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黑白礦機院士專家工作站
『壹』 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方案,高分
這種層次的東西應該不會有人會全文直接發給你吧,而且這些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模板,都是看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的。我們公司有博士後研究站,我大概知道一點。
首先考慮的問題不是請院士,而是考慮公司實際情況:
一是有難度的;
二是常年不能解決的;
三是這個技術難題攻克後對公司整體生產效率或者產品品質有飛躍式的提高的;
從這三方面及其他你們需要的方面考慮,邀請你們單位管技術這塊的最高領導,生產領導,銷售領導,研發領導及研發所有人員開會,提出幾個公司最需要解決的難題,上報老總批准,把你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弄出來,再來根據需要找人。
我們是博士後研究站,採取的方式是於著名大學相關專業合作或者直接在專業雜志或者網站上找權威人士,通過大學,在我們企業建立博士後研究站,吸引人才,跟博士後談,給他這個課題,多久做出來,做出來獎金多少,期間的工資多少。當然,跟人家大學合作,人家大學肯定會有實習生什麼的啊,這些也要做安排,例如每學期組織一次集體參觀,每年3個實習名額什麼的。
院士工作站不知道可不可以採取跟大學合作的方式。
你可以咨詢下大學,咨詢下你們當地的技術局,或者你們是開發區的話問下你們的管委會有什麼政策什麼的。
廢話這么多,僅供參考!
『貳』 如何申請建立院士工作站
(1)明確申報流程
1.各省、市科協是「院士專家工作站」的指導單位,負責受理、審查建站申報材料、組織評審等建站推動工作。
2.各區、縣、功能區、集團公司科協,申報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作為推薦單位,負責本地區、本系統的建站推動和申報組織工作。推薦單位需對建站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3.建站申報時間一般為當年4月至9月,具體時間安排請參看年度《申報通知》。請推薦或申報單位於截止時間之前報送書面申報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4.書面申報材料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的院士專家與企業(單位)《共建協議》要求為原件。
(2)准備申報材料
建站申報材料包括《建站申請》、《「院士專家工作站」登記表》、《共建協議》、《企業介紹》、《項目技術需求》、《已請或擬請院士專家情況》、《建站條件》和相關附。
(一)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申請
(二)「院士專家工作站」登記表
(三)共建協議
(四)企業(單位)介紹
(五)項目技術需求
(六)已請或擬請的院士專家情況
(七)建站條件
(八)相關附件
(3)申報、評審程序
建站企業(單位)向推薦單位提交申報材料電子版;
推薦單位(區、縣、集團公司科協或業務主管單位)審核;
申報材料電子版提交市科協;
4. 市科協審查申報材料電子版並提修改意見;
5. 建站企業(單位)報送正式書面申報材料;
6.現場考察;
7.評審。
『叄』 院士專家工作站 專家必須是院士嗎
設立院士工作站,就是希望通過簽約院士,吸引最具創新活力的院士團隊,包括院士助手和院士學生等,圍繞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聯合攻關;同時可以引進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的技術成果,在企業轉化和產業化,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作為高端戰略人才,簽約院士也將為地方政府提供區域產業發展的戰略咨詢。麻煩採納,謝謝!
『肆』 和也健康科技又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
對的,和也健康科技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我在現場。
『伍』 (三)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1.建立調查評價制度,強化基礎支撐
建立全國重要礦產「三率」調查評價制度。總結全國重要礦產「三率」調查與評價的經驗,制定全國重要礦產「三率」調查評價總體規劃,建立調查評價制度,促進礦產資源「三率」調查評價工作常態化。研究制定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評價體系及評價方法,為制定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准規范及建立動態監測制度提供依據,為統籌謀劃和構建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加強主要礦集區復雜難利用資源綜合利用現狀調查與潛力評價。依據《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圍繞「實現難利用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目標,按不同礦種,選擇典型礦集區和典型復雜難利用資源設置專題,開展資源現狀調查和潛力評價,探索復雜難利用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典型模式,構建主要礦集區復雜難利用資源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體系。制定區域性產業政策,扶持已形成規模的礦集區復雜難利用資源開發利用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根據調查評價結果,將制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共性問題列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為推進復雜難利用資源的綜合利用工作奠定基礎。
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調查評價,搭建先進技術推廣信息平台。系統調查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現有技術水平、研發能力、研發成果及推廣應用現狀,調查了解企業和市場的技術需求、先進技術在礦山生產中取得的效益,搭建先進技術推廣信息平台,充分了解礦山企業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技術需求和研發機構的最新技術成果,促進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之間在信息平台上的有效對接,破解關鍵性技術問題亟待突破與大量科研成果「積壓」的兩難局面。調查評價結果為修訂《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提供依據。
開發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資料庫,建立綜合利用信息披露制度。在調查與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資料庫,與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礦業權配號系統等實現互聯互通,為「一張圖」管礦和建立綜合監管平台提供支撐。將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資料庫與礦產資源儲量資料庫、開發資料庫銜接,建立包含儲量、開發、節約與綜合利用的完整數據系統。逐步建立綜合利用年度評估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實現資料庫的動態更新。開展專題研究,強調多元信息集成,強化數據的統計分析和二次開發,動態掌握綜合利用成效和進展。
2.強化專項示範引領,建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平台
建立健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發布制度,構建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體系。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發展狀況,分批發布《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適時修訂,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地方可根據工作需要發布區域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
建立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支撐體系。組建推廣應用專家委員會,為先進適用技術的優選、推廣應用、咨詢和研發提供服務。鼓勵和支持地方成立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指導中心。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通過組織現場會、推介會、行業年會等多種形式,使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常態化。
以礦山企業技術需求為引領,打造「政產學研用」創新平台。統籌礦業科技發展,以礦山企業技術需求為引領,聯合科技部門設立專項資金和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組建由骨幹礦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的創新聯盟,共同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科研成果的兼容共享和快速轉化。建立綜合利用信息查詢平台,及時發布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技術、人才、設備、產品等信息,實現節約與綜合利用領域市場要素供需的無縫對接。支持和鼓勵礦山企業主動與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建立礦山院士專家工作站。加強學科建設,在大中型礦山設立綜合利用實踐創新基地,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促進先進技術的快速推廣應用。
創新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節約與綜合利用產業化。一是依託專項,重點建設10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以示範基地為平台,加強對先進管理經驗、典型運作模式和先進工藝技術的總結推廣,引領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方向。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的拉動作用,帶動社會資金投向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二是大力發展專業化技術服務公司,探索開展合同「三率」管理。合同「三率」管理實質是用部分技術改造效益增量支付技術改造成本的一種市場化運作新機制。專業技術公司自行投資為礦山量身開展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並按合同對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增量享有分成的權利,從而降低礦山企業開展節約與綜合利用技術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實現資本、技術、產品等市場要素的有機結合,放大綜合效益。
構建信息交流平台,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搭建綜合利用國際交流平台,擴大綜合利用領域的資源、產品和技術之間的信息交流,隨時了解國內外低品位、共伴生、難利用資源利用現狀和潛力,掌握產品和技術供需情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一是積極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拓展國內綜合利用產品和技術的國際市場。二是鼓勵把國外企業和先進經驗引進來,利用國外在礦山清潔生產和「三廢」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技術、裝備和資金,促進國內綜合利用總體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技術標准、規范建設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交流,發布綜合利用投資目錄,組織會議展覽、項目洽談推介會等,推動國內外礦山企業開展綜合利用項目合作。
3.完善標准規范,為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完善技術標准規范體系。先易後難、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加快制定更新一批技術標准規范,形成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四個層次的標准規范體系,建立相應的節約與綜合利用指標評價體系。一是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調查與潛力評價工作為基礎,分礦種逐步發布重要礦產資源「三率」技術標准,明確我國重要礦種的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廢石圍岩利用率和尾礦利用率的定義,制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強制標准和推薦標准。加快開展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利用等關鍵行業標準的研製。二是參考國外先進技術標准,根據礦產資源開發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動態優化資源的邊界品位、損失率和貧化率等技術指標。三是建立政府、中介機構與企業共同參與的標准研製合作機制,定期評估,及時將企業標准、地方標准上升為行業標准和國家標准。
明確共同責任,加大標准規范的推廣力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加大標准規范的推廣力度。一是明確責任,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標准規范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展標准規范的培訓,使監督管理部門、執法人員及礦山企業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標准,做好標准規范在企業中的推廣工作。企業需增強自身實力,強化標准化意識,適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從規范管理和提高效率的角度積極研製企業標准。二是加強標准規范宣傳,接受社會監督,營造標准規范推廣的社會氛圍。三是對企業在執行標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咨詢服務,協助有實力的企業率先開展達標建設,發揮好大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和對中小企業的幫扶作用。
4.創新監測手段,健全監管體系
推進《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修訂。完善以「三率」等為主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礦產資源儲量和「三率」動態監測制度。建立監督管理共同責任機制,形成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監管機制。
健全機制,實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前端有控制、中段有考核,末端有保護」的全過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一是監管工作前移,嚴格准入條件。依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標准規范,建立有利於市場優質要素實現組合的准入條件,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對綜合勘查不符合要求,開發利用方案中「三率」指標低於標准或採用淘汰、限制技術的,不予審批發證。二是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完善節約與綜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加強日常監管考核,將「三率」指標納入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全面實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年檢信息網上報備,提高年檢效率和質量;完善礦產督察員、采礦權標識制度,加強尾礦排放的抽檢。三是採取有效保護措施,對暫時不能綜合開採的,或者必須同時采出而暫時無法綜合利用的礦產及含有價組分的尾礦,實施封存,防止損失破壞。
健全完善礦山儲量管理制度。礦山企業落實礦山儲量管理的主體責任,配備專門的地質測量機構或人員,按要求開展地質測量工作,建立儲量台賬,每年定期向礦產儲量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年報,每3~5年對礦山儲量進行一次核實,編制礦山儲量核實報告。管理部門加快制(修)訂礦山儲量管理的技術規范、規程和儲量利用的考核指標體系,明確礦山儲量管理的內容、要求。將礦山儲量管理情況納入開發利用年檢,強化礦產督察。
5.構建激勵約束機制,提高礦山企業高效利用資源的動力
按照「源頭嚴控、獎勵先進、幫扶落後」的原則構建激勵約束機制。
發揮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制度對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統籌調控作用。將綜合利用作為礦產資源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的重要內容,實現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與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的有機融合。建立礦業權設置方案實施效果調查評估體系,嚴格對節能減排、礦山環境保護、礦地和諧、生態礦業等綜合利用相關內容的審查,提升綜合利用在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中的地位和執行力。加強重要礦種、重點地區難利用資源及廢棄物利用在規劃中的分區管理。加強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的調控作用,在擴大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規模的同時,充分挖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潛力,降低單位產量的儲量消耗水平,增強保有資源儲量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供應能力,實現高效開發和節約資源。
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激勵約束機制。依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標准規范,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實行績效考核制度,引導企業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對於成效突出的企業,除享受國家相應的優惠減免政策外,給予特別獎勵。一是依法優先配置資源。二是優先保障礦業用地,允許綠色礦山建設等領域的先行先試。三是聯合科技部門設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技改專項資金,以貼息方式加快先進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四是對通過綜合利用獲得的稀土、鉬、鎢等資源,優先配置生產指標。
對於「三率」水平、礦區環境保護與治理、應用技術等指標考核不達標的企業限期整改,對整改不達標的礦山企業不予通過年檢,記入信用檔案,並作為其能否再次進入勘查開發領域的重要依據。
加強管理,建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評估制度,提升示範基地對綜合利用工作的帶動和激勵作用。以評估結果為依據,建立示範基地動態調整機制。對進展快、資金運作規范、成效顯著的加大支持力度;對進展緩慢、資金使用存在問題的,停撥資金,限期整改。對於問題較大且整改不達標的,追繳撥付資金,取消示範基地資格,三年內不得申報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相關專項。對按照程序新確定的示範基地,予以增補。
6.深化稅費改革,培育需求市場,完善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經濟調節機制
構建反映資源級差的稅費體系。完善資源稅費制度,提高礦產資源補償費率,體現資源所有者權益,促進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一是推進實現資源稅從價計征,根據資源類型,合理設定級差稅率,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依據資源開發的經濟技術條件變化,調整稅率。二是全面推進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與開發利用水平掛鉤。將開採回採率系數考核作為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工作的重要內容,嚴格確定開採回採率系數,充分發揮其在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中的引導和調節作用。三是中央和地方各自在分成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及相關收入中,按照固定比例設立專項資金,穩定支持企業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
完善稅費減免優惠政策。一是研究制定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企業的認定標准和程序,認定結果作為確定資源稅稅率的標准。二是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及相關認證辦法為依據,探索減免、減征企業所得稅范圍。三是以《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為標准,對應用鼓勵類技術形成的產品和從廢棄物中回收產品的企業落實增值稅減免政策,採用固定資產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等方法降低所得稅稅基。四是鼓勵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新技術研發投入,落實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對科技成果轉讓收入的稅收進行減免。對企業新技術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一定比例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大於無形資產成本進行攤銷。
利用稅收杠桿,調整產業結構。運用稅收杠桿對不同產業、不同產品實施差別稅負,引導資本投向,改變產業和產品的原始收益率,從而直接影響資本對產業和產品的偏好,鼓勵資源型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類產品出口關稅,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調節出口產品結構,改變「以污染環境和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形成的全球廉價加工廠」的局面。依據國家產業政策、稅收優惠政策,重點鼓勵西部地區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通過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國內外優勢資本和先進技術開發國內復雜難利用資源,減少尾礦廢棄物排放,盤活資源,保護環境。
『陸』 如何建立院士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採取政府推動,院士參與,企業管理,市場運作的建站模式進行建站。
省院士工作站
1、是指以省內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有條件的專業鎮及高新區等科技園區為依託。
2、以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為導向。
3、以省內外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為技術核心。
4、聯合攻克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一種組織形式和載體。
(6)義烏黑白礦機院士專家工作站擴展閱讀
院地合作
1、2010年12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院士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地企業已建立超過600個「院士工作站」,院士與企業合作對推動科技與經濟結合作用突出。
2、干勇表示,建設企業「院士工作站」,是近年來地方科技工作者推進院地合作,推進院士高科技資源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好創意、好形式。
3、中國工程院與地方合作始於建院伊始的1994年。據2009年統計,建站單位共簽訂技術合作項目800多項,取得技術成果1500多項、發明專利300多項,解決技術難題3000多項,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4、「建立『院士工作站』帶動了地方和企業的項目實施、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的一體化,推進了科技合作的組織化、制度化、長效化。
5、寧波東方集團與上海電纜研究所黃崇祺院士合作,成功研發出我國第一條110KV光電復合交聯海底電纜並批量上市,打破了國際壟斷。
6、沈陽北方重工集團聘請錢七虎等院士專家合力攻關,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國產全斷面隧道掘進機順利下線,打破國際技術壟斷,5年內全球訂單50多台,銷售收入40多億元。
7、江蘇大全集團與院士專家團隊建立雙向培養互動機制,先後培養工程化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幹10人,培養和引進博士、碩士5人。
8、2019年3月14日,第三批「海南省院士工作站」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舉行授牌儀式,認定32家單位設立的院士工作站為「海南省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