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貨幣是虛擬資本
A. 什麼是虛擬資本主義
首先向您推介一篇文章: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6922015_zhanguoshidai/8.shtml
「虛擬資本主義」:20世紀70年代初,二戰後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告瓦解,貨幣脫離黃金,世界貨幣體系開始進入到不受物質生產增長約束的時代,加上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虛擬經濟急劇膨脹,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主體已經從物質生產部門轉移到非物質生產部門,由此引出資本主義經濟的一系列深刻變化,這個新階段可以叫做「虛擬資本主義」。
B. 比特幣是虛擬資本嗎
比特幣不是虛擬資本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虛擬資本指的是獨立於現實的資本運動之外、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能給持有者按期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如紙幣、期票、匯票、股票、公債券、不動產抵押單等。 虛擬資本是隨著借貸資本的出現而產生的,它在借貸資本的基礎上成長,並成為借貸資本的一個特殊的投資領域。
C. 如何理解在一般情況下,虛擬資本的價格總是大於實際資本額,其變化通常並不反映實際資本額的變化
所謂虛擬資本,是指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並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益的資本。虛擬資本是獨立於實際資本之外的一種資本存在形式,本身不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一般情況下,虛擬資本的價格總額大於實際資本,其變化並不反映實際資本額的變化。虛擬資本是相對獨立於實際資本的一種資本存在形式,通常,虛擬資本的價格總額並不等於所代表的真實資本的賬面價格,甚至與真實資本的重置價格也不一定相等,其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實際資本額的變化。
馬克思的虛擬資本理論認為虛擬資本是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化的產物。虛擬資本與信用制度密切聯系,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是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兩種基本形式,商業信用是這樣一種經濟關系:「商品不是為取得貨幣而賣,而是為取得定期支付的憑據而賣」 ,而這種支付憑據作為商業信用的工具即商業貨幣進入流通,它已包含虛擬資本的成分。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出現了銀行信用和銀行券。在無黃金保證作為准備金時發行的銀行券所追加資本,具有虛擬經濟資本形式。他在《資本論》第25章《信用和虛擬資本》中指出:「真正的信用貨幣不是以貨幣流通(不管是金屬貨幣還是國家紙幣)為基礎,而是以匯票流通為基礎。」。
虛擬資本是商業和銀行信用過度膨脹,或者信用被使用到驚人的程度的結果。同時,虛擬資本是伴隨貨幣資本化的過程而出現的,是生息資本的派生形式。生息資本的產生導致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造成了法律上的所有者與經濟上的所有者的分離,並創造出一種特定的市場即金融市場,創造出一種特殊形式的資本,造成一種「資本化」的假象,一方面每一個確定的有規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一定資本的利息,而不管這種收入是否是由資本主義產生;另一方面有了生息資本,每一個價值額只要不是當作收入花費掉,都會表現為資本。馬克思指出:「人們把虛擬資本的形成叫做資本化,人們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把它算做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資本會提供的收入,這就把這個收入資本化了。」
虛擬資本雖產生於並必須藉助於實體資本,但又是從實體資本獨立出來的另一套資本。以上市股票為例投入股份制企業的資本實體,以勞動力、廠房、機器原料、成品等形式處於生產和經營過程,不斷創造新價值和利潤,發揮著資本的作用。而與此同時,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資本市場流通轉讓,頻繁交易,被用於獲取交易(價差)利潤,充作同實體經濟相對立的另一套資本的載體。如果考慮到在有價證券基礎上產生出來的金融衍生工具,則同實體資本相對立的就可能是幾套資本。一套資本變為幾套資本,前一套資本是實體資本,後一套或幾套資本就成為虛擬資本。
D. 為什麼說證券屬於虛擬資本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它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學的學科體系是由從不同角度研究證券市場的行為特徵及其運行規律的各分支學科綜合構成的有機體系,主要包括傳統證券學理論和演化證券學理論兩大研究領域。
虛擬資本是獨立於現實的資本運動之外、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能給持有者按期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如紙幣、期票、匯票、股票、公債券、不動產抵押單等。 虛擬資本是隨著借貸資本的出現而產生的,它在借貸資本的基礎上成長,並成為借貸資本的一個特殊的投資領域。
E. 我對「虛擬資本」的理解不很清楚,請教專家,謝謝。
虛擬資本:英文 Fictitious capital
是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並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益的資本。如股票、債券等。 它獨立於實際資本之外,本身不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一般情況下,虛擬資本的變化並不反映實際資本額的變化。
虛擬資本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只是資本所有權的證書,表示有取得收益的權利。構成虛擬資本的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按一定的價格進行買賣,其價格由利息資本化的原則決定。例如,股票的價格則是由股息的大小和銀行利息率的高低決定的,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股票的票面額為 100元,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 ,即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5%=200元。
虛擬資本與廠房、機器、原材料等實際存在的資本不同,它不能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只是間接地反映實際資本的運動狀況。因此,它不是真正的資本,而是獨立於實際資本之外的一種資本存在形式。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平均利息率趨於下降,股份公司和國家的債務增長,有價證券投機活動的盛行,虛擬資本有快於實際資本增長的趨勢,這表明資本所有權與資本的職能進一步分離,投機、欺詐和掠奪的進一步加劇,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進一步加深。
虛擬資本"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盪,甚至經濟崩淡」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l)泡沫經濟主要是指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而言的所謂虛擬資本,
文獻來源
2、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闡述了有關虛擬資本的理論,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是指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並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是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化的產物
文獻來源
3、所謂虛擬資本,就是指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並能給它的持有者帶來一定收人的資本,如股票、公司債券、國家債券、以各種不動產作為抵押的證券等.分析虛擬資本的性質,首先要搞清楚「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這兩個概念
文獻來源
4、」廣義的虛擬資本是指銀行的借貸信用(期票、匯票、存款貨幣等)、有價證券(股票和債券等).名義存款准備金以及由投機票據等形成的資本的總稱
文獻來源
5、虛擬資本是指其價格超出由實體經濟因素決定的實物資本價格的證券化資本.這一原則在歐洲確立以後在全世界傳播開來成為國際政治中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文獻來源
6、因此,我們將虛擬資本定義為:同實際資產相分離的,本身無價值卻可以作為「商品」進行交易的各種憑證.(..———
文獻來源
7、所謂虛擬資本,是指能夠定期帶來收入的、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資本,它主要包括股票、國債券和企業債券等.這也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著重考察的虛擬資本的初始形式
文獻來源
8、虛擬資本是指有價證券以及由有價證券衍生的金融工具.這些金融資產所以稱為資本,是因為它們能夠帶來收益.所以稱為虛擬資本,則是因為這些金融資產的流動已經與投入生產過程的實物資本相脫離
文獻來源
9、虛擬資本是指與實物資本相分離的、本身沒有價值的、僅是取得一定收益權的憑證,如股票、債券、商業票據和其它可轉讓證券.虛擬資本與實際資本有著原則的區別,它們是虛擬的,本身不具有價值
文獻來源
10、筆者則認為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來理解和界定虛擬資本:從廣義來說,虛擬資本是指附載於虛擬化資產的資本,而虛擬資產的外延是很大的,包括所有脫離其物理特性而具有價格的資產
文獻來源
11、所謂虛擬資本是指在證券流通市場(即二級市場)上買賣的一切有價證券.如國債券、公司債券、匯票、不動產抵押券、提貨單、股票等一切證券
文獻來源
12、虛擬資本是指投人非生產領域的資本.虛擬資本引起的災難在墨西哥金融危機中表現的最為明顯.)中國公民指根據我m法律取得中
文獻來源
13、在這里本文對於虛擬資本這一概念的界定為:所謂虛擬資本是指不具備資本的實物形態而事實上卻是具備資本本質特性的物品.在英文中與這種含義上的虛擬資本相對應的詞彙應該是「VirtualcaPital」
文獻來源
14、虛擬資本是指"通過信用手段為生產性活動融通資金"對虛擬資本的認識集中在運用信用手段融通資本並帶有犯罪性質
文獻來源
15、之後,人們遂將貨幣、非勞動所得等均稱為虛擬資本,但沒有人系統研究過它的理論意義.馬克思首先注意到了它在較發達資本主義經濟中的重要性,並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闡述了有關虛擬資本的基本理論
文獻來源
16、筆者認為,虛擬資本是指不具備資本的實物形態,而事實上卻具備資本本質特性的物品.作為一種「似非而是」的資本,虛擬資本具有來源的衍生性,結構的復雜性和運動的獨立性
文獻來源
17、股份公司資本理論:該圖表明資本在形式上表現為實際資本和虛擬資本兩種,其中虛擬資本是指同實際資本相分離,本身無價值卻可被作為「商品」交易的各種憑證
文獻來源
18、而國外學者則很少使用虛擬資本概念,使用過這一概念的學者認為,虛擬資本是指「通過信用手段為生產性活動融通資金」.繼馬克思之後,希法亭(Ililferding,1910)在《金融資本》一書中以股票為例說明了虛擬資本的運動特點,瓦伊納(viner,1937)也討論了這一概念
文獻來源
19、此外股票流通、轉讓所需要的貨幣即基於有價證券交易基礎上的資本投入因獨立於企業的生產過程即真實資本的運動而被稱為虛擬資本
文獻來源
20、否則就不能將作為所有權證書存在的股票稱為虛擬資本.這意味著債券和股票作為所有權證書的流通不是現實的資本價值的流通是收入索取權的轉讓
文獻來源
21、一套資本變為幾套資本前一套資本是實體資本後一套或幾套資本就被稱為虛擬資本.由於虛擬資本是從實體資本游離出來的另一套資本因此銀行的存貸款就不應包括其中
文獻來源
22、馬克思把以有價證券形式存在,並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稱為虛擬資本,股票就是一種典型的虛擬資本.「他們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權利」(《資本論》第3卷第523頁)
F. 比特,虛擬貨幣是虛擬資本嗎
首先虛擬貨幣肯定是資本,可以交易變現就說明了這一點,至於是否具有價值,這就是個問題了,個人而言,我覺得像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是具有價值的
G. 信用貨幣是什麼
信用貨幣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我們用的人民幣就是信用貨幣
H. 信用貨幣是否屬於貨幣資產
信用貨幣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銀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價值遠遠低於其貨幣價值,而且與代用貨幣不同,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在20世紀30年代,發生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引起經濟的恐慌和金融混亂,迫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脫離金本位和銀本位,國家所發行的紙幣不能再兌換金屬貨幣,因此,信用貨幣便應運而生。當今世界各國幾乎都採用這一貨幣形態。
I. 什麼叫虛擬經濟怎樣區分其與實體經濟
「虛擬經濟」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一個新詞語。目前國內對虛擬經濟的研究方興未艾,還處在百家爭鳴的階段。現在關於『虛擬經濟』的提法比較亂」,大體上來說,可以歸納為4種說法。
第一種理解:成思危的定義
成思危的定義是:「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託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
關於「循環運動」,成思危說:當前,虛擬經濟的循環就是在金融市場上,先通過交換,把錢換為借據、股票、債券;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再通過交換把借據、股票、債券再變回錢,直接以錢生錢。
這個說法的要點有三個:一是用「虛擬資本」做定義項;二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三是「在金融市場上」實現。
這種說法影響最大。這並不因為成思危是全國人大的副委員長,也不僅因為他是著名的經濟學家,而是因為他是目前國內對虛擬經濟研究的權威專家、領軍人物。他還是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譽主任。該中心是國內第一家以「虛擬經濟」命名的專業研究機構。
理解與此比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駿民教授,還有經濟學家李曉西、華東師范大學的潘英麗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的李羽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的姜秀謙、南京經濟學院的陶文慶等。
第二種理解:涵蓋金融業的概念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國剛認為,在經濟運行中,「虛擬經濟」是用於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權益並交易權益所形成的經濟活動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它主要指金融業。虛擬經濟不僅包括證券業、資本市場,也不僅包括貨幣市場,而且包括銀行業、外匯市場等,是一個涵蓋金融業的概念。
經濟專家李劍閣,用「經濟符號」、「符號經濟」表述「虛擬經濟」,實際上也是這種看法。
成思危則認為,虛擬經濟比金融包括的內容要廣,而金融中有一些內容又不屬於虛擬經濟。風險投資其實質是知識資本和金融資本(權益資本)的結合,知識資本就是一種虛擬資本,但顯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疇內。
第三種理解:資本獨立化運動的經濟
這種理解與第一種理解的根本區別在於,著眼於資本,迴避了「虛擬資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認為,虛擬經濟是資本獨立化運動的經濟。資本以脫離實物經濟的價值形態獨立運動,這是虛擬經濟之虛擬屬性的根本體現。虛擬經濟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是產權交易。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標志在於產權本身也成為市場交易的對象。
清華大學教授宋逢明認為:金融是虛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資本市場才是虛擬經濟核心的部分。
「最終幻想X」於2003年3月28日在互聯網發表的一個帖子中強調:研究虛擬經濟,首先得研究資本的價值。「資本也能創造價值」。
第四種理解:新經濟即「虛擬經濟」
這種看法的理由是:新經濟的切入點便是虛擬空間和虛擬社會。電視就是一個虛擬的生存空間,是真實空間的再現。到了網路時代,這一空間不僅將成為人類生存重要空間,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筆巨大財富。
姜奇平認為:重組信息空間意義上的虛擬經濟,才是新經濟意義上的虛擬經濟。把信息空間這個框架體系,套在國民經濟上,就形成了廣義虛擬經濟(或叫信息化經濟)。信息空間包括曼紐爾·卡斯特所說「信息時代三部曲」的「虛擬空間」、「流動空間」、「網路社會」。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基本關系
在經濟運行中,"實體經濟"是用於描述物質資料生產、銷售以及直接為此提供勞務所形成的經濟活動的概念。它主要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建築業、郵電業等產業部門。
" 虛擬經濟"則是用於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權益並交易權益所形成的經濟活動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它主要指金融業。"虛擬經濟"目前尚未成為學術界通用的概念,人們較多使用的是"虛擬資本".在馬克思理論中,虛擬資本是指在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資本的所有者以股權(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資本。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虛擬資本是指通過信用手段為生產性活動融通資金"(第二券,第340頁)。由此來看,虛擬經濟不僅包括證券業、資本市場,也不僅包括貨幣市場,而且包括銀行業、外匯市場等,是一個含蓋金融業的概念。在歷史過程中,虛擬經濟產生於實體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並以推進實體經濟的發展為基本目的。從這方面說,虛擬經濟的主要功能有二:
一,通過發行和交易相關票券,透明企業的財務信息及其他有關信息,引導資金流動,促進和調整經濟資源在各實體經濟部門和企業間的配置,提高經濟效益;
二,促進企業組織制度的完善(例如,沒有股權分散、股票交易,則沒有現代股份公司及其內部治理結構),同時,通過提供各種金融工具,促使實體經濟部門運作風險的分散。
在現代經濟中,貨幣已不是黃金等貴金屬。紙幣、電子貨幣等作為信用貨幣,本身就是" 虛擬"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經營貨幣及創造貨幣的過程,與實體經濟相比,也屬"虛擬"范疇。貨幣、資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行,已離不開虛擬經濟。一個典型的例證是,銀根一收緊,實體經濟部門立即就有反映。縱觀世界各國,可以說,沒有虛擬經濟,就沒有現代經濟。
近50年來,尤其是80年代以來,虛擬經濟中一個令人注目的現象是,在金融創新中,金融衍生產品快速發展。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功能在於,分散和防範金融風險,並通過促進資金流動(包括國際流動)來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隨著"廣場協議"簽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與美元的比價從 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導致了我國的日元外債在價值上的嚴重損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債的企業,迄今難以"翻身"),如果我們在借入外債中,能夠及時地運用外匯期貨中的某些運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則不致發生這類損失。在國際社會中,運用金融衍生產品來防範金融風險的例子,不勝枚舉。毫無疑問,正如世間其他事物,金融衍生產品也有其負作用,但這些負作用,是可通過嚴格金融法治、加強金融監管等予以控制和防範的。
J. 貨幣是不是虛擬資本
紙幣確定是虛擬資本,但貨幣不是虛擬貨幣。政治經濟學的貨幣是有價值的實實在在的金屬貨幣,而紙幣只是價值符號,同股票都可以看成虛擬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