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linux以太坊原理

linux以太坊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9-10 21:51:15

1. linux挖以太坊怎麼做抽水抽水

《Linux就該這么學》是一本注重於實用性的Linux系統技術自學書籍,一起來學習吧。

2. linux配置中eth0和eth1做什麼用的

是一種光纖乙太網介面卡,按照乙太網通信協議進行信號傳輸。一般通過光纜與光纖乙太網交換機連接。

Eth0和eth1用於區分網卡名。它們的含義與windows本地連接1和本地連接2相同。

這里的子網卡不是一個實用的網路介面,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個集合介面在系統中閃現,比如eth0:1,eth1:2。

(2)linux以太坊原理擴展閱讀:

Linux操作系統嵌入了TCP/IP協議棧,協議軟體具有路由轉發功能。路由和轉發依賴於在主機中安裝多個網卡作為路由器。

當某一網卡接收到度包時,系統內核會根據度包的目的IP地址查詢路由表,然後根據查詢結果將度包發送到另一網卡,最後通過該網卡發送度包。主機的進程是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功能是通過修改Linux內核參數來實現的。sysctl命令用於配置和顯示/proc/sys目錄中的內核參數。

出於安全原因,Linux內核默認禁止數據包路由和轉發。在Linux系統中,有臨時和永久兩種方法啟用轉發功能。

3. linux系統怎麼挖以太坊

如何使用Linux系統挖礦,要使用到哈魚礦工的服務,只需要兩步,就可以在Linux系統上挖礦。

  1. 打開 網站,輸入手機號,選擇你要使用多少CPU來挖礦,默認為使用50%的CPU進行挖礦,點擊生成你的專屬命令並復制

只需要兩步,你就可以在Linux系統上挖礦,你所挖的錢只需要到哈魚礦工網站上,輸入你的手機號即可提現。

4. ethtool原理介紹和解決網卡丟包排查思路

之前記錄過處理因為LVS網卡流量負載過高導致軟中斷發生丟包的問題, RPS和RFS網卡多隊列性能調優實踐 ,對一般人來說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其實碰見的概率並不高。這次想分享的話題是比較常見伺服器網卡丟包現象排查思路,如果你是想了解點對點的丟包解決思路涉及面可能就比較廣,不妨先參考之前的文章 如何使用MTR診斷網路問題 ,對於Linux常用的網卡丟包分析工具自然是ethtool。

2020年06月22日 - 初稿

閱讀原文 - https://wsgzao.github.io/post/ethtool/

ethtool - utility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rivers and hardware

ethtool is the standard Linux utility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drivers and hardware, particularly for wired Ethernet devices. It can be used to:

Most features are dependent on support in the specific driver. See the manual page for full information.

ethtool 用於查看和修改網路設備(尤其是有線乙太網設備)的驅動參數和硬體設置。你可以根據需要更改乙太網卡的參數,包括自動協商、速度、雙工和區域網喚醒等參數。通過對乙太網卡的配置,你的計算機可以通過網路有效地進行通信。該工具提供了許多關於接駁到你的 Linux 系統的乙太網設備的信息。

接收數據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很多底層的技術細節,但大致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NIC 在接收到數據包之後,首先需要將數據同步到內核中,這中間的橋梁是 rx ring buffer 。它是由 NIC 和驅動程序共享的一片區域,事實上, rx ring buffer 存儲的並不是實際的 packet 數據,而是一個描述符,這個描述符指向了它真正的存儲地址,具體流程如下:

當驅動處理速度跟不上網卡收包速度時,驅動來不及分配緩沖區,NIC 接收到的數據包無法及時寫到 sk_buffer ,就會產生堆積,當 NIC 內部緩沖區寫滿後,就會丟棄部分數據,引起丟包。這部分丟包為 rx_fifo_errors ,在 /proc/net/dev 中體現為 fifo 欄位增長,在 ifconfig 中體現為 overruns 指標增長。

這個時候,數據包已經被轉移到了 sk_buffer 中。前文提到,這是驅動程序在內存中分配的一片緩沖區,並且是通過 DMA 寫入的,這種方式不依賴 CPU 直接將數據寫到了內存中,意味著對內核來說,其實並不知道已經有新數據到了內存中。那麼如何讓內核知道有新數據進來了呢?答案就是中斷,通過中斷告訴內核有新數據進來了,並需要進行後續處理。

提到中斷,就涉及到硬中斷和軟中斷,首先需要簡單了解一下它們的區別:

當 NIC 把數據包通過 DMA 復制到內核緩沖區 sk_buffer 後,NIC 立即發起一個硬體中斷。CPU 接收後,首先進入上半部分,網卡中斷對應的中斷處理程序是網卡驅動程序的一部分,之後由它發起軟中斷,進入下半部分,開始消費 sk_buffer 中的數據,交給內核協議棧處理。

通過中斷,能夠快速及時地響應網卡數據請求,但如果數據量大,那麼會產生大量中斷請求,CPU 大部分時間都忙於處理中斷,效率很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內核及驅動都採用一種叫 NAPI(new API)的方式進行數據處理,其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 中斷 + 輪詢,在數據量大時,一次中斷後通過輪詢接收一定數量包再返回,避免產生多次中斷。

(1) RX errors

表示總的收包的錯誤數量,這包括 too-long-frames 錯誤,Ring Buffer 溢出錯誤,crc 校驗錯誤,幀同步錯誤,fifo overruns 以及 missed pkg 等等。

(2) RX dropped

表示數據包已經進入了 Ring Buffer,但是由於內存不夠等系統原因,導致在拷貝到內存的過程中被丟棄。

(3) RX overruns

表示了 fifo 的 overruns,這是由於 Ring Buffer(aka Driver Queue) 傳輸的 IO 大於 kernel 能夠處理的 IO 導致的,而 Ring Buffer 則是指在發起 IRQ 請求之前的那塊 buffer。很明顯,overruns 的增大意味著數據包沒到 Ring Buffer 就被網卡物理層給丟棄了,而 CPU 無法即使的處理中斷是造成 Ring Buffer 滿的原因之一,上面那台有問題的機器就是因為 interruprs 分布的不均勻(都壓在 core0),沒有做 affinity 而造成的丟包。

(4) RX frame

表示 misaligned 的 frames。

網線上的packet首先被網卡獲取,網卡會檢查packet的CRC校驗,保證完整性,然後將packet頭去掉,得到frame。網卡會檢查MAC包內的目的MAC地址,如果和本網卡的MAC地址不一樣則丟棄(混雜模式除外)。

網卡將frame拷貝到網卡內部的FIFO緩沖區,觸發硬體中斷。(如有ring buffer的網卡,好像frame可以先存在ring buffer里再觸發軟體中斷(下篇文章將詳細解釋Linux中frame的走向),ring buffer是網卡和驅動程序共享,是設備里的內存,但是對操作系統是可見的,因為看到linux內核源碼里網卡驅動程序是使用kcalloc來分配的空間,所以ring buffer一般都有上限,另外這個ring buffer size,表示的應該是能存儲的frame的個數,而不是位元組大小。另外有些系統的 ethtool 命令 並不能改變ring parameters來設置ring buffer的大小,暫時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驅動不支持。)

網卡驅動程序通過硬中斷處理函數,構建sk_buff,把frame從網卡FIFO拷貝到內存skb中,接下來交給內核處理。(支持napi的網卡應該是直接放在ring buffer,不觸發硬中斷,直接使用軟中斷,拷貝ring buffer里的數據,直接輸送給上層處理,每個網卡在一次軟中斷處理過程能處理weight個frame)

過程中,網卡晶元對frame進行了MAC過濾,以減小系統負荷。(除了混雜模式)

網卡驅動程序將IP包添加14位元組的MAC頭,構成frame(暫無CRC)。Frame(暫無CRC)中含有發送端和接收端的MAC地址,由於是驅動程序創建MAC頭,所以可以隨便輸入地址,也可以進行主機偽裝。

驅動程序將frame(暫無CRC)拷貝到網卡晶元內部的緩沖區,由網卡處理。

網卡晶元將未完全完成的frame(缺CRC)再次封裝為可以發送的packet,也就是添加頭部同步信息和CRC校驗,然後丟到網線上,就完成一個IP報的發送了,所有接到網線上的網卡都可以看到該packet。

產生中斷的每個設備都有一個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序,是設備驅動程序的一部分。每個網卡都有一個中斷處理程序,用於通知網卡該中斷已經被接收了,以及把網卡緩沖區的數據包拷貝到內存中。

當網卡接收來自網路的數據包時,需要通知內核數據包到了。網卡立即發出中斷。內核通過執行網卡已注冊的中斷處理函數來做出應答。中斷處理程序開始執行,通知硬體,拷貝最新的網路數據包到內存,然後讀取網卡更多的數據包。

這些都是重要、緊迫而又與硬體相關的工作。內核通常需要快速的拷貝網路數據包到系統內存,因為網卡上接收網路數據包的緩存大小固定,而且相比系統內存也要小得多。所以上述拷貝動作一旦被延遲,必然造成網卡FIFO緩存溢出 - 進入的數據包占滿了網卡的緩存,後續的包只能被丟棄,這也應該就是ifconfig里的overrun的來源。

當網路數據包被拷貝到系統內存後,中斷的任務算是完成了,這時它把控制權交還給被系統中斷前運行的程序。

網卡的內核緩沖區,是在PC內存中,由內核控制,而網卡會有FIFO緩沖區,或者ring buffer,這應該將兩者區分開。FIFO比較小,裡面有數據便會盡量將數據存在內核緩沖中。

網卡中的緩沖區既不屬於內核空間,也不屬於用戶空間。它屬於硬體緩沖,允許網卡與操作系統之間有個緩沖;

內核緩沖區在內核空間,在內存中,用於內核程序,做為讀自或寫往硬體的數據緩沖區;

用戶緩沖區在用戶空間,在內存中,用於用戶程序,做為讀自或寫往硬體的數據緩沖區;

另外,為了加快數據的交互,可以將內核緩沖區映射到用戶空間,這樣,內核程序和用戶程序就可以同時訪問這一區間了。

對於有ring buffer的網卡,ring buffer是由驅動與網卡共享的,所以內核可以直接訪問ring buffer,一般拷貝frames的副本到自己的內核空間進行處理(deliver到上層協議,之後的一個個skb就是按skb的指針傳遞方式傳遞,直到用戶獲得數據,所以,對於ring buffer網卡,大量拷貝發生在frame從ring buffer傳遞到內核控制的計算機內存里)。

網卡工作在數據鏈路層,數據量鏈路層,會做一些校驗,封裝成幀。我們可以查看校驗是否出錯,確定傳輸是否存在問題。然後從軟體層面,是否因為緩沖區太小丟包。

一台機器經常收到丟包的報警,先看看最底層的有沒有問題:

(1) 查看工作模式是否正常

(2) 查看檢驗是否正常

Speed,Duplex,CRC 之類的都沒問題,基本可以排除物理層面的干擾。

Why rx_crc_errors incrementing in the receive counter of ethtool -S output?

Check ethtool -S output and find where are the drops and errors.

Check the numbers corresponding to rx_crc_errors .

顯示了p1p1 的介面類型,連接模式,速率等等信息,以及當前是否連接了網線(如果是網線Supported ports 就是TP,如果是光纖則顯示Fiber),這里例舉下3個重要關鍵詞

Supported ports: [ FIBRE ]
Speed: 10000Mb/s
Link detected: yes

ethtool

Counters Troubleshooting for Linux Driver

Why do I see rx_crc_errors in ethtool output?

ping請求錯誤分析

ifconfig 命令詳解

ethtool 命令詳解

ethtool 解決網卡丟包嚴重和網卡原理

5. 以太坊架構是怎麼樣的

以太坊最上層的是DApp。它通過Web3.js和智能合約層進行交換。所有的智能合約都運行在EVM(以太坊虛擬機)上,並會用到RPC的調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blockChain, 共識演算法,挖礦以及網路層。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戶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戶端就是Geth(Go-Ethereum)

6. linux配置中eth0和eth1做什麼用的

eth0和eth1這是網卡設備,
只是個名稱不必糾結,不是那誰說的一個普通網卡一個無線網卡,他什麼都不懂。
通常伺服器會有多個網卡的,所以就有eth0
eth1
eth2
這樣的名稱,
而且在一些系統中對於無線網卡會命名為wlan0
wlan1。。。。
具體的你可以看看目錄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面,
ifcfg-eth0就代表eth0的配置,你把文件改成了eth1,文件內容做下修改,
那就是eth1了。。
當然,這種配置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linux系統,但對RHEL是適用的。

7. 請教:linux插拔網線時終端會顯示eth0:link up/down是怎麼實現的

簡單的來說,原理是:
硬體引腳檢測-產生中斷-驅動執行中斷程序-上報應用層-應用層列印eth0:link up/down

8. 請教:linux插拔網線時終端會顯示eth0:link up/do

簡單的來說,原理是: 硬體引腳檢測-產生中斷-驅動執行中斷程序-上報應用層-應用層列印eth0:link up/down請教:linux插拔網線時終端會顯示eth0:link up/do

9. eth挖礦是什麼原理

凡是涉及到幣,就一定離不開挖礦。以太坊網路中,想要獲得以太坊,也要通過挖礦來實現。說到挖礦,就一定離不開共識機制。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什麼嗎?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 PoW (這是英文 Proof of Work 的縮寫,意思是「工作量證明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多勞多得,你付出的計算工作越高,那麼你就越有可能第一個找到正確的哈希值,就越有可能得到比特幣獎勵。
但是,比特幣的PoW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就是它處理交易的速度太慢,礦工們需要不斷地通過計算來碰撞哈希值,這是勞民傷財且效率低下的。對區塊鏈知識有涉獵的朋友們應該看到這樣一種說法:
以太坊為了彌補比特幣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共識機制,名叫 PoS(這是英文的縮寫,意思是「權益證明」,也有翻譯成「股權證明」的)。
PoS 簡單來講,其實就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權益嘛,股權嘛,你持有的幣越多相當於你的股權越多,你的權益越高。
以太坊的PoS就是說:你持幣越多,你持有幣的時間越久,你的計算難度就會降低,挖礦會容易一些。
在以太坊最初的設定中,以太坊希望能夠通過階段性的升級,在前期依舊採用PoW來構建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之後逐漸採用 PoW+PoS,最後完全過渡到 PoS。所以,說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是PoS,沒錯,但是PoS只是以太坊發布之初的一個計劃或者說目標,目前以太坊還沒有過渡到 PoS,以太坊採用的共識機制仍是 PoW,就是比特幣那個 PoW,但是又和比特幣的PoW稍稍不同。
這里的信息量有點大,
第一個信息點是:以太坊目前採用的共識機制也是PoW,但是和比特幣的PoW稍稍不同。那麼,和比特幣的PoW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簡單來說,就是以太坊挖礦難度可以調節,比特幣挖礦難度不能調節。就好比咱們高考,因為各個省份的教學情況、生源人數都不一樣,所以高考分為全國卷和各省自主命題。
以太坊說我贊成這樣分地區出題,比特幣說:不行,必須全國同一卷,大家難度都一樣!
通俗解釋,就是,比特幣是利用計算機算力做大量的哈希碰撞,列舉出各種可能性,來找到一個正確哈希值。而以太坊系統呢,它有一個特殊的公式用來計算之後的每個塊的難度。如果某個區塊比前一個區塊驗證的更快,以太坊協議就會增加區塊的難度。通過調整區塊難度,就可以調整驗證區塊所需的時間。
以太坊協議規定,難度的動態調整方式是使全網創建新區塊的時間間隔為 15 秒,網路用 15 秒時間創建區塊鏈,這樣一來,因為時間太快,系統的同步性就大大提升,惡意參與者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發動51%(也就是半數以上)的算力去修改歷史數據。
第二個信息點是:以太坊最初的設定中,希望通過階段性升級來最終實現由 PoW 向
PoS過渡的。
時間追溯到 2014 年,在以太坊發布之初,團隊宣布將項目的發布分為四個階段,即 Froniter(前沿)、Homestead(家園)、Metropolis(大都會)和 Serenity(寧靜)。前三個階段共識機制採用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第四個階段切換到 PoS(權益證明機制)。
2015年7月30號,以太坊第一個階段「前沿」正式發布,這個階段只適用於開發者使用,開發人員可於在以太坊網路上編寫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礦工開始進入以太坊網路維護網路安全並挖礦得到以太幣。前沿版本類似於測試版,證明以太坊網路到底是不是可靠的。
2016年3月14日,以太坊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家園」,這一階段,以太坊提供了錢包功能,讓普通用戶也可以方便體驗和使用以太坊。其他方面沒有什麼明顯的技術提升,只是表明以太坊網路已經可以平穩運行。
2017 年 9 月,以太坊已經進行到第三個階段「大都會」。「大都會」由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兩次升級組成,這個階段的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引入 PoW 和 PoS 的混合鏈模式,為 PoW向PoS的順滑過渡做准備。最近比較熱門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升級的就是這個,在君士坦丁堡升級中呢,以太坊將對底層協議和演算法做一些改變,來為實現 PoW 和
PoS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太坊挖礦會得到對多少獎勵呢?贏得區塊創建競爭成功的礦工會得到這么幾項收入:
1、 靜態獎勵,5個以太坊;
2、 區塊內所花費的燃料成本,也就是Gas,這部分我們上一期內容講過;
3、 作為區塊組成部分,包含「叔區塊」的額外獎勵,叔就是叔叔的叔,每個叔區塊可以得到挖礦報酬的1/32作為獎勵,也就是5乘以1/32,等於0.15625 個以太坊。這里我們簡單解釋一下「叔區塊」,「叔區塊」這個概念是以太坊提出來的,為什麼要引進叔塊的概念?這還要從比特幣說起。在比特幣協議中,最長的鏈被認為是絕對的正確。如果一個塊不是最長鏈的一部分,那麼它被稱為是「孤塊」。一個孤立的塊是一個塊,它也是合法的,但是可能發現的稍晚,或者是網路傳輸稍慢,而沒有能成為最長的鏈的一部分。在比特幣中,孤塊沒有意義,隨後將被拋棄掉,發現這個孤塊的礦工也拿不到采礦相關的獎勵。
但是,以太坊不認為孤塊是沒有價值的,以太坊系統也會給與發現孤塊的礦工回報。在以太坊中,孤塊被稱為「叔塊」(uncle block),它們可以為主鏈的安全作出貢獻。 以太坊十幾秒的出塊間隔太快了,會降低安全性,通過鼓勵引用叔塊,使引用主鏈獲得更多的安全保證(因為孤塊本身也是合法的) ,而且,支付報酬給叔塊,還能激發礦工積極挖礦,積極引用叔塊,所以,以太坊認為,它是有價值的。

10. Linux系統怎麼挖礦

不適合挖礦,可以考慮星際比特的,最新產品蜂鳥H1是基於Linux系統的。

熱點內容
挖礦挖出史前巨獸化石的 發布:2024-11-20 06:06:49 瀏覽:928
eth今日發展趨勢 發布:2024-11-20 05:43:27 瀏覽:387
區塊鏈新聞聯播最新消息 發布:2024-11-20 05:42:53 瀏覽:28
迅雷偷算力 發布:2024-11-20 05:42:06 瀏覽:839
ETH顯卡算力低於理論值 發布:2024-11-20 05:20:48 瀏覽:300
以太坊用哪種語言 發布:2024-11-20 05:17:18 瀏覽:365
eos和eth已經分開了嗎 發布:2024-11-20 05:13:52 瀏覽:791
幣少爺香港區塊鏈第一人 發布:2024-11-20 05:10:32 瀏覽:202
怎挖比特幣礦 發布:2024-11-20 04:45:56 瀏覽:936
區塊鏈這本書的作者是張健嗎 發布:2024-11-20 04:45:55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