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建立國家礦池
Ⅰ 烏茲別克現狀是怎麼樣的,有沒有戰亂等不穩定因素
先生,您好,烏茲別克是雖然在經濟方面是比不上中國發達地區,但是在穩定方面 治安室相當好的,在總統的領導和照顧下,國家決不允許存在恐怖分子,和這樣影響治安的組織的存在,警察隊沒有腐敗現象,來到烏茲別克的中國人是烏茲別克的朋友,但前提是尊重烏茲別克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歡迎到烏茲別克。
Ⅱ 烏茲別克是怎麼樣的國家
烏茲別克,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歷史悠久。9至11世紀,以突厥人、東伊朗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烏茲別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朝等。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突厥人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烏茲別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19世紀60至70年代,部分領土並入俄羅斯。1917至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認,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
該國現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烏國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該國亦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平穩轉型的獨特範例。 烏茲別克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系。
Ⅲ 請問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這些國家的國名里的斯坦是什麼意思
「斯坦」原詞出自波斯語,「-stan」是它的羅馬字母轉寫形式。本義原很簡單,即「地方」、「地區」,一般指面積比較大的地區而言。後隨古波斯政治影響的擴展,波斯文化的傳播、伊朗語各族的繁衍和與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這個詞又進入其他語言如印地語、烏爾都語以及突厥語族諸語言中,詞義有所擴大,內容逐漸豐富,衍生出多個彼此相類又有所區別的引申義,比如近代,有些國家的省區,建置在以「……斯坦」為名的地方,因勢乘借用其為省區名,這就有「省(區)」的含義了。
此種情況發生在一國之內問題不大,出現在兩三個國家間,就需注意區別(包括其拼寫形式),切忌混為一談。既然有的國名中含有「斯坦」一詞,如巴基斯坦,於是它又獲得「國家」這個引申義。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亞5個全部以「……斯坦」作為國名構詞成分的國家的出現,這個引申義更為突出,也更為引人注意。有人甚至以為所謂「斯坦」就是「國家」一個意思了。
總而言之,「斯坦」的含義,大抵不外「地區」、「省(區)」、「國家」幾種,過去通常一概都是指大的地理實體說的,很少他用。但情況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久而久之,城市名中也有含這個成分的了,如哈薩克中南部有個城市叫突厥斯坦(在南哈薩克州);此外,伊朗、哈薩克和巴基斯坦,各有一個叫古利斯坦的城鎮,但這樣的實例甚少。
Ⅳ 烏茲別克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烏茲別克是發展中國家。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那種水平
Ⅳ 烏茲別克的問題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開發與礦業政策及國際合作
烏茲別克共和國位於中亞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國土面積44.78萬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經濟發展落後,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烏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和金礦資源,目前已經受到國際礦業投資者的較大關注。
一、 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 石油和天然氣
烏茲別克擁有比較豐富油氣資源,是中亞地區未來油氣增長的重要國家。據烏茲別克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烏天然氣預測儲量為5.9029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預測儲量為11.8億噸。烏茲別克全國共有160 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5個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薩爾、蘇爾漢河盆地、費爾干納。主要油田是:坎達格、烏奇克孜爾、科卡廷、帕爾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賈巴德;主要氣田包括:扎爾卡克斯、穆巴列克、舒爾坦等。
烏獨立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獲得較快發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最高峰812萬噸,是1992年的2.5倍。此後烏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不斷減少,2005年共生產石油及凝析油545萬噸,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圖1)。天然氣產量一直穩定增長(圖2)。2004年天然氣產量增長4.1%,達到歷史最高峰598.65億立方米。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59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氣在烏茲別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佔80%,石油佔10~13%。
圖1 烏茲別克原油和凝析油產量變化圖
圖2 烏茲別克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烏茲別克統計委員會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現為2536.79億蘇姆(2005年底,1美元約合1180蘇姆),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1620億蘇姆,比上年增長50%;純利潤為4614億蘇姆,同比增長62%,資產總額為53360億蘇姆,2005年的總投資額為4959.4億蘇姆,同比增長27.2%。
烏油氣加工能力較強,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煉油廠:費爾干納煉油廠和布哈拉煉油廠,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兩座原油加工企業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1120萬噸,目前均未達到滿負荷工作量,有意向與外國公司開展來料加工。
烏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氣加工企業: 穆巴列克天然氣加工廠,舒爾坦石油天然氣廠,舒爾坦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鑽探公司,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
烏產石油製品和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所產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主要出口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及俄羅斯。
2. 煤
據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05年烏茲別克共採煤316.8萬噸,同比增長17.4%。露天採煤285.9萬噸,同比增長22.5%;井下採煤30.9萬噸,同比下降14.2%。開采褐煤309.5萬噸,同比增長17.2%;開采煙煤7.32萬噸,同比增長26.2%。2006年上半年烏茲別克共採煤170.9萬t,比2005年同期增長8.5%,。
國內煤炭的壟斷生產企業是烏茲別克煤業公司,2005年,烏茲別克煤業公司產煤292萬噸,佔全國煤產量的92.2%。經營的主要煤礦是位於塔什干州的安格連露天褐煤礦,該煤礦的探明儲量約為19億噸。烏茲別克另一家較大的煤業公司是沙爾貢煤業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拜孫煤礦和沙爾貢煤礦採煤。這兩個煤礦位於蘇爾漢河州,煤的儲量約10億t。
烏茲別克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400萬噸。烏茲別克國家電力股份公司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300萬噸,是烏最大的煤炭用戶。
3. 金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極為豐富,也是烏茲別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預測其潛在金儲量約5300噸,如果得到證實,這一數量在世界上已經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國已經研究和勘探了48 個金礦床,其中儲量在100噸 以上的大型金礦約有10 多個。以穆龍套金礦規模最大,賦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頁岩中,探明金的儲量約2000噸,平均品位為3.5克/噸。據資料分析,在礦床的深部(到達1500米的范圍內)還會有另外的1830噸儲量。
目前烏茲別克正在開採的金產地有9個,每年烏黃金產量約為90噸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業從事黃金開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和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聯合體均為國有企業,還有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和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是烏最大的金礦生產企業,其金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始建於1992年,1995年投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產7.7噸金。自投產以來,該合資企業已生產100多噸金。2006年6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取消了政府專門針對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規定的具有長期性的優惠,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2006年10月,烏茲別克納沃伊州經濟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破產,同時支持稅務機構對未支付的4900萬美元稅金的訴訟。該公司將在2006年底進行拍賣。
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於2003年,固定資產為1160萬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持股40%,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持股10%。
此外,韓國公司也正在加入烏茲別克的金礦開發,2006年烏韓合資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經開始對克孜勒庫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探工作。該項目由韓國資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資,2006-2009年為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450萬美元進行勘探工作,如發現金礦,韓方將繼續投入2億美元進行開采。烏韓合資企業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企業固定資本840萬美元,根據協議,該企業可在35平方公里的許可范圍內開展地質勘探。
4. 鈾
烏茲別克還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是世界前10個主要的儲量和生產國之一。2005年1月資料,烏國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鈾資源量有76936噸。目前共發現27 個礦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
烏茲別克是世界鈾礦生產大國,2005年產鈾2301噸,比2004年增長14.1%,列世界第七位。鈾礦山集中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鈾生產商是納沃依礦冶聯合體。
2006年以來,韓、俄、日等國家的公司和企業紛紛向烏提出合作開發鈾礦的要求。2006年初俄羅斯技術裝備輸出股份公司提出於2006年年底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共建合資企業的計劃。在2006年4月,韓國資源公司與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商定成立開采鈾礦的合資企業,開發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心地區的DJANTUAR鈾礦,該礦是烏最大鈾礦之一,探明儲量7154噸,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已經同烏政府就日本公司參與烏鈾礦開發、向烏提供貸款一事簽署了相互諒解備忘錄。法國「Cogema」公司也向烏提出了購買鈾礦原料的要求。
5. 銅、鋅
銅的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僅次於哈薩克,居中亞第2位,大部分儲量都集中在阿爾馬累克地區的三個大型斑岩銅礦床中(卡爾馬吉爾、薩雷—切庫、達爾尼)。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烏奇庫拉克(Uch-Kulach)礦床和南部的卡什卡達里亞州的坎迪扎礦床中。
烏茲別克銅鋅產量並不高,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烏茲別克唯一的銅、鋅生產企業。目前在位於首都塔什干東南的阿爾馬雷克特大型斑岩銅礦田開采銅礦;在塔什干州的卡爾馬吉爾(Kalmakyr)礦和薩里-車庫(Sary-Cheku)礦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烏奇庫拉克礦開采鋅礦石。2006年1至10月,鋅產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21%至4.0268萬噸,精煉銅產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萬噸。
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除生產銅、鋅外,還生產金、銀、鉛等。2004年該企業銅產量為10.38萬噸,白銀73.7噸,金12.5噸,其純利潤為6430萬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長46.8%,企業出售產品純收入為3438萬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萬美元。2004年企業固定資產增長28.5%。
4.外資優惠政策
目前烏茲別克對於外國投資在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可以買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資企業仍是目前吸引外資的主要渠道),國家保障並保護在烏境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投資者的權益,烏「外資法」規定:國家給予投資者以擔保,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如果烏新頒布的法律有不利於投資者的條款,投資者可在自其投資之日起10年內繼續延用投資時有效的舊法律,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投資法」要求任何國家和地方行政機關都不得干預外資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對外資企業的資產不得實行國有化。外國投資者有權決定投資的所有權、使用和支配權,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及紅利可以自由匯出境外、進行再投資或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資企業在國家外匯交易所有優先調匯權;合資企業注冊後自然獲得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權利,但需在外經部進行登記。
另外,對獨資、合資的油氣開采企業,自開採到油、氣之日起7年內免交利潤稅。7年後,利潤稅減半徵收。
三、烏政府礦業政策的最新調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資源使用稅
近兩年由於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使用稅的稅率。首先提高的是貴金屬和銅的資源稅,2004年開始,金從2.8%增加到5%,銀從7%到8%,銅7.9-8.1%,鎢保持在8%,這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亞洲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5%之間。如印尼的金的權利金費率為3.75%,銅為4%,鋅和錫為3%;泰國金的權利金費率為2.5%,菲律賓的金、銅、鎳、鋅權利金費率均為2%。資源稅的提高,加重了礦山企業的負擔。但這些並沒有結束政府提高資源稅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的稅率提高了3-4倍,其稅率遠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對此外資和本國油氣開采企業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政府改變這一政策。自從這一政策出台之後,烏油氣產量,特別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呈下滑趨勢。2005年當年,烏石油產量下降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
面對這一結果,烏政府似乎察覺到「高資源稅」的弊端,並准備從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資源稅。不管怎樣,即使下調資源稅,也難以改變烏政府政策多變的特點。采礦業是一個投資期長的高風險行業,投資者最希望的是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政策不穩定自然加大了礦業投資的風險。
2.取消對部分外資企業的無限期優惠政策
根據烏茲別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烏政府將對部分外資企業取消無限期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公司烏政府專門規定的無限期優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該企業1995年投產以來已經順利經營10年,政府的這些優惠條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兩年由於加工的礦石中含金量越來越低,公司的金產量呈下降趨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實際產金7.72噸,比上年下降了63%。優惠政策取消後,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該公司的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美公司對烏茲別克政府的決定表示極為不滿,公司認為政府沒按照當初簽訂的協議辦事,協議規定的優惠政策應當到項目結束,而政府是中途改變規定。另外按照烏的投資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資政策使投資條件惡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在10年內繼續執行投資之日時有效的投資政策。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烏政府的決定不但沒有遵守雙方的協議,而且也有悖於本國的法律。美公司決定上訴國際仲裁。
這一事件,對烏茲別克的礦業投資環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重組國家油氣總公司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從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出售到對外引資,合作開發等,所有環節均掌控在該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擁有職工8萬人。
該集團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改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國BNP財務咨詢公司設計的方案對油氣總公司進行了改組,將原有的8個子公司縮減為4個,分別是:「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公司」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據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簽署的總統令,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下屬子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4個擴展為6個。其主要內容包括:將「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拆分為「烏茲別克油氣地質鑽探」和「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兩個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勘察和鑽探,後者主要負責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原來直屬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管轄的「舒爾坦天然氣化學綜合體」此次劃歸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公司所屬。第一次改組時從油氣總公司劃出去的汽車天然氣公司改組為一個子公司「汽車天然氣銷售公司」,合並入「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氣總公司下設一個新成立的「烏茲別克油氣建設投資」公司,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烏油氣領域的投資項目和基本建設。新組建的油氣總公司的機構設置如圖3所示。
4.擴大對外資開放的油氣區域
2006年初,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宣布,准備再劃分出12個油氣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這12個油氣區塊的天然氣總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儲量約為3.5億噸。目前,烏油氣總公司所屬的信息咨詢中心正為外國投資者准備這12個油氣區塊的有關資料,2006年將可以向外商提供相關信息。
烏油氣總公司將烏所有的油氣資源儲藏區域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在此之前已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了其中的13個區塊,其中9個正在進行談判或已經簽訂投資協議,這當中包括俄羅斯的「魯科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投資者。
統購統銷 壟斷經營——透視烏茲別克棉花產業
烏茲別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近150年以來,棉花產業一直是烏國的支柱產業,原蘇聯時期(1970年-1985年)烏國棉花曾達到年產500萬噸籽棉的歷史最高水平。獨立以來的籽棉產量維持在每年300萬噸-36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棉花總產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產量的大小而略有變動)。年出口量約為70萬噸—90萬噸,約佔世界棉花總出口量的11%,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餘下的20%-30%(約為30萬噸左右)部分供國內紡織業用。
烏全國12個州、一個共和國全都生產棉花,共有棉產區142個。其中,棉花產量較高的地區有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費爾干納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氣候、水質的影響,只有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納沃伊州出產的棉花質量最好。烏棉花90%以上為中絨棉,只有不到5%是長絨棉。烏棉花約有7-8個品種,其中以「布哈拉-6號」為最佳(相當於新疆二級棉),曾獲得過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獎。由於大多數軋花廠設備老化、剝絨機效率低,導致棉籽上的短絨剝不幹凈,出絨率大約只有32%,低於新疆地區平均35%的出絨率,更低於南疆地區37%-38%的出絨率。棉絨剝不幹凈,加之榨油設備陳舊,致使烏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遠低於中國23%的出油率。
烏對棉花實行壟斷經營
烏茲別克棉花出口共有兩個渠道: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個以出口棉短絨為主)和「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舉行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棉花產業成就的重要場所。
棉花生產在烏國仍屬「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原烏「棉花部」改制而來的「烏茲別克棉花工業協會」負責全國棉花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運輸。「棉協」通過其在各州的「棉花協會分會」向個體農民和私人農場主下發棉花生產任務,負責調配資金、種子、化肥、殺蟲劑和水資源。
棉花採收後,棉農要按國家「指令性價格」向棉協交售生產定額內的籽棉;軋花廠按照與棉協簽訂的協議將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後統一送交到國家在各地建立的22個棉花集散中心(又稱「儲備庫」)等待裝運出口,或送往紡織廠進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額度的棉農可將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導性價格」交售給各州的棉協分會,再由各州棉協分會的交易員拿到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掛牌出售。
烏國對棉花出口實行壟斷經營,只有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公司有權出口棉花和棉短絨。外國公司要獲得大宗棉花訂單,必須與國有棉花公司簽訂合同,依據國際市場行情與棉花的緊俏情況,外國公司必須支付從30%-80%不等的預付款,打入到烏國有的「國民外經銀行」的專用賬戶上,銀行向外國公司開出履約保函。餘下部分可開「即期信用證」,憑鐵路大票等單據結付。烏國的這種貿易方式由來已久,經長期觀察,違約的現象較少。
烏國原料商品交易所「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糧食,建材,有色與黑色金屬,化工產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萬噸。在交易所購買棉花行情隨國際市場波動,可按預想價位靈活下單,價格、品種的選擇餘地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額外」支出。缺點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預付,而且不出具銀行保函。
烏國棉花主要外輸通道
目前,烏茲別克棉花的主要外輸通道依次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羅的海三國港口(主要是拉脫維亞里加港),烏克蘭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羅斯各口岸以及中國的阿拉山口。隨著世界紡織工業中心向東南亞的轉移,烏國棉花向東南亞方向的輸出量加大。烏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條南向「阿富汗運輸走廊」,這條通道北起烏國南部邊境城市鐵爾梅茲,穿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進入伊朗東部城市扎黑丹,然後直達喬赫巴霍爾港或阿巴斯港。此條運輸線路可縮短運距1100公里,節省在途時間12天,降低運輸成本20%。
現階段,烏國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韓、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中國是烏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烏國是世界范圍內對我國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國(美國為第一)。
烏國棉短絨的年產量只有幾萬噸,只有一個公司經營,求大於供,所以,棉短絨的交易條件更為苛刻(如要求100%預付),「潛規則」也表現得更為明顯。烏國從事棉花種植的大型農業企業有近300個,個體農戶有8.88萬家,按照2006年的統計,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農場生產的。2005年—2006年,國家從棉農手中收購棉花的價格分別為235美元/噸和300美元/噸,對外出口價格為1180美元/噸—1300美元/噸。雖然差價巨大,但請不要嘗試私下收購,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
從2005年10月開始每年一度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其棉花產業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屆棉花交易會有來自35個國家、250多家外國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參加。
中國企業投資利弊分析
按照烏國政府制訂的「2005年—2008年紡織業發展規劃」,烏將逐步減少籽棉出口,擴大國內加工量,力爭到2008年,將現有25%的國內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烏官方還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內將不會再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籽棉產量將維持在360萬噸左右,皮棉將保持在120萬噸—125萬噸的水平。同時,隨著烏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烏棉花對外出口會逐年下降,到2010年將保持在53萬噸—55萬噸。
烏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棉紡產業,通過建設新廠進行紡紗、織布和成衣製造;通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提高老廠產量。在烏國投資棉紡業有很多有利條件:1、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具有穩定的原料市場和較大的產品銷售市場潛力;2、外資享受減免稅待遇。企業注冊資本最低為15萬美元,投資額在30萬美元—300萬美元之間的,利潤稅、財產稅等免3年,投資額在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的免5年,1000萬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時,外商作為投資運入烏國的技術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物資還享受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3、外資企業購買當地棉花作為生產原料時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場的價格低15%的優惠,如果外資企業能夠完成從棉花原料到製成品生產的全過程,並能夠將80%的產品出口的話,棉花價格還可以優惠到20%;4、勞動力、能源、電力資源價格低廉,具有比較優勢;5、棉紗、紡織品出口市場大,除滿足烏本國2600多萬人的市場需求以外,還可以向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中東歐國家、歐盟等出口。
投資中會遇到的障礙和不利因素:一、烏國經濟的「人治」色彩濃重,棉花行業更是一個高度「計劃經濟」的壟斷行業,在棉花原料的供應、電力、天然氣配給方面都會受到「計劃」的強烈影響。二、熟練技術工人少。雖然烏官方稱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與中國工廠中擋車工人靈巧的雙手比較起來,烏國真正熟練的紡織女工可謂少矣。需下大氣力培訓,且易流失。三、我國技術、管理人員來烏簽證難,不易獲得長期居住權。經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費企業管理人員的精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四、調匯期長,企業常為利潤返回發愁。烏外貿總量近兩年來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順差十幾億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業的調匯期一般為1-2個月;趕上國家集中償貸期,調匯時間可長達6-8個月,給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困惑。
Ⅵ 烏茲別克關於區塊鏈有什麼政策法規嗎
北京時間9月7日,據外媒報道,烏茲別克政府官方網站刊登的一份文件顯示,該國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已下令建立一個名為「數字信託」的國家區塊鏈發展基金。
該基金旨在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各種政府項目中,包括醫療、教育和文化等領域。該基金會還將負責對烏茲別克數字經濟的國際投資。除了國際貸款和贈款外,烏茲別克國家項目管理署(National Agency of Project Management)也將為該數字信託基金提供提供資金。
近期,米爾濟約耶夫已經批准了將區塊鏈運用到不同公共領域的相關法案,以支持烏茲別克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發展。
今年7月,米爾濟約耶夫簽署了一項《關於烏茲別克共和國數字經濟發展措施》的指令性文件,該文件規定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公共行政的某些方面。
根據該命令,烏茲別克將在2020年前推出區塊鏈整合計劃。與此同時,該國信息技術和通信發展部必須提出一項關於國際清算設施以及貸款和貿易融資的區塊鏈一體化計劃。
此外,米爾濟約耶夫還簽署了一項關於加密貨幣交易監管的法律,於9月2日生效。根據該法律,外國人只能通過在烏茲別克設立分支機構的方式在該國交易加密貨幣。該法律還規定,建立一個密碼交易所的最低資本要求為71萬美元。
此外,加密交易人員將不受烏茲別克股票市場法規的約束,並將被免除對交易收入納稅的義務。
不過,加密貨幣交易必須遵守反恐和反洗錢法律。他們還必須將加密貨幣交易記錄、客戶個人數據和通信信息保存五年。
2018年2月,米爾濟約耶夫同意批准在主打金融科技的米爾佐烏魯克貝克創新中心(Mirzo Ulugbek Innovation Center)成立分布式賬本技術和區塊鏈技術中心。同時,米爾濟約耶夫還下令開始積極開發和刺激金融市場上的移動支付,包括使用PayPal,支付寶,Visa和Mastercard等國際支付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曾有烏茲別克中央銀行的工作人員曾表示對數字貨幣持消極態度,並表示他們認為這是資助恐怖主義的手段之一。也正是這些言論推動了烏茲別克在9月份出台監管加密貨幣交易的法律。
Ⅶ 烏茲別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烏茲別克北鄰哈薩克,南鄰土庫曼,東鄰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烏茲別克首都是塔什干;烏茲別克主要民族是烏茲別克族;烏茲別克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部分地區)和高原山地氣候(部分地區);烏茲別克擁有3185萬人口;烏茲別克擁有著44.7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烏茲別克人信仰穆斯林;烏茲別克的制度是總統制共和制;烏茲別克總統是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總理是阿卜杜拉·阿里波夫;烏茲別克是獨聯體國家;烏茲別克長期由伊薩拉姆·卡里莫夫擔任總統,執政掌舵,2016年卡里莫夫去世,米爾濟約耶夫當選為新任烏茲別克總統。
Ⅷ 烏茲別克是哪個國家
烏茲別克是在中國新疆的西北方向,跟哈薩克是鄰居,位於中亞地區。
Ⅸ 烏茲別克是怎麼樣的國家
烏茲別克共和國(烏茲別克語: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語: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簡稱烏茲別克,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1991年從前蘇聯獨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
烏茲別克歷史悠久。9至11世紀,以突厥人、東伊朗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烏茲別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朝等。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突厥人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烏茲別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19世紀60至70年代,部分領土並入俄羅斯。1917至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認。
烏茲別克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系。
Ⅹ 烏茲別克是俄羅斯的附屬國嗎為什麼有附屬國這個概念
不是附屬國的關系
烏茲別克擁有自己的絕對主權的 之前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附屬國
dependency
名義上擁有主權,實際上在外交、經濟和軍事等方面依附於帝國主義強國並受其控制的國家。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國家在佔有許多殖民地的同時,為了自身的利益,有時讓一些落後國家在政治上、形式上維持獨立,但在金融、外交上從屬於自己。
附屬國的形式可分多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除半殖民地形式如波斯、中國、土耳其等外,阿根廷和葡萄牙是附屬國的另一種形式。當時的阿根廷,在金融上完全依賴於英國,以致有的經濟學家把它看成是英國的商業殖民地。葡萄牙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從18世紀初期開始,就處於英國保護之下。英國為了鞏固它在反對西班牙和法國斗爭中的陣地,保護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英國以此換得了商業上的利益,換得了向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輸出商品尤其是輸出資本的優惠條件,還換得了利用葡萄牙的港灣、島嶼、海底電纜等等的便利。這種小國依賴於大國的關系,一向是存在的,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後,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