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⑴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是什麼意思
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⑵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為「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
這句詩句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
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2)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擴展閱讀
全文鑒賞: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朴自然化的世界。
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
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憧憬以及對現實社會的不滿。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發」、「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桃花源記》
⑶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是什麼意思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⑷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翻譯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的
⑸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怎麼翻譯
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
一、原文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二、譯文
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子裡面隱隱約約透著點光亮。漁人便下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又向前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
三、出處
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5)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擴展閱讀:
賞析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境。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⑹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文言文翻譯
白話譯文: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
這句話出自: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6)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擴展閱讀: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
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⑺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怎麼解釋
此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
⑻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現代翻譯
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儼(yǎn演)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qiānmò千默):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變通:互相通達。這幾句大意是:這里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整齊。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田間小路縱橫交錯,互相通達,各家各戶雞鳴犬吠之聲可以互相聽到。
這是《桃花源記》所寫漁人見到的桃花源中的景象。桃花源是陶淵明幻想中的理想社會,那裡人人自耕自食,沒有剝削壓迫,男女老少,生活都『怡然自樂」。現在仍可化用某些句子勾勒農村景象。
⑼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譯文)
意思是 土地平整寬闊,房屋整齊。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 你想寫復雜點就寫 此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這類(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