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太子是以太坊

太子是以太坊

發布時間: 2021-09-29 06:40:38

⑴ 為什麼說太子是國本呢

封建主義朝代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太子是國之根本!血淋淋的事實比比皆是。
首先,古語有雲,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立了太子後,就會或明或暗地為太子的將來即位培養班底,俗稱儲君、東宮,而且一直以來封建家族制都是嫡長子繼承。所以,太子輕動,則朝廷官員受牽,與祖制相抵。
其次,歷來太子都約等於監國一職,表示皇帝外出征戰巡遊時,為國家安定計,太子暫行監國職權,總理朝政,以防萬一,從而也為即位增些閱歷經驗。所以,太子動,則此職位易,皇城勢力則不穩,皇子心易動。
再次,皇帝金口玉言,若朝令夕改,則影響威嚴形象,所以太子立則不輕動。
還有,從唐玄武門之變到宋之燭光斧影聲,再到明靖難之役,大凡皇子即位的都要和太子相爭,小則皇城內斗,骨肉相殘,大則中原征戰,生靈塗炭,甚至群雄割據,分疆裂土。
所以說,太子不輕動,為皇族免內耗計,為天子威嚴計,為積軍事力量計,為國家穩定計。

⑵ 太子是什麼稱謂

太子,我國漢語的一個特有詞語,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稱為太子。太子一向為嫡長子,但例外甚多。秦以後因君主稱皇帝,又有「皇太子」之稱。

⑶ 什麼是太子

太子:古代儲君稱謂,以嫡長子確定繼承人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或世子,僅一人得此稱謂,一般都是以年齡為長來確立,除廢長立幼以外
再就是黑社會老大的獨子,有的也愛叫太子

⑷ 太子和二太子分別是什麼幣

他們很可能都是沙幣,如果老馬整一整的話就會是Q幣。

⑸ 太子是什麼

皇帝的兒子,是皇位的法定繼承人,一般皇帝駕崩後登基為新皇帝。

⑹ 什麼是太子

太子是封建時代君主的兒子中被預定繼承君位的人。

周代時天子及諸侯之嫡長子,或稱「太子」、「世子」。漢代天子號皇帝,故其嫡子稱「皇太子」。金元時期,皇帝之庶子也稱「太子」,明代以後皇帝之嫡子稱「皇太子」,親王之嫡子稱「世子」。

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本人,並且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

⑺ 太子Moe是什麼

Moe是萌的意思,所以就是這個太子很萌咯~

⑻ 太子是什麼

太子,是中國古代帝王的繼任者的稱謂,被定為王位、皇位繼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稱皇太子,僅帝制時代的太子,才可稱皇太子。

釋義

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法定繼承人,稱太子或世子。兩漢,皇帝與諸侯王的繼承人皆稱「太子」,但惟皇儲稱「皇太子」。漢以後,諸侯王的繼承人改稱「世子」,「太子」成為了皇位繼承人獨有的稱呼。封建社會的太子,其地位僅次於皇帝,擁有監國的權利,並擁有類似於朝廷的東宮官。

需要指出的是,「太子」並非與生俱來的身份,而是皇帝賦予的身份。只有獲得「冊封」(見下),才會取得太子的身份。

因被冊封者與皇帝關系的不同,與太子類似的的稱謂有「太孫「、」太叔「、」太弟」等。太子多為皇帝的兒子,少數為皇帝的侄子或養子。元代不諳中國禮法,鬧了弟弟是哥哥「太子」的笑話。

待遇

皇太子冠服——《Q版大明衣冠圖志》

在封建王朝太子的地位在朝廷中僅次於皇帝。(實際上地位不如皇後和太後,但後宮不可干政,絕大多數的皇後與太後的政治權利皆為零,但也不包括例外,如:唐高宗武後、漢高祖呂後、清末慈禧太後等)。

太子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太子諸率」(唐制)。而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嬪一樣,有正式的封號,如太子妃、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等。

實際地位:

太子的地位僅次於帝後,高於一切文武百官、宗室大臣,登臨皇帝位後,即為萬人之上(皇帝的地位絕不可能低於太後、太皇太後,只是影視劇中的一些誤導。另外,皇帝在太後面前絕不可能自稱「兒臣」,只能自稱為「朕」或謙卑一點稱「兒子」,但正式場合必須自稱為「朕」)。

另外,太子的地位絕不低於妃嬪,以唐宋為例:即使是後宮妃嬪中最高等的貴妃,也只有正一品,是親王爵位,皇太子與太子妃都是與皇帝皇後一樣不列品級,故除帝後外太子地位不低於任何人。

冊立

中國古代社會的承襲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女性沒有繼承權。繼承人的原則是:「立嫡立長」,也就是說,繼承順序是以嫡子優先、年長優先。嫡子[正妻(皇後)所生之子]中,最年長者為第一繼承人,如沒有嫡子,則由庶子(非嫡所生之子)中年長者為繼承人。另一種情況是嫡子早逝,則立其子為繼承人,如朱元璋在太子朱標逝世後立其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除了「立嫡立長」的原則外,還有:「立子以賢」,就是說,要看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最次的是皇帝「立儲以愛」就是皇帝最喜歡哪個兒子,就立他為太子,這種方式歷史上雖有,卻為數不多,也極易引發宮廷權利爭斗。

歷史上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系極其復雜矛盾。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繼承人,但繼承人的存在又會對皇權構成一定威脅。由於皇太子有極大權力,所以往往會和皇帝發生沖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例如漢景帝廢太子劉榮、漢武帝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自殺,隋文帝廢太子楊勇等,而力量強大的皇太子由於不滿皇帝約束、也會有叛逆、乃至弒君。如宋文帝劉義隆為太子劉劭所殺。另一方面,由於覬覦皇太子儲位,皇帝的兒子們往往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這樣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通常,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皇太子順利冊立、順利繼承皇位的並不多見。 隨著皇帝權力的不斷加強,皇太子的權力越來越被削弱。但是反過來,正是由於皇太子的權力不再對皇帝構成威脅,皇帝有足夠的權力來約束他的其他兒子們,所以後期的皇太子順利繼位的反而比較多。

由於太子與皇帝關系的特殊和敏感。大臣們在辦理有關事項時,不得不小心翼翼。他們既不敢違抗皇命,又不願得罪太子。

稱謂

太子對皇帝稱「兒臣」,對下級稱「本王」或「本太子」,秦以前沒有特定,對下也稱「孤」。

例舉唐代時,皇太子常被左右之人稱為「儲君」、「郎君」;而亦有自稱為「寡人」的,這個可見於順宗為太子時同王叔文的對話,詳見《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五》:王叔文者,越州山陰人也。以棋待詔,粗知書,好言理道。德宗令直東宮。太 子嘗與侍讀論政道,因言宮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見上,當極言之。」

皇帝對兒子的稱呼:親昵點可以叫小名,平時可叫他的名,亦或稱呼其排行如「九郎」,亦或名後加上什麼「~兒」之類:如桓兒,構兒等。皇太子自稱:平時多用「本王」、「本宮」或「吾」,對下人也可謙稱「小王」。另外對皇帝、皇後或皇妃時亦稱用「兒臣」。

東宮

概述

中國封建社會為教育、輔導、保衛太子,以保證皇 權長久承襲而專門設置的系列職官的制度。在封建社會冊立太子,是鞏固皇權、穩定封建統治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子所居之地稱「東宮」,或「青宮」、「春宮」等。《詩·衛風·碩人》以東宮指太子,後世沿用。故太子系列的官屬稱東宮官或宮臣。

沿革

東宮官制度始建於殷周。《通典·職官·東宮官》載,當時有師、保、太傅、少傅。太傅、少傅使知君臣父子之道,師教之以事,保則慎其身。秦漢時,東宮官制度初具規模,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或作洗馬)、舍人;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設丞,轄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衛率、廚、廄長丞;還有太子賓客贊相禮儀,規誨過失,但未作為官屬。東漢時,太子太傅只管輔導,禮如師,不領官屬。太子少傅則因無詹事之設而既要管輔導,又要管理全部太子官屬。若未有太子,則設舍人隸於少府,其餘皆撤。

晉朝的太傅、少傅總管東宮事。愍懷太子時置六傅,後稱三師三少,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後歷代相承,但人數多少不一。由晉至隋,詹事時省時置,一般均有家令、率更令、仆三卿。隋朝省詹事,設門下坊、典書坊、左右衛等。唐朝除坊局沿隋制外,有太子賓客,詹事府統家令等三寺,左右率等十府。還有東宮圖書館,稱崇文館。宋朝東宮官或以他官兼,或省或置,很不固定。開始有由丞相兼師傅、參政兼太子賓客。始置侍讀、侍講,太子肄業的資善堂亦有翊善等官屬。元朝六傅不常設,詹事院或稱徽政院、儲慶使司、儲政院、宮傅府,時置時撤。

⑼ 太子是誰

鳴人

⑽ 太子是哪個國家的

太子:古代儲君稱謂,以嫡長子確定繼承人
商周時期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或世子,僅一人得此稱謂,一般都是以年齡為長來確立,除廢長立幼以外[1]

熱點內容
比特幣公鑰就是地址 發布:2024-11-15 13:43:15 瀏覽:967
洗礦機是什麼 發布:2024-11-15 13:15:58 瀏覽:463
網易連鎖挖礦失效 發布:2024-11-15 13:05:37 瀏覽:522
以太坊錢包攻擊 發布:2024-11-15 12:56:44 瀏覽:39
七日殺164挖礦 發布:2024-11-15 12:31:51 瀏覽:585
如何在月球挖礦 發布:2024-11-15 12:30:31 瀏覽:259
悅動圈賺悅幣 發布:2024-11-15 12:26:42 瀏覽:368
提取比特幣多少 發布:2024-11-15 12:18:06 瀏覽:65
ut幣挖礦 發布:2024-11-15 12:03:10 瀏覽:493
2018比特幣怎麼玩 發布:2024-11-15 11:58:45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