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修改創世塊
1. 什麼是數字貨幣
在理解加密數字貨幣之前,我們需要區分數字貨幣、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是基於數字技術、依託網路傳輸、非物理形式存在的價值承載和轉移的載體。廣義上,數字貨幣包括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加密貨幣、數字現金等。狹義上,數字貨幣特指基於區塊鏈和加密運算等技術,依託互聯網創建、發行和實現流通的電子貨幣,即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
電子貨幣是指以電子機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電子數據流形式存儲在銀行的計算機系統並通過計算機網路以信息傳遞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貨幣。電子貨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的數字傳輸機制,通過電子渠道轉移法定貨幣的價值。
虛擬貨幣,也稱網路虛擬貨幣,是非真實貨幣,是非央行、信用機構、電子貨幣機構發行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貨幣替代物的價值的數字表現。虛擬貨幣通常包括游戲幣、門戶網站或社區專用幣(例如 Q 幣等)以及基於互聯網技術產生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等)三類。
加密數字貨幣是不依靠法定貨幣機構發行,不受央行管控,依據全世界的計算機運算一組方程式開源代碼,通過計算機的顯卡、CPU大量的運算處理產生,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的貨幣。加密數字貨幣的核心功能是通過互聯網讓任何一個交易可以直接點對點發起完成,無需依靠第三方機構,使用加密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完全去中心化、分布式且跨區域跨國家的資源分配和交易。
雅浦島的石幣與加密數字貨幣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石幣與加密數字貨幣都具有稀缺性,前者是大自然的石灰岩礦藏分布,後者是基於數學演算法;兩者同樣需要付出昂貴的勞力(計算力)成本才能獲取,前者是冒險家的航海運輸,後者是礦工的挖礦;兩者交易總賬均採用分布式存儲,前者是大腦記憶,後者是計算機。
安全的數字現金——加密數字貨幣。加密數字貨幣全網的節點每時每刻都在向網路廣播交易,每筆交易經 10~60 秒就能廣播至全球所有節點,速度取決於節點的網路連接狀況。這些廣播出來的交易在經過礦工的驗證後,打包到數據塊中,串聯起來形成環環相扣的區塊鏈,這些交易一經確認便幾無篡改的可能性。
加密數字貨幣的通用結構。典型的加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這些詞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為詞語本身就被同時賦予了三層不同的含義。底層技術是區塊鏈,中間一層是協議,頂層是貨幣本身。對於多種現代加密數字貨幣而言,區塊鏈、協議和貨幣這三個層級是一種通用結構。通常每種幣都代表了一種貨幣及一種協議,另外它可能有自己獨立的區塊鏈或者基於比特幣的區塊鏈之上運行。
加密數字貨幣價值共識協議。構建加密數字貨幣價值網路的共識技術包含五個要素:誰來維護(存儲/交換)價值交易記錄賬本?誰有權決定一筆交易的合法性?誰是初始數字資產的(貨幣)的產生者?誰可以修改系統的(共識)機制?數字資產交換和流轉誰可以獲利,獲利多少,怎麼獲利?比特幣對這五個問題的回答是,所有人都可以訪問和維護公共賬本,新交易記錄向所有節點全網廣播;寫節點是隨機的,並馬上把結果數據塊全網廣播;初始資產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通過創世塊預留資產,大部分資產則是通過挖礦獲得;比特幣的游戲規則由比特幣核心技術團隊、比特幣礦工、投資者和比特幣流通的商家協同整個比特幣社區來決定和修改;比特幣的交換與流轉使獲得記賬權的礦工、流通節點和服務提供商獲得一定手續費。
加密數字貨幣面臨挑戰。加密數字貨幣雖然有多項顛覆性技術加持,但仍然存在法律不確定性、規則改變帶來資產變動風險、技術和安全性的挑戰,以及開源架構和黑客攻擊等風險。同時,許多人對加密數字貨幣的價值持懷疑態度。盡管如此,加密數字貨幣提供了巨大的個人加密安全好處,改變了貨幣、交易和金融的邊界。
2. 倫敦硬分叉在即,六年前以太坊的創世地址們在幹嘛
撰文:潘致雄
北京時間 2015 年 7 月 30 日晚上 11 點 26 分, 以太坊 0 號 區塊 被正式挖出,該區塊中包含了 8893 筆創世交易 ,為 8893 個地址分配了以太坊網路中初始的 7200 多萬個 ETH 。
剛剛過完 「六歲生日」 的以太坊網路即將在本周迎來 倫敦硬分叉升級 ,此次升級中的 EIP-1559 是 以太坊誕生以來首次經濟模型修改 ,該提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引發了部分礦工和社區的巨大爭議。截止發文時,仍有 35% 的節點未升級支持倫敦硬分叉,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將在兩天後塵埃落定。
在這個對於以太坊頗具紀念意義的時刻,我們對那幾千個創世地址的特徵和資產持有情況做了些簡單的分析,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有兩個比較直觀的維度可以參考這 8893 個地址目前持有 ETH 的情況,一個是這些地址總共持有的 ETH 和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
據鏈聞統計的數據,這 8893 個地址當前持有的 ETH 總量約為 309 萬 ETH ,相比六年前的 7200 萬 ETH 減少了 近 96% 。
但是如果以美元價值來看,這些地址資產價格提升的幅度很大。參考 CoinMarketCap 上 ETH 在 2015 年 8 月 7 日的開盤價格 2.83 美元,六年前 7200 萬 ETH 的總價值為 2 億美元;但是按照 ETH 目前的 2500 美元的價格計算,309 萬 ETH 的總價值超過 77 億美元,是六年前的近 40 倍,而在不久前以太坊創出 4300 美元 歷史 高點時,這一增幅更加可觀。
另一個維度是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特別是余額小於 0.01 ETH 的地址,很可能是被拋棄不用的地址。
經整理發現,目前有 5317 個創世地址 的余額小於 0.01,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60% 。如果擴大該標准為小於 1 ETH 的地址數量,則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82% (7248 個) 。
雖然這些地址已經將絕大多數的以太坊轉出,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地址背後的用戶賣掉了以太坊,因為也很有可能只是轉移到了其他地址,或用戶是在對地址進行整理,不過這些情況無法從鏈上准確判斷。
在這批創世用戶中,仍有 8% 的地址幾乎未挪動手中的 ETH,特別是在這六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的價格從最低不到 1 美元漲到了最高 4000 多美元,這些人的浮盈至少有了幾千倍。
從具體的規則來說,我們獲取了這些地址創世時的余額和當前的余額,如果差值介於 0.01 ETH 至-0.01 ETH 之間,則符合該標准,因為其中不少的地址收到過各種各樣的空投,或創建過智能合約,所以可能會增加或者減少一些 ETH。
所有符合該標準的地址數量為 723 個,更可怕的是,這些地址持有的 ETH 數量超過 200 萬 ETH ,占 8893 個地址當前 ETH 總持有量 (309 萬 ETH) 的 65%。這 200 萬個 ETH 目前的價值約 50 億美元。
在這 8893 個地址中,有一個地址的當前余額相比創世時減少了超過 1190 萬個 ETH,也就是該地址在創世階段的幾乎所有 ETH 都已轉出,只留下了零頭 (不到 10 ETH) 。
該地址 (0x5abfec2…56f9) 在創世時收到了 1190 萬個 ETH (也是創世時余額最大的地址) ,一周後該地址創建了一個智能合約地址 (0xde0B295…7BAe) 用以管理這 1190 萬個 ETH,目前該地址在 Etherscan 上被打上了 「Ethereum Foundation」 (以太坊基金會) 的賬戶標簽和 「EthDev」 (以太坊開發者) 的姓名標簽 (一個賬戶標簽下可能有多個姓名標簽) 。
所以從 EthDev 這個地址來看,目前的余額接近 40 萬 ETH,相比創世時的 1190 萬個 ETH 減少了 97% 的 ETH。不過和上面的情況一樣,其實持有的美元價值是增長了,從創世時的 3368 萬美元 (ETH 以 2.83 美元計) 增長至如今的 10 億美元 (ETH 以 2500 美元計) 。
藍色是 ETH 余額,黑色折線是持有 ETH 的美元總價值
另外在 8893 個地址中,有 40 多個地址 的余額相比創世時的余額還增長了,其中增長最多的一個地址增加了超過 3 萬個 ETH (現在價值 7500 萬美元) 。
該地址 (0xddbd2b9…121a) 在創世時獲得了 1 萬個 ETH,沒過幾天這位未知用戶就把 ETH 全部轉到了 Kraken,或許是在出售這些 ETH,或提供流動性。然後該地址又在 10 天後收到了一筆 8 萬多 ETH 的轉賬,後來又陸陸續續分批轉移出 (部分流向了交易所) ,剩下約 4 萬個 ETH。該地址自 2015 年 10 月以來,余額就再未變化過。
而該地址收到的 8 萬個 ETH,其實最終還是來自於上述的這個 EthDev 的。所以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是,這位用戶 (機構) 除了參與創世之外,還和以太坊基金會有較深的關聯,或許是某個開發者、某個以太坊基金會的內部地址、某個早期投資機構等。
網路中對於該地址的信息極少,不過在 Etherscan 的 開發者文檔 中,使用了該地址作為演示,這也許並不是一個巧合。
3. 幣圈項目開發資金來源有哪些呢
幣圈項目沒有股份,只有幣。公司有產品,股票不是一家公司可供出售的產品。一條鏈的開發主要產品是幣,開發能讓幣更值錢。第一種模式是開發者自己屯幣,自己開發自己運營。開發和運營的目標可能都是為了幣價漲。按這種方式,最直接的就是開發者自己做一條鏈,發一個幣,先給自己大部分幣的份額,然後再公開出去讓大家分。常見的就是創世塊給自己發一大堆幣,或者預挖。第二種模式就是融資。開發者和核心團隊對外發起出售幣的方式融資,融資所得用來做開發和運營。這是幣圈現在主流的做項目的方式。以太坊發展非常好,現在是幣圈市值第二,用戶量第一。第三種模式是募捐。一個幣的社區會對重要的開發者和項目進行捐款資助其勞動。BTC和BCH的開發和運營主要是靠募捐。募捐資金額往往是非常少的,目前BTC和BCH的開發都受困於開發者的激勵問題。BTC的開發非常非常緩慢。BCH社區更是把開發者資金問題當成了月經話題,吵了幾年了。另外,可能就是BTC和BCH的開發者本身是持有很多的幣,按第一種模式來做開發。第四種模式是業務寄生。即一個大公司把自己的業務寄生在某條鏈上,自己的業務是掙錢項目,而開發這種鏈是必要的工作。Blockstream這家公司現在的主要業務是Liquid,就是寄生在比特幣上的。而 Blockstream是BTC開發資金的主要贊助者,他們長期直接給幾個Core開發者發工資。其中Bitcoin core最重要的開發者Pieter Wuille就是blockstream的聯合創始人。第五種模式是靠情懷。有些開發者就是喜歡這個幣,人家願意免費為它工作。要麼就是以此積累一種工作經驗和資質,這在是開源社區很常見的方式。但一般來說,這些人都是兼職的。
我們通過以上關於幣圈項目開發資金來源有哪些呢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幣圈項目開發資金來源有哪些呢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