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虛擬幣百科 » 虛擬貨幣經濟學論文

虛擬貨幣經濟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7-16 11:45:32

比特幣有什麼經濟學原理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可以購買虛擬物品,甚至實物。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2009年1月5日,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

(1)虛擬貨幣經濟學論文擴展閱讀:

人民網特別指出,並非任何個人和企業都可以發行數字貨幣。從貨幣的本質看,只有國家才能對貨幣行使發行的最高權力,而且這是排他性的權力。因此,不管技術多麼先進,也不能超越國家的貨幣發行權。

但毋庸置疑的是,數字貨幣已經是大勢所趨,好在我們國家早早的做了准備。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研究五年之久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採用互聯技術實現的央行數字貨幣,將會在全球具有突破性意義。

央行數字貨幣將採取「雙層運營體系」。單層運營體系是指央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雙層運營體系」則是指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特幣

❷ 求論文「我眼中的貨幣」800字左右

主要從貨幣的本質出發,貨幣具有價值尺度、世界貨幣、貯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而貨幣也不只有現實的貨幣,也有虛擬的貨幣(比如游戲幣),這就要看個人從什麼方面看了,例如從虛擬貨幣的兌換比率,從貨幣的兌換率影響到本國的經濟等等。

參考:加入WTO後,我國在參加自由貿易協定方面邁出新的步伐。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談判啟動,內地與香港、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順利進展,以及我國與一些國家商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雙邊FTA)的節奏加快,從此我國步入區域經濟合作的新階段。回顧世界雙邊FTA的發展歷程,疏理其內在的原因和特點,通過已有雙邊FTA文本的比較,無疑有助於中國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勢而推動與有關國家地區進行雙邊FTA談判的決策。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為標志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迅猛。然而,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信息通訊技術為支撐的新經濟,為生產銷售的國際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子商務、無紙貿易等新手段的運用使傳統的國際貿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率。在這種條件下,WTO成員的關注焦點轉向了雙邊FTA,其特點是兩個經濟體商簽雙邊FTA,它不僅僅是局限於貿易和投資等經濟層面自由化的區域貿易協定。
簽署雙邊FTA是我國多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加入WTO後,在雙邊FTA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最近幾年,有關雙邊FTA的研究文獻也較多。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實證部門,都對雙邊FTA進行了探討,但它們中的多數沒有認識到把國內與國際、政治與經濟分開的方法帶來的問題。
在學術界,在方法論上對雙邊FTA強調關稅效應的靜態分析。從經濟效應看,雙邊FTA通過相互間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特殊優惠安排,促進成員方有利自身的貿易轉移,使成員方貨物進入彼此市場的機會大為增加,從而促進成員方的貿易和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雙邊FTA推行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優惠措施,減少了相互間的投資障礙,降低投資成本,鼓勵公平競爭,提高彼此的工業化程度與水平,發揮一體化市場的規模效益;雙邊FTA促進成員方技術和人才流動,彌補各自技術和管理人才的不足,提高彼此的科學技術水平,增強成員方的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能力等。
在實證部門,圍繞雙邊FTA利弊的爭論此起彼伏。支持者認為,雙邊FTA將消除各國間貿易和投資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加強WTO功能、完善其多邊規則,從而有利於各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在消除壁壘、實施投資管理及市場監管等政策創新方面,雙邊FTA要比繁瑣的WTO談判快得多。反對者認為,在多邊談判中提出雙邊安排是偏離主題的危險行為,會損害多邊貿易體制。WTO現任總幹事素帕猜在2002年的悉尼部長級峰會上,曾警告區域主義正在抬頭,提醒各成員「通過歧視第三方來創建復雜的貿易體系網路,將會增加全球貿易體系的系統性風險」。美國緊急貿易委員會負責人卡爾曼·科恩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貿易和投資不斷擴大的前景,另一方面各協定間的差異有可能使貿易環境惡化。」

二、世界雙邊FTA活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情況
自由貿易協定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包括特惠貿易區、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等。它們依次構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同階段。在特惠貿易區中,成員之間實行部分特惠關稅減讓。在自由貿易區中,成員之間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但每個成員有權對非成員設定各自的關稅稅率。關稅同盟也是自由貿易區,但成員對所有非成員採取共同的對外關稅。共同市場則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高級形式,除拆除成員之間所有貿易和投資障礙外,還允許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經濟同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它包括各成員國家經濟政策的一體化,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一體化。最後甚至可能導致政治一體化,出現經濟政治同盟。包括雙邊FTA在內的區域經濟合作並非新事物,早在20世紀50年代便已成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半個多世紀以來,區域經濟合作在全球產生過三次浪潮。
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一個浪潮發生在20世紀50—60年代,它以1956年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為標志。構成歐洲區域經濟合作浪潮的另一個主角是由英 國提議並於1960年成立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其成員除英國外,還包括一些西歐小國。這是一個純貿易集團,不具備歐洲共同體那樣的超國家特性。今天歐洲自由貿易聯盟雖然還存在,但成員只限冰島等4個國家。除此之外,在拉丁美洲也出現了一些由發展中國家參加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大部分最終都失敗了,其原因與美國的強烈反對有關。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美國最初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它主張通過多邊貿易談判來實現自由貿易。
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二個浪潮發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其標志是歐洲統一市場的形式,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的誕生。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效標志著美國對區域經濟合作的態度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它放棄了反對區域經濟合作的立場,轉向參與和主導地區自由貿易協定,以獲取更多經濟和政治利益。這一時期,歐共體迅速擴大,並向歐盟過渡。接著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告成立。這直接帶動了拉美和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興起。一些舊的自由貿易協定重新生效,並形成新的區域貿易協定,如南錐體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西非經濟和貨幣聯盟等。亞太地區晚於世界其他地區,直到1989年才出現亞太經合組織(當時僅12個成員),1992年成立了東盟自由貿易區。
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三個浪潮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一直延續至今。這次浪潮的特點是區域貿易協定特別是雙邊FTA在全球各地涌現。據WTO統計,到2003年5月,通知WTO/GATT的區域貿易協議已經超過265個。在這些協議中,有超過190個目前已生效,有138個是1995年1月1日後通知的,其中大部分是雙邊FTA性質的;另外有60個雖然還未做出通知,但也是可操作的。根據已報告的數字來判斷,到2005年生效的區域貿易協議可能達到300個。這次浪潮包括歐盟與非洲、拉丁美洲、歐洲、中亞等地區的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數十個雙邊FTA的實施,以及亞太地區正在商簽的大批雙邊FTA。
1、亞太地區。亞太地區最早的雙邊FTA是1983年簽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緊密經濟關系協定,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亞太地區唯一的雙邊FTA。至於東亞地區, 尚沒有一個雙邊FTA出現。1997年,全球GDP排名前3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唯有日本、韓國、中國、中國台灣及香港特區沒有加入任何雙邊FTA,它們都在東亞。但是,1997年以後,東亞各類雙邊FTA大量涌現,構成區域經濟合作第三次浪潮在亞太舞台上的主角。據不完全統計,亞太地區處於不同階級的雙邊FTA已超過50個。
2、美洲地區。近年來,加拿大與智利達成了雙邊FTA,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雙邊FTA談判也已經接近尾聲,與南錐體共同市場的談判正在進行中;2000年7月墨西哥與歐盟達成了雙邊FTA;美國在2000年與約旦達成了雙邊FTA,與智利、韓國、新加坡和土耳其的雙邊FTA也以「快車道授權」正在談判。在加勒比地區,有13個成員的加勒比共同體與多米尼加和古巴達成了雙邊FTA。
3、歐洲地區。歐盟與中東歐國家通過雙邊協議聯系在一起,還有中歐自由貿易協定成員為: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波羅地自由貿易區成員為: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隨著歐盟東擴進程的加快,歐洲地區的雙邊FTA將更加向外伸展。

4、非洲地區。西非國家共同體成員國:貝南、布基納法所、迦納、馬里、尼日、納爾及利亞和多哥同意在2001年統一稅則。包括了10個國家的南非發展共同體預計在2004年形成自由貿易區。有20個國家參加的東南非共同市場於2000年10月啟動。可以預見,非洲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將以自由貿易區為主,雙邊FTA的商簽還有待一段時間才能成熟。

5、中東地區。海灣合作理事會於1999年1月同意到2005年實現同一稅則。在眾多中東國家中,以色列和約旦已經與美國簽署雙邊FTA。2003年5月9日,美國總統布希宣布,美國擬在今後10年內與中東各國建立一個雙邊FTA,以促使中東經濟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WTO第五屆部長會議在坎昆的無果而終對商簽雙邊FTA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多邊途徑失敗,出於各自國家利益或戰略目標,許多成員已紛紛表示將努力通過雙邊或多邊方式來達到在坎昆沒有達到的目標。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佐立克稱,「當WTO成員思考其將來時,美國不會等待」,將通過雙邊FTA談判來推進開放全球市場的計劃。而新加坡也決定通過雙邊FTA協議來追求自己的自由貿易利益。新加坡貿工部長楊榮文稱「在坎昆談判失敗的情況下,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們來說已變得更加重要」。坎昆會議挫敗給亞洲地區帶來的後果可能不如非洲或拉丁美洲那麼嚴重,但可能促使亞洲國家加緊對外雙邊FTA談判。就連一直對區域貿易協議缺乏熱情的歐盟也開始討論要把商簽雙邊FTA提上議事日程。
總之,雙邊FTA和多邊貿易體制所追求的目標都是貿易自由化,但由於所推動的層面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也大不一樣。從某個角度來說,雙邊FTA是追求貿易自由化的一個階段性選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全球貿易自由化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方向,盡管各國由於發展水平不同、資源差異而呈現出復雜多樣的國家貿易利益,但在WTO的積極推動和各成員的努力配合下,從雙邊FTA走向多邊貿易體制的道路將逐漸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❸ 本科畢業論文想寫虛擬貨幣,請問這屬於經濟學研究范

環保局是主管的行政管理機關,經院長批准、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和其他必須提交的材料,因此,法律適用錯誤是毫無疑問的,再觀察是否採取行政處罰決定,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有權依法責令焦化廠限期改正,由環境保護部門處理,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境保護部門或者其他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擅自拆除或者閑置污染物防治設施;
第四十二條 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分析如下:
一。
三、總之,或者責令停業、關閉、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實施日期;
環保局作為主管機關,亦有權依法根據果農請求,作出處理決定,應當提交申請執行書,要求焦化廠向果農賠償。依照行政法理論,這種決定是一種行政裁決。
二,實質上不能當作行政處罰,而不該是行政處罰決定(見附件1第45條第2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即為違法。

附件:

1。。,因此,環保局的該處罰決定沒有法律依據,超越了職權(在行政法理論上,缺乏具體行政行為的職權要件),本案環保局即使要對焦化廠進行罰款,也是在責令其限期改正後的事情。
第四十五條 造成大氣污染危害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遭受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確有錯誤,法院依照有關規定裁定不予執行是正確的(見附件2)。
即使其作出的是處理決定,也應該適用1995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徵收的超標准排污費必須用於污染防治,而不能是1987的,而不能直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見附件1第12條和第42條)。(當然,如果是焦化廠未經批准、行政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時;失效日期:20000310)
85,而造成的超標排放,環保局可以直接作出處罰決定,見附件1第39條第2項)
環保局受理果農的請求,所作出的也只能是一種裁決性的處理決定。
四、在當時,環保局是可以通過自我糾正來解決問題的,不應當認為其合法。依照目前主流的法理學說,公權力行為在法無明確授權的情況下作出;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除按照國家規定加收超標准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19910711 ,並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環保局責令焦化廠向果農賠償。
有個案例:自我撤銷原處罰決定後,依法作出要求焦化廠向果農賠償的處理決定,或者先責令焦化廠限期改正,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你看可以用不?
根據案發時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
五、本案環保局看似只是混淆了行政決定的性質,造成了形式上的誤用,但在嚴格依法行政的要求下。
(備註:該條款與1987年9月5日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第36條相同)

2,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二)未經環境保護部門同意、大氣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 修正)
第十二條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造成大氣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限期治理,擅自拆除或者閑置污染物防治設施,逾期不改正的,有權作出罰款這一行政處罰決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予執行,並將申請材料退回行政機關我寫論文就用這些,環保局的處罰決定沒有法律依據,超越職權,如果人民法院發現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確有錯誤,這些都是可以的、根據「一」所述

❹ 求 關於 我眼中的貨幣 800字論文

提綱:
(一)貨幣起源(貨幣是什麼,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其作用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二)貨幣發展(分時段闡述,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統治階級利益的關系)
(三)貨幣現狀(紙幣產生對貨幣的沖擊,美元的通脹,經濟的紊亂,銀行家通過貨幣發行對人民的無情剝削;對金本位的回顧,同紙幣比較)
(四)對未來貨幣的展望(金本位可能復辟嗎,電子錢包的方向何在)
(五)總結,歸納總結和闡述自己的觀點

關於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研究

【摘要】宏觀經濟學中學到了GDP,CPI等衡量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指標,同時也學到了針對經濟運行態勢,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合理調整經濟運行方向,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政策工具,本文首先搜集了2008年各月的CPI數據以及08年各季度GDP數據,以此來反映08年經濟運行狀況,同時結合08年全年央行貨幣政策及國家的財政政策,運用宏觀經濟學中所學知識對政策進行考究,鑒於政策具有時滯性本文最後通過對09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分析驗證政策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 宏觀經濟 CPI GDP 數據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一、08年中國國內外經濟環境與經濟運行情況

2008年各季度GDP數據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GDP
10.6%
10.1%
9.0%
8.5%

2008年各月CPI數據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CPI
7.1%
8.7%
8.3%
8.5%
7.7%
7.1%
6.3%
4.9%
4.6%
4.0%
2.4%
1.2%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國南方百年不遇的冰凍雨雪天氣,給中國的2008年經濟蒙上了一層迷霧,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國經濟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至少造成全國工業增長速度回落1.5個百分點,拉低08年一季度GDP增速0.5個百分點,推高CPI漲幅0.3個百分點,汶川地震可能拉低全國工業生產增速0.3個百分點,可能使2008年GDP增長率下降0.4-0.7個百分點。北京奧運會涉及北京、青島、秦皇島、沈陽、天津、上海和香港七座城市,由於改善主辦城市空氣質量和阻止安全生產隱患的一系列活動限制了經濟發展。

國際:從07年下半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在世界不斷蔓延,由於金融危機最後波及到實體經濟,08年後半年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表現的尤為明顯,突出表現在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中國是製造業的「世界工廠」,同時社會上還有「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說法,研究表明美國GDP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率平均將下降5.2個百分點。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消費慾望急劇下降,然而中國連續幾年GDP以兩位數字的速度增長,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中國經濟已成為出口導向型經濟,而這次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更是證明了這一點,2007年中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1.5%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而2008年前三季度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5%拉動經濟GDP1.2個百分點,表明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明顯下降。

二、經濟運行指標與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中學到了GDP、CPI等反映經濟運行情況的指標,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經濟中(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CPI是普通消費者所購買物品和服務總費用的衡量指標,反映了消費者的生活費用水平。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在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等,財政政策工具包括稅收、轉移支付等,08年由於經濟的急劇變化,這些經濟術語不時出現在我們眼前,中國政府也運用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調整經濟的波動,促使經濟能夠穩定發展。

三、08年與經濟運行對應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08宏觀政策出現了「過山車」式的調整,先是「減速」(防過熱,防通脹),再是「換擋」(一保一控),後是「轉彎」(保增長,擴內需),最後幾乎是「掉頭」(防衰退,防通縮)。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都出現了大的調整。

貨幣政策,由上文得知08年一月CPI已達7.1%經濟過熱現象明顯,央行在一月決定從2008年1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減速」防過熱,防通脹,然而08年二月CPI達8.7%創多年來新高,之後連續幾個月CPI都在8%以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過熱,央行在三月、四月、五月連續三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在六月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別按0.5個百分點繳款。通過上文2008年各月CPI數據反映的情況以及央行出台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頻繁,力度之不斷加大,表明08年上半年我國通脹壓力之大,經濟明顯過熱。08年CPI從七月開始下降表明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開始見成效但是同時我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開始顯現,國內出口下降,消費慾望大幅下降,內需嚴重不足,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一是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二是於9月和10月連續三次下調基準利率,兩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釋放保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三是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四是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五是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08年貨幣政策的IS—LM曲線簡單分析(假設IS曲線不變)

08年上半年央行不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實施不斷緊縮的貨幣政策如圖由(1)到(2)所示,以達到LM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從而提高利率,抑制投資,防治經濟過熱

(1) (2)

08年下半年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外需急劇收縮,國內消費不足,央行轉而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反映在圖中(2)到(1)。

財政政策

2008年財政收入,一季度增長35.5%,二季度增長31.4%,三季度增長10.5%,10月下降0.3%,11月下降3.1%,11月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進出口環節稅和印花稅增長速度都出現了下降,11月財政收入出現了1462億元的赤字,表明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在外需急劇下挫,內需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其中在08年上半年由於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不明確,作為反映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市一度下跌,為提振投資者信心,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2008年4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3‰調整為1‰,下半年國務院於2008年11月10日宣布了一項在未來兩年內(到2010年年底之前)投資4萬億人民幣財政刺激計劃。學習宏觀經濟學我們知道在計算GDP的支出法中GDP=C+I+G 因此政府增加投資可以直接拉高GDP,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政策具有時滯性,而且4萬億投資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對經濟的影響不能立竿見影,但是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對提振人們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8年財政政策的IS—LM曲線簡單分析(假設LM曲線不變)

如圖所示國家通過財政手段調整稅收,增加政府支出從而促使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進而增加國民收入。

r r

Y Y

當然財政政策是與貨幣政策同時實施的,如在上文中假設LM曲線不移動只考慮IS的移動就會發現IS的移動在增加Y的同時利率也上升了,這樣就會影響投資,這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是不可行的,然而事實是如上文我國在08年下半年實施了積極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實施使得在國民收入提高的同時利率不至於上升的太大。(如圖)

r r

Y Y

四、從09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數據來看08年政策效果

08年下半年中國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的衰退,鑒於政策的時滯性,我們通過09年一季度的各項宏觀經濟數據來探究政策的效果。

09年一季度GDP增長6.1%,CPI,PPI依然為負,但降幅收窄,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已到了低谷,中國經濟有可能率先復甦。

企業景氣指數 國家統計局09年一季度發布的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也出現降幅明顯收窄的跡象 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點;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05.6,雖然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4點,但相對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21.6點的回落,降幅明顯收窄。「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和企業景氣指數降幅的明顯收窄,從生產者方面顯現出中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跡象。」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國內經濟周期影響,中國企業家信心和企業景氣指數一度大幅下滑:企業家信心指數從去年三季度的123.8急降至四季度的94.6,企業景氣指數從去年三季度的128.6急降至四季度的107.0。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表明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態度由悲觀開始變得樂觀,同時也表明國家在08年11月出台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開始拉動民間投資,我們知道拉升GDP的投資主要是民間投資,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表明企業投資的慾望開始增強,政策效果開始顯現。

PMI指數 國家統計局顯示3月份PMI指數(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達52.4,連續4個月回升,PMI指數被認為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一般認為,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自去年12月份以來,PMI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3月份達到了52.4 。PMI指數的連續回升且達到了50以上表明製造業經濟開始擴張,從另一方面反映經濟的回暖

央行自去年七月以來連續幾次下調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以釋放流動性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09年4月11日發布了3月份貨幣金融運行情況。數字顯示,3月份人民幣貸款延續高增態勢,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89萬億元。至此,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已達4.58萬億元,幾近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5萬億信貸增量的目標。多位經濟學家指出,信貸高增與此前國家4萬億元投資密切相關,體現了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同時,有望為中國經濟率先回暖奠定基礎,通過IS—LM曲線的學習我們知道貨幣增加使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從而使利率下降促進投資的增加,同時流動性的增加使經濟變得活躍起來,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A股在一季度出現了較大的反彈。

08年中國經受了巨大的考驗,中國經濟也經歷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反觀08年的中國經濟運行,中國出台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運行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實表明,時時把脈經濟運行走勢,對經濟加以適度的政策調節有利於經濟穩定地發展,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靈活運用,摘抄即可

❺ 按提綱寫論文,關於我眼中的貨幣(控制在1000字左右,不要太長)

你借鑒一下就可以了 靈活運用
關於中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研究

【摘要】宏觀經濟學中學到了GDP,CPI等衡量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指標,同時也學到了針對經濟運行態勢,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合理調整經濟運行方向,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政策工具,本文首先搜集了2008年各月的CPI數據以及08年各季度GDP數據,以此來反映08年經濟運行狀況,同時結合08年全年央行貨幣政策及國家的財政政策,運用宏觀經濟學中所學知識對政策進行考究,鑒於政策具有時滯性本文最後通過對09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分析驗證政策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 宏觀經濟 CPI GDP 數據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一、08年中國國內外經濟環境與經濟運行情況

2008年各季度GDP數據

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GDP
10.6%
10.1%
9.0%
8.5%

2008年各月CPI數據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CPI
7.1%
8.7%
8.3%
8.5%
7.7%
7.1%
6.3%
4.9%
4.6%
4.0%
2.4%
1.2%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中國南方百年不遇的冰凍雨雪天氣,給中國的2008年經濟蒙上了一層迷霧,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國經濟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至少造成全國工業增長速度回落1.5個百分點,拉低08年一季度GDP增速0.5個百分點,推高CPI漲幅0.3個百分點,汶川地震可能拉低全國工業生產增速0.3個百分點,可能使2008年GDP增長率下降0.4-0.7個百分點。北京奧運會涉及北京、青島、秦皇島、沈陽、天津、上海和香港七座城市,由於改善主辦城市空氣質量和阻止安全生產隱患的一系列活動限制了經濟發展。

國際:從07年下半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在世界不斷蔓延,由於金融危機最後波及到實體經濟,08年後半年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表現的尤為明顯,突出表現在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中國是製造業的「世界工廠」,同時社會上還有「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說法,研究表明美國GDP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率平均將下降5.2個百分點。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消費慾望急劇下降,然而中國連續幾年GDP以兩位數字的速度增長,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中國經濟已成為出口導向型經濟,而這次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更是證明了這一點,2007年中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1.5%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而2008年前三季度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5%拉動經濟GDP1.2個百分點,表明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明顯下降。

二、經濟運行指標與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中學到了GDP、CPI等反映經濟運行情況的指標,GDP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經濟中(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CPI是普通消費者所購買物品和服務總費用的衡量指標,反映了消費者的生活費用水平。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在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等,財政政策工具包括稅收、轉移支付等,08年由於經濟的急劇變化,這些經濟術語不時出現在我們眼前,中國政府也運用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來調整經濟的波動,促使經濟能夠穩定發展。

三、08年與經濟運行對應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08宏觀政策出現了「過山車」式的調整,先是「減速」(防過熱,防通脹),再是「換擋」(一保一控),後是「轉彎」(保增長,擴內需),最後幾乎是「掉頭」(防衰退,防通縮)。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都出現了大的調整。

貨幣政策,由上文得知08年一月CPI已達7.1%經濟過熱現象明顯,央行在一月決定從2008年1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減速」防過熱,防通脹,然而08年二月CPI達8.7%創多年來新高,之後連續幾個月CPI都在8%以上,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已過熱,央行在三月、四月、五月連續三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在六月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別按0.5個百分點繳款。通過上文2008年各月CPI數據反映的情況以及央行出台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頻繁,力度之不斷加大,表明08年上半年我國通脹壓力之大,經濟明顯過熱。08年CPI從七月開始下降表明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開始見成效但是同時我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開始顯現,國內出口下降,消費慾望大幅下降,內需嚴重不足,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一是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二是於9月和10月連續三次下調基準利率,兩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釋放保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三是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四是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五是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08年貨幣政策的IS—LM曲線簡單分析(假設IS曲線不變)

08年上半年央行不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實施不斷緊縮的貨幣政策如圖由(1)到(2)所示,以達到LM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從而提高利率,抑制投資,防治經濟過熱

(1) (2)

08年下半年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外需急劇收縮,國內消費不足,央行轉而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反映在圖中(2)到(1)。

財政政策

2008年財政收入,一季度增長35.5%,二季度增長31.4%,三季度增長10.5%,10月下降0.3%,11月下降3.1%,11月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進出口環節稅和印花稅增長速度都出現了下降,11月財政收入出現了1462億元的赤字,表明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在外需急劇下挫,內需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其中在08年上半年由於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不明確,作為反映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市一度下跌,為提振投資者信心,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2008年4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3‰調整為1‰,下半年國務院於2008年11月10日宣布了一項在未來兩年內(到2010年年底之前)投資4萬億人民幣財政刺激計劃。學習宏觀經濟學我們知道在計算GDP的支出法中GDP=C+I+G 因此政府增加投資可以直接拉高GDP,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政策具有時滯性,而且4萬億投資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對經濟的影響不能立竿見影,但是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對提振人們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8年財政政策的IS—LM曲線簡單分析(假設LM曲線不變)

如圖所示國家通過財政手段調整稅收,增加政府支出從而促使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進而增加國民收入。

r r

Y Y

當然財政政策是與貨幣政策同時實施的,如在上文中假設LM曲線不移動只考慮IS的移動就會發現IS的移動在增加Y的同時利率也上升了,這樣就會影響投資,這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是不可行的,然而事實是如上文我國在08年下半年實施了積極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實施使得在國民收入提高的同時利率不至於上升的太大。(如圖)

r r

Y Y

四、從09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數據來看08年政策效果

08年下半年中國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的衰退,鑒於政策的時滯性,我們通過09年一季度的各項宏觀經濟數據來探究政策的效果。

09年一季度GDP增長6.1%,CPI,PPI依然為負,但降幅收窄,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已到了低谷,中國經濟有可能率先復甦。

企業景氣指數 國家統計局09年一季度發布的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也出現降幅明顯收窄的跡象 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點;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05.6,雖然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4點,但相對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21.6點的回落,降幅明顯收窄。「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和企業景氣指數降幅的明顯收窄,從生產者方面顯現出中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跡象。」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國內經濟周期影響,中國企業家信心和企業景氣指數一度大幅下滑:企業家信心指數從去年三季度的123.8急降至四季度的94.6,企業景氣指數從去年三季度的128.6急降至四季度的107.0。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表明企業家對中國經濟態度由悲觀開始變得樂觀,同時也表明國家在08年11月出台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開始拉動民間投資,我們知道拉升GDP的投資主要是民間投資,企業家信心指數的回升表明企業投資的慾望開始增強,政策效果開始顯現。

PMI指數 國家統計局顯示3月份PMI指數(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達52.4,連續4個月回升,PMI指數被認為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一般認為,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自去年12月份以來,PMI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3月份達到了52.4 。PMI指數的連續回升且達到了50以上表明製造業經濟開始擴張,從另一方面反映經濟的回暖

央行自去年七月以來連續幾次下調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以釋放流動性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09年4月11日發布了3月份貨幣金融運行情況。數字顯示,3月份人民幣貸款延續高增態勢,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89萬億元。至此,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已達4.58萬億元,幾近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5萬億信貸增量的目標。多位經濟學家指出,信貸高增與此前國家4萬億元投資密切相關,體現了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同時,有望為中國經濟率先回暖奠定基礎,通過IS—LM曲線的學習我們知道貨幣增加使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從而使利率下降促進投資的增加,同時流動性的增加使經濟變得活躍起來,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A股在一季度出現了較大的反彈。

08年中國經受了巨大的考驗,中國經濟也經歷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反觀08年的中國經濟運行,中國出台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運行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實表明,時時把脈經濟運行走勢,對經濟加以適度的政策調節有利於經濟穩定地發展,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❻ 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250左右的小論文

銀行家論壇
曹子瑋
緊縮貨幣政策下關注宏觀經濟的「 三個增加」

從緊貨幣政策出台後, 宏觀經濟層面
的「 三個增加」 值得商業銀行予以關注
一是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 宏觀調
控初顯成效, 但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在增
加二是年我國宏觀經濟增長幅度出
現回落的可能性在增加三是銀行業金融
機構在從緊貨幣政策的條件下面臨的某些
風險在增加。
首先, 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在增加。
年, 全球經濟發展和國內宏觀經濟運
行中都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問題、新
趨勢。從前十一個月經濟金融走勢來看,
國民經濟總體態勢良好, 宏觀調控初顯成
效。主要表現在一是國民經濟主要指標
增速出現放緩, 二是貸款增速得到初步控
制, 三是外貿出口結構得到初步優化, 四
是節能減排工作初見成效。此外, 隨著改
善民生各項政策逐步落實到位, 收人分配
格局不斷優化, 城鄉居民收人, 特別是低
收人群體的收人持續增加。就業人數持續
擴大, 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 低收人
家庭住房條件也初步改善。但我們也要清
隴地粉到, 年以來國內外宏觀經濟
形勢日趨復雜。從國內來看, 外貿順差過
大、投資增長過快、流動性過剩、信貸投
放偏快等「 四過」 現象十分突出。經濟增
長存在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壓力, 生產要素
價格不斷上漲, 年月份數據顯示居
民消費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均呈現加速
上漲的態勢, 上游產品價格的上漲必然傳
導至下游產品的成本中去, 通貨膨脹的發
展趨勢值得關注。
其次, 年我國宏觀經濟增長幅
度出現回落的可能性在增加。目前我國經
濟形勢很好, 投資回報率很高, 是全世界
投資的樂土。雖然大家都對我國經濟的長
期增長動力和發展趨勢保持樂觀, 但是我
們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的脆弱性。中國經濟
的脆弱性在經濟高增長的掩蓋下極容易被
人們所忽視。經濟脆弱性的典型症狀在於
結構不平衡, 如消費、投資與出口的不平
衡, 產業的不平衡, 地區的不平衡, 高附
加值產品與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不平衡
等。我們看到, 年月份出口額由於
一些因素的影響增幅已經開始下降, 順差
的增長幅度也在下降, 因此可以預見
年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會放緩。而從
緊的貨幣政策的一個直接效應就是投資將
會受到嚴格控制, 因此投資對經濟的拉動
也會減緩對於消費而言, 由於存在收人
和支出預期不穩定以及消費升級換代跨度
較大等方面的原因, 消費的增長不太可能
出現大幅度的躍升。從國際上看, 次貸危
機的影響仍在延續, 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不
容樂觀。因此, 雖然年中國具有舉辦
奧運會這樣的拉動經濟的積極因素, 但形
勢並不容樂觀。最近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
場已經出現拐點, 這也許能從一個側面說
明問題。經濟發展正如流動性一樣, 緊縮
與過剩都不是常態, 而這種非常態能否延
續關鍵在於預期, 一旦預期發生逆轉, 預
期必然有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經濟發展
趨勢的逆轉也會隨著預期的改變而迅速發
生。比如美國次級債危機就能很好地說明
這一問題。
第三,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從緊貨幣
政策的條件下面臨的風險在增加。實施從
緊的貨幣政策以後, 銀行業將面臨著各類
新的風險。突出地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
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經濟可能出現新
的拐點, 部分企業受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和
宏觀調控影響, 成本增加、需求下降, 利
潤空間縮小, 造成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的
減弱, 從而增大了信貸風險。二是流動性
風險。宏觀經濟領域里流動性過剩問題表
現突出, 緊縮措施的頻繁出台、特別國債
的發行以及資本市場的持續火爆是引發銀
行系統內的流動性向銀行體系外轉移的外
因, 過剩資金游離於銀行體系之外趨勢明
顯, 流動性風險加大。年二季度以來
銀行業金融機構儲蓄存款出現了連續數月
凈下降的情況, 為年以來所僅見。部
分中小金融機構成為資金的凈拆入方。種
種數據和跡象表明銀行業整體流動性風險
正在增加, 並且已經有從中小銀行向大型
銀行擴散的趨勢。三是匯率風險。年
以來,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速度呈現逐年加
快的態勢。但是由於人民幣匯率衍生工具
缺位, 匯率風險無法有效對沖, 導致銀行
業金融機構的銀行賬戶、交易賬戶和表外
業務中的匯兌損失上升, 對外匯敞口較大
的銀行影響尤其顯著。銀行客戶尤其是
進出口企業的外匯風險上升, 在一定程度
上縮減了企業出口業務的利潤空間, 間接
增大了這些銀行客戶的信用風險。四是境
外投資風險。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國內
外金融市場上進行債券投資的規模正在不
斷擴大。隨著美國次級債危機影響的不斷
加深和延續,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資
產風險不斷加大。
作者單位中國銀監會

❼ 貨幣銀行經濟學畢業論文好寫嗎關於虛擬貨幣發行或者比特幣的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金融產品創新研究
出口保險中融資貨幣經濟權益保障法律問題分析
VaR在商業貨幣經濟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論貨幣經濟的全面風險管理核心方法RAROC
我國貨幣經濟跨國經營的戰略選擇
基於價值鏈的貨幣經濟商業模式創新
入世後城市商業貨幣經濟的發展問題研究
我國農村商業貨幣經濟競爭力實證分析
關於我國城市商業貨幣經濟競爭力的分析
商業貨幣經濟企業客戶滿意度探討
貨幣經濟人力資本價值測量及其貢獻研究
論商業貨幣經濟私人業務的品牌建設
我國國有商業貨幣經濟不良資產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中國商業貨幣經濟投資理念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跨境並購動機及其戰略實現
貨幣經濟帳戶資金權利狀態研究
我國網路貨幣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關於我國貨幣經濟並購問題的探討
平衡計分卡在我國商業貨幣經濟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外資貨幣經濟法律監管制度研究
國有商業貨幣經濟公共性職能探討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中間業務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我國貨幣經濟保險業務發展瓶頸及其對策研究
中國商業貨幣經濟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及效應研究
政府對國有商業貨幣經濟管理關系初探
我國民營貨幣經濟發展問題探究
招商貨幣經濟網上貨幣經濟建設的研究
商業貨幣經濟制度變遷研究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客戶經理制再造研究
VAR模型在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商業貨幣經濟客戶關系管理理論及信息技術應用
試論強化政府貨幣經濟監管的方法和途徑研究

❽ 關於政治經濟學的貨幣政策論文

貨幣政策的政治經濟學 貨幣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其目標與財政政策的目標基本相同,包括充分就業、價格穩定、匯率穩定、高速度經濟增長以及利率穩定、依據可承受的要求分攤緊縮性貨幣政策的負擔、防止大規模銀行倒閉和金融恐慌等。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率、法定準備金率、道義勸告、公布與指導等。貨幣政策有多個目標和多種工具,就需要討論:第一,不同的貨幣政策之間在效果上有什麼差別?第二,不同貨幣政策工具對不同經濟主體有什麼影響?第三,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如何選擇的?如果同一個貨幣政策對國內不同經濟主體的影響差別很大,獲得利益者自然支持該政策,而利益受損者就可能反對,從而產生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差別和利益博弈。同時,在國內不同經濟主體之間與貨幣政策的制定者之間也存在博弈,這還涉及到理性預期假定下貨幣政策是否有效的問題。(一)貨幣政策的制定是不同主體博弈的結果貨幣政策一般是由中央銀行制定實施的。中央銀行是如何制定貨幣政策的呢?美國經濟學家凱恩對比了美國聯邦儲備體系貨幣操作的兩種觀點:一種是烏托邦式的;另一種是憤世嫉俗式的。烏托邦式的觀點是將美聯儲看作一心一意為公眾利益服務的機構。美聯儲的政策目標包括通貨膨脹、失業和利率等,其任務是更精確地定量給出政策目標和政策工具之間的關聯。大量的經濟學專業人士被邀請來設計模型,以找到能夠最有效地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工具。憤世嫉俗的觀點強調貨幣政策並非美聯儲一心一意為公眾利益服務的結果,而是各方壓力相互競爭的結果。美聯儲主席、其他聯儲官員、國會議員和財政部官員的言論都被看作貨幣政策受不同主體影響的證據。美聯儲通過利率進行操作,接受利率向哪個方向變動的勸告,它接受經濟部門,特別是受利率影響的經濟部門的游說,這些部門可能包括建築行業、金融機構和證券交易商等。烏托邦式的觀點將貨幣政策看作是美聯儲為實現公眾利益而設計的,是福利經濟學的規范分析;而憤世嫉俗的觀點將貨幣政策看作美聯儲與其他政府部門和各種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的結果,是實證分析。如果美聯儲是一個超脫於政府、總統、國徽和其他利益集團的部門,可以設想它完全為公眾利益服務,但如果美聯儲是一個現實的官僚機構,那麼其為全體公眾利益服務的可能性就要受到懷疑。同時,相同的貨幣政策對國內不同主體的影響差別甚大,其政策即使想要服務於全體公眾的利益也是不可能的。這就決定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只能是不同主體相互博弈的結果。(二)特定貨幣政策對不同經濟主體的再分配效應相同的貨幣政策對不同經濟主體的影響差別很大,有的主體受益,有的主體受損。即使都受益或都受損的經濟主體,受益或受損的程度也不相同,即貨幣政策是非中性的。梅耶等認為,人們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中受到的負面影響比較大,因為它可能會從公眾手中抽走一部分實物;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中受到負面影響的部門有住宅建築業、小企業廠商等。最簡單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提高利率。對住宅建築業而言,這至少會造成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提高了住宅建築業的建築成本,使新住宅建設者遭受損失;第二,提高了購房者的支付成本,特別是購房者需要分期付款的時候,利率越高,購房者需要支付的成本就越高。對小企業廠商、特別是新企業廠商而言,利率提高可能會使這些企業在還未進入市場前就已經破產了,因為利率提高會提高這些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其獲利的機會。同時,利率提高對債權人比對債務人有利,比如在銀行中擁有存款者在利率提高後可以多得到利息;而欠銀行貸款者則必須因為利率的提高而多向銀行支付還款。針對特定的貨幣政策,有的主體收益,有的主體受損,就在不同主體之間由於特定的貨幣政策而形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效應。(三)貨幣政策是否有效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是與一定的宏觀經濟背景密切相關的,中央銀行之所以要制定和實施一定的貨幣政策,就是為了解決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如在經濟過熱時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在經濟蕭條時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這些貨幣政策的效果如何呢?經濟學的研究表明,任何貨幣政策都存在時滯,即從政策實施到發揮作用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並且在許多情況下,貨幣政策不但起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問題,被稱為「穩定器夢魘」。對貨幣政策「時滯」和起不到預期效果的原因,經濟學家們雖然給出了各種解釋,但也可以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得到解釋。1.社會公眾可能不知道什麼對他們是最好的。每個經濟主體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在貨幣政策問題上,公眾並非不理性,但政策實施中每個主體能夠得到的收益或受到的損失是非常少的,而對政策實施可能產生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要關注貨幣政策實施中的各種問題,卻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理性的選民一方面會有搭便車的動機,另一方面也有「理性的無知」的動機。2.特殊利益集團可能會對貨幣政策施加過大的影響。貨幣政策對每個主體的影響是不同的,但不同主體組織起來形成利益集團的可能性卻存在很大的差別,住宅建築業、小企業生產商可能更容易組織起來,而其他受影響的公眾組織起來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在政策制定的影響中,已經組織起來的利益集團要比尚未組織起來者將產生大得多的影響,他們可能會提供政治獻金等方式獲得政策制定者的支持。3.作為官僚機構的中央銀行更是關心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公眾的利益。前面在分析中央銀行是官僚機構的時候已經闡述過該問題。4.理性預期的反作用。羅伯特·盧卡斯、托馬斯·薩金特和尼爾·華萊士等提出了選民或其他經濟主體的理性預期問題。他們認為,面對特定的經濟形勢,企業主、消費者等可能會對中央銀行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做出理性預期,為了防止自己在貨幣政策中遭受損失或為了在政策實施中獲得收益,這些消費者、企業主在政府實施特定的政策之前就已經開始行動,當中央銀行制定的貨幣政策實施時,經濟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作用基本也就不能發揮出來了。他們還提出,政策要能夠起作用,必須要出公眾所不意。這樣,在政策制定者和公眾之間就存在一種博弈。總之,貨幣政策能否發揮作用、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並非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需要進行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四、貨幣非中性的新解釋傳統的「貨幣中性論」認為,從長期看,貨幣數量增加對物價和經濟增長沒有影響。如果僅從貨幣數量對物價和經濟增長的影響看,貨幣數量的增加對社會經濟可能沒有影響,是中性的。但是,貨幣數量增加並非均勻分布的,社會不同階層、不同主體在貨幣數量增加中能夠得到的新增加貨幣的數量是不同的。貨幣數量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社會階級結構,進而改變一個國家不同階層的地位,促使制度發生變遷,促進或阻礙經濟增長。該思路可以概括為:外生貨幣→財富重組→階級興衰→制度變遷→經濟增長。比如,美洲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人在美洲發現了大量金銀並運往歐洲,導致了歐洲金銀數量的迅速增加。與此同時,流入歐洲的金銀在歐洲不同階層之間重新分配,導致了歐洲社會階級結構和不同階級相對力量的變化,商人階級興起。新興階級出現之後,不滿足於既定的社會制度和權力分配格局,進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促進了產權制度創新。有效的產權制度建立起來,形成了對新興階級產權的有效保護。在此基礎上,政府信譽建立起來,促進了國債制度的建立;私人信譽建立起來,促進了金融市場的自發建立和擴展。由此引起的低利率和大規模投資,促進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生。五、結語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貨幣問題本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學問題,因為貨幣是最直接的財富。貨幣關系體現了人與人之間最赤裸裸的利益關系。貨幣本身作為一種制度,它的起源與演變,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易關系的變化,貨幣材料的選擇、鑄幣制度、紙幣制度等都是以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的。貨幣政策問題既是貨幣問題,也是政策選擇問題,顯然是政治經濟學的問題。對貨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貨幣材料的選擇是否體現了特定歷史時期不同階級或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博弈;從多種金屬本位制度向單一金屬本位制度的演變,是否涉及財富的轉移;貨幣政策的演變究竟體現了哪些主體之間的關系;不同國家之間貨幣相互交換的基礎是什麼;等等。本文僅是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研究貨幣問題的一個開端,大量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❾ 奢侈消費的經濟學分析論文1500字,別網上復制,自己寫的,我所有金幣都給你

一篇論文能換一個畢業證
問題是買來的論文能換來老闆的薪水嗎?
自己查資料,5天圖書館,完了上網下載數據,和資料。不難

❿ 貨幣銀行學論文

淺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及其利與弊
摘要:近年來人們幣匯率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際上對人民幣升值的輿論呼聲特別高。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這加快了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進程。它有利有弊,但是利多於弊。
關鍵詞:匯率;人民幣升值;正面影響;負面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的背景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我國頂住壓力保持人民幣不貶值,被世界各國稱贊。2003年,我國面臨著同樣巨大甚至更難抵禦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這次不同的是,先是日本財務相在七國財長會議上提出類似於1985年針對日元的「廣場協議」那樣的文件,要求人民幣升值。隨後美國財政部長斯諾也表示人民幣應該升值。而由於美元走低,歐洲和東亞一些國家擔心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沖擊,也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行列。國際上出現了一股強大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勢力。
二、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首先從經濟學上講,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依據:
第一,人民幣匯率自1994年以來已近10年沒有進行調整,而這10年中國經濟和國力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第二,90年代以來,一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夥伴一直就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價值低估。
第三,在近幾年,國際收支失衡的背景下,外匯節余過多本身就表明外幣定價過高。而中國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所以就使得本幣(人民幣)定價過低,從而使人民幣升值就有很大壓力。
第四,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主要貨幣包括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實際上也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大幅度貶值。
其次從國際政治分析,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國際政治問題。一些西方國家頻頻呼籲人民幣升值,背後還另有原因。他們簡單地將人民幣幣值水平與其本國製造業的衰退聯系在一起,試圖強迫人民幣升值。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人民幣匯率過低。有人提出應將人民幣匯率恢復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歷史水平。二是中國外匯儲備過高,中國入世以來,並沒有出現進口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貨緊縮。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再次從國內經濟分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人民幣升值與國家緩解目前「經濟過熱」的顧慮相一致的。因為在固定匯率下,升值壓力會被轉化為通漲壓力,即外匯占款導致貨幣供給量上升,帶來通漲壓力。擴大人民幣浮動范圍會緩解升值壓力向通漲壓力的轉換,即人民幣升值會對國內價格形成向下的壓力。
三、人民幣適度升值的有利影響
(一)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宏觀國民經濟結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從長期來看將有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我國進出口產品結構嚴重不匹配,出口產品居於前列的紡織品、農產品和機電產品附加值較低,人民幣升值會降低這些行業的價格競爭優勢。短期來看紡織品、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有利於我國發揮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這些行業的畸形發展並不利於我國提高綜合國力,也不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
人民幣升值在客觀上可以長期促進我國通過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優化我國經濟結構。當貨幣升值後,資本就會尋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進行投資,使這些產業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技術創新改革,增加其國際市場競爭力。
(二)優化出口貿易結構、擴大內需,有助於我國形成穩定的經濟增長趨勢
在世界市場上,我國產品價廉物美。一旦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我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一些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會被擠出市場,從而改善我國出口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我國企業長期以低價格佔領國際市場的做法,實際是自相殺價競爭的結果。人民幣升值後,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降低采購生產資料的價格或提高管理方式來壓縮生產成本。而壓縮生產成本的空間並不大,因此,企業必須從自身管理經營入手,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提高質量,以增強競爭能力。同時,人民幣匯率形成體制的改革要求出口企業不斷地開發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也包括進行外匯遠期買賣,在國內融資時借貸美元等運用金融手段的風險規避。這有助於企業養成隨時關注國際動態,及時防範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從而為企業進一步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奠定良好基礎。
(四)平衡、緩解各國的貿易矛盾,為以後進行深層次的貿易往來打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
隨著此次對人民幣匯率體制的改革調整,我國的出口產品在生產成本和國際價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人民幣升值雖然不能解決中美貿易巨大的差額問題,但也會間接起到緩解與美國、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國在低價反傾銷上的貿易摩擦。
四、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
(一)不利於出口和引進外資
原來10億美元能從我國買到的商品,人民幣升值後,買相同質量和數量的商品,外國進口商就要多付出幾百萬美元甚至更多才買得到了。外商在投資前肯定需要權衡得失。
(二)可能加劇我國的資本外流
人民幣升值,會使原來需10億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資,升值後會少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會加速資本外流。
(三)使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可能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即面臨縮水的可能。
五、總結
人民幣的升值是把雙刃劍,它對我國進出口、對外引資、外債償還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政府應該制定出合理的實施方案和應對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

熱點內容
以太坊錢包只有usdt怎麼轉出 發布:2024-11-17 08:45:32 瀏覽:280
ad幣有礦機嗎 發布:2024-11-17 08:28:22 瀏覽:775
怎麼注冊萊特幣的錢包 發布:2024-11-17 08:28:19 瀏覽:601
天天蓋大樓3挖礦進不去 發布:2024-11-17 08:22:04 瀏覽:246
最強挖礦者 發布:2024-11-17 08:13:10 瀏覽:991
比特幣礦機算力4t 發布:2024-11-17 07:31:25 瀏覽:482
比特熱點bth挖礦 發布:2024-11-17 07:30:43 瀏覽:381
幣圈交易所全球100排名 發布:2024-11-17 07:19:04 瀏覽:541
我的世界刷礦機的原理 發布:2024-11-17 07:05:28 瀏覽:950
礦機銷售銷招聘 發布:2024-11-17 06:52:36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