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以太坊知識 » 安陽以太坊

安陽以太坊

發布時間: 2021-03-25 23:11:13

1. 中國的古老建築物有哪些

一、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築奇跡之一。萬里長城已被視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聞名於世界。 長城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的修築是從戰國時期開始的。當時的秦、趙、魏、齊、燕、楚等諸侯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衛,都興建了長城。秦兼並六國後,為防範北方匈奴的突襲,於公元前213年發起了修築長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趙、魏的原有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建。整個工程共徵用民工30萬人,連續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肅臨洮(今岷縣),沿著黃河到內蒙臨河,北達陰山,南到山西雁門關,東抵遼東的長城,全長達3000多公里。由於長城工程極其艱巨,民工境況非常悲慘,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故事。 漢代除重修秦長城外,又修築了內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長城,以及涼州西段長城。涼州西段長城北起內蒙古居延海(今額濟納旗境內),沿額濟河,經甘肅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門關進入新疆。整座長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構成了一個嚴整的防禦體系。 漢以後的北魏、北齊、隋 、金等朝代都對長城進行過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則進行了全面的重修。明代所修的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邊,全長約6700公里(一萬三干多華里)。整個重修過程前後達100多年,可見工程的浩大和艱巨。其中,山西以東的長城採用內部夯土,外面用磚石砌築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長城全用夯土築成。整座長城上又建有很多關城,關城都建在地勢險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關、居庸關、山海關等。其中嘉峪關是現存長城關城中最完整的一處。它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氣勢雄偉,布局周密,結構嚴謹,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相傳,在修建這座雄關時,不但設計和建造技藝高超,而且連用料的計算也非常精確。在關城建成之後,僅剩了一塊磚,這塊磚被後人放在重關的小樓上,作為紀念。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長城則只剩下一些遺跡了。 綿延萬余里的長城穿越在崇山峻嶺、急流、溪谷等險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艱巨是難以想像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磅礴氣概和聰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國古代測量、規劃設計、建築技術、工程管理以及軍事技術的高超水平。 二、故宮 故宮坐落於北京城的中心,佔地1087畝,合72萬多平方米,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建築傳統和獨待風格。 故宮始建於1406年,是明代永樂皇帝由南京遷都北京時所建的宮城。從總體布局上說,它可分為前後兩部分,即所謂的外朝和內庭。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武英殿作為兩翼,為行使朝政的主要場所。內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寧宮和東西六宮構成,為皇室的生活居住區。按四根柱為一間的傳統進行計算,共有近萬間之多,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宮殿群由紫禁城圍護,城高10米,外又圍以52米寬的護城河。整座城開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南門為午門、北門為玄(神)武門,東門為東華門、西門為西華門。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樓。每座角樓各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結構復雜,式樣奇特,為古建築中罕見的傑作。關於角樓的建造,還流傳有魯班用秫秸編成蟈蟈籠作模型示範的傳說。整個故宮的建築布局嚴謹規則,主次有序,並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間豐富多變。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在城牆墩台上建有一組建築。正中是寬九間的廡殿頂重檐大殿,兩側有聯檐通脊的殿閣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個高大的角亭。這一組建築稱五鳳樓,巍峨壯麗、氣勢渾厚。進午門,經過一個大庭院,再過金水橋,入太和門,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後,依次建築在一個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基台高8.13米,分3層,用漢白玉砌築而成。每層當中都有石雕御路,邊上都裝飾有欄板、望柱和龍頭。據統計,計有透雕欄板1414塊,刻有雲龍翔風圖案的望柱1460根,龍頭1138個。這些石雕裝飾,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同時,在結構功能上又起著排水的作用。欄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龍頭口中,都刻有小洞口。每當下雨,水由龍頭流出,恰似千龍噴水,蔚為大觀。 太和殿又稱金鸞殿,是皇帝發布政令和舉行大典的場所。殿高35.05米,寬63.96米,深37.20米,是故宮最大的建築,也是現存全國最大的木構建築。它的結構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特點。即,先在栓礎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樑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層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過小柱重疊幾層梁,逐層加高,每層的梁逐層縮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層立脊瓜柱,在兩組構架之間橫搭檁枋;在檁上鋪木椽,椽上鋪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於梁架逐層加高,小梁逐層縮短,從而形成斜坡式的屋面;屋檐出挑則採用斗拱承接,既可承重,又可增添裝飾效果,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又一大特色。太和殿即採用這種結構,用73根大木柱支承梁架形成重檐廡殿式屋頂,上檐斗拱出跳單翹三重昂九踩,下檐為單翹重昂七踩。整座建築庄嚴雄偉,富麗堂皇,起著顯示皇權至尊的效果。 與外朝要求宏偉壯麗、庭院開闊明顯不同,作為帝後生活居住區的內庭呈現庭院深邃的特徵,東西六宮各自成一體,排列井然。又有後苑御花園,幽美恬靜,可供游樂。 整個故宮的布局,以午門至神武門作中軸,呈對稱性排列。中軸線向南延伸至天安門,向北延伸至景山,恰與北京古城的中軸線相重合。登上景山,眺望故宮,飛檐重疊,琉璃連片,壯麗輝煌,氣象萬千,堪稱中國傳統建築之瑰寶。 三、頤和園 園林融匯了建築美、藝術美和自然美,它是科技和藝術相互滲透、交融的結果。中國的園林建築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園藝史中獨樹一幟,成就斐然。幾干年來,在中國的大地上創建有成幹上萬的精美園林。頤和園就是現在保存較為完整的大型皇家園林,在中國的傳統園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的園林建築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部,方圓8公里(十六里),佔地4350畝,規模宏偉,景色秀麗。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金代,金章宗曾在此建金水院,是當時的西山八院之一。其山稱金山,引玉泉諸水至山下為池,叫金水池。元時,據說有一老人在山上挖得—個刻有花紋的大石瓮,便改金山之名為瓮山。元世祖曾命郭守敬兩次引玉泉諸水至山下,並把金水池疏浚擴展為大水庫,先後易名叫瓮山泊和大泊湖,俗稱西湖或西海子,挖湖之土運上山加高瓮山,從而成為山高水闊的風景勝地。明代又改瓮山為金山,改瓮山泊為金海,在山上建圓靜寺,在湖畔建好山園行官,總稱好山園,俗稱西湖景。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圓靜寺基礎上,修建大報恩寺,為他的母帝祝壽,並改金山為萬壽山,又對金海進行疏浚,改名昆明湖,整個園林叫清漪園,工程歷時15年建成。自此萬壽山的清漪園,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以及暢春園、圓明園,合稱「三山五園」,而清漪園獨具特色,有「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之譽。令人氣憤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三山五園同遭厄運,被洗劫後又被縱火焚毀,清漪園除個別建築外均成灰燼。1886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歷時10年,進行修建,並改名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掠奪和焚毀,1902年,慈禧再次修復。現存的頤和園,既反映了中國古代園林技藝的高超造詣,也把列強的侵華罪行和清末統治者的腐敗誤國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頤和園繼承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的傳統特點和造園手法,並有所發展。全園的布局,大體可分為東宮門和東山、前山、後山、昆明湖等幾個部分。整個園林有如下幾個突出的持點: 1、以水取勝。水域面積佔全園的3/4,設計者依據水面開閡的特點,進行設計布置,主要建築和風景點部面臨昆明湖,或是俯覽湖面。為避免開闊的湖面顯得單調,用長堤把湖面劃分為幾個區域,還在湖中布置了鳳凰墩、治鏡閣、藻鑒堂等島嶼,以象徵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從而使水域既開闊又富有情趣。 2、湖山結合。湖北岸的萬壽山高58米,好像翠屏峙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前山是全園的中心,正中為一組巨大的建築群,自山頂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閣、檀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以達湖面。其中,琉璃磚瓦的無梁殿(智慧海)和高41米的佛香閣,氣勢雄偉,為最具特色的建築。這組中軸線的兩旁,布置了許多陪襯的建築物。抱山環湖一帶建有長廓和石欄,把湖與山明顯地區分又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3、對比鮮明。前山建築壯麗,金碧輝煌,後山建築隱蔽,風景幽靜;昆明湖浩盪壯闊,後湖(蘇州河)怡靜精巧,東宮門內建築密集,西堤和堤西區景物琉落有致。強烈的反差,使遊人產生不同的感受,從而更添情趣。 4、景隨步轉。依據不同的地理特點,用樓、台、亭、閣、齋、堂、軒、館、曲檻迴廊以及假山花木等組合成各不相同的景點。各景點之間既有明顯的區別,又有有機的聯系,使人們漫步園內,景色隨處變換,層出不窮。 5、借景手法。設計者不僅考慮了園內景物的相互配合借用,而且充分地利用周圍的景色,使西山的峰巒,西堤的煙柳,玉泉山的塔影等,恍如園中的景物。這種園內、園外均有景色的巧妙手法,給人一種園林范圍更加擴大的感受。 6、園中有園。在萬壽山東麓一處地勢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依照無錫惠山

2. 比特幣是什麼東西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在投資之前,建議您先去了解一下項目存在的風險,對項目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鏈上活躍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資或者誤入資金盤。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0-12-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比干菹醢的故事

有關菹醢之刑的記載主要見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據《禮記•檀弓》,孔子的學生中,那位「忠而好勇」的子路在衛國被殺,並被「醢之」。孔子得知消息後,馬上叫人把放著的肉醬都覆蓋起來。《左傳•庄公十二年》載,在宋弒君作亂的南宮萬和猛獲失敗後分別逃往陳和衛,但在宋人的請求下又被陳、衛送回,結果被宋人「皆醢之」。《襄公十九年》載,齊庄公即位之後,少傅夙沙衛「奔高唐以叛」,不過最終還是被庄公捉住「醢衛於軍」。《漢書•黥布傳》載,劉邦因有人告發梁王彭越謀反而將其誅殺,並「盛其醢以遍賜諸侯」。傳到了淮南,淮南王黥布正在打獵,「見醢,因大恐」。凡此種種,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此刑的目的之一在於使他人感到害怕,如《禮記》鄭玄注所說:「醢之者,示欲啖食以怖眾。」一是此刑往往是對反叛者的懲罰,如《漢書》顏師古注所說:「反者被誅,皆以為醢。」
菹醢起源
傳說此刑濫觴於上古時代兩個最大的暴君桀和紂。屈原《離騷》中說:「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王逸註:「菹醢,龍逢、梅伯是也。」意思說屈原這句話是指夏末大臣關龍逢和商代貴族梅伯分別被夏桀和商紂菹醢。桀菹醢關龍逢,他書不言,惟見王逸此注。王逸:是東漢人,所言當有依據。紂菹醢梅伯之事又見於《呂氏春秋•行論篇》:「昔者紂為無道,殺梅伯而醢之,殺鬼侯而脯之,以禮諸侯於廟。」據東漢高誘的注,梅伯和鬼侯都是紂的諸侯。梅伯覺得鬼侯的女兒長得很美,勸紂取之,紂卻聽信了妲己的譖言,說是不漂亮,結果「醢梅伯,脯鬼侯」。這里提到的脯刑與醢刑相近,區別在於醢是剁成肉醬,脯則是曬成肉乾

4. 世界遺產的導游詞

中國38處世界遺產名錄
至2009年6月,中國已有38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5項,自然遺產8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文化景觀1項。
1、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因本世紀二十年代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聞名於世,尤其是1929年發現了第一具北京人頭蓋骨,從而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為止,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及大量骨骼碎塊,代表約40個北京猿人個體。為研究人類早期的生物學演化及早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依據。

根據對文化沉積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之間。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北京人還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
在龍骨山頂部於1930年發掘出生活於2萬年前後的古人類化石,並命名為「山頂洞人」。1973年又發現介於二者年代之間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續和發展。
2、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餘身,飛天40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本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3、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專家在泰山考察時發現,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學價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學和歷史文化價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學與歷史文化價值於一體的神奇大山。
4、長城 1987.12 文化遺產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2002年11月中國唯一的水上長城遼寧九門口長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驗收,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正式掛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位於陝西臨潼縣城東5公里,距西安36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頂部略平,高55米,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對外開放。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 2004.7 文化遺產
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市區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始建於1406年,至今已近600年。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建築群,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殿宇9000多間,其中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即位、誕辰節日慶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宮黃瓦紅牆,金扉朱楹,白玉雕欄,宮闕重疊, 巍峨壯觀,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宮內現收藏珍貴歷代文物和藝術品約100萬件。
2004年7月,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山體偉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主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黃山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自古以來,歷游名山者多以為黃山之美不亞於五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歷代遊客盛贊「天下名景集黃山」,謂泰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衡岳的煙雲,匡廬的飛瀑,雁盪的怪石,峨嵋的清涼,黃山兼而有之。黃山勝景,以峰為體。這里峰林如海,闢地摩天,危崖突兀,幽壑縱橫,美不勝收。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彷彿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黃龍風景名勝區既以獨特的岩溶景觀著稱於世,也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餘種珍貴動物徜徉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風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的美譽。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武凌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總面積369平方公里,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和天子山、楊家界等四大景區組成。主要景觀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內共有3103座奇峰,姿態萬千,蔚為壯觀。加之溝壑縱橫,溪澗密布,森林茂密,人跡罕至,森林覆蓋率85%,植被覆蓋率99%,中、高等植物3000餘種,喬木樹種700餘種,可供觀賞園林花卉多達450種。陸生脊椎動物50科116種。區內地下溶洞串珠貫玉,黃龍洞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是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的組成部分。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絕」而聞名於世。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以「童話世界」、「人間仙境」而著稱的九寨溝位於東經103 ° 46 ′ -104° 4′,北緯 32 ° 51 ′ -33° 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的尕爾納山峰北麓,海拔在 2000 米 至 3000 米 之間,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 435 公里 。
11、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武當山,雄峰峻嶺,標奇孕秀,聳立於中國西部山區城市--十堰市境內,東經1100,北緯320附近。景區「綿亘八百里」。在古代,武當山以「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顯赫地位成為千百年來人們頂禮膜拜的「神峰寶地」;在當代,國務院稱譽武當山古建築群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達到了「仙山瓊閣」的意境,成為我國著名的游覽勝地和宗教活動場所。
12、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1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里。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約90年建成。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14、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遺產
在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現佔地41 公頃,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布達拉宮分為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居中央是紅宮,主要用於宗教事務;兩翼刷白粉的是白宮,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場所。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V)(VI),布達拉宮於1994年12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11月又加入了拉薩的大昭寺。2001年12月,拉薩的羅布林卡也被補充加入此項世界文化遺產。
15、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16、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廬山位於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中游南岸、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濱,是座地壘式斷塊山。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險峻與柔麗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富有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廬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02平方千米,外圍保護地帶500平方千米。廬山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地質公園之稱。
17、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被人們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8、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19、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是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鎮,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古城位於縣境的中部,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20、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天壇位於北京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在世界上享有極大的聲譽。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故宮同時修建,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物都在內壇。南有圓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寬28米,長360米的甬道,把這兩組建築連接起來。天壇的總體設計,從它的建築布局到每一個細部處理,都強調了「天」。它那300多米長的高出地面的甬道,人們登臨其上,環顧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廣闊的天空和那象徵天的祈年殿,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就油然而生。這條甬道又叫海漫大道,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到天壇去拜天等於上天 ,而由人間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遙遠、漫長。
21、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淀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里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後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面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面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22、福建省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北部,屬中亞熱帶地區。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市區海拔210米。地貌層次分明,呈梯狀分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處黃崗山海拔2158米,在我國大陸稱為「華東屋脊」,最低處興田鎮,海拔165米(河床標高海拔160米)。最高與最低點高差1993米,地勢高低相差之大,為全省之最。聞名中外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及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部分位於境內,使武夷山市自然條件具備諸多特異性。
23、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身,銘文10萬余字。
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24、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西遞: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坐落於黃山南麓。 據史料記載,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故里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盪,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
宏村: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2000.11 文化遺產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 2003.7、盛京三陵(遼寧)2004.7
明顯陵: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城東7.5公里純德山的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後的合葬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圓陵墓面積1.83平方公里,是我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國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其「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清東陵: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處的馬蘭峪,界於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園大小建築580座。清東陵是葬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個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園。清東陵堪稱是清朝遺留的中國文化瑰寶。
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寧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寢之一,與河北省遵化縣東陵東西相對而稱西陵。這里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他們的後妃、王爺、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寢十四座,還在配屬建築行宮、永福寺,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規模宏大,體系完整,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
2003年7月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7月,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青城山,位於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風景區,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山內古木參天,群峰環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後山。前山景色優美,文物古跡眾多;後山自然景物原始而華美,如世桃園,綺麗而又神秘。
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28、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

29、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自然遺產
「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橫斷山脈的縱谷地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整個區域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該地區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三個地州,區內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動物、珍貴植物等奇異景觀。
同時,該地區還是16個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長期以來,「三江並流」自然景觀一直是科學家、探險家和旅遊者的嚮往之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美學意義和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30、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遺產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消息,主體坐落於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我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增加到30個。該處入選理由是:建築技藝精湛,堪稱同時代工藝的典範;藝術成就突出,特別是墓葬中的壁畫,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文明內涵富有特色,眾多珍貴文物都反映了高句麗時期獨具特色的文明。高句麗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存續於漢唐期間,前後歷經約705年,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吉林、遼寧等地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物。
31、澳門歷史城區 2005 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是連結相鄰的眾多廣場空間及二十多處歷史建築,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覆蓋范圍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等二十多處歷史建築。
3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7.12 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包括卧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面積9245平方公里,涵蓋成都、阿壩、雅安、甘孜4個市州12個縣。這里生活著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也是全球除熱帶雨林以外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它曾被自然保護國際選定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被全球環境保護組織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區之一。
33、中國安陽殷墟 2006.7.13 文化遺產
中國安陽商代遺址又名殷墟,佔地約24平方公里,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殷墟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34、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6.27 自然遺產
由雲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慶武隆的以天生橋、地縫、天洞為代表的立體喀斯特共同組成,形成於50萬年至3億年間,總面積達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區)面積480平方公里,緩沖區面積980平方公里。
3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
36.福建土樓 2008.7.7 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位於福建閩南、閩西的漳州、龍岩地區,由永定、南靖、華安的「六群四樓」共四十六座土樓組成,包括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其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土樓文化根植於東方血緣倫理關系,是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
37.江西三清山 2008.7.8 自然遺產
三清山位於江西上饒東北部,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

葛洪獻丹
座山峰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道教最高尊神而得名。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四季景色綺麗秀美,三清山有著其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景區邊界合理,有效地保護了景觀的自然性和維護景觀品質所必需區域。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觀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產品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
五台山地處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由東、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環繞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盛夏時節,綠草紅花與台頂千年不化的堅冰為伴,景色秀美,氣候涼爽,又名清涼山。
北台也稱葉斗峰,海拔3058米,素有華北屋脊之稱。西台也稱掛月峰,中台也稱翠岩峰,東台也稱望海峰,南台也稱錦綉峰。五座台山各有特色,各具風韻。每到盛夏,五座台山山花爛漫,香氣四溢,遊人至此,猶如置身花海,令人陶醉。
五台山自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開始建廟,至今歷時近2000年,形成了國內唯一的一處由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並居一山共同講經說法的道場,被譽為中國佛教的縮影、世界著名的佛教聖地。
五台山迄今仍保存著北魏、唐、宋、元、明、清等7個朝代的寺廟建築47處,薈萃了7個朝代的彩塑、5個朝代的壁畫,以及堪稱典範的古建藝術。南禪寺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被譽為中華瑰寶。佛光寺被世人譽為東方古建明珠、亞洲佛光。五台山的標志建築塔院寺大白塔,為我國現存元代覆缽式塔最高建築。

5. 安陽縣曲溝有啥出名的

曲溝鎮位於安陽市西12公里處,東與安陽市殷都區相鄰,西隔洹河與水冶鎮相望,安(陽)李(珍)鐵路和安(陽)林(州)公路,安林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安陽市是華北及東部沿海地區入晉的交通要道。總面積35平方公里,總人口57000人,轄21個行政村。2007年,全鎮財政總收入完成5401萬元,GDP達到15億元,工業總產值5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64元。

曲溝鎮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形成了以湖波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水泥產業;以太行冶金耐材有限責任公司、金方冶金有限公司等為龍頭的冶金輔料產業;以興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鋼鐵產業和以德林水泥設備廠為龍頭的機械製造產業等四大支柱產業。興起了以恆立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天馬植物有限責任公司、康億麵粉有限責任公司、三和麵粉有限責任公司、瑞昕食品廠等為代表的紡織,醫葯,食品加工等新興產業。曲溝鎮連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發展民營企業先進鄉鎮。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曲溝鎮從抓投入入手,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新鎮區建設操作規范,步伐穩健,經過幾年的努力,完成了鎮區長1400米主幹道建設及綠化、亮化;錦綉園住宅區一期工程,建成高檔樓房100套,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二期工建成多層住宅樓8棟,樓房500多套,建築面積54000平方米; 三期工程,建成商品樓房300套,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與商品房建設同步,小區供水、供電、供暖、通信、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均已到位。

曲溝鎮文化底蘊深厚。曲溝抬閣被譽為「華夏一奇」,2007年4月曲溝鎮被命名為「中國抬閣之鄉」。曲溝境內古點眾多,有古洪岩文化遺址,該地出土的石磨是相傳為新石器時代的物品,有2000年歷史的漢代古柏至今仍枝繁葉茂,請護國寺前康熙御碑字跡仍清晰可見,洹河上有「漫水長虹」盛現。近年,曲溝書畫事業空前發展,研習書畫者近3000多人。曲溝廣場文化也成為一景,每周都有群眾自發的曲藝表演。

6.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資料與圖片

明清故宮建於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圍,顯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歷史上,故宮因火災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後妃皇子居住遊玩及奉神的地方。外朝建築高大森嚴,顯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內廷建築則庭院錯落,自成體系,富於情趣。前朝後寢,分工明確,不得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朝寢交接處的乾清門前廣場是體現紫禁城建築禮制規范較為集中的場所。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最後一座,規格等級僅次於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槅扇,坐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台」之上。北面乾清門位居後宮最南端,是帝王正寢乾清宮的正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漢白玉須彌座。其東西兩側的隨牆琉璃門——內左、內右門,分別通向東、西一長街,是去往東西六宮的重要通道。門外設軍機處、九卿朝房,正合《周禮》所謂「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九卿朝房為連檐通脊灰瓦頂,不施斗拱,門窗裝修素樸,台明高僅尺余,進一步烘托出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的宏偉壯麗。

7. 世界遺產資料和圖片手抄報

明清故宮建於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圍,顯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歷史上,故宮因火災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後妃皇子居住遊玩及奉神的地方。外朝建築高大森嚴,顯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內廷建築則庭院錯落,自成體系,富於情趣。前朝後寢,分工明確,不得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朝寢交接處的乾清門前廣場是體現紫禁城建築禮制規范較為集中的場所。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最後一座,規格等級僅次於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槅扇,坐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台」之上。北面乾清門位居後宮最南端,是帝王正寢乾清宮的正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漢白玉須彌座。其東西兩側的隨牆琉璃門——內左、內右門,分別通向東、西一長街,是去往東西六宮的重要通道。門外設軍機處、九卿朝房,正合《周禮》所謂「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九卿朝房為連檐通脊灰瓦頂,不施斗拱,門窗裝修素樸,台明高僅尺余,進一步烘托出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的宏偉壯麗。

圖片無能為力

8. 什麼叫比特幣,通俗一點

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2013年,美國政府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幣價格大漲。

拓展資料: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無限個(其實比特幣是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

許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網站,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包括Mtgox,BTCChina之類的網站,以及淘寶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幣兌換美元、歐元等服務。毫無疑問,比特幣已經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非騰訊Q幣那樣的虛擬貨幣。

9. 關於李白的生平事跡

一、人物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二、生平介紹:
1、年少有為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靖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一方面要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輔弼大臣,這就形成了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但積極入世、關心國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構成他作品進步內容的思想基礎。李白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

2、辭親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讓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承禎。天台道士的司馬承禎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為他造了陽台觀,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他學道。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一見已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後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承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餘,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當在洞庭湖泛舟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毆打致死)。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游,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偉,虎踞龍盤,六朝宮闕歷歷在目。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他認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頹之氣,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李白告別金陵後,從江上前往揚州。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卧病他鄉,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後,又到了姑蘇。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李白由越西歸,回到了荊門。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心切,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於回轉家園。最後,他決定再度漫遊。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裡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後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孫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又幾次出遊,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3、初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唐玄宗即位後,已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因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 情。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另外,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
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何時人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願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極宮,不料竟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沒有機會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喪。好友誠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但李白無意前往。這次去長安,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卻毫無著落,這使李白感到失望並有點憤懣。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也極不得意,只有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4、賜金放還
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一說由道士吳筠引薦)到了長安,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李陽冰《草堂集序》謂:「降輦步迎,如見綺皓(秦漢間「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但唐玄宗只讓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學侍從。三年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 三年長安生活,使李白對朝中種種腐敗、黑暗有了更多的認識。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嶺。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5、再次遠行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籙(道教的秘文)、授道籙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准備重訪江東。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靜湖,往來剡溪等處,徜徉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6、應邀入幕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璘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李白入幕後,力勸永王勤王滅賊,而對於政治上的無遠見,他也作過自我檢討。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並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麼原因,後來不但未見任用,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

7、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齣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一歲。 關於李白之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極富浪漫色彩,說李白在當塗的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與詩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種死法,都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還後不久,就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三、年譜
七零一年(武則天長安元年)李白生。
七零五年 (中宗神龍元年)李白五歲。發蒙讀書始於是年
七一零年(睿宗景雲元年)李白十歲。攻讀《詩》、《書》及諸子百家。
七一五年(開元三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干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
七一八年(開元六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
七二零年(開元八年)李白二十歲。出遊成都、峨嵋山。謁頲於成都。頲甚贊其才,復勵之以學。
七二一年(開元九年)李白二十一歲。春歸家昌明。此後三年均在匡山讀書。
七二四年(開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而踏上遠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
七二五年〔開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歲。春三月自三峽東下。經荊門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在江陵與當時著名的道士司馬承禎相遇。夏遊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內)、廬山(在今江西省境內)。秋遊金陵(即今江蘇省南京市)。
七二六年(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春往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秋,病卧揚州。冬,離揚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至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途經陳州時與李邕相識。結識孟浩然。
七二七年(開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歲。居於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逐家於安陸。
七二八年(開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歲。早春,出遊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與孟浩然相會於斯。
七三零年(開元十八年)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於近日上書自白,終為所拒。初夏,往長安,渴宰相說,並結識其子張相。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別館。又曾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均無結果。暮秋遊邢州(在長安之西)。冬遊坊州(在長安之北)。
七三一年(開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歲。窮愁潦倒於長安,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無賴之徒交往,初夏,離長安,經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縣)。秋到篙山,戀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隱居之意。暮秋,滯留洛陽。
七三二年(開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歲。自春歷夏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識。秋,自洛陽返安陸。途經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結識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游隨州(今湖北省隨縣)。歲未,歸家安陸。
七三三年(開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歲。構石室於安陸白兆山桃花岩。開山田,日以耕種、讀書為生活。
七三五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歲。五月應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秋,滯留太原。
七三六年(開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歲。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門關(今山西省代縣)。南下洛陽與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處,結識岑勛。南返途經襄陽時,與孟浩然再會。是年杜甫二十五歲。在齊魯燕趙一帶漫遊。
七三八年(開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歲。春,又出遊南陽、篙山(元丘的居所)、陳州、楚州(今江蘇省淮安縣)。
七三九年(開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歲。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蘇省寶應縣)。夏,漫遊於吳地(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秋,逆長江西上,經當塗(今安徽當塗縣),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陽縣),適逢王昌齡被貶滴嶺南(今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帶),二人會晤。冬,自巴陵歸安陸。
七四一年(開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歲。居東魯,與韓淮、裴政、孔巢父、張叔明、陶河等隱於祖徠山(在今山東省州市北部),縱酒酣歌,號稱「竹溪六逸」。又以學道為事,意欲出遊越地。
七四二年(玄宗天寶元年)李白四十二歲。四月,游泰山。夏,與子女一道至南陵(今安省南陵縣),欲游越中。玄宗徵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長安。與太子賓客相遇,賀以「謫仙人」稱之,復推薦於朝廷,得玄宗優遇,命為翰林院供奉。
七四三年(天寶二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疏之。
七四四年(天寶三年)李白四十四歲。春正月,送賀知章歸越。三月,自知不為朝廷所用,上書請還山,賜金,離長安而去。初夏,與杜甫識於洛陽。旋往開封,請北海高天師授其道,決心遁入方外。秋,與高適、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屬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吳橋縣北),乞蓋寰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師如貴道士授錄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的道觀紫極宮。還歸任城。
七四五年(天寶四年)李白四十五歲。春在任城。杜甫來東相方。二人同游於任城一帶。夏,與高適、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於濟南。秋,與杜甫復會於郡(今山東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魯郡別杜甫,游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單父(今山東省單縣)。
七四六年(天寶五年)李白四十六歲。春,游魯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癒,又游於魯郡。是年自春以來屢有南遊之念,終於秋末啟程。至宋城,又游梁園(漢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園),旋到揚州。
七四七年(天寶六年)李白四十七歲。春在揚州。旋至金陵,遇崔成甫。南下途中經丹陽(今江蘇省鎮江市)、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秋到越中,往會稽吊賀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台州天台縣西)。冬返金陵,此後二年,留居金陵。
七四八年(天寶七年)李白四十八歲。春在金陵,夏至楊州,秋遊霍山(今安徽省六安縣南),冬到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謁見江太守昊王李抵。
七五一年(天寶十年)李白五十一歲。春在任城。秋滯留在高鳳(後漢的隱士)石門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元丹丘居處。秋末,自開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經河北道、鄴郡(今河南省安陽市)。
七五二年(天寶十一年)李白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途留連。十月,抵達范陽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識安祿山跋啟與邊地戰事之真相,頗感危險,即離范陽而去。
七五三年(天寶十二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自范陽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縣東),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陽縣),繼續沿汾水南下,入潼關(關所在今陝西省,為洛陽與長安之問的要地),登西嶽華山。至歷陽(今安徽省和縣)橫江浦渡長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縣)、句溪、敬亭山等地。
七五五年(天寶十四年)李白五十五歲。夏遊當塗。秋遊秋浦(今安徽省貴池縣),冬返宣城。旋至金陵,獲安祿山亂。門人武諤許去魯中(今山東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別後,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七五六年(肅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歲。歲初,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春在當塗。旋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刻中(今浙江省膝縣)。至漂陽(今江蘇省灤陽縣),與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疊隱居,永王數次下達聘書,幾經猶豫,終於決定下山入其幕府。
七五七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 王東巡歌》。永王兵敗丹陽,李白自丹陽南逃。旋被搏入尋陽獄中。妻宗氏為救其四處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渙與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極力救之,乃獲釋。宋若思辟白為軍幕參謀,以掌軍中文書事務。並隨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縣)。曾兩次贈詩宰相張鎬求救。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
七五八年(肅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歲。李白自尋陽出發,開始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經西塞驛(今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
七六零年(肅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歲。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尋陽,再登廬山。決意遊仙學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縣西北)。歲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七六一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歲。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帶。靠人娠濟為生,聞史朝義勢力復盛,李光弼派兵鎮壓,再次請纓入其軍幕,但因病而半道還。冬初,寄宿於當塗縣令(縣知事)李陽冰處。曾出遊歷陽,旋歸當塗,卧病於斯。
七六二年(代宗寶應元年)李白六十二歲。早春,卧病當塗。晚春三月,作最後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歸當塗,病況日下,自知無望。而李陽冰又退隱在即,欲走無路,精神失常。臨終之際,將平生所著托李陽冰。十一月,卒於當塗,有絕筆《臨終歌》一首。

10.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1、申啟賢(?-1839),字子敬,號鏡汀,延津南街(今河南新鄉)人。清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福建道、江西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尹、倉場侍郎、禮、戶、吏部侍郎、山西巡撫等職。曾提出禁煙主張,為中國近代禁煙運動開啟先河,他的禁煙義舉在黃河故道廣為傳揚。

2、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員,《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諱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號素園,北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人。

崇禎四年進士,歷任知縣、吏部文選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南京國子監博士、大理寺評事、太僕寺丞等職。甲申之變,佳胤殉國死節,贈太僕寺少卿,謚節愍。入清,褒揚忠烈,賜謚端愍。有《申端愍公詩集》、《申端愍公文集》傳世。

3、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

4、申包胥(生卒年不詳),風姓,包氏,名胥,因封於申邑,故稱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孫,又稱王孫包胥。華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吳國軍力攻打楚國,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隨。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責備伍子胥,為復國,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一開始不被答應,申包胥便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史稱「哭秦庭」。

秦哀公親賦《無衣》,發戰車五百乘,遣大夫子滿、子虎救楚。吳國因受秦楚夾擊,加之國內內亂而退兵。楚昭王復國後要封賞申包胥,他堅持不受,帶一家老小逃進山中隱居。從此申包胥被列為中國的忠賢典範。

5、申舟(?-前595年),羋姓,文氏 ,名無畏,字子舟,因被封於申,以邑為氏,別為申氏,又被稱為文之無畏、毋畏、文無畏。楚文王的後代 ,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出使齊國過宋國境時被宋國殺害,楚遂興兵伐宋,引發了楚圍宋商丘之戰。

熱點內容
第一個比特幣記賬軟體 發布:2024-11-17 01:34:42 瀏覽:22
以太坊幣種能常走下去嗎 發布:2024-11-17 01:15:01 瀏覽:884
使用以太坊來找工作和應聘 發布:2024-11-17 01:08:18 瀏覽:111
比特幣大宗交易 發布:2024-11-17 01:02:21 瀏覽:837
比特幣每秒都在變 發布:2024-11-17 01:02:14 瀏覽:141
iphone網頁挖礦賺錢是真的嗎 發布:2024-11-17 00:59:35 瀏覽:541
newdex提usdt慢 發布:2024-11-17 00:53:57 瀏覽:236
node區塊鏈開發 發布:2024-11-17 00:48:00 瀏覽:399
區塊鏈幣交易平台查詢 發布:2024-11-17 00:46:30 瀏覽:971
比特幣應該放在什麼錢包里安全 發布:2024-11-17 00:42:06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