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虛擬貨幣
⑴ 古代什麼時候才開始使用白銀作為貨幣使用
1.世界使用白銀的歷史
人類使用白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7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商人們開始用白銀作為交換形式。後來,其他先民開始認識到白銀作為交易金的內在價值。
古希臘人鑄造了德拉馬克(drachma)銀幣,含銀量為1/8盎司。在羅馬,基本的錢幣為迪納里厄斯(denarius)銀幣,重1/7盎司。英國的先令貨幣最初也是表示一定數量的白銀。
如今,全球數百萬人認識到白銀的內在價值,並普遍將白銀作為買的起的投資。在美國,個人退休金賬戶的參與者將其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投資於純度等於或超過99.9%的銀幣和銀條。
2.白銀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白銀,在歷史上曾經與黃金一樣,作為世界很多國家的法定貨幣(貨幣原料),具有金融儲備職能,也曾為國際間支付的重要手段。中國先民對白銀的人認識和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白銀很早就被製作成工藝品和貨幣。中國古代把白銀用作貨幣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後的事。到了元代,銀本位製得到進一步強化,政府把白銀作為一種重要貨幣,銀錠『元寶」出現。到明清,銀本位制不斷鞏固加強,銀幣在明朝成為正式貨幣,元寶、碎銀和銀元成為清朝法定貨幣,白銀在明清王朝的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一直到1935年中國國民政府宣布發行法幣、取消銀本位,白銀作為貨幣的使用才受到限制,但銀元在民間一直流通到1949年。
明朝:明代初期,由於禁止商人及金銀銅錫出海,國內使用銅錢,禁止私鑄極嚴,對銀礦並不重視。永樂晚年,銳意通四夷,奉使使用中貴宦官,出始西洋有鄭和、景弘,西域有李達,是北有海童,西番有侯顯。朝廷為了應付開支,開始重視開采銀礦。先後遣官開采陝西、福建等地的礦產,設立葛容溪銀場局,雲南大理銀冶。宣德以後,金銀開采時停時續,民采、官采及所謂「奸民」私采,不斷發生糾紛,政府軍與「盜礦者』常發生武力戰斗。各銀場有朝廷派駐的官員督辦稅課。此後,采銀潮開始開始,其高峰在嘉靖萬曆年間。明代至嘉靖時,銀兩已成為全國流通貨幣,價值大的交易均用銀計價,民間也普遍使用白銀。嘉靖、萬曆年間,河南、雲南、山東四川等地開始開采銀礦。直至明末,各地私礦徒結聚甚多,與農民起義軍匯成歷史大洪流。
清朝:清代貨幣制度基本沿襲明代,使用銅錢和銀兩,短時期局部使用過戶部和大清寶鈔。
一般大額交易使用銀,小額及零星交易使用銅錢。因社會經濟的發展,使用白銀更為普遍,白銀的低位顯得更加重要。清中期以後,市場上通行使用白銀鑄幣,向外國購買機器鑄造銀元,與當時流行的西班牙、墨西哥銀元雞其他外國銀洋,以及新鑄的同源並行流通。
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幣流通日廣,各種舊銀元並沒有完全退出市場流通,通商貿易仍以銀兩為標准,銀元要摺合成銀兩算。
然而,銀本位制的確立也有一定的不足。由於大量的白銀北用作幣材,原本白銀產量不豐的中國更顯出白銀短缺,白銀不得不依賴進口,因此,世界銀市的波動直接影響到中國貨幣幣值的穩定,進而影響到中國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
⑵ 比特幣和白銀有什麼區別和關系
關系:都不是貨幣
貨幣是作為交換媒介和被廣泛接受的流通支付手段。比特幣和白銀雖然可以作為支付手段,但不會與任何貨幣直接掛鉤。同時,與貨幣不同,黃金和比特幣都是有限供應。地球的黃金供應取決去地下的儲藏量,比特幣的創造上限為2100萬。
區別:白銀是商品,比特幣不是
白銀可以在商業中使用,是硬資產,並且可以作為工業供料及商品材料。但比特幣不能被持有,只是虛擬貨幣。
同時,比特幣與白銀想必,效用和儲存方面有嚴重局限性。比特幣價值主要集中在投機性,被各國嚴格控制。近期中國也開展對比特幣的打擊。
但是白銀有很大的對沖通脹,避險作用。隨著國際政治環境的不斷嚴峻,白銀投資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⑶ 人民幣白銀是什麼
人民幣白銀就是紙白銀,
「紙白銀」是一種個人憑證式白銀,是繼紙黃金後的一個新的貴金屬投資品種,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白銀,個人通過把握國際白銀走勢低吸高拋,賺取白銀價格的波動差價。
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白銀賬戶"上體現,不發生實物白銀的提取和交割。
(3)白銀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交易時間
紙白銀的價格變動來源於國際白銀價格波動,因此紙白銀的交易時間與國際白銀的交易時間一致(節假日除外):周一早上7:00開市,持續到周六凌晨4點休市,中間24小時不間斷交易。
交易成本
工行紙白銀的最低交易量是1g,所以交易成本即為當前紙白銀價格(如6.3元/g)乘以1g就是交易成本(即6.3元/g*1g=6.3元)。
交易費用
理論上講工行不收取交易費用,但我們把工行紙白銀的買入和賣出價的點差(或稱差額)認為是紙白銀投資的交易費用;當前工行紙白銀的點差為0.04元每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紙白銀
⑷ 白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貨幣的
在4000多年前,白銀就開始作為貨幣。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在我國清代,1兩銀子約相當於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幣(長美注)。
(4)白銀虛擬貨幣擴展閱讀:
分類
1、銀圓
銀圓,也作「銀元」,是我國過去市場上流通的一種貨幣,種類繁多,以清末各種龍洋,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袁世凱頭像銀元、孫中山像船洋最為多見,還有中華蘇維埃幣、四川"漢"字幣等,此外一些外國銀元,如站洋、坐洋、鷹洋、日本龍洋等也在國內流通。
2、銀條
外性長條狀,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以925‰最為多見,是製作銀飾的原料。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質堅硬敲打有銅聲,底面無蜂窩,火燒後表面顯黑紅。
3、松江錠
外貌形狀似乳頭,表麵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鉛釉,底部具深細蜂窩,每錠上附有15克鉛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區)已經去掉,有打擊痕跡,形成上方下圓。
⑸ 中國農業銀行人民幣白銀
可能順便給你開通的手機銀行,買了白銀,或者查詢余額或者轉賬,類似這樣的操作無非是讓手機銀行活躍了一下,沒有任何不良後果,也順便營銷了下農行的貴金屬業務,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手機銀行貴金屬板塊買賣,當然這種交易掙錢和虧都有可能,根據自己的情況,買的那點白銀不礙事,3塊多錢一克,可以等到掙錢再賣或者直接賣出平倉,就不會持有了
⑹ 白銀是怎樣成為貨幣的
1明代以前,由於中國不是白銀的盛產國,白銀的產量很小,根本無法滿足流通所需的數量。到明代時,隨著商品交易規模的擴大,原先的銅錢貨幣運輸不便,無法適應大批量的流通,必須有一種更貴重的金屬貨幣進行補充替代。而當時由於中國在與西方的多年貿易往來中一直處於巨大的貿易順差,西方使用白銀作為貨幣支付,使中國的白銀儲備大量增加,最終使的白銀成為了普遍流通貨幣。
⑺ 白銀,銀元有什麼區別怎麼兌換
2100萬銀元指的是西班牙本洋,2100萬銀元=1470萬兩白銀。
中英《南京條約》中規定「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而後來中外條約中規定的中國賠款都是「若干兩白銀」。計算的名稱和單位為何發生變化?原來,這和中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的對外貿易的不同狀態有著密切關系。
鴉片戰爭之前,在中外(主要是中英間)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每年從國外獲得大量貿易利潤。英國當時防止貨幣外流,禁止本國銀幣出口流通,所以中國賺取的外貿利潤並非英鎊,而是英國商人從世界貿易中獲得的西班牙本洋。這種銀元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白銀產地,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就開始鑄造銀幣,它的幣面花紋有西班牙帶王肖像。這種銀元被稱為西班牙本洋,在廣東一帶被稱為「佛頭」,它具有成色統一、規格整齊、便於計算攜帶等優點,在世界殖民地間廣泛流通,英國商人在與中國正常貿易中也大量使用這種銀元。由於在中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這種銀元大量流入中國市場,尤其是廣東地區。中英簽訂《南京條約》規定中國賠償給英國2100萬銀元,就是指這種西班牙本洋。這實際上反映了盡管中國當時閉關鎖國,但並非沒有中外貿易,而且中國從中獲得大量外匯的歷史現象。
也有人認為《南京條約》中的銀元是指另外一種墨西哥貨幣——墨西哥鷹洋,簡稱「鷹洋」,這是錯誤的。1821年墨西哥宣布獨立後,停止鑄造西班牙本洋,後來開始鑄造本國貨幣,幣面花紋有該國國徽的圖形,故俗稱為「鷹洋」。但是據可靠記載,鷹洋是在1854~1856年(咸豐四年至六年)間流入中國的,不可能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作為中國對外賠款的貨幣。
那麼《南京條約》後的對外賠款為何改為以銀兩為支付單位呢?因為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漸淪為西方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喪失了中外貿易的優勢地位,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只好用中國傳統的銀錠來支付數目巨大的賠款了。
白銀
清朝白銀與銅錢的比價在19世紀初是白銀一兩兌銅錢1000文左右,至鴉片戰爭前夕,則為白銀一兩兌銅錢1650文。
參考資料: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3338.htm
⑻ 美元白銀怎麼換算成人民幣白銀價
美元報價*人民幣匯率/31.1035就是人民幣白銀報價。
美元報價的單位一般是:美元/盎司,1盎司=31.1035克。
在換算人民幣報價的時候,只需要用美元報價乘以即時匯率,再除以31.1035即可以換算成元/克的報價。
⑼ 白銀作為貨幣有什麼特點
白銀天然非貨幣,貨幣天然是白銀
- 0 -
白銀主要作用是保值
不能直接作為貨幣的。不過可以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