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虛擬貨幣
㈠ 冒充中國雙創積分返利是真的嗎
不可信
㈡ 什麼是STO(證券性代幣發行),STO與ICO的區別
STO簡介
據the block crypto報道,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台,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這意味著一些初創公司或企業將可以在美國相應的法規監管下,進行更靈活的融資。
有人認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認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還宣稱未來將是STO的天下。STO真有這么神奇嗎?鏈虎財經將通過以下五個問題,帶你迅速全面了解STO。
STO到底是什麼,與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通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來對外進行融資,可以將現實中已經存在的金融資產或權益進行代幣化,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或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都可以轉變為鏈上的數字資產。
拿Security Token和證券類比的話,購買證券,交易是在紙上簽署完成,而ST則是通過區塊鏈交易來確認資產的所有權。
ICO,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過虛擬貨幣進行的融資方式。初創項目可以通過發行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token可以作為日後使用對應區塊鏈項目的憑證,也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但並不具有實物資產作為依託。
由於不受管制和門檻限制,發行成本極低。這也導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種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問題,具有極高的風險性。
IPO,是大多數投資者最為熟悉的融資方式,與ICO相比,IPO價格昂貴且耗時較長,甚至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還需要滿足發行規定、監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諸多條件。
而STO則更像是一種介於IPO和ICO之間的緩沖帶,融合了優點,規避了風險,既具有證券的屬性,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同時,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更高效的運行。
STO具有哪些優勢?
STO有著實際資產為依託,又以token作為載體發行,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合法合規化的ICO,在監管、效率、成本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易於規范監管。相比於ICO導致市場的混亂,進行STO的項目都是需要經過合規審查的,項目代碼、團隊背調,項目產品等都會經過嚴格篩查。這樣能夠有效的剔除劣質項目,凈化當前混亂的市場環境。
拓展融資渠道。相比IPO的高門檻,STO拓展了證券代幣化的領域,降低了用戶准入的門檻,任何人、任何資產都能參與其中,這大大提升了優質資產的全球流通性。
降低融資成本。STO消除了對中間商的需求,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費用,在融資效率、融資時間、融資成本、融資地域、信息對稱等方面都優於IPO,更加適合雙創企業、高科技中小企業。
STO的發展現狀如何?
當前市場上已出現的一些關於STO嘗試,但都還處於探索試行階段。
2018年2月,加拿大證券交易所(CSE)宣布將推出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證券清算和結算平台,使用這個區塊鏈平台的公司能夠向投資者通過證券代幣發行(STO)的方式來募集資金,通過CSE平台發行代幣的公司將受到相應的證券委員會的全面監管。
2018年6月,美國證監會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據Regulation D向遞交關於豁免注冊的Form D。據稱該交易所還得到了法國金融審慎監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冊。這是第一個同時在上述兩個監管機構「掛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開發者Stephane Gosselin公布了一項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為一項新標准,把 Token 的互換性(fungible)結合證券相關的業務場景,設計了一套通用介面。新提案主打監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戶以合法合規方式在以太坊網路發行證券。
2018年10月,納斯達克與Symbiont進行談判,策劃推出一個專用於代幣化證券的新平台。
STO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STO的概念與願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在現實融資運用中卻也面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STO尚處於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放寬有關發行證券類代幣的證券法,在證券化代幣僅僅將傳統證券進行代幣化的情況下,從現行法律和監管的角度,進行STO並沒有很大優勢。
其次,為使代幣合規,監管機構會如何權衡市場,審查標准與流程的制定也將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
再次,資產流動性過高的另一面是可能帶來的巨大價格波動,這個風險也是不可控的。
最後,STO哪怕是在監管下實行的代幣化,但只要互聯網化了,也是無法免受黑客威脅,技術安全方面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關鍵。
專家們對STO怎麼看?
榮格財經方軍表示,STO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是面向機構的融資,還是面向公眾?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那現有的企業股權安排都有。
面向公眾,那搞合規去吧,SEC的規范很清楚的地在那兒。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的,Nasdaq的Linq不早就做了嗎,完全合規。
高鏈資本陳鈺璋表示,STO是創新,但不能解決真實的問題。
STO背後的底層邏輯問題:究竟散戶(包括大C)與專業機構投資人,誰更能發現好公司?好公司更願意拿誰的錢?資產證券化不是真正的需求,是個投機行為。區塊鏈如果要在STO上證明自己,就需要回答這個問題:究竟怎麼提高了生產力?
信睿寶初壯表示,公司這種企業制度會被碎片化,由此而來的股權、債權,乃至貨幣本身,都會被重新定義。未來投資的主要領域,可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股權了。
STO可能是方向,具體形態模式還需要不斷進化。監管是滯後的,不能用舊瓶裝新酒。資本市場上,監管從來不是中立的,而是參與博弈的一方。並且監管從來不是有效的,監管達不到其所宣稱的目標。
通證經濟研究者陳智鵬表示,現有的STO大多對應現實中公司的股權、債權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金融資產,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確實創新不足,產生的價值有限,純粹只是證券在區塊鏈上的簡單映射而已。
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弗里德曼曾表示:「如果你決定以規范的方式做 ICO,那麼我們很樂意弄清楚是否有機會與人合作。」
可以看出,對加密資產保有謹慎態度的納斯達克對發行證券化代幣頗有興趣,早在2015年,納斯達克就實行了利用Linq區塊鏈技術進行證券交易。
在全球的邏輯已轉向追求資產流動性之際,納斯達克對STO的積極探索將加速推動合法化ICO時代的到來。
㈢ 當下社會環境自主創業,有哪些行業前景可觀
目前,有許多創業機會,環境污染治理類,人工智慧服務類,新興科技類,大健康類,還有公共服務類。只要有恆心能吃苦,行行出狀元
㈣ 雙創數字貨幣是真的么
早著呢
尚無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先例
數字貨幣,顧名思義,並非真實的貨幣,而是存在於數字化、網路化的世界中。但是,它不能完全等同於局限在網路游戲等虛擬空間中的虛擬貨幣,它經常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目前全世界發行有數千種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中知名度最高的要屬比特幣了。比特幣通過計算機的特定演算法產生,不依靠特定發行,是一種虛擬貨幣。據了解,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相關的「製造」比特幣,然後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比特幣可以通過多個線上的交易所和服務商進行兌換交易。</ol>
㈤ STO是什麼1CO又是啥STO和1CO跟IPO有什麼關系
STO簡介
據the block crypto報道,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策劃推出通證化證券平台,為此,納斯達克正與區塊鏈技術企業 Symbiont 進行談判,旨在達成相關合作。這意味著一些初創公司或企業將可以在美國相應的法規監管下,進行更靈活的融資。
有人認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認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還宣稱未來將是STO的天下。STO真有這么神奇嗎?鏈虎財經將通過以下五個問題,帶你迅速全面了解STO。
STO到底是什麼,與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在確定的監管框架下,通過非公開募集和公開募集來對外進行融資,可以將現實中已經存在的金融資產或權益進行代幣化,例如公司股權、債權、知識產權、信託份額或黃金珠寶等實物資產,都可以轉變為鏈上的數字資產。
拿Security Token和證券類比的話,購買證券,交易是在紙上簽署完成,而ST則是通過區塊鏈交易來確認資產的所有權。
ICO,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通過虛擬貨幣進行的融資方式。初創項目可以通過發行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token可以作為日後使用對應區塊鏈項目的憑證,也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但並不具有實物資產作為依託。
由於不受管制和門檻限制,發行成本極低。這也導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種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問題,具有極高的風險性。
IPO,是大多數投資者最為熟悉的融資方式,與ICO相比,IPO價格昂貴且耗時較長,甚至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還需要滿足發行規定、監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諸多條件。
而STO則更像是一種介於IPO和ICO之間的緩沖帶,融合了優點,規避了風險,既具有證券的屬性,接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同時,也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更高效的運行。
STO具有哪些優勢?
STO有著實際資產為依託,又以token作為載體發行,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合法合規化的ICO,在監管、效率、成本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易於規范監管。相比於ICO導致市場的混亂,進行STO的項目都是需要經過合規審查的,項目代碼、團隊背調,項目產品等都會經過嚴格篩查。這樣能夠有效的剔除劣質項目,凈化當前混亂的市場環境。
拓展融資渠道。相比IPO的高門檻,STO拓展了證券代幣化的領域,降低了用戶准入的門檻,任何人、任何資產都能參與其中,這大大提升了優質資產的全球流通性。
降低融資成本。STO消除了對中間商的需求,簡化了手續,節省了時間,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費用,在融資效率、融資時間、融資成本、融資地域、信息對稱等方面都優於IPO,更加適合雙創企業、高科技中小企業。
STO的發展現狀如何?
當前市場上已出現的一些關於STO嘗試,但都還處於探索試行階段。
2018年2月,加拿大證券交易所(CSE)宣布將推出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證券清算和結算平台,使用這個區塊鏈平台的公司能夠向投資者通過證券代幣發行(STO)的方式來募集資金,通過CSE平台發行代幣的公司將受到相應的證券委員會的全面監管。
2018年6月,美國證監會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據Regulation D向遞交關於豁免注冊的Form D。據稱該交易所還得到了法國金融審慎監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冊。這是第一個同時在上述兩個監管機構「掛號」的數字資產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開發者Stephane Gosselin公布了一項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為一項新標准,把 Token 的互換性(fungible)結合證券相關的業務場景,設計了一套通用介面。新提案主打監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戶以合法合規方式在以太坊網路發行證券。
2018年10月,納斯達克與Symbiont進行談判,策劃推出一個專用於代幣化證券的新平台。
STO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STO的概念與願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在現實融資運用中卻也面臨著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STO尚處於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放寬有關發行證券類代幣的證券法,在證券化代幣僅僅將傳統證券進行代幣化的情況下,從現行法律和監管的角度,進行STO並沒有很大優勢。
其次,為使代幣合規,監管機構會如何權衡市場,審查標准與流程的制定也將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
再次,資產流動性過高的另一面是可能帶來的巨大價格波動,這個風險也是不可控的。
最後,STO哪怕是在監管下實行的代幣化,但只要互聯網化了,也是無法免受黑客威脅,技術安全方面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關鍵。
專家們對STO怎麼看?
榮格財經方軍表示,STO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是面向機構的融資,還是面向公眾?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那現有的企業股權安排都有。
面向公眾,那搞合規去吧,SEC的規范很清楚的地在那兒。面向機構和企業投資者的,Nasdaq的Linq不早就做了嗎,完全合規。
高鏈資本陳鈺璋表示,STO是創新,但不能解決真實的問題。
STO背後的底層邏輯問題:究竟散戶(包括大C)與專業機構投資人,誰更能發現好公司?好公司更願意拿誰的錢?資產證券化不是真正的需求,是個投機行為。區塊鏈如果要在STO上證明自己,就需要回答這個問題:究竟怎麼提高了生產力?
信睿寶初壯表示,公司這種企業制度會被碎片化,由此而來的股權、債權,乃至貨幣本身,都會被重新定義。未來投資的主要領域,可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股權了。
STO可能是方向,具體形態模式還需要不斷進化。監管是滯後的,不能用舊瓶裝新酒。資本市場上,監管從來不是中立的,而是參與博弈的一方。並且監管從來不是有效的,監管達不到其所宣稱的目標。
通證經濟研究者陳智鵬表示,現有的STO大多對應現實中公司的股權、債權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金融資產,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確實創新不足,產生的價值有限,純粹只是證券在區塊鏈上的簡單映射而已。
納斯達克首席執行官弗里德曼曾表示:「如果你決定以規范的方式做 ICO,那麼我們很樂意弄清楚是否有機會與人合作。」
可以看出,對加密資產保有謹慎態度的納斯達克對發行證券化代幣頗有興趣,早在2015年,納斯達克就實行了利用Linq區塊鏈技術進行證券交易。
在全球的邏輯已轉向追求資產流動性之際,納斯達克對STO的積極探索將加速推動合法化ICO時代的到來。
㈥ 市場點評: 各大股指探底回升,軍工板塊表現亮麗,把握政策催化主題
一、財經新聞精選
華夏、南方一日售罄 9隻雙創50ETF吸金超150億
6月21日,首批9隻中證科創創業50ETF正式開啟認購。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截至17點,首批9隻雙創50ETF的全市場認購總額已超150億元。截至發稿前,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已超募,將於今天結束募集,進行比例配售。
工行、建行等多家銀行以及支付寶:禁止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
人民銀行就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問題約談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紛紛發表公告禁止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
9隻公募REITs首日總成交額18.6億,博時招商蛇口產業園14.72%漲幅最大
6月21日,首批9隻基礎設施公募REITs正式上市。在經歷開盤後的猛漲後,9隻公募REITs交易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截至收盤,9隻公募REITs成交額突破18.6億元。其中,中金普洛斯倉儲物流REIT以3.05億元成交額居首,紅土創新鹽田港倉儲物流REIT成交金額最小,為1.21億元。漲幅方面,博時招商蛇口產業園REIT以14.72%的漲幅領漲;中航首鋼生物質REIT次之,全天漲幅達9.95%;東吳蘇州工業園區產業園REIT漲幅最小,僅為0.70%。
今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發布未來醫院、時空AI等應用場景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相關情況。本屆大會將發布未來醫院、時空AI、「政務智能辦」、智慧出行等重大應用場景,引進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JCAI)等在滬落地,發布「數字化轉型安全解決方案」「上海人工智慧標准體系」等治理成果。
紡織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推進生物基纖維和原料關鍵技術研發及其終端產品應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近日正式發布《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綱要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快突破碳纖維、對位芳綸、聚醯亞胺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領域的尖端技術空白,推進生物基纖維和原料關鍵技術研發及其終端產品應用。加強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機器人、區塊鏈等智能製造應用關鍵供應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深入融合,提升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能力。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二、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 各大股指探底回升,軍工板塊表現亮麗,把握政策催化主題
周一各大股指均出現震盪反彈。截止到收盤,滬指漲0.12%,報3529.18點,深成指漲0.40%,報14641.29點,創指漲0.97%,報3270.58點。當日兩市共成交10143億元,當日北向資金凈流出20.09億元,滬股通凈流出 17.56億元,深股通凈流出2.53 億元。
盤面上,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家數有2728家,下跌家數1435家,漲幅超過5%的有377家。板塊上,航天航空、鴻蒙概念、船舶製造、醫療行業、軍民融合等板塊上漲,煤炭采選、超級品牌、豬肉概念、民航機場、保險等板塊收跌。科創板294家個股中,剔除新股上市,上漲家數有251家,下跌家數 38 家。操作建議:當日A股走勢相對堅挺,在外圍市場普跌的背景下,A股窄幅震盪,且行業板塊普漲,個股漲多跌少。上周四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繼續保持原有利率水平和購債規模,但上調超額准備金率和逆回購協議,釋放緊縮力度超預期不可避免令A股承壓。從經濟層面來看,2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平穩過渡,央行將維持基礎貨幣供給穩定,國內流動性大概率保持合理充裕。配置上,臨近中報,繼續強化高景氣板塊配置,關注政策落地催化的主題,以及中報業績超預期帶來的交易性機會。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鴻蒙車機操作系統來了,年內將上市!行業格局重塑
事件:華為鴻蒙車機系統將在今年開始裝車並上市。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科技企業應及早謀劃自主可控的晶元、操作系統。
來源: 數據寶
點評:隨著智能化程度不斷升級,汽車正逐漸從傳統的代步工具轉變為多功能的智能移動空間,對底層操作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華為推出了鴻蒙車載操作系統,採用包含Linux內核、鴻蒙微內核及LiteOS的混合內核設計,自動駕駛OS已獲業界最高等級功能安全ASIL-D認證,且能夠順利遷移手機的豐富生態,有望重塑行業格局,預計相關個股將持續受益,建議可適度積極關注配置。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軍工行業:衛星導航+衛星互聯網推動航天高景氣發展
事件:當前時點當前位置,軍工板塊的業績和估值基本匹配,且隨著業績兌現消化估值後將顯得足夠便宜,高增長的持續性和確定性比較優勢極大,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小,宜擇機配置。
來源:中航證券研報
點評:白皮書進一步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從管理、政策、應用、技術和標准等方面多管齊下,積極支持北斗優先和標配化發展,全面推動北斗規模化應用,徹底擺脫行業「小散亂低「的局面,從而推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政策紅利大釋放有助軍工行業景氣持續發展,建議適度積極關注配置。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三、新股申購提示
2021-06-22暫無新股申購;
四、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㈦ 什麼是STO,STO代幣發行的流程是什麼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
STO代幣發行的流程如下:
發行方案設計:根據項目方資格的資料與要求,給出合理的建議,更加有效的規避其他風險;
VIE主體搭建:注冊海外主體公司,稅務豁免,獲利合理合法迴流;
項目法務合規:為項目方提供Reg合規所需全部法律文件,申請CID代碼,提交備案;
代幣發行:根據前期方案,共同協商代幣發行時間周期;
合格投資人/機構對接:中美日新等海外合格投資人、投資機構對接。
STO海外發行分為兩種:一是在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下進行注冊的Rge. A+,這一對海外投資人來說要求通常是會比較高的,可以作為長線准備;二是可以在SEC申請豁免,只需備案即可,SEC方面也不會主動去審核的Reg. D和Reg. S,這類代幣不僅對海外投資人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在融資額度和海外宣傳上也更加有利。
美國的SEC的態度很明確:ICO產生的數字貨幣屬於證券,因此發行過程需要按照證券法來監管。而比特幣不是ICO產生的,因此比特幣不屬於證券,不在SEC監管范圍內。但是數字貨幣的ETF,屬於SEC的監管范疇。目前SEC要求所有ICO都要注冊,走證券類通證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ring, STO)的過程,遵循現有的證券法規。如果不按照SEC要求走合法STO,SEC將採取嚴厲的執法打擊。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它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縱觀今年ico情形,sto的出現絕非偶然,相比ico去中心化只需要通過虛擬幣融資,門檻低,風險高,sto則是在合法合規的監管下,並以線下有形資產抵押的Token證券發行,投資門檻的提高,也大大減少了風險,於是sto證券代幣發行成為了大家追捧的對象。
新生事物落地必然會有人質疑,有人說STO就是現有的證券換了套衣服,若只是簡單的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的確創新不足,價值也有限,純粹只是資產token化。
這就不得不提到STO的優勢,在ST上市交易之後,和傳統證券不同,一旦在交易所完成交易並提取到錢包,ST就完成了交割,相比傳統證券業的繁瑣顯得更快速。
另外ST相比傳統證券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ST是可編程的,能給上市企業帶來很多傳統證券不具備的功能。這些新的可編程特性使得傳統證券變成了智能證券,STO具備了取代IPO的技術優勢。
在STO實際落地的過程中,現階段有一種操作方法,那就是仿效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流程,先注冊離岸公司,再通過VIE結構控制國內公司,再由離岸公司發行ST,只是最後不到納斯達克上市,而是到Open Finance、tZero、CSE等持牌ST數字交易所交易。
具體來說,STO本身具有以下優勢:
1.更好的流動性;
2.協議層面自動化管理 ;
3.24小時交交易 ;
4.更小的交易單位
說到最後本人聯想到SEC屢屢拒絕BT幣ETF,每次SEC有點動靜都能直觀反映在BTC價格上,數字資產市場尋求新融資模式也指日可待。
那麼什麼樣的國內企業可以在美國發行STO呢:
有實際資產,無盈利要求;
有經營歷史和收入;
在美國無不良記錄;
公司形式不限;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㈧ 什麼是STO(證券性代幣發行),STO與ICO的區別
STO有望成為區塊鏈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連續兩個月的行情遇冷ICO幾乎是有崩盤的節奏。就拿ETH來說,持續的在200美元做有徘徊,有升有降,始終沒有過大的波動。隨之而來的是通證型代幣發行也就是我們說的STO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是人們看到了區塊鏈的希望。
STO是通證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 的簡寫。在當前大環境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但是STO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其中最大的制約就是政策。STO是符合當地法律法規,接受監管的代幣發行,但前提是當地得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做發幣。就目前來看只有美國能做STO業務,並且美國也已經有STO類型的代幣發行出來了。
做STO發幣和傳統的ICO發幣差別不大,也是需要個海外主體(因為大陸禁止),只不過ICO是海外的主體即可,但是STO必須是美國的主體公司才行,因為只有在美國才能做。接下來就的做法律合規以及符合SEC規定的VIE架構,這些都是需要你將美國主體做好之後才能做的。
注冊美國主體需要項目方提供一個注冊人信息以及注冊主體名稱即可,時間的話分情況而定,因為美國50個州各州的注冊時間等都是不同的。其中注冊加州時間就比較長,基本需要到1個月的時間。
STO能否成為區塊鏈的寫一個風口就看這兩個月的發展吧。現在越來越多的項目方看到了STO,當然有好處也有缺點,STO是屬於中心化的,和區塊鏈的含義是有些背道而馳的。或許STO會火起來,但是區塊鏈的發展絕對不是止於STO,STO只是個過度,終將被淘汰的。區塊鏈它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