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以太坊公社

以太坊公社

發布時間: 2021-10-10 02:54:51

『壹』 禮儀產生的原因分析

社稷及社稷禮的產生

社稷祭祀禮是我國古代「五禮」之一的「吉禮」中的一項重要禮儀制度。主要內容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吉訓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1]可見古人把祭祀活動看做是國家禮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禮的主要內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沉祭山林川澤,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裸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為准則,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典一般按照周禮而因循不改,把它大體上分為十二個類別,歸屬於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門。天神門祭禮分三類: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實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星神。地只門的祭祀亦為三類: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嶽;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澤;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門則分為六類,它們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嘗、烝等六種敬祖悼亡的典禮。

社稷祭祀禮屬於地只門,可視為祭地禮之一。遠古時代,在對天崇拜的同時,也有了對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長,養育了萬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說法,對地的尊敬僅次於上天。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認識,天和地是一陽一陰,一上一下,一覆一載,一乾一坤,兩者相交,構成了整個世界,它們是人類的父母,是萬物的本源或創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動中,對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視,就不難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後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遠古時代對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禮》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對地只進行祭祀的同時,當然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與地只有關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眾多天神星官一樣。其中社稷就是較早作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類眾祭祀對象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對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會自然崇拜對土地、穀物崇拜的發展,認為大地生長草木萬物,養育了人類,因而,社稷神被視為具有無窮生命力的神靈。先秦時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禮·春官·小宗伯》曰:「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建國以宗廟社稷為先,於是「社稷」一詞也成為國家的代稱。許多文獻都記載商湯時有二十四種祭祀,其中就有「祀棄為稷」的祭祀。《尚書·泰誓》則記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禮」,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攝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壇,將社、稷合祭一處。根據《周禮·地官·大司徒》所載:「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首次明確地為社稷設立壇、牆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陰氣也,君南向於北墉下,答陰之義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較完整的典禮儀節,包括了場所、日期、主祭者、設施、神位等等具體的規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家主中,而國主社,示本也……所以報本反始也。」對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類對土地和百穀的報答之情,體現出古代靠天吃飯的時代祭祀活動中務實的內容。

至於社與方丘的區別,我們認為社稷禮其實是祭地禮的變形,是對抽象的「地」的補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現。在方丘所祭的「地」是與「天」相對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則是大地中屬於邦國故鄉的土地,所謂「邦國鄉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義不是廣泛意義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長和種植百物的農業土地,賦予了較特殊的「農業之神」的涵義。正因為社的這層特殊涵義,它才於「稷」(穀物的代稱)合而稱之曰:「社稷」。故社稷禮的本質在於「教民美報焉」,即是為了教育人民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報答土地和穀物的養育之恩。

社稷祭祀禮儀制度的歷史變化

社稷祭祀的禮儀制度,秦漢前後變化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龍,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後稷,周因之。自漢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漸雜,在此作一陳述。

西漢尚未建立時,劉邦就曾在家鄉附近的豐縣,禱祝枌榆,以此樹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即於第二年立漢社稷,除秦社稷,「因令縣為公社」。這種公社是官社的性質,為此還下詔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3]「後四年,天下已定,詔御史訟豐治枌榆社,常以時,春以羊彘祠之……其後二歲,或言曰周興而邑立後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於是高祖制詔御史:其令天下立靈星祠,常以歲時祠以牛。」

東漢建立後,劉秀於次年即在洛陽建社稷,號稱「太社稷」,在宗廟之右,無屋,有牆門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臘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國時的曹魏以後,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開了。「前漢但置官社而無官稷,王莽置官稷,後復省。故漢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無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無所增損。」太社的祝辭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無疆。乃建太社,保佑萬邦,悠悠四海,咸賴嘉祥。」帝社的祝辭則是「坤德厚載,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來造。」三國時的曹魏、東吳以及西晉、東晉、劉宋等朝,均遵此制,無所改作。「《禮》,左宗廟,右社稷。歷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廟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吳時宮東門雩門,疑吳社亦在宮東,與其廟同所也。宋仍舊,無所改作」。[3]

南北朝時,帝王們認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這個時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廟之西設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壇,各壇四周的門、牆、各按其方位的顏色塗飾(即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壇的色彩為黃,象徵土、谷。全國所有的郡、王國、縣也要興建社稷祠和先農祠,縣以下還要兼祭靈星、風伯、雨師之類的神。民間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個。五嶽所在的郡縣還要再祀五嶽神。祭祀時間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犧牲薦享,當時規定由太常丞牽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贊牲的「犧牲」制度。供祭的食物為「六飯」:以敦裝飯,以牟裝稻,以簠裝黃粱,以簋裝白粱,以瑚裝黍,以璉裝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較大的祭典,陪祭的還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鉤陳、北極、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孫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參加祭禮的官員,都要到太醫官那裡領一種除驅穢氣的葯散,在齋戒之前飲服,以求自潔。其後又增設官社和官稷二壇,與前三壇共為五壇。皇帝親祭社稷時,規格又高出許多,由司農卿省牲、進熟,司空負責亞獻,司農負責終獻。至隋代,把社稷壇並列在含光門內的左側,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禮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舉行一次臘祭。各州、郡、縣,則於仲春、仲秋兩祭,祭用少牢禮。百姓的社祭亦同時舉辦。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時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龍配,稷以後稷配。社、稷之壇承隋之制,仍立於含光門內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籩豆簋簠各二,鉶俎各三。季冬蠟之明日,又祭社稷於社宮,如春秋二仲月之禮。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改先農壇為帝社壇,於太壇西立帝社壇,禮同太社,太稷,其壇不備方色,異於太社。」後據韋夏叔與祝欽明之議,又立帝稷壇於帝社壇之西。於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壇齊備。據《開元禮》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儀」,包括了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和獻舞樂、賜胙飲福、瘞燔、鑾駕還宮等禮儀程序和規范。這時的社稷祭祀已淪為中祀的檔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開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壇廣五丈,以五色土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體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雖再度受到重視,但仍然沒有南北朝以前那樣受尊崇。盡管社稷禮被列入大祀項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達三十項,可見其對社稷祭祀的禮儀之重視並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儀節程序亦基本上承襲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體沿襲唐宋。壇址在京城和義門南,佔地40畝,圍上垣,於園中稍南築壇二,東為太社壇,西為太稷壇,二壇相距5丈遠。兩壇均為長、高、寬17米的方丘。社壇之土亦頗講究:壇東為青土,壇南為赤土,壇西為白土,壇北為黑土,中間填以普通雜土,再於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黃土覆蓋。最後用五色泥塗抹一次,色與方位相應。壇四面居中有1丈寬的陛道。稷壇的制度與社壇一樣,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黃壤。兩壇正面朝北,在北面設有皇帝行禮的「北墉」,乃一磚制建築,面上亦塗以黃泥。於西北處有瘞坎(埋犧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還有一些附屬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齊班廳、獻官幕、院官齋所、祠察局、儀鸞庫、法物庫、都監庫、雅樂庫、百官廚等機構,南邊有太樂署、樂土坊、饌幕殿、饌幕、神廚、酒庫、犧牲房。另外還有十幾間執事齋郎房和監祭執事房。社主用白石製成,長1.6米,寬60厘米,半埋壇土之中。稷壇無主。神位版用栗木製成,木為原色,上書黑字。在二壇之南還各栽一棵松樹,作為「社樹」。用的祝版共四個,均長80厘米、寬40厘米、厚3厘米,用於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後土神、後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壇,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壇於午門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禮。埋石主於社稷壇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時設於壇上,祭畢貯庫。壇設太社神牌居東,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罷勾龍、後稷之配。自奠帛至終獻,皆同時行禮。社稷禮遂升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壇成,位置,陳設悉如南京舊制」。[4]明永樂間直至清代,社稷壇位置不變,在紫禁城端門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園內)。保存至今的社稷壇是一座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台,台上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鋪以青紅白黑黃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稱「江山石」。每歲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舉行祭祀,由皇帝親祭土地神和五穀神。遇雨則於北面的拜殿行禮。地方府、州、縣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時由地方官主祭。明清兩代,還規定了五色土的出產進貢地區:直隸、河南兩省進黃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省進紅土,江西、湖廣、陝西三省進白土,山東進青土,北平進黑土。全國共三百餘府縣,各負責收集所在方位顏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須從名山高爽處採取。

社稷之禮的設計,雖然與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復,里社的活動又彷彿鄉飲酒禮,因此在歷史上引起禮官和學者不少的爭議。終因先秦以來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君王有為社稷以死殉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歷代統治者都不敢於此禮稍有懈怠,按「國之所重,莫先於宗廟社稷」的古訓,立國先立社稷,按時祭祀,確實把社稷看做國家的象徵,禮敬有加,尊崇不已,成為中國禮儀文化史中有著深刻社會影響的制度和風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的挖掘和探討。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禮強烈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而穿於其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元的「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禮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長。

禮之產生,可以溯到遠古時代。首先它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倫秩序是禮產生的最原始動力,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是最初的禮,後又有「聖賢之人」如黃帝、堯、舜、禹等為「止欲制亂」而制禮,身體力行為民眾做榜樣,從而使禮在「維穩制亂」中發揮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們更加遵禮尚禮。其次,禮起源於原始的宗教祀活動。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低下,無法解釋和征服自然現象與自然力,於是人們把關於人的靈魂觀念擴大到他們所接觸的自然界萬物,從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開始用原始宗教儀式等手段來影響神靈,如祭祀、崇拜、祈禱等,期望以虔誠感化和影響自然神靈,以使其多賜福少降災,原始的「禮」便產生了。

結合文化和禮之起源,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一)禮之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二)禮是一系列動作,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通過多樣性的儀式,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愛戴和重視。

(四) 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
一、禮儀的源起與其人文意義
中國俗稱禮儀之邦,自古重視禮儀文化建設。「禮」最早的起源與祭神有關。《禮記•標題疏》中說:「禮事起於燧皇,禮名起於黃帝」 。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種祭祀儀式,具有強烈的神秘感與敬畏感。庄嚴的祭祀儀式使氏族部落成員深刻感受到個人意志必須服從全體意志,個人與氏族部落密不可分,個人對氏族部落必須絕對忠誠與服從,從而以強大的精神威懾力與統攝感,實現對全體成員的普遍強制性。同時,祭祀儀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惡、長幼尊卑等社會道德價值與倫理關系,一開始就與倫理道德渾然一體,對社會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規范功能,這在後來「神道設教」的禮樂制度中得以不斷鞏固強化。
據《周易》的觀卦彖辭:「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儀式,祭禮以此為盛。按照彖辭作者對觀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國王在宗廟祭祀中舉行盥的隆重典禮,從而對神道產生敬信。宗廟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環等自然秩序。聖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禮儀,將天之神道彰顯出來,意義在於實現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維持有序的統治。這是一種以祭祀典禮方式將禮儀規范與民間禮俗跟個體信仰加以連接。荀子認為「神道設教」雖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卻非以鬼神信仰為核心,祭祀在於表達思慕之情,忠信愛敬之意,故而將祭祀理解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動的人文意義之所在。司馬遷說:「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禮者,人道之極也」,神道始終沒有脫離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為本質內涵。因而,「神道設教」不僅有著天道的底蘊,更有人道的實際關懷,是人文精神的提升與外顯,是統合天道、神道與人道的禮儀文化的整體建構。儀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徑。所謂人文化成,在中國歷史上,是通過以祭祀為主的禮儀制度去實現的。這正是「神道設教」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禮儀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始終具有強大內化力與統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渾然於風俗民情的禮樂制度為載體,而「禮崩樂壞」之後,精神信仰也就「夢遊魂離」,這就是形式背後的人文內涵。中國古代的種種宗教信仰,實際上都是以深厚的禮儀文化為背景的,是禮儀文化整體中的有機部分,脫離了禮儀文化之主體,宗教信仰的本質意義便無處著落,倫為空洞無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之主旨

禮的精神內核是人倫關系、倫理價值,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禮源於生活,首先表現為一種生活儀式,最後上升到倫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禮包含許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種生活行為和習慣,都有一套禮節規范,不能隨意而行。《周禮•師氏》中記載,當時的國學教國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日順行,以事師長」。鄉學中則實行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等七項人倫之教。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把守禮行禮作為個人立身之本。「禮」主要是關於個人修身養性之道德, 強調內聖、內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視聽言動是乃人之具體行為,使之約制於禮教之中,逐步內化,久而成性。通過不斷加強道德修養,行為處處符合禮,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才具有「君子」的風度。禮儀的本質是指導個人通過不斷的修身,反省、自律來實現內聖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國禮儀文化的奠基人,認為「禮」之基礎是「親子之愛」,「仁」之核心是「愛人」。將「禮」的自然情感基礎與「仁」的精神內核作了溝通,使社會規范的外在性與道德主體的內在性相接軌,使禮制的強制性與道德的自覺性有了轉化的可能。「禮」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體化和政治化。禮要求節欲存理,控制本能慾望。禮是具體的行為規范,表現為一整套制度儀式,有其獨具的文化特色。而統攝這一文化體系的核心則是「仁」之精神。《左傳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禮與仁都是講人際的關系,禮用以建立人與人間的秩序,仁則尋求人與人間的和諧。從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達到仁的層次。
中國禮儀文化還強調禮樂互補。所謂禮樂,並非僅指具體的禮儀典章,更指履行道德與對這一履行的愛好與情趣。因為沒有情感的參與,道德的內化是難以完成的。先秦時期學校教育就開設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課程,以禮、樂為先,實行所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的策略。《韋氏詞典》將禮貌定義為「表現於行為中的道德」。正如《樂記》所言:禮是天地之序,樂是天地之和。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樂是象徵人與人間來往的和諧。《漢書 • 藝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於樂,兩者相與並行。」把禮與樂聯結起來,治理社會。

三、儀式的精神內核是社會秩序

(一)儀式是「禮」的操作化
社會學家認為,儀式行為是社會秩序的展演,是社會通過對自身的反省建構人文關系的手段,對社會結構的鞏固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人類學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過對原始部落的觀察表明,宗教儀式具有維系社會團結的功能,並使之代代相傳。如果將宗教定義為一種信仰和實踐體系,那麼,儀式是宗教活動的最主要層面,宗教需要藉助儀式產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儀式表達了人們所依存的某種人之外的神聖力量,這種東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國自古注重通過各種儀式活動達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儀式都有著共同的社會心理功能,使人產生超脫感、安寧感、安慰感、親切感等,「它為人們超脫艱難的世俗生活以達到(只要頃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徑。」[1](同時,儀式活動也是增強一個群體的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它鞏固了群體的規范,給個人的行為提供了道德制裁,為共同體平衡所依賴的共同目的和價值觀念提供了基礎。」[1]儀式的功能是將文化價值根植於現實生活,通過創造制度,規定儀式來積淀為習俗。

(二)儀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儀式活動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備的能力,通過特定的儀式、表情、說話,就可以達到意想中要達到的目標。儀式活動看起來非常簡單,每個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應做的事,中間不必爭論,也毋須苦心經營,就可以大功告成。整個過程不費吹灰之力,所產生的效果卻大得驚人。孔子在《論語》中曾論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說,能夠做到無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過什麼功夫呢?無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這般簡單不過,而天下大治,這不是魔力又是什麼?魔力來自哪兒呢?來自守禮,來自每個參與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體悟出禮儀與社會秩序間的關系,在他們看來整個社會生活就是龐大的、神聖禮儀。

(三)儀式活動要旨

儀式是一種精心設計的人文活動,進行儀式活動時,每個人做什麼、說什麼都有一套規定,所有的人都必須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參與者的動作都緊密地配合。有時以一種無聲的語言展開,有時是無聲與有聲相結合,傳遞著某種精神或意義。每個細節、每個動作都有著象徵意義和價值。中國古代的各種祭祀活動,其程序、位次、動作、衣著、祭品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規定,否則就視為禁忌。儀式的人文意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之中。
儀式活動要產生神奇的影響力要有兩個條件:(1)參與者必須對儀式程序嫻熟自如,做起來才不致於生硬;(2)參與者必須有誠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嫻熟而缺乏敬虔,整個事情就淪為表面、機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後者更為重要。孔子說,「與其易也寧戚!」(與其做得嫻熟暢通,倒不如懷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這說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則不必說「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勸誡別人在祭神時要當作神是存在的,這樣才會生出敬意,益增儀式的權威,以致每個人都視作理所當然地遵守。儀式是為了強化行禮者內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沒有誠意就不如不祭。所謂「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個善端:惻隱為仁,羞惡為義,是非為智,恭敬為禮,這四種心理本能須藉助於行禮,不斷反省自覺中才能把四端「廣而充之」,熟練自如,達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禮對情感具有激發和限制的雙重功能。祭禮以飾其敬;喪禮以飾其哀;軍禮以飾其怒;賓禮以飾其樂;嘉禮以飾其喜。儒家的禮教,要求外在的節文和內在的性情取得和諧調節。沒有真性情,禮固然是一套虛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沒有一種適當的形式來表達,真情也會受到限制。
儀式活動需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段,對人的情感世界產生作用。藝術靠形式、色彩、節奏和韻律直接訴諸無意識知覺,產生非特定的心理反應,通過非理性知覺打動人的全身心。藝術首先作用的是直覺和感情,這通路要比理性知覺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諾夫說:「藝術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爾所說:「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於想像。」② (P.84)各種宗教儀式,或者藉助於音樂,或者藉助於建築,或者藉助於象徵物,來渲染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對人的情緒情感發生移情作用。儀式活動也需要藉助音樂、語言或有音樂配合的藝術語調,調動人的無意識系統,激發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諾夫說:「無意識心理傾向,從暗示學觀點可以理解為期待的程度,為某一活動類型所作的內心的和無意識的心理准備狀態。」①P.796)儀式活動對環境或場景布置非常講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築、雕塑、繪畫和書法於一身,以營造特定的心理氛圍, 引導人產生某種特定的無意識心理傾向。並且儀式活動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樣的事,協調一致、緊密配合,這種高度的統一性構成一種強大的群體壓力,引導著人的從眾心理,使人產生非理性控制的服從或從眾行為。

『貳』 凡爾賽宮與故宮的文化價值有什麼不同

都是歷史文化的傑出代表建築古跡,不同之處是兩國的文化背景不同,一個是東方,一個是西方,差異很大難以趨同,各自代表本民族的風格特色,無可厚非。

『叄』 姓氏起源是什麼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系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里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只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志。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時候,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 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
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蘇聯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
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 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占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
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中國各地農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個村莊僅為一姓居民。各個族姓開拓一方,繁衍一方,獨佔一方。西晉、唐初、五代和宋元時期中原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漸融入漢民族中。各地府、州、縣志對這一歷史現象記述甚詳。如乾隆《福州府志》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復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紀》)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閩部屬58姓,定居福建。黃仲昭《八閩通志》引《建安志》載:「自五代亂離,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賈多避亂於此,故建州備五方之俗。」
自民國以來,有關姓氏家族的調查材料十分豐富,各地也屢見姓氏溯源的考據。以福安縣甘棠堡為例,當地數十姓居民分別來自中原20多個郡縣,鄭氏來自清河郡、滎陽郡;陳氏來自穎川郡、太邱郡;周氏來自汝南郡;徐氏來自東海郡;邱氏來自河南郡;丁氏來自博陵郡;王氏來自太原郡;范氏來自高平郡;繆氏來自東魯郡;黃氏來自江夏郡;曾氏來自天水郡。其他如蘇、蘭、郭、楊、連、江、翁、謝、許、徐、詹、魏諸姓也都分別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們自唐宋以來,「各衿門戶,物業轉屬,而客姓不得雜居其鄉。」(明·萬曆《福安縣志》卷1《風俗》)各姓氏都按嚴格的地域范圍,聚族而居。
華東、華南的客家人,從西晉到宋末由北方遷入,因語言、風俗的差異和利益矛盾,遷徙後常為爭奪生存空間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這種「主客之爭」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經常的矛盾和沖突,更造成客家人對血緣姓氏家族關系的依賴和重視,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觀念和家族組織是最強的。客家土樓(無論是圓樓還是方樓)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無巨細均由同宗(同姓)相幫解決。
各家族對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榮耀均極重視。除族譜記載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門樓的門額橫匾與宗祠長聯上。一些世家望族,為顯示其祖宗顯貴,往往在門匾上刻寫「尚書第」、「大夫第」、「進士第」以及「五代尚書」、「亞魁天下」等字樣。一般家族的門匾則刻有「魯國傳芳」(顏姓)、「穎水世澤」(陳姓)、「江夏衍派」(黃姓)、「蚊築傳芳」(丁姓)等字樣,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淵源。鑲刻於家祠門柱上的楹聯,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陳氏宗祠的楹聯為:「數十世避亂僑居,鳳粵發祥,羨者蕃,肯構肯堂,黎閣家聲光自晉;三百年創業重統,鶯遷衍慶,喜此日,美輪美奐,棠江廟貌著維新。」同安縣五顯鄉後塘村「桃源」顏氏祠堂的楹聯,敘述了該姓入閩的時間和路線:「自唐歷宋歷元歷明歷清,簪纓世代;入閩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門)而同(安),瓜瓞雲礽」。
在全國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單一村落者極為普遍。它體現了宗族以血緣和地緣關系為紐帶的特性,也給許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陳坊、蔡坊、潘屋、肖厝、許厝、王莊、伊家鄉等,大抵原本皆是這樣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遷入而更今名。謝坊原名綉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謝元明做官出名,成瞭望族,南宋時改為謝坊。即便是幾姓雜處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為主。
由於歷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單一姓氏或各姓氏間往往各有一些避諱和禁忌。如:舊時福建省長汀縣高陂張姓不演《薛仁貴征東》劇目,因戲中有奸佞張士貴暗害忠良的情節,被認為有辱同宗。該縣李姓元宵節不鬧花燈,因為相傳唐高宗有個皇太子元宵節觀燈時被薛剛踢死,故李姓視鬧元宵為不吉利。永定坎市盧姓稱風爐為端灶,因「盧」與「爐」諧音。當地人稱鍋蓋為「甑棚」,唯曾姓人獨稱鍋蓋,也是因「甑」與「曾」同音避諱。泥鰍別稱黃鰍或湖鰍,永定湖坑鄉奧杳等地的黃姓人則不稱黃鰍而稱湖鰍,中川等處的胡姓人卻稱之為黃鰍。蟑螂即蜚蠊,俗稱黃賊,撫市一帶的黃姓忌稱黃賊,而稱蜚蠊。長汀的林、翁兩姓忌通婚,相傳兩姓後裔曾同時攜帶祖先骨灰還鄉,在客棧相遇,雙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無法辨別分開,只得各取一半帶回故土埋葬。從此,為避免同宗聯姻之嫌,兩姓遂互不通婚。古竹鄉高東人也不與岩背村人通婚,因為高東人認為其上祖江東峰是被岩背人所殺,故有宿怨。這類禁忌,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有發現,如今多已破除。
【氏的產生】
原始社會的末期,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出現了氏。夏、商兩代,也有少量的「氏」產生。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後把土地分封給兄弟、親戚及異姓功臣等,建立了71個封國,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貴族40人。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據統計,由周王室同姓封國得氏的有48個,由異姓封國得氏的約有60個。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法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即大夫的後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稱為氏,如田、白、鮑、費、范、屈、鍾離、邯鄲等。經過層層分封,以封國、封邑名稱為氏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以說,周朝是我國氏的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而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氏的繁衍滋生越來越多,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姓氏合流之後,從古到今,中國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說是由姓派生出來的氏演變來的。值得說明的是,遠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陶唐氏(堯,又稱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後世對想像與傳說中的祖先的尊稱,不同於「胙土為氏」。
【姓氏的形成】
對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門學科。它與人口普查、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於人事現代化科學管理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姓氏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現代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來源於中世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其名著《說文通訓定聲》中,釋「氏」字本意為木本,是植物之根,為象形字,後來被轉注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的種族的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較早,形成後也較為穩定;氏起源較晚並不斷發生變化。《國語·周語》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總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分野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屬姓了。所以,清初學者顧炎武在《田知錄》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
姓產生於原始氏族社會。若干民族組成一個原始部落,部落內各氏族又獨立存在,同時,各氏族之間又有著密切的婚姻聯系,姓就作為識別和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記符號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姓都帶有「女」字,如姬、姜、媯、姒等,可以推斷早在母系氏族時期,姓已經形成,是由母權制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所決定的,其作用就是便於通婚與鑒別子孫後代的歸屬。同姓內部禁止婚配,異姓氏族之間可以通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姓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形成。黃帝時已有「胙土命氏」。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和階級社會、國家制度的形成,出現了賞賜封贈土地以命氏的習慣。繼而,氏之源起,形成濫觴,出現以各種形式得氏的現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屬性分野,實質上已不太明顯。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幾類: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風、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順序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職官名稱命氏。如史、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職業技藝命氏。如巫、屠、優、卜等。
7.以祖上謚號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爾佳氏改為關、鈕祜祿氏改為鈕等。
9.因賜姓、避諱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朱明王朝賜以朱姓;漢文帝名劉恆,凡恆性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為帥氏。
10.因逃避仇殺改姓。如端木子貢後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並且在不斷發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等,情況十分復雜。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如給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復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肆』 禮儀產生的原因分析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祭祀。古代「禮」字寫法見上圖。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 」(發jī音)指祭祀時盛祭品的器皿,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於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凶、軍、賓、嘉等多種儀制。」這里講到了禮儀的起源,以及禮儀的發展過程。
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法庭的規定。在西方,「禮儀」一詞源於法語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證」。古代法國為了保證法庭中活動的秩序,將印有法庭紀律的通告證發給進入法庭的每個人,作為遵守的規矩和行為准則。後來「Etiguette」一詞進入英文,演變為「禮儀」的含義,成為人們交往中應遵循的規矩和准則。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禮儀起源於風俗習慣。人是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的,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范,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交往固定的禮儀。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1922年《西方禮儀集萃》一書問世,開篇中這樣寫道:「表面上禮儀有無數的清規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於使世界成為一個充滿生活樂趣的地方,使人變得和易近人。」
從禮儀的起源可以看出,禮儀是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為了維護一種穩定的秩序,為了保持一種交際的和諧而應運產生的。一直到今天,禮儀依然體現著這種本質特點與獨特的功能。

『伍』 Kali Linux該怎麼進行網路配置

kali安裝完成之後,首先確定你是DHCP還是靜態IP。DHCP是用來給大型網路動態分配IP的協議,而大部分中小型網路(如校園網、家庭網路)都是採用網路管理員手工分配靜態IP的方法來確定IP地址的。接下來就以校園網的靜態IP為例說明配置過程。
一、 在文件系統里找到/etc/network下的interfaces文件,打開後可以看到eth0為dhcp,將其修改為如下形式:

#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etwork interfaces available on your system
# and how to activate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terfaces(5).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配置eth0使用默認的靜態地址
address 192.168.77.133 //設置eth0的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eth0的子網掩碼
gateway 192.168.77.254 //配置當前主機的默認網關

「interfaces」文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設置項,如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使用man命令查詢「interfaces」文件的手冊頁。
#man interfaces

其中eth0指本機乙太網卡一,類似的,eth1指本機的乙太網卡2。一般一台電腦只有一個eth0。網卡的設備名/dev/eth0 和硬體的MAC 地址52:54:AB:DD:6F:61對應,MAC 地址是生產廠家定的,每個網卡擁有的唯一地址。

linux下,用ifconfig後,能看到eth0,可能還會看到eth0:1。其中eth0:1是指eth0的分ip存儲文件,分ip存儲文件格式為ifcfg-eth0:X, X為任意正整數(包括0)
具體作用是實現單網卡多ip,類似與windows的多ip。
二、配置DNS
Kali Linux的DNS伺服器地址使用文件「/etc/resovl.conf」進行配置,用戶可以通過「nameserver」配置項設置DNS伺服器的 IP地址;「resolv.conf」文件中最多可以使用
「nameserver」指定3個DNS伺服器,按照先後的順序,一旦前面的DNS伺服器失效,系統將自動使用後面的DNS伺服器。
對於「resolv.conf」文件設置「nameserver」的修改是即時生效的,即只要對「resolv.conf」文件的修改進行了保存,在系統下一次需要進行域名的解析時就會按照該文件中指定
的DNS伺服器IP地址進行域名的解析。
在resolv.conf中的格式如下:
domain
nameserver 10.10.10.10
nameserver 102.54.16.2
三、重啟網路
在之前的步驟完成後保存,然後在終端里邊重啟網路,命令如下:/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完了之後打開瀏覽器就可以在校內網下載登錄客戶端上網了!希望能幫到大家!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本篇文章來源於 Linux公社網站(www.linuxidc.com) 原文鏈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6.htm

『陸』 紫禁城與凡爾賽宮哪個更豪華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
又稱紫禁城,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 為明、清兩代的皇宮, 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 佔地72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擁有殿宇9000多間, 其中太和殿(又稱金鑾殿), 是皇帝舉行即位、誕辰節日慶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宮黃瓦紅牆, 金扉朱楹, 白玉雕欄, 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 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萬件。198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凡爾賽宮原是一個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爾賽樹林中造的狩獵宮。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華的王宮。是著名建築師勒·沃·哈爾都安和勒·諾特爾精心設計而的。該宮於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全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宮殿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朝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築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有尖頂建築風格,採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

一個在亞洲,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中國,一個在法國;一個是傳承5000年不間斷的文明凝聚的精華,一個是800年中世紀的產物,一個居於城市的中心,一個建在郊外;一個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一個建成於16世紀。一個是皇家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場所,一個是行宮;一個是中國傳統的磚木宮殿結構,一個是歐洲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一個分成五大部分,一個分為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個裡面住過法國強盜,一個裡面沒有住過中國統領。一個裡面發布過退位詔書,一個裡面簽定過《凡爾賽和約》(1919);一個內藏金石書畫、奇珍異寶,現為珍寶雲集的博物館,一個內壁懸掛壁毯、油畫、雕刻,大廳內陳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藝術宮殿之盛譽。一個南北軸向,一個東西軸向。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和保護物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其平面為凹形,中有重樓,重檐廡殿頂,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後去祭先蠶壇前,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明時為皇後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頭雕以雲龍雲鳳圖案,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上掛「正大光明」匾,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太和殿紅牆黃瓦、朱楹金扉,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中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形體壯麗,建築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平面長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建築裝修與彩繪十分精細絢麗。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華麗的了。
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並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鍾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前,往往久久不忍離去。設在故宮東路的珍寶館,展出各種奇珍異寶。如一套清代金銀珠雲龍紋甲胄,通身纏繞著16條龍,形狀生動,穿插於雲朵之間。甲胄是用約60萬個小鋼片連結起來的,每個鋼片厚約1毫米,長4毫米,寬1.5毫米,鑽上小孔,以便穿線連結。據說,為製造這套甲胄,共用了4萬多個工時。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里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里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當時的凡爾賽府邸擁有26個房間,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卧室等房間,一層為傢具儲藏室和兵器庫。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設計師勒諾特(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築師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由於16至17世紀的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在1648年至年還發生了兩次規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所以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為此征購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諾特在1667年設計了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築師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范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凡爾賽宮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於1688年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在凡爾賽還駐扎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王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里亞農宮和馬爾利宮。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在凡爾賽宮花園中修建了小特里亞農宮和瑞士農庄等建築。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眾挾至巴黎城內,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歷史至此終結。在隨後到來的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中,凡爾賽宮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傢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宮殿門窗也被砸毀拆除。1793年,宮內殘余的藝術品和傢具全部運往盧浮宮。此後凡爾賽宮淪為廢墟達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才下令修復凡爾賽宮,將其改為歷史博物館。
凡爾賽宮平面圖凡爾賽宮的主要景觀集中於主樓二層和花園中。

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

海格立斯廳(Salon d'Hercule):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的連接處,連接中路宮殿和北翼與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時代,這里是王家小教堂,後改為國王接見廳。

豐收廳(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廳之西,北面為花園的拉冬娜噴泉。前臨樓梯,豐收廳為入宮覲見國王的禮儀路線主要入口。廳內存放有歷代國王的獎章及珍寶收藏。

維納斯廳:又名金星廳。在豐收廳之西。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檯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傢具。這些傢具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黛安娜廳:又稱月神廳,位於主樓二樓北側,維納斯廳之西,牆壁用各種精美瓷器裝飾。

瑪爾斯廳:又名戰神廳或火星廳,在黛安娜廳之西。天花板上有奧德朗的油畫《戰神駕駛狼馭戰車》。大廳內壁爐兩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經布置檯球桌。波旁王朝時期的國王經常在此召開宮廷音樂演奏會或賭博牌會。

墨丘利廳:又名水星廳或御床廳,在瑪爾斯廳之西。廳內有一張大床,圍以銀質欄桿,還有一座純銀大壁櫥。牆壁上圍有金色和銀色錦緞。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後來成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羅廳:又名太陽神廳,是法國國王的御座廳。布置極為奢華綺麗,天花板上有鍍金雕花淺浮雕,牆壁為深紅色金銀絲鑲邊天鵝絨,中央為純銀鑄造的御座,高2.6米,位於鋪有深紅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於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因此凡爾賽宮內主要的大廳均以環繞太陽的行星命名。與二樓各大廳的位置相對應,一樓北側為法國公主居住的套房。

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樓的西北角、阿波羅廳之西,北、西兩面面向花園,南面通往鏡廳。廳內的裝飾由孟莎和勒布倫完成,主要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蘭等功績的油畫。鍍金壁爐之上為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像。

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稱鏡廊,在戰爭廳之南,西臨花園。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由敞廊改建而成。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巨大鏡面。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傢具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經常在這里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

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在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裝飾風格與鏡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

國王套房:位於主樓東面,路易十三的舊狩獵行宮之內。中央為國王卧室,內有金紅織錦大床和綉花天篷,圍以鍍金護欄,天花板上是名為《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這里是凡爾賽宮的政治活動中心,在這里舉行起床禮、早朝覲、晚朝覲和問安儀式。寢宮北邊為小會議室,南邊為牛眼廳,得名自通往國王寢室的大門上方牛眼形狀的天窗,是親王貴族和大臣候見的場所。牛眼廳之東為大候見室和衛兵室。

王後套房:位於主樓南側,包括王後卧室、王後私室、王後候見廳、宮婦退居室、王後衛兵室等七間房間。王後套房的樓下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auphin)。

劇場: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於北翼。設計師為加布里埃爾(Ange Jacques Gabriel)。劇場深26米,寬22米,可以容納750名觀眾,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蠟燭。1789年10月2日劇院最後一次舉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來保護王宮的佛蘭德斯衛隊。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凡爾賽政府的國民會議曾設於此。

教堂:在北翼樓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稱這座教堂是奉獻給聖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是為了在氣勢上勝過西班牙的埃斯庫里亞爾宮(修道院、宮殿綜合建築群),但沒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軸線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時期的法蘭西,王權已經高於神權。路易十五、王儲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羅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圖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這個教堂里舉行婚禮。

戰爭畫廊:在南翼建築群中。曾為王子和親王的住處。展出眾多戰爭主題的繪畫作品,如《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戰役》、《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等。

花園:現存面積為100公頃,以海神噴泉為中心,主樓北部有拉冬娜噴泉,主樓南部有桔園和溫室。花園內有1400個噴泉,以及一條長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路易十四時期曾在運河上安排帆船進行海戰表演,或布置貢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運河風光。花園內還有森林、花徑、溫室、柱廊、神廟、村莊、動物園和眾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亞農宮: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曼特儂夫人建造,只有一層,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崙經常居住於此。

小特里亞農宮:路易十五為其王後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的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卧室、化妝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修建的瑞士農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後常化妝為鄉間牧羊女在此遊玩。

『柒』 中國禮儀是怎樣從祭祀到現在的禮儀的

社稷及社稷禮的產生

社稷祭祀禮是我國古代「五禮」之一的「吉禮」中的一項重要禮儀制度。主要內容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吉訓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1]可見古人把祭祀活動看做是國家禮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禮的主要內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沉祭山林川澤,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裸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為准則,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典一般按照周禮而因循不改,把它大體上分為十二個類別,歸屬於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門。天神門祭禮分三類: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實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星神。地只門的祭祀亦為三類: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嶽;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澤;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門則分為六類,它們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嘗、烝等六種敬祖悼亡的典禮。

社稷祭祀禮屬於地只門,可視為祭地禮之一。遠古時代,在對天崇拜的同時,也有了對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長,養育了萬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說法,對地的尊敬僅次於上天。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認識,天和地是一陽一陰,一上一下,一覆一載,一乾一坤,兩者相交,構成了整個世界,它們是人類的父母,是萬物的本源或創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動中,對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視,就不難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後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遠古時代對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禮》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對地只進行祭祀的同時,當然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與地只有關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眾多天神星官一樣。其中社稷就是較早作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類眾祭祀對象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對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會自然崇拜對土地、穀物崇拜的發展,認為大地生長草木萬物,養育了人類,因而,社稷神被視為具有無窮生命力的神靈。先秦時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禮·春官·小宗伯》曰:「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建國以宗廟社稷為先,於是「社稷」一詞也成為國家的代稱。許多文獻都記載商湯時有二十四種祭祀,其中就有「祀棄為稷」的祭祀。《尚書·泰誓》則記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禮」,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攝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壇,將社、稷合祭一處。根據《周禮·地官·大司徒》所載:「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首次明確地為社稷設立壇、牆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陰氣也,君南向於北墉下,答陰之義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較完整的典禮儀節,包括了場所、日期、主祭者、設施、神位等等具體的規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家主中,而國主社,示本也……所以報本反始也。」對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類對土地和百穀的報答之情,體現出古代靠天吃飯的時代祭祀活動中務實的內容。

至於社與方丘的區別,我們認為社稷禮其實是祭地禮的變形,是對抽象的「地」的補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現。在方丘所祭的「地」是與「天」相對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則是大地中屬於邦國故鄉的土地,所謂「邦國鄉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義不是廣泛意義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長和種植百物的農業土地,賦予了較特殊的「農業之神」的涵義。正因為社的這層特殊涵義,它才於「稷」(穀物的代稱)合而稱之曰:「社稷」。故社稷禮的本質在於「教民美報焉」,即是為了教育人民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報答土地和穀物的養育之恩。

社稷祭祀禮儀制度的歷史變化

社稷祭祀的禮儀制度,秦漢前後變化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龍,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後稷,周因之。自漢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漸雜,在此作一陳述。

西漢尚未建立時,劉邦就曾在家鄉附近的豐縣,禱祝枌榆,以此樹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即於第二年立漢社稷,除秦社稷,「因令縣為公社」。這種公社是官社的性質,為此還下詔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3]「後四年,天下已定,詔御史訟豐治枌榆社,常以時,春以羊彘祠之……其後二歲,或言曰周興而邑立後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於是高祖制詔御史:其令天下立靈星祠,常以歲時祠以牛。」

東漢建立後,劉秀於次年即在洛陽建社稷,號稱「太社稷」,在宗廟之右,無屋,有牆門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臘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國時的曹魏以後,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開了。「前漢但置官社而無官稷,王莽置官稷,後復省。故漢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無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無所增損。」太社的祝辭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無疆。乃建太社,保佑萬邦,悠悠四海,咸賴嘉祥。」帝社的祝辭則是「坤德厚載,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來造。」三國時的曹魏、東吳以及西晉、東晉、劉宋等朝,均遵此制,無所改作。「《禮》,左宗廟,右社稷。歷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廟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吳時宮東門雩門,疑吳社亦在宮東,與其廟同所也。宋仍舊,無所改作」。[3]

南北朝時,帝王們認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這個時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廟之西設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壇,各壇四周的門、牆、各按其方位的顏色塗飾(即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壇的色彩為黃,象徵土、谷。全國所有的郡、王國、縣也要興建社稷祠和先農祠,縣以下還要兼祭靈星、風伯、雨師之類的神。民間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個。五嶽所在的郡縣還要再祀五嶽神。祭祀時間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犧牲薦享,當時規定由太常丞牽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贊牲的「犧牲」制度。供祭的食物為「六飯」:以敦裝飯,以牟裝稻,以簠裝黃粱,以簋裝白粱,以瑚裝黍,以璉裝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較大的祭典,陪祭的還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鉤陳、北極、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孫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參加祭禮的官員,都要到太醫官那裡領一種除驅穢氣的葯散,在齋戒之前飲服,以求自潔。其後又增設官社和官稷二壇,與前三壇共為五壇。皇帝親祭社稷時,規格又高出許多,由司農卿省牲、進熟,司空負責亞獻,司農負責終獻。至隋代,把社稷壇並列在含光門內的左側,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禮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舉行一次臘祭。各州、郡、縣,則於仲春、仲秋兩祭,祭用少牢禮。百姓的社祭亦同時舉辦。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時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龍配,稷以後稷配。社、稷之壇承隋之制,仍立於含光門內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籩豆簋簠各二,鉶俎各三。季冬蠟之明日,又祭社稷於社宮,如春秋二仲月之禮。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改先農壇為帝社壇,於太壇西立帝社壇,禮同太社,太稷,其壇不備方色,異於太社。」後據韋夏叔與祝欽明之議,又立帝稷壇於帝社壇之西。於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壇齊備。據《開元禮》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儀」,包括了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和獻舞樂、賜胙飲福、瘞燔、鑾駕還宮等禮儀程序和規范。這時的社稷祭祀已淪為中祀的檔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開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壇廣五丈,以五色土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體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雖再度受到重視,但仍然沒有南北朝以前那樣受尊崇。盡管社稷禮被列入大祀項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達三十項,可見其對社稷祭祀的禮儀之重視並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儀節程序亦基本上承襲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體沿襲唐宋。壇址在京城和義門南,佔地40畝,圍上垣,於園中稍南築壇二,東為太社壇,西為太稷壇,二壇相距5丈遠。兩壇均為長、高、寬17米的方丘。社壇之土亦頗講究:壇東為青土,壇南為赤土,壇西為白土,壇北為黑土,中間填以普通雜土,再於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黃土覆蓋。最後用五色泥塗抹一次,色與方位相應。壇四面居中有1丈寬的陛道。稷壇的制度與社壇一樣,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黃壤。兩壇正面朝北,在北面設有皇帝行禮的「北墉」,乃一磚制建築,面上亦塗以黃泥。於西北處有瘞坎(埋犧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還有一些附屬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齊班廳、獻官幕、院官齋所、祠察局、儀鸞庫、法物庫、都監庫、雅樂庫、百官廚等機構,南邊有太樂署、樂土坊、饌幕殿、饌幕、神廚、酒庫、犧牲房。另外還有十幾間執事齋郎房和監祭執事房。社主用白石製成,長1.6米,寬60厘米,半埋壇土之中。稷壇無主。神位版用栗木製成,木為原色,上書黑字。在二壇之南還各栽一棵松樹,作為「社樹」。用的祝版共四個,均長80厘米、寬40厘米、厚3厘米,用於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後土神、後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壇,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壇於午門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禮。埋石主於社稷壇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時設於壇上,祭畢貯庫。壇設太社神牌居東,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罷勾龍、後稷之配。自奠帛至終獻,皆同時行禮。社稷禮遂升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壇成,位置,陳設悉如南京舊制」。[4]明永樂間直至清代,社稷壇位置不變,在紫禁城端門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園內)。保存至今的社稷壇是一座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台,台上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鋪以青紅白黑黃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稱「江山石」。每歲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舉行祭祀,由皇帝親祭土地神和五穀神。遇雨則於北面的拜殿行禮。地方府、州、縣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時由地方官主祭。明清兩代,還規定了五色土的出產進貢地區:直隸、河南兩省進黃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省進紅土,江西、湖廣、陝西三省進白土,山東進青土,北平進黑土。全國共三百餘府縣,各負責收集所在方位顏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須從名山高爽處採取。

社稷之禮的設計,雖然與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復,里社的活動又彷彿鄉飲酒禮,因此在歷史上引起禮官和學者不少的爭議。終因先秦以來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君王有為社稷以死殉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歷代統治者都不敢於此禮稍有懈怠,按「國之所重,莫先於宗廟社稷」的古訓,立國先立社稷,按時祭祀,確實把社稷看做國家的象徵,禮敬有加,尊崇不已,成為中國禮儀文化史中有著深刻社會影響的制度和風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的挖掘和探討。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禮強烈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而穿於其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元的「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禮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長。

禮之產生,可以溯到遠古時代。首先它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倫秩序是禮產生的最原始動力,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是最初的禮,後又有「聖賢之人」如黃帝、堯、舜、禹等為「止欲制亂」而制禮,身體力行為民眾做榜樣,從而使禮在「維穩制亂」中發揮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們更加遵禮尚禮。其次,禮起源於原始的宗教祀活動。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低下,無法解釋和征服自然現象與自然力,於是人們把關於人的靈魂觀念擴大到他們所接觸的自然界萬物,從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開始用原始宗教儀式等手段來影響神靈,如祭祀、崇拜、祈禱等,期望以虔誠感化和影響自然神靈,以使其多賜福少降災,原始的「禮」便產生了。

結合文化和禮之起源,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一)禮之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二)禮是一系列動作,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通過多樣性的儀式,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愛戴和重視。

(四) 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
一、禮儀的源起與其人文意義
中國俗稱禮儀之邦,自古重視禮儀文化建設。「禮」最早的起源與祭神有關。《禮記•標題疏》中說:「禮事起於燧皇,禮名起於黃帝」 。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種祭祀儀式,具有強烈的神秘感與敬畏感。庄嚴的祭祀儀式使氏族部落成員深刻感受到個人意志必須服從全體意志,個人與氏族部落密不可分,個人對氏族部落必須絕對忠誠與服從,從而以強大的精神威懾力與統攝感,實現對全體成員的普遍強制性。同時,祭祀儀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惡、長幼尊卑等社會道德價值與倫理關系,一開始就與倫理道德渾然一體,對社會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規范功能,這在後來「神道設教」的禮樂制度中得以不斷鞏固強化。
據《周易》的觀卦彖辭:「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儀式,祭禮以此為盛。按照彖辭作者對觀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國王在宗廟祭祀中舉行盥的隆重典禮,從而對神道產生敬信。宗廟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環等自然秩序。聖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禮儀,將天之神道彰顯出來,意義在於實現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維持有序的統治。這是一種以祭祀典禮方式將禮儀規范與民間禮俗跟個體信仰加以連接。荀子認為「神道設教」雖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卻非以鬼神信仰為核心,祭祀在於表達思慕之情,忠信愛敬之意,故而將祭祀理解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動的人文意義之所在。司馬遷說:「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禮者,人道之極也」,神道始終沒有脫離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為本質內涵。因而,「神道設教」不僅有著天道的底蘊,更有人道的實際關懷,是人文精神的提升與外顯,是統合天道、神道與人道的禮儀文化的整體建構。儀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徑。所謂人文化成,在中國歷史上,是通過以祭祀為主的禮儀制度去實現的。這正是「神道設教」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禮儀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始終具有強大內化力與統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渾然於風俗民情的禮樂制度為載體,而「禮崩樂壞」之後,精神信仰也就「夢遊魂離」,這就是形式背後的人文內涵。中國古代的種種宗教信仰,實際上都是以深厚的禮儀文化為背景的,是禮儀文化整體中的有機部分,脫離了禮儀文化之主體,宗教信仰的本質意義便無處著落,倫為空洞無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之主旨

禮的精神內核是人倫關系、倫理價值,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禮源於生活,首先表現為一種生活儀式,最後上升到倫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禮包含許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種生活行為和習慣,都有一套禮節規范,不能隨意而行。《周禮•師氏》中記載,當時的國學教國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日順行,以事師長」。鄉學中則實行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等七項人倫之教。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把守禮行禮作為個人立身之本。「禮」主要是關於個人修身養性之道德, 強調內聖、內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視聽言動是乃人之具體行為,使之約制於禮教之中,逐步內化,久而成性。通過不斷加強道德修養,行為處處符合禮,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才具有「君子」的風度。禮儀的本質是指導個人通過不斷的修身,反省、自律來實現內聖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國禮儀文化的奠基人,認為「禮」之基礎是「親子之愛」,「仁」之核心是「愛人」。將「禮」的自然情感基礎與「仁」的精神內核作了溝通,使社會規范的外在性與道德主體的內在性相接軌,使禮制的強制性與道德的自覺性有了轉化的可能。「禮」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體化和政治化。禮要求節欲存理,控制本能慾望。禮是具體的行為規范,表現為一整套制度儀式,有其獨具的文化特色。而統攝這一文化體系的核心則是「仁」之精神。《左傳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禮與仁都是講人際的關系,禮用以建立人與人間的秩序,仁則尋求人與人間的和諧。從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達到仁的層次。
中國禮儀文化還強調禮樂互補。所謂禮樂,並非僅指具體的禮儀典章,更指履行道德與對這一履行的愛好與情趣。因為沒有情感的參與,道德的內化是難以完成的。先秦時期學校教育就開設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課程,以禮、樂為先,實行所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的策略。《韋氏詞典》將禮貌定義為「表現於行為中的道德」。正如《樂記》所言:禮是天地之序,樂是天地之和。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樂是象徵人與人間來往的和諧。《漢書 • 藝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於樂,兩者相與並行。」把禮與樂聯結起來,治理社會。

三、儀式的精神內核是社會秩序

(一)儀式是「禮」的操作化
社會學家認為,儀式行為是社會秩序的展演,是社會通過對自身的反省建構人文關系的手段,對社會結構的鞏固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人類學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過對原始部落的觀察表明,宗教儀式具有維系社會團結的功能,並使之代代相傳。如果將宗教定義為一種信仰和實踐體系,那麼,儀式是宗教活動的最主要層面,宗教需要藉助儀式產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儀式表達了人們所依存的某種人之外的神聖力量,這種東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國自古注重通過各種儀式活動達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儀式都有著共同的社會心理功能,使人產生超脫感、安寧感、安慰感、親切感等,「它為人們超脫艱難的世俗生活以達到(只要頃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徑。」[1](同時,儀式活動也是增強一個群體的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它鞏固了群體的規范,給個人的行為提供了道德制裁,為共同體平衡所依賴的共同目的和價值觀念提供了基礎。」[1]儀式的功能是將文化價值根植於現實生活,通過創造制度,規定儀式來積淀為習俗。

(二)儀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儀式活動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備的能力,通過特定的儀式、表情、說話,就可以達到意想中要達到的目標。儀式活動看起來非常簡單,每個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應做的事,中間不必爭論,也毋須苦心經營,就可以大功告成。整個過程不費吹灰之力,所產生的效果卻大得驚人。孔子在《論語》中曾論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說,能夠做到無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過什麼功夫呢?無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這般簡單不過,而天下大治,這不是魔力又是什麼?魔力來自哪兒呢?來自守禮,來自每個參與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體悟出禮儀與社會秩序間的關系,在他們看來整個社會生活就是龐大的、神聖禮儀。

(三)儀式活動要旨

儀式是一種精心設計的人文活動,進行儀式活動時,每個人做什麼、說什麼都有一套規定,所有的人都必須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參與者的動作都緊密地配合。有時以一種無聲的語言展開,有時是無聲與有聲相結合,傳遞著某種精神或意義。每個細節、每個動作都有著象徵意義和價值。中國古代的各種祭祀活動,其程序、位次、動作、衣著、祭品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規定,否則就視為禁忌。儀式的人文意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之中。
儀式活動要產生神奇的影響力要有兩個條件:(1)參與者必須對儀式程序嫻熟自如,做起來才不致於生硬;(2)參與者必須有誠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嫻熟而缺乏敬虔,整個事情就淪為表面、機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後者更為重要。孔子說,「與其易也寧戚!」(與其做得嫻熟暢通,倒不如懷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這說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則不必說「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勸誡別人在祭神時要當作神是存在的,這樣才會生出敬意,益增儀式的權威,以致每個人都視作理所當然地遵守。儀式是為了強化行禮者內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沒有誠意就不如不祭。所謂「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個善端:惻隱為仁,羞惡為義,是非為智,恭敬為禮,這四種心理本能須藉助於行禮,不斷反省自覺中才能把四端「廣而充之」,熟練自如,達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禮對情感具有激發和限制的雙重功能。祭禮以飾其敬;喪禮以飾其哀;軍禮以飾其怒;賓禮以飾其樂;嘉禮以飾其喜。儒家的禮教,要求外在的節文和內在的性情取得和諧調節。沒有真性情,禮固然是一套虛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沒有一種適當的形式來表達,真情也會受到限制。
儀式活動需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段,對人的情感世界產生作用。藝術靠形式、色彩、節奏和韻律直接訴諸無意識知覺,產生非特定的心理反應,通過非理性知覺打動人的全身心。藝術首先作用的是直覺和感情,這通路要比理性知覺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諾夫說:「藝術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爾所說:「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於想像。」② (P.84)各種宗教儀式,或者藉助於音樂,或者藉助於建築,或者藉助於象徵物,來渲染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對人的情緒情感發生移情作用。儀式活動也需要藉助音樂、語言或有音樂配合的藝術語調,調動人的無意識系統,激發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諾夫說:「無意識心理傾向,從暗示學觀點可以理解為期待的程度,為某一活動類型所作的內心的和無意識的心理准備狀態。」①P.796)儀式活動對環境或場景布置非常講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築、雕塑、繪畫和書法於一身,以營造特定的心理氛圍, 引導人產生某種特定的無意識心理傾向。並且儀式活動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樣的事,協調一致、緊密配合,這種高度的統一性構成一種強大的群體壓力,引導著人的從眾心理,使人產生非理性控制的服從或從眾行為。

『捌』 姐姐30歲因病去世,我們要天天在家裡祭祀,請問有什麼要注意的。

社稷及社稷禮的產生

社稷祭祀禮是我國古代「五禮」之一的「吉禮」中的一項重要禮儀制度。主要內容是對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禮。吉訓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1]可見古人把祭祀活動看做是國家禮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禮的主要內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沉祭山林川澤,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裸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為准則,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典一般按照周禮而因循不改,把它大體上分為十二個類別,歸屬於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門。天神門祭禮分三類: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實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星神。地只門的祭祀亦為三類: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嶽;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澤;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門則分為六類,它們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嘗、烝等六種敬祖悼亡的典禮。

社稷祭祀禮屬於地只門,可視為祭地禮之一。遠古時代,在對天崇拜的同時,也有了對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長,養育了萬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說法,對地的尊敬僅次於上天。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認識,天和地是一陽一陰,一上一下,一覆一載,一乾一坤,兩者相交,構成了整個世界,它們是人類的父母,是萬物的本源或創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動中,對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視,就不難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後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遠古時代對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禮》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對地只進行祭祀的同時,當然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與地只有關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眾多天神星官一樣。其中社稷就是較早作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類眾祭祀對象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對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會自然崇拜對土地、穀物崇拜的發展,認為大地生長草木萬物,養育了人類,因而,社稷神被視為具有無窮生命力的神靈。先秦時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禮·春官·小宗伯》曰:「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建國以宗廟社稷為先,於是「社稷」一詞也成為國家的代稱。許多文獻都記載商湯時有二十四種祭祀,其中就有「祀棄為稷」的祭祀。《尚書·泰誓》則記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禮」,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攝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壇,將社、稷合祭一處。根據《周禮·地官·大司徒》所載:「設其社稷之而樹之田主。」首次明確地為社稷設立壇、牆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陰氣也,君南向於北墉下,答陰之義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較完整的典禮儀節,包括了場所、日期、主祭者、設施、神位等等具體的規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家主中,而國主社,示本也……所以報本反始也。」對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類對土地和百穀的報答之情,體現出古代靠天吃飯的時代祭祀活動中務實的內容。

至於社與方丘的區別,我們認為社稷禮其實是祭地禮的變形,是對抽象的「地」的補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現。在方丘所祭的「地」是與「天」相對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則是大地中屬於邦國故鄉的土地,所謂「邦國鄉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義不是廣泛意義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長和種植百物的農業土地,賦予了較特殊的「農業之神」的涵義。正因為社的這層特殊涵義,它才於「稷」(穀物的代稱)合而稱之曰:「社稷」。故社稷禮的本質在於「教民美報焉」,即是為了教育人民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報答土地和穀物的養育之恩。

社稷祭祀禮儀制度的歷史變化

社稷祭祀的禮儀制度,秦漢前後變化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龍,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後稷,周因之。自漢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漸雜,在此作一陳述。

西漢尚未建立時,劉邦就曾在家鄉附近的豐縣,禱祝枌榆,以此樹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即於第二年立漢社稷,除秦社稷,「因令縣為公社」。這種公社是官社的性質,為此還下詔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3]「後四年,天下已定,詔御史訟豐治枌榆社,常以時,春以羊彘祠之……其後二歲,或言曰周興而邑立後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於是高祖制詔御史:其令天下立靈星祠,常以歲時祠以牛。」

東漢建立後,劉秀於次年即在洛陽建社稷,號稱「太社稷」,在宗廟之右,無屋,有牆門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臘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國時的曹魏以後,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開了。「前漢但置官社而無官稷,王莽置官稷,後復省。故漢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無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無所增損。」太社的祝辭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無疆。乃建太社,保佑萬邦,悠悠四海,咸賴嘉祥。」帝社的祝辭則是「坤德厚載,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來造。」三國時的曹魏、東吳以及西晉、東晉、劉宋等朝,均遵此制,無所改作。「《禮》,左宗廟,右社稷。歷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廟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吳時宮東門雩門,疑吳社亦在宮東,與其廟同所也。宋仍舊,無所改作」。[3]

南北朝時,帝王們認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這個時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廟之西設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壇,各壇四周的門、牆、各按其方位的顏色塗飾(即東青、南赤、西白、北黑)。壇的色彩為黃,象徵土、谷。全國所有的郡、王國、縣也要興建社稷祠和先農祠,縣以下還要兼祭靈星、風伯、雨師之類的神。民間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個。五嶽所在的郡縣還要再祀五嶽神。祭祀時間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犧牲薦享,當時規定由太常丞牽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贊牲的「犧牲」制度。供祭的食物為「六飯」:以敦裝飯,以牟裝稻,以簠裝黃粱,以簋裝白粱,以瑚裝黍,以璉裝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較大的祭典,陪祭的還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鉤陳、北極、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孫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參加祭禮的官員,都要到太醫官那裡領一種除驅穢氣的葯散,在齋戒之前飲服,以求自潔。其後又增設官社和官稷二壇,與前三壇共為五壇。皇帝親祭社稷時,規格又高出許多,由司農卿省牲、進熟,司空負責亞獻,司農負責終獻。至隋代,把社稷壇並列在含光門內的左側,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禮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舉行一次臘祭。各州、郡、縣,則於仲春、仲秋兩祭,祭用少牢禮。百姓的社祭亦同時舉辦。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時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龍配,稷以後稷配。社、稷之壇承隋之制,仍立於含光門內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籩豆簋簠各二,鉶俎各三。季冬蠟之明日,又祭社稷於社宮,如春秋二仲月之禮。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改先農壇為帝社壇,於太壇西立帝社壇,禮同太社,太稷,其壇不備方色,異於太社。」後據韋夏叔與祝欽明之議,又立帝稷壇於帝社壇之西。於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壇齊備。據《開元禮》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儀」,包括了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和獻舞樂、賜胙飲福、瘞燔、鑾駕還宮等禮儀程序和規范。這時的社稷祭祀已淪為中祀的檔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開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壇廣五丈,以五色土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體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雖再度受到重視,但仍然沒有南北朝以前那樣受尊崇。盡管社稷禮被列入大祀項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達三十項,可見其對社稷祭祀的禮儀之重視並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儀節程序亦基本上承襲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體沿襲唐宋。壇址在京城和義門南,佔地40畝,圍上垣,於園中稍南築壇二,東為太社壇,西為太稷壇,二壇相距5丈遠。兩壇均為長、高、寬17米的方丘。社壇之土亦頗講究:壇東為青土,壇南為赤土,壇西為白土,壇北為黑土,中間填以普通雜土,再於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黃土覆蓋。最後用五色泥塗抹一次,色與方位相應。壇四面居中有1丈寬的陛道。稷壇的制度與社壇一樣,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黃壤。兩壇正面朝北,在北面設有皇帝行禮的「北墉」,乃一磚制建築,面上亦塗以黃泥。於西北處有瘞坎(埋犧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還有一些附屬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齊班廳、獻官幕、院官齋所、祠察局、儀鸞庫、法物庫、都監庫、雅樂庫、百官廚等機構,南邊有太樂署、樂土坊、饌幕殿、饌幕、神廚、酒庫、犧牲房。另外還有十幾間執事齋郎房和監祭執事房。社主用白石製成,長1.6米,寬60厘米,半埋壇土之中。稷壇無主。神位版用栗木製成,木為原色,上書黑字。在二壇之南還各栽一棵松樹,作為「社樹」。用的祝版共四個,均長80厘米、寬40厘米、厚3厘米,用於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後土神、後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壇,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壇於午門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禮。埋石主於社稷壇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時設於壇上,祭畢貯庫。壇設太社神牌居東,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罷勾龍、後稷之配。自奠帛至終獻,皆同時行禮。社稷禮遂升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遷都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壇成,位置,陳設悉如南京舊制」。[4]明永樂間直至清代,社稷壇位置不變,在紫禁城端門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園內)。保存至今的社稷壇是一座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台,台上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鋪以青紅白黑黃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稱「江山石」。每歲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舉行祭祀,由皇帝親祭土地神和五穀神。遇雨則於北面的拜殿行禮。地方府、州、縣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時由地方官主祭。明清兩代,還規定了五色土的出產進貢地區:直隸、河南兩省進黃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省進紅土,江西、湖廣、陝西三省進白土,山東進青土,北平進黑土。全國共三百餘府縣,各負責收集所在方位顏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須從名山高爽處採取。

社稷之禮的設計,雖然與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復,里社的活動又彷彿鄉飲酒禮,因此在歷史上引起禮官和學者不少的爭議。終因先秦以來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觀念深入人心,特別是君王有為社稷以死殉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歷代統治者都不敢於此禮稍有懈怠,按「國之所重,莫先於宗廟社稷」的古訓,立國先立社稷,按時祭祀,確實把社稷看做國家的象徵,禮敬有加,尊崇不已,成為中國禮儀文化史中有著深刻社會影響的制度和風習,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的挖掘和探討。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禮強烈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而穿於其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元的「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禮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長。

禮之產生,可以溯到遠古時代。首先它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倫秩序是禮產生的最原始動力,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是最初的禮,後又有「聖賢之人」如黃帝、堯、舜、禹等為「止欲制亂」而制禮,身體力行為民眾做榜樣,從而使禮在「維穩制亂」中發揮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們更加遵禮尚禮。其次,禮起源於原始的宗教祀活動。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低下,無法解釋和征服自然現象與自然力,於是人們把關於人的靈魂觀念擴大到他們所接觸的自然界萬物,從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開始用原始宗教儀式等手段來影響神靈,如祭祀、崇拜、祈禱等,期望以虔誠感化和影響自然神靈,以使其多賜福少降災,原始的「禮」便產生了。

結合文化和禮之起源,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一)禮之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二)禮是一系列動作,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通過多樣性的儀式,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愛戴和重視。

(四) 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
一、禮儀的源起與其人文意義
中國俗稱禮儀之邦,自古重視禮儀文化建設。「禮」最早的起源與祭神有關。《禮記•標題疏》中說:「禮事起於燧皇,禮名起於黃帝」 。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種祭祀儀式,具有強烈的神秘感與敬畏感。庄嚴的祭祀儀式使氏族部落成員深刻感受到個人意志必須服從全體意志,個人與氏族部落密不可分,個人對氏族部落必須絕對忠誠與服從,從而以強大的精神威懾力與統攝感,實現對全體成員的普遍強制性。同時,祭祀儀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惡、長幼尊卑等社會道德價值與倫理關系,一開始就與倫理道德渾然一體,對社會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規范功能,這在後來「神道設教」的禮樂制度中得以不斷鞏固強化。
據《周易》的觀卦彖辭:「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儀式,祭禮以此為盛。按照彖辭作者對觀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國王在宗廟祭祀中舉行盥的隆重典禮,從而對神道產生敬信。宗廟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環等自然秩序。聖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禮儀,將天之神道彰顯出來,意義在於實現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維持有序的統治。這是一種以祭祀典禮方式將禮儀規范與民間禮俗跟個體信仰加以連接。荀子認為「神道設教」雖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卻非以鬼神信仰為核心,祭祀在於表達思慕之情,忠信愛敬之意,故而將祭祀理解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動的人文意義之所在。司馬遷說:「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禮者,人道之極也」,神道始終沒有脫離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為本質內涵。因而,「神道設教」不僅有著天道的底蘊,更有人道的實際關懷,是人文精神的提升與外顯,是統合天道、神道與人道的禮儀文化的整體建構。儀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徑。所謂人文化成,在中國歷史上,是通過以祭祀為主的禮儀制度去實現的。這正是「神道設教」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禮儀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始終具有強大內化力與統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渾然於風俗民情的禮樂制度為載體,而「禮崩樂壞」之後,精神信仰也就「夢遊魂離」,這就是形式背後的人文內涵。中國古代的種種宗教信仰,實際上都是以深厚的禮儀文化為背景的,是禮儀文化整體中的有機部分,脫離了禮儀文化之主體,宗教信仰的本質意義便無處著落,倫為空洞無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之主旨

禮的精神內核是人倫關系、倫理價值,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禮源於生活,首先表現為一種生活儀式,最後上升到倫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禮包含許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種生活行為和習慣,都有一套禮節規范,不能隨意而行。《周禮•師氏》中記載,當時的國學教國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日順行,以事師長」。鄉學中則實行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等七項人倫之教。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把守禮行禮作為個人立身之本。「禮」主要是關於個人修身養性之道德, 強調內聖、內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視聽言動是乃人之具體行為,使之約制於禮教之中,逐步內化,久而成性。通過不斷加強道德修養,行為處處符合禮,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才具有「君子」的風度。禮儀的本質是指導個人通過不斷的修身,反省、自律來實現內聖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國禮儀文化的奠基人,認為「禮」之基礎是「親子之愛」,「仁」之核心是「愛人」。將「禮」的自然情感基礎與「仁」的精神內核作了溝通,使社會規范的外在性與道德主體的內在性相接軌,使禮制的強制性與道德的自覺性有了轉化的可能。「禮」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體化和政治化。禮要求節欲存理,控制本能慾望。禮是具體的行為規范,表現為一整套制度儀式,有其獨具的文化特色。而統攝這一文化體系的核心則是「仁」之精神。《左傳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禮與仁都是講人際的關系,禮用以建立人與人間的秩序,仁則尋求人與人間的和諧。從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達到仁的層次。
中國禮儀文化還強調禮樂互補。所謂禮樂,並非僅指具體的禮儀典章,更指履行道德與對這一履行的愛好與情趣。因為沒有情感的參與,道德的內化是難以完成的。先秦時期學校教育就開設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課程,以禮、樂為先,實行所謂「樂所以修內,禮所以修外」』的策略。《韋氏詞典》將禮貌定義為「表現於行為中的道德」。正如《樂記》所言:禮是天地之序,樂是天地之和。禮是人與人間秩序的建立,樂是象徵人與人間來往的和諧。《漢書 • 藝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於樂,兩者相與並行。」把禮與樂聯結起來,治理社會。

三、儀式的精神內核是社會秩序

(一)儀式是「禮」的操作化
社會學家認為,儀式行為是社會秩序的展演,是社會通過對自身的反省建構人文關系的手段,對社會結構的鞏固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人類學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過對原始部落的觀察表明,宗教儀式具有維系社會團結的功能,並使之代代相傳。如果將宗教定義為一種信仰和實踐體系,那麼,儀式是宗教活動的最主要層面,宗教需要藉助儀式產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儀式表達了人們所依存的某種人之外的神聖力量,這種東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國自古注重通過各種儀式活動達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儀式都有著共同的社會心理功能,使人產生超脫感、安寧感、安慰感、親切感等,「它為人們超脫艱難的世俗生活以達到(只要頃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徑。」[1](同時,儀式活動也是增強一個群體的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它鞏固了群體的規范,給個人的行為提供了道德制裁,為共同體平衡所依賴的共同目的和價值觀念提供了基礎。」[1]儀式的功能是將文化價值根植於現實生活,通過創造制度,規定儀式來積淀為習俗。

(二)儀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儀式活動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備的能力,通過特定的儀式、表情、說話,就可以達到意想中要達到的目標。儀式活動看起來非常簡單,每個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應做的事,中間不必爭論,也毋須苦心經營,就可以大功告成。整個過程不費吹灰之力,所產生的效果卻大得驚人。孔子在《論語》中曾論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說,能夠做到無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過什麼功夫呢?無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這般簡單不過,而天下大治,這不是魔力又是什麼?魔力來自哪兒呢?來自守禮,來自每個參與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體悟出禮儀與社會秩序間的關系,在他們看來整個社會生活就是龐大的、神聖禮儀。

(三)儀式活動要旨

儀式是一種精心設計的人文活動,進行儀式活動時,每個人做什麼、說什麼都有一套規定,所有的人都必須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參與者的動作都緊密地配合。有時以一種無聲的語言展開,有時是無聲與有聲相結合,傳遞著某種精神或意義。每個細節、每個動作都有著象徵意義和價值。中國古代的各種祭祀活動,其程序、位次、動作、衣著、祭品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規定,否則就視為禁忌。儀式的人文意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之中。
儀式活動要產生神奇的影響力要有兩個條件:(1)參與者必須對儀式程序嫻熟自如,做起來才不致於生硬;(2)參與者必須有誠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嫻熟而缺乏敬虔,整個事情就淪為表面、機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後者更為重要。孔子說,「與其易也寧戚!」(與其做得嫻熟暢通,倒不如懷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這說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則不必說「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勸誡別人在祭神時要當作神是存在的,這樣才會生出敬意,益增儀式的權威,以致每個人都視作理所當然地遵守。儀式是為了強化行禮者內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沒有誠意就不如不祭。所謂「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個善端:惻隱為仁,羞惡為義,是非為智,恭敬為禮,這四種心理本能須藉助於行禮,不斷反省自覺中才能把四端「廣而充之」,熟練自如,達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禮對情感具有激發和限制的雙重功能。祭禮以飾其敬;喪禮以飾其哀;軍禮以飾其怒;賓禮以飾其樂;嘉禮以飾其喜。儒家的禮教,要求外在的節文和內在的性情取得和諧調節。沒有真性情,禮固然是一套虛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沒有一種適當的形式來表達,真情也會受到限制。
儀式活動需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段,對人的情感世界產生作用。藝術靠形式、色彩、節奏和韻律直接訴諸無意識知覺,產生非特定的心理反應,通過非理性知覺打動人的全身心。藝術首先作用的是直覺和感情,這通路要比理性知覺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諾夫說:「藝術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爾所說:「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於想像。」② (P.84)各種宗教儀式,或者藉助於音樂,或者藉助於建築,或者藉助於象徵物,來渲染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對人的情緒情感發生移情作用。儀式活動也需要藉助音樂、語言或有音樂配合的藝術語調,調動人的無意識系統,激發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諾夫說:「無意識心理傾向,從暗示學觀點可以理解為期待的程度,為某一活動類型所作的內心的和無意識的心理准備狀態。」①P.796)儀式活動對環境或場景布置非常講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築、雕塑、繪畫和書法於一身,以營造特定的心理氛圍, 引導人產生某種特定的無意識心理傾向。並且儀式活動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樣的事,協調一致、緊密配合,這種高度的統一性構成一種強大的群體壓力,引導著人的從眾心理,使人產生非理性控制的服從或從眾行為。

『玖』 凡爾賽宮與故宮有什麼區別

一個在亞洲,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中國,一個在法國;一個是傳承5000年不間斷的文明凝聚的精華,一個是800年中世紀的產物,一個居於城市的中心,一個建在郊外;一個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一個建成於16世紀。一個是皇家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場所,一個是行宮;一個是中國傳統的磚木宮殿結構,一個是歐洲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一個分成五大部分,一個分為大花園、宮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個裡面住過法國強盜,一個裡面沒有住過中國統領。一個裡面發布過退位詔書,一個裡面簽定過《凡爾賽和約》(1919);一個內藏金石書畫、奇珍異寶,現為珍寶雲集的博物館,一個內壁懸掛壁毯、油畫、雕刻,大廳內陳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銅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藝術宮殿之盛譽。一個南北軸向,一個東西軸向。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和保護物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其平面為凹形,中有重樓,重檐廡殿頂,兩翼各有重檐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後去祭先蠶壇前,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明時為皇後住所。清代改為祭神場所。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里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庄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頭雕以雲龍雲鳳圖案,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上掛「正大光明」匾,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太和殿紅牆黃瓦、朱楹金扉,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中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形體壯麗,建築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平面長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建築裝修與彩繪十分精細絢麗。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庄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華麗的了。
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並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在幾個宮殿中設立了歷代藝術館、珍寶館、鍾表館等,愛好藝術的人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前,往往久久不忍離去。設在故宮東路的珍寶館,展出各種奇珍異寶。如一套清代金銀珠雲龍紋甲胄,通身纏繞著16條龍,形狀生動,穿插於雲朵之間。甲胄是用約60萬個小鋼片連結起來的,每個鋼片厚約1毫米,長4毫米,寬1.5毫米,鑽上小孔,以便穿線連結。據說,為製造這套甲胄,共用了4萬多個工時。

『拾』 Acer ASPIRE 的4553G筆記本,原裝Win7家庭普通64位,我再裝一個Win7旗艦32位,為什麼沒有乙太網控制器驅動

依次打開:開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以管理員身份運行)——打開DOS窗口欄,在游標後輸入命令:netsh interface ipv4 show subinterfaces此命令是查看你的連線名稱和MTU值的,正常情況下會有幾行數據,顯示的是你的電腦上所有的網路連接方式,第一列是MTU值,windows7普通版顯示的是1500。確定要修改的連線,輸入命令: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本地連接" mtu=1000 store=persistent註:" "內為你想改的連線名稱,windows7默認的是本地連接。mtu=1000為你想要的mtu值,測試結果是windows7系統下,使用路由器的,可以修改為1000及其以下,建議設為1000;因為過小會影響網頁瀏覽的速度。設置好後輸入exit退出。註:不需要重啟。 經本人試驗,進入角色選擇後,點開始游戲,大約等15秒左右就進去了。對電腦的影響至今沒有發現。不過進決斗場就困難了…… 評價答案 您已經評價過! 好:0 您已經評價過! 一般:0 您已經評價過! 不好:0 您已經評價過! 原創:0 您已經評價過! 非原創:0 問問團隊人民公社共1人編輯答案 2010-08-26 02:06 滿意答案 好評率:0% 請嘗試如下操作1.單擊「開始」,單擊「運行」,在「打開」框中鍵入 regedit,然後單擊「確定」。 2.在注冊表中找到並單擊以下子項: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disWan\Parameters 3.添加一個 Protocols 子項(如果它不存在)。為此,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4.在「編輯」菜單上,指向「新建」,然後單擊「項」。 5.鍵入 Protocols,然後按 Enter 鍵。 6.為 Protocols 子項添加一個 0(零)子項。為此,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7.單擊在步驟 3 中創建的 Protocols 子項。 8.在「編輯」菜單上,指向「新建」,然後單擊「項」。 9.鍵入 0(零),然後按 Enter 鍵。 10.單擊在步驟 4 中創建的 0 子項。 11.在「編輯」菜單上,指向「新建」,然後單擊「DWORD 值」。 12.在「數值數據」框中,鍵入 ProtocolType,然後單擊「確定」。 13.在「編輯」菜單上,單擊「修改」。 14.在「數值數據」框中,鍵入 800,請確認「基數」下面的「十六進制」被選中,然後單擊「確定」。 15.在「編輯」菜單上,指向「新建」,然後單擊「DWORD 值」。 16.鍵入 PPPProtocolType,然後按 Enter 鍵。 17.在「編輯」菜單上,單擊「修改」。 18.在「數值數據」框中,鍵入 21,請確認「基數」下面的「十六進制」被選中,然後單擊「確定」。 19.在「編輯」菜單上,指向「新建」,然後單擊「DWORD 值」。 20.鍵入 ProtocolMTU,然後按 Enter 鍵。 21.在「編輯」菜單上,單擊「修改」。 22.在「基數」下面,單擊「十進制」,鍵入在「數值數據」框中輸入 1492,然後單擊「確定」。 23.退出「注冊表編輯器」。 24.重新啟動計算機。 如果你是使用的路由器,請參照一下方法(至於路由器的設置方法,樓上已經有人回答了,我就不多說了)把路由器設置好,之後在注冊表中按以下地址依次打開文件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Interfaces。你會看到Interfaces裡面有幾個不同子項,找到子項裡面自己機子的IP地址在這裡面新建DWORD值,修改名為MTU,修改為十進制,然後輸入數值1492.最後重啟計算機。

熱點內容
日產陽光方向機礦嗎 發布:2025-01-01 12:01:16 瀏覽:152
聯通合約號到期後怎麼銷號 發布:2025-01-01 11:59:50 瀏覽:960
區塊鏈錢錢從哪裡來 發布:2025-01-01 11:59:01 瀏覽:912
TRX型空壓機 發布:2025-01-01 11:53:52 瀏覽:385
ETH為什麼突然火了 發布:2025-01-01 11:51:27 瀏覽:887
畜牧和挖礦哪個好 發布:2025-01-01 11:28:31 瀏覽:633
區塊鏈方向前端 發布:2025-01-01 11:24:21 瀏覽:416
區塊鏈戀愛比喻 發布:2025-01-01 11:24:10 瀏覽:269
比特幣礦機算力板價錢 發布:2025-01-01 11:21:06 瀏覽:284
虛擬挖礦下載 發布:2025-01-01 11:15:08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