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幣圈
❶ 歐洲 人口
73
1
0
0
多萬(
1
9
9
4
年中,包括俄羅斯全部人口)
,約佔世界人口的1
2
.
9
%
,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6
4
%
,在各洲中次於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歐洲的人口分布以西
部最密,萊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時東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
0
0
人以上,歐洲絕大部分居民是白種人(
歐羅巴人種)
。居民分屬下列語系:印歐語系,屬此語系的居民佔全洲總人口的9
5
%
,包
括斯拉夫、日爾曼、拉丁、阿爾巴尼亞、希臘、凱爾特語族的民族;烏拉爾語系,包括芬蘭、烏戈爾、薩莫耶語族的民族。
❷ 古代東北有一個鐵驪國嗎
一、遼鐵驪不是部,是名副其實的國
在唐朝中後期的渤海國有個鐵利(里)府,到後來演變成遼國的鐵利州。同時期,在渤海國北方還有個鐵驪(離)國。原本是兩個不同「歷史坐標」中的概念,卻混為一談了。幾百年來,一些人按漢語發音去研究鐵驪這個歷史名稱,輕易地把不同事情弄在一起,得出宋遼時代的鐵驪不是個國家的概念,這是首先應該予以否定的。
雖然《金史》、《續資治通鑒》等史書都說「鐵驪部」,但是仔細研究後,就會相信《遼史》中的「鐵驪國」是最可信的。《金史》卷二中載,金收國二年正月下詔說:「……契丹、奚、……兀惹、鐵驪諸部官民……」。看似金時的人習慣於把收服的國家稱為「部」,才有了鐵驪部的說法。
鐵驪是國,無庸質疑,理由如下:
1、多種史書都明確地記載為:「鐵驪國」
據可查的很多歷史書籍(不包括近人編輯的歷史書)載,其中有《遼史》,還有《契丹國志》、《高麗史》等書,凡屬鐵驪字樣的記載均毫無含混地寫為「鐵驪國」或「鐵離國」。從某種意義上說,決無「鐵驪部」或「鐵驪州」、「鐵驪府」等字樣。只要翻開《遼史》,多處可見的是「鐵驪國」的諸多史事。在《遼史》 「百官志」、「屬國軍」、「屬國表」、「紀」、「志」等許多篇章中,都可證明鐵驪是遼國的附屬國。
特別是《遼史》營衛志,部族篇中,對「部」、「族」、「屬國」等概念都做了十分明確地解釋。該書對遼國所屬的國內部、國外部、附屬國等都多次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一一列舉得非常詳細。在這樣的書籍中,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它會把「部」與「國」相混淆。
鐵驪國是被《遼史》明明白白地列在「屬國」序列之中的,清清楚楚地寫著「鐵驪國」字樣。在遼代二百多年的歷史記載中,鐵驪國始終和高麗、日本、新羅、黨項、突厥、烏孫等眾多國家一樣,在宗主國遼國的主宰下,進行著各項國家事務活動。
這一歷史記載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2、鐵驪國有正規、強盛的軍隊
《遼史》兵衛志下,屬國軍篇中列有:「吐谷渾、鐵驪、靺鞨……突厥、黨項……高麗、西夏、女直(真)。」等59個屬國軍隊。《遼史》百官志二中載,在長春路有「黃龍府鐵驪軍詳穩司」。這是遼國的國外部族和附屬國中,僅有的幾個在遼國內被設置有軍隊詳穩司(監治官衙)的附屬國之一。
公元1040年(遼重熙9年)女真人侵犯遼國邊境,就是鐵驪國的軍隊把女真人反擊回去的(《遼史》卷十八,後文有說明。),可見其軍力相對來說還是較強的。
3、鐵驪國有完整的官僚體制
遼國對附屬國、部族的官職和品級等官僚系統都有明確的規定,《遼史》百官志二,北面屬國官篇中列有:「屬國職名總目:某國大王,某國於越,某國左相,某國右相,某國惕隱、亦曰司徒……」共十六個職名和職司,還說:「大部職名並同屬國,諸部職名並同部族。女直(真)國順化王府……高麗國王府、新羅國王府、日本國王府……鐵驪國王府……」共78個「諸國」;之後又列有8個「大部」和61個「諸部」。
鐵驪國酋長仙門曾明確地被遼國授予「右監門衛大將軍」。
從《遼史》中可知,鐵驪國與遼國的關系是很好的,鐵驪國跟隨遼國近二百年,是必定要按遼國的規定設置自己的官級品位的。
4、鐵驪國有明確的疆界和自己的百姓
《遼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聖宗四載:公元995年,「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侵鐵驪……」。卷八十五,列傳第十五載:和朔奴率軍「駐於鐵驪……」等等,都說明鐵驪國具有自己明確的國界,否則,用什麼去衡量駐軍或侵犯了鐵驪?另外,《金史》中有:遼國「以兵徙鐵勒、烏惹民……」。根據史料查核,這里的鐵勒指的就是鐵驪。在此處引這句話,是想說明鐵驪國有自己的老百姓。再說,一個有兵、有官、有軍隊的地方,豈能沒有百姓?
5、鐵驪國決不是普通的附屬小國
《契丹國志》說:遼國的「又次北至鐵驪喜失牽國……西南至上京四千餘里」,很明顯,喜失牽國是屬於鐵驪國的。《高麗史》卷五載:顯宗五年(1014年),「鐵利國主那沙使女真萬豆來獻馬」。本書後來還說,這個國主那沙又分別於1019、1030年兩次派黑水靺鞨及女真人去高麗。這樣的國家能和黑水靺鞨、女真、喜失牽等國一樣嗎?
這里,應當注意的另一件事是:在公元1014至1030年時,遼太祖建立的鐵利州早已經在公元990年的時候被撤消,在鐵利州這個地方取而代之的是遼國的廣州。唐朝時期渤海國的鐵利府、鐵利部等概念,在這時則更是早已成為歷史。特別是那沙這個人,從史料中查知是鐵驪國的人。所以,這里的鐵利則應該是鐵驪。這是由於不同語言的譯音或後人漢字書寫造成的差誤。這里也可說明,這個時間的「鐵利國」(是鐵驪國)的人是不能直接到達高麗國的,所以「鐵驪國主」至少三次委託它國使者代替自己去高麗國。它和幾百年前可以直達高麗,甚至還和渤海國一起去日本的那個鐵利是不一樣的。(後面將詳細說明)
前面所舉,說明女真諸國之中,至少有一個與喜失牽國、黑水靺鞨等國在宋遼時代也受鐵驪國指使。看來,鐵驪國雖然是遼國的附屬國,同時,它可能還有自己的附屬國、部等,或者是一個能夠支使別的小國的國家。
鐵驪這個有史書定義,並明確記載著它擁有自己強大而完整的「國家機器」,擁有自己的疆域和國民的社會體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家,決不是什麼部、府之類的社會機構!
寫《遼史》的兩個作者,分別是遼、元兩代的宰相,《契丹國志》、《高麗史》等書的作者也都不是普通人;難道說,這些人會隨意為鐵驪添上一個「國」的概念?所以,我們不能看著書本的內容,而不按書本說話。雖然《金史》等書把鐵驪國說成是鐵驪部,但從這本書中對鐵驪零星的記載中卻有錯誤的情況看(見後述),《金史》所說的鐵驪部沒有信服力。
(關於鐵驪國的詳情請見後文。遼國先稱契丹,中又改為契丹,所以本文所用兩個國名,分別是按事件當時的國名而寫的,請原諒。)
二、遼鐵驪和鐵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把遼國時期的鐵驪和鐵利視為一體,把鐵驪國埋沒在鐵利部的概念中,這是很悲衰的。事實上,鐵驪和鐵利決不是一回事!
有些書中,把鐵驪寫作鐵離,把鐵利寫作鐵里,《遼史》等歷史書刊就是這樣。在一本書中同時出現兩種名稱。也許,這就是二者的區別,是表明決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的基本寫法。
1、有關歷史背景的問題
宋遼時代的鐵驪和鐵利都不是歷史的主角,都是隨著歷史的主角而變動的配角,在歷史上是受別人主宰的,這也是當今人們對它們不能全面理解的原因之一。
我們怎麼看鐵驪和鐵利,兩者是一還是二?
其中的關系問題,特別是主要的背景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當時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關繫上。
特別是現在,有的歷史學人說,遼天贊四年(925年)十二月以前,遼國和渤海國之間沒有戰事,由此得出鐵利不是史書中說的那樣,不是在遼神冊初年歸入遼國等,並因而說鐵驪就是鐵利。
事實上,在天顯元年(926年),渤海國被遼國徹底滅亡前,遼太祖執政期間,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戰事一直不曾間斷過。
《遼史》卷一載:公元902年7月,「伐河東」。那時的遼河以東地區全都是渤海國的土地,這是完全的遼與渤海間的戰爭。
《遼史》卷一載:公元903年春,「伐女真,獲其戶三百,九月,復攻下河東懷遠等軍」。這個「懷遠」,便是當時渤海國15府中的一個府。說明在903年或以前的時候,遼國和渤海國之間就有戰爭。
《遼史》卷一還說:公元909年,遼太祖「幸遼東」。都說明在遼神冊初(916)年以前,原渤海國所屬的遼東、或遼東的一部分,已經是契丹國的疆域,或者已經被遼國控制了。
神冊年前的公元915年,遼太祖到鴨淥江鉤魚。很明顯,原先位於遼河西岸的遼國這時已經發展到了鴨淥江邊。
同書又說:遼神冊四年(919年)二月,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遼陽原先也是渤海國的地方,這時已經成為遼國的地方,後來被定為遼國的東京。說明,公元919年以前,遼陽一帶已經從渤海國轉到遼國(契丹)人的手裡。這個地方,漢朝時屬襄平縣,渤海國的鐵利府就在這個地方。
《遼史》卷二十八中載:「東京故渤海地,太祖力戰二十餘載乃得之」。 「渤海戶」已經在遼神冊四年就被遼人「實之」到原先渤海國的地方了。「太祖力戰二十載」……兩國之間有否戰事,說得多麼清楚!
《遼史》卷二載:公元921年,遼國於「十一月,丁未分兵略檀、順、安遠……十餘城,俘其民徙內地」。十二月,「詔徙檀、順民於東平、瀋州」。又載:公元924年5月,「徙薊州民實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而掠其民」。
這里的安遠、瀋州、遼州等地,也都是原渤海國的地方,渤海人也在殺遼國人。《遼史》地理志二:遼州「本拂涅國城,渤海為東平府」;瀋州「本挹婁國地,渤海建瀋州」,屬定理府所轄。
在《遼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中,對原渤海東平府這個地方敘述說:「太祖伐渤海,先得東平府,遷民實之」。查閱有關史料知,這次「伐渤海」肯定不是天顯元年(926年)滅渤海國的那次戰爭。因為那次戰爭,是先過商嶺得扶余府,後滅掉渤海的。渤海國的東平府位於遼河之濱,近臨契丹,必然首先被遼國征服,歸附遼國的時間不會晚於神冊年間。
在公元925年12月之前,如果沒有戰爭,渤海國會把這大片土地拱手相讓嗎?遼人會這樣隨意地遷移、分兵、充實百姓嗎?正因為有了連年不斷的戰爭,才有了渤海國的東平、懷遠、安遠、鐵利、鴨綠等府,在渤海滅亡前就已經歸順遼國(契丹)的事實。
另外,遼太祖在公元925年12月說:「……帷渤海世仇未雪,豈宜安駐!」(《遼史》卷二)。兩國之間既然有世仇,怎能在天顯元年(公元926年)以前「無戰事」?
可見,在公元925年十二月以前,遼和渤海兩國之間不但早有戰爭,契丹人還佔領了很多渤海國的地盤。遼太祖也曾多次遷徙過「渤海民」,這是不容質疑的。
就是在這種連年不斷的,契丹與渤海的戰爭中,渤海國的鐵利府在渤海國滅亡前就歸順了遼國。它與懷遠、安遠、東平、鴨淥四府一樣,是在遼天顯元年(926年)以前的戰爭或外交中歸順遼國的,到天顯元年以後,其它十府才先後被遼國收歸。
天顯元年(926年)前(遼太祖時期),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戰事
年 份
兩國之間的主要事件
備 注
902年7月
遼以兵40萬伐河東(遼河以東的地區——渤海國)
《遼史》卷一
903年9月
復攻下河東懷遠等軍(渤海懷遠府·原越喜之地)
《遼史》卷一
909年1月
幸遼東(看來,遼國已經發展到遼東的地方)
《遼史》卷一
915年10月
鉤魚鴨淥江(很明顯,遼國已經發展到鴨淥江地區)
《遼史》卷一
916年10月
乘勝而東(卷1)。《遼史》卷17:「東遼之地,自神冊來附」;卷60:「神冊初,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 卷38:「太祖遷渤海人居之,建鐵利州」
《遼史》
918年12月
幸遼陽故城
《遼史》卷一
919年2月
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
《遼史》卷一
921年11月
略檀、順、安遠……十餘城,俘其民徙內地(渤海安遠府等)。12月,「詔徙檀、順民於東平、瀋州」
《遼史》卷二
924年5月
徙薊州民實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而掠其民。《遼史》地理志二:遼州「本拂涅國城,渤海為東平府」。
《遼史》卷二
2、鐵利府是在遼神冊年前歸入契丹國的
鐵利和鐵驪關系如何?首先要弄清它們是何時歸遼的,這是弄清和區別二者的基本條件之一。
宋遼時期,鐵驪國和鐵利府都曾歸順遼國,這是後人把二者混為一談的原因之一。而把鐵利和鐵驪相混淆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弄不清鐵利什麼時候歸入遼國(契丹國),懷疑《遼史》中所述「神冊初(公元916年)得鐵利」的史實。
《遼史》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貨志下載:「神冊初(公元916年),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改曰鐵利州,地亦多鐵」。同書,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載:「廣州,防禦,漢屬襄平縣,高麗為當山縣,渤海為鐵利郡。太祖遷渤海人居之,建鐵利州。統和八年(990年)省。開泰七年(1017年)以漢戶置,統縣一:昌義縣」。這是鐵利州在遼國時期的歷史。
後人寫史所指廣州,是因神冊初年(公元916年)遼太祖建的鐵利州,於遼聖宗統和8年(公元990年)被撤消;後於開泰7年(公元1017年)在原址建立了廣州。所以《遼史》書中說廣州,而不說鐵利州。
從《遼史》等有關史料中可以知道:一是遼太祖建鐵利州,二是遷去了渤海人。這是研究遼國鐵利州來源問題的兩個出發點,也是遼鐵利州何時歸於遼國的關鍵所在。
從《遼史》卷二所載:渤海國的扶余、龍泉兩府分別是在天顯元年(926年)一、二月份被契丹國佔領。隨後,安邊、鄚頡、南海、定理等府,先降後叛,被平定後又接著再叛。遼軍從三月到六月一直忙於平定這些地方,及攻打長嶺府等地。七月,顯德府的重要城池鐵州被平定,遼太祖死於此時。八月,遼軍終於佔領了長嶺府。而龍原、率賓兩府從地理位置上看,都在渤海國東北側;再從《遼史》中查知,這兩個府沒有在天顯元年以前歸入遼國的可能性;必在天顯當年,八月以後被遼軍佔領。
加上在這一年以前歸入遼國的懷遠、安遠、東平三府,就有十三個府了。渤海國的十五府,只剩下鐵利和鴨淥兩府,這兩府什麼時候歸入遼國的?另外,前面所述,在926年以前入遼的瀋州、遼陽、等地在渤海國時,是屬於哪個府的?
《遼史》卷二載:公元915年,遼太祖「釣魚鴨綠江」。說明神冊年以前,鴨綠江,至少是鴨綠江下游,甚至中下游地區已經在契丹人的掌握之中。作為渤海國5京之一的西京——鴨淥府何時拼入契丹版圖,至今尚未發現有關資料。但從其地理位置上看,渤海國的西京——鴨淥府歸屬遼國的時間決不可能晚於公元926年;因為在渤海國五京中,鴨淥府距遼國最近,遼國要通過它才能到渤海國的一些地方。
《遼史》中,渤海鐵利府是很明確地被兩次記載為神冊初(916年)歸於遼國的。可是對這個記載,有些人一直持懷疑態度,甚至其理由竟然主要是由一個「注釋」引起的。准確地說,遼、金等有的史料確有一些應該斟酌的地方,但對《遼史》中的這個記載應該堅信不移!理由是:
因為遼太祖是在天顯元年7月份死去的,所以遼鐵利州只能在公元926年7月以前建立。如果鐵利府不是在神冊初歸入遼國的,且又像有人所說,是在現俄羅斯的伯力附近,或龍泉府東北部以遠;那麼從史料和地理知識上說,鐵利府就只能在天顯元年(926年)八月以後歸入遼國,其它時間是沒有機會的,這就與書中所說「太祖建鐵利州」矛盾了。
另外,查閱所有資料,天顯元年,遼國沒有遷徙居民,更沒有遷徙渤海民的記載,只是把渤海王大諲撰及族人從渤海龍泉府遷移到遼京都西。這就充分說明,遼鐵利州是不可能在天顯元年及以後建立的,只能是在遼太祖活著的時候,遷渤海民建的!也就是說,它只能在天顯元年以前歸入遼國。
天顯元年,是遼和渤海兩國非常關鍵、且重要的年頭。假如鐵利府是在這一年歸入遼國,這個多鐵地方是一定會在史料中像其它地方那樣被體現出來。當然,也不排除被遺漏的問題,但機會要小得多。因為《遼史》中對遼國先平後滅渤海國的事件,由始至終都記載得十分詳細。
《遼史》卷一「太祖上」中,單獨地記載著:神冊元年(916年)「冬十月癸未朔,乘勝而東」,其它什麼也沒有說。契丹國的東方是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自然有很多地區、部族或國家先後位於契丹東部。但是在這個時期,其東方只有渤海國。各種史料都說渤海國「西契丹」!巧的是,也正是從這以後,渤海國開始向遼國朝貢的。《遼史》中記載渤海國第一次向遼國進貢,是在兩年後的公元918年(《遼史》卷二)。可是在這一年和前一年的歷史紀錄中,兩國之間沒有戰爭。渤海國總不會無緣無故地開始向遼國進貢吧?看來,916年(神冊元年)的「乘勝而東」是對向渤海國的戰爭,並且渤海是戰敗一方。這也許是鐵利府歸入遼國的歷史前提條件。
《遼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聖宗卷載:「初,東遼之地,自神冊來附」,來附者是誰?從前面所述知,渤海國其它十三府歸遼時間都已經明確,這次來附者只能是鐵利和鴨淥兩府,或其中之一。而《遼史》卷六十中也明確說明:「神冊初得鐵利」。如果鐵利不是這時歸入遼國的,難道筆誤得這樣巧?這里再一次證明了鐵利歸遼的時期,還有很多記載也都說明了鐵利的這段歷史。
有人用卷六十的「注釋三」來說鐵利是在天顯年間歸入遼國的,實在是一種片面理解。其實,該注釋所說的意思是要更正平渤海是在天顯年,不是在神冊初;遼廣州是在開泰七年遷漢人後設立的,不是在遼神冊年間的事。注釋其中並沒有要更正鐵利是在那一年歸遼的意思。再說,注釋人的語言十分謹慎,說明人家對《遼史》的內容是很慎重的,後人怎麼能輕而易舉地用片面理解的注釋內容來否定正文呢?
從現有資料來看,渤海國的鐵利府歸入遼國的時間在《遼史》中的記載是正確的,與相關記敘是相符合的,與歷史事實也是相吻合的。不應懷疑史料中的這項記載!我們只能、並且必須認定,渤海國的鐵利府是在神冊初歸入遼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