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幣圈
Ⅰ 幣圈真的要完蛋了嗎
其實,幣圈區塊鏈這個行業是一個層次非常鮮明且魚龍混雜的行業,上層次如高盛,JP,A16Z等頂級機構與玩家,下層次可能一些社區裡面絕大多數圍繞著小學沒畢業的人。
聊的話題也是完全不同,CX,盤子,土狗圈也許聊的只是買買買,沖沖沖,all in,開20倍,100倍合約,完全就是原來股票圈那一套「老師」忽悠韭菜的玩法,如果你長期處於這種類型的圈子,你的確經常會覺得幣圈要完蛋了。因為這里只看幣價,就像有些人炒股只看股價而根本不看公司幹啥的一樣
那麼為啥幣圈一直沒完蛋呢?
因為行業里還是有很多人是真的在認認真真研究新金融,新技術能為未來 社會 帶來的價值與真實貢獻,雖然這些人可能也喜歡炒幣,炒期貨,偶爾沖土狗。但他們經常聊的話題一定是價值與未來,所以才能在大波動中穩住,並對未來抱有希望。
從大趨勢來看,區塊鏈技術的確可以優化很多環節,各行各業,數字貨幣技術也的確可以使金融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國際化,速度化。如此看了,排除了犯罪,騙子,傳銷等不良因素,從好的層面看,整個是良性的大趨勢,這樣的大趨勢下,又怎麼會輕易完蛋呢?
人民日報還是新華社來著,之前說幣圈早期是非常多高學歷的人進來,現在很多不是,其實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的,的確早期進來了很多高學歷。但是,近兩年進來的高學歷人才絕對比早期要多很多,這就像比特幣的價格與市值一樣,早期漲的多,但市值總量也小,現在市值大了,容量也大。同理,現在知名度高了,吸引來的人才同樣也是會更多的,只不過吸引來的韭菜也非常多。所以,的確有的沒有金融交易經驗的人,不理智分析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操作問題也是能理解的
Ⅱ 1萬台的礦機一個月耗電4500萬度,這是什麼概念
這一次幣圈的一位大佬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直接表示,1萬台礦機現在一個月的耗電量就直接高達4500萬度,這相當於什麼概念呢?我們的一個中等縣城一年的消耗量大概也只有這么多。消耗這么多的能源,但是比特幣所代表的虛擬貨幣卻並沒有產出應有價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比特幣背後的能源消耗。
第三,如何看待這樣的挖礦行為?
這樣的行為造成了很多資源的浪費,最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辦法產生出應有的社會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特幣的挖礦就是在提高我們的碳排放量。要知道在現在很多地區,因為用電量激增,所以導致很多工廠開始錯峰用電。在這樣的前提下,比特幣依舊非常的活躍,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國家開始打擊虛擬貨幣,提出自己的數字貨幣。
Ⅲ 不讓炒幣是為你好
最近,中信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將中信銀行賬戶用於比特幣、萊特幣等的交易資金充值及提現、購買及銷售相關交易充值碼等活動,不得通過中信銀行賬戶劃轉相關交易資金。一經發現,中信銀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
不僅僅是平安銀行,受眾更廣的支付寶也對炒幣行為嚴肅處理,至少從去年開始,一旦發現任何和炒幣相關的資金來往,支付寶賬戶就會被凍結。
相關網友提問
無論是銀行還是支付寶,這些嚴厲措施都是配合中國官方對於炒幣行為的態度,這個態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反對。
現階段所有中國真正的幣圈大佬,不是提前跑到了國外(如孫宇晨)就是已經被限制出境。早在2019年時新華社就發布文章: 堅決打擊炒幣堵邪路,引導區塊鏈應用開正門。
到了今年,比特幣和其他一眾山寨幣的瘋狂漲勢讓人們抵擋不住誘惑,紛紛尋找漏洞擠進市場投機時,曾擔任十五年央行行長的權威人士周小川表態: 要搞清楚對實體經濟的好處是什麼。
具體而言,周小川說:不管數字貨幣還是數字資產,都要為實體服務。我們經歷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發現金融脫離了實體,比如影子銀行、衍生品這些純粹變成了金融機構之間的投機交易,和實體沒有聯系了,就容易出問題,以至於一些國際大行的領導、交易員們看不懂,很難做好內部控制。
就國家對炒幣行為的整體態度,我個人是贊成的,因為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都不適合炒幣,再者中國投資者心態相對不成熟、相比其他投資者更加好賭,這可能也是文化差異帶來的一些特質,比如在大中華GDP總量不及北美的情況下,澳門的賭場營收規模是拉斯維加斯的六倍之多。
現在中國不讓大家炒幣,不是反對金融開放、也不是要堵你的財路,更多的是保護你的財產。大多數進入炒幣這場 游戲 的人,無論過程中多還是空,最終結果都是賠錢,注意我說的是最終結果(而不是在過程中)。
人性的弱點決定了這樣的結果:市場越火熱的時候,越多人沖進去,一旦有了浮盈後就會期待更大的盈利或加大投資,但最後遇到下跌,不斷加重的浮虧容易讓大多數人心態崩潰,直到割肉出局;或許也會有一部分人在獲得第一筆浮盈後選擇落袋為安,但如果市場還在大幅上漲,這個誘惑很可能迫使他們再次入市,這也解釋了這些年來越來越人認可的判斷: 牛市是散戶虧損的最大原因。
要在短期做到指點江山、低買高賣、多空切換自如,這只能靠運氣,而一個人的運氣不可能永遠都好。
那股票和房產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不是。炒幣和投資股市或房地產非常不同,因為股市和樓市的參與者有相當一部分比例是長期投資的,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獲得公司成長或城市發展帶來的回報,所以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和優質房產並不是零合 游戲 ,對他們來說,時間越短越零合、越長期主義就越可以共贏。
幣圈不一樣,幣圈幾乎所有人都是快進快出的投機者,任何一種幣的價值都取決於信仰,倒不是說投資者們不想去找更多支撐,而是除了信仰外實在找不到其他的價值參考物,比如說公司可以看每年的和營收和利潤增長給出合理的估值並找到低估的投資機會;房產可以看租金、區域前景、周邊就業、學區等要素判定其價值。幣圈的熱點則完全靠炒,比特幣之後狗狗幣、狗狗幣之後又是柴犬幣,之後一口氣一個動物園出來了,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屌絲幣(LOWB),反正是一茬接著一茬地割,從龍頭炒到垃圾,這節奏是不是有點熟悉?也許是我不理解 科技 鋼鐵俠的思想,但我個人認為代言山寨幣是馬斯克所做過最掉價的事。
一個動物園
屌絲幣也出現了
不論比特幣還是其他山寨幣走勢多強,都不會改變最終輸家遠多於贏家的結局,典型散戶心態之下,大多數人都沒有專業交易員的素質,投資和投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買入如果是為了長期持有這叫作投資,買入如果是為了短期賣出這叫作投機。
另一方面,炒幣賺錢真的有這么容易發財嗎?可能並不是這樣,大多數人都誇大了幣圈造富的故事,比如說DOGE今年漲了100多倍,所以年初有100萬的人現在就錯過賺一個億的機會了嗎?錯。
要在這幾個月里賺到一個億至少要克服下面幾個困難:
(1)你要敢在一個當時很不主流、波動巨大的加密資產上一次性投下去這么多錢;
(2)當你用100萬賺到另一個100萬的時候,還要控制自己不止盈,否則就吃不到後面的漲幅;
(3)當你看到市場上漲的時候,還要控制自己不加倉,因為如果在高點不斷加倉,會帶來額外損失。
要同時做到以上三點的人,一萬個人裡面都難找到一個。再有,任何市場里賺到錢的人都願意炫耀成果、而賠錢的人卻生怕被人知道,所以旁觀者總感覺人人都在賺錢,但這只是一個錯覺。
如果說真的非常看好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資產,用很小部分的資金做頭部加密資產的長線配置,買了之後就盡量忘了這件事,然後不再進進出出可能才是不那麼愚蠢的做法。這樣一來就算是跌沒了也不會讓你傷筋動骨、而如果未來表現確實很好的話,你也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和時間成本獲得投資回報。這就像前段時間那個國信證券的大媽一樣,她在2008年買了5萬的長春高新,但後來忘記這回事了,現在一看成500萬了。
總的來說,中國對炒幣的限制是對的,無論是對於金融安全還是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利益而言,現在的限制都是有必要的。
我們今天的主題不是做預測,只是做一些風險提示,這年頭賺錢不容易、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被收割更不容易。
Ⅳ 雷達幣預計崩盤時間
雷達幣預計崩盤時間不可推測,但是類似的數字貨幣都存在著崩盤的可能性。
雖然雷達幣運營了五年左右依舊屹立不倒,但是不管是傳銷幣還是別的傳銷組織,在沒有崩盤沒有跑路之前看起來都一切正常,並且早進入的人確實能賺到錢,同時雷達幣承諾的利息高達40%,很有誘惑力,就吸引了眾多人參與。剛開始參與雷達幣的都是非幣圈人士,也有很多老年人,但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了幣圈邊緣人士,這些人為雷達幣帶來了更多了新鮮血液。
(4)新華社幣圈擴展閱讀:
在眾人都認為雷達幣是傳銷幣會崩盤的時候,發現它已運行超過兩年、三年甚至四年,這源源不斷的吸引人,連同之前的反對者認為自己誤會它了,紛紛動搖加入。
雷達幣由於該模式投資起點小、收益大,其在互聯網上或通過微信群等各類工具進行誇大宣傳,對民眾有強烈的誘惑力,易導致不明真相群眾上當受騙;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