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f是元宇宙嗎
1. 高價數字藏品是智商稅嗎
零 導讀
2022年,可以說是NFT數字藏品的發展元年。
一年之前,品牌們還沉浸在盲盒營銷的喜悅中,後來元宇宙風暴襲來,NFT數字藏品粉墨登場,於是這個賽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Morketing看到品牌、互聯網平台和各個地區博物館,都開始布局NFT數字藏品領域,似乎趕不上這趟車,就失去一個時代。
而另外一面,在現實世界,品牌主苦於增長難題、獲客難題等,於是出現了直播帶貨、網紅營銷、IP營銷等形式,以尋求更好的解決增長困境。
那麼,在虛擬的元宇宙世界,品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營銷增長呢?NTF數字藏品的出現,是品牌們用來炒作的噱頭而產生的一時「虛火」,還是預示著未來商業世界的想像力?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直面NFT數字藏品的真實情況,由於這種模式與區塊鏈、幣圈依舊關系很近,很可能陷入「割韭菜」、收「智商稅」的騙局中。那麼,品牌藉助NFT數字藏品進行營銷,未來有何不確定性?
一、國內對於NFT數字藏品的法規政策不確定性。
眾所周知,在區塊鏈的應用環節,發行幣是違法的行為,同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NFT數字藏品在法規上存在一定的模糊、不確定性。
據最新的政策顯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提出NFT作為一項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在豐富數字經濟模式、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等方面顯現出一定的潛在價值,但同時也存在炒作、洗錢、非法金融活動等風險隱患。
至此,目前的法律對NFT市場的監管一直持審慎態度,品牌方們想要在NFT數字藏品有所成就,還是謹慎為好。
二、NFT數字藏品存在大量的炒作、投機現象。
據財經媒體報道,很多在炒作的NFT數字藏品是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最終鼓聲落定,花落誰家誰就成了冤大頭,成了被割的韭菜。
在目前國內的數字藏品市場,掙錢的過程可以被拆分成最簡單易行的操作: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甚至,很多博物館、文創機構也在扎堆發行數字藏品,但絕大部分NFT玩家們並非為了藝術價值而購買NFT,僅僅是為了盈利而來。
三、NFT數字藏品極易發生侵權現象。
不管是互聯網平台方,還是品牌方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面臨NFT內容版本被侵的情況。例如,在國內NFT侵權第一案中,漫畫家馬千里創作的《我不是胖虎》系列中的「胖虎打疫苗」漫畫。馬千里在2020年與奇策公司簽約,公司經其授權享有《我不是胖虎》系列作品在全球范圍內獨占的著作權財產性權利及維權權利。
奇策公司曾授權某平台發布《我不是胖虎》系列NFT,包括《猛虎上山》和《猛虎下山》各限量8000份,並取得了成功。在看到對方公司發行《我不是胖虎》系列NFT大獲成功,於是有用戶將盜圖來的作品鑄造並發布至NFT平台上,對於用戶上傳的內容,NFT發行平台沒有進行應有的審核事宜,導致該作品被侵權了。
此外,還會一些平台發行項目主體不明,用戶在購買數字藏品後,出現發行方跑路的問題。
總結
總之,NFT數字藏品可以說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情況。
在品牌營銷側,大家瘋狂進入NFT數字藏品領域,意圖用NFT的稀缺性、確權性讓用戶有獨特的標示,產生品牌價值感,但在火焰之下,是NFT數字藏品在國內法規不確定性,中國監管層禁止NFT數字藏品在二級市場流通交易,還有很多版權發行層面有待完善。
可以說,NFT數字藏品在品牌從「嘗鮮階段」到「常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需要時間來驗證其品牌營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