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機知識 » CNC物理礦機是真的嗎

CNC物理礦機是真的嗎

發布時間: 2021-05-29 17:30:02

❶ 物理礦機的定義

你好,礦機系礦山機械的簡稱,
只是針對礦山機械的原理、設計、應用等重點;
包括給礦設備、破碎設備、磨礦設備、分級設備、篩分設備、浮選設備、過濾設備、攪拌設備、煉金設備、氰化設備、起重設備、濃縮設備、除鐵設備、磁選設備、炭漿廠設備、運輸設備等,
比如說超細層壓自磨機、全截面氣升式微泡浮選機、多頻脫水篩尾礦干排等設備均屬於礦山機械。

❷ 造無人機的上市公司

我們生產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無人機
產品優勢:
續航時間長:碳纖維具有重量超輕的特點,其製成的碳纖維無人機架重量非常輕,和其他材質無人機相比,續航時間更長;
堅固性強:碳纖維的抗壓強度在3500MP以上,且具有高強度的特點,製成的碳纖維無人機具有抗摔性強,抗壓能力極強;
易組裝,易拆卸:碳纖維多旋翼無人機架結構簡單,採用鋁柱和螺栓連接而成,使得在進行元器件安裝過程中,編排極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組裝,易於攜帶;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採用航空鋁柱和螺栓,牢固性強。
穩定性佳:碳纖維製成的多旋翼碳纖維無人機架的雲台具有減震增穩的效果,通過雲台抵消機身晃動或者震動的影響。好的減震球與雲台板的結合,有效的增加穩定性和減少減震性,在空中平穩的飛行;
安全性:碳纖維多旋翼無人機架由於動力分散到多個機臂,可以保證較高的安全系數;在飛行中可以做到力的平衡,易於操控,自動懸停,使其按照所想要的路徑飛行,避免突然下降造成傷害。
公司主要由6個質量控制人員負責每個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檢測,貼料環節、壓板環節、精雕設計、CNC加工、成品檢測、包裝環節配備相應的控制人員,讓每一位客戶滿意。

❸ 礦機是什麼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礦機是生產和挖掘比特幣的工具

❹ IPFS礦機挖礦有必要嗎用電腦挖也行嗎

沒必要,電腦挖也可以。

Windows系統你可以下載哈魚礦工軟體,一鍵挖礦。

Linux系統兩步搞定挖礦

  • 打開網站,輸入手機號,選擇你要使用多少CPU來挖礦,默認為使用50%的CPU進行挖礦,點擊生成你的專屬命令並復制

  • 就是這么操作簡單。

❺ 為什麼說手機挖礦是騙局

因為手機挖礦後面進來的都會被割韭菜。

注意事項:

1、近兩年,有關區塊鏈的各種「一夜暴富」神話不斷上演,「挖礦」加密貨幣,成為一種新的致富潮流,手機挖礦也越來越流行。

2、真正的挖礦都是會有專門的礦機的,畢竟現在每一台礦機也是不便宜的,手機自動挖礦都是很便宜就可以獲得,挖的也不是比特幣,基本上自己發的山寨幣,也不值錢啊,到時候還是被割韭菜。

❻ 一i好好礦機物理就死s

必須的。

❼ 如何建立虛擬數控機床加工模擬系統

虛擬數控加工過程物理模擬模型的建立



摘要:該文首先闡述了虛擬數控加工過程物理模擬的研究內容,其次重點討論了所建立的切削力模擬,刀具磨損模擬與變形模擬,加工誤差模擬,振動模擬和切屑形成過程模擬的數學模型。最後,提出了物理模擬今後研究的方向。

1 引言

虛擬數控加工(VNC)過程物理模擬是虛擬製造(VM)單元和虛擬製造系統基礎核心技術,越來越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虛擬數控加工過程的模擬包括數控(NC)代碼模擬,幾何模擬和物理模擬。數控代碼模擬是虛擬數控加工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它可以檢查數控程序的正確性及實現碰撞、干涉檢驗,大大節省數控程序的調試時間,減少昂貴的試切用度,進步數控機床的安全性等。幾何模擬是數控加工過程模擬的條件,通過刀具掃略體和工件模型連續的布爾運算可得切屑的往除加工過程模擬,它也提供了物理模擬評估切削力和加工誤差所需的主要參數。物理模擬主要是力學模擬,它是虛擬數控加工過程模擬的核心部分,其內涵就是綜合考慮實際切削中的各種因素,建立與實際切削擬合程度高的數學模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虛擬加工與實際加工的「無縫連接」,滿足虛擬數控加工的沉醉感和交互性。只有對物理模擬的機理研究透徹,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滿足虛擬製造的目的即實際加工過程在計算機上的真實映射。

2 物理模擬的研究內容體系

物理模擬的主要內容包括切削力模擬、加工誤差模擬、切屑的天生過程模擬、刀具的偏移、變形和磨損模擬、及數控切削機床的振動與溫度模擬等。其模擬體系結構。

3 虛擬數控加工物理模擬的模型

3.1 切削力模擬模型

在切削力的模擬中,關於切削力的模型,有人以為,刀具受的切削力可以看做是單位時間材料往除率的函數。首先在刀具上建立笛卡兒坐標系,刀刃上受到三個正交力。

Ft=KtSt Fr=KrSr Fa=KaSa (1)

式中:St、Sr、St——切屑在三個坐標平面上的投影面積。

Kt、Kr、Ka——從金屬切削中得到的材料和切削速度參數。

上述切削力模擬的方法經過S.Jayaram的研究對於三軸以上的數控機床切削力誤差較大,因此此模擬方法只適應於三軸和三軸以下的數控機床的切削力模擬。

Hirohisa基於刀具沿軸向的切削力均勻分布假設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將刀具分成很多部分的切削力模擬模型。本文在此基礎上利用有限元法(FEM)建立切削力模型,將刀具切削刃劃分成若干微元對其中一個微元做受力分析。那麼由第j個刀具微元的切向力dFtj(θ, z),徑向力dFrj(θ, z)和軸向力dFaj(θ, z)可以得出基本的切削力。

dFtj(θ, z)=[Kte+Ktchj(θ, z)]dz=[Kte+KtcStsinθj]dz

dFrj(θ, z)=[Kre+Krchj(θ, z)]dz=[Kre+KrcStsinθj]dz

dFaj(θ, z)=[Kae+Kachj(θ, z)]dz=[Kae+KacStsinθj]dz (2)

上式中Kte、Kre、Kae,Ktc、Krc、Kac代表切削系數,可由切削測試中的各種進給速度得出。hj(θ, z)=Stsinθj是未切削工件的厚度。dz是刀具的軸向長度微分。St每一刀具微元的進給量。上面(2 )式通過求解微分方程可得出刀具在三個方向的瞬時切削力。刀具在三個方向的受力總和通過所有微元在x、y、z方向瞬時切削力的總和求出。

3.2 加工誤差的模型

工件加工誤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給加工誤差模擬帶來了很多困難,由於要精確模擬出加工誤差,不但要考慮每一單項因素對加工誤差的影響而且還得綜合考慮各因素的權重。C.Anderssson對定位誤差和刀具磨損對工件精度的模擬模型分別作了較為具體的研究,Huaizhong Li對機床熱變形和振動對工件加工誤差的模型作了深人的研究等。影響加工誤差的因素還包括機床運動精度誤差、刀具尺寸誤差以及主軸偏移、導軌變形、夾緊力、刀具、零件熱變形和彈性變形誤差及加工方法引起的誤差等。基於上述研究對這些單項誤差按模糊理論進行模糊綜合評判得出影響工件加工精度的總誤差模型。

(3)

式中,x(t)、y(t)、z(t)為時刻t 是工件表面上天生點的位置,Wi表示第i個誤差疊加時的權重,Ei[x(t), y(t), z(t)]表示第i個誤差在時刻t 的誤差值。上式又可表達為影響刀具位置和姿態的自變數為時間t的誤差函數:

(4)

這樣可以在虛擬加工中融人誤差並方便的計算出時間t時工件上某點的加工誤差。然後將產品的理論模型與毛坯往除材料後得到的加工模型求差可得加工誤差模型。在VNC 機床加工過程中,加工誤差模型按誤差大小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加工區域,通過對其進行檢查,可對加工誤差的大小及其可能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評判,並為產品的可製造性評估提供依據。

3.3 切屑天生過程的模型

切屑天生過程的實時模擬是虛擬數控加工與實際加工「無縫連接」和同步顯示的主要環節切屑的天生、卷取、折斷以及天生的外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與刀具的幾何外形、切削液、工件和刀具的材料工件和刀具間的摩擦力以及應力廠司和應變闊、切屑的天生機理和熱變形等因素有關,這一研究結果已被很多學者採用。C.Andersson的研究發現當切屑的厚度非常小時(小於2μm)切屑的厚度與切削力是線性關系,關系式為:

Cr=Fr/[(nz+1)·h1n·b1i (5)

由於已經證實了FH和h1n之間的線性關系,所以用Cr代替關系式中的FH得到:

Cr=Cr1+Cr2/H1n (6)

式中,Cr為主切削力,Cr1, Cr2為切削力的系數常量,H1n切屑厚度。

但這一方面研究仍在繼續深進。CIRP工作組在1998年的Keynote Paper中的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研究。

對切削和切屑形成的機理及毛邊和碎片的控制、抑制方法作進一步深人的研究。

加強有限元法(FEM)、混沌理論(Choas Theory)、人工神經網路(ANN))、及遺傳演算法(GA)在切屑天生機理和模擬中應用的研究。

規范切屑的結構分類和標准建立全球同一的切屑試驗參數資料庫。

3.4 刀具的磨損和偏移

刀具的磨損模型

刀具的磨損模擬是估算刀具壽命的有效方法,它可以省往繁雜的切削試驗既經濟又省時,它也是選擇刀具與切削條件的有洲衣據。根據硬質滲碳鋼在數控銑床上的切削實驗,刀具的磨損既有坑狀磨損又有平面磨損。實驗數據表明每單位進給間隔和單位面積的刀具磨損體積dw/dl與切削溫度θ和壓應力σ有關,即:

dw/dl=c1σtexp(-c2/θ) (7)

式中c1、c2是切削的特徵常數,θ是切削的盡對溫度。

刀具的變形模型

在磨削刀具變形模型中,刀具的線性變形和非線性變形都應考慮到。為了便於分析在此使用一般的固體力學模型假設切削力作用在刀尖部分。從丈量刀具的變形可以得出刀具和刀具夾頭間的接觸面積對刀具的變形起很大作用,刀尖到刀具間隔為z的每一點的線性變形都能按下式計算。

εx(z)=Eh·Fx+Er·My(l-z)

εy(z)=Eh·Fy+Er·Mx(l-z) (8)

上式中Fx和Fy是切向力在x, y向的分力,Er和Eh是平移和旋轉的系數常量,可通過實驗得到,Mx和My刀尖部位的切削力產生的力矩。

Mx=Fy·l My=Fx·l (9)

由於端磨刀具的非線性變形可以被簡化成懸臂梁模型,刀具沿z軸的非線性變形按下式計算。

δx(z)=Fx·(l-z)2·(2l+z)/6EJ

δy(z)=Fy·(l-z)2·(2l+z)/6EJ (10)

那麼,刀具在沿z軸任意點的總變形可從下式中得到:

Dx(z)=εx(z)+δx(z) Dy(z)=εy(z)+δy(z) (11)

3.5 加工溫度模型

磨削和車削的加工過程是連續變化的,持續型的加工溫度模型Huaizhong Li已經給出即

Tstatic=T[1-v lg(ε/ε0)] (12)

式中T 是切削點的溫度,v是給出的材料參數常量,ε是應變率,ε0是材料特性不受影響的臨界應變率。

銑削是間歇切削過程不能直接將(12)式用於銑削加工的溫度模擬。在間歇切削中切削溫度的預熱傳遞過程隨切削時間T(t)變化,為到達與持續切削相同的平穩狀態,Tstatic必須考慮。下面給出預熱傳遞過程的溫度模型:

T(t)=Tstaticexp(τ/t)+Tmin (13)

式中:τ是常量,t是一個周期中每一銑齒的切削時間;Tmin和Tp是切削周期中的最小和最高溫度。

Tmin=Tpexp(-t2/τ)

Tp=Tstatic·[exp(-τ/t1)/(1-exp(-t2/τ))] (14)

式中t1、t2分別指一個周期中切削和非切削時間,由於刀具的旋轉周期是60/nR(S),所以有

t1=(60/nR)·(Øgx-Øst)/2π

t2=(60/nR)·[1-(Øgx-Øst)/2π] (15)

式中Øgx、Øst分別指銑削時銑刀的切進角和離開角。

在銑削中切削區的溫度首先使用式(12)計算持續切削溫度,然後通過(13)~(15)式修正。

3.6 振動模型

在大多數模型中,僅考慮靜態切削力動力可能引起的振動也將影響工件的加工表面精度。對振動的實時模擬可以提供避免或減少振動的依據公道地選擇加工條件。在這方面學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並建立了主要的模擬理論。但存在的題目是很多重要的變數參數難以丈量且丈量精度也難以保證。有兩方面數據非常重要:

賴於機床、工件及刀具和隨切削力向量的位置和方向變化的系統的動力學參數。

與切削力相關的加工材料、刀具外形和材料、切削狀況、刀具磨損類型和磨損量等變化的動力學行為。

一個二自由度銑削振動模型,在此模型中假設振動方向是沿相互垂直的X和Y方向,且進給方向是沿X軸。座標系被固定在NC銑床上,軸與主振幅對齊,銑刀有n個齒且均勻分布。銑刀系統的振動模型由下面微分方程給出:

(16)

式中m、c、k是銑床模擬模型在X、Y方向的質量、阻尼系數和彈簧剛性系數,Fxj和Fyj是第j個銑齒上的銑削力在x、y向的分力,n是銑刀的齒數。

3.7 摩擦力模型

切屑和刀具面的摩擦力影響著切屑的外形、系統的溫度等物理模擬中的很多因素摩擦力在刀具切削刃進進工件到離開工件的時間內是變化的,切削摩擦力的大小與系統的溫度、工件和切屑的塑性變形等之間有相互影響、非常復雜的關系,這就要求收集臨界點的數據,建立切屑參數資料庫以便更好的建立摩擦力模擬模型,有效控制摩擦力。方程(17 ) 給出了非線性摩擦力模擬模型。

τt/k=1-exp(μσt/k) (17)

式中τt和&sogma;t是刀具面的摩擦力和正壓力,k是切屑的剪切力系數,μ是材料的特徵參數常量。

4 小結

物理模擬模型的建立是物理模擬的基礎與關鍵。在很多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筆者以為,現有的VNC加工過程模擬系統不能給用戶精確的結果,很唯實現VM的交互性與沉醉感,模型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因此為了使模擬模型的定量計算與實際加工相同,筆者建議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物理模擬的研究。

實驗方面:建立物理模擬全過程的切削實驗參數資料庫。

機理方面:模擬機理與實際加工機理及兩者之間的進一步藕合關系。

模擬領域:向高速切削、硬質合金切削的物理模擬及微細切削的分子力模擬領域擴展。

模擬方法:模擬手段和方法的多樣化,如有限元法(FEM)、人工神經網路(ANN)等。


-----------------------------------------

數控銑床加工過程虛擬模擬系統的設計

建立一個真實的數控銑床加工環境,並在此環境下對加工過程進行模擬。對虛擬製造的體系結構和相關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著重闡述了虛擬數控機床的建模原理及其相關的控制技術,在建立的虛擬數控機床上實現機床各軸的運動控制、程序顯示、NC編譯、反饋信息顯示等功能,實現了虛擬數控銑床最基本的功能。本系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真實的數控加工環境。在這個環境中,需要建立機床模型和加工過程模型。機床模型就是整個加工過程的物理環境,將真實的機床在計算機中以3D畫面的形式出現;加工過程模型是一個動畫過程,模擬真實機床、刀具、切削等加工過程的運動。該系統應滿足的要求:1)具有逼真的加工環境;2)能夠對NC代碼等進行檢測,即具備機床的NC程序編譯功能,能發現NC程序的錯誤,並生成目標文件;3)能夠顯示刀具軌跡及切削過程;4)能調整、修改機床狀態參數,實時監控機床的運動狀態;5)有友好的人機界面,能方便用戶操作。它具備的特點有:1)環境真實,系統的環境和真實的機床環境盡量相同;2)功能一致,系統的功能要和機床的功能一樣;3)較強的糾正錯誤能力,能發現各種錯誤同時給出報警信息;4)快速完成模擬過程,模擬加工過程需要的時間不能和真實的加工時間一樣,否則讓人難以忍受,加工過程時問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來進行調節。1本系統整體構架模擬過程為:在控制面板上編輯NC程序或調入NC程序,然後對准備好的加工程序進行檢查,軌跡模擬,確認無誤,准備加工。加工前對整個系統進行必要的設置,刀具參數設置,工件坐標系設置等。進行加工時,顯示機床運動動畫及工件切削動畫,對機床狀態進行監測,顯示監測的信息,如果有非法操作、越程等信息,發出相應的警報。系統分為五個模塊:人機界面、幾何模塊、運動模塊、編譯模塊和監測反饋模塊。整個系統的模塊劃分如圖l所示。人機界面用來實現人機交互,即機床的控制面板;幾何模塊用來實現系統的物理環境,刀具軌跡及工件模型等幾何體;NC模塊主要功能有數控程序編輯、刀補、插補、編譯生成虛擬機床驅動文件等;運動模塊用來實現虛擬機床運動,刀具運動及切削運動等;機床參數設鬣、機床狀態信息反饋與監測等功能用監測反饋模塊來實現。整個系統各個模塊關系如圖2所示。2各個模塊的設計2.1人機界面(控制面板)的設計這個模塊有兩個方面:一是對面板的各個界面元素進行設計,一一個是對機床等各個虛擬物體進行控制。操作面板上的組件數量很多,但大多數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將具有相同功能的組件設計為ActiveX控制項,利用ActiveX控制項的封裝性和動態連接性來實現虛擬操作面板上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組件。界面元素構建三個類CRob、CMyButton、CMyEdiloCRob是用米實現旋轉開關。CMyEdit用於實現顯示屏。CMyBunon來實現方形按鈕。幾乎所用的操作,控制都在控制面板上,那麼所有的模塊都在這里匯集,可以是指針、實體,用來實現整個機床及加工過程的控制。設計一個NcPanel類,這個類提供各個控制變數,用於NC文件檢查,機床參數設置,機床運動控制等等。2.2幾何模塊的設計2.2.1機床本體模型、刀具模型、切削液噴管等復雜幾何模型這峰模型比較復雜,直接採用繪圖編程的方法很難實現這么復雜的圖形,即使實現了也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繪制出來的效果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本文採用一些成熟繪圖應用軟體如3dsMax、UG、Pro/E等來實現這些幾何模型。本系統並不能直接調用這些軟體生成的幾何模型,只能得到這些幾何模型的描述性文件。不得不對這些文件進行研究,找出需要的幾何信息,然後轉化成程序中能夠使用的幾何實體。有一種標準的文件格式--3DS文件格式,幾乎所有的3D繪圖軟體都支持這種文件格式,能轉化成這種文件格式。因此,這個模塊的工作便是編寫一個文件介面,將3DS二進制文件讀入轉換成0penGL幾何實體。構建的類如下:classC3dsReader;//3DS文件讀人類class8CTriList;//生成數據鏈表(用來逼近3DS圖形的小三角形片//集合)將機床各個部件幾何模型組成一個機床類classMachine,這個類包括機床的各個組件,如床身、主軸等。2.2.2刀具軌跡及零件幾何模型此模塊用於刀具軌跡模擬,驗證NC程序是否正確及顯示加工後刀具軌跡幾何模型,可劃分為兩層:第一層:基本幾何元素層。點,線,圓弧,平面,直紋面面等幾何元素的繪制,點,向量,矩陣的各種運算等。在0penGL環境中,可以相似地構造出一個設備環境類,讓它繪制出一些基本的幾何元素:直線、圓弧等。第二層:模型建立層。整個NC文件形成的刀具軌跡是由各種幾何元素構成的,建模即是將各種幾何元素構成一個完整的圖形。如加工一個字,字體則是由多條直線構成。從中可以構建各個幾何模型的類如直線(CLine),圓弧(CAre),圓(CCircIe),直紋曲面(CLin_Are)等。各個無素的繪制則調用上一層glCDC類的成員函數。如直線自我繪制可以寫成:pDC->Line(start,end);pDC是glCDC一個實例的一個指針。2.2.3工件模型工件模型用於工件切削運動。採用空間分割法對工件模型進行建模。本文只將工件在X、Y平面上進行分割,Z方向用top值表示,構建的模型的如下:classPexSeL//離散的小方塊實體模型整個工件可表示為:PexSelBox[x][y];//x,y為工件解析度2.3運動模塊的設計運動模型有機床本體運動,刀具運動,加工切削運動,屬於動畫製作過程。動畫可以讓一張張相關的圖片以較快的速度進行切換,就能得到連續的運動效果。相似地,在一定地時間里繪制N張相關的圖片,就能得到計算機動畫效果。先設置一個系統時間,讓它不停的刷新畫面,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繪制這些相關的圖片。圖形的繪制,把它封裝成按參數化形式繪制,只要將其參數進行修改就可以實現動畫控制。比如一個正方體繪制可寫成:Translated(m_x,m_y,m_z);//DrawBox(length,width,high);那麼只要對m_x,m_y,m_z三個變數進行控制,然後讓畫圖模塊不停地按參數繪制即可實現正方體移動動畫。接下來的工作需按時間對位置變數進行控制,實現需要的運動。設計一些位置控制器,如直線、圓弧位置控制器等cIassMoveCircle//實現圓弧運動計算器classMovenne//實現直線運動計算器……2.4編譯模塊的設計編譯模塊主要劃分為四個部分:詞法分析、語法分析、目標代碼生成和出錯處理。編譯過程是輸入數控加工程序,輸出目標代碼或錯誤信息。本系統採用逐行掃描方式,以詞法分析程序和語法分析程序為核心,出錯處理作為一個獨立的過程,目標代碼的生成則在錯誤為零的情況下生成。設計一個編譯類Compile。輸入:CStringm_Nccode;//一段NC代碼功能函數:Wo-check()//詞法檢查SyntaxCheck()//語法檢查輸出:CStringerrInfo//錯誤信息操作數據對象ProgramNodeNcSegementStruct//編譯後生成的中間文件。CTypedPtrList<C0bList,CPart*>*m_curvelist;//生成的刀具軌跡鏈表2.5監測反饋模塊的設計機床參數系統的沒計:1)設計一個後台資料庫CDaoDatabasem_db,後台資料庫使用微軟公司的ACCESS製作;2)所有的變數設計一個MachineState類來集中進行管理。3)狀態監測,設計一個類RunErrCheck,實現功能包括非法報警、工件與刀具干涉、非法操作和越程等。3小結數控加工過程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它是對零部件設計、工藝規劃等許多工作的一個檢驗。本文建立的系統已經具備虛擬機床的基本功能,仍然存在以下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1)工件模型可以進一步進行研究,找出結構更優秀,顯示速度更快的模型,使得切削過程更加逼真、快捷;2)運動模型需要進一步研究,構造更強大的運動控制器,如高級曲線運動控制、高級曲面運動控制,以滿足更高級CNC系統刀位控制要求;3)本系統只研究了純幾何模擬,對於加工中一些力學因素沒有考慮,今後可通過建立加工過程的力學物理模擬模型,進行加工過程切削性能與切削效果模擬。

❽ 中國的物理學期刊有哪些,主要是怎麼看!網上可以看嗎

國內物理電子學類期刊
2008-05-10 12:38:59

1、感測器技術(月刊)
本刊是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四十九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技術刊物。該刊是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對外推薦的中文期刊,是《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計量測試文摘》、《中國電子科技文摘》等的收錄期刊。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獎、電子工業部優秀科技期刊獎,信息產業部優秀科技期刊獎,黑龍江省優秀科技期刊獎。主要報道國內各類敏感元件,感測器及電子技術,科研成果及產品等,同時報道企業概況、人物介紹、行業活動、市場信息、技術信息、經濟信息等。
主管單位:信息產業部
主辦單位: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四十九研究所
編輯單位:《感測器技術》編輯部
主 編:范茂軍
主 任:
地 址: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9號(哈爾濱44信箱信息中心)
郵政編碼:150001
電 話:0451-2511148
傳 真:0451-2511148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23-1300/TN
國際刊號:1000-9787
郵發代號:14-203
定 價:7.5

2、光學技術(雙月刊)
本刊由國防科工委主管,中國兵工學會,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北方光電工業總公司聯合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和中國兵工學會光學學會承辦,光學技術雜志社編輯出版的中央級學術類和技術類期刊。1975年創刊,現為雙月刊,96頁,大16開版本,每單月20日出版。國內郵發號為2-830,國外郵發號為4127BM。本刊雜志從1990年開始一直被美國工程索引(EI)列為固定的收錄期刊,文章收錄率一直為87%左右。本惠的發行范圍較廣,基本上覆蓋了國內的整個光電行業。
主管單位:國防科工委
主辦單位:中國兵工學會,北京理工大學,中國北方光電工業部公司
編輯單位:光學技術雜志編輯部
主 編:揭德爾
主 任: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郵政編碼:100081
電 話:68471784
傳 真:6841286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11-1879/O4
國際刊號:1002-1582
郵發代號:2-830
定 價:15

3、電子顯微學報(雙月刊)
本刊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電子顯微鏡分會承辦。是國內惟一一份報道電子顯微學和其它顯微學新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成果、新儀器研製生產及實驗技術的雙月刊。本學報及時反映電子顯微學和其他顯微學的新動態、新進展,及時報道利用電子顯微學研究諸如生命科學(生物學、醫學),材料科學(特別是新興的納米材料、薄膜材料)、化學化工、地質科學等所取得的高科技成果。《電子顯微學報》報道的內容涵蓋自然科學領域之廣,為自然科學類期刊中僅見的學術期刊。
主管單位:中國科協
主辦單位:中國物理學會
編輯單位:《電子顯微學報》編輯部
主 編:姚駿恩
主 任:李寧春
地 址:北京2724信箱電子顯微學報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080
電 話:010-82671519
傳 真:010-6261172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11-2295/TN
國際刊號:1000-6281
郵發代號:
定 價:20

4、激光與紅外(雙月刊)
本刊是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電子部激光與紅外專業情報網、中國電子學會量子與光電子學分會的聯合刊物,報道光電子技術領域的科技進展、新技術成果等。設有綜述與評論、激光技術、紅外技術、光電器件、光電材料、市場動態和文獻信息等欄目。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
主辦單位: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編輯單位:《激光與紅外》編輯部
主 編:袁繼俊
主 任:所洪濤
地 址:北京8511信箱(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
郵政編碼:100015
電 話:64362211-310
傳 真:010-6434732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11-2436/TN
國際刊號:1001-5078
郵發代號:2-312
定 價:8

5、激光雜志(雙月刊)
本刊是國家新聞出版局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以報導光電與激光技術為主的科技期刊。從1992上起被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物,所刊登論文被美國《EI》檢索。
主管單位: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主辦單位:重慶市光學機械研究所
編輯單位:《激光雜志》編委會
主 編:程正學
主 任:劉凌雲
地 址:重慶市石橋鋪渝州路35號
郵政編碼:400039
電 話:023-68611056
傳 真:023-6860429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50-1085/TN
國際刊號:0253-2743
郵發代號:78-9
定 價:10

6、激光技術(雙月刊)
本刊是國家新委批准出版的全國性自然科學技術期刊,屬國家級科學技術刊物。本刊從科學技術的角度反映激光在我國國防、工業、農業、生物、醫學、通信及人們生活相應用,進展及成果,跟蹤國外高技術發展;密切注視各國激光技術的研製狀況和動態,為我國科研、教學、生產和應用提供最新信息。
主管單位: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主辦單位: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
編輯單位:激光技術編委會
主 編:侯天晉
主 任:於祖蘭
地 址:成都市238信箱209分箱
郵政編碼:610041
電 話:028-5221312-291
傳 真:028-522212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51-1125/TN
國際刊號:1001-3806
郵發代號:62-74
定 價:15

7、紅外與毫米波學報(雙月刊)
本學報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主辦。主要刊登在紅外物理、凝聚態光學地質、非線性光學、紅外光電子學、紅外與毫米波技術等方面有創新的論文、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研究報告。並設置了交叉學科研究專欄。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
編輯單位:《紅外與毫米波學報》編輯委員會
主 編:褚君浩
主 任:糜正瑜
地 址:上海中山北一路420號
郵政編碼:200083
電 話:021-65420850-36323或36307
傳 真:021-5539396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577/TN
國際刊號:1001-9014
郵發代號:4-335
定 價:10

8、 光電工程(月刊)
本刊刊登內容包括工程光學和光電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和技術報告,主要有自適應光學,應用光學,微光學,光電捕獲跟蹤測量技術,光學設計,薄膜光學,自動控制,電視技術,激光技術,光刻,精密刻劃和光電感測技術,光通信,光計算,以及光學方面的其它高新技術。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編輯單位:《光電工程》編輯部
主 編:馬佳光
主 任: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雙流350信箱29分箱
郵政編碼:610209
電 話:028-85100579
傳 真:028-8510050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51-1346/O4
國際刊號:1003-501X
郵發代號:
定 價:11

9、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月刊)
本刊由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國家慣性約束聚變委員會聯合主辦。旨在關注科技發展熱點,報道高新技術前沿,追蹤科技研發動態,介紹科學探索歷程;展示最新科技產品,匯萃時尚科技訊息。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編輯單位:《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編輯部
主 編:范滇元
主 任:陳秀娥
地 址:上海市嘉定清河路390號(上海市800-211信箱)
郵政編碼:201800
電 話:021-69918426,69918166
傳 真:021-6991880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690/TN
國際刊號:1006-4125
郵發代號:4-179
定 價:20

10、 光電子技術與信息(雙月刊)
本刊為光電子學、光電子技術類科技雙月刊。主要報道範圍有激光技術(如激光加工、激光醫學及其他激光應用技術)、紅外技術、大氣光學與環境光學、光學與光電探測技術、光纖通信與感測技術,以及光電子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術探索等國內外光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現狀、應用水平及最新進展。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
編輯單位:《光電子技術與信息》編輯部
主 編:余吟山
主 任:
地 址:合肥市1125信箱
郵政編碼:230031
電 話:0551-5591563
傳 真:0551-559157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4-1138/TN
國際刊號:1006-1231
郵發代號:26-145
定 價:6

11、 中國光學快報(英文版)(月刊)
本刊是我國唯一全面反映激光領域最新成就的英文版專業學報類期刊。主要發表我國在激光、光學、材料應用及激光醫學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的研究論文。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
編輯單位:《中國光學快報》編輯部
主 編:徐至展
主 任:顏嚴
地 址: 上海800-211信箱(上海喜定區清河路390號)
郵政編碼:201800
電 話:021-69918198
傳 真:021-6991880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890/O3
國際刊號:1671-7694
郵發代號:4-644
定 價:35

12、 中國激光(月刊)
本刊是我國唯一全面反映激光領域最新成就的專業學報類期刊。主要發表我國在激光、光學、材料應用及激光醫學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的研究論文。涉及領域包括激光器件、新型激光器、非成性光學、激光在材料中的應用、激光及光纖技術在醫學中的使用,鎖模超短脈沖技術、精密光譜學、強光物理、量子光學、全息技術及光信息處理。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
編輯單位:《中國激光》編輯委員會
主 編:周炳琨
主 任:雷仕湛
地 址: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上海800-211信箱)
郵政編碼:201800
電 話:021-69918427
傳 真:021-6991801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339/TN
國際刊號:0258-7025
郵發代號:4-201
定 價:25

13、量子電子學報(雙月刊)
本刊主要刊登光學、激光以及光學的電子學交叉學科等量子電子學領域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刊
物曾多次獲搣中國光學期刊攠、搣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攠及、搣安徽省優秀期刊攍och 獎。已被國際權威檢索期刊《科學文摘》(SA)、《化學文摘》(CA)以及國內《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等收錄。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基礎光學專業委員會
編輯單位:《量子電子學報》編委會
主 編:龔和本
主 任:王廣昌
地 址:合肥市1125郵政信箱
郵政編碼:230031
電 話:0551-5591564
傳 真:0551-559157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4-1163/TN
國際刊號:1007-5461
郵發代號:26-89
定 價:12

14、 光學與光電技術(雙月刊)
本刊屬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類學術型刊物,是民用與軍用相結合怕綜合性光電技術信息載體,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與湖北省光學學會聯合主辦。
主管單位: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 湖北省光學學會
編輯單位:《光學與光電技術》編輯部
主 編:潘德彬
主 任:劉愛東
地 址:武漢市雄楚大街981號
郵政編碼:430073
電 話:027-87801631-2351
傳 真:027-8780319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42-1696/O3
國際刊號:1672-3392
郵發代號:
定 價:10

15、 光電子技術(季刊)
本刊是由國家科委批准公開發行的學術類刊物,主要刊登國內外光電子技術領域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綜述文章,及時報道該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及有關器件、整機的應用。
主管單位:信息產業部
主辦單位: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
編輯單位:《光電子技術》編輯部
主 編:陳向真
主 任:劉廣榮
地 址:南京中山東路524號(南京1601信箱)
郵政編碼:210016
電 話:025-4611855-5864
傳 真: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2-1347/TN
國際刊號:1005-488X
郵發代號:
定 價:8

16、 光電子穧激光(月刊)
本刊為專業技術性刊物。報道光電子、激光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內容包括新型光電子器件、裝置和材料、光電控制和檢測、光存貯和光電信息處理、通訊和光纖應用技術光電集成技術、光計算和光學神經網路、激光加工和激光應用、光電生物醫學等方面。
主管單位: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 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 天津理工學院
編輯單位:《光電子穧激光》編輯部
主 編:巴恩旭
主 任:汪美林
地 址:天津楊南開區紅旗南路263號
郵政編碼:300191
電 話:022-23679707
傳 真:022-2365713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12-1182
國際刊號:1005-0086
郵發代號:6-123
定 價:10

17、應用激光(雙月刊)
本刊1981年創刊,刊登激光技術在我國工業、農業、科研、醫學等領域的應用文章,深受廣大讀者歡迎,1985年發行量達到4250冊/期。成為同類刊物中發行量最大的期刊。《應用激光》論文被搣中國科技引文資料庫攠選為引文源期刊,並被美國EI、德車FIZ選用。1996年《應用激光》列入全國搣影響因子攠最大的前五十種刊物之一。
管單位:上海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
編輯單位:《應用激光》雜志社
主 編:王之江
主 任:
地 址:上海市宜山路770號
郵政編碼:200233
電 話:021-64700560-3401
傳 真:021-6470003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375
國際刊號:1000-372X
郵發代號:4-376
定 價:7.5

1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
本學報是信處科學與電子科學的學術理論刊物。被國內外多種重要檢索系統收錄,2000年再次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報道範圍包括通信與信息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應用數學,密碼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編輯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主 編:梁昌洪
主 任:李維東
地 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號349信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郵政編碼:710071
電 話:029-8202853
傳 真:029-823228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61-1076/TN
國際刊號:1001-2400
郵發代號:
定 價:10

19、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雙月刊)
本學報是電子科技大學主辦的由國家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學類期刊,是集創造性、學術性、科學性為一體的電子綜合性刊物。主要刊登電子通信、電子測量、電視技術、生物電子學、雷達、電子對抗、遙感遙測、資訊理論、電磁場工程、天線、微波理論與技術、半導體物理與器件、電子材料與元件、電子機械、自動控制、電子物理與器件、激光與光纖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系統工程、數理化等基礎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的學術性總結;新技術、新工藝的論述;國內外科技動態的綜合評述;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等。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辦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編輯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主 編:林為干
主 任:徐安玉
地 址:成都東郊建設北路
郵政編碼:610054
電 話:028-83202308
傳 真: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51-1207/T
國際刊號:1001-0548
郵發代號:62-34
定 價:5

20、光通信技術(月刊)
本刊為專業技術性刊物。報道光通信、光纖維感測技術在公用通信、專用通信和國防通信中的應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統與網路、光纖光纜與器件、光通信相關技術的開發及新技術新產品介紹等,還刊登專題講座、廠商簡介、書刊評價、人物專訪、重大活動報道。讀者對象為相關專業及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主管單位:信息產業部
主辦單位:信息產業部電子第34研究所
編輯單位:《光通信技術》編輯部
主 編:湯志強
主 任:
地 址:廣西桂林市5號信箱
郵政編碼:541004
電 話:0773-5881854
傳 真:0773-5881825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45-1160/TN
國際刊號:1002-5561
郵發代號:48-126
定 價:7

21、 光學精密工程(雙月刊)
本雜志是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精密機械分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期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著名光學專家王大珩院士、唐九華院士擔任顧問,陳星旦院士任編委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首批入選者、長春光機所所長,青年科學家曹建林博士擔任主編。《光學精密工程》辟有綜合評述、空間光學、圖像處理、信息處理、纖維光學、微納技術、精密機械、激光與技術、光學檢驗設備、光學以其餘技術、測試技術及設備、信息光學、光電跟蹤與自動控制、攝像技術及裝置、光電技術及器件、光學工藝及設備、計算機應用與軟體工程、光譜分析與光譜測量、激光測距與跟蹤、攝像技術與裝置、計算機輔助設計、薄膜光學、光衍射儀器與器件等專欄。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編輯單位:《光學 精密工程》編輯委員會
主 編:曹健林
主 任:白雨虹
地 址:長春市東南湖大路16號
郵政編碼:130033
電 話:0431-6176855
傳 真:0431-568234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22-1198/TH
國際刊號:1004-924X
郵發代號:12-166
定 價:18

22、 光通信研究(雙月刊)
本刊是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和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的技術類期刊。是我國最早的以高新科技光纖通信為內容的科技期刊,全國電信技術類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載光纖通信網路、系統、設備、光纖光纜、光有源器件、光無源器件、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科研成果、應用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與其有關的前沿學科。
主管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主辦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編輯單位:烽火科技學院《光通信研究》編輯部
主 編:毛謙
主 任:程曉紅
地 址:武漢市洪山區郵科院路88號
郵政編碼:430074
電 話:027-87691537
傳 真:027-8769128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42-1266/TN
國際刊號:1005-8788
郵發代號:
定 價:8

23、 紅外與激光工程(雙月刊)
本刊由航天機電集團主管,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類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包括紅外、激光和光電技術在航天、衛星和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研究、設計和應用上有創見的學術論文和科研報告,各種新的光電技術實驗方法和結果,新工藝、新材料、國內外先進光電技術方面的優秀論文及信息報導,本刊欄目多,內容豐富,可供從事光學與應用專業方面的科研、廠礦、企事業單位、各大專院校及部隊有關人員閱讀參考,亦可供國內外各大圖書館及信息部門收藏。
主管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主辦單位:中國宇航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
編輯單位:《紅外與激光工程》編輯部
主 編:孫再龍
主 任:趙雪艷
地 址:天津市225信箱32分箱
郵政編碼:300192
電 話:022-23666400
傳 真:022-2366640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12-1261/TN
國際刊號:1007-2276
郵發代號:6-133
定 價:10

24、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月刊)
本刊為科學技術綜合性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機械工程、電子技術、信息科學、材料
科學、能源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建築、生物醫學、管理科學、基礎理論等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中,以機械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為優勢專業。
本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技術論文統計用刊源之一。目前,已被國內外30餘家權威文摘期刊和重要資料庫收錄。
本刊先後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湖北省十大名刊等多項榮譽稱號。
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編輯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主 編:樊明武
主 任:
地 址:武漢喻家山華中科技大學校內
郵政編碼:430074
電 話:027-87544294
傳 真:027-87544294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42-1658/N
國際刊號:1671-4512
郵發代號:38-9
定 價:6

25、強激光與粒子束(月刊)
本刊主要報道我國激光與粒子束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實驗與應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進展。
內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含高功率微波)與粒子束的產生、傳輸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主要學科包括:強激光與粒子束物理,激光器與加速器技術,等離子體物理及慣性約束聚變等。
主管單位:四川省科協
主辦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四川核學會
編輯單位:《強激光與粒子束》編輯部
主 編:杜祥琬
主 任:
地 址:四川綿陽919-805信箱
郵政編碼:621900
電 話:0816-2485753
傳 真:0816-248370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51-1311/O4
國際刊號:1001-4322
郵發代號:62-76
定 價:10

26、光學學報(月刊)
本學報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光學學術刊物,反映中國光學科技的新概念、新成果、新進展。內容主要包括量子光學、非線性光學、適應光學、纖維光學、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激光器件、全息和信息處理、光學元件和材料等。為我國光學科技人員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開展學術討論以跟蹤學科前沿和發展我國光學事業服務。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學會
編輯單位:中國光學學會《光學學報》編輯委員會
主 編:徐至展
主 任:
地 址: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390號(上海800-211信箱)
郵政編碼:201800
電 話:021-69918011
傳 真:021-69918011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內刊號:31-1252/04
國際刊號:0253-2239
郵發代號:4-293
定 價:25

上面可能有你感興趣的

❾ 現在國外數控編程主要是哪種

1數控編程及其發展

數控編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統中最能明顯發揮效益的環節之一,其在實現設計加工自動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縮短產品研製周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諸如航空工業、汽車工業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由於生產實際的強烈需求,國內外都對數控編程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下面就對數控編程及其發展作一些介紹。

1.1數控編程的基本概念

數控編程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它的主要任務是計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點(cutterlocationpoint簡稱CL點)。刀位點一般取為刀具軸線與刀具表面的交點,多軸加工中還要給出刀軸矢量。

1.2數控編程技術的發展概況

為了解決數控加工中的程序編制問題,50年代,MIT設計了一種專門用於機械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編制的語言,稱為APT(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其後,APT幾經發展,形成了諸如APTII、APTIII(立體切削用)、APT(演算法改進,增加多坐標曲面加工編程功能)、APTAC(Advancedcontouring)(增加切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APT/SS(SculpturedSurface)(增加雕塑曲面加工編程功能)等先進版。
採用APT語言編制數控程序具有程序簡煉,走刀控制靈活等優點,使數控加工編程從面向機床指令的「匯編語言」級,上升到面向幾何元素.APT仍有許多不便之處:採用語言定義零件幾何形狀,難以描述復雜的幾何形狀,缺乏幾何直觀性;缺少對零件形狀、刀具運動軌跡的直觀圖形顯示和刀具軌跡的驗證手段;難以和CAD資料庫和CAPP系統有效連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動化,集成化。
針對APT語言的缺點,1978年,法國達索飛機公司開始開發集三維設計、分析、NC加工一體化的系統,稱為為CATIA。隨後很快出現了象EUCLID,UGII,INTERGRAPH,Pro/Engineering,MasterCAM及NPU/GNCP等系統,這些系統都有效的解決了幾何造型、零件幾何形狀的顯示,交互設計、修改及刀具軌跡生成,走刀過程的模擬顯示、驗證等問題,推動了CAD和CAM向一體化方向發展。到了80年代,在CAD/CAM一體化概念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及並行工程(CE)的概念。目前,為了適應CIMS及CE發展的需要,數控編程系統正向集成化和智能化夫發展。
在集成化方面,以開發符合STEP()標準的參數化特徵造型系統為主,目前已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國內外開發的熱點;在智能化方面,工作剛剛開始,還有待我們去努力。

2 NC刀具軌跡生成方法研究發展現狀

數控編程的核心工作是生成刀具軌跡,然後將其離散成刀位點,經後置處理產生數控加工程序。下面就刀具軌跡產生方法作一些介紹。

2.1基於點、線、面和體的NC刀軌生成方法

CAD技術從二維繪圖起步,經歷了三維線框、曲面和實體造型發展階段,一直到現在的參數化特徵造型。在二維繪圖與三維線框階段,數控加工主要以點、線為驅動對象,如孔加工,輪廓加工,平面區域加工等。這種加工要求操作人員的水平較高,交互復雜。在曲面和實體造型發展階段,出現了基於實體的加工。實體加工的加工對象是一個實體(一般為CSG和BREP混合表示的),它由一些基本體素經集合運算(並、交、差運算)而得。實體加工不僅可用於零件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大面積切削掉餘量,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用於基於特徵的數控編程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是特徵加工的基礎。
實體加工一般有實體輪廓加工和實體區域加工兩種。實體加工的實現方法為層切法(SLICE),即用一組水平面去切被加工實體,然後對得到的交線產生等距線作為走刀軌跡。本文從系統需要角度出發,在ACIS幾何造型平台上實現了這種基於點、線、面和實體的數控加工。

2.2基於特徵的NC刀軌生成方法

參數化特徵造型已有了一定的發展時期,但基於特徵的刀具軌跡生成方法的研究才剛剛開始。特徵加工使數控編程人員不在對那些低層次的幾何信息(如:點、線、面、實體)進行操作,而轉變為直接對符合工程技術人員習慣的特徵進行數控編程,大大提高了編程效率。
W.R.Mail和A.J.Mcleod在他們的研究中給出了一個基於特徵的NC代碼生成子系統,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零件的每個加工過程都可以看成對組成該零件的形狀特徵組進行加工的總和。那麼對整個形狀特徵或形狀特徵組分別加工後即完成了零件的加工。而每一形狀特徵或形狀特徵組的NC代碼可自動生成。目前開發的系統只適用於2.5D零件的加工。
LeeandChang開發了一種用虛擬邊界的方法自動產生凸自由曲面特徵刀具軌跡的系統。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凸自由曲面內嵌入一個最小的長方塊,這樣凸自由曲面特徵就被轉換成一個凹特徵。最小的長方塊與最終產品模型的合並就構成了被稱為虛擬模型的一種間接產品模型。刀具軌跡的生成方法分成三步完成:(1)、切削多面體特徵;(2)、切削自由曲面特徵;(3)、切削相交特徵。
JongYunJung研究了基於特徵的非切削刀具軌跡生成問題。文章把基於特徵的加工軌跡分成輪廓加工和內區域加工兩類,並定義了這兩類加工的切削方向,通過減少切削刀具軌跡達到整體優化刀具軌跡的目的。文章主要針對幾種基本特徵(孔、內凹、台階、槽),討論了這些基本特徵的典型走刀路徑、刀具選擇和加工順序等,並通過IP(InterProgramming)技術避免重復走刀,以優化非切削刀具軌跡。另外,JongYunJong還在他1991年的博士論文中研究了製造特徵提取和基於特徵的刀具及刀具路徑。
特徵加工的基礎是實體加工,當然也可認為是更高級的實體加工。但特徵加工不同於實體加工,實體加工有它自身的局限性。特徵加工與實體加工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從概念上講,特徵是組成零件的功能要素,符合工程技術人員的操作習慣,為工程技術人員所熟知;實體是低層的幾何對象,是經過一系列布爾運算而得到的一個幾何體,不帶有任何功能語義信息;實體加工往往是對整個零件(實體)的一次性加工。但實際上一個零件不太可能僅用一把刀一次加工完,往往要經過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一系列工步,零件不同的部位一般要用不同的刀具進行加工;有時一個零件既要用到車削,也要用到銑削。因此實體加工主要用於零件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而特徵加工則從本質上解決了上述問題;特徵加工具有更多的智能。對於特定的特徵可規定某幾種固定的加工方法,特別是那些已在STEP標准規定的特徵更是如此。如果我們對所有的標准特徵都制定了特定的加工方法,那麼對那些由標准特徵夠成的零件的加工其方便性就可想而知了。倘若CAPP系統能提供相應的工藝特徵,那麼NCP系統就可以大大減少交互輸入,具有更多的智能。而這些實體加工是無法實現的;
特徵加工有利於實現從CAD、CAPP、NCP及CNC系統的全面集成,實現信息的雙向流動,為CIMS乃至並行工程(CE)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實體加工對這些是無能為力的。

2.3現役幾個主要CAD/CAM系統中的NC刀軌生成方法分析

現役CAM的構成及主要功能

目前比較成熟的CAM系統主要以兩種形式實現CAD/CAM系統集成:一體化的CAD/CAM系統(如:UGII、Euclid、Pro/ENGINEER等)和相對獨立的CAM系統(如:Mastercam、Surfcam等)。前者以內部統一的數據格式直接從CAD系統獲取產品幾何模型,而後者主要通過中性文件從其它CAD系統獲取產品幾何模型。然而,無論是哪種形式的CAM系統,都由五個模塊組成,即交互工藝參數輸入模塊、刀具軌跡生成模塊、刀具軌跡編輯模塊、三維加工動態模擬模塊和後置處理模塊。下面僅就一些著名的CAD/CAM系統的NC加工方法進行討論。

UGII加工方法分析
一般認為UGII是業界中最好,最具代表性的數控軟體。其最具特點的是其功能強大的刀具軌跡生成方法。包括車削、銑削、線切割等完善的加工方法。其中銑削主要有以下功能:
、PointtoPoint:完成各種孔加工;
、PanarMill:平面銑削。包括單向行切,雙向行切,環切以及輪廓加工等;
、FixedContour:固定多軸投影加工。用投影方法控制刀具在單張曲面上或多張曲面上的移動,控制刀具移動的可以是已生成的刀具軌跡,一系列點或一組曲線;
、VariableContour:可變軸投影加工;
、Parameterline:等參數線加工。可對單張曲面或多張曲面連續加工;
、ZigZagSurface:裁剪面加工;
、RoughtoDepth:粗加工。將毛坯粗加工到指定深度;
、CavityMill:多級深度型腔加工。特別適用於凸模和凹模的粗加工;
、SequentialSurface:曲面交加工。按照零件面、導動面和檢查面的思路對刀具的移動提供最大程度的控制。
EDSUnigraphics還包括大量的其它方面的功能,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STRATA加工方法分析
STRATA是一個數控編程系統開發環境,它是建立在ACIS幾何建模平台上的。
它為用戶提供兩種編程開發環境,即NC命令語言介面和NC操作C++類庫。它可支持三軸銑削,車削和線切割NC加工,並可支持線框、曲面和實體幾何建模。其NC刀具軌跡生成方法是基於實體模型。STRATA基於實體的NC刀具軌跡生成類庫提供的加工方法包括:
ProfileToolpath:輪廓加工;
AreaClearToolpath:平面區域加工;
SolidProfileToolpath:實體輪廓加工;
SolidAreaClearToolpath:實體平面區域加工;
SolidFaceToolPath:實體表面加工;
SolidSliceToolPath:實體截平面加工;
LanguagebasedToolpath:基於語言的刀具軌跡生成。
其它的CAD/CAM軟體,如Euclid,Cimitron,CV,CATIA等的NC功能各有千秋,但其基本內容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區別。

2.4現役CAM系統刀軌生成方法的主要問題

按照傳統的CAD/CAM系統和CNC系統的工作方式,CAM系統以直接或間接(通過中性文件)的方式從CAD系統獲取產品的幾何數據模型。CAM系統以三維幾何模型中的點、線、面、或實體為驅動對象,生成加工刀具軌跡,並以刀具定位文件的形式經後置處理,以NC代碼的形式提供給CNC機床,在整個CAD/CAM及CNC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CAM系統只能從CAD系統獲取產品的低層幾何信息,無法自動捕捉產品的幾何形狀信息和產品高層的功能和語義信息。因此,整個CAM過程必須在經驗豐富的製造工程師的參與下,通過圖形交互來完成。如:製造工程師必須選擇加工對象(點、線、面或實體)、約束條件(裝夾、干涉和碰撞等)、刀具、加工參數(切削方向、切深、進給量、進給速度等)。整個系統的自動化程度較低。
在CAM系統生成的刀具軌跡中,同樣也只包含低層的幾何信息(直線和圓弧的幾何定位信息),以及少量的過程式控制制信息(如進給率、主軸轉速、換刀等)。因此,下游的CNC系統既無法獲取更高層的設計要求(如公差、表面光潔度等),也無法得到與生成刀具軌跡有關的加工工藝參數。
CAM系統各個模塊之間的產品數據不統一,各模塊相對獨立。例如刀具定位文件只記錄刀具軌跡而不記錄相應的加工工藝參數,三維動態模擬只記錄刀具軌跡的干涉與碰撞,而不記錄與其發生干涉和碰撞的加工對象及相關的加工工藝參數。
CAM系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CAD系統與CAM系統之間沒有統一的產品數據模型,即使是在一體化的集成CAD/CAM系統中,信息的共享也只是單向的和單一的。CAM系統不能充分理解和利用CAD系統有關產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與加工有關的特徵信息,同樣CAD系統也無法獲取CAM系統產生的加工數據信息。這就給並行工程的實施帶來了困難 。

3數控模擬技術

3.1計算機模擬的概念及應用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模擬就是通過對系統模型的實驗去研究一個已有的或設計中的系統。分析復雜的動態對象,模擬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風險,縮短設計和製造的周期,並節約投資。計算機模擬就是藉助計算機,利用系統模型對實際系統進行實驗研究的過程。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迅速地發展,在模擬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計算機模擬的過程可通過圖1所示的要素間的三個基本活動來描述:
建模活動是通過對實際系統的觀測或檢測,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可檢測變數的基礎上,用物理或數學的方法進行描述,從而獲得實際系統的簡化近似模型。這里的模型同實際系統的功能與參數之間應具有相似性和對應性。
模擬模型是對系統的數學模型(簡化模型)進行一定的演算法處理,使其成為合適的形式(如將數值積分變為迭代運算模型)之後,成為能被計算機接受的「可計算模型」。模擬模型對實際系統來講是一個二次簡化的模型。
模擬實驗是指將系統的模擬模型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過程。模擬是通過實驗來研究實際系統的一種技術,通過模擬技術可以弄清系統內在結構變數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應用領域的擴大和模擬計算機的智能化。計算機模擬技術不僅在傳統的工程技術領域(航空、航天、化工等方面)繼續發展,而且擴大到社會經濟、生物等許多非工程領域,此外,並行處理、人工智慧、知識庫和專家系統等技術的發展正影響著模擬計算機的發展。
數控加工模擬利用計算機來模擬實際的加工過程,是驗證數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和預測切削過程的有力工具,以減少工件的試切,提高生產效率。

3.2數控模擬技術的研究現狀

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是靠數控指令程序控制完成的。為確保數控程序的正確性,防止加工過程中干涉和碰撞的發生,在實際生產中,常採用試切的方法進行檢驗。但這種方法費工費料,代價昂貴,使生產成本上升,增加了產品加工時間和生產周期。後來又採用軌跡顯示法,即以劃針或筆代替刀具,以著色板或紙代替工件來模擬刀具運動軌跡的二維圖形(也可以顯示二維半的加工軌跡),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對於工件的三維和多維加工,也有用易切削的材料代替工件(如,石蠟、木料、改性樹脂和塑料等)來檢驗加工的切削軌跡。但是,試切要佔用數控機床和加工現場。為此,人們一直在研究能逐步代替試切的計算機模擬方法,並在試切環境的模型化、模擬計算和圖形顯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正向提高模型的精確度、模擬計算實時化和改善圖形顯示的真實感等方向發展。
從試切環境的模型特點來看,目前NC切削過程模擬分幾何模擬和力學模擬兩個方面。幾何模擬不考慮切削參數、切削力及其它物理因素的影響,只模擬刀具工件幾何體的運動,以驗證NC程序的正確性。它可以減少或消除因程序錯誤而導致的機床損傷、夾具破壞或刀具折斷、零件報廢等問題;同時可以減少從產品設計到製造的時間,降低生產成本。切削過程的力學模擬屬於物理模擬范疇,它通過模擬切削過程的動態力學特性來預測刀具破損、刀具振動、控制切削參數,從而達到優化切削過程的目的。
幾何模擬技術的發展是隨著幾何建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包括定性圖形顯示和定量干涉驗證兩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實體造型法,基於圖像空間的方法和離散矢量求交法。

3.3直接實體造型法

這種方法是指工件體與刀具運動所形成的包絡體進行實體布爾差運算,工件體的三維模型隨著切削過程被不斷更新。
Sungurtekin和Velcker開發了一個銑床的模擬系統。該系統採用CSG法來記錄毛坯的三維模型,利用一些基本圖元如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和集合運算,特別是並運算,將毛坯和一系列刀具掃描過的區域記錄下來,然後應用集合差運算從毛坯中順序除去掃描過的區域。所謂被掃過的區域是指切削刀具沿某一軌跡運動時所走過的區域。在掃描了每段NC代碼後顯示變化了的毛坯形狀。
Kawashima等的接合樹法將毛坯和切削區域用接合樹(graftree)表示,即除了空和滿兩種結點,邊界結點也作為八叉樹(octtree)的葉結點。邊界結點包含半空間,結點物體利用在這些半空間上的CSG操作來表示。接合樹細分的層次由邊界結點允許的半空間個數決定。逐步的切削模擬利用毛坯和切削區域的差運算來實現。毛坯的顯示採用了深度緩沖區演算法,將毛坯劃分為多邊形實現毛坯的可視化。

用基於實體造型的方法實現連續更新的毛坯的實時可視化,耗時太長,於是一些基於觀察的方法被提出來。

3.4基於圖像空間的方法

這種方法用圖像空間的消隱演算法來實現實體布爾運算。VanHook採用圖象空間離散法實現了加工過程的動態圖形模擬。他使用類似圖形消隱的zbuffer思想,沿視線方向將毛坯和刀具離散,在每個屏幕象素上毛坯和刀具表示為沿z軸的一個長方體,稱為Dexel結構。刀具切削毛坯的過程簡化為沿視線方向上的一維布爾運算,見圖3,切削過程就變成兩者Dexel結構的比較:
CASE1:只有毛坯,顯示毛坯,break;
CASE2:毛坯完全在刀具之後,顯示刀具,break;
CASE3:刀具切削毛坯前部,更新毛坯的dexel結構,顯示刀具,break;
CASE4:刀具切削毛坯內部,刪除毛坯的dexel結構,顯示刀具,break;
CASE5:刀具切削毛坯內部,創建新的毛坯dexel結構,顯示毛坯,break;
CASE6:刀具切削毛坯後部,更新毛坯的dexel結構,顯示毛坯,break;
CASE7:刀具完全在毛坯之後,顯示毛坯,break;
CASE8:只有刀具,顯示刀具,break。
這種方法將實體布爾運算和圖形顯示過程合為一體,使模擬圖形顯示有很好的實時性。
Hsu和Yang提出了一種有效的三軸銑削的實時模擬方法。他們使用zmap作為基本數據結構,記錄一個二維網格的每個方塊處的毛坯高度,即z向值。這種數據結構只適用於刀軸z向的三軸銑削模擬。對每個銑削操作通過改變刀具運動每一點的深度值,很容易更新zmap值,並更新工件的圖形顯示。

3.5離散矢量求交法

由於現有的實體造型技術未涉及公差和曲面的偏置表示,而像素空間布爾運算並不精確,使模擬驗證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Chappel提出了一種基於曲面技術的「點矢量」(pointvector)法。這種方法將曲面按一定精度離散,用這些離散點來表示該曲面。以每個離散點的法矢為該點的矢量方向,延長與工件的外表面相交。通過模擬刀具的切削過程,計算各個離散點沿法矢到刀具的距離s。
設sg和sm分別為曲面加工的內、外偏差,如果sg< S < SM說明加工處在誤差范圍內,S < SG則過切,S>sm則漏切。該方法分為被切削曲面的離散(discretization)、檢測點的定位(location)和離散點矢量與工件實體的求交(intersection)三個過程。採用圖像映射的方法顯示加工誤差圖形;零件表面的加工誤差可以精確地描寫出來。
總體來說,基於實體造型的方法中幾何模型的表達與實際加工過程相一致,使得模擬的最終結果與設計產品間的精確比較成為可能;但實體造型的技術要求高,計算量大,在目前的計算機實用環境下較難應用於實時檢測和動態模擬。基於圖像空間的方法速度快得多,能夠實現實時模擬,但由於原始數據都已轉化為像素值,不易進行精確的檢測。離散矢量求交法基於零件的表面處理,能精確描述零件面的加工誤差,主要用於曲面加工的誤差檢測。

❿ 解說一下什麼是數控

數控
數控車床又稱CNC車床,是一種用數字化代碼作指令,由數字控制系統進行控制的自動化車床。它是綜合應用了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精密測量、和機床設計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成就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自動化車床。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有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金屬模具和非金屬模具。金屬模具又分為:鑄造模具(有色金屬壓鑄,鋼鐵鑄造)、和鍛造模具等;非金屬模具也分為:塑料模具和無機非金屬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砂型模具,金屬模具,真空模具,石蠟模具等等。其中,隨著高分子塑料的快速發展,塑料模具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塑料模具一般可分為:注射成型模具,擠塑成型模具,氣輔成型模具等等。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熱點內容
比特幣分叉幣可以買么 發布:2024-11-23 01:52:02 瀏覽:135
做比特幣發財的嗎 發布:2024-11-23 01:51:59 瀏覽:366
區塊鏈德勤財務 發布:2024-11-23 01:51:06 瀏覽:587
比特幣基金交易時間和規則 發布:2024-11-23 01:51:06 瀏覽:350
數字貨幣活動方案 發布:2024-11-23 01:49:22 瀏覽:464
製造業去中心化 發布:2024-11-23 01:40:35 瀏覽:106
幣圈史上最大 發布:2024-11-23 01:39:52 瀏覽:363
幣圈k線圖怎麼看前景 發布:2024-11-23 00:53:43 瀏覽:134
幣圈杠桿做空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23 00:53:29 瀏覽:827
幣圈合約幾倍合適 發布:2024-11-23 00:44:34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