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佬江卓爾
㈠ 江卓爾的投資之道
江卓爾,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獲得了計算機和工商管理學雙學位。畢業後在上海移動做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分析工作。江卓爾第一次聽到比特幣是在2011年,和很多人一樣,最初聽到並沒有把它當回事,等再次聽到的時候基本都是比特幣下一次快速上漲的時候。比特幣再一次進入江卓爾的視野是在2013年,那時候他還在上海活動,帶領十幾個人的團隊做大數據分析。這一次,他沒有再錯過機會,而是認准了比特幣是未來的一個趨勢。2013年10月,江卓爾毅然辭職,從兩台顯卡礦機起步,從挖萊特幣等山寨幣開始,經過4—5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礦業巨頭。
對自己在區塊鏈行業做的事情,總結為兩點:第一就是科普,江卓爾在知乎上寫的科普長文《比特幣是什麼》,是中文社區中最廣為流傳的比特幣科普文章,瀏覽量近600萬次,是很多人入門區塊鏈的必讀文章,甚至還有不少區塊鏈公司拿它作為新員工入職培訓教材。
除了科普,江卓爾的另一個標簽就是礦工,挖礦是江卓爾在區塊鏈行業的最大業務。江卓爾創辦的萊比特幣礦池是全球頭部比特幣礦池之一,而這一切起源於2013年底的兩台顯卡礦機。2013年牛市過後,在整個漫長的2014—2015熊市中,江卓爾堅定地長期看好比特幣,並通過挖山寨幣然後換成比特幣的方式,把所有利潤都轉換為比特幣囤積起來。在2015年10月,一是在漫長無聊的熊市中,江卓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知乎上寫完了長達6萬字的著名科普《比特幣是什麼》,並預言隨著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持續增加,牛市即將到來。二是比特幣的擴容之爭,從比特幣開發人員內部,擴散到整個社區都參與爭論,這讓江卓爾意識到「想要保護自己的比特幣必須要有比特幣算力」。於是,在2016年初,江卓爾建立了自己的比特幣礦池——BTC.TOP。在2017年牛市末期,BTC.TOP還一度成為全網算力最大的礦池。2017年「九四」期間和2018年底的礦難期間,很多礦場關停,礦機論斤賣,恐慌情緒在整個挖礦行業蔓延。出人意料的是,江卓爾卻在這個時間點大量抄底市場上被賤賣的礦機。 江卓爾在業內還有個礦機黑洞"的外號,因為他從來只大量買礦機,而沒有賣出哪怕是一台礦機。 江卓爾的邏輯是:"對區塊鏈和比特幣長期看好,買了礦機就老老實實挖到報廢,把長期的超額回報從魚頭吃到魚尾,沒必要做短線的折騰」。 而比特幣每一次,超過市場預期的長期持續上漲,也讓長持礦機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讓短線玩波段的人後悔不迭。
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不同,許多剛進入幣圈的人都是通過買幣,而江卓爾的做法是買礦機挖礦。為什麼江卓爾要選擇挖礦的方式呢?我們分析,相對於炒幣,挖礦對於長期的價值投資,優勢是多方面的。
1、從成本上,挖礦是成本更低、也是更穩定地獲得比特幣的方法。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從二級市場購入和挖礦獲得。通過二級市場購入的比特幣,也就是常說的炒幣,帶著市場情緒溢價。這個溢價可能是正溢價,也可能是負溢價。最近幣價瀑布式下跌,就是因為這裡面含有市場情緒的負溢價。
有了礦機成本、電費、其他固定運營費用及全網算力等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在行業發展早期,很多有信仰的礦工,獲得了巨量的財富積累。
隨著行業迅速發展,挖礦難度、全網算力都顯著提升,礦機關機價越來越高,挖礦獲取比特幣的成本優勢正在逐漸降低甚至消失。但同時,這也促進了行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大型礦場、礦池逐漸出現,這大幅度降低了挖礦的邊際成本,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挖礦仍然有利可圖。
2、挖礦是良好的風險對沖手段。區塊鏈行業跌宕起伏,這幾天的市場行情就是很好的印證。幣價漲跌的波動性巨大,大部分人面對暴漲暴跌的行情,很難平靜面對。在比特幣的發展過程中,多次上演過幣價下跌 75% 甚至 90% 的極端行情,極端行情引發的恐慌情緒導致很多人賣幣清倉,心態的變化導致這批人從此失去了上車的機會。當幣價達到漲跌近 30% 的震盪幅度時,任何短線操作尤其是杠桿交易,都是有巨大風險的。持續產出幣的挖礦,就成了一種降低平均獲幣成本的風險對沖手段。
3、盈利模式清晰,挖礦獲得大量傳統資本的青睞。對於傳統行業的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劇烈波動幅度,雖能帶來投機交易大量獲利的可能,但其風險也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同時,很多傳統資本並不理解比特幣的價值,因此不願意貿然投入炒幣。挖礦的經濟模型相對來說更容易理解。礦場規模會給人一種很壯觀和踏實的感覺:礦機巨大的轟鳴聲、一眼望不到頭的廠房,都會給人一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力。挖礦的回本周期,基本也在一年左右,回本周期和利潤率都可以量化預估出來。通過挖礦這種方式,更容易融到錢,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加杠桿也更安全。因此,沒錢買幣很好的解決方案是借錢挖礦!所以,挖礦本質上是一種金融行為。
4、挖礦可以構建以幣為核心的業務體系。幣價的巨大波動和周期性變化的過往歷史,讓圈內的老用戶都有逃頂抄底的想法。無奈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如果按照之前的「數據規律」進行抄底和逃頂,都可能因為幣價沒有按照預設的劇本上演,而做出錯誤的操作。一旦在錯誤的地方下車,心態很可能就崩了,就難再有機會上車了。挖礦每天都有幣本位的現金流,可以讓自己一直在車上。從這個角度看,挖礦可以規避下車的風險。
當然,挖礦並不是進入幣圈的唯一選擇或必經之路。
江卓爾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數千倍的收益,直接原因是多次成功的逃頂和抄底,江卓爾對大趨勢的判斷有自己的方法論,而且敢於為自己的判斷下注。 他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以前奏效不代表未來也奏效,任何人都需要獨立思考。就那最近的這一波2017年的行情來說,江卓爾成功在2017年末逃頂,還成功預測了比特幣這波的底部在3000美金左右。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是跟他的三個泡沫指數有關。
我們先說,第一個泡沫指數是「用戶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總市值」除以「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的根號二次方。 這個指數的底層邏輯是梅特卡夫定律,即網路的價值和聯網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在這個模型中,如果幣價持續上漲,而用戶數卻長期沒有跟上,根據梅特卡夫定律,這樣的網路價值是沒有實際用戶支撐的,泡沫就出現了。藍色是比特幣的總市值,單位是100億;橙色線是比特幣的活躍地址,以10萬為單位。 泡沫指數就是把總市值除以活躍地址的根號二次方。
第二個泡沫指數是「漲幅泡沫指數」,方法是計算比特幣60日累計漲幅,把最近60天每一天的漲幅相加得到(不是用第60日的價格除以第一天的價格)。 第一天的漲幅加上第二天的漲幅,累計+60天。 幅度越高越接近頂部。這個指標的邏輯是:熊市是牛市製造的,幣價上漲需要持續的新人、新入場資金來支撐,新進資金一般是隨著新聞和牛市致富效應的擴散而穩定流入,但如果市場狂熱到一定程度,市場存量用戶窮盡一切資金、甚至大幅加入杠桿投入,那價格短期大幅上漲,速度就超過了新資金的入場速度。 新進資金無法撐住過快上漲的價格,幣價最終會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帶著巨大的勢能崩下來,結束牛市、開啟熊市。
從圖里我們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3年牛市結束之前,都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300%~200%的情況。2017年底崩盤前,也出現了60日漲幅達到120%的巔峰。
第三個泡沫指數是"礦機泡沫指數」,計算方法是礦機的靜態回本天數(礦機價格除以每天凈收益)。如果多數主流礦機的回本天數大幅下降,就是見頂信號。 這個指標的邏輯是如果工業化生產礦機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幣價上漲的速度,那麼說明幣價上漲太快,難以為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2016~2017年牛市期間,S9的靜態回本周期穩定在200~250天,每天利潤穩定在5元。 但在2017年12月,S9的回本周期快速下降到100天附近,每天的利潤從5元飆升到20元,這就是出現了明顯的礦機泡沫指數。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個泡沫指數需要綜合參考,並結合市場情緒做判斷,而且即使綜合參考了這些情況,依然很難做到准確逃頂,這些指標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我們知道現在大概處於大周期的哪一個階段。
㈡ 從投資到挖礦,趙東,江卓爾開誠布公七年幣圈浮沉
在4月16日晚的直播對話中,DGroup創始人趙東和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分享了對比特幣市場走向的見解。他們認為,比特幣下一輪市場可能面臨人口紅利的尾聲,平台幣的未來可能更接近股票而非直接創造利潤。挖礦被視作金融行為而非工業生產,而幣安下架BSV和國家淘汰比特幣挖礦的討論,凸顯了行業內的動態與不確定性。
趙東強調了比特幣與挖礦的本質區別,指出比特幣無法增發,而礦機可以無限增發,這可能影響到市場的供需關系。他提到,比特幣可能迎來的下一次大牛市將是最重要的,而平台幣在趙東看來更像是非空氣幣項目。江卓爾則表示,投資者應注重反脆弱性,避免在黑天鵝事件中受損,並強調了挖礦作為金融行為的高風險性。
對於Staking挖礦和PoW的未來影響,他們討論了成本與公平的重要性,指出PoS挖礦的無成本性可能導致信任問題,而PoW因其可見的實體支持,可能在公鏈領域更具優勢。兩位大佬的見解,為幣圈的投資者和觀察者提供了對當前市場動態的深入理解。
㈢ 區塊鏈未來會跟互聯網走過的歷程一樣,真正地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曾幾何時加密貨幣在人們的眼裡就是資金盤 游戲 ,不會產生任何的價值,甚至於有人把比特幣譽為全世界最大的鬱金香騙局。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陳思進。
更為激進的人把比特幣比擬為,令人作嘔且違背了人類文明,這是芒格的原話。
但是隨著加密貨幣應用的實施,事實已經勝於雄辯。
比如我們看得到的現實:NFT與傳統的藝術品結合,可以拍出6900萬美金的天價;DEFI已經創造了超過萬億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場;NFT 游戲 Axie Infinity 單日總收入突破 了4000 萬美元,已經超過王者榮耀三倍,我不相信傳統的 游戲 不垂涎三尺。還有非常值得期待的web3.0。
加密貨幣從DeFi—NFT—元宇宙— 游戲 再到現在的web3.0,每一步都讓傳統資本刮目相看。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些非常欣喜的變化。
看到了一則報道,繼阿里之後,騰訊也搞NFT了,首期將發售300枚數字收藏NFT。
雖然面臨政策的限制,可能無法交易但是帶給市場積極的信號,區塊鏈技術不是空氣!
你還會相信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嗎?
有人說 :用區塊鏈技術革新互聯網,可能是本輪牛市主題。
去中心化讓互聯網應用的利潤平均分配,共同富裕。個人大概率相信這一點。
我認為落地和應用才是區塊鏈發展的終極目標,技術的發展能讓加密貨幣交易市場走出傳統的牛熊周期,讓這一個市場真正告別收割韭菜的宿命。
因為拋卻了炒幣的心態,加密貨幣可以作為生產性資本投資了。我想這是一部分幣圈人的心聲,而且也包括許多大佬。
如果說因為加密貨幣更多地被應用讓市場參與主體的心態與目標發生了轉變,過去的 歷史 可能會有一個改變。
越來越感覺區塊鏈未來會跟互聯網走過的歷程一樣,真正地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市場已經連續上漲幾天了,我們說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現在的市場信心在慢慢恢復。投資人還是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擔心。
江卓爾的文章《超放水時代不支持深熊》里邊明確說過這一輪即使是熊市,也是短熊市,也就是說,不是長達一年以上的熊市。
當然江卓爾的觀點除了來自於市場上面非常詳盡的分析,還有大環境大氣候的影響,比如比特幣 社會 接受度大幅增加,新冠後的超放水時代,這兩者決定了不會有2014/2018深熊,剩下的劇本無非是2013年雙頭牛市,還是2019年的猴市。實話實說雖然江卓爾無奈轉換成了微博 情感 博主,但是其關於加密貨幣的長期價值投資觀點個人是頗為欣賞的。而且多數人也反饋其預測市場的成功率也極高。
我們從鏈上數據來看,無論是巨鯨還是散戶都在大量買入。
市場的信信心也在恢復,貪婪指數回到了0.5以上。
如果是下半年重新開啟牛市,每一次的調整就應該是我們低吸的機會。
即使最壞的情況出現了也是一個江卓爾說的短熊,沒有什麼害怕的事情。可能我有點樂觀了。
下面再來看看比特幣和以太坊走勢情況
比特幣昨日行情延續震盪下行,價格分別在41500、40400附近承壓,後續雖然都有反彈走出,但是上行力度開始減弱。日內跌破再度下移,目前已經臨近昨日所說的支撐區域下軌,走勢上行至40000一線承壓,高位在不斷下移,前期漲幅在回吐,後續若是再度刷新低位,日內價格有回撤38000一線的風險。
四小時級別的圖上看,布林帶呈開口姿態,價格在中下軌區域運行,走勢維持弱勢震盪,各均線呈下行姿態,短線區間在不斷下移,後續若是38690低位被刷新,價格有望進一步向下試探,望各位提前做好准備。目前走勢呈震盪下行,所以日內在行情沒有突破企穩四萬時候,建議思路空單為主,多單為輔。上方壓制關注40000附近,反彈給到附近空單入場,止損404500,止盈看39300-38900區域。跌破38690短線支撐,可以考慮輕倉跟空,止盈400點左右。日內多單在38000一線考慮,止損37700,止盈看38500-38700區域。
再來看看以太坊方面:
昨日受大盤影響,上行走勢被打斷,價格至2700一線承壓,後續雖然多次給到反彈,但是並未有所突破。到日內走勢反彈至3660位置承壓,多頭情緒開始減弱,走勢回調進入高位盤整,預計震盪行情將延續一段時間,區間關注2500-2700區域。
短周期小時圖上看,日內行情承壓回調,目前走勢在中軌附近波動,多空雙方的較為膠著,短線走勢較為膠著,且沒有破位跡象,所以預計震盪行情還將延續,我們日內操作高空低多即可。上方壓制關注2665附近,給到附近空單考入場,止損2700,止盈看2600下方。下方支撐關注2560附近,給到附近多單考考慮入場,止盈看2620上方。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㈣ 幣圈幾十位名人大佬,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
在幣圈的歷史長河中,曾有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如同烙印,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輝煌。盡管時過境遷,昔日的幣圈大佬們可能已鮮為人知,但他們的影響力不容忽視。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曾活躍在16年幣圈,如今或許鮮少被提及的名字:
暴走恭親王
王團長
吳忌寒
江卓爾
長俠
楊林科
審屠青春
比特幣收割機
地心墨菲
李笑來
帥初
比特幣秋山君
李啟元
火星人柯里昂
郭宏才
達鴻飛
薛蠻子
BM
趙東(趙樂天)
九神
大空翼
暴走北緯
孤獨的異客
千里
老貓
37度
幣老爺
狂人
惡毒的知心
這些名字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興起與沉寂,有些已經淡出公眾視野,或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幣圈的故事從未停止,新的英雄或許正在孕育中。對於投資者來說,加密貨幣的世界充滿了挑戰,不斷學習和適應是生存的智慧。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尋找機遇,堅守理念。克幣哥的公眾號將繼續分享這樣的歷程,讓我們一起見證幣圈的變遷與成長。
㈤ 【EOS爭議】EOS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本文由EOSUnion( eos.ren )優質內容計劃贊助
最近圈內流傳這樣個帖子,匯總了幣圈知名人物對EOS的看法,我隨便摘錄幾個談談自己的看法:
1/ 郭宏才說:EOS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郭宏才為了吸引眼球,什麼話都會極致誇張的說出來,這樣才能引起廣泛討論,大家越討論,寶二爺的知名度越高,寶二爺更看重自己的知名度能否足夠高,這樣就會有更多的項目來找他站台,光收站台費就足夠自己幾輩子開銷了,哈哈。
2/ 江卓爾說:EOS的規模效應是不及ETH
這個不好說,主要看未來的潛力,金馬反駁說:ETH是已經發生的規模效應,EOS是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大波規模效應,已經有大量的應用在EOS上布局,未來將出現爆款,ETH適合證券融資和發幣,EOS可以有大規模應用,應用才是未來,發幣的規模肯定遠遠不及應用的規模效應。我覺得這個未來還要看大家是否願意在EOS建立更多的DAPP,同時要考慮是否有新的強大競爭對手來蠶食市場。現在就妄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3/ 亦來雲創始人韓鋒說:BM過渡膨脹,仍在走BTS老路。
4/ 菜根談創始人 陳菜根:大佬站台EOS,要麼是無知,要麼是投機
EOS在落地之前,還沒有經歷時間的檢驗,是比較容易炒作的,炒概念才能產生泡沫,傳統行業每年的利潤就那麼多,讓別人炒作也沒人炒作,而EOS具有巨大的想像力,炒作的空間無限,很多大佬當然願意過來趁機大賺一筆。因為吹泡沫才是賺錢最快的生意。
很多人沒有發現互聯網投資最賺錢的階段不是後期價值增長的階段,而是前期互聯網泡沫開始吹起來的階段,如果你能在泡沫膨脹前進場,在泡沫破滅前期離場,短期賺的錢可能比你後來投資某個互聯網企業長期增長賺的錢還多,當然風險也高很多倍。EOS最近一年就處於這種階段。
5/ 點付大頭:LBTC比EOS TPS更高,更去中心化。
點付大頭說這個話完全是為了給他的LBTC做宣傳,什麼東西都往熱點上蹭,是一種營銷的好方法,LBTC通過BTC分叉的方法理論上打破了不可能三角,不過這樣有什麼意義呢?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讓更多的應用進入你的公鏈系統上來,建立場景滿足未來用戶的某些痛點需求。否則都是走偏了。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主要就是滿足了大家社交的需求,方面消費的需求,懶惰的需求,娛樂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這些人性底層的需求,EOS即使有再多的應用也很難長期發展壯大,ETH是因為滿足了初創企業無法快速融資發展的需求才發展壯大,BTC解決了人們抵抗通脹和低成本快速跨境交易的需求,EOS未來能夠滿足什麼需求?如果只是發展很多的應用,首先要看這種應用是否是沒有區塊鏈不可的,傳統互聯網是否已經滿足了,就像游戲一樣,大家通過傳統互聯網已經玩的很快樂,道具積分交易自由流通是否是強需求,通證經濟是否是大家的痛點,這些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現在還不能妄下結論。
6/ EOS最吸引人的兩點就是:百萬TPS和零手續費。
當時EOS剛開始眾籌的時候老貓就開始宣傳EOS的百萬TPS,現在很多小白的印象還停留在EOS的百萬TPS,所以價格可能被提前透支出來一部分,後來經過不斷發展原來EOS實現百萬TPS的方法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大家覺得可能是EOS上每個應用都可以實現百萬EOS,後來發現是很多側鏈加一起來實現,這就降低了預期,所以EOS價格前期降到最低4美金左右。
最近EOS因為超級節點競選,很多大戶需要用EOS投票選舉,所以鎖倉了大量的EOS,導致市場上的EOS供應減少,又加上熱度不斷上升,吸引很多新人購買,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快速上漲,未來一旦選舉結束,如何能夠製造更多的需求讓大家購買價格越來越高的EOS是一個問題,如果EOS價格過高,很多想在EOS上開發的應用租用EOS的成本就會不斷上升,可能會降低在EOS上開發的需求,轉而尋求其他成本更低的公鏈。這樣就會遏制EOS的價格繼續上漲,最後公鏈之間的博弈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而不是一個公鏈一統天下的局面。
EOS零手續費和BTC轉賬需要手續費本質上是一樣的,BTC是因為總量恆定,只能通過增加手續費獎勵記賬礦工的方式來維持系統運行,而EOS是通過增發的方式來間接提高所有持幣人的成本,類似鑄幣稅和印鈔票讓貨幣貶值,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通過增發貶值的方式來獎勵記賬節點,和比特幣本質上沒啥區別,但是提高了記賬效率和TPS,有了運行多個DAPP的可能,未來是否能夠發展壯大,還需要市場的檢驗。現在EOS價格可能被提前預支了,對於短期投機者,現在追高風險比較大,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價格越高,大家預期越好,風險越大;價格越低,大家普遍看跌的時候反而風險最小。不過對於那些准備長期持倉三年不動的信仰者,短期波動無所謂。上期回顧: #063【大聖隨筆】如何能夠克服虧錢恐懼?...
評論精選: 觀光者 :好舒服的心靈按摩。首先告訴我性格和情緒是底層操作系統,如果能力不夠,咱就修身養性升級底層系統。接著話鋒突變,不甘心平庸的痛苦才是激發成長的動力,頓時讓我又緊張起來,佛繫心態是不努力的借口嘍?隨後又說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恐懼的根源,這個地方建議大聖哥做下承接鋪墊,比如可以建議人們把關注焦點往自己要努力做好的事情上集中,把某一次的出場看做是一次學習和結識高手的機會。或者要學會拉長放遠,假設過了十年再回頭看這次演講,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或者你最終想要的結果和這中間某一次的表現有多強的關聯性。最後再接上第十條結尾就很自然了。按摩的很流暢,既實事求是,也說出了人們願意看到的事情,達到了正向激勵效果。 江明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生氣的時候,實際上是你自己無能的表現。 克服恐懼說明我們自身不夠強大,對投資來說如果我們對自己投資的資產不夠完全了解,對大趨勢不夠有清晰的邏輯判斷,那我們當然會恐懼不安。 當然我們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確率,但只要過了不安的邊界就行。 1月大跌的時候有牛人把自己所能搞到的錢都取抄底了,在這波牛市開啟時出手,大賺一筆。 他也會有一絲不安,不過他有堅實的投資依據做支撐,幫助他過濾不安,勇往直前。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學習,提高認知,這是克服恐懼必備的技能。 阿扉afield 幣圈首部奇幻長篇巨著《幣界召喚師》 :《喝了這碗雞湯,我想到了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城市我不敢說怎麼樣,在我們這樣的七八線城市裡,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目的是不明確的。在他們的觀念里,考大學就是孩子的理想,就是他們唯一的目標,至於考上大學後怎麼辦?大學畢業後怎麼辦?沒有幾個人會想這么遠。所以,孩子們只知道悶著頭使勁學,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學,學來干什麼,更不知道考什麼樣的大學,選什麼樣的專業,反正考完了再說,考到哪算哪。其實這種想法往往是致命的,很多天才級的人才就這樣被盲目給扼殺了。就算考個好成績也學不到自己真正擅長的專業。如果有人在中學階段,甚至更早就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確立真正適合他們的人生目標,這樣的悲劇便會大大減少,年青一代才能真的做到人盡其才。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進入自己擅長的領域,失敗的風險便會大大降低,自然也就沒有了「虧錢」的恐懼。 陡川飛魚 :分析的很透徹啊,人生失意的時候看看這篇文章,可以理性對待自己的情緒。其實,今年幣圈行情不好,相信大部分人都虧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行情好壞影響了判斷力。我的投資策略很簡單,用閑錢(可判死刑的)買完後放長線,至少放三年,買完就不管它了,任它漲跌我都不會賣,我也不會去關注實時的價格,注意力還是放在工作生活上面,所以即使出在熊市當中也未曾感覺恐懼。
㈥ 幣圈江皁爾是如何起家的
江卓爾起家的歷程,始於比特幣礦池的創立。他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和工商管理雙學位,後成為知乎大V、專欄作者、比特幣礦池btc.top萊比特礦池的創始人,比特幣科普者和投資者。萊比特礦池曾在國內達到全網算力第一的高峰。他的科普文章《比特幣是什麼》在知乎上擁有近600萬的瀏覽量。江卓爾的預言能力在幣圈也相當受人矚目,如2017年成功預測比特幣的高點逃頂,以及2019年春節時的底部預測。
江卓爾的財富傳奇始於2013年進入加密貨幣行業,從兩台顯卡礦機開始,逐漸發展到擁有幾十萬台礦機,創辦了萊比特礦池。他的投資收益達到幾千倍,個人財富因此急速增長,成為億萬富翁。成功在2017年大牛市頂峰逃頂,是其財富自由的關鍵。
江卓爾被譽為幣圈大佬的原因在於他的知行合一和不參與ICO項目。他敢於公開自己的交易系統預測與操作,且從未參與ICO或為任何ICO項目站台。這種行為在幣圈中極為罕見。江卓爾的財富增長與他的決策智慧密切相關,他的預言和投資策略在幣圈內廣受認可。
㈦ 繼四川禁止「挖礦」後,下一個挖礦天堂是哪裡
6月28日,四川省發布虛擬貨幣「挖礦的清退文件,要求全省立即開展拉網式排查,發現疑似項目立即關停,8月25日前完成,並嚴禁以任何名義批復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6月20日零點,四川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礦場集體斷電,沖上熱搜。
關停如期而至,中國礦工的最後一塊水電陣地失守。目前,留給國內礦工的路只有兩條,要麼,放在礦場里吃灰,要麼出逃海外。出海路在何方?這幾個國家都有可能成為礦工的未來戰場。
哈薩克或成為比特幣挖礦的天堂
1.電力成本低。
哈薩克,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電力主要是火電,是公認的全球電力成本較低的地區之一。有數據顯示,其每度電的成本在0.03美元(約2毛),有些地方的電力成本甚至可以降低至每度電1毛以下,非常具有競爭力。
2.氣候合適。
埃基巴斯圖茲(Ekibastuz),這是哈薩克北部靠近俄羅斯的一個城市,它夏季最熱月份的溫度很少超28 C。
很多礦場會把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因而,埃基巴斯圖茲的這種溫度就很適合礦機。
3.政策開明。
哈薩克禁止使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但在挖礦領域逐步合法化。
哈薩克的電力持續過剩達到4000MW,因而,政府扶持或許是哈薩克構建比特幣挖礦生態的一個大優勢。
哈薩克的頭部礦場 Enegix的主管Yerbolsyn說:「哈薩克的采礦業正在蓬勃發展。使哈薩克成為采礦投資安全地點的關鍵因素是政府政策,其政策將加密采礦視為合法的商業活動和經濟增長的來源。」
4.地緣優勢。
Yerbolsyn認為,地緣優勢將讓哈薩克成為中國礦工在礦業出海時代的最佳選擇。
中國和哈薩克之間的邊界是開放的,集裝箱是免費進口的。進口產品需繳納12%的增值稅,且無需支付額外的海關費用,這在獨聯體國家中是最便宜的。
哈薩克的頭部礦場Enegix已獲得開發大於500 MW的礦場項目開始前的協議,主要是在埃基巴斯圖茲(Ekibastuz)地區。他們也正在尋找本地和外國更多的商業機會。
目前已有中國礦企在哈薩克建站。
美國是礦工看好的新駐扎地
1.電力成本低。
美國德州有充沛且便宜的電力資源且電費價格低,1度電在5美分左右,摺合人民幣3毛多錢。
2.政客支持。
美國德州有支持加密資產的政客,比如州長格雷格·阿博特,他曾公開支持比特幣挖礦,認為這對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有價值的行業。
除了美國德州,肯塔基州也在通過政策引導吸引比特幣礦工。今年3月,這個產煤豐富的地區通過了一項法律,為投資100萬美元在該州配置新機器的比特幣挖礦企業提供稅收優惠。
據幣圈消息,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計劃將他的礦機搬往德克薩斯州和田納西州。同時,和江卓爾一樣想法的礦工已經在籌備海運集裝箱,打算將他的礦機裝在德克薩斯州西部的油田上。
不過,比特幣挖礦高耗能對環境的影響,礦工的遷移肯定也會遭到美國也當地環保人士的反對,想要完全遷移到美國地區也是有難度的。
俄羅斯也是挖礦算力大國
1.電力成本低。
該國知名礦場BitRiver坐落於伊爾庫茨克地區,距離發電量為4515兆瓦的布拉茨克水電站僅幾公里之遙,據說低於三毛。
2.氣候優勢。
很多礦場會把溫度控制在20度左右,與哈薩克一樣,俄羅斯的氣候也很適合礦機。
對於想要繼續在比特幣礦業中掘金的中國礦工而言,出海已經成為定局。雖然以上地方適合礦機遷移,但是,在全球疫情仍未普遍得到控制以前,無論是礦機出海還是人員出境,都將面臨繁瑣的流程。
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近期波動較大,請注意風險。
可以預見,在各地政府的打擊下,中國的比特幣礦場與礦工數量將持續縮水,其算力在全球的佔比也將持續下跌;這或許也意味著,中國比特幣礦業時代落幕,北美等海外比特幣礦業就此開始崛起。
而針對礦業出海這一問題,頭部礦機廠商比特大陸早於6月19日在成都舉辦了一場以「礦業出海」為主題的閉門定向邀請會議,旨在為國內礦工、礦場主出海提供便利條件。就目前情況來看,出海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礦業出海布局清單
據考拉 財經 我了解,目前龍頭礦業基本上都在布局海外的路上。目前大型礦工與礦場的布局地點以 美國、哈薩克、加拿大、俄羅斯四 地為首。
美國:
Crescent電力供應公司曾對美國各州比特幣挖礦成本進行了統計,其中挖取BTC成本最低的前五個州為:路易斯安那州(挖一枚比特幣成本3224美元)、愛達華州,華盛頓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最貴的五個州:夏威夷州(挖一枚比特幣成本9483美元)、阿拉斯加州、康涅狄格州、馬薩諸塞州、新罕布希州。
一是金融和外貿政策。是否支持加密貨幣,或允許挖礦?是否會突然沒收礦機?如果有自然災害,是否會補貼電力損失?在稅收方面是否有新的優惠?是否對中國企業有優惠或歧視政策?
二是能源環保政策。在國際上如何承諾減排?目前的碳排放情況如何?是否有足夠的清潔能源可以替代?若所在國環保問題較為突出,一方面必須限制高能耗活動以撫天下,另一方面又需要高昂成本購入碳排放權,入不敷出,加密貨幣礦場必然淪為眾矢之的。
無論如何,回過頭來看,比特幣算力以及圍繞其構建的基礎設施已加速向海外轉移,比特幣算力的去中國化進程已然開啟。
比特幣短線支撐46000-47000美元,短線壓力位49500-50500美元。繼續46000-50000美元區間震盪,走勢仍然糾結,從k線結構來看向上意願較強,但從MACD指向來看短期調整不會很快結束,因此大家還是接近46000美元接多,在反彈至50000美元處減倉。但千萬不要空倉,50000美元被攻克只是時間問題。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