫.
2.在<實況足球>游戲中,有一個操作技巧叫"超級取消"(Super Cancel),是指同時按住PS2搖桿上的R1+R2鍵來操控球員來進行強制性的移動.
3.1879年,瑞典的化學教授尼爾森(L.F.Nilson, 1840~1899)和克萊夫(P.T.Cleve, 1840~1905)差不多同時在稀有的礦物硅鈹釔礦和黑稀金礦中找到了一種新元素。他們給這一元素定名為"Scandium"(鈧),鈧就是門捷列夫當初所預言的"類硼"元素。他們的發現再次證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確性和門捷列夫的遠見卓識。 ??
5.暴雪著名游戲 暗黑破壞神 中的小護身符 smallcharm,一般特指 7%獲得魔法裝備(MF)的小護身符(佔1格空間),曾經是戰網上的貨幣單位
4.拳皇術語,Super Cancel的簡稱
在KOF99及2000中,當所用選手爆CM(COUNTER MODE)時,一般情況下都能夠使用一些[SUPER CANCEL]連技。何謂「SUPER CANCEL」?實際上就是說在CM下的必殺技CANCEL接駁超必殺技。
一般地說,在CM下如果超必殺技的前部分指令與上一招必殺技的輸入指令的把位相同,我們就可以在必殺技輸入後省去超必殺的前部分指令而直接輸入後部分的指令。
2000以後的版本不用爆氣即可發出Super Cancel
6.=Simplified Chinese 簡體中文
7.英雄傳說6空之軌跡的第2部作品,簡稱為SC,第一部作品簡稱為FC,但是第三部作品為外傳性質,非TC而是3RD
8.資深大律師(Senior Counsel),是一些英聯邦國家和香港對經確認後的資深訟務律師稱號。該稱號等同於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或奉英王為元首國家中的御用大律師,新加坡稱為高級律師。
除香港外,愛爾蘭、南非、蓋亞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印度都引入了資深大律師的稱號。相類似的稱號包括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州內大律師和斯里蘭卡的總統專用大律師。
英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其他州份都正在考慮引入此稱號,以取代御用大律師之名。
9.海大商船學院的簡稱
10. Sc= Scramble 原意「攪拌,攪碎,打散」,例如 Scrambled egg=蛋花,也就是生雞蛋羹。
這里指的是各空軍基地每天24小時值班的戰斗機中隊,一般由駐守的各個戰斗機中隊輪流擔任,用於執行例如攔截「國籍不明機」(Boggy)或為接近中的友軍飛機護航等緊急任務。
11.由EA公司開發的一款模擬經營游戲 《模擬城市》(SimCity). SC為其縮寫 最新1部是《模擬城市:尖峰時刻》(SimCity:RushHour)
12.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13.東方萃夢想游戲中的必殺技(SPELL CARD),22D宣言後236D發動(部分是214D發動).
14.日本動畫《混沌武士(Samurai Champloo)》縮寫
❼ 如何認識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
所謂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從信用關系和信用制度中產生的虛擬資本衍生出來的一種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形態。早在140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了「虛擬資本」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馬克思指出,虛擬資本是在生息資本的基礎上產生的。當商品經濟發展到貨幣所有權與貨幣使用權脫離時,生息資本出現了。生息資本的出現,表明每一個確定的和有規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一個資本的利息,當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貨幣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並把它算作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一個資本提供的收益,這樣貨幣收入就資本化了,虛擬資本也就形成了。
當年,按照馬克思所論述的虛擬資本,有兩種不同的形態,除了上述的股票、債券等公共有價證券外,另一種形態是由信用制度產生的各種信用票據,包括商業匯票、銀行匯票和銀行券,而且這是馬克思所分析的虛擬資本的重點,是虛擬資本的首要的、基本的形態。今天看來,這種分析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因為,隨著當今世界金融市場的日益活躍和空前發展,為了規避風險或投機取利而發展起來的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多,虛擬資本的范圍也被大大擴展了。它不僅包括了各種有價證券,還包括了以股票等原生性金融工具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金融衍生產品,如期權、期貨等,虛擬資本得到了更高程度的發展,並逐漸發展成為以信用制度為基礎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領域,這就形成了虛擬經濟。而現代市場經濟,也正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不斷完善的基礎上,與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同時發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而逐漸走向繁榮的。
這一點,我們從過去100多年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中就可以看到。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從美國西部開發到伊利運河的修建,從鐵路的興起到南北戰爭,從19世紀後期開始的美國工業化,一直到近年高科技產業在美國的蓬勃興起,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活躍的資本市場,為美國經濟的崛起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而華爾街也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逐漸成長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心。美國經濟的成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都被認為是資本市場,或者說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協同發展的一個很好的例證。概括起來,美國的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虛擬經濟的發展,不僅將大量閑置和零散的資本集中起來投入實體經濟中,為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支持,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資金需求,而且對於優化資源配置也起到了十分積極作用。其次,虛擬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助於分散經營風險,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形式的多樣化,為實體經濟部門和投資者提供了規避風險的多種選擇。二是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產品集中,促進資本加速周轉和結算,大大緩解了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摩擦,降低了交易成本,從而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再次,虛擬經濟的發展,還有效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拉動實體經濟增長。不僅如此,虛擬經濟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其自身也實現了超常規的發展而迅速膨脹。然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虛擬經濟一旦失去信用制度的有效制約和必要的嚴格監管,任其自由發展、過度膨脹,就會導致泡沫經濟,從而不僅對實體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將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沖擊整個國民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引發經濟衰退。這一次從美國華爾街發端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例證。
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很多人的腦子里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疑問:為什麼在美國這樣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核心華爾街,那些曾活躍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著名投資銀行會迅速土崩瓦解?為什麼曾被人們極力推崇的號稱是「最嚴格的監管、最有效的市場手段」,會製造出這樣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隨著事態的發展,當人們透過這些疑問的背後,漸漸看到問題的更深層次時,竟然發現是監管失靈、內部失控、爾虞我詐、暗箱操作,等等。曾幾何時,壟斷國際金融市場評級的三大評級機構,為了賺錢竟然也違背職業操守,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如今,這些號稱按市場規則運行,有充分信譽度,並且評級很高的機構,不是破產倒閉就是被紛紛兼並。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美國和歐盟盡管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採取了多種措施,下了大注,但是收效並不理想。由此可見,如果不對現有的某些機制、制度動大手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否則,即便渡過此次危機,下一次危機到來,問題會更嚴重。於是,有人提出,從當前這場金融危機中,不僅讓人們看到了美國國家信用的危機,也看到了曾被美國極力推崇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破產。為此,必須改變由美國主導的舊的金融秩序,探索建立新的金融體系、新的金融體制。前不久,歐盟也提出要進行全面改革的意見,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思考
資本市場是虛擬經濟的范疇。透過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探索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過程中,絕不能照搬西方國家資本市場任其自由發展、國家不準干預的那一套理論,一定要按照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標准,去進行我們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妥善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作為在金融領域工作了50多年的老金融工作者,我至今清晰地記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始終處於一個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外經驗的過程。這么多年來,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一次次地探討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資本市場和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對這個問題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從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的有活力的資本市場,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東西,一定要經過消化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趨利避害,尤其是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暴露的種種弊端,更要加以嚴格的防範。但同時也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資本市場和虛擬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回顧我國資本市場10多年的發展實踐,我們應當看到,發展資本市場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僅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也是取得了顯著成績的。概括起來,一是有利於持續穩定投入長期資金支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的宏偉目標。從我們建立資本市場以來,通過資本市場籌集了大量的資本金,對推動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二是有利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四大銀行進行改革,通過資本市場籌集了大量的資本金,資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一舉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現在看來,如果沒有這次重大的改革,很難應付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有利於推動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四是有利於推動社會保障事業和商業保險的運行。五是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社會財富。六是有利於我們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為此,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不斷加深對資本市場普遍規律的認識,善於運用正確的政策和理論去引導,正確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系、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和儲蓄與消費的關系。只要組織運用得當,就會對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認真吸取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從我國基本國情和資本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建設,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關系:
首先,要妥善把握好資本市場發展、創新與有效監管的關系。發展是硬道理。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有效監管,市場才能健康發展。我認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至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強化監管的措施:一是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要聯合起來綜合制訂中國的法規,協同工作,強化綜合監管,把監管落到實處。二是對各類衍生工具和產品,特別是對出台的新品種,務必要實施嚴格的監管,制訂完善的監管條件,明確執法職責,堅決避免出現放任自流的狀況。三是對私募基金的現狀,要抓緊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制訂有效的監管方案,明確監管的職責,不可放任。與此同時,對做空機制要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對媒體的股市評論也要加強管理,凡不利於資本市場穩定者,要進行清理整頓;對虛假傳播造謠生事,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的,要追究責任。
其次,要妥善處理好資本市場行情漲跌的關系。一般說來,資本市場上漲和下跌都是難以避免的。但從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實踐來看,應力爭避免短期內的大起大落,努力爭取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我認為,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我們對資本市場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強,要採取「組合拳」式的綜合措施,把保持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結合起來。目前,國際上出現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工作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對此,我們要認真研究分析,積極尋找正確的應對策略和措施,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健康發展的壓力轉化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只要我們統一思想,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備得更周密一些,堅定必勝信心,加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的資本市場,就一定會迎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第三,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為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經過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反思,我們的頭腦應當變得清醒一些,要看到我國資本市場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由於資本市場發展初期,制度還不完善,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對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產生了一些制約。因此,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必須要有相應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導和扶持,各有關部門都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為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共同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
最後,我們回到正題:如何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正如我前面已經說過的,資本市場是虛擬經濟的范疇。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通過回顧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實踐,我們既看到了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也通過一次次金融危機特別是最近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看到兩者關系扭曲後所產生的嚴重危害。因此,我們在充分肯定資本市場積極作用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其中潛在的問題,趨利避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和虛擬經濟的積極作用。
回顧我們前面所談到的,概括起來,我認為虛擬經濟具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虛擬經濟是建立在信用關系和信用制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虛擬經濟的發展本身也促進了信用制度的發展,進而極大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有著本質的不同。虛擬資本本身沒有價值,不過是資本所有權的證書,是實質資本的紙質的副本。虛擬資本代表的資本已經投資於生產領域,它自身作為可以買賣的金融資產卻滯留在資本市場上。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切不可捨本逐末,過度熱衷於追逐虛擬經濟的紙面收益,而忽視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實體經濟的發展。第三,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存在著自我膨脹機制。股票,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等,作為有權取得未來價值的所有權證書,其價值表現了人們對尚未創造出來的價值的提前承認。因而,把許多還沒有實現的未來收入加入到現實價值中,這就使虛擬資本迅速膨脹成為可能。當虛擬資本過度膨脹,超過實體經濟的承受能力,就會產生泡沫經濟,一旦泡沫破滅就會引發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因此,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虛擬經濟的這些基本特徵,妥善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既要注意其發展的正面作用,又要嚴加防範其消極作用。
在目前形勢下,我認為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正確引導,靈活審慎地採取有效措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堅定投資者的信心。堅定信心是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動盪和金融危機的有力武器。當前,我們在看到國民經濟總體上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蔓延,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從國外情況看,主要發達國家已步入衰退,新興經濟體普遍減速。在一個時期內,我們將突出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壓力,突出面臨外部需求顯著減少、我國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的壓力。著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靠信心穩定市場預期,靠信心渡過難關,極端重要。因為,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投融資服務鏈的樞紐環節,不僅可以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支點,還能夠較好地兼顧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的要求,成為促進實體經濟多渠道融資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維護信心入手,統一認識,各部門協同,下手快,決心大,明確穩定市場的目標,組織調動資金,推動大量持幣待購股票的資金入市。
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除了堅定信心,穩定股票市場運行外,還應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要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擴大債券發行規模,優先安排與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等相關的債券發行。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責無旁貸。當前,我們要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不僅是壓力、是挑戰,更是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發揮作用的重要機遇期。比如: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方面要下力氣幫助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型、高成長類的中小企業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從長遠發展看,中小企業成長和發展更需要金融體系發揮全面支撐作用,需要藉助資本市場協助其解決長期發展所必需的資本金問題,因此,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是當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
最後一條,就是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安全,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認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要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積極性,增強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形成銀行、證券、保險等多方面擴大融資、防範風險的合力,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和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
❽ 回顧並總結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發展的特點
ZT
國際金融危機加速推動中國經濟國際化進程2009年12月19日 02:10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大 中 小】 【列印】 共有評論0條首先,全球金融危機加劇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動。2008年夏季以來,肇源於華爾街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蒙上了陰影。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蔓延,暴露了世界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然而,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成果是卓著的,對經濟國際化的詬病只能因噎廢食。雖然,金融危機帶來了世界經濟的劇烈震盪,但在新一輪經濟周期中,中國引領增長的格局並未改變,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地位是穩定的。
2009年,美國經濟將面臨1.6%的負增長,歐元區為-2%,日本更甚,達到-2.6%。中國提出2009年「保GDP增長8%」的宏觀經濟目標,更加凸顯了世界經濟增長對中國的依賴。
本世紀以來,美國和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一直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2004年之後,更是中國一路提升,美國連續下降(見圖)。近期聯合國發布的《2009年世界經濟報告》顯示:2009年世界經濟增幅可能僅為1%,而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8%-8.9%,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從2008年的22%增至2009年的50%。
其次,金融危機加速了中國的經濟國際化。金融危機導致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金融指標急劇惡化。實體經濟的矛盾為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重新整合提供了機會。一方面,發達國家資產價格縮水,不少企業陷入困境,急需資本救助,另一方面,一些國家資金充足,缺乏資源與核心技術,過剩產能需要淘汰轉移,同時,還有很多的欠發達國家需要資金、技術和管理。各取所需必將帶來全球性的大規模並購與重組。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中國借機加大對外投資獲取資源與核心技術提供了條件,同時,通過轉移過剩的產能也將加快中國資金、技術、管理的輸出。
2009年3月,吉利閃電收購DSI變速器公司,成為全球金融危機下海外抄底的第一個成功案例,國內企業抓住機遇,紛紛「抄底」 海外技術研發中心。 重慶等地區由政府牽頭斥巨資到海外收購土地、鐵礦石、機械設備等重要資源。中國企業境外投資主體越來越多元化,行業跨度也在加大, 50%都屬於跨國並購,為此,2009年4月,商務部特別出台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把核准許可權大部分下放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新辦法為企業赴海外投資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投資境外審批加速,將會激勵更多的企業走出去。
再次,我國對外輸出資本、技術和管理,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因為我國經濟的國家化道路是一個多贏的新模式。當前,我國與拉美、非洲、西亞等地區的經濟往來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而且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工業體系尚不完整,製造業產值構成與我國有很強的互補性,例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這5個南美國家優先發展自然資源加工工業,重點生產諸如植物油、紙漿、紙、鐵、鋼等以礦業原料為基礎的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紡織等輕工業和電子產業則相對薄弱,可以通過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現地生產,輸出我們的資金、管理和技術。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只有順應潮流,認識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走好經濟國際化的道路,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才能突破資源和市場有限性的約束,進入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經濟崛起才能夠真正實現。如何走好經濟國際化的每一步,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國際化道路,對於中華民族的精英來講則是一次大考。
我國經濟的國際化,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環境中迅猛發展的,勢必要走出自己的獨特的經濟國際化道路。
中國的經濟國際化與日本、韓國等經濟國際化相比,所處的環境有較大的差別。日本在產業變遷、迅速經濟國際化的時期,其歷史環境非常優越。雖然遭遇了兩次石油危機,但都很短暫,總體而言,能源、原材料充裕,價格低廉,同時有中國等發展中大國成為他們廣闊的市場。中國的經濟國際化所處的環境從經濟增長的資源約束和市場約束這兩個條件來看,與日韓的經濟國際化不可同日而語。在能源、原材料價格高昂、供給不充裕的國際環境中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必須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新節能型的經濟國際化。
中國從被經濟國際化的弱勢地位到今天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特色的經濟國際化必然是互惠互利、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共贏,體現中國和諧文化的經濟國際化。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登上世界經濟歷史的舞台,參與國際經濟秩序的制定,一定不會僅僅從本國的利益出發,制定有利於中國發展而損害別國長遠發展的規則。相反,在國際經濟事務中,一定會以共贏為指導思想,積極推進國際經濟秩序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
在走出中國特色經濟國際化道路的過程中,政府作為戰略和政策的制定者,其對經濟國際化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至關重要的。企業不僅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經濟國際化的載體,如何發揮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創新節能型經濟國際化、有效規避風險的經濟國際化,構建和諧共贏的開放格局,這些職責都需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來承擔。能否深刻理解並深入研究經濟國際化的新趨勢,為政策制定和企業行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則是對我國學術界的考驗。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博導)
農業
名次 名稱 最新 漲幅
1 禾嘉股份 7.42 2.49%
2 延長化建 12.14 -0.41%
3 *ST香梨 12.42 -0.48%
4 亞盛集團 5.54 -0.72%
5 豐樂種業 12.90 -1.75%
名次 名稱 最新 跌幅
1 國投中魯 12.74 -10.03%
2 ST松江 11.24 -4.99%
3 *ST九發 6.20 -4.76%
4 S ST華塑 8.47 -4.40%
5 *ST中農 7.37 -4.29%
電子
名次 名稱 最新 漲幅
1 華工科技 12.67 5.23%
2 新 嘉 聯 13.88 3.97%
3 航天電器 12.83 0.08%
4 萊寶高科 20.42 0.05%
5 蘇州固鍀 7.89 -0.38%
名次 名稱 最新 跌幅
1 三泰電子 46.02 -9.41%
2 北礦磁材 10.36 -8.32%
3 精倫電子 6.74 -7.92%
4 寶 石A 9.13 -7.59%
5 廣電電子 6.71 -6.42%
製造業
名次 名稱 最新 漲幅
1 N中聯 41.40 38.00%
2 N理監 55.01 37.53%
3 N普利特 30.80 36.89%
4 山鷹紙業 6.11 8.33%
5 創元科技 10.10 6.43%
名次 名稱 最新 跌幅
1 大龍地產 16.49 -9.99%
2 亞星客車 7.93 -9.99%
3 華芳紡織 11.64 -9.98%
4 蘇寧環球 13.46 -9.97%
5 樂通股份 31.88 -9.89%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參考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c228c0100ckz2.html
❾ 答得好賞高分!信息辯論會!如何答資料也行!
哥們
我下午也要辯論
在此給你參考一點:
1.反方
這個辯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列舉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壞處,因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壞處的話,那麼對方就很可能抓住這一點攻擊你們:對方辯友,你們總是列舉科技的種種壞處,似乎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災難,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人類還要繼續發展科學技術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就在於你對於辯題的理解,這個理解的精髓在於:我們為什麼要找出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這才是你方觀點的關鍵,為什麼呢?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科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砸爛愚昧和落後,另一方面也可能帶給人類無盡的災難。這個時候我們強調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與災難正是為了這把雙刃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類而不是相反。所謂良葯苦口利於病,這是因為對於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夠使得科技始終在人類的掌握之下不會反過來禍害人類。
觀點確立之後,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實例子很好舉:原子物理理論的發展是的人類掌握了核能技術但是也帶來了廣島和長琦的核災難,帶來了人類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類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毀滅自己的能力。另外還有層出不窮的核事故,以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最有名(具體數據請你自己上網搜索),化學的發展使得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們的火葯和炸葯也傷害了數千萬計的人類同胞。我們的化學合成技術是的我們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東西,可現在我們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擾,被化學污染所毒害,為什麼我們國家現在有那麼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裝修中使用的化學粘結劑,還有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術的發展是的人類前進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們已經能夠以超過音速的速度飛行了,可是這也帶來了太多的戰爭太多的紛擾,也使得地球開始感冒發燒。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具備了以前由上帝壟斷的創造生命的權力,可是在這也帶來了倫理的紊亂。總之,科學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弊端危險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這些負面影響否則我們人類可能最終會毀滅於自己的手中。
以上這個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給人帶來的壞處」時的回答。這兩個辯題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這個辯題是不是描述的准確,如果是准確的話,這個的關鍵點還是如何來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們就不發展了,或者說為了避免科學發展所帶來的弊端我們寧可退回原始社會。這當然不對,所以我們發現並揭露科技的弊端是為了扮演一個理性批評者的角色,比如有人發現了佛里昂對臭氧層的害處並沒有使人類停止使用電冰箱而是採用了其它的冷媒。人類發現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效應之後,並沒有停止使用相關的燃料,但是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來限制溫室氣體得排放。同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所以,你方的觀點就是一個理性得批評者,正是因為一個個理性得批評者才使得人類一次又一次從自我毀滅中得以倖存。這就是你們的立論點。人類的發展總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評者得角色,而言論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證那些批評者德自由,保障人類獲得不同意見的權力
認為弊大,因為當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而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很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很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很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較其他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經常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12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經貿委、環保總局、鐵道部聯合召開了綠色一
次性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會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
展.
❿ 金融方面資料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此次的金融危機是系統性金融危機,次貸也只是美國這棵金融大樹上的一個分枝,它的斷裂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導致整棵大樹幾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樹的倒塌又導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美國金融危機而震驚。加上之前垮下的貝爾斯登,曾經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已經去之有三。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及美國的貨幣政策終於導致了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更為糟糕的是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而且極有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雖然我國參加全球化的時間較短、步伐也比較謹慎,但是金融危機還是對我國的出口經濟和金融系統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從而對整體經濟造成了影響。
就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來講,肯定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此次的金融危機表面上險象叢生,實際上有利於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企業發展機會多。因此,我們必須辨證地看這個影響的問題。金融危機對國內企業及市場既有不利的影響,也創造了一些新的機會。
第一,市場疲軟,發展放緩——負面影響包括哪些?
基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帶來的製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之當前全球金融形勢悲觀,包括調味品產業在內的各大產業都在削減成本應對壓力。
一、金融市場疲軟帶來的融資方面的影響。筆者個人認為金融風暴對中國的沖擊可能不會太大。因為中國的金融系統還沒有與世界接軌,貨幣還沒實現可自由兌換,中國的決策者對於購買外國資產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但是,沖擊不大,影響還是存在的,作為企業融資的集中陣營——銀行,在此次的危機影響下,呈現銀根緊縮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地影響了企業的融資。據悉,2008年6月以來廠商普遍感到融資環境逐漸惡化。銀行不僅提高了融資標准和成本,而且融資額度也隨之降低不少。
融資困難具體地對企業造成以下2個方面的影響:1、對外的影響,對產品的市場推廣、新產品開發、企業的品牌宣傳上帶來了影響。最近,五穀道場宣布破產了,雖然很大的原因上是由於該企業本身的擴張太快而導致了資不抵債,但是,據行業相關專業人士稱,該企業只是需要1億的資金周轉就能轉敗為勝,可見,融資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性。2、對內的影響,對員工的薪資級福利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金融危機引發的企業裁員風潮很是旺盛。幾周之前,一份列舉了22家跨國企業、40家國內大中型企業、116家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大裁員第一波」企業名單,正通過各大公司的企業郵箱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白領中傳播。同時,一個標題為「金融危機十項注意」的帖子也在網上盛傳。雖然之後一些「榜上有名」的企業紛紛出來辟謠,網路調查也顯示文章中所列舉的事實有誇大的成分,然而目前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的確這一股裁員的風暴開始向著中國的一些企業席捲過來。總之,影響可能不大,但是,由於資金帶來的由表及裡的影響還是深深地刺痛者企業家們。
二、外國實體經濟帶來的外貿業務方面的影響。金融危機將使歐美發達國家增長大幅放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會大幅度萎縮,這對於對外貿依存度很高的中國來說,貿易順差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但同時,由於中國產品價格較低,在國外大部分是低價產品,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歐美民眾在緊衣縮食的同時,必將更加青睞來自中國的低價產品。所以,金融危機對我國貿易影響將是一個逐步以及緩慢的過程。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企業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應逐步開拓國內市場,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機對企業的不良影響。
近期國家施行了降低利率、減少稅收、實行農村土地改革以及醫療改革等政策。而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加居民的消費能力,這對於開拓國內市場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三、消費者的收入及心理帶來的產品銷量方面的影響。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下,原材料成本上升,物價也隨之上升,收入降低的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大大地下降了。金融危機還將會影響受眾心理,任何企業依靠的都是消費者,金融危機下,消費者會考慮縮減一些消費開支,並控制消費慾望,因此,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信息敏感度和關注度會下降,因而影響企業產品的銷售及企業新產品的開發速度,導致了企業生產力的下降,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四、全球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帶來的影響。金融危機影響全球企業及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在總體上造成市場需求的下降,中國廠商同樣會受到這樣趨勢的影響,未來市場的增長潛力會有所下滑。
五、企業家信心方面帶來的投資規模的影響。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家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穩定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不過,在國際經濟的低迷情勢下,企業家的信心會受到影響,因為小心花錢總是沒錯的。信心受到影響的他們是否還會增加投資?而這樣的猶豫也將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這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總而言之,從近期來看,2個方面的影響我們還是不容忽視的。首先,金融危機使得中國調味品行業的投資減少,直接導致調味品行業的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速度減緩;其次,金融危機延緩了調味品生產企業的設備廠商的技術研發和設備生產。而這兩個方面,是決定了我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潛在商機帶來行業洗牌——正面影響包括哪些?
挑戰與機遇向來並存,這是不容置疑的。雖然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資本市場低迷,但國內市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從整個行業到個體商戶,調味品行業都是機遇和風險並存。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此次危機帶來的機遇。
一、國際市場帶來的潛在商機提升相對競爭力。1、金融危機使得歐美市場的運營商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在產品升級、終端定製等等一系列建設方面,都會更多的考慮壓縮成本,保持企業穩定的策略。而在這樣的狀態下,國內企業在產品、服務方面相對價格更低,且技術質量又差距不大的情況,使得中國更多的企業會成為國際運營商,尤其是尚未進入的美國市場運營商的潛在合作夥伴。2、海外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樣會出現資金緊張、收入下滑等多種不利情況。而在國內社會經濟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恆順、王致和、李錦記等國內廠商所面臨的壓力還是相對較小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內製造廠商的相對競爭力。3、國際企業在後方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向中國市場的大舉進入,這也給國內廠商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尤其在運營商、市場競爭啟動的關鍵階段,也會給國內廠商帶來更多的機會。
二、行業並購會加劇。調味品行業將會出現分水嶺,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消失。對於那些擁有壟斷資源優勢,以及有品牌和資源的調味品大公司將會更加受到青睞,而那些只掌握少數資源及市場份額較少的中小公司,以及正在謀劃融資來維持現狀的中小公司可能面臨倒閉,如果部分表現不好的調味品公司缺乏足夠的現金流無法度過寒冬,那麼行業將遵循市場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則,表現好的公司並購表現不好的公司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這將會提高調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和競爭門檻。
三、行業洗牌再度襲來。在投資需求放緩,企業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時,企業或改變依賴資源投資擴張模式轉向利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或激發企業對產品技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行業內洗牌的效果。
四、國家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近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家出台的各種扶持政策,刺激消費者的消費,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