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幣圈神奇的生意

幣圈神奇的生意

發布時間: 2024-06-17 21:36:18

Ⅰ 幣圈牛市:有人操盤盈利過億,有人失望清空離場 |非凡「疫」年

編者按

在網路世界,我們自嘲是打工人,我們沒有姓名,只有符號。

可在現實世界,我們是騎手、老師、空乘、編劇、金融人、 旅遊 人……

過去的2020年,我們是芸芸眾生之一粟,也是共同呼吸的一體。

當凡庸浮生,遇上不凡「疫」年,我們一同憂慮、迷惘,也一起感動、展望。

牛年春節,中國經營網特別推出「非凡『疫』年」專題。這一段段看似庸常的凡人歷程,折射出風雲變幻的非凡「疫」年,也描摹著生生不息的職人之魂。

如果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那麼,我們每一個凡而不凡的人,都在讓生命更加火熱。

文/荀詩林

過去的2020年,一定會在 歷史 上留下重重一筆。

自1月中旬開始,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蔓延全球。在這個資本流動全球化的時代,無論個體還是機構,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所有人都會擔憂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財富該怎麼辦。

恐慌成為常態。2月3日,鼠年A股開市第一天,滬指跌幅8.73%,盤初兩市超2900隻個股跌停。海外市場也如是,3月,10天里美股經歷4次熔斷,美國國會甚至通過了2.3萬億美元的美國 歷史 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

與之相反的卻是,數字貨幣迎來逆風翻盤的一年。從年初的大漲到312慘案,比特幣一度跌至不到4000美元的價格,隨著時間的修復,重新進入上升趨勢,進入DeFi元年。年底,比特幣更是迎來大爆發,到2021年初之時,價格沖上4萬美元,將幣圈推進一步,似乎連老韭菜們都開始高呼牛市已到。

那麼,2020年,幣圈人真的賺錢了嗎?

1998年出生的交易員:操盤盈利過億

「給你介紹一個牛掰的大佬,1998年出生。」一位資深的幣圈從業者對筆者這樣介紹。

他叫晴天(化名),1998年生,今年22歲,讀完高一肄業。對晴天來說,2020年是重整河山、東山再起的一年。揮別幣圈3年後,他重回幣圈,再度出現在加密資產市場的交易平台。

幸運如他,恰好趕上牛市。這一年,晴天在加密資產期貨市場操盤盈利1億多元。「盡管這當中我的資產只有1000多萬元,但對我來說,也算是實現作為一名交易員的價值所在了。」

但如今的他失眠很嚴重,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壓力非常大。「你看,現在我們聊天基本都挑晚上的時間。」才22歲的他,多了謹小慎微的老成。「盡管當時我手裡有了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資產,但因為有過曾經的失敗,這一年我操作很謹慎。」

晴天回憶起剛進幣圈的悲歡歲月。

2017年,他剛從股市轉身投向加密資產市場,而2016年末,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才開始走進大眾的視線。

2017年也堪稱機密資產市場的第一輪牛市,然而不幸的是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萎靡,再到2020年末的又一輪牛市,晴天剛好走過一個周期。

「2018年初的時候,幣市發生了很多大事,市場也很瘋狂,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不幸的是,2018年2月的時候,晴天聽信了朋友的話,覺得比特幣會大跌,試圖做空,結果爆倉了。五六天的時間,晴天損失了兩三千萬元人民幣。

做空利潤最高只有100%,而損失卻是沒有上限的。在2018年,晴天不僅僅遭遇了投資失敗,還被自己的「合作夥伴」騙了,對方直接捲款跑路。

「那是我最崩潰的時候,我破產了,甚至想過自殺。」晴天說。

但是晴天沒有放棄,他不斷復盤自己過去的經歷,並開了微博,講述了自己的經驗。「有一天,突然有人願意給我啟動資金,那是我心態的轉折點。」

晴天開始組建自己的收費群,因為幫群里一個大戶給出了一些好的投資建議。「他給了我一個比特幣,再加上自己獲得的其他收入,我有了翻盤的機會,靠著這一個比特幣,後來我翻了幾十倍。」

回望卷土重來的2020年,晴天說:「對我來說,2020年是證明自己的一年,也是魔幻的一年。展望2021年,幣圈我認為還是會有一些機會,畢竟美聯儲依然在全力開動印鈔機。給憧憬幣圈人的忠告是,這個市場充滿了風險和機遇,有時候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坐看起落的新媒體人:大牛市卻沒掙錢

「很多事情不能站在上帝視角從事後再來想,這個世界沒有如果。2018年的時候大家都很彷徨,當時甚至很多人想著,這個行業會不會以後就沒了。同樣,放到2020年的大牛市,也是如此。」小李子(化名)這樣表達了這一年的感想。

按照小李子的描述,他也是在2017年就進入了這個圈子。「炒數字貨幣3年多,我是2017年12月通過進入一家區塊鏈企業負責新媒體板塊,從此接觸到數字貨幣。」

小李子同樣見證了幣圈的火熱,甚至瘋狂。「2017年開始大火,那時候ICO(首次代幣發行)很火熱,說白了就是傳統公司得把公司做到一定規模才能上市,而在幣圈的ICO就是只要有個構想,寫一份白皮書,就能在市場上募資。」

「到2018年大熊市一地雞毛,很多項目最後都是歸零。」

小李子說,在2020年他並沒有掙到什麼錢。「可能也是和我進這個行業來就是熊市有關,從來沒經歷過一次大牛市,思想比較保守。當大趨勢來臨時,我看到漲一點就認為漲不上去了,然後就開始逆勢做空,虧損很嚴重。」

對於2021年數字貨幣的走勢,小李子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認為牛市不會那麼快結束,因為過去牛市都是比特幣的主力在推動。「他們純粹是為了追求利益,建倉—拉盤—出貨如此循環。」

在談到數字貨幣到底具不具有收藏價值的問題上,小李子說:「我對數字貨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信仰,我定位它就是一個投機品。不過我留了一些比特幣,不論漲跌我都不會賣,就當一個收藏品以後留給我的孩子,說不定真的100萬元一個了呢。」

決心離開的待業者:恰好錯過所謂「牛市」

「嗐,沒等到牛市,我就跑咯,如今想,可能要拍斷大腿吧。」

對於小雪(化名)來說,2020年的幣圈宛若一場夢。她今年25歲,原來是在一級市場做投資相關的工作。「後來呢,自己的領導帶自己進了幣圈,就感覺這東西真的很神奇。」

小雪接觸數字貨幣是在2018年,當時進了一家 財經 媒體公司。「你恐怕真的難以想像2018年上半年的時候,這個圈子有多狂熱,所有圈內的人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舉手投足之間都會裝一下X。」

根據小雪的描述,當時她剛入職,公司給員工FT(數字貨幣)的ICO額度,她拿到了4000塊的額度。

她說:「沒想到的是,FT在兩周內漲了100倍,非常之瘋狂。但因為ICO的額度是鎖定的,需要每天挖礦去解鎖,所以當時我並沒有完全賣掉。」

按照小雪的形容,當時的她因為這波兇猛的漲勢已經有點「失去理智」了,後期又投入Fcoin發行的新數字貨幣。「但是新的盤,基本沒人接,哈哈哈哈哈,賠了。」

小雪沒有放棄幣圈致富的想法,在之後又斷斷續續買了以太幣、比特幣。「但是看不到暴富的希望,尤其是去年上半年比特幣大跌,我就全部清空逃離了。」

「然而,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大跌之後迎來大牛市。也許,沒有信仰,就賺不到幣圈的錢吧。」她說。

在談及對於2021年數字貨幣的看法時,小雪覺得自己可能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圈子了。「我不相信比特幣了,我也不相信其他的什麼,也許未來的走勢會震盪一些,也許還會漲,不過我都不在乎了,我已經決定投入股市的懷抱了!」

幣圈資深從業者阿鯤(化名)對筆者說,其實,幣圈有故事的人太多了。「每個行業,都會有虧有賺,不能因為一兩次牛市熊市,就去下什麼定論。」

時間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停止,幣圈的故事仍在繼續,對阿鯤來說,盡管成敗有時,但浪潮未止,數字貨幣是錢眼裡的機遇,更是 科技 帶給人類的命運,他的眼光不只投向已經到來的2021年。

阿鯤說:「數字貨幣是一個大趨勢,就像秦朝統一貨幣的意義一樣巨大,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全球都在使用同一種數字貨幣(BTC),全球流通,區塊鏈技術也會是人類的未來,因為我堅信 科技 與技術是宇宙的最終奧秘。引用馬斯克的話,人類會走出地球,定居火星,使用狗狗幣(doge)。」

Ⅱ 走,去海外幣圈淘金!

2017 年 9 月 4 日,加密貨幣的法幣交易和 ICO 融資禁令出台,當時國內交易量最大的兩家交易平台被監管層約談,隨後兩家交易平台發布公告稱,用戶資產可以保留,但停止所有相關的交易業務。

不久之後,國內交易所選擇了出海,也就是將公司注冊地和運營主體放在國外,以參與全球市場的姿態,繼續淘金路上「賣水」的生意。

接下來,一個很自然的問題是,幣圈的「海外交易所」們能淘到金嗎?這錢好賺嗎?

Give me your money

早在 2017 年 6 月,由前任 OKCoin CTO 趙長鵬創立的幣安,就曾著眼海外市場,將大量伺服器布局在國外。94 禁令後,國內的交易所賽道經歷了短暫的「空窗期」,是就此謝幕,還是轉戰海外?正在大家猶豫不決之時,幣安卻嘗到了甜頭,無處安放的流動性逐漸進入幣安,這讓幣安的幣幣交易量不斷攀升。

資本總是逐利的。在嗅到國外市場的商機後,國內的交易所紛紛打算出海,當時的兩巨頭火幣網、OK(OKCoin 幣行分離出了 OKEx)作出決定後,其他中國交易所也都效仿開來。

新加坡是不少中國比特幣交易所出海的第一站。這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基因、開放的經濟環境都有根深蒂固的關系。根據 2018 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在加密貨幣的研究和發展上,新加坡也沒有落後。當地的金融監管局將數字貨幣分類成實用型代幣、支付貨幣、證券型代幣三類,這樣的分類監管制度在亞洲十分罕見。據獵雲網報道,一則數據顯示,早在 2017 年,以募集資金量來看,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 ICO 市場,僅次於美國和瑞士。94 禁令後的幾個月里,中國公民在新加坡迅速建立了超過 1000 個基金會。

但是,國內交易所出海淘金的道路似乎並不順利。「有的時候,感覺沒辦法融入老外的環境,他們用起來也不習慣。」一位來自「出海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向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這樣說道。除此之外,彼時海外市場的份額仍然沒有發展壯大,華人是全球炒幣的主力軍之一,完全放棄國內市場對任何一個交易所來說,都是不可能的。

反過來,海外交易所來中國淘金也不是特別順利,受制於國內的監管政策和用戶的 KYC 規則,真正在 Coinbase、Bitstamp、Bithumb 主站交易的中國人鳳毛麟角,這其中大多是常年 base 在海外的。同樣,對於這些重心放在海外的交易所來說,在合規的環境里賺錢是當務之急,與此相比,進駐中國市場收益小且風險不可控。

國內交易所出海,並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不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雖然到最後,沒有做成,但是給以後出海的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配套的技術解決方案、系統服務提供商、做市商和用戶社群,以及在出海過程中如何合規、如何應對不同的文化環境。

I have the money

注冊地址在海外,就真的在服務海外用戶嗎?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統計了 BitUniverse 中前 100 名的交易所,發現近 60% 的「海外交易所」的業務服務對象集中在國內。有大量的二三線交易所,例如注冊在新加坡的 DigiFinex、Coinbene、BitForex,注冊在愛沙尼亞的 Bibox、Hotbit,注冊在開曼群島的 Bgogo 等等,實際上最主要的用戶仍然是華人。

「出口轉內銷」也是這些交易所的無奈之舉。「老外對本土交易所的粘性還是很高的,很難和老牌的比特幣交易所競爭。」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在采訪某交易所運營時,對方這樣回答,「這些還算好的,還有些交易所到頭來做不下去,以海外的借口一走了之。」

2019 年初小牛市來臨,新的一批交易所開始崛起,他們有錢,有資源,有實力了,其中以 BiKi 為典型代表。和蠻荒時代殺出來的交易所不一樣,這個時期沒有差異化策略很難從頭部平台突出重圍,BiKi 的初期選幣策略有些許相似,例如偏好社區共識較強的,或是有經濟模型玩法的幣種,市場後來稱之為「熱門幣」、「社區幣」和「模式幣」。

他們更懂國內市場,更准確的,是挖掘到了下沉增量市場,獲得了一批新的用戶,那麼,今年有重大突破的新興交易所們,他們是否有海外淘金的計劃呢?

to da moon

以 BiKi 和 TradeOgre 等交易所為案例,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采訪和深入分析。

「海量上項目靠數量取勝,瘋狂建群打人海戰術。」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在 4 個月前曾經對 BiKi 市場策略如此總結。時至今日,他們的這一打法仍然沒有改變。據 Coingecko 統計,BiKi 已經上線了 298 個交易對,覆蓋173個幣種涵蓋了BTC、ETH、XRP等主流幣、VDS 這一類的模式幣,還有非常多不太知名但社群活躍的熱門幣和社區幣。

BiKi 甚至還曾想借用傳統互聯網的流量,上線了 TYD(與天涯鑽 1:1 兌換的 ERC20 代幣)。「用戶還是會跟著資產走,哪裡的資產有價值就會去哪裡。」BiKi 的創始人 Winter 在采訪中如是說。確實,幾乎毫無遺漏地網羅了 2019 年的熱點。

這使得 BiKi 交出了注冊用戶近 150 萬,日活超 13 萬的優秀數據單,也使得 BiKi 成為不少國內投資者心中的 2019 傳奇交易所。

另一方面,BiKi 的合夥人計劃助推了社群和用戶裂變,將 1 萬平台幣鎖倉、推廣返佣等制度加速了品牌的傳播。Winter 表示,BiKi 希望為這些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帶來豐富的數字資產,設計完備的激勵規則,讓每一個給 BiKi 帶來資源、用戶和項目的人,都可以獲得實實在在的獎勵。據 Winter 描述,今年 6 月,交易所的社區合夥人已經超過 1000 人次,社群總人數超過 10 萬人次,而今年底的目標是再翻 10 倍。

不過,這種近乎瘋狂的增長策略依然能在海外奏效嗎?BiKi 速度真的能復刻嗎?

有一家叫做 TradeOgre 的交易所進入了區塊律動 BlockBeats 的視野。Coingecko 顯示,這家創立於 2018 年的交易所目前擁有 8.5 萬美金的日真實交易量,卻依然獲得了約 10700 個推特關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交易所似乎主打「小野幣」,用戶粘性很強。

所謂「小野幣」就是那些以 PoW 為共識演算法,市值和知名度尚低的礦幣。現在在幣安主站大名鼎鼎的烏鴉幣(Ravencoin,RVN),最早就在這家網站上線。翻開 TradeOgre 的上幣列表,我們發現所有的幣在「氣質」上都很相似,比如 TRTL、LOKI、DERO 等等。

顯然,TradeOgre 已經證明了差異化的選幣策略在國外依然會獲得不錯的關注,類似的海外交易所還有 Trade Satoshi、qTrade,但它們欠缺的是爆發式的增長策略,而這恰恰是 BiKi 擅長的。做一個大膽的設想,TradeOgre 的上幣加 BiKi 的社區合夥人策略,會產生怎麼樣的化學反應?如果 BiKi 同樣以打偏差的策略輔以社群裂變,老外會完全對這類交易所無動於衷嗎?

恐怕也未必。潛力資產是不分國界的,用戶留去的核心之一,始終是能否在深度好的平台賺到錢。全球范圍內,下沉用戶也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在不同國家比例不同。

對此,區塊律動 BlockBeats 采訪了 BiKi 東南亞 CEO Ethan,他告訴記者:「BiKi 已經形成了一套海外打法雛形。首先,BiKi 會幫助海外項目發展中國市場,包括社群裂變、媒體宣傳和市場咨詢,其次 BiKi 會通過 Meetup、技術研討會等落地活動,在國際市場尋找下沉機會,與海外項目方和資方建立深度關系、資源互換,這樣也能幫助中國的項目走向國際市場」。孤軍奮戰,其力不足。據了解他們已經從某知名交易所的東南亞市場,挖來了 10 多人的已落地成型的團隊,以便進一步開拓東南亞等地市場。

可能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他們的下沉增量策略不會像現在那麼一針見血,但總歸會有效果,而在更廣泛的東南亞和非洲市場,下沉增量策略恰恰是原生海外交易所忽視的。根據最新周報顯示,BiKi 已經開始行動,准備進軍新的海外市場,在 9 月和 10 月之間就相繼溝通了 86 個海外優質項目,其中 24 個熱門,9 個計劃上線。而在 9 月中旬,BiKi 在新加坡連續舉辦三場大會、派對,10 月初受邀參加馬爾他 DELTA Summit 活動。

他們這樣的行動和表現是有原因的。據普華永道《2019 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查》(Global Consumer Insights Survey 2019) 報告顯示,在移動支付普及率最高的 10 個地區中,東南亞國家或地區佔了 6 個。和歐美相比,東南亞的銀行卡保有量很低,傳統一代信用卡支付的落後,反而催生了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尤其在越南、泰國和印尼。

而在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群雄割據,不像中國的微信、支付寶那樣統一。再者,東南亞在近期的監管環境較 2017 年寬松。這些都可能帶來數字貨幣支付和區塊鏈行業的新機遇。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中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巨大,這給下沉增量市場帶來了肥沃的土壤。

單純的復制自然是死路一條,畢竟國內和東南亞的基礎設施、文化環境不同,加密貨幣可能仍在市場教育階段。不過,像 BiKi 這種在今年依靠社群裂變,取得飛速發展的交易所,可以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在海外市場,去思考國內外下沉用戶在細節上的差異,如 UI/UX、使用習慣等,因地制宜。

視線回到國內。就在今年 10 月 10 日,支付寶安全中心官方微博重申了對虛擬貨幣場外交易的態度,公告稱禁止將支付寶用於虛擬幣交易,一經發現將立即停止相關服務。短時間內,這則微博在圈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紛紛猜測「留給中國市場的機會不多了」。

這個問題,不光是留給 BiKi,還有所有想要真正「出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們。

Ⅲ 馬斯克為什麼要炒幣炒幣是如何賺到錢的

比特幣俗稱大餅,在幣圈是行業龍頭,擁有全世界認可它價值的「的共識」。他之前的特斯拉電動車是適用比特幣支付的,這樣也間接的增強了車輛的銷量,與此同時也達到了升值和增值的效果。如今「灰度值」老闆要看空它的比特幣,灰度值是重倉股比特幣的。既然這樣,那我也看空比特幣,立即臨時撤銷比特幣付款,來啦一次暴跌。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可是,佔一個「炒」字,那就要當心了,既然是「炒」,那麼就參加的人多,那裡面就會有像您一樣僅僅玩下的(投入少的),那就會有多花錢投入的,可能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資產,銷售市場便會受其危害。能夠賺錢,就會有大魚小魚。因此,僅僅只是玩下,無關痛癢。如果要以此為生掙大錢,或是勸君當心不必被割韭菜,看不到這些每天上演的離合悲歡嗎?自然,僅僅我個人的拙見,這還是要看你自己。

Ⅳ 數字貨幣盈利模式是什麼

不得不說這是個離錢很近的行業,所以經常被人問到,你是如何在行業內賺到錢的,有什麼方式賺錢。今天就來分享下幾種我知曉的盈利模式。

一線:挖礦、礦機、礦場(礦池
三者都是與挖礦相關,但也各有不同。

挖礦:這里不討論技術細節,單從盈利的角度談,挖礦是門檻最低的。哪怕是現在需要專業的礦機,這里依然是買一台礦機就可以參與賺錢,做大了就可以開礦場,風險不談的話,挖礦是最簡單的一種盈利渠道。投入成本低,回報率較高,時間成本高。

礦機:製作礦機生意非常火爆,也有很高的門檻,非專業人士基本很難成為製造商。螞蟻礦機在牛市根本不愁賣。尤其是在94之後,據我所知老外來國內進礦機是一車車拖走的。不過製造商這個門檻目前已經非常高,普通人很難接觸深,所以對應的也產生二道販子。礦機生意接觸不多,二手市場似乎非常混亂。

礦場(礦池)礦場和礦池當然是分不開的。為什麼呢?礦池是為了規避礦場的風險而存在的,礦池會根據算力按時間來支付礦工的費用,當然也是要抽成,礦工就會旱澇保收。不過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人引到礦池來。線下的礦場也是自己的機器託管進去,也可以代為幫別人託管機器。有一定門檻,風險收益並存。

二線:資訊平台、交易所、錢包、炒幣。

咨詢平台:互聯網時代必定存在的東西,提供信息,咨詢聚合。新人進入這個行業首先接觸到的就是資訊類媒體。在數字貨幣爆發的17年,比特幣的網路搜索指數爆表。很多人想了解數字貨幣,所以這樣的資訊平台肯定能生存下去。引流,做內容,價值變現,價值延生,一般是這幾種盈利方式。

交易所:這個最好理解,一切的流量和生產幣種,都是為了做交易。交易才能有一個價格來估量價值。交易中也會發現很多問題,如著名的「比特幣擴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行業才可以更好發展。交易所賺錢的模式大家都心知肚明,賺錢的就是這些做莊家的,就好比賭場,券商,大家炒幣虧得多,賺的少,但是交易所是穩賺不賠。除了手續費以外,似乎上幣費也是一種盈利模式。交易所門檻也是較高,除交易風險,平台風險,更關注的是政策動態。大的交易所現在有「幣匯」「火幣」等。

錢包:冷熱錢包都是產品,幣圈對於這種產品來說都是剛需。在線錢包一般是免費,然後通過其他途徑賺錢,比如通常會做交易所,或者有代投活動。

炒幣:簡單的投機,風險比較不可控,影響價格因素太多。買幣賣幣的賺錢手段即使賺到了錢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我們可以羨慕別人的好運氣,但不要寄希望自己也有如此的好運。所以炒幣一般有三種模式,能較為「聰明」的規避風險:1.定投 2.量化交易 3.套利:現貨搬磚、期貨套利。現在的情況下似乎也多了第四種,otc渠道的賺取差價。

Ⅳ 瘋狂的比特幣究竟是神還是鬼長文分析比特幣的投資價值

關於比特幣,有點復雜,我們需要一點一點講。

比特幣在2008年出自於中本聰之手,中本聰是個神秘人物,在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後,便銷聲匿跡,大有「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之意。中本聰的神秘,也同樣造就了比特幣之神秘,芸芸眾生往往對於神秘的東西都有一種莫名的敬畏。如果說中本聰是你鄰居家張大媽的兒子二狗子,上了大學讀了博以後用計算機搗鼓出來的東西,你是不是對比特幣的印象會大打折扣?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加密貨幣,是計算機生成的一串復雜代碼,新比特幣可以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名曰挖礦。所謂「挖礦」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區塊獎勵。由於程序的限定,它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另外,和法幣不同,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設計,它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誰都能參與生產比特幣。

我們總結一下: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無中心發行機方,數量有限,可交易。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討論些基本知識。

第一個問題是:錢是什麼東西?

其實世上本沒有錢,孕育錢的母體是「交易」,也可以說「交易」是「貨幣」之母。在原始 社會 實現交換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比如我有一頭牛換你兩只羊,這時還遠談不上商品經濟。後來隨著農牧經濟的發展,產生了 社會 生產的分工,自給自足以外,很多食品物資盈餘了出來,交換的需求也越來越強。

以物易物有很多弊端,其一、一頭牛可能並不是換兩只羊,而是可以換兩只半羊,但半隻羊是無法交割;其二、你有牛,我有羊,你想要我的羊,但我可能並不想要你的牛,我想要的是張三的豬,但張三並不想要我的羊,也不想要你的牛,他想要李四的犁。

由於以物易物太不方便了,人們就找那些稀有且易攜帶易保存的東西來作為交易的媒介。石頭、貝殼、金屬都充當過這種交易媒介,再到後來的金銀、銅錢、紙幣,錢就這樣生成了。說白了,錢就是實現交易的工具,這是它的核心職能,這是它從母體里催生出來的緣由。

當然,錢還有另外兩大職能,計價方式和價值儲存。計價單位是它的第二個職能,這也是作為交易工具的必要條件,一頭牛2000元,一隻羊1000元,我們就知道了什麼是貴,什麼是便宜,我們就知道了一頭牛等於兩只羊。人們常說的「存錢」是指價值存儲手段,也是錢的第三個職能,我用一頭牛換2000元,可我現在不想吃羊肉,我就會把這2000元存起來,等我想吃羊肉時再去買羊。但無論存多久,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買買買,存儲只是在時間維度實現交換的遞延。而貨幣也不是唯一的價值儲存手段,聰明的人往往喜歡用非貨幣資產來存儲財富。

盡管貨幣在經濟中有三種職能,其最核心的職能依然是交換的媒介,它是實現交易的工具。為了加深印象,我把定語去掉,然後多說幾遍,「貨幣是工具,貨幣是工具,貨幣是工具,錢是工具,錢是工具,錢是工具。」

第二個問題: 社會 需要多少錢?

錢是交易的媒介,錢是一種工具,作為工具,自然是夠用就好。這就和我們吃飯用的筷子一樣,筷子是吃飯的工具,它可以把菜送到你的嘴裡,五口人用五雙筷子就夠了,頂多再加兩雙作為備用。

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和錢的使用效率,而並不是越多越好。這個想必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簡化一下這個模型演繹一番。比如一個封閉的世界只有3個人,他們是張三李四王五,有一天張三付了1000金換了李四一頭牛,1000金到了李四手裡,六個月後李四拿這1000金買了王五的兩只羊,錢又到了王五手裡,又過了半年,王五用這1000金買了張三三頭豬,這1000金又回到了張三手裡。這個封閉的世界裡只有這1000金,一年之中這1000金使用了三次,被交易的商品為一頭牛兩只羊三頭豬,總共價值3000金。假如這個封閉的世界中一年需要交易的商品只有這一頭牛兩只羊三頭豬,一年的交易也只需要這三次,那這1000金作為媒介就可以滿足交易的需求了。結論就是,一年中有3000金的商品需要交易,錢的使用效率為一年三次,那1000金的貨幣量就夠了。

以上只是個極簡模型,但任何復雜的理論都是由簡單而生的,我們往往有時候沉迷於這茫茫噪雜的世界,而忘記了最本質的東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每日匆匆奔走於萬物之中,很容易身心疲憊,思維變成了從復雜到簡單,顛倒了思考的順序,而忘了道為何物。

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和錢的使用效率。

還是以上的封閉模型,我們做個衍化,假如這個封閉的世界裡1000金變成了2000金,會發生什麼?這時候一頭牛的價格就從1000金變成了2000金,兩只羊的價格也從1000金變成了2000金,三頭豬的價格也從1000金變成了2000金,這個封閉世界並沒有更富裕,財富依然只有這一頭牛兩只羊三頭豬,可是這時張三李四王五都宣稱他們擁有的財富從1000金增加到了2000金。這時商品價格的增長叫通貨膨脹。

說起通貨膨脹,不得不提一下曾經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的辛巴威。有一種通脹叫辛巴威通脹,那簡直是超級超級惡性通貨膨脹,一張面額1000萬辛巴威元的紙鈔,只能換到1.5美元,而在辛巴威買一隻雞要1300萬辛巴威元。

還是以上的例子,我們假設張三有鑄幣權,張三買了李四的牛,付出1000金,張三這時沒錢了,於是張三開動印鈔機又印了1000金,拿著1000金買了王五的兩只羊,這時流通的貨幣變成了2000金,而物價變為了一頭牛價格2000金,兩只羊價格2000金,李四和王五每人手裡1000金,這時李四想把自己賣給張三的那頭牛給買回來,發現買不起了,1000金只能買半頭牛了;王五也想把自己賣給張三的那兩只羊買回來,但發現手裡的1000金只能買回一隻羊了。李四和王五手裡的錢不值錢了,財富被有鑄幣權的張三無情的掠奪了。

以國家為例,鑄幣權在央行手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家沒有掠奪人民財富的動機,央行的印鈔機也是相對節制的,印多少錢取決於GDP的增長和貨幣政策的松緊。

再重復一次,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和錢的使用效率。而在一國正常的運轉下,在常態下,在十幾億人的正常的經濟活動中,錢的使用效率可以被認為是恆定的。所以我們通常可以說,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

我們再說一遍,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GDP是什麼?一國的GDP增長1%,可以粗略的認為一國多出了1%的需要交易的商品和服務,所以在無通脹的情況下,M2,即廣義貨幣量也增加1%就可以了。

但一般來說,M2的增長率會略高於GDP的增長,因為適度的通脹對整個 社會 並沒有什麼壞處,反而會刺激經濟的發展。我們知道通脹會導致大家手裡的錢不值錢了,反過來就是物價上漲了;假如貨幣的增長少於GDP的增速,可能會導致通縮,通縮的意思是大家手裡的錢更值錢了,反過來就是物價下跌了。可能有人會說物價下跌不是好事嗎?我們可以買的東西就更多了啊,其實遠沒有這么簡單,假如你開了個工廠,生產鐵鍬,原材料就是鋼材,你和商店簽了合同,一把鐵鍬賣20元錢,可以賺1元錢,這時你發現鋼材在不斷降價,這時一把鐵鍬可以賺2元了,你很開心,你想反正商店每年向你買的鐵鍬數量都是一定的,我何不過段時間再去買鋼材,那時鋼材應該會更便宜,那樣我每把鐵鍬賺到利潤就更多了,所以你給商店打電話「喂,老王啊,鐵鍬我晚兩個月交貨哈,沒辦法,體諒體諒」。所以通縮會導致大家消極生產,因為物價下跌意味著手裡的錢會越來越值錢,所以大家傾向於把錢拿在手裡,而不是去促成交易。再換個簡單點的例子,如果房價一直在溫和下跌,你還會著急買房嗎?大家都會持幣在手,等著房子跌得更低,越跌越不會買。反而是每次房價上漲時,大家爭先恐後的買房。

所以溫和的通脹對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通脹多少合適?一般認為1%-2.5%是相對不錯的區間。每年物價上漲在2.5%以下被認為是不知不覺的通脹,無形間可以使大家感覺多賺了一些,因為提高物價可以使廠商多得一點利潤,以刺激廠商投資的積極性,還可以使工人的平均工資也多一丟丟,刺激員工的積極性。而溫和的通脹也不會導致 社會 動盪,溫和的通脹能像潤滑油一樣刺激經濟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的「潤滑油政策」。

總結: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錢發多了就會導致通脹,錢發少了就會導致通縮,而溫和的通脹就像潤滑油一樣,是對經濟的運轉有利的。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遇到如疫情這樣的危機要印更多的錢?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病毒突襲,武漢封城,全國人民隨即進入了轟轟烈烈的抗疫之中,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A股大跌7.72%,央行立即施行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向 社會 注入流動性。進入3月份,新冠病毒在歐美國家蔓延,道瓊斯指數從28000點下挫到18000點,納斯達克從9000多點下挫至6000多點,美聯儲隨即啟動了印鈔機,甚至推出了無限量量化寬松政策。

不止是今年,在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爆發之時,美聯儲也是通過印鈔機重啟了美國經濟,後來迎來了浩浩盪盪的美股10年慢牛。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次危機來臨,經濟的救援總是先從印鈔機開始?錢為什麼能解決這些問題?

上一個問題我們說道,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要交易的商品的數量和錢的使用效率。因為在常態下,一個國家的錢的使用效率可以看作是恆定的,所以我們簡化表述為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錢取決於需要交易的商品數量。說到這里,可能已經有小夥伴發現了印鈔這個問題的答案,秘密就在我們剛剛說的這句話之中,「在常態下,一個國家的錢的使用效率可以看作是恆定的。」 是的,在常態下,在常態下。2008年的次貸危機和今年的疫情沖擊,這屬於非常態,當經濟秩序、金融系統受到外部沖擊時,錢的使用效率會急劇的下降,這時錢突然不夠用了。

我想這是相對比較容易理解的事情,只不過很多人可能沒太想過這個問題。

我記得歐美疫情蔓延時,有個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黃金不是避險資產嗎?為什麼美股大跌,黃金也跟著大跌?不是說亂世買黃金嗎?」

我是這樣回答的,簡單一點說,當你由於某個事件恐慌時(比如疫情),你會怎麼做?答案是搶口罩,搶消毒液,去超市搶日用品和食品。大家都這么做,就會造成口罩和消毒液的流動性危機,口罩和消毒液不夠了,這時口罩和消毒液就會漲價。這個說的是商品市場。

在資本市場上,各個參與者遇到恐慌會搶什麼?答案是搶錢。因為怕自己的資金鏈斷裂,因為該發的工資還得發,該還的債還得還,該付的房租還得付,不搶錢怎麼行。錢怎麼搶?就是拿手裡的東西換錢啊。錢供不應求,錢的價格就會大漲,相對的表現就是大家的投資品價格就會大跌。錢陷入流動性危機,大家越搶不到,越恐慌,越要搶,寧可付出更高的代價。這和我們疫情時搶口罩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黃金這種避險資產也在跌?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現在大家缺的是錢,怕資金鏈斷裂,公司要發工資還債,基金要應對大額贖回。賣什麼換錢?手裡有什麼就賣什麼啊!質量低的投資產品沒人要,賣不出去,或者賣出去了也是極低的價格,割肉太狠,太心疼了。那賣什麼呢?只能賣質量好的,至少打折輕一點,等危機過後再買回來,不至於虧太多。

講到這里,我想為什麼疫情期間要印更多的錢的問題大概已經清楚了。經濟秩序和金融體系在遇到巨大沖擊時,很多生意做不下去了,現金流入斷了,但維持下去需要支出的錢卻並沒有少,企業和老百姓手裡就需要儲備更多的錢,以應對不時之需。這時大家就會搶錢,流動性好的資產的價格就會大跌,股市大跌又會加劇恐慌,從而形成踩踏。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錢的供應,所以印錢、降息、債務遞延、免稅等一系列政策都是在解決錢的流動性危機,幫助企業和老百姓脫困。

錢也可以認為是經濟運行的潤滑油,當經濟秩序受到沖擊時,經濟運行的摩擦成本急劇上升,潤滑油突然就不夠用了,這時釋放流動性,注入潤滑油是必須要做得事情,否則經濟這台機器就會被燒壞,如果企業沒有錢償還債務、沒有錢發工資,從而大量破產;老百姓領不到工資,困苦不堪;政府沒有稅收,公共服務停滯。這個國家可能會進入漫長的大蕭條,從有序經濟進入無序經濟可能只需要幾個月,而從無序建立起有序可能需要好多年。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個世界的價值來自於有序,企業的價值也來自於有序,機器的價值也來自於有序。企業的價值來源於合適的規章制度把合適的員工組織起來,通過合適的分工合作,利用合適的生產資料,生產出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下游。這就是有序,正是因為有序,很多公司的凈資產只有百億,卻可以撐起千億的市值,因為這百億的凈資產通過有序的運營可以源源不斷的創造財富。同樣,機器的價值也來自於有序,僅僅一堆零件不能稱之為機器。從無序到有序需要長時間的協調組織和調整,印錢救市就是為了防止從有序經濟進入無序經濟。美國大蕭條之後,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這段 歷史 ,凱恩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提出當經濟出現危難時,政府應該主動干預經濟,防止經濟進入無序狀態,凱恩斯之後,只有金融危機,再無大蕭條。

第四個問題:經過前面的鋪墊,我們可以談談比特幣為什麼不能取代法幣了?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想把黃金的故事也快速過一遍。

這句話是偉大的馬克思所說,這句話如此精闢,以至於我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這句話很容易理解,金銀只不過是金屬的一種,也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個元素的其中之二。在盤古開天闢地時,它們就已經存在了,而這時女媧還沒有造人,貨幣就更是無從談起了。

但是在 歷史 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歐洲還是中華大地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金銀作為貨幣。究其根本,這和金銀天然的特性是分不開的。黃金作為金屬,易延展,易切割,不易變質,開采成本高,數量有限。另外黃金天生高貴,這東西除了好看以外沒什麼其他用途,既不能製作生產工具,又不能作為生產材料,黃金是徹徹底底的小姐的身子,小姐的命。所以 歷史 選擇金銀作為一般等價物,命也!

2.紙幣本是一張金銀的收條

金銀雖然天生麗質,是貨幣的天選之子。但金銀攜帶起來還是不夠方便,隨著跨區貿易的發展,很多人把金銀存到錢庄,錢庄就給這些人開個收條,今收到張三紋銀一百兩,張三拿著這張收條就可以從四川跑到山西,從山西的錢莊裡把銀兩取出來,然後采購毛皮布料了。後來,大家覺得反正一百兩紋銀的收條到錢庄就能換一百兩的紋銀,換來換去挺麻煩的,很多商鋪就直接接受收條作為貨款了,慢慢地這些收條就流行開了,收條上也就不再署名字了,無論是誰拿著收條,都能到錢庄換錢。紙幣就這樣形成了,紙幣是金銀的影子,一百兩的收條就有一百兩的紋銀。

3. 金本位制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二戰結束的前夕,暴發戶美國和老貴族英國組織一眾小弟開始商量戰後重建工作,各懷鬼胎的他們都把眼睛盯在了國際貨幣體繫上。擁有國際貨幣的鑄幣權,這是多大的油水?英國搬出了大名鼎鼎的經濟學泰斗凱恩斯,制定了「凱恩斯計劃」,希望能從學術上震懾美國,讓美國給點面子。但英國想多了,在現實面前裝B不好使,學術不如腿粗,美國的「懷特計劃」憑借美國擁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黃金儲備和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一舉獲勝。由於這次碰頭會是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辦的,所以這次擬定的國際貨幣體系又叫「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簡要如下:美元與黃金掛鉤,作為國際貨幣,35美元可兌換一盎司的黃金;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就這樣黃金和美元緊緊地綁在了一起,美元成為了黃金的影子,有多少黃金就能發行多少美元。但是我們在第三章里講過,需要多少貨幣取決於需要用這種貨幣交易的商品數量,所以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由於黃金的數量是有限的,發行的美元遠遠不夠市場交易的總需求。

那怎麼辦呢?美國的做法是去你媽的,美元不夠就印唄,於是越來越多的美元流通到了市場上。隨著美元越印越多,很多國家坐不住了,「你開動印鈔機就把我們物美價廉的東西換走了,拿張紙糊弄鬼呢?你美國有沒有那麼多黃金啊?萬一有一天這張紙不好使了可咋整?」於是乎很多國家開始拿美元去美國那換黃金,美國還是挺仗義的,你來換,我就換給你,誰讓咱在布雷頓森林的碰頭會上拍過胸脯呢。可是來換黃金的小弟們越來越多,美國慢慢也坐不住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啊。1971年尼克松總統正式耍賴了,停止履行外國政府用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從此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4. 黃金與美元因愛生恨

美元與黃金脫鉤以後,機緣巧合之下,美元盯上了石油,這段 歷史 我們不做具體介紹,總之,在美國的霸權之下,石油作為國際貿易量很大的必需品必須要使用美元進行結算。另外,不是美元霸道,也是世界上其他的貨幣不爭氣,竟沒有一種貨幣能叫板的,於是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立的牌坊碎了一地,但美元依然是美元,國際貿易大多還是離不開它。沒有了黃金的束縛,放飛自我的美元,令美國因禍得福!

說完美元,再說黃金,自從與美元解綁後,黃金與美元因愛生恨,兩者的走勢呈現出了很強的負相關。美元跌,黃金漲;美元漲,黃金跌。過去幾十年,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的負相關關系平均位於70%以上。

5. 比特幣是數字黃金嗎?

這次比特幣大漲,很多人認為是黃金屬性,因為美國大量印鈔,世界勢必走向弱美元周期,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一直被認為是抗通脹的資產,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一般來說,美元強,黃金弱,美元弱,黃金強。所以這次,很多聲音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大漲是因為美元的大放水。

我同意現在的比特幣上漲帶有黃金屬性,但是比特幣真的是數字黃金嗎?這句話我尚不敢苟同。

黃金乃貨幣的天選之子,黃金無國界,不分種族,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喜歡黃金,每一個人都承認黃金的價值。然比特幣不是,只有幣圈的人由衷地承認比特幣的價值,而那些炒幣的人只不過是為了發財,博傻而已。

黃金有其商品屬性,其色澤美麗貴重,常被用於各種飾品,金項鏈、金戒指。然比特幣沒有這樣的價值。

黃金市場是全球性市場,流動性強,如果你有黃金,不愁賣不出去。另外沒有任何個人或財團有足夠的資金能夠操控全球黃金市場,因此黃金價格能夠一直真實的反映實際的供求關系。然比特幣市場不是,很多國家禁止比特幣交易,比特幣市場的流動性也很差,很多時候是有價無市,如果你手裡有大量比特幣,要迅速變現的話,恐怕不那麼容易。

各國央行都儲備了大量黃金,可以用於調控國際收支和國際金價。各國政府對於黃金的態度也是作為價值儲備的,如有戰亂或國際動盪,很多法幣在國際貿易中可能就買不到物資了,但黃金一定可以。我並不認為比特幣有這樣的天然屬性。

再說各國政府的態度,中國早就禁止了比特幣,關閉了比特幣交易市場。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市場也持謹慎態度,俄羅斯也不看好比特幣,韓國拒絕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多國政府都提醒,虛擬數字貨幣風險很大,也是不法分子利用其進行詐騙、洗錢的工具,警告投資者謹慎投資比特幣。總結就是大部分政府都不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而作為投資品來說,又提醒大家謹慎參與。

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共識,即一部分人認為其有價值,但這種共識的覆蓋面還是太小了。黃金的共識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比特幣想達到這樣的共識范圍,太難太難。

我們為什麼從貨幣講到黃金,再一一對比它們與比特幣的區別?因為我一直堅信,區塊鏈只是比特幣的形式,而其本質,在 歷史 的長河當中肯定出現過。每次大家沉迷於泡沫的瘋狂之時,總有一部分人說這次不一樣,然而每一次都能在 歷史 中找到影子。所謂的去中心化,黃金又何嘗不是去中心化的?所謂的稀缺性,稀缺性的東西多了,17世紀風靡荷蘭的鬱金香何嘗不是?

對的,鬱金香的球莖,如果讓我說比特幣在本質上和 歷史 上的那種東西最像?我肯定會說是鬱金香的球莖。

我們看下它們的相似之處。

1、一個神秘的故事

16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由於荷蘭並不產鬱金香,所以這種美麗的花帶有了一種神秘的異域風情。而那株永遠的奧古斯都因為一種病毒的感染而成為了當時的絕品,被拍賣出了天價。

2、一部分人的共識

由於鬱金香被引入歐洲,數量有限,因此價格極其昂貴。在崇尚浮華和奢侈的歐洲,很多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鬱金香是富人圈子裡象徵財富的共識。

比特幣運用了區塊鏈技術,這種前無古人的分布式記賬方式,讓很多 科技 迷們成為了由衷的追隨者。比特幣代表了一部分人關於 科技 和 時尚 的共識。

3、稀缺性

鬱金香為什麼稀缺?因為鬱金香的原產地不在荷蘭,而鬱金香從下種子到培養出一個能開花的球根需要7-15年。或者靠球根每年開花後的分裂,由於當時培育技術並不過關,所以產量難以大量增加。

比特幣的稀缺性我們就不多言了,總共2100萬個。

4、投機狂熱

彼時的荷蘭,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鬱金香變成了一種擊鼓傳花的博傻 游戲 ,很多人買鬱金香,只不過是為了在價格更高時賣出去。

如今的比特幣又何嘗不是,真正認可比特幣價值的人能有多少?有多少人買比特幣是因為真正的喜歡?大部分人只不過是為了在價格更高時賣出去,獲取巨額利益。

我們講投資,什麼是投資?一種投資投的是機器廠房設備,這些未來能產生更多現金流的東西,因為它們可以真正的創造財富,即使你投的是股權股票,它們的背後也是機器廠房設備、知識產權勞力,這些都是可以創造財富的資產。一種投資投的是黃金、房地產,它們可以作為財富凝結下來,儲備起來。

比特幣投資投的是什麼?我尚不清楚。下面是我列的一張總結的表格,有興趣的可以對照一下。

如果想投資,我建議投資些有價值的東西,是你真的認為它有價值,而且真的想擁有它。而不僅僅只是因為它在暴漲,你想以低價買進來,然後高價賣給下一個傻瓜。如果你真的認為10個鬱金香球莖值一幢房子,你可以去換,只要你真的認為。如果你真的認為比特幣那一串數字元號值30000美元,那你可以去換,心裡假設比特幣有一天價格一文不值時,你依然能如現在一樣喜歡它就行。

我覺得投資必須是真愛,你得真的認為它值,即使眾叛親離也毫不動搖。如果你真的篤定比特幣是這樣的,即使有一天全天下的人都在拋棄它時,你依然愛它,那對於你來講它就是真的投資。

當然投機也不可恥,只不過投機的時候,請不要再提你的信仰,上床就上床,談什麼愛情?

Ⅵ 在幣圈怎麼用幾千賺幾十萬

幣圈如何白手起家盡快賺到一千

首先你必須得明白,類似當年的比特幣、去年的屎幣,這種大半年或者今年內能漲幾十萬倍的幣種在幣圈可謂是鳳毛麟角。而且這些幣種拿到手裡每天的漲跌可謂讓人感覺是過山車一樣,讓人夜不能寐,真正能夠在這些幣種上賺到錢的人也是極少數。所以,幣圈投資必須是閑錢投資,否則,將會對家庭和生活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

一般來講,那種動則一兩年的幾十萬倍漲幅的幣種可能很難選到。但是,遇到一波牛市,七八倍到幾十倍的幣種還是很容易碰到的。但是,如果你的本金太少,比如你只有幾千塊錢或者一兩萬塊錢入場本金,那麼在牛市就算遇到一個七八倍乃至幾十倍的幣種,最多也就是賺個幾十萬,也不能財富自由。所以,你必須要盡快賺取第一桶金,那就是——擼空投。

幣圈擼空投的潮流應該是從2020年Uinswap項目的代幣uin空投開始的,當時作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uinswap的成立不僅成為了以太鏈乃至整個幣圈第一個脫離幣安等中心化交易所的swap,具有行業里程碑式的意義。對於廣大的幣圈玩家來講,更重要的是,他給當時8.31之前每個在平台上進行了任何一筆交互的玩家均空投了400個UIN代幣,這筆錢價值最高時達到4萬多元RMB。這算得上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參與者福大燃返利,同時也開啟了幣圈空投的熱潮。

在此之後,近兩年時間內,陸續出現了imtoken錢包的代幣lon空投、DYDX空投、ENS空滾飢投、Nation空投等價值較高的空投,如果你長期跟蹤幣圈項目,這些項目的福利你都趕上了,那麼這兩年你至少能擼好幾十萬。我身邊一個參與幣圈的朋友,就是一個沒落下,而且他還都是在幣價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變現賣出的,兩年下來都賺了四十多萬。

幣段神圈空投項目有很多,空投的意義主要就是在於以小博大,不花一分錢零擼項目,或者說花一點點小錢(一般是交易GAS費或者手續費),給項目作出貢獻,有就有可能獲得大額回報。當然不可能每個項目都是大額回報,不少項目沒有空投(相當於白做貢獻)、有的有但是很少,有的甚至被反擼(有最後價值還不如你為了擼這個項目花費出去的費用)。主要是要跟蹤市場熱點,不放過每一個可能賺錢的機會。這樣一來,你挖到第一桶金的幾率就會很快。一兩年之內,抓兩到三個大MAO項目,基本上你幣圈的第一桶金就來了。

拿到第一桶金之後,耐心等候下一輪牛市的到來。牛市到來時,買2-3個行業內熱度較高的(比如以太坊)代幣,耐心持有直到這一輪牛市的末尾拋出,整個周期在3-4年時間,就算沒有掙到一千萬,幾百萬大概率也是能穩穩入賬了。

Ⅶ 幣圈發財靠挖礦——做個替代POW礦工的Defi礦工吧

文/藍調99

本文由媒體大V「藍調99」授權發表,版權歸「藍調99」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

回顧過去一年的幣圈進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雖然POW礦工們仍然是對幣圈主流幣影響很大的角色,在牛市中也是財富的收割機。但很可能 從時代的趨勢看,他們將逐漸失去礦圈主角的地位,礦圈的主角將是Defi礦工們 。這是一次躍進,因為Defi所謂的挖礦與POW礦機挖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機制,所有的POW礦工第一次碰到Defi挖礦時和你我一樣,都是小白。

在Defi開始流動性挖礦的時候,大概誰也沒想到僅僅不到一年時間,Defi挖礦就形成了如此的大陣仗,除了少數POW項目例如比特幣和FIL外,現在還有多少人關心POW挖礦呢?至少恐怕 與Defi挖礦是幾何級的差距 。很明顯, 傳統的POW挖礦是用礦機和電力作為生產資料,是物質性的 ;而 Defi挖礦則是表面以演算法為生產資料,其實背後的生產資料是金錢、是資本,是虛擬性的 生產資料既然發生了根本變化,那麼自然有不同的生產關系來適配 。所謂不同的生產關系,用大白話來講,就是挖礦的方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是一次礦圈的時代劇變,Defi式的挖礦顯然會是未來多數幣種如果要挖礦,就會選擇的挖礦方法,因為POW挖礦發展到現在,非巨頭項目無法啟動,而且成本如此高昂,多數的項目方也不會選擇這種挖礦,除非項目本身要以物質為基礎,而不是完全虛擬,例如FIL。 Defi項目都是金融資本的 游戲 ,所以流動性是最重要的 ,其它區塊鏈項目未來也會取經Defi,採用類似流動性挖礦的方法一點也不會奇怪。


以前經濟上有句大家都知道的名言叫「人生發財靠康波」,那是說的 實體經扮者濟上的趨勢和周期 ,識別經濟的趨勢和周期,才能讓生意順勢而為,成為「風口上的豬」。而今天幣圈的發展,恐怕也要認知新的「 幣圈發財靠Defi,Defi發財靠挖礦 」的趨勢。為什麼呢?

來到幣圈,多數幣民的投資習慣其實來自於股市,藍調自己最初也是這樣。 學習區塊鏈知識,提高區塊鏈認知,尋找價值幣,將投資一分為二,首先是穿越牛熊的確定性囤幣(比特幣和以太坊),然後是根據牛熊趨勢和周期進行部分幣種的周期性投機 。這條路徑有錯嗎?沒有錯,但在幣圈這只能說是基礎,因為幣圈有更廣闊的天地,並不限於二級市場的買賣。 加密幣與股票市場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原始股(幣)」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現在的股票市場,所謂原始股對於普通人來說完全是笑話,那是風投和做市機構們的天地,輪不到泥腿子。但幣圈的諸多項目,尤其是Defi這樣去中心化的項目,雖然也不乏有機構私募佔先,但對於普通幣民來說,仍然有很多獲得「原始幣」的機會,而 當下獲得「原始幣」的機會,幾乎多數都來自於流動性挖礦 。簡單的大白話講,就是 幣圈對普通人是兩重機會,二級市場和「准一級」市場 ,所以如果你 嫌麻煩不參與挖礦,那基本就是放棄了「准一級」市場 。多數的「原始幣」當然會折戟沉沙,但其中也確實蘊含著很多獲得高收益和大收益的機會。


我們知道,二級市場除了長期囤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這樣的「確定性」機會外, 其它的盈利機會都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 ,多數人炒來炒去,最終不虧掉本金都算好的,真的能夠在二級市場上持續穩定獲利的幣民,都是絕對少數,多數我們聽說過的幸運兒,多是「倖存者偏差」。而長期囤比特幣這陸缺液樣的確定性機會,又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還需要超越常人的堅韌心態和耐性。在二級市場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又嫌麻煩不參與准一級市場,那你來幣圈干什麼呢?打醬油嗎?

相對於POW礦工,其實 Defi礦工的早物門檻是大大降低了的 。POW礦工的投資門檻需要購買專業礦機,礦機還需要配備專業環境,當然還有高昂的電力耗費,已經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了,而如果投資雲算力,那是把錢交給某個你都不知道該不該信任的機構去玩,藍調自己是從來沒有相信過雲算力。相反, 對於Defi礦工,最基礎的投資其實是認知 ,能夠解讀項目Defi的運營邏輯,能夠搞通挖礦的流程和風險,這種是 完全依靠頭腦,其實是勤勉一點就可以做到的事

除了認知,普通人做一個Defi礦工有兩大對手,一是科學家,他們往往在利潤最高的頭礦上占盡鰲頭,這在藍調看來有點莫名其妙,項目方需要科學家來幹嘛?對於項目有什麼好處嗎?實際上主要是負面的影響吧? 頭礦好處都被科學家拿走了,實際上削弱了項目啟動的影響力,並不利於項目發展 。只能說很多項目可能技術上自身不過硬,只能讓科學家們擼走大羊毛。二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資本,普通人的資金有限,參與挖礦所得根本不能和資本家比。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是金融, 從古到今都是資本越大則所得越多 。但幣圈很多項目 起碼給了一種公平,那就是參與機會的公平和低門檻 。即使資金很少,只要達到最低限制,也能參與,也就能夠獲得收益的機會。


挖礦自然有風險, 最大的風險是抵押投入的幣種和挖出的新幣迅速下跌的風險 。但幣圈哪樣投資沒有風險呢?幣圈二級市場上的風險不是更大嗎?這幾天不都在擔心312重來嗎?就算在股市,那些占盡先機的風投機構們不也冒著所投資項目失敗的大風險嗎?除了低收益的銀行存款和保本理財, 在這個 社會 想投資獲得高收益而不冒風險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來到幣圈,最好就是認知清楚到底有哪些機會,而你參與哪些部分——所有的機會都是與風險匹配的。

以上就是藍調對Defi礦工逐漸取代POW礦工的趨勢以及普通人在這個趨勢中應該積極參與的相關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Ⅷ 80後江蘇小伙的比特幣之路,賺了180億還登上福布斯封面

賺了180億!幣圈玩家登上福布斯封面,江蘇小伙的比特幣之路

為什麼如此看好數字貨幣?

許多人認為比特幣是自互聯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他們認為:

第一、比特幣可以永遠改變個人和公司做生意的方式。

第二、加密貨幣不涉及銀行。

第三、這是一種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進行人為操縱的數字資金轉移。

第四、沒有一家銀行對貨幣進行人為估價,造成通貨膨脹。

第五、它消除了信用卡的潛在「欺詐」。

第六、以法定貨幣進行的金融交易必須符合不同市場的不同規定。

所以虛擬數字貨幣的行情比股市還要凶險百倍,而有「數字黃金」之稱的比特幣行情更是跌宕起伏,在短時間內價格暴漲暴跌是家常便飯,但也因此讓無數人虧的血本無歸,而把握機會變成億萬富豪的人不在少數,國內三大交易所之一的創始人趙長鵬就是其中一位。

趙長鵬本身是標準的程序員出身,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比特幣,隨後痴迷其中無法自拔。由於當時比特幣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趙長鵬把握手機成為了中國最大比特幣交易平台聯合創始人和首席技術官(CTO),積攢了21億美元(人民幣180億 )的巨額財富,還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3 月 13 日, 趙長鵬在某社交平台上發文,稱自己 2014 年賣掉上海的房子後,全部投入到比特幣中,平均購買價格是 600 美元,目前比特幣價格超過 6 萬美元,實現了 100 倍的回報。趙長鵬表示仍將繼續持有。

趙長鵬相信很多人都熟悉,1977 年生於江蘇,幼年時移民至加拿大,在溫哥華接受教育,2017 年帶領團隊創建了交易平台,在短短的 180 天里就賺了 20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 130 億),並且登上了福布斯世界數字貨幣富豪榜。

對此,趙長鵬表示:"能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我很榮幸,但這是屬於團隊的集體功勞。我們並非僅僅用了 6 個月,這樣的結果離不開 20 年的積淀,再次感謝福布斯雜志"。

交易所的快速逆襲震驚了整個區塊鏈行業,趙長鵬也成為業內的風雲人物 .

"去歡迎我們的地方,跟不傻的人,用最簡單的盈利模式,做合法的生意。"趙長鵬在瞬息萬變的區塊鏈世界,保持著自己的節奏,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Ⅸ 玩幣圈打新,他用不到三個月時間,把6萬本金變成了70萬

最近新認識了一個朋友,曉陽。

昨晚和他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相互深入聊了一下,關於幣圈打新,合約操作等,並各自交流下關於朋友,關於圈子的看法。

只要你在某個領域的某個點上有長於別人的優勢,或是經驗,或是方法技巧,你就能給別人提供價值,這個價值就可以變現。

曉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是偶然在老薛的群里看到他分享說自己靠在幣圈打新,把資金從6萬元做到70萬元,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比較好奇,就加了他的微信。

通過後,我掃了下他的朋友圈,他也在做社群,叫「變富俱樂部」,有些意思。

我有個原則,一般不隨便向別人免費要東西,如果確認對自己有價值,我會盡可能選擇付費的方式。看曉陽在做付費社群,我覺得是很好的付費機會,於是和他聊,問問社群情況,就直接付費進了他的群。

我個人是認可知識付費這種模式,知識也是商品,付費就是花錢買這個商品,所有有價值的知識產品都是別人辛勤付出的結果,你既然想要,花錢買就是,很正常。知識產品這玩意兒,只有你花錢買了,你才會大概率重視它,珍惜它,並用好它,它也才真的對你有意義,否則就是一文不值。

曉陽進幣圈比我早一些,2016年就進來了,2017-2018年那波牛市,也是坐過好幾次過山車。聽說我買過150塊,120塊的柚子,他哈哈笑了,說同是被柚子耽誤了的老韭菜,頓時覺得我倆是難兄難弟,惺惺相惜。

後面又聊到了幣圈的合約操作,我倆又是同黨,別人說合約不能碰,我倆的觀點一致,合約只是工具,就看用它的人能不能支配好,如果用不好,只能說問題出在人身上,而不是工具身上。

曉陽做合約,是U本位,聽說我是幣本位,他就建議我試試U本位,他覺得比幣本位的風險小。

我聽了他的建議,昨天晚上就試著用U本位開了個小空單。

確實不錯,U在現貨賬戶里不用換成對應的幣,如果你看漲或看跌某個幣,直接用U做多或做空即可,不用擔心把U換成幣以後幣價波動的問題了。和幣本位相比,U本位的風險確實小些,因為本金、賺的和虧的都是用U來計算,很直觀,很方便。

幣圈是個神奇的圈子,在裡面認識的朋友,大概率都不會差,這個圈子天然就幫忙篩選了一批人,因為能夠進這個圈子的人,本身都是有一定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還帶點冒險精神,而且進來以後,每個人還會被市場繼續修理,把本身還存在的一丁點兒稜角給徹底磨平,時間長了,整個人都更加謙遜,更加空杯,更加好學。我認識的很多不錯的朋友都是來自幣圈,他們確實很優秀。

曉陽現在是幣圈打新的老手,已經慢慢形成自己的打新體系,可以根據當時的市場行情、情緒來預判新上的幣後面可能的走勢,這在很多幣圈人眼裡,就是很大的價值點。

幣圈的機會有很多,大家都在找機會,如果把握好某個機會,直接實現人生逆襲是完全可能的。

前幾天,FIL從300塊漲到600塊時,我在一個幣圈群里就看到有個朋友直接賺了800多萬,初始本金是15萬,當天在群里,他一個人下起了紅包雨。後面他分享說,在上個牛市,到手的1000萬他沒抓住,這個牛市,一定要抓住,這次就真抓住了。

在幣圈,類似這樣的造富故事比比皆是。

和朋友交流,我一直強調資金配置的重要性,幣圈確實有機會創富,但新人剛進場,註定是要不斷交學費(虧錢)的,後面能不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還看能不能挨到那天,這個圈子耗資金,更耗一個人的耐心。

在幣圈我認識了很多像曉陽這樣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主業,業余玩這個,如果逮住了機會,可能就直接辭掉主業,從此選擇當個廢人。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持續在這個圈子玩,而且一邊玩,一邊基於此打造自己個人品牌,甚至是商業體系,因為幣圈這個圈子不錯,在這個圈子認識的人也都不錯,和這些人認識了,自然會產生很多化學反應。

就像我,我在進幣圈前,我沒想過我會持續寫文章,我沒想過我會進平安,我也沒想過我會做營養健康這塊,這些都是我進幣圈以後認識了相應領域優秀的朋友,和他們產生鏈接後,催生出來的化學反應。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類似的經歷,我們可以回顧過往的人生,是不是因為在過去某個點認識了某個人,經歷了某件事,或是僅僅看到了某個畫面,然後就改變了我們接下來的整個人生。

只是進了幣圈,這種改變的節奏會明顯加快。

這次認識了曉陽,我倆各自後面的人生會不會因此有所改變,很期待……

熱點內容
比特幣有沒有期權 發布:2024-06-26 13:50:09 瀏覽:645
哪個地方能看到eth趨勢的文章 發布:2024-06-26 13:28:51 瀏覽:202
區塊鏈不是取款 發布:2024-06-26 13:09:23 瀏覽:936
比特幣最低成交單位 發布:2024-06-26 13:07:41 瀏覽:496
btc價格19800 發布:2024-06-26 12:58:16 瀏覽:977
區塊鏈項目評價維度 發布:2024-06-26 12:48:57 瀏覽:356
火影忍者挖礦是什麼 發布:2024-06-26 12:48:09 瀏覽:738
比特王的幣能賣掉嗎 發布:2024-06-26 12:48:09 瀏覽:642
dt挖礦手機app 發布:2024-06-26 12:47:10 瀏覽:156
300個eth撬動1000萬生意 發布:2024-06-26 12:39:19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