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車禍
㈠ 古代人駕車,是左行還是右行
古代交通法規: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中國曾「以右為尊」,但「靠左走」歷史更悠久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道路交通基本規則就是靠右側行走,或者行駛。這個「靠右走」的規則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真理。但實際上,我國正式「靠右走」的歷史遠不及「靠左走」長遠,這個簡單的規則蘊含著很多歷史典故與淵源。
古代中國,「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不是一成不變的。周、秦、漢時,是「以右為尊」的,從東漢至隋唐、兩宋,逐漸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元朝又規定「以右為尊」,到了明清復改「以左為尊」。
但是,「以右為尊」的傳統在一個地方不適用,那就是乘車和走路之時。古代出行乘車之時,如果是日常出行,多人同乘,那麼坐在左邊的人一定是尊長。如果是戰車,那麼靠右的人一定是長官,靠左的人是車夫。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為了安全。因為古代車行靠左,在戰場上坐在右邊相對安全一些。同樣道理,如果幾個人一同步行出行,那麼,尊長要走在前面,如果尊長需要在行進中與人交談,那麼,地位稍低的人就要靠在右邊,這樣做同樣是為了保障尊長者的安全。對此,宋代大儒朱熹曾對弟子說:「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來左去右」,我國首個「交通習慣」始於唐朝
到了唐代,像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逐漸興起,每天進出城門的人數很多,僅靠「交管人員」每天的疏導,往往無法及時達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唐太宗時期,特別頒布法案規定出入城門必須按照「入由左,出由右」的規定進行。這是我國第一個對交通「來左去右」的規定,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世不僅出入城門按照此規則,其他諸如出入宮殿、房屋、校場、廟宇等也都按此行事。當然,這些規則對皇帝並不適用,因為皇帝自古以來都要走「專用道」,進出「專用門」,如果有他人誤闖或僭越,那等待他的就是「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罪名,輕則流放處斬,重則全家受到連累。
朱熹曾以「靠左走」為例,向弟子說明「君子不欺暗室」的典故。有一天,朱熹與眾弟子行走在山路之上,弟子發現老師一直靠著左邊行走,因為左邊靠近山邊較為危險,弟子就勸老師說,這里是山間小路,沒有必要遵守「靠左走」的習慣,靠右邊走能更方便些。朱熹卻以「君子不欺暗室」為由拒絕了,仍然靠左側行進。他所堅持的觀點就是,君子應該做到人前人後都一樣,即使身邊沒有人,也要和身邊有人一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修身養性。
古羅馬因軍事考慮「靠左走」,並影響整個歐洲
「靠左走」不僅是我國古代的交通習慣,而且在古代歐洲也是同樣的習慣。古代歐洲靠左走的習慣起源於羅馬帝國,主要是由於軍事方面的原因。羅馬帝國的道路多為軍備所設置,騎士們上馬首先要從左側進行,左側路基會稍高些便於上馬,所以演變成為騎士「靠左走」。同時,戰士的佩劍多為身體左側,靠左側行走更有利於防備來自馬路對面的攻擊。如此一來,以軍事立國的羅馬帝國在擴張的過程中,將「靠左走」的「交通規則」帶到了整個歐洲。
必須強調的是,在歐洲道路交通發展過程中,18世紀中期以前並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主要依靠的還是歐洲各國習慣。歐洲「靠左走」的習慣在14世紀初期還受到了教會的影響。在1300年,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同時他還規定,來羅馬朝聖者需要靠左側行走。這一來自宗教的提議影響很大,當時大多數國家都開始修建通向羅馬的道路,教民也都靠左側行走。
當然,也有很多歐洲國家仍然有著自己的獨立風格。比如法、德兩國是傳統大國,道路平坦,乘坐馬車的要比騎馬者更多些,靠右側行駛的馬車更容易保證安全。同時,這兩國農業發達,農民在趕車揮鞭之時,坐在左邊更順手些,所以更多地選擇從右側行駛。但是,法、德兩國貴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習慣。
法國大革命後,革命黨人曾以「革命的恐怖代替反革命的恐怖」,對往日貴族殘酷株連,使得昔日貴族倍感擔心。他們紛紛改變昔日行走習慣,開始與農民一樣靠右側行走以掩蓋自己身份,漸漸地,「靠右走」成為法國新風尚,也成為革命的風向標。隨著拿破崙帝國的節節勝利,大半個歐洲已經臣服法國,包括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比利時、俄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將行路習慣改為「靠右走」。後來,人們發現馬車在高速運行之時,靠右側行駛確實比靠左側更為安全。尤其是在機動車問世以後,「左手駕駛,右手換擋」的方式,遠比「右手駕駛,左手換擋」好得多,自此,「靠右走」開始大規模出現。 [詳細]
古代交通處罰也很嚴:違規就要打屁股
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唐朝國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過百萬,交通管制肯定是當時朝廷要抓的一項重要事務。按照《唐律》規定,在沒有任何公私緣故的情況下,在街道和巷子的人群中,快速駕馬或者駕馬車的,事主將處以用竹板或者荊條打50次脊背的處罰,唐太宗聽說脊背是人的經脈聚集處,因此大發慈悲,改為打屁股。
這里有一則唐代的交通事故趣聞:
在唐代宗李豫時期,中西陸路重要的交通樞紐——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的高昌城發生的一起車禍:一個叫康失芬的僱工正駕牛車把城裡的土坯搬到城外。可能是由於他疲勞駕駛,不幸的事發生了——他的牛車把兩個玩耍的孩子軋傷了。其中一個傷勢嚴重,腰部以下的骨頭全部破碎,性命難保;另一個腰骨損折。這起交通事故發生後,兩個孩子的家長一致決定:打官司。
案件的審理是這樣的:
一個叫「舒」的官員(唐朝公文中官員署名的時候,只署名不寫姓氏)接手了這個案子。他先是查問康失芬,第一次,康失芬承認他趕牛車軋人的事實無誤;第二次,舒詢問康失芬案情詳情,康失芬回答說,牛車是他借來的,由於他對駕車的牛習性不熟悉,當牛奔跑的時候,他努力拉住,但「力所不逮」,終於釀成事故;第三次,舒問康失芬有什麼打算,康失芬表示願為傷者治療,如果受傷的人不幸身死,再按法律來處罰自己。舒最後同意了康失芬的這個意見。
在唐朝對駕車傷人是有法律規定的:
《唐律疏議》卷二十六中,有「街巷人眾中走車馬」一條規定:「諸於城內街巷及人眾中,無故走車馬者笞五十,以故殺人者減斗殺傷一等。」這個法條的意思是:在眾人中跑車馬傷人的,比照斗殺傷之罪減少一等量刑。
《唐律疏議》卷二十一還有「保辜」條款:「諸保辜者,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刀刃及湯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內死者,各依殺人論;其在限外及雖在限內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毆傷法。」保辜是唐代的一個法律用語,意思是在傷害案件中,傷者傷勢尚未確定時,先保留犯罪人的罪名,讓其先為受害人籌錢醫治,然後在一定期限之後,再來量刑處理。
據此規定,康失芬案件的保辜期限是五十日,他今後會被判什麼刑,要根據這五十日之內兩個受傷孩子的病情來判斷。只要有一個人死亡,他就會被判流放三千里,因為其行車傷人,罪行比斗毆輕一個等級,斗毆殺人是死刑,減少一等就是流放三千里了。
「坑馬」的清代交規
古代的路況較差,道路大多崎嶇不平,有雪時路滑,雪化後泥濘,相當難走。為此,清代朝廷制定了一些「交通規則」,盡可能減少雪災期間的交通事故。《大清律例》規定:因為天氣關系騎馬撞傷人的,賠償醫葯費,還得把坐騎賠給傷者。如果把人撞死了,打一百大板,坐牢三年,另外賠償死者家屬喪葬費,其坐騎則被官府沒收。
現在一下雪,可能會出現計程車私自漲價的情況,清代亦是如此。嘉慶年間,某文士客居滄州,適逢大雪天,本來在滄州地面雇一驢車,一天只要四百文錢,因為下雪,車價漲了一倍,該文士感嘆道:「雇驢沖雪非容易,日費青錢八百文。」有時候你多掏一倍車價,也不見得能僱到車,因為下雪天車夫生意極好,「雪地呼車時辰久,靠著門旁叫腿麻。」跟現在雪天市民出門一直打不到車的情形很相似。 [詳細]
古代馬車
我有特殊的開車技巧:古代的那些「老司機們」
在古代,雖然不作硬性規定,但在正式上路之前,司機們還是要經過專門培訓的。因此,《周禮》說,子弟入學要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御」就是指駕車。
駕駛高手也出交通事故
《莊子》中說,有個叫東野稷的人,車技很好,想在魯庄公面前露一手,轉行混個一官半職。庄公也是個愛車一族,就讓他試車,東野稷直行時,車輪碾下的痕跡像木匠畫的墨線那樣直;拐彎時,車轍像用圓規畫的圈那麼圓。庄公覺得,綉花也不過如此,索性就讓他照這個圖案,再跑上100圈。
當時有個叫顏闔的,說東野稷會出事,庄公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東野稷果真出了交通事故。庄公很驚訝,問顏闔,你怎麼知道他要出事故?顏闔說,他的駕駛技術雖然高超,但馬已疲乏,這個時候再讓他開車,怎能不出事故?
《列子》中說,造父剛開始向泰豆氏學車,教練什麼技術也沒教他,只對他做了體能測試,豎了一根根木樁,來回疾走。測試合格後,教練才指點他。教練說,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的人,應當是雙手熟練地握緊韁繩,靠心指揮,上路後內心放鬆,身體端坐正直,6根韁繩不亂,24隻馬蹄落地不差分毫,如果駕車達到這樣的境界,車道的寬窄,只要能容下車輪和馬蹄也就夠了。
晏子的司機上演逆襲
晏子的司機也是一名神車手。晏子做了齊國宰相,他的駕駛員仗著為領導開車,人又長得高富帥,坐在前排駕駛座上,於是就擺譜,顯得趾高氣揚。
有一天,晏子的司機駕車從自家門口經過,他的老婆從門縫里看他。等到下班回家,老婆和他鬧離婚。司機傻了,他問老婆,過得好好的,為什麼就不想一起過呢?老婆說,你看看人家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三代的老臣,擁有尊貴的地位,坐在車上卻低調謙虛。而你呢?堂堂七尺男兒,不能建功立業,只能去給人家開車,還神氣活現,輕佻張揚,我怎麼能不離開你?
司機聽後,恍然大悟,再開車時,神態就變得淡定下來。坐在後排的晏子發現有異,問是怎麼回事。司機就把他老婆的話如實稟告,晏子感嘆他知錯就改,推薦他做了大夫,成為了公務員。
得罪駕駛員 後果很嚴重
在坊間流傳的版本里,陳勝在撤退途中,拚命地催促駕駛員庄賈加速行駛。陳勝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駕駛員也不斷地提速,無奈馬跑累了會慢下來,庄賈遭到陳勝的辱罵,車開到城父集附近,一怒之下,殺了陳勝。因此,《史記》記載,「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庄賈殺以降秦。」
無獨有偶。春秋時,鄭國和宋國交戰,宋將華元燉羊肉犒勞士兵,偏偏到了車夫羊斟這里沒有了。羊斟沒吃上肉,嘴上不說,心裡卻想不通。次日交兵,華元剛上車,羊斟一抖韁繩,直奔鄭國大營。華元納悶:你小子這是往哪兒去?羊斟說:分羊肉你說了算,去哪兒我說了算,徑直投降去了。因為小小一塊羊肉,得罪了司機,弓弩尚未拉開,戰鼓尚未擂響,就已決定輸贏勝負。
漢高祖劉邦的「專職司機」
趕車之事非常重要,以至於古代為此專門設立了管理機構,即「太僕寺」,其長官也被稱為「太僕」。最有名的太僕當屬漢高祖劉邦的「專職司機」夏侯嬰了。
夏侯嬰和劉邦是鐵哥們兒,早年就在沛縣趕車。由於他和劉邦的特殊關系以及職業素養,在劉邦得勢後,被劉邦任命為「御前司機」。一次,劉邦被項羽打敗,為了盡快逃走,他竟要撇下自己的一對兒女。夏侯嬰見此情景,二話不說,將兩個孩子夾在自己的左右腋下,然後駕車撤退。不料這時劉邦非但不幫忙,竟然還在一旁揮劍亂剁。好在夏侯嬰駕車技術嫻熟,最終安然無恙地將兩個孩子送到了安全地方。夏侯嬰長期擔任太僕一職,直到劉邦去世。之後又作為太僕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呂後把緊靠在皇宮北面的一等宅第賜給他,名為「近我」,表示對夏侯嬰的格外尊寵。孝惠帝死去後,他又以太僕之職侍奉高後。等到呂後去世,代王劉恆來到京城時,夏侯嬰又以太僕的身份和東牟侯劉興居一起入皇宮清理宮室,用天子的法駕到代王府第里去迎接代王劉恆,和大臣們一起立代王為孝文皇帝,夏侯嬰仍然擔任太僕。八年之後去世,謚號為文侯。太僕為九卿之一,夏侯嬰常任太僕,這地位相當於「副國級」了。
古代司機需要什麼才能
古代帝王、諸侯的「專車司機」職稱為「御戎」,簡稱「御」,那時候對「御戎」的要求都很高端,不僅要求一專多能,而且必須極度忠誠。
第一是要專,當然是駕馭馬車的專長。那時候的馬匹剛經過馴化,野性十足,不是馴馬高手根本無法駕馭。此外,還要會拆卸馬車,成為合格的修車工。
二是要兼備保鏢的才能。那個年月不太平,凶禽猛獸也多。而且,那會兒車況不好,路況也出奇差勁,因而馬車無法搭乘眾多保鏢,一般來說,只能搭乘一個副司機兼保鏢「車右」。車右雖說一般都是武藝高強的硬手,但也有好漢難敵四手的時候,所以,車夫還必須兼任第二保鏢的角色,一旦遇到車右一個人無法抵禦的危險,而驅車也難以脫離時,車夫也得操傢伙加入戰斗。
三是要兼備助理的才能。出門在外,主人的吃喝拉撒睡,車夫和車右得照顧。主人有什麼指令,得傳達;下面有什麼情況,也得隨時通報。
四是要兼備參謀的才能。車子一旦進入行駛狀態,離主人最近的就是車夫和車右兩個人了,主人問到什麼事,一問三不知是不行的。極度忠誠更重要,車子一動,主人的性命差不多就等於掌握在車夫手裡,這車夫心眼一歪,製造點車禍什麼的,主人可就慘了。正因為「御戎」的職位如此重要,對其才能的要求如此高端,所以那時候的御戎很多在後來當上了卿士,也就是執政大臣。
㈡ 以太小丑平台是不是騙局
以太小丑是最大的騙子,大家千萬不要玩,起初讓你搶小丑,形成泡沫就把你的錢轉換成C幣,他們平台的錢,然後每天釋放千分之一,讓你買C幣加快釋放速度。最後你剛買多了,他們又降低C幣的價格。我祝以太小丑的所有家人,天天遇車禍,這樣大家少上當
㈢ 推薦幾部關於迷戀或幻覺 和記憶的電影
能說出記憶算片和蝴蝶效應,可見樓主品味不錯
致命ID 你一次能看懂算你本事了
冤獄 奧斯卡影帝布羅迪主演的,遊走於現實和虛幻之間的驚悚片
機械師 隆重推薦,主角是我最喜歡的克里斯蒂安貝爾,為演這部片子瘋狂減肥,敬業啊
推薦下 三更系列 兩部,六個小短片,都不錯
早期有部鐵皮鼓,不知道樓主看過沒
㈣ 了解使用過【長城寬頻小區乙太網】的朋友進
1樓的有病嗎·····
我之前用過網通,很便宜2M700多,但是玩不了游戲,無論玩網通區還是電信區都卡··很苦惱的堅持了1年,終於可以換,換了鐵通·900多,沒什麼特別好的也沒什麼特別壞的
然後到了今年國慶,鐵通到期了,想再試試別的寬頻,電信的貴到離譜,永遠不考慮,還剩下長城寬頻,問到1380一年送3個月,感覺還可以,就辦了,辦理人員很熱情很迅速,個人挺滿意他們的服務態度。
辦的時候他還跟我說長城限BT,像比特精靈,電驢那些一般都不能用,但是可以用迅雷下載BT資源,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BT資源用迅雷下可以達到普通寬頻的200K速度,而一些迅雷資源,居然可以達到1M一秒的速度,連用迅雷看看看電影都有700多K的讀取速度,看電影完全不卡(他們的解釋是和迅雷有合作關系,所以速度有優化)對我這習慣了200K的人來說無非是個天大的福音。
玩游戲也挺順暢的,我玩的是DNF,出名的卡機掉線游戲,但是用長城的很少會卡機掉線,遠比以前的網通鐵通穩定(電信不清楚,可能會更順暢把,畢竟人家敢賣1980一年···)
現在用長城2個月了,一切順利,毫無問題,如果你不信大不了+我Q看我的下載速度·670878616·祝你用得開心=v=
㈤ 莆田名人
巍巍壺公山,清清蘭溪水。壺公山水孕育著這片神奇的土地。地靈則人傑,自陳朝鄭露「開莆來學」,這里便是人才的搖籃。
莆田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曾被譽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自唐以來1200多年間,涌現出2345多名進士,12名狀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國二十四史中立傳,有99部興化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有「一家九刺史」、「一門五學士」、「一戶六進士」、「一科兩狀元」、「魁亞占雙標」、「兄弟兩宰相」、「六部尚書佔五部」、「父子兄弟同朝為官」的風流佳話。他們恰似燦爛的群星,在歷史的銀河裡閃爍,各領風騷,垂範後人。
唐 ● 宋
林披(公元733 - 802年) 字茂則、茂彥,號師道,莆田縣人。唐天寶十一年(752年),明經擢第,為將樂令、遷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縣)司馬、康州(今廣東德慶)刺史,貶臨汀郡曹椽,改臨江(今四川忠縣)令。後授臨汀別駕知州事。官終檢校太子兼蘇州別駕,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刺史,世號「九牧林家」。
徐寅(生卒年不詳) 字昭夢,荔城區人。唐乾寧元年(894)舉進士,梁開平元年(907)再試進士,中第一名。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太祖怒削其名籍。東歸,閩王審知禮聘入幕,官秘書省正字。後歸鄉隱居。有《徐正字集》、為清代《四庫全書》收錄,詩亦收錄於《全唐詩》中。
黃滔(公元840 - 911年) 字文江,荔城區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官國子四門博士,因宦官亂政,憤然棄職回鄉。王審知主閩,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是晚唐著名詩人,《全唐詩》收錄其詩作一百多首。還編輯唐代福建人詩作總集《泉山秀句集》30卷,對保護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學家,人稱閩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黃御史集》被收錄於《四庫全書》和《叢書集成》中。
翁承贊(公元859 - 932年) 字文堯,祖居莆田縣興福里竹嘯庄(今北高鎮竹庄村),後移居漆林里(今屬福清縣新厝鄉七林村)。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生。唐乾寧三(896年),承贊以進士第三人被選為探花使。擢博學宏詞科,授京兆尹參軍,累遷右拾遺,戶部員外郞。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自立,國號梁,以承贊為右諫議大夫。開平四年(910年),又以承贊為冊禮使,冊封王審知為閩王,承贊次為王審知所賞識。其從子乾度,官左補闕,乾度有子六人:處厚、處恭、處易、處朴、處廉、處休,相繼於宋建隆(960~963年)、開寶(968~976 年)、雍熙年間(948~987年)進士及第。時稱「六桂聯芳」。宋時建有「六桂祠」至今尚存(在今黃石鎮清中村)。
陳洪進(公元914 - 985年) 字濟川、致先,仙游縣楓亭人。行伍出身,投泉州指揮使留從效手下,以軍功被閩主王延政封為馬步軍都校。公元945年,泉州置清源軍,陳洪進調為清源統軍使,後升清源軍節度,兼漳、泉二州觀察使。宋開寶八年(975),宋太宗即位後,陳洪進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於太平興國三年(978)獻泉、漳二州所轄14個縣,歸入宋朝版圖,為國家統一作出積極貢獻,被授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次年,隨太宗收復太原,後被晉封為杞國公、岐國公,賜府第於開封祥符縣。公元985年病歿,朝廷廢朝二日,宋太宗贈中書令,謚「忠順」,追封為東海南康郡王。
林默(公元960-987年) 莆田縣人,晉代晉安郡(今福建福州市)王林祿之十二世女錄,唐閩中望族九牧林之後。其父林惟愨,官都巡檢,居湄洲嶼(今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林默生於宋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時。出世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名曰「默」。自幼聰穎,不類諸女;八歲從塾師訓讀,悉解文義;十歲始喜凈幾焚香,頌經禮佛。自小即習水性,善駕舟、泅水,通曉氣象與海道。十六歲起,矢志不嫁,專為商人、漁民救險排難,被人稱為「神姑」。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實九逝世。不久,鄉要在湄洲島上立祠祀之,號「通賢靈女」,尊為「媽祖」或「娘媽」,並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節。由此日趨神化,被海上商人、漁民奉為「海上救護神」。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始特賜「順濟」廟額;南宋時多次被封為「夫人」、「妃」;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加封「天妃」。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平安往返,曾奏建南京、太倉、長樂天妃行宮,立碑紀念;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進封「天後」。至今,海內外許多地方均有奉祀媽祖廟宇。
蔡襄(公元1011 - 1067年) 字君謨, 號莆陽居士,仙游縣楓亭人。宋天聖八年(1030)登進士,時年19歲。歷任諫官、樞密直學士,龍圖閣學士,翰林院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歷知泉州、福州、杭州、開封府事。他剛正不阿,仗義直言。景ネ右 (1036)三年,范仲淹等四臣反對權相呂夷簡而遭貶謫,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抨擊此事,名聲大震,時年25歲。在任地方官時,他關心百姓疾苦,免除苛雜賦稅 ,興修水利,綠化官道,禁止陋俗,造福於民。宋慶歷四年(1044),他奏減福州丁口稅;出任泉州時,主持修造中外聞名的洛陽橋(萬安橋),促進了泉州貿易的繁榮和發展。他還撰寫《荔枝譜》和《茶錄》等書,為茶、果栽培作出傑出的貢獻。《荔枝譜》為世界上最早的果樹栽培學專著之一,近年被譯為英法等國文字,流傳海外。詩文造詣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傳世;擅長書法,與蘇軾、黃庭堅、米芾齊名,稱為宋四大家,墨跡有《謝賜御書詩》傳世。蔡襄病逝後,大文學家歐陽修為其撰寫墓誌銘,葬於仙游縣楓亭錦嶺。
蔡京(公元1047 - 1126年) 字元長,仙游縣楓亭人。北宋熙寧三年(1070),與其弟蔡卞同榜進士,初任浙江錢塘(今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潛山)推官。後任起居郎,出使遼國,回來後被提升為中書舍人。曾參與支持王安石變法。宋元ネ右 元年(1086)司馬光任宰相,廢止王安石新法,復差役制,蔡京又積極追隨司馬光,受到賞識。紹聖元年(1094),蔡京任戶部尚書,此時司馬光已死,他又幫助章忄享重行新法,推行雇役制,又得章忄享 賞識。後徽宗即位,蔡京被降為端明殿龍圖閣學士,不久又貶至杭州任職。崇寧元年(1102)後,蔡京又被重用,歷任大名府知府、戶部尚書、左丞、右僕射、太師等職,先後五度為相。他盡復新法,貶元ネ右 諸臣為「奸黨」,立黨人碑,立於端禮門及各地官廳;又力倡「豐亨豫大」之說,大興土木,建造宮殿,設立道觀,加重百姓負擔。蔡京晚年誤國,宋靖康時(1126),被欽宗皇帝放逐嶺南(今廣東廣州),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時年80歲。
鄭樵(公元1104 - 1162年)字漁仲。世稱「夾氵祭」先生、「 溪西 」先生。 涵江區人。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16歲時從族兄鄭厚在越王山下結廬苦讀,博覽群書,不事科舉,立志要「匯天下之書為一書」。他30年著書,10年搜訪圖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他第一個創立中國通史體系,寫成《通志》200卷、500多萬字,與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並稱「天下三通」, 後人對其評價極高。《通志》、《爾雅注》、《夾氵祭 遺稿》、《六經輿論》等皆收入《四庫全書》。
葉禺頁 (公元1100 - 1167年) 字子昂,仙游縣人,宋紹興二年(1132)進士。初任南海縣(今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北部)主簿兼代縣尉,後知常州(今江蘇常州市)。孝宗即位,召為尚書郎和右司諫,歷吏部侍郎、代理吏部尚書。乾道元年(1165),改任簽書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兼樞密院事。次年一度罷政,後又召為尚書左僕射等職。卒後累贈少師,謚「正簡」。葉禺頁為人朴實,清廉公正,嚴以律己,不圖私利。自初入仕至為相,田宅不改其舊。
陳俊卿(公元1113 - 1186年) 字應求,莆田市荔城區人。宋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二名,授泉州觀察推官。後調睦宗院教授,以校書郎召為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不肯依附秦檜,主張抗金,反對議和。孝宗即位,他受重用,遷中書舍人,帶職任江淮宣撫判官兼代理建康府(今江蘇南京)事。乾道元年(1165)入京,為吏部侍郎,同修國史。乾道四年(1168)任宰相,以選賢舉能為己任。淳熙八年(1181),上書告老還鄉。卒前,他手書示諸子勿祈恩澤,勿請謚樹碑。卒後,孝宗贈太師,謚正獻。朱熹遠道來莆弔唁,並為之撰寫行狀。
林光朝(公元1114 - 1178年) 字謙之,號艾軒,荔城區人,宋隆興元年(1163)進士。早年得理學名儒周敦頤濂洛學派真傳,講學於莆田東井、紅泉、蒲弄等書堂,後世學者稱其為「紅泉學派」,尊為「南夫子」。他以名儒召對,任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官終工部侍郎,謚「文節」。有《艾軒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中。
鄭僑(公元1132 - 1202年) 字惠叔,號回溪,仙游縣人。宋乾道五年(1169)考中狀元。歷任轉校書郎、著作佐郎、國史院編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任給事中、禮部郎中兼侍講等職。曾任建寧(今福建建甌縣)、建康(今南京)、福州知府。寧宗即位,召其為吏部尚書。慶元元年後,拜參知政事,進知樞密院事,及資政殿大學士,拜觀文殿學士等。晚年辭官返鄉,卒後贈太師、郇國公,謚「忠惠」。
陳讜(公元1135-1216年) 字正仲,仙游縣人。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進士,在甌寧(今福建省建甌縣)、泉州等地任職,升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以直言觸犯當朝宰相陳自強,調任太常少卿奉祠。後起用為兵部侍郎,因上書不納,遂乞外任,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寧國府。旋除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國宮。寧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告老還鄉,卒封清源郡(今福建泉州市)侯,贈通議大夫。曾倡建仙游安利橋、石馬橋、金鳳橋等。平生博覽群書,詩文雅緻,擅長書法,楷寫尤為雄健有力。
王邁(公元1184 - 1248年) 字實之,號癯軒,仙游縣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進士。歷任殿試詳定官、南外睦宗院教授、潭州(今湖南長沙市)觀察推官、贛州、吉州(今江西吉安市)通判,和邵武軍知軍等職。為官公正,敢於直言強諫。受當朝宰相鄭清之器重。王邁還是南宋詩人、文學家,著有《癯軒集》27卷,收入《四庫全書》。
劉克庄(公元1187 - 1269年) 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荔城區人。宋嘉定二年(1209)以蔭入仕,淳ネ右 元年(1241)特賜同進士。歷任桂州(今廣西桂林)幕、建陽知縣、福建帥司參議、廣州提舉、潮州通判等職,以太府少卿任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兼崇政殿說書、中書舍人,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漳州、福建提刑。再召入詞館同修撰、起居舍人、侍講。累遷兵部侍郎,權工部尚書兼侍讀。卒後,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定」。劉克庄秉性耿直,不滿當權者埋沒賢能,敢於抨擊朝政弊端,一生為官30多載,落職九次。因其政治抱負無法施展,遂傾注畢生精力於文章詩詞。其詞有辛棄疾,陸游詞風,洋溢著愛國憫民思想,是宋詞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人編輯其作品,稱《後村居士大全集》190卷,收入《四庫全書》。
陳文龍(公元1232 - 1277年) 字君賁、德剛,荔城區人。原名子龍,宋咸淳五年(1269)中狀元,度宗賜名文龍。先後任秘書省正字、鎮東(今吉林省西北部)軍節度判官、崇政殿說書、監察御史、撫州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參知政事、興化知軍、閩廣宣撫等職。陳文龍是南宋抗元將領,曾上書彈劾宰相賈似道一味求和誤國,遭打擊,憤而辭官。元兵陷福州後,派人勸降,遭嚴辭拒絕,並斬招降使,傾盡家財募兵,打出「生為宋臣,死為宋鬼」旗幟,堅守興化城。後因叛將開城降元被捕,誘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絕食。經杭州拜謁岳飛廟時,氣絕而死,葬於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後人譽為福建的「岳飛」。
元 ● 明
陳旅(公元1288 - 1343年) 字眾仲,號荔溪,秀嶼區人。少篤學,薦為閩海儒學官。後至京都與翰林侍講學士虞集結為文章知己,由趙世延極力推薦,授為國子助教。元統二年(1334),出任浙江儒學副提舉。二年後應召入京,任翰林文字官,遷國子監丞,除文林郎。主張推崇孔孟,仁政愛民。是元代福建著名的文學家,著有《安雅堂集》13卷,收錄於《四庫全書》。
柯潛(公元1423 - 1473年) 字孟時,號竹岩,城廂區人。明景泰二年(1451)狀元及第,歷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學士掌院事。奉命主持兩京鄉試一科、禮部會試二科,任東宮講官、侍經筵等職。所為文章、平妥整潔,詩律清婉。有《竹岩集》收錄於《四庫全書》。
黃仲昭(公元1435 - 1508年) 原名潛,字行,號未軒,莆田市城廂區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舉進士,授編修。因上奏《諫元宵賦煙火詩疏》,被稱為翰林四諫之一。皇帝覽疏大怒,謫貶湘潭知縣,改南京大理寺評事。弘治元年(1488),黃仲紹才被起用為江西提學僉事,不久辭職歸里,以講學著述為事。他在文學、理學、方誌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世稱「未軒先生」。著有《未軒集》12卷;編撰《八閩通志》、《延平府志》、《邵武府志》、《興化府志》、《南平縣志》等,皆被《四庫全書》收錄。
鄭紀(公元1438 - 1513年) 字廷綱,號東園,仙游縣度尾鎮人。明天順四年(1460)二甲進士。歷任國子祭酒、翰林庶吉士、浙江按察副使、南京左通政、南京戶部侍郎、大司徒等職。卒後贈戶部尚書。他一生經歷英宗、憲宗、孝宗三朝,人稱「三朝元老」。鄭紀為官正直。憲宗時,目睹朝政腐敗,不顧殺身之禍,上「太平十策」奏章。要憲宗「遠姦邪,任忠良,恤民命,興禮教」。因忠言未被採納,憤然辭官歸里,隱居二十多年。在家鄉興學勸耕,植樹造林,倡修橋梁,崇尚勤儉,做了不少有利於家鄉人民的好事。晚年又被起用,任浙江副使,撥糧賑濟災民;上疏朝廷,免除仙游軍戶役的苛法,減免錢糧。終因受奸臣排擠,再度引退。歸隱後還上了19道奏章,為民請命。鄭紀博學多才,有《鄭東園文集》、《歸田錄》等傳世。
柯維騏(公元1497 - 1574年) 字奇純,號希齋,莆田市城廂區人。明嘉靖二年(1523)進士。授官南京戶部主事,不赴任,閉戶專志讀書,家居50年足不入公府,四方從學者四百餘人,教以務實志、實功、實用之學。地方官十八次薦於朝廷,詔授承德郎,即致仕。著有《宋史新編》200卷。《續莆陽文獻》24卷、《史記考要》10卷及詩文《藝餘集》、《河汾傳》等。今城廂區東岩山下柯氏祠堂,即柯維騏編撰《宋史新編》的地方,有修史堂。
林兆恩(公元1517 - 1598年) 字懋勛,號龍江,道號子穀子,世稱「三教先生」,教徒尊為「三一教主」「三教度世大宗師」。 荔城區赤柱巷人。他無意科舉,專研宋儒和當時王陽明的「身心性命」之學說。他認為儒、道、釋三教的本源是相通的,創立儒、道、釋「三教歸一」學說,著有《三教正宗統論》36卷,勸人為善,反對邪惡。其學說影響深且廣,弟子幾遍天下,國內外許多地方均有規模不一的「三教祠」。林兆恩曾在城廂區東岩山報恩寺前的「東山樵舍」講學,其信徒把此處稱為「宗孔祠」,也被世人稱之為「麟山祖祠」。嘉靖年間,倭寇騷擾閩浙沿海,莆田受害甚烈,林兆恩呈《防倭管見》於官府,並傾盡家產賑濟難民,收埋屍骨二萬二千餘身;曾創「艮背法」(氣功),著有《九序圖》一書,用以防病健身,救治當時兵災後的流行瘟疫。
林潤(公元1530 - 1569年) 字若雨,號念堂,荔城區下務巷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初任臨川(今江西撫洲)知縣,後授南京山東道御史。林潤剛正不阿,正色立朝。當時嚴嵩、嚴世蕃父子權橫朝野,林潤毫無媚骨,彈劾嚴嵩死黨鄢懋卿五大罪狀,數列嚴世蕃不赴謫所,藏在老家占田地、蓋府第,凌辱官民、有「負險不臣之心」等罪狀。使嚴家父子伏誅。《明史》評嚴嵩父子之敗,及「發於鄒應龍,成於林潤」。
陳經邦(公元1536 - 1616年)字公望,號肅庵,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授翰林編修。隆慶時,陳經邦被選任東宮太子朱翊鈞的講讀官。太子登位時才十歲,仍以經邦侍講讀。由於他態度懇切,講讀明白,深得萬曆帝聖意,屢獲晉封,官至禮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陳經邦還對國家政令、興革利害多所條陳,皇帝亦予以採納,並御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此匾已於「文革」期間毀壞)。因為萬曆皇帝成年後貪圖宮闈享樂,委政於輔臣,而陳經邦常與輔臣議事不合,受到排擠。40歲時,陳經邦請求退休,前後在家達30年,終不得重用。
曾鯨(公元1568-1650年)字波臣,莆田人。明代著名的肖像畫大師,承古代人物畫大師顧愷之「以形寫神」的手法,並大膽吸收西洋畫法,熔中西於一爐,創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凹凸法」,人稱「波臣派」。所畫肖像,神情生動、逼真,如鏡取影,前無古人。在明清兩代畫家中,享有很高聲望。《中國繪畫史》稱其肖像畫在朱明王朝三百年間,首屈一指。傳世有《黃道周像》、《黃宗羲像》、《謝在杭像》、《錢澄之像》、《張岱像》等,皆屬珍品。
宋珏(公元1576-1632年) 字比玉。自號荔支仙,又號浪道人。莆田縣(今城廂區)人。肄業國子監,不久棄去,寄寓南京、蘇州、杭州等地三十餘年。平生落魄,而疏財仗義,濟急排難,無所避畏,為人所難能。長於書法,章、行、草俱佳,規撫《夏承碑》甚蒼古。善畫能詩,時稱為三絕。尤擅長山水畫,《國朝畫征錄》稱其「能脫盡畫史習氣,自是士人高致,其寫松樹尢秀絕。」詩情畫筆,傾倒名流,片紙隻字,皆成珍寶,外國使才多以重金購其作品。此外,又工篆刻,首創以八分入印,自成一家,世稱「莆田派」或「閩派」。手刻有《古香齋寶藏蔡帖》、《荔枝譜》等。
林蘭友(公元1594 - 1659年) 字翰荃,號自芳,別號猗齋,仙游縣楓亭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授廣西臨桂知縣,後任南京湖廣道監察御史。任職期間,發奸剔弊,不畏權貴,不徇鄉情,曾一日三劾薛大豐(蘭友同鄉,少時同就讀於楓亭塔斗山會心書院),轟動朝野,人稱「鐵面御史」。後因上疏論大臣楊嗣昌反被謫貶為浙江按察司充散員,旋又起用為光祿寺卿,調南京吏部考功員外郎。崇禎末年,李自成入北京,蘭友被捕,旋脫身歸故里。明唐王立於福洲,起用為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出漳、泉督師,力圖恢復明朝,卻以失敗告終,帶全家逃往海島,隱居15年,後病卒。親屬將靈柩運回故鄉,葬於楓亭九社登乾山麓。
清 ● 民國 ● 現代
郭尚先(公元1785 - 1832年) 字元開,號蘭石,荔城區人。清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貴州鄉試主考官、編修提督四川學政、翰林院侍講,官終大理寺卿。他精鑒賞,長書法、工墨畫。作品嘗為仁宗皇帝賞識,時人視若珍寶,墨跡流傳入朝鮮、日本,多為故宮收藏。著作有《芳堅館題跋》、《芳堅館印字》、《增默庵文集》、《使蜀日記》等傳世。
江春霖(公元1854 - 1918年) 字仲默,號杏村、梅陽山人,莆田縣萩蘆人。光緒二十年(1894)進士,名列第一。他先後歷任江南、新疆、遼沈、河南、四川諸道監察御史,訪察吏治,不避權貴。前後六年,封奏六十多起,與慶親王、袁世凱、徐世昌、孫寶琦等權貴抗爭,聲震朝野。宣統二年(1910)被罷官歸里。從此,厭談政治,致力於公益事業,任修築韓壩海堤、萩蘆溪大橋等董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任總統,請他出山任福建宣慰使,授其二等嘉禾勛章,均被拒絕。有《江御史奏議》、《梅陽山人詩文集》著作傳世。
李霞(公元1871 - 1938年) 字雲仙,號髓石子,仙游縣賴店人。少時隨伯父(民間雕刻藝人)學畫,為廟宇作壁畫。16歲始以賣畫為生。1908年在北京故宮以《麻姑晉酒圖》譽滿京城,被稱為「麻姑李」。1910年,先後在南京、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轟動一時。1914年,其名作《十八羅漢渡江圖》被選送巴拿馬參加世界博覽會,獲優等獎章。1923年所繪的《函谷跨牛圖》在美國紐約賽會上又獲優等獎章。李霞的人物畫多取材於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及神話,筆法神逸,老練奔放,繼承中國畫傳統技法,又有獨特藝術風格。李霞一生遍游名山大川,追求藝術真諦,成就卓著,為祖國畫壇增添光彩。抗日戰爭期間,他抱病賣畫,捐助抗戰,直至病逝,精神可嘉。
張琴(公元1876 - 1952年) 字治如,號石匏老人,莆田市城廂區人。光緒三十年(1904)進士,是興化科舉以來的最後一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次年,廢科舉,興學堂,首任興化第一所官辦興郡中學監督(校長)。民國成立,被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在北京與愛國人士創辦《亞東新聞》報,任主筆。因該報文章揭露袁世凱圖謀帝制,剌殺宋教仁等內容,被袁世凱拘留,報紙亦遭封禁。民國六年(1917年)赴廣州出席國會非常會議,擁戴孫中山,受聘為杜起雲師長秘書。後歸故里著述,有《六書考源》、《桐雲軒碑帖題跋》、《讀爾雅稿》、《莆田縣志稿》、《桐雲軒畫集》、《桐雲軒詩文集》等。
李耕(公元1885 - 1964年) 仙游縣人,原名李實堅,字硯農,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歷任福建文史館研究員、福建省政協委員、仙游縣政協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祖父、父親都是民間畫師,成人後,他能吸取唐寅、黃慎諸名家之長。筆法超脫老練,形、神、韻三者兼備,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他繪畫的《彌勒佛》曾在1926年華東五省畫展中獲第一名。徐悲鴻評贊「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揮毫恣肆,可追蹤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李耕為人正直,品德高尚,廣收門徒,培養了一大批後起之秀,為國畫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有《畫論》、《菜根精舍》等論著傳世。1954年,仙游縣建有李耕國畫研究所。
歐元懷(1893-1978年) 字愧安。莆田市城廂區人。1915年赴美國,先後在西南大學文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22年畢業回國,歷任廈門大學教育主任兼總務長、上海大夏大學副校長和校長、上海市工部局華人教育處教育委員、貴州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等職。解放初任「華東師范大學籌備委員會」事務委員,並被邀為上海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歐元懷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曾因創辦大夏大學,成績顯著,貢獻傑出,美國西南大學特贈予榮譽博士學位。
林景潤(公元1897 - 1946年) 字琴雨,莆田縣人。莆田哲理中學畢業後,入福建協和大學政治系學習,後轉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19年獲碩士學位,又獲美國哈佛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回國後任福建協和大學教授。1928年起,任福建協和大學校長,歷近二十年。並創辦琴雨幼稚園、捐辦小學。曾任福建省臨時參議會議員,1946年病故於美國。
黃羲(公元1899-1979年) 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軒,號大蜚人,仙游縣人。中國著名的古裝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少年時,拜李耕為師,後隨要霞學畫。浪跡蘇州、杭州、上海、上海福建閩南和台灣等。1926年考入上海美專,又進新華藝術進修,畢業後任教42年。其畫既繼承傳統的國畫技法,又吸取民間藝術的氣質和特點。代表作有《風塵三俠》、《伯樂相馬》、《伏生傳經》、《文姬歸漢》、《麻姑》、《達摩》、《觀音》等。1957年應著名畫家潘天壽邀請,受聘於浙江美術學院講授中國古裝人物畫傳統技法,著有《說畫》和《中國畫理法研究》等書。1980年,浙江美術學院和閩、浙美術協會聯合舉辦「黃羲遺作畫展」,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題詞「意思橫逸,動筆新奇」,給以高度評價。
黃震(公元1900-1969年) 原名經芳,仙游縣人。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歷任福建省農業改進處處長兼試驗場場長、福建省科學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福州分會理事長、莆田一中校長,以及福建農學院、福建師大等校教授。
黃震對教育、文化和科研事業的貢獻至為卓著。早在30年代,即編著生物科學讀物,供各大專院鷳應用。40年代,曾在永安大湖創辦10所國民學校、10間民眾教育館、32個讀書站,並組織3個巡迴教育隊,極力在農村普及文化、衛生及科學知識。舉辦全省動植物及防治病蟲害展覽會,受到國內外科研人士和知名學者的高度評價。編著有《福建獸類簡志》、《福建農業害獸目錄》、《農作物防治病蟲害》、》鳥類對農作物的危害》、《福建動植物之研究》等20多部書。
吳德懋(公元1902 - 1942年) 莆田市城廂區人。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體育系,歷任廈門集美中學體育主任、南京東南大學體育教師、中央大學體育科主任和福建省政府參議等職。1924年,獲福建省學校聯合運動會個人總分第一名,同年又榮獲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五項全能和十項全能冠軍,轟動全國。1925年,在第七屆遠東運動會上,又獲五項全能第一名,為祖國獲得了僅有的一項冠軍,成為當時中國傑出的體育明星。著有《女子籃球訓練法》一書。1942年在重慶不幸罹車禍身亡,年僅40歲。
好咯抄不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