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測繪元宇宙

測繪元宇宙

發布時間: 2025-02-19 12:26:45

㈠ 虛擬地產合法嗎


國外最近興起了一股虛擬地產的熱潮,以游戲為載體,玩家所擁有登記在區塊鏈上的土地,拍出了高價。其中最有名的包括:Decentraland,今年三月以28萬美金的價格賣出一塊土地Somnium Space,今年三月以50萬美金賣出一處地產這些虛擬地產的交易都在一個名為網站上可查到。
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更加誇張的是,有一家名為Republic Realm的公司,專門從事虛擬地產的兼並購、管理和開發,該公司最近獲得了一筆超過3600萬美金的投資。這些虛擬地產存在於一個個元宇宙(metaverse)上,比如前面提到的 Decentraland,該「宇宙」上,2019年售價500美金的土地,現在已經飛漲到8000美金。
虛擬地產價值形成的一個核心要素依然是——稀缺性。和傳統地產的邏輯一樣,地段、配套都是地皮價值的驅動因素,只不過,在虛擬世界中,這些詞被換成了「內容」。在Decentraland,最受歡迎的地皮是處於市中心的,賭場是人們光顧得最多的地方。一個「元宇宙」的內容越多,那裡的地價就越貴。
誰會買單?目前這個領域做多的玩家是加密貨幣行業的投資者,同時,不少傳統地產投資人也在蠢蠢欲動。虛擬地產交易得以成型,要得益於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點,這是目前主流的數字資產。投資者所炒的地皮中,每一塊虛擬土地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號,相關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擁有這塊土地的玩家可以在這上面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二次藝術創作,出租或者出售。
比如,另一家這個領域內比較有名的公司叫The Sandbox,他們打造了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由社區驅動的去中心化虛擬世界。游戲里的玩家可以在以太坊上構建和Token化他們的游戲體驗。The Sandbox中的每一塊LAND都是區塊鏈上獨一無二的NFT。玩家可以在地塊上創作3D像素化資產,或者直接在地塊上創建一個新的游戲。在未來,The Sandbox還將支持將真實世界的物體掃描導入到區塊鏈游戲中。
區塊鏈與虛擬地產以及游戲化的體驗,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在另一個有趣的虛擬房地產交易中,人們建造了一座位於月球的房子,通過渲染建模,擁有房子的3D全身照,內外部都可以進行可視化,房屋布局非常完整——有指定的生活區、工作區、廚房、實驗室、健身房、技術場所,甚至還有一個溫室,被認為是「一件數字藝術」。
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作為時下備受市場青睞的一種房地產投資產品,在其運行過程中實際存在諸多法律風險,如:整體項目或涉非法集資;「售後返租、售後包租」難以持續盈利;具體商鋪無法單獨確權登記或返還;「以租代售」合同的效力狀態較難確定;及開發商擅用「形式合法」套路從中牟利等。無論遭遇上述何種風險,商鋪投資者們均可能遭受損失,甚至「錢鋪兩失」。當然,投資者們應對此類風險也並非無計可施。在訴訟前,訴訟中及執行階段,均有投資者們可採取的維權應對措施,以積極避免與減少相應風險。本文最終認為,遠離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這種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從源頭便切斷後續所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才是投資者維權應對的最佳良策!
一、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概述
(一)虛擬產權式商鋪內涵介紹
所謂虛擬產權式商鋪,是產權式商鋪[1]下屬的子概念之一,主要指開發商將其開發的大型商業項目首先在圖紙上進行概念分割,然後將分割後的小面積單元售予商鋪投資者,投資者再與開發商簽訂協議,以租賃或委託經營管理的方式由開發商或者第三方專業管理公司對商場進行統一管理和經營,投資者再從中收取一定租金收益的房地產開發模式。[2]實踐中,由於開發商在銷售此類商鋪時並未對其進行物理上的實質分割,所售商鋪單元並無四至,因而也不具有構造上的獨立性,所以被業界(及學界)稱為虛擬產權式商鋪。作為近年來廣泛盛行的一種商業模式,虛擬產權式商鋪實際上卻很難在我國現有物權體系中找到其合理的法律定位。[3]因為這種小面積單元的商鋪本身不具有獨立使用的價值,投資者們實際購買的所謂「產權」其實是基於該商鋪面積份額大小的一種虛擬收益權屬。
(二)「以租代售」模式介紹
實踐中,虛擬產權式商鋪又通常與「以租代售」搭配實施。所謂「以租代售」是指,開發商將或有產權,或不具有產權(指無法辦證)的物業(商鋪、酒店式公寓等)以超長期限(30年、40年等)租賃給客戶,通過這種超長的租賃期限來達到類似於產權出售的效果。在這種「以租代售」模式中,開發商與投資者通常約定將商鋪在5年至10年不等甚至更長的時間內返租給自己(或關聯公司),從而實現對商場的統一經營及管理。在返租期內,投資者可獲得「固定收益率」或者「市場化租金水平的分成」。待返租期滿,投資者還可以自由處理所購物業:或轉租,或轉賣,或自主經營,或要求開發商回購等。實踐中,這種模式會通過由投資者「購買20年使用權+無償使用至產權登記截止日」的形式完成。基於本文主要討論的商鋪「以租代售」又與「售後返租」或「售後包租」等約定密不可分。故本文所稱「以租代售」,實際為對商鋪「以租代售,售後返租或者售後包租」這種商業模式的總稱。
(三)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的實踐現狀
1.火爆開場
作為上述兩種模式的結合,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成為近年來備受市場青睞的一種商業模式。對於開發商而言,這種商業模式能夠將企業固定資產快速變現,達到充分回籠資金的目的;對於投資者而言,小面積單元「出售」的商鋪投資門檻更低,且還有專業開發商負責經營管理,返租、包租等約定也讓租金收益有一定保障。所以,幾乎每個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的項目都是火爆開場的。
2.劣勢漸顯
但實際上,前述優勢充分發揮的前提是,開發商是一個有能力並且有商業道德講誠信的開發商,否則,若開發商只顧「套錢融資」而不顧商場經營的話,受損害的就只有商鋪投資者們了。如前文所述,虛擬產權式商鋪實際上很難在我國現有物權體系中找到合理的法律定位。這就意味著,我國現有法律對於此類型商鋪實際上是明顯缺乏規制與監管的。實踐中,開發商在完成「以租代售」後,還會利用手中的商鋪產權向銀行抵押以繼續獲得貸款,從而實現最大限度融資。但由於監管缺位,開發商在獲得如此資金量後又未必將其投入用於商場經營。而是可能「如法炮製」其他項目以繼續融資。伴隨著返租高峰期的到來,此時若市場不景氣或開發商資金鏈遇到問題,此前開發商承諾給投資者們的高額回報便極有可能無法兌現。事實上,由於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不斷「退熱」,開發商通過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的「融資後」問題逐漸顯現,特別在進入業主回報階段後,雙方矛盾逐漸暴露,產生糾紛不斷。
【拓展資料】
二、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的法律風險
實際上,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在其實際運行過程中確實存在諸多法律風險。稍有不慎,投資者便很容易遭受損失,甚至「錢鋪兩失」。由於我國現行法律對於此類商業模式的規制及監管缺乏,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在實踐中極易走樣,成為開發商在市場中攫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具體而言,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可能存在如下風險:
(一)整體項目或涉非法集資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項[4]規定,實踐中對虛擬產權式商鋪採取「以租代售」方式銷售的,均可能涉嫌觸犯我國《刑法》第176條所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從目前的商業實踐來看,虛擬產權式商鋪通常需要和「以租代售」的銷售方式相結合。而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的這種商業模式,其被設計產生的初衷就是開發商為了能夠最快、最大限度地從市場融資。基於該「融資」目的,虛擬產權式商鋪「以租代售」實際上僅能作為開發商「套錢融資」的一種手法,而商鋪的出售或出租也僅僅只是一種虛假的形式。許多開發商其實從始至終都沒有想著長久經營發展,只想短期內套現,所以這些房地產商只是利用大量的廣告宣傳,拋出誘人的高額回報,吸引投資者上當,取得高額利益後想辦法逃離。[5]從該意義上說,商鋪投資者們實際上從接觸「以租代售」的虛擬產權式商鋪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虧損的命運。實踐中,除「售後返租」外還存在「租後返租、租後包租」等形式的案例。[6]而後者的出現,實際上也是開發商為虛擬產權式商鋪無法辦證找的合理解釋。因為購買商鋪應當辦證而「承租」商鋪則不必。所謂「租後返租、租後包租」是指,在「返租、包租」等內容與「以租代售」模式一致的情況下,開發商將一定面積的商鋪通過轉讓使用權的方式「出租」給商鋪投資者,由投資者出資購買該商鋪20年的使用權,20年到期後投資者可無償使用該商鋪至其產權登記截止日。不過,無論是「售後返租」還是「租後返租」,都只不過是開發商為實現快速融資的一種商業手段。其本質均與《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所禁止的「返本銷售」無異,也涉嫌違反刑法解釋所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二)「售後返租、售後包租」難以持續盈利
現實中,商鋪投資者們按照遠高於市場價的水平購買或「承租」虛擬產權式商鋪,但實際上卻不享有親自經營或自行轉租所購/租商鋪的權利,而是只能交由商場特定的管理公司統一經營。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們的盈利多寡,需要依靠商場整體的經營效果。如上文所述,「以租代售」不過是開發商「套錢融資」的一種手法。在開發商融資目的達成以後,其對後期商場整體的經營運作其實並不關心。而此時,相關的所有風險卻早已層層轉移到了投資者身上。在經營好壞與開發商無關的情況下,投資者很難遇到一個足夠「善良」的開發商,在缺乏相應監管和激勵的情況下依然願意努力經營整個商場。此外,除去本就「不懷好意」的開發商外,即使現實中存在真正想要把商場經營好的開發商,也依舊無法避免經濟不景氣時商場「經營慘淡」的商業風險。而只要上述任何一種風險發生,投資者們手持的返租或者包租協議就會變成一張(寫滿權利的)廢紙。直到最後,這些沒有商鋪產權的投資者們都只對商場經營管理公司享有一紙債權,甚至連權利的主張對象都還不是商鋪的產權方(即開發商)。
(三)具體商鋪無法單獨確權登記或返還
1.難於辦理產權登記
虛擬產權式商鋪無法確權登記,不能辦理產證也是現實中存在的一大風險。因為許多開發商在對虛擬產權式商鋪商場進行前期規劃的時候,沒有用隔牆或是地釘條之類的方式在物理形態上分割出獨立的空間,因此無法對每個商鋪進行測繪繼而無法將測繪成果報批審核,也就沒有辦理「小產權證」的可能。[7]此外,即使有部分開發商在實踐操作中出於方便賣鋪考慮進行了簡單的劃線,我們仍然不能把該種情形下的商鋪認定為含有明確的四至。因為,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購買的小面積商鋪仍然缺乏進行實質測繪的基礎,進而無法登記獲得產權證明。對此,無論是劃線還是不劃線,虛擬產權式商鋪「僅在面積概念上進行相應分割銷售」的本質不會改變。現實中,許多開發商為了規避《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對「售後返租、包租」等行為的禁止以及應對業主要求辦證的集體維權事件發生,又設計出了「租後返租」的新模式。實則仍舊治標不治本。進入回報階段,只要開發商前期承諾的高額回報無法兌現,「大夢初醒」的投資者們便會集體變為「從始至終就是被開發商欺騙、欺詐」的受害者。
2.返還商鋪訴請難被支持
而此時,由於虛擬產權式商鋪難於辦證,商鋪投資者們基於「所有權」或「合同權利」訴請返還商鋪的請求也同樣難獲法院支持。究其原因,我國對不動產物權採取的是登記主義,未經登記,則商鋪投資者自然未享有該虛擬產權式商鋪的所有權。那麼商鋪投資者基於《物權法》返還原物請求權之規定訴請返還涉訟商鋪的請求便失去了被法院支持的合理基礎。實踐中即使有部分城市對虛擬產權式商鋪予以登記辦證,投資者訴請返還的請求依舊未得法院支持。如在李開寧訴深圳市龍興泉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龍興聯泰傢具有限公司侵權糾紛案中,在李開寧已經辦理產權登記的條件下,法院最終還是認為:為了保護多數業主的整體經營利益,也為了避免浪費社會財富,可以適當限制沒有授權業主的所有權行使方式(不支持商鋪返還)。[8]另一方面,對於依據「合同權利」請求返還商鋪(如合同中有屆時返還商鋪之約定)的投資者而言,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一種觀點認為:商場作為一個整體建築,購鋪者所購商鋪沒有明確四至和具體位置,其購買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商鋪,其要求返還商鋪實體是沒有現實可能性的,故虛擬產權式商鋪不可拆分,無法返還,對購鋪者的權益保護不能採用實際履行的措施。

㈡ 石油鑽井數字孿生

一年一度的縱覽基礎設施大會(YII)暨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頒獎大會在2021年12月初如約而來。
在共計31個獎項中——19個光輝大獎類別獎、22個創始人榮耀獎,中國共斬獲10個大獎,可謂十全十美。
對這場由Bentley搭台、由16個獨立評委評選而出的大獎賽,我通常從兩個維度來觀察:一是全球數字化的新趨勢,二是中國獲獎項目的數量與數字化創新維度的變化。
在57個決賽入圍項目中,絕大多數採用了數字孿生技術。從與中外勘測設計院和業主單位的交流中,所有人都告訴我,數字孿生已是他們所有人必然的選擇。
這批數字化開拓者不就是在開創傳說中的元宇宙嗎?普遍認知里的「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且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給人一種重生於第二世界的感覺,而這個空間的存在關鍵就是數據。
從中國西北到華中的高鐵到英國的軌道交通,從南海的海上風電場到新加坡的國家城市,從*的大型水利樞紐到紐約的高速公路......一個個現實工程合並著數字孿生模型正由設計者與建設者創建著,在不久投入運營後,感測器、攝像頭等導入的人、物和場數據很快將讓這些孿生體更加豐滿、更加鮮活起來。
讓我們來看看正在發生的一切,從榮獲YII 2021創始人榮耀獎的四大中國項目開始。
在第一天的 2021線上縱覽基礎設施大會和基礎設施數字化光輝大獎賽系列活動中,22 個創始人榮耀獎獲獎者得到表彰,他們代表了對基礎設施進步和/或環境、社會發展目標做出了顯著貢獻的組織或個人。四大中國項目因為數字孿生技術的傑出應用以及對於雙碳目標等環境和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而榮膺大獎。
談到中國,Bentley CEO Greg說,中國是一個致力於基礎設施工業化、數字化的好地方,中國用戶在這兩方面都創建了眾多傑出的數字孿生案例。談及中國榮耀獎獲獎項目,創始人兼CTO Keith Bentley不惜贊譽之詞,也道出了中國數字化成功的底層邏輯:「2018年,我去了西安,從那次旅行回來,我為整個中國各項發展的規模之巨大而感到震撼。很多時候,我們很難說服別人採用新的方式開展工作。但是,中國人熱衷於採用先進的技術來完成偉大的工程,而令人驚嘆的是,他們總能順利完成。」
一、海油平台的運營數字孿生:以更高效的投入,辦成原來辦不到的事
許多人會問,如何走向數字化,如何做數字孿生,很艱難嗎?關鍵在於路徑和技術的選擇。
目前,我國近海區域分布著不少於200個石油鑽井平台,不少於18個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平台,這些平台集生產、儲油、卸油為一體,其遠程維護工作任務重,僅運維人員乘坐直升機前往運維地點就很費時費力費錢。
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三維可視化應用室石主任介紹,在服務海油集輸平台FPSO項目中,如果能夠建立所有平台的實景三維室內外一體化三維模型數據,構建一個「所見即所得」的場景,即使遠隔千里也能身臨其境,不僅可以降低人員出海密度,還將大大提高整個海油系統各個平台的運行效率,極大增強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此前的許多嘗試都未能如願,要麼是工程模型,要麼是逆向建模,整體體驗到的與真實場景出入較大。採用了Bentley的實景建模等技術後問題得以高效解決。此次使用無人機高解析度多角度航空遙感技術、靜態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高解析度視頻環繞拍攝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採集數據,使用Bentley ContextCapture軟體對多源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形成了活生生的數字孿生模型。
石主任認為,數字孿生模型不止在於信息的傳遞,也在於直觀的三維可視化數字表達,這個項目將數字孿生技術、海油平台與船舶工業結合,開展基於數字孿生的船舶設計、製造、運維、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管控,是解決目前船舶行業瓶頸問題的有效手段。
二、西十高鐵的綜合項目數字孿生:全程數字化,樹立行業標桿
在走向長大段落鐵路工程數字化之旅的開始階段,在國內外尚無成熟先例的情況下,並不是所有人都信心十足,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是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的設計單位,是第一次在長達250km以上的鐵路工程項目中全面採用Bentley平台開展施工圖正向設計實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中鐵一院)總工程師兼技術負責人許興旺作為西十高鐵BIM設計總體給筆者介紹,面對工程復雜(山區鐵路地形復雜多變、過渡銜接多)、特殊結構形式多(10公里以上隧道5座、車站設計橋梁4個、特殊橋梁5座)、BIM標准多(鐵路BIM聯盟共頒布13本標准)、站前站後19個專業需同步開展全部工程設計等種種挑戰,鐵一院領導和員工全院上下齊心,最終用了6個月時間完成全線BIM正向設計,實現了國內鐵路工程BIM設計新的突破。
怎麼辦?第一步是制定策略:設計始終貫徹標準是支撐、模型是基礎、協同是關鍵和數據是核心的設計理念。第二步是練好內功,自2017年開始,以Bentley平台為基礎,系統研究鐵路工程BIM正向設計技術,包括建模、出圖、數量計算、計算分析、設計協同、文件交付等方面,根據需要研發了66個軟體模塊。開展了13期Bentley軟體培訓,使設計人員能夠通過Bentley平台開展項目設計。第三步是制定標准,到了2019年3月開始依據鐵路BIM聯盟標准編制了企業標准、項目標准以及19個專業實施指導書,對西十高鐵BIM設計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和研究。第四步是組織實施,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間,組織生產人員近200人,開展了全線BIM設計。
這次數字化實踐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一體化正向設計,所見即所得;站前站後工程同步設計,大大提升了效率;完成滿足施工圖LOD3.5精度的BIM設計成果,並基於BIM設計成果的出圖、算量和模型文件交付等技術應用,建立與完善鐵路工程全專業BIM技術應用技術體系與設計能力;驗證了中國鐵路BIM聯盟頒布的BIM設計標准,驗證了Bentley設計平台能夠支撐長大幹線鐵路BIM設計。
三、大豐海上風電的數字孿生平台研發:設計已經不是事,智慧運維在走來
在每一波歷史大潮中,弄潮兒總是先行一步,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當網路上還在熱烈爭論著元宇宙的是是非非,三峽集團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江蘇大豐H8-2#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的EPC總承包單位,已經在海上風電數字孿生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2021年11月28日20時48分,隨著24號風機葉輪與發電機精準對接,三峽能源投資、三峽上海院總承包建設的江蘇大豐H8-2#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完成全部風機安裝,邁入全容量並網發電沖刺階段。
該項目位於江蘇大豐區毛竹沙北側海域,場址中心離岸距離72千米,是國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場,共布置38台4.5兆瓦風機及20台6.45兆瓦風機。該院利用Bentley的iTwin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建立全風場BIM信息模型,關聯建設期檔案、屬性,形成虛擬風場竣工電子資產,通過開發全生命周期海上風電數字孿生平台1.0,實現風電場資產的系統、優化管理。
該院智慧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滕彥對筆者說,數字孿生技術在這個項目的應用有三大亮點。
第一,數字化技術為復雜項目的設計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個項目大部分結構是裝配式,傳統的鋼結構設計比較復雜,鋼節點要一個一個的描,而採用三維數字化設計,這樣復雜的鋼節點可以通過參數化設計自動生成。利用三維模型生成二維圖可以很快很好地出圖,材料報表數據也很詳細。
第二,數字孿生技術提升了設計效率。比如做海上升壓站,以前用SACS做分析還要再建一次模型,現在結合了iTwin數字孿生技術,三維模型可以直接導入SACS做分析,對於整個設計流程的打通有極大的幫助。
第三,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幫助打通整個產業鏈。例如,建設單位特別希望設計院提供設計模型,他們以此為基礎再進一步做深化,便利了設計施工一體化。在大豐項目,上海院將BIM技術做了延伸,搭建了以BIM模型為核心的工程建設管理平台,藉助可視化技術進行施工進度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物料管理、資金管理等等。未來,數字孿生將會延伸到運維階段,屆時可以通過物聯網等方式搜集動態的運營數據,和之前的工程數據進行融合,為不同的業務場景提供數據支撐。
當我問滕彥副院長做數字孿生有哪些難點時,她談到數字化設計給我的感覺已是雲淡風清,在她腦海中盤旋的更多在於運營階段數據的接入、融合和服務。
四、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的數字化攻堅:技術創新成就環境、社會和治理責任
正如我們許多人都會追問生命的高遠意義一樣,數字化不僅帶來業務層面的價值,也帶來貢獻於行業與社會的意義。
在狂風勁吹、海浪狂涌的台灣海峽建設海上風電場,困難有多大?可想而知!福建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C區項目位於福州長樂以東海域,水深范圍41~47m,場址中心離岸距離約45km,項目地處外海,沒有通訊信號,無法採用常規 RTK 測繪手段,給測繪、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帶來巨大的挑戰。
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研究,決定採用吸力筒導管架基礎結構形式這一創新技術來建設這個風電場。吸力筒導管架基礎結構形式價值很高,比如使用的鋼材量更少,節省施工時間,而且易於拆除,對環境友好。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精確地模擬吸力筒與土體的交互作用,同時也要求將上部導管架與下部大尺寸吸力筒的設計進行協同考慮。永福股份發電事業部海上風電中心主任游先輝說:「我們的要求是要高精度的結合和計算,這是我們項目最具特色的一點。而且要實現結構技術一體化設計、設計施工一體化。」
許多嘗試都未能成功,直到Bentley的三維分析建模軟體給永福股份找到了突破點。Bentley在海上風電行業同時提供海工結構設計標准軟體SACS以及岩土有限元分析軟體Plaxis,徹底解決了大直徑單樁以及吸力筒等風電行業中常見的大尺寸樁基的設計難題,即樁土相互作用模擬以及結構岩土集成化設計。接下來,永福股份著手於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和智慧運維,這些都是數字孿生技術的事。
該項目獲得的是創始人ES(D)G榮耀獎,獎勵永福股份以數字化創新賦能可持續發展目標。這個海上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500兆瓦,每年將助力減少15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並為一系列環境與社會目標而貢獻。
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風向,驅動著數字化的未來向好
在與Bentley CEO Greg Bentley的對話中,行業觀察家、AEC ADVISORS LLC總裁Andrej Avelini說道,數字孿生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四大行業趨勢將帶來行業羽翼下的長期風向。
第一大趨勢,基礎設施需要修復和強化,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所需要的適應力。第二大趨勢,ESG即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將大行其道,環境處於核心,這對電力水利、市政交通、數字工廠還是所有行業都適用。第三大趨勢,能源轉型和各行各業的可再生和電氣化以及經濟的脫碳同樣將重塑社會與經濟。第四大趨勢,數字化已來,向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技術快速地轉型已經成為現實。
Greg Bentley說,基礎設施的施工和運營,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0%,我們的基礎設施資產需要做出非同尋常的適應和改造,才能幫助減少碳排放。對於Bentley,我創造了一個新詞ES(D)G,D即數字化,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數字孿生解決方案賦予這一改變,助力打造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資產和組織。Bentley全球高級副總裁、北亞區總裁劉德盛談到,我們要在內部加強新型的科技化文化,在外部通過Bentley的產品組合和服務,繼續助力我們的用戶推進和傳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和理念。
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首席執行官Matthias Rebellius在和Greg Bentley前瞻未來的談話中,分享了雙方在歐洲合作推進數字化的成功案例,既帶來了業務的增長,也打造了系列造福於環境、社會和治理的項目,包括英國的軌道交通、瑞士的食品廠、德國的公用事業單位和智慧園區。
同樣地,數字化技術在中國造福於越來越多的環境與社會項目。今年入圍光輝大獎的七台河桃山湖生態水利治理工程由七台河市建河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和黑龍江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設計與建設,項目全長約800公里,涉及水利、市政公路橋梁和園林綠化,有四家設計單位和幾十個施工隊伍參與,採用統一底層數據環境進行協同設計與同步建模,實施了數字化征地拆遷、數字化梁場製造、數字化智慧建造,優化了現場施工布局,提升了項目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時保證了綠色施工,保護了環境,成功入選國家「山水田林湖草」 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庫。
負責該工程BIM總體設計的黑龍江省建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梁旭源和他的夥伴們連續四次以不同領域項目入圍縱覽基礎設施光輝大賽,並兩次榮獲大獎,如今又已著手新項目的數字化創新,為2022年數字化光輝大賽熱身了。
每一個行業的創新成就,都源於一群數字化先鋒砥礪前行的探索。一年一度的縱覽基礎設施大會,都因為一項又一項的數字化創新而益發精彩。而數字化的普及應用,將給機構帶來效率的提升,給產業帶來商業模式的創新,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科技賦能的美好生活。

熱點內容
比特幣交易圈 發布:2025-02-19 16:48:51 瀏覽:583
國內大的比特幣網站 發布:2025-02-19 16:48:08 瀏覽:324
那些公司運用了區塊鏈 發布:2025-02-19 16:39:16 瀏覽:384
以太坊錢包眾籌 發布:2025-02-19 16:34:30 瀏覽:397
提現BTC顯示已完成但是沒到賬 發布:2025-02-19 16:18:22 瀏覽:48
交易既挖礦英文 發布:2025-02-19 16:16:05 瀏覽:94
美國最大的btc交易所 發布:2025-02-19 16:04:56 瀏覽:263
比特無限bcx礦池 發布:2025-02-19 15:52:30 瀏覽:976
萊特幣現在有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5-02-19 15:43:27 瀏覽:827
用區塊鏈做債務中心 發布:2025-02-19 15:41:1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