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池帶寬需要多少
⑴ IPFS挖礦用什麼類型硬碟
挖礦涉及的數據吞吐量非常大,最好選用企業級的紫盤,才能夠滿足高負載的運算要求。
普通電腦硬碟:就是我們常說的sata硬碟,這是應用范圍最廣硬碟,傳輸速度相對較慢,不適合挖礦時的高負載;
NAS盤:這種盤主要用於數據中心的機房中,適合做大容量的存儲。傳輸性能也不錯。
監控盤:紫盤,企業級監控使用的硬碟性能較好,穩定性更好。
監控紫盤
⑵ 什麼是區塊鏈擴容
擴容,是當某個容器或承載物不足以支撐或承載現有事物需求時,我們通過擴大容器的容量或承載物的體積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緩解當前容器或承載物所受壓力的一種手段。
在比特幣誕生之初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並沒有特意限制區塊的大小,區塊最大可以達到32MB,當時平均每個區塊大小為1~2KB。
時比特幣用戶少,交易量也沒有那麼大,並不會造成區塊擁堵,然而2013年至今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直線上升,用戶越來越多因此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用戶交易費用上升的問題逐漸涌現出來。
到現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最高時有幾十萬筆交易積壓,比特幣的平均交易費用比 2010 年 9 月上漲了 376 倍,每秒 7 筆交易的處理速度已經明顯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比特幣社區開始探索如何給比特幣「擴容」。
通過修改比特幣底層代碼,從而達到提高交易處理能力的目的。
比特幣擴容本身發展和設計方案有兩種,即第一層和第二層擴容技術。
· 第一層擴容技術即改進區塊鏈自身,把區塊鏈自身變得更快、容量變得更大,總的來說就是改變區塊鏈共識部分的內容。
· 第二層擴容技術目的是把計算移到鏈下,即通過側鏈的技術加以解決問題。
擴容協議及結局
擴容協議一般需要礦工們的支持,大致可以分為修改區塊大小、軟分叉、硬分叉、隔離見證等方式。
以比特幣舉例:
比特幣現在分裂成為大區塊Bitcoin Cash(BCH)和隔離見證。隔離見證現在是市場上公認的比特幣,而大區塊幣被冠名為比特現金。可以預見的往後的發展方向,比特幣將會以鏈下交易為主。包括閃電網路、側鏈。這兩個新東西目前不成熟,但是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
比特幣將會大量發展隔離見證交易,並在隔離見證的基礎上做更多的衍生技術。最有可能是以技術推動比特幣往前發展。
比特現金將會以鏈上交易為主,重點發展貨幣功能,以降低交易摩擦為主要方式,以獲利更廣泛的鏈上用戶量為主要發展方向。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⑶ Chia(奇亞)礦機挖礦耗電嗎,對網路帶寬有要求嗎
不耗電的、主機每天滿載功率,耗電不到4度。也不需要網路帶寬、能上網就行。挖礦需要連網,不吃網路帶寬,不過相較於現在很多市面chia礦機廠商配置挖不出來這個問題,選擇池阿神算礦池就是最大的保障
⑷ trx轉賬需要多少能量
轉賬1個TRR代幣大概需要315能量。
轉賬TRC20代幣或交易等,都會消耗能量和帶寬。比如以轉賬TRR代幣為例:轉賬89個TRR代幣需要消耗345帶寬和28031能量,該地址沒有足夠的能量,則抵扣了3.92434TRX作為手續費。
眾所周知,波場代幣主要分為TRC10和TRC20代幣,資源主要分為三種:能量、帶寬和存儲。在波場獨特的網路中,存儲幾乎是無限的。那麼能量和帶寬是有限的,用完了就需要花TRX來租賃或者凍結獲得能量和帶寬。
RC10代幣是一種是通過TRON公鏈內置的通證。主要消耗帶寬。
TRC20代幣是在TRON區塊鏈上通過部署智能合約的方式來發行資產的一套標准,主要消耗能量和帶寬。
每個波場賬戶每天擁有1500帶寬,用完會自動慢慢恢復至1500.目前轉賬TRC10代幣一筆大概需要消耗300-400帶寬,即每個賬戶每天可以免費轉3-4筆TRC10代幣,比如TRX。如果當日轉賬次數過多,沒有足夠的帶寬來消耗,就會直接抵扣賬戶上面的TRX估為手續費。
能量是比較「珍貴」的資源了,賬戶每天沒有免費的能量,如果想要獲得能量有2種方式可以獲得:
1、凍結TRX獲得能量。TRON網路中凍結1萬TRX,可以獲得257431能量。
2、租賃。通過波場助手tronenergy.app能量平台,用1TRX可以租賃10800能量。
⑸ 比特幣為什麼要進行分叉
在區塊鏈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討論中,我們經常聽到 「分叉」 這個詞,那麼到底什麼是分叉呢?分叉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區塊鏈
在說分叉之前,先普及一點區塊鏈的小知識,這樣更容易幫助我們理解分叉是什麼(如果你對區塊鏈一點概念也沒有,歡迎翻閱我以前的文章,都是些通俗的話語幫你了解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由區塊組成的鏈條,當然這種鏈條只是一個形象比喻,說白了就是數據區塊有序地連接起來。在比特幣中,區塊中存放的是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區塊的大小和交易記錄所佔用的空間決定了一個區塊能存放多少交易記錄。這些交易記錄被打包到區塊中,然後區塊一個個相連就構成了區塊鏈。
為什麼要分叉
我們知道,比特幣軟體像其他軟體一樣,需要定期更新和修改,以便讓他更好。所以新的版本就會出現,但是由於不是所有人都即使下載了新版本,所以有個礦工就運行了舊版本,有的則運行了新版本,那麼一旦新舊版本不兼容的話,區塊鏈就會分叉。因為因版本的區塊和舊版本的區塊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他們不能被連接到同一個區塊鏈上,所以就會出現兩條鏈,甚至多條鏈,這就是分叉。
軟分叉
軟分叉指的是,當新共識規則發布後,沒有升級的節點會因為不知道新共識規則下,而生產不合法的區塊,就會產生臨時性分叉。這種分叉會隨著節點的升級而逐漸修復。
硬分叉
硬分叉指的是,區塊鏈發生永久性分歧,在新共識規則發布後,部分沒有升級的節點無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通常硬叉就會發生。所以,在數字貨幣領域,硬分叉往往導致新的幣種出現。例如以太坊的硬分叉就導致了 ETH的出現。
原文:什麼是分叉?什麼是比特幣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