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控制卡pcie還能用
❶ 關於pcie ×1轉16 插顯卡 問題
x1的帶寬連1GB都沒有,一般也就500MB/s,就連第一版的額pcie x16 1.1都有 8GB的帶寬,跑分玩游戲需要消耗大量帶寬,這個帶寬不足。這樣轉接一般用於虛擬幣礦機,因為單純的無腦計算不需要消耗多少帶寬,而游戲、跑分則需要
❷ 顯卡礦機立放會有什麼影響
以太坊挖礦顯卡礦機占據了大部分,並且還有很大一部分的DIY顯卡礦機沒有顯示。
同 ASIC 礦機一樣,顯卡礦機也存在很多坑,而且顯卡礦機的專業化程度和透明度相對低些,對於新手礦工而言,更容易掉入坑裡。
今天,中外礦業就來梳理下購買顯卡礦機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彎路,更好地規避風險。
顯卡礦機及其優點
挖礦設備的演變經歷了 4 個階段:個人電腦、顯卡礦機(GPU)、FPGA 礦機和 ASIC 礦機。
對於像 BTC、LTC 等發展相對成熟的 PoW 幣種,算力早已被 ASIC 礦機所壟斷,但一些小幣種,比如匿名幣 GRIN、XMR,還是以顯卡礦機為主。此外,雖然以太坊(ETH)2.0 的共識機制要轉變為 PoS,但目前階段依然是顯卡礦機在挖。
在算力上,顯卡礦機無法與 ASIC 礦機匹敵,但顯卡礦機也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顯卡礦機能挖的幣種更多,更加靈活。不像 ASIC 礦機只能挖固定演算法的幣種,「弔死」在一棵樹上,顯卡礦機可以挖絕大部分的幣,哪個幣種收益高就選擇挖哪個幣,靈活切換。
其次,顯卡礦機的殘值更高。顯卡礦機的顯卡拆下來後還可以賣到新卡價格的 6~7 折,顯卡礦機的其餘硬體可以賣 500~1000 元。相比之下,ASIC 礦機的殘值就少得可憐,一台報廢的 ASIC 礦機硬體只能賣 30 元左右。
最後,顯卡礦機可供 DIY 的空間大。ASIC 礦機出廠時就封裝好了,功率、算力、能效比都是固定的,雖然有些型號的礦機可以採取降頻、超頻等方式,改變礦機的能效比,但變動的幅度不大;相比之下,顯卡礦機的可操作空間就很大了,除了官方封裝的顯卡礦機外,動手能力強的礦工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去市場上購買 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電源和機箱,然後自己組裝。
購買顯卡礦機會遇到哪些坑
ASIC 礦機需要研發晶元,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人才,門檻高,風險大,所以能生產 ASIC 礦機的廠商屈指可數。顯卡礦機不需要開發專用的晶元,最重要的部件顯卡是現成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更低。在 2017 年加密貨幣大牛市期間,超過一半的華強北顯卡經銷商都試過自己組裝顯卡礦機去參與挖礦。
普通用戶在購買顯卡礦機時,需要避開以下幾個坑:
1、新機器裝了二手顯卡
顯卡礦機的組裝門檻相對較低,這給了一些黑心的礦機廠商「發財機會」。他們賣的一些新礦機,裡面封裝的並不是全新的顯卡,而是二手甚至三手的顯卡,簡單翻新後,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鑒別出來。這樣的礦機,上架後會經常出現算力不足、故障率高等現象。
2、通過刷 BIOS 篡改顯卡信息
顯卡礦機最重要的部件是顯卡,顯卡的性能和數量直接決定了礦機的算力。一些黑心的顯卡礦機二道販子會通過刷固件的形式,來篡改顯卡的信息,從而將低端顯卡礦機賣出高端礦機的價錢。
舉個例子,AMD 顯卡的 GPU 核心晶片上已經多年不印任何型號參數了,而 RX470~RX580 顯卡都有著相通的 PCB 方案,通過刷 BIOS 可以更改顯卡的一部分信息,讓人無法通過 GPU 核心上判斷礦機里封裝的顯卡是最低端的 RX470 還是 RX580。
這里簡單解釋下 BIOS。它是一個控製程序,控制著顯卡的各種工作狀態,包括核心工作頻率、顯存工作頻率、功耗限制、工作電壓、顯存時序等核心參數。刷 BIOS 就是用新的控製程序替代原廠的程序,從而篡改某些核心參數,以達到更好的能效比。這有點像 ASIC 礦機刷固件實現超頻、降頻。
❸ 請問PCI的插槽能差PCIE的卡嗎
不一樣,不可能插。
❹ 筆記本換SSD,發現裡面有個PCIE的16G,這個還能利用起來嗎
你需要在開機主板設置里修改bios
把硬碟控制器模式修改為raid。
然後重新啟動之後用intel®
rapid
storage開啟緩存功能。
這個在你最初新電腦的時候它是開起來的吧,只是你後來重裝系統之後沒設置。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請問PCIE,PCI-E和PCIX介面的差別和用途是什麼
一、PCI: PCI,外設組件互連標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於定義局部匯流排的標准。此標准允許在計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匯流排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3MB/s(33MHz * 32bit/s),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匯流排的第三代I/O技術,該規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負責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規范草稿制定完畢,並移交PCI-SIG(PCI特別興趣小組,PCI-Special Interest Group)進行審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被命名為Serial PCI(受到串列ATA的影響),但最後卻被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別快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0規范,並於2007年初推出2.0規范(Spec 2.0),將傳輸率由PCI Express 1.1的2.5GB/s提升到5GB/s。
二、PCIX PCI-X介面是並連的PCI匯流排的更新版本,仍採用傳統的匯流排技術,不過有更多數量的接線針腳,同時,如前所述的所有的連接裝置會共享所有可用的頻寬。 與原先PCI介面所不同的是:一改過去的32位,PCI-X採用64位寬度來傳送數據,所以頻寬自動就倍增兩倍,而擴充槽的長度當然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除此之外,其餘的包括傳輸通訊協議、訊號和標準的接頭格式都一並兼容,好處是3.3V的32位的PCI適配卡可以用在PCI-X擴充槽上,當然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將64位PCI-X適配卡接在32位PCI擴充槽上,不過,頻寬速度將會大減。 這個匯流排寬度倍增的改良版本對一些專業儲存控制器,例如SCSI、iSCSI、光纖信道(Fibre Channel)、10GBit乙太網和InfiniBand等其他傳輸裝置,仍然無法提供足夠的頻寬,因此引進PCI-SIG介面以提供數個不同速度等級,可以從PCI-X 66一路上到PCI-X 533規格,以下表列這些技術細節:匯流排寬度 頻率速度 功能 頻寬 PCI-X 66 64位 66MHz Hot Plugging,3.3V 533MB/s PCI-X 133 64位 133MHz Hot Plugging,3.3V 1.06GB/s PCI-X 266 64位/16位選項 133MHz Double Data Rate Hot Plugging,3.3V&1.5V ECC supported 2.13gb/S PCI-X 533 64/16位選項 133MHz Quad Data Rate Hot Plugging,3.3&1.5V ECC supported 4.26GB/s 你可以看到當頻率速度到達了PCI-X 133的133MHz事後,就再也升不上去,為了讓頻寬能夠倍增,於是不惜將主存儲器及前端匯流排上已經行之有年而且路人皆知的技術搬過來,因此,PCI-X 266用上Double Data Rate技術,讓每一個時鍾脈沖的上升與下降邊緣都可以傳輸數據,所以又多出了一倍的機會來傳輸數據,而PCI-X 533規格更進一步採用每一個時鍾脈沖可以傳送四次的技術,英特爾早在所有的Pentium 4和Xeon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就用上這些技術了。 三、PCIE: PCI-Express是最新的匯流排和介面標准,它原來的名稱為「3GIO」,是由英特爾提出的,很明顯英特爾的意思是它代表著下一代I/O介面標准。交由PCI-SIG(PCI特殊興趣組織)認證發布後才改名為「PCI-Express」。這個新標准將全面取代現行的PCI和AGP,最終實現匯流排標準的統一。它的主要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高,目前最高可達到10GB/s以上,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PCI Express也有多種規格,從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滿足現在和將來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爾的i915和i925系列晶元組。當然要實現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就象當初PCI取代ISA一樣,都會有個過渡的過程。 四、CPCI Compact 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簡稱CPCI,中文又稱緊湊型PCI,是國際工業計算機製造者聯合會(PCI In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r's Group,簡稱PICMG)於1994提出來的一種匯流排介面標准。是以PCI電氣規范為標準的高性能工業用匯流排。CPCI的CPU及外設同標准PCI是相同的,並且CPCI系統使用與傳統PCI系統相同的晶元、防火牆和相關軟體。從根本上說,它們是一致的,因此操作系統、驅動和應用程序都感覺不到兩者的區別,將一個標准PCI插卡轉化成CPCI插卡幾乎不需重新設計,只要物理上重新分配一下即可。為了將PCI SIG的PCI匯流排規范用在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1995年11月PICMIG頒布了CPCI規范1.0版,以後相繼推出了PCI-PCI Bridge規范、Computer Telephony TDM規范和User-defined I/O pin assignment規范。簡言之CPCI匯流排 = PCI匯流排的電氣規范 + 標准針孔連接器+ 歐洲卡規范。 CPCI的出現不僅讓諸如CPU、硬碟等許多原先基於PC的技術和成熟產品能夠延續應用,也由於在介面等地方做了重大改進,使得採用CPCI技術的伺服器、工控電腦等擁有了高可靠性、高密度的優點。CPCI是基於PCI電氣規范開發的高性能工業匯流排,適用於3U和6U高度的電路插板設計。CPCI電路插板從前方插入機櫃,I/O數據的出口可以是前面板上的介面或者機櫃的背板。它的出現解決了多年來電信系統工程師與設備製造商面臨的棘手問題,比如傳統電信設備匯流排VME與工業標准PCI匯流排不兼容問題。CPCI技術是在PCI技術基礎之上經過改造而成,其特點具體有三個方面: 一是繼續採用PCI局部匯流排技術; 二是拋棄IPC傳統機械結構,改用經過20年實踐檢驗了的高可靠歐洲卡結構,改善了散熱條件、提高了抗振動沖擊能力、符合電磁兼容性要求; 三是拋棄IPC的金手指式互連方式,改用2mm密度的針孔連接器,具有氣密性、防腐性,進一步提高了可靠性,並增加了負載能力。 CPCI規范自製定以來,已歷經多個版本。最新的PICMG 3.0所規范的CPCI技術架構在一個更加開放、標準的平台上,有利於各類系統集成商、設備供應商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PICMG 3.0標準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與PICMG 2.x完全不同,特別在速度上與PICMG 2.x相比,PICMG 3.0速度每秒可達2Tb。PICMG 3.0主要將應用在高帶寬電信傳輸上,以適應未來電信的發展,PICMG 2.x則仍是目前CPCI的主流,並將在很長時間內主宰CPCI的應用。 CPCI具有可熱插拔(Hot Swap)、高開放性、高可靠性。CPCI技術中最突出、最具吸引力的特點是熱插拔。簡言之,就是在運行系統沒有斷電的條件下,拔出或插入功能模板,而不破壞系統的正常工作的一種技術。熱插拔一直是電信應用的要求,也為每一個工業自動化系統所渴求。它的實現是:在結構上採用三種不同長度的引腳插針,使得模板插入或拔出時,電源和接地、PCI匯流排信號、熱插拔啟動信號按序進行;採用匯流排隔離裝置和電源的軟啟動;在軟體上,操作系統要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目前CPCI匯流排熱插拔技術正在從基本熱切換技術向高可用性方向發展。 CPCI所具有高開放性、高可靠性、可熱插拔的特點,使該技術除了可以廣泛應用在通訊、網路、計算機電話之外,也適合實時系統控制、產業自動化、實時數據採集、軍事系統等需要高速運算、智能交通、航空航天、醫療器械、水利等模塊化及高可靠度、可長期使用的應用領域。由於CPCI擁有較高的帶寬,它也適用於一些高速數據通信的應用,包括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等。
❻ 主板的PCI插槽好乾什麼用處PCI插槽有什麼作用
PCI插槽比較有用,PCI插槽擴展非常豐富,可插接顯卡、音效卡、網卡、內置Modem、內置ADSL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介面卡、RAID卡、電視卡、視頻採集卡以及其它種類繁多的擴展卡。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擴展插槽,通過插接不同的擴展卡可以獲得目前電腦能實現的幾乎所有外接功能。
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
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6)礦機控制卡pcie還能用擴展閱讀
PCI插槽基於PCI局部匯流排的擴展插槽,其顏色一般為乳白色,位於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對於很多玩家來說一款主板上,擁有兩根PCI插槽是最完美的。一個接音效卡、一個接診斷卡或者其它設備。而有些視頻製作的用戶,PCI插槽在主板上需要更多一些。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的主板。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
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❼ 為什麼挖礦的主板怎麼只能接8個pcie設備
1、因為第一條x16獨立顯卡插槽的帶寬是由CPU提供的,而第二條一般都是由晶元組提供的(晶元組提供的一般最高x4);2、有些第一條x16獨立顯卡插槽的帶寬是可以拆分的(一般拆成x8+x8),這樣第二條顯卡插槽的帶寬就只有x8了,其實如果同時插2塊顯卡時,這個時候第一條顯卡插槽的帶寬也只有x8;3、有些晶元組或CPU可以提供的帶寬,這個時候第2、3……條顯卡插槽的速率可能也會是x16,具體要根據不同的晶元組來看的;4、一般只有高端、旗艦晶元組主板才允許拆分CPU的PCI-E通道(如Z170、X99等)。5、如果不是高端晶元組,那麼第二條顯卡插槽的帶寬最多也就是x4.
❽ PCI插槽干什麼用的
PCI插槽,是基於PCI局部匯流排(,周邊元件擴展介面)的擴展插槽。其顏色一般為乳白色,位於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寬為32位或64位,工作頻率為33MHz,最大數據傳輸率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可插接顯卡、音效卡、網卡、內置Modem、內置ADSL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介面卡、RAID卡、電視卡、視頻採集卡以及其它種類繁多的擴展卡。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擴展插槽,通過插接不同的擴展卡可以獲得電腦能實現的幾乎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實的「萬用」擴展插槽。
一種由英特爾(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於定義局部匯流排的標准。此標准允許在計算機內安裝多達10個遵從PCI標準的擴展卡。最早提出的PCI匯流排工作在33MHz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133MB/s(33MHz*32bit/s),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信號緩沖,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適合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連接介面,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PCI匯流排系統要求有一個PCI控制卡,它必須安裝在一個PCI插槽內。這種插槽是目前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當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根據實現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與CPU一次交換32位或64位數據,它允許智能PCI輔助適配器利用一種匯流排主控技術與CPU並行地執行任務。PCI允許多路復用技術,即允許一個以上的電子信號同時存在於匯流排之上。
發展過程
由於PCI匯流排只有133MB/s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匯流排的第三代I/O技術,該規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WorkingGroup)負責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規范草稿制定完畢,並移交PCI-SIG(PCI特別興趣小組,PCI-SpecialInterestGroup)進行審核。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被命名為SerialPCI(受到串列ATA的影響),但最後卻被正式命名為PCI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別快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PCI-SIG正式公布了PCIExpress1.0規范,並於2007年初推出2.0規范(Spec2.0),將傳輸率由PCIExpress1.1的2.5GB/s提升到5GB/s;主流的顯卡介面都支持PCI-E2.0。
❾ b150的內置pcie音效卡放b365還能用么
你這個是獨立音效卡PCIE介面的當然可以在B365M主板上用的,因為獨立音效卡只要是介面一樣就可以通用於所有主板的,所以B150主板上插的PCIE插槽,一樣可以支持B365主板PCIE插槽上使用,
❿ 如何用BIOS的設置把PCI的插槽全部禁用
這是BIOS裡面的相關設置
一、STANDARD CMOS SETUP(標准CMOS設置)
這里是最基本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系統設置,包括日期、驅動器和顯示適配器,最重要的一項是halt on:系統掛起設置,預設設置為All Errors,表示在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電自測試)過程中有任何錯誤都會停止啟動,此選擇能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如果要加快速度的話,可以把它設為No Errors,即在任何時候都盡量完成啟動,不過加速的後果是有可能造成系統錯誤,請按需選擇吧。
1、Drive A/Drive B
選項:360K,5.25in;1.2M,5.25in;720K,3.25in;1.4M,3.25 in;2.88M,3.25in
設置合適的驅動器,如果沒有相應的硬體,盡量設為None,可以提高系統自檢速度。
2、Video(視頻)
選項:EGA/VGA,Mono(黑白顯示器)
設成EGA/VGA吧,不要嘗試改為Mono,會減慢啟動速度的。
二、BIOS FEATURES SETUP(BIOS特徵設備)
1、Virus Warning/Anti-Virus Protection(病毒警告/反病毒保護)
選項:Enabled(開啟),Disabled(關閉),ChipAway(晶元控制)
這項設置可防止外部程序對啟動區和硬碟分區表的寫入,當發生寫入操作時,系統會自動產生警告並提示用戶中斷程序的執行。它並不能保護整個硬碟,而且對於操作系統的安裝(例如WINDOWS95/98)及某些磁碟診斷程序,甚至對BIOS的升級,都可能產生不必要的沖突而引致程序的中斷。建議用戶將這選項關閉,系統的認值是Disable。
某些主板自帶有抗病毒內核,它可以提供比普通病毒警告更高一層的防衛,不過,當使用自帶BIOS的外圍控制器(如SCSI卡或UltraDMA 66控制卡)時,啟動區病毒可以繞過系統BIOS來進行攻擊,保護將完全失效。
2、CPU Level 1 Cache/Internal Cache(中央處理器一級緩存/內部緩存)
選項:Enabled,Disabled
此設置用於控制CPU的主緩存開啟/關閉,L1 Cache對機器的整體性能有很大影響,關閉以後系統的性能會下降幾個數量級。在超頻的時候,一級緩存往往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比如你不能超到500MHz,並不代表CPU不能上500MHz,很可能是L1 Cache無法達到,所以關閉一級緩存可以提升超頻的成功率。
3、CPU Level 2 Cache/External Cache(中央處理器二級緩存/外部緩存)
選項:Enabled,Disabled
此設置用於控制CPU的主緩存開啟/關閉,它對系統和超頻的影響如同一級緩存,關閉L2 Cache也能夠超頻的成功率。
4、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CPU二級緩存ECC校驗)
選項:Enabled,Disabled
系統可以啟用CPU內部L2Cache進行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檢測,默認值是Enable,它可以偵察並糾正單位信號錯誤保持資料的准確性,對超頻的穩定性有幫助,但不能偵察雙位信號錯誤。這里要注意的是,啟用ECC檢測將會延遲系統自檢的時間和降低機器的性能,而且必須內存支持才能開啟此特性。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加電自檢測)
選項:Enabled,Disabled
這項設置可加快系統自檢的速度,使系統跳過某些自檢選項(如內存完全檢測),不過開啟之後會降低偵錯能力,削弱系統的可靠性。
6、Boot Sequence
選項:A, C, SCSI/EXT
C, A, SCSI/EXT
C, CD-ROM, A
CD-ROM, C, A
D, A, SCSI/EXT (至少擁有兩個IDE硬碟時才會出現)
E, A, SCSI/EXT (至少擁有三個IDE硬碟時才會出現)
F, A, SCSI (至少擁有四個IDE硬碟時才會出現)
SCSI/EXT, A, C
SCSI/EXT, C, A
A, SCSI/EXT, C
LS/ZIP,C
這項設置決定系統引導的驅動器號,若想加快系統自檢的速度可設為(C Only),則系統不對其它驅動器自檢而直接進入主引導硬碟。某些主板(如:ABIT BE6和BP6)擁有額外的IDE控制器,可以接入第三或第四組IDE設備,這時你應該選擇EXT啟動優先。
7、Boot Sequence EXT Means(把啟動次序的EXT定義為何種類型)
選項:IDE、SCSI
當你使用EXT設備時,定義使用的設備類型,包括(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電子集成驅動器)和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
8、Swap Floppy Drive(交換軟盤驅動器號)
選項:Enabled,Disabled
交換磁碟驅動器的位置,適應不同格式的軟盤。當系統安裝了2台軟碟機時,若設定為Enabled,系統將會把B驅作為啟動盤啟動,若設為Disabled則相反。
9、Boot Up Floppy Seek(啟動時尋找軟盤驅動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開機時測試軟碟機的存在與否,並檢查它的磁軌數是40軌還是80軌,一般360K的都是40軌,而720K/1.2MB/1.44MB的則是80軌。默認值為Enable,注意:當軟碟機的磁軌數是80軌時,BIOS並不能區分其所屬的類型。
10、Boot Up NumLock Status(啟動時鍵盤上的數字鎖定鍵的狀態)
選項:On(開),Off(關)
控制小鍵盤的開/關狀態,對性能無影響。
11、Gate A20 Option(A20地址線選擇)
選項:Normal(正常)、Fast(加速)
設置哪一個控制單元管理1MB以上內存地址的A20地址線,設為Normal用鍵盤控制器管理,設為Fast用晶元組控制器管理,可提高內存存取的速度和系統整體性能,特別是對於OS/2和Windows等操作系統來說非常有效。因為它們的保護模式經常需要BIOS A20地址線來進行切換,而晶元組控制器比鍵盤控制器更快,所以Fast是首選設置。
12、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碟塊模式)
選項:Enabled,Disabled
以前的硬碟存取模式是一個個扇區來進行的,塊模式把多個扇區組成一個塊,每次存取幾個扇區,可以增加多扇區存取時的數據傳輸率。開啟此特性後,BIOS會自動偵察硬碟是否支持塊模式(現今的大多數硬碟己有這個功能),而且每中斷一次可發出64KB資料。如果你使用Windows NT系統,就要小心啦,它並不支持塊模式,很可能導致數據傳輸出錯,所以微軟建議Win NT 4.0用戶關閉IDE硬碟塊模式。關閉此特性後,每中斷一次只能發出512Byte資料,降低了磁碟的綜合性能。
13、32-bit Disk Access(32位磁碟存取)
選項:Enabled,Disabled
實際上32位磁碟存取並不是真正的32位傳輸,而是用IDE控制器聯合了2個16位操作來達到目的。對了PCI匯流排來說,在同一時間能夠傳送的數據越多越好,因此假32位傳輸亦可以增加系統性能。Windows NT系統不支持32位磁碟存取,很可能導致數據傳輸出錯,所以微軟建議Win NT 4.0用戶關閉此特性,當然,16位是無論如何也快不過32位的。
14、Typematic Rate Setting(輸入速度設置)
選項:Enabled,Disabled
是否使用人工設置來控制輸入速度,如果你想加快文字處理效率,還是打開的好,只有Enabled之後才能調節輸入速率和輸入延遲。
15、Typematic Rate (Chars/Sec)(輸入速率,單位:字元/秒)
選項:6, 8, 10, 12, 15, 20, 24, 30
在一秒之內連續輸入的字元數,數值越大速度越快。
16、Typematic Rate Delay (Msec)(輸入延遲,單位:毫秒)
選項:250, 500, 750, 1000
每一次輸入字元延遲的時間,數值越小速度越快。
17、Security Option(安全選項)
選項:System,Setup
只要在BIOS中建立了密碼,此特性才會開啟,設置為System時,BIOS在每一次啟動都會輸入密碼,設置為Setup時,在進入BIOS菜單時要求輸入密碼。如果你不想別人亂動你的機器,還是加上密碼的好。
18、PCI/VGA Palette Snoop(PCI/VGA調色版探測)
選項:Enabled,Disabled
此特性僅用於圖形卡介面上的附加設備,比如MPEG子卡等。通過調色版探測可以糾正幀緩存的數據,並能把它們同步發給附加設備和主顯示卡,避免添加子卡後產生黑屏現象。
19、Assign IRQ For VGA(給VGA設備分配IRQ:Interrupt Request,中斷請求)
選項:Enabled,Disabled
目前,許多高端圖形卡都需要IRQ來增加與主板的數據交換速度,開啟之後能大幅提高總體性能。相反的是,低端圖形卡並不需要分配IRQ,在顯卡的使用手冊中有說明它是否調用中斷,不佔用中斷的好處是節省系統資源。
20、MPS Version Control For OS(面向操作系統的MPS版本)
選項:1.1,1.4
它專用於多處理器主板,用於確定MPS(MultiProcessor Specification,多重處理器規范)的版本,以便讓PC製造商構建基於英特爾架構的多處理器系統。與1.1標准相比,1.4增加了擴展型結構表,可用於多重PCI匯流排,並且對未來的升級十分有利。另外,v1.4擁有第二條PCI匯流排,還無須PCI橋連接。新型的SOS(Server Operating Systems,伺服器操作系統)大都支持1.4標准,包括WinNT和Linux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對稱式多重處理架構)。如果可以的話,盡量使用v1.4。
21、OS Select For DRAM > 64MB(操作系統怎樣處理大於64MB的內存)
選項:OS/2,Non-OS/2
當內存尺寸大於64MB時,IBM的OS/2系統將以不同的方式管理內存,如果你不用OS/2,則設置為「Non-OS/2」。
22、HDD S.M.A.R.T. Capability(硬碟S.M.A.R.T.能力)
選項:Enabled,Disabled
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動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是一種硬碟保護技術,開啟能增加系統穩定性。
在網路環境中,S.M.A.R.T.可能會自動發送一些未經監督的數據包到硬碟中,它們是不被操作系統允許的操作,經常導致系統重啟。如果你打算把計算機作為網路伺服器,最好關閉此特性。
23、Report No FDD For Win9x(為Win9x報告找不到軟盤驅動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在沒有FDD(Floppy Disk Driver,軟盤驅動器)的機器中,關閉此選項和Intergrated Peripherals中的FDC(Floppy Disk Controller,軟盤驅動器控制裝置)選項,可以在Win9x中釋放IRQ6,節省系統資源。
24、Delay IDE Initial (Sec)(延遲IDE初始化,單位:秒)
選項:0, 1, 2, 3, ...,
現今BIOS的啟動比以前快得多了,在進行設備偵察時,某些舊式IDE設備可能還沒啟動,為了適應這種情況,BIOS提供了一個延遲選項,可以減慢它的啟動時間。設置為「0」時速度最快,BIOS將不理會IDE設備的初始化失敗,直接啟動。
25、Processor Number Feature(處理器號碼特性)
選項:Enabled,Disabled
專用奔騰III等序列號型處理器,開啟之後可以通過某些特殊程序讀取序列號,提供一種安全保證。實際上,這類保護的級別是相當低的,很容易被別人破解並作攻擊之用,還是關閉的好。
26、Video BIOS Shadowing(視頻BIOS映射)
選項:Enabled,Disabled
顯卡做每一項工作都必須經過CPU處理數據,甚至一些硬體與硬體之間的交換(如顯示晶元與顯示內存),也要動用到中央處理器。為了提高速度,首個解決方案是增加BIOS晶元,擴展系統BIOS的功能來管理顯卡。開啟此特性可以把視頻BIOS的一部分內容拷貝到系統內存,加快存取速度。在傳統的計算機中,CPU通過64位DRAM匯流排讀數據比8位XT匯流排要快得多,可以大大提高顯示子系統的性能。不過,當代的顯卡已經包含了一個處理器晶元,所有工作都由顯示處理器完成,並用驅動程序的特殊指令和CPU直接溝通,在增加速度的同時,亦提供了向後兼容性。另外,大多數操作系統(如:WinNT 4.0、Linux)可以繞過BIOS操作硬體,所以BIOS映射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反而會浪費主內存空間或引起系統不穩定。
順便提一句,大多數顯卡用的是Flash ROM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電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它們的速度不僅比舊式130-150ns EPROM快,甚至超越了DRAM,因此視頻BIOS映射就變得沒意義。
如果你執意要使用映射,應該把所有區域都映射,不要僅一個32KB的預設值(C000-C7FF),避免BIOS容量過大引起的沖突。視頻BIOS映射的唯一好處是兼容DOS游戲,那些老古董並不能直接存取硬體,非得BIOS幫助不可。
27、Shadowing address ranges (xxxxx-xxxxx Shadow)(映射地址列)
選項:Enabled,Disabled
此選項控制那一個區域的內存將用於映射視頻BIOS。注意,某些附加卡會使用CXXX-EFFF作為輸入/輸出,並且內存讀/寫請求不會經過ISA匯流排執行,映射視頻BIOS可能導致附加卡不能工作。
三、Chipset Features Setup(晶元組特性設置)
1、SDRAM RAS-to-CAS Delay(內存行地址控制器到列地址控制器延遲)
選項:2、3
RAS(Row Address Strobe,行地址控制器)到CAS(Column Address Strobe,列地址控制器)之間的延遲時間。在SDRAM進行讀、寫、刪新時都會出現延遲,減少延遲能夠提高性能,反之則降低性能。如果你的內存速度夠快,盡量使用「2」。在超頻的時候,選擇「3」會讓系統更穩定,增加OC成功率。
2、SDRAM RAS Precharge Time(SDRAM RAS預充電時間)
選項:2、3
在SDRAM刷新之前,RAS所需的預充電周期數目,減少時間能夠提高性能,反之則降低性能。如果你的內存速度夠快,盡量使用「2」。在超頻的時候,選擇「3」會讓系統更穩定,增加OC成功率。
3、SDRAM CAS Latency Time/SDRAM Cycle Length(SDRAM CAS等待時間/SDRAM周期長度)
選項:2、3
控制SDRAM在讀取或寫入之前的時間,單位是CLK(Clock Cycle,時鍾周期),減少等待時間能夠增加突發傳輸的性能。如果你的內存速度夠快,盡量使用「2」。在超頻的時候,選擇「3」會讓系統更穩定,增加OC成功率。
4、SDRAM Leadoff Command(SDRAM初始命令)
選項:3、4
調節數據存儲在SDRAM之前所需的初始化時間,它會影響到突發傳輸時的第一個數據。如果你的內存速度夠快,盡量使用「3」。在超頻的時候,選擇「4」會讓系統更穩定,增加OC成功率。
5、SDRAM Bank Interleave(SDRAM組交錯)
選項:2-Bank、4-Bank,Disabled
調整SDRAM的交錯模式,讓不同組的SDRAM輪流刪新和存取,當第一組進行刪新時,第二組做存取工作,能夠大大提高多組內存協同工作時的性能。
每一個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les,雙重內嵌式內存模塊)由2組或4組構成,2組SDRAM DIMM使用32Mbit或16Mbit等小容量晶元,4組SDRAM DIMM使用64Mbit或256Mbit等大容量晶元。如果你用的是單條2組SDRAM模塊,設置為「2-Bank」,若是4組SDRAM模塊,可設置為「2-Bank」或「4-Bank」。當然,4組SDRAM比2組SDRAM要好。另外,Phoenix Technologies的Award BIOS會在採用16Mbit SDRAM時自動關閉交錯存取。
6、SDRAM Precharge Control(SDRAM預充電控制)
選項:Enabled,Disabled
Disabled時由CPU發出命令控制SDRAM的預充電時間,增加穩定性的同時會降低性能。Enabled時由SDRAM自己控制預充電時間,節省了CPU到SDRAM控制所花費的時鍾周期,提高內存子系統性能。
7、DRAM Data Integrity Mode(DRAM數據完整性模式)
選項:ECC、Non-ECC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模式採用額外的72位內存檢查數據的完整性,能夠修正1位數據錯誤,提高系統穩定性,增加超頻成功率。如果你沒有ECC內存,設置為Non-ECC即可。
8、Read-Around-Write(在寫附近讀取)
選項:Enabled,Disabled
當處理器做亂序執行工作時,讀命令指向的地址為最近寫入的內容,提高Cache命中率,建議設為enabled。
9、System BIOS Cacheable(系統BIOS緩沖)
選項:Enabled,Disabled
經過二級緩存把系統BIOS從ROM中映射到主內存F0000h-FFFFFh,它能加快存取系統BIOS的速度,不過,操作系統很少請求BIOS,Enabled難以影響總體性能。另外,許多程序都通過這個地址來寫入數據,建議大家Disabled,釋放內存空間並減低沖突機率。
10、Video BIOS Cacheable(視頻BIOS緩沖)
選項:Enabled,Disabled
經過二級緩存把視頻BIOS從ROM中映射到主內存C0000h-C7FFFh,它能加快存取視頻BIOS的速度,不過,操作系統很少請求視頻BIOS,Enabled難以影響總體性能。另外,許多程序都通過這個地址來寫入數據,建議大家Disabled,釋放內存空間並減低沖突機率。
11、Video RAM Cacheable(視頻內存緩沖)
選項:Enabled,Disabled
經過二級緩存把視頻內存從顯卡映射到主內存A0000h-AFFFFh,它能加快存取視頻內存的速度,不過,操作系統很少請求視頻內存,Enabled難以影響總體性能。目前,大多數顯卡的顯存帶寬己達1.6GB/秒(128位*100MHz/8),接近P3-500 L2緩存的2.0GB/秒,在內存中增加緩沖區沒有太大意義。另外,許多程序都通過這個地址來寫入數據,建議大家Disabled,釋放內存空間並減低沖突機率。
12、8-bit I/O Recovery Time(8位輸入/輸出恢復時間)
選項:NA、8、1、2、3、4、5、6、7
由於PCI匯流排比8位ISA匯流排快得多,為了保證連續PCI到ISA輸入/輸出的一致性,BIOS為它添加了一個恢復時間。預設值NA是3.5個時鍾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ISA匯流排的性能。如果你沒有ISA插卡,就無須理會此選項。
13、16-bit I/O Recovery Time(16位輸入/輸出恢復時間)
選項:NA、4、1、2、3
由於PCI匯流排比16位ISA匯流排快得多,為了保證連續PCI到ISA輸入/輸出的一致性,BIOS為它添加了一個恢復時間。預設值NA是3.5個時鍾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ISA匯流排的性能。如果你沒有ISA插卡,就無須理會此選項。
14、Memory Hole At 15M-16M(在15M到16M之間的內存保留區)
選項:Enabled,Disabled
某些擴展卡需要一部分內存區域來工作,開啟此特性可以把15M以上的內存分配給這些設備,但操作系統將不能使用15M外的內存,建議大家disabled。
15、Passive Release(被動釋放)
選項:Enabled,Disabled
開啟之後,允許PCI匯流排被動釋放來打開CPU到PCI匯流排存取,那麼,處理器就能同時對PCI和ISA設備進行操作。否則,只能由其它PCI主控存取PCI匯流排,不允許CPU直接存取。此特性常用於ISA匯流排主控延遲,可以均衡兩個匯流排的速度。Enabled是性能最優化設置,亦能避免ISA擴展卡出現速度跟不上的問題。
16、Delayed Transaction/PCI 2.1 Compliance(延遲處理/兼容PCI 2.1)
選項:Enabled,Disabled
它常用於PCI與ISA匯流排間的數據交換,由於ISA匯流排比PCI慢得多,開啟此特性可以提供32位寫緩沖作為延遲處理空間。如果你不使用ISA顯卡或與PCI 2.1標准不兼容,選擇Disabled吧。
17、AGP Aperture Size(MB)(AGP區域內存容量,單位:兆)
選項:4、8、16、32、64、128、256
AGP的其中一個特性是把系統內存分出部分區域作顯示內存,其公式為AGP顯卡內存容量*2+12MB,其中12MB用於虛擬定址,2倍內存容量用於組成聯合讀寫內存區。這些空間並不是物理內存,如果你要用真正的內存,必須在Direct3D中加入一個「Create non-local surface(創建非局域表面內存)」命令。
Win9x在局域內存(包括磁碟虛擬內存)中創建AGP虛擬內存,並自動為所有程序進行優化,用完之後才會調用顯卡內存和系統內存。雖然增加AGP區域的尺寸並不能直接提高性能,但必須有一定空間才能滿足3D游戲等大型軟體的需求。因為GART(Graphic Address Remappng Table,圖形地址重繪表)過大會導致系統出錯,建議AGP區域內存容量不要超過64-128MB。
18、AGP 2X Mode(開啟兩倍AGP模式)
選項:Enabled,Disabled
AGP標准分成許多個規格,AGP 1X使用單邊上升沿傳輸數據信號,在66MHz匯流排下擁有264MB/秒的帶寬。AGP 2X使用雙邊上升沿和下降沿傳輸數據信號,同樣頻率下可達到528MB/秒。如果要採取此模式,必須要主板晶元組和顯卡都支持才能實現。另外,如果你打算把外頻超到75MHz,最好關閉AGP 2x,防止頻率過高產生的不穩定現象。
19、AGP Master 1WS Read(AGP主控1個等待讀周期)
選項:Enabled,Disabled
在預設的情況下,AGP主控設備在進行讀處理時會等待2個時鍾周期,開啟此特性能夠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顯示子系統的性能。
20、AGP Master 1WS Write(AGP主控1個等待寫周期)
選項:Enabled,Disabled
在預設的情況下,AGP主控設備在進行寫處理時會等待2個時鍾周期,開啟此特性能夠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顯示子系統的性能。
21、USWC Write Posting(UCWC寫置入)
選項:Enabled,Disabled
USWC(Uncacheabled Speculative Write Combination,無緩沖隨機聯合寫操作)把每一個小的寫入操作聯合成一個64位寫命令,再發到線性緩沖區,此做法能夠減少寫入次數,提高奔騰Pro晶元的圖形性能。不過,USWC並不適合所有設備,如果顯卡不支持此特性,則會造成系統沖突或啟動問題。現在的新型主板(BX級以上),多數無須打開USWC。
22、Spread Spectrum/Auto Detect DIMM/PCI Clk(伸展頻譜/自動偵察DIMM/PCI時鍾)
選項:Enabled, Disabled, 0.25%, 0.5%, Smart Clock(智能時鍾)
當主板的時鍾發生器達到極限值時,很容易產生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現象。伸展頻譜能夠調整時鍾發生器脈沖,控制波形的變形,減少與其它設備的沖突。
提高系統穩定性的代價是性能的下降,開啟此特性會對時鍾敏感設備有很大影響(如:SCSI卡)。某些主板有智能時鍾技術,可以動態地調節頻率,當AGP、PCI、SDRAM不使用時會自動關閉時鍾信號。既能減少EMI和能源消耗,又能保證系統性能。
如果你沒遇到了EMI問題,可選擇「Disabled」,否則請選「Enabled」或「Smart Clock(推薦)」。另外兩個百分數選項是時鍾發生器的數值,0.25%提供一定的系統穩定性,0.5%能夠充分減少EMI。
23、Flash BIOS Protection(可刷寫BIOS保護)
選項:Enabled,Disabled
禁止未授權用戶和計算機病毒(如:CIH)對BIOS的寫入,為了系統安全著想,一般選擇Enabled。要對BIOS進行升級時,再選擇Disabled。
24、Hardware Reset Protect(硬體重啟保護)
選項:Enabled,Disabled
伺服器和路由器都是24小時常用設備,不允許有停頓現象發生。enabled能避免系統意外重啟。如果你的機器不是此類設備,最好設置成disabled。
25、CPU Warning Temperature(CPU警告溫度)
選項:35、40、45、50、55、60、65、70
當CPU超過此溫度時,主板會發出警告信號,並調用idle指令減少CPU的負擔,降低晶元熱量。
26、Shutdown Temperature(系統當機溫度)
選項:50、53、56、60、63、66、70
當整個系統超過此溫度時,主板會發出警告信號,並調用即時關機,保護硬體避免過熱而燒掉。
27、Current CPU Temperature(當前CPU的溫度)
如果你的主板有溫度觀察裝置,就能在此看到當前CPU的溫度。
28、Current CPUFAN1/CPUFAN2 Speed(當前CPU風扇的轉速)
如果你的主板有CPU風速探察裝置,就能在此看到CPU風扇的轉速,防止轉速過低或風扇停轉引起的硬體故障。現在,許多主板的驅動程序中都自帶有軟體,可讓你在Windows中看到這些參數,無須經常進入BIOS來查看。
29、CPU Host/PCI Clock(CPU外頻/PCI時鍾)
選項:Default(66/33MHz)、68/34MHz、75/37MHz、83/41MHz、100/33MHz、103/34MHz、112/33MHz、133/33MHz
設置CPU的外頻,是軟超頻的一種,盡量不要選擇非標准PCI外頻(即33MHz以外的),避免系統負荷過重而燒掉硬體。
四、Integrated Peripherals(完整的外圍設備設置)
1、Onboard IDE-1 Controller(板上IDE第一介面控制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激活/禁止主板上的第一個IDE控制器,如果你有SCSI硬碟且不使用IDE設備,Disabled可以釋放一個IRQ,否則還是選擇Enalbed吧。
2、Onboard IDE-2 Controller(板上IDE第二介面控制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激活/禁止主板上的第二個IDE控制器,如果你有SCSI硬碟且不使用IDE設備,Disabled可以釋放一個IRQ,否則還是選擇Enalbed吧。
3、Master/Slave Drive PIO Mode(主/副驅動器PIO模式)
選項:0、1、2、3、4、Auto(自動)
開啟板上IDE第一/二介面控制器後,可以使用此選項調節硬碟的PIO(programmed input/output,可編程輸入輸出模式)模式。數值越高,速度越快,超頻時採用低速度模式能夠增加系統穩定性,提高超頻成功率。
------------------------------
PIO數據傳輸 吞吐量(MB/秒)
PIO Mode 0 3.3
PIO Mode 1 5.2
PIO Mode 2 8.3
PIO Mode 3 11.1
PIO Mode 4 16.6
------------------------------
4、Master/Slave Drive Ultra DMA
選項:Auto(自動)、Disabled
開啟板上IDE第一/二介面控制器後,可以使用此選項開/關硬碟的Ultra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內存存取)33模式,不包括UltraDMA 66。如果設置成Auto,BIOS不會把硬碟調為UltraDMA模式(當然也不能讓非UltraDMA硬碟支持UltraDMA模式),必須在操作系統中手工打開。
------------------------------
DMA數據傳輸 吞吐量(MB/秒)
DMA Mode 0 4.16
DMA Mode 1 13.3
DMA Mode 2 16.6
UltraDMA 33 33.3
UltraDMA 66 66.7
------------------------------
5、Ultra DMA-66 IDE Controller(Ultra DMA 66 IDE控制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設置Ultra DMA-66 IDE控制器的開/關狀態。
6、USB Controller(USB控制器)
選項:Enabled,Disabled
設置USB(Uni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