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金融會議對數字貨幣

金融會議對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3-06-13 00:32:21

A. 金融委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此舉給比特幣造成了怎樣的致命一擊

最近比特幣的瘋狂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但自從5月份以來,我國說要禁止銀行進行加密貨幣的交易,美國也暗示說要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監管,超過一萬美元的要向國稅局申報。

其實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並不像普通的貨幣那天通用。從國際的角度上來看美國和中國都不會讓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普及化,任何一個大國,政府的鑄幣權都是管理國家的重要武器,是絕不會放棄鑄幣權的。

從價值來看,現在的虛擬貨幣,現在只不過是類似鬱金香熱式的一場狂歡。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是看看就好了。

B. 三大金融協會聯手「封殺」虛擬貨幣,這會如何影響虛擬貨幣的價格

近日,一則“”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三大金融協會聯手封殺虛擬貨幣,會如何影響虛擬貨幣的價格呢?短期上來講,就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就會造成一波急劇的下跌,導致很多人爆倉,很多人爆賺。第二,長期價格。長期來講,我認為也是會持續的下跌的,因為現在封殺虛擬幣的力度越來越大。而且比特幣也是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技術形態上面也是會有下跌的預期。總結起來講,虛擬幣的價格應該會是持續的走低的,這個虛擬幣本身就是憑空出來的金融,也許很快就會成為歷史。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短期價格

首先,短期的價格。短期的價格現在是已經暴跌了很多,價格也是接近要腰斬了。這一輪下跌導致做多的人是直接爆倉了,這次爆倉的人不少,據說蒸發了200多億美元。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C. 如何看待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未來貨幣的主要形式,不久的將來,貨幣無紙化是必然的趨勢。因為數字貨幣有非常多的優勢,便於攜帶,沒有任何發行、運輸、存儲、防偽等等成本,而且數字貨幣的流通速度非常快,效率極高。最關鍵的是,有了數字貨幣,央行可以更加了解市場上貨幣流通的真是情況,從而制定更加准確的的貨幣政策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3)金融會議對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1、數字貨幣的概念

理論界對數字貨幣尚未形成專門的學術定義,但對數字貨幣基本形成三種認識:一是數字貨幣等同於電子貨幣;二是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的一種;三是數字貨幣是種獨立的支付工具。不同的認識源於兩方面原因:一是數字貨幣是新興事物,且主要是依託於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專業性和獨特性使得其被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紗」;二是數字貨幣早期的理念創立者提供的僅僅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而技術的長期價值讓數字貨幣展現於世人面前,顯現出其蘊藏的巨大能量。

2、如何看待央行要推動數字貨幣研發?

因為央行數字貨幣的引入可以豐富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箱,數字貨幣利率未來或可成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數字貨幣對於貨幣政策是否有影響以及帶來何種影響,微觀上取決於央行數字貨幣業務屬性的具體設計,中觀上受制於金融體系結構,宏觀上依賴於貨幣金融環境。從長期演進視角來觀察,數字時代的中央銀行貨幣應適應數字經濟的結構性變化,同時滿足中央銀行對於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職能需求。數字貨幣的引入可以豐富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箱,數字貨幣利率未來或可成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並在給定條件下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貨幣政策傳導的靈敏度,進一步助推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從「數量型」向「價格型」的轉型。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一定程度折射出貨幣金融體系兩端的趨勢性變化:一方面,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貨幣形態與內涵都發生了重要改變,人們對於貨幣與支付的需求也朝著更加開放、即時、分布式的方向演化;另一方面,本輪金融危機以來中央銀行在宏觀金融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央銀行貨幣在未來貨幣金融體系中的作用也需要及時審視與探究。

D. 中國允許發行數字貨幣嗎

中國保持中立態度。
中國人民銀行暫時並沒有發行數字貨幣,因此目前中國是沒有合法的數字貨幣的,數字貨幣目前在國內都還未得到承認,更沒有合法一說。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各種各樣的數字貨幣基本上都是走在法律的邊沿,中國保持中立態度,但對投機不太喜歡,這也是央行的基本態度。

E. 央行行長易綱專訪釋放六大信號!提到了數字人民幣、貨幣政策

5月26日,央行官網發布央行行長易綱在「兩會」期間就重點問題接受《金融時報》《中國金融》記者采訪全文。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采訪內容釋放六大政策信號:
經濟數據轉好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的安排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使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8%,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有待加大。
易綱認為,目前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恢復常態,經濟數據呈現好轉態勢,4月份製造業PMI為50.8,已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方。
「盡管境外疫情形勢及其影響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內需市場廣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易綱稱。
易綱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綜合運用、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根據央行數據,去年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同期社融增速為10.7%。業界有時也用M2或者社融除以GDP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宏觀杠桿率。考慮到今年名義GDP增速低於去年,而M2和GDP增速目標高於去年,宏觀杠桿率會階段性上升。
五方面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
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市場高度關注這一工具的具體內容。
易綱解讀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包括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1.5萬億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針對性和精準度:
一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
二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
三是改進政府性擔保機制。提高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放大倍數,擴大融資擔保規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
四是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持。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小微企業。支持金融機構2020年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3000億元,專門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信用債融資方面,根據Wind數據,2019年公司信用債凈融資(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融、PPN)凈融資規模2.2萬億,今年增加1萬億的目標意味著凈融資規模將達到3.2萬億。今年市場利率下行,債券發行利率也走低,增加信用債融資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根據Wind數據,2019年全年發行小微金融債券2048億,其發行主體主要是地方城商行、農商行。易綱提出的目標相比去年增加了1000億。
五是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
金融風險關注銀行風險,疫情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發布《金融穩定報告(2019)》披露了時間表:2018年邊制訂攻堅戰行動方案,邊落實各項工作舉措,已實現良好開局;2019年承上啟下,全面、縱深推進各項任務部署;2020年是攻堅戰收官之年,力爭從基本完成風險治標逐步向治本過渡,完成攻堅戰的既定任務。
易綱認為,總體看,目前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處置,系統性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
在各類風險中,易綱重點關注銀行風險。易綱表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需引起關注。2020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6000億元,主要源於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具體來看,面對疫情沖擊下的經濟下行態勢,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弱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第一季度,城商行利潤同比下降1.2%,農商行利潤同比僅增長1.9%,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7%和9.4%。
資本充足率方面,第一季度,城商行資本充足率同比僅上升0.01個百分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更是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而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則分別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和0.67個百分點。
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上升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比例同比分別上升0.57個百分點和0.0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下降0.07個百分點。
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下降較快。第一季度,城商行和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同比分別下降29.37個百分點和6.7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銀行則上升了7.71個百分點。
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2019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後LPR參考MLF,貸款利率則錨定LPR——央行的政策利率能直接傳導至貸款利率,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此基礎上,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於2020年3月1日如期啟動,並將於今年8月完成。
目前來看,貨幣政策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明顯增強。央行數據顯示,4月的1年期LPR品種報3.85%,相比改革前的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降46BP;5年期以上LPR品種報4.65%,相比改革前下降了25BP。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更大,2020年3月,一般貸款利率為5.48%,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62BP。
易綱認為,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價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標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並軌。
易綱指出,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隨之下降。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
數字人民幣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易綱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他表示,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
易綱表示,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並明顯降低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
這一目標增速相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不過,去年普惠小微貸款任務超額完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6萬億元,相比上年末增長53.1%。
一直以來,大量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結就在於缺乏足夠的抵質押物。而信用貸款不需要企業提供完全擔保,銀行憑著對企業經營狀況和信譽的了解發放貸款,能夠幫助誠信經營的企業快速獲得融資支持。
2020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2.4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佔15.4%,比上年末高1.9個百分點,信用貸款業務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下為央行網站披露的專訪全文: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和中國經濟都產生了較大沖擊,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您怎麼看當前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勢?
易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戰以來全球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病,已經影響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人數超過540萬,並仍在擴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失業人數大幅增長。特別是二季度,各國抗疫採取的「大停擺」措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將集中體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認為,二季度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將遭受史無前例的沖擊,經濟收縮強度很可能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甚至上世紀的大蕭條。全球金融市場在前期巨幅震盪後有所緩和,但基本面因素持續嚴峻,風險並未消除。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了重大沖擊,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投資、消費、出口都是兩位數負增長,部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
盡管境外疫情形勢及其影響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內需市場廣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記者:為應對疫情沖擊,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採取了超常規量化寬松政策。中國在金融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方面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看效果如何?下一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和主要考慮是什麼?
易綱:為對沖疫情影響,2月1日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迅速出台了30條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加大總量逆周期調節,創新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疫情暴發以來實施的對沖政策累計達5.9萬億元,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總量上,我們通過3次降准、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等,超預期投放流動性,堅定支持我國金融市場在春節後2月3日如期開市,堅決穩定金融市場信心。
價格上,我們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行,並啟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推動降低存量貸款利率。
結構上,我們根據疫情形勢,精準施策,積極運用3000億元專項優惠再貸款、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6000億元新增政策性銀行貸款額度,優先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企業等。
政策配合上,我們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協調,對於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企業提供財政貼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期限,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這些綜合舉措,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在大部分經濟指標下滑的情況下,貨幣信貸逆勢增長。1-4月人民幣貸款新增8.8萬億元,同比多增近2萬億元,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1.1%和12%,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體現了有力的逆周期調節。今年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量增、價降、面擴」。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個百分點。4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個百分點。4月末在金融機構有貸款余額的中小微企業超過2800萬戶。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我們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綜合運用、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記者:當前,受疫情影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存壓力凸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盡力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請問央行在落實這一要求方面有哪些舉措?
易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貨幣信貸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提高企業融資的「直達性」。
一是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重要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防疫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也就是支持保供。截至5月23日,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已支持銀行向7000多家重點企業累計發放優惠貸款近2800億元,財政貼息後企業實際融資利率約為1.25%。專項再貸款是特事特辦、特事快辦,在抗疫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放之前有嚴格流程,發放之中有台賬制度,發放之後有審計部門的核查,對違規發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了專款專用。
二是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1.5萬億元,加大對有序復工復產、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禽畜養殖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並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行業的小微企業提供普惠性融資支持。截至5月21日,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支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含貼現)共4720億元,共支持企業(含農戶)57萬戶。專用額度政策設計是市場化的普惠金融機制,兼顧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中小銀行的保本運營,對銀企雙方都是可持續的。
三是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30日,金融機構已對超過1.2萬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行了延期。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針對性和精準度:
一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即對於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金、2020年底前存續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應付利息,還本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對於普惠小微貸款實行應延盡延。
二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實施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方案,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三是改進政府性擔保機制。提高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放大倍數,擴大融資擔保規模,弱化盈利考核要求,降低擔保費率和反擔保要求。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用於小微企業應急轉貸、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補充等。
四是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持。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釋放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小微企業。支持金融機構2020年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3000億元,專門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五是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對復工復產核心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及其核心配套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帶動產業鏈恢復運轉。推動及時支付條例加快落地,加大核心企業賬款清欠。發揮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作用,促進中小微企業2020年應收賬款融資8000億元。督促核心企業賬款確權,推動應收賬款更多使用權責清晰的商業匯票。
記者:今年是三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經過兩年多的治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哪些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加大中國金融體系風險,特別是中小銀行的風險?有哪些防範措施?
易綱:2018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金融委具體要求,金融部門採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影子銀行無序發展得到有效治理,重點高風險金融集團平穩有序處置,互聯網金融和非法集資等涉眾金融風險得到全面治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制度建設有力推進,有效應對金融市場波動和外部沖擊風險。總體看,目前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處置,系統性風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
但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造成一定下遷壓力,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需引起關注。2020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6000億元,主要源於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由於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後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後期銀行可能面臨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資產增加和處置壓力。
同時,若國際疫情形勢長期化,全球經濟增長受損日益嚴重,境外金融市場動盪可能仍會蔓延,對我國市場造成沖擊,並給我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本流動帶來不確定性。
下一步,我們會在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按照中央既定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把握好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系,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中,人民銀行將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處理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和防範道德風險的關系,突出壓實金融機構的主體責任,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和最後貸款人的責任。一旦出現重大金融風險,相關股東和債權人應依法承擔相應損失,嚴厲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違法違規、失職瀆職等行為。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下一步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有哪些考慮?
易綱: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價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標是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並軌。人民銀行已經分別於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放開貸款和存款利率管制,2019年8月人民銀行啟動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取得了重要進展:
一是LPR與市場資金供求相關性明顯增強。比如,2020年5月發布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自去年8月改革以來分別累計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市場資金供求變化。
二是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增強。2020年5月中旬,新發放貸款中,利率低於原貸款基準利率0.9倍的佔比為35.3%,是LPR改革前的近4倍,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已被打破。
三是有效促進了貸款實際利率的降低。4月份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81%,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個百分點,5月份預計繼續下降。
四是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隨之下降。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有序推進存量貸款基準轉換。
記者: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近年來金融部門堅定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目前開放舉措的落地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影響中國對外開放的節奏和步伐?今年在金融開放領域還有哪些新舉措?
易綱:近年來,金融部門集中宣布了40多條對內對外自主開放措施。目前,這些措施落地進展良好,絕大多數措施已在法律層面和實踐層面落地。
一是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資股東資質限制不斷放寬。
二是企業徵信、評級、支付等領域已給予外資國民待遇,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不斷深化,配套的會計、稅收和交易制度不斷完善。
三是疫情並未打亂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節奏。近期,萬事達卡進入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籌備申請已獲批,惠譽成為繼標普之後第二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評級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實現對其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貝萊德、路博邁等外資金融機構的准入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這些開放措施著眼於提供開放、包容、充分競爭的金融環境,最大限度地鼓勵創新,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擴大金融開放的同時,金融部門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加強風險防範,推動金融監管的能力、強度與金融對外開放相互適應、齊頭並進。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對內對外自主開放,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落實好近年來宣布的金融開放措施,確保各項措施全部切實落地,吸引更多外資和民營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二是推動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設定統一的准入標准,推動系統化、制度化開放。
三是不斷完善營商環境,簡政放權,尊重契約,保護產權,加強政策制定的溝通機制,將更多的事前審批改為事中事後監管。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強化競爭制度的基礎性作用。
四是將擴大開放與加強監管密切配合,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記者:中國央行很早就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並且已經在一些城市進行了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目前測試工作進展如何?預計何時能夠正式發行?
易綱:當前,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於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人民銀行較早開始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貨幣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2017年末,經批准,人民銀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DC/EP在堅持雙層運營、現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記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央行在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做好「三農」方面的金融服務,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易綱:近年來,人民銀行堅持金融扶貧與普惠金融相結合、金融支持與風險防範相結合,金融精準扶貧的政策、組織、產品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抓好金融扶貧政策落實落細,強化扶貧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加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提高這些地區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二是加大產業扶貧金融支持力度,幫助貧困地區培育和發展扶貧產業,推動金融支持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金融支持。
三是促進金融扶貧可持續發展,加強貧困地區信貸資產質量尤其是扶貧小額信貸的監測,及時提示預警,防止出現「因貸致貧」。
四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支付、徵信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鞏固提升貧困地區基礎金融服務水平。
五是做好金融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縣域法人金融機構服務農村和貧困地區的能力,系統總結宣傳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開展2020年後續政策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

F. 央行探索數字貨幣 降低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發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

未來,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的建立還有助於中國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中國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會議要求,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要建立更為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做好關鍵技術攻關,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的設計應立足經濟、便民和安全原則,切實保證數字貨幣應用的低成本、廣覆蓋,實現數字貨幣與其他支付工具的無縫銜接,提升數字貨幣的適用性和生命力。

中國央行從2014年起就成立了專門的數字貨幣研究團隊,並於2015年初進一步充實力量,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數字貨幣發行流通環境、數字貨幣面臨的法律問題、數字貨幣對經濟金融體系的影響、法定數字貨幣與私人發行數字貨幣的關系、國際上數字貨幣的發行經驗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G. 金融委開會點名嚴打比特幣,這傳達了什麼信息

金融委開會點名嚴打比特幣,這傳達了什麼信息?最近一段時間內,比特幣狗狗幣的火爆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金融領域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因為比特幣之前就爆發了特別火爆的經濟熱潮,隨後又降低熱度,有人歡喜,有人憂。但這對於我們來說,不利於我們的金融穩定,比特幣註定只能是那些投機者,投資者,進行金融游戲的工具。於國於民,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所以嚴厲打擊比特幣,主要也是維護國內的金融秩序。

一,比特幣的戲劇性

比特幣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最近這段時間來,比特幣價格所發生的戲劇性變化,這戲劇性變化也讓許多人收割了大量韭菜,也讓許多人喪失了很多的經濟利益,一段時間內,瘋狂暴漲。有許多礦工為了利益,購買了許多高端的晶元,只為挖礦,但是價格又迅速回落,許多礦工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細細想來,你怎麼會知道,你是不是被華爾街的那些金融游戲家操縱了一把。

以上,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寫作不易,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H. 數字人民幣將改變銀行業競爭格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 社會 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及要「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

截至目前,6家國有大行已提前布局。數字人民幣將對銀行業產生哪些影響?「數字人民幣帶來的潛在變化是對銀行業競爭格局的改變。一旦金融消費者脫離了賬戶綁定的依賴,就會出現對銀行的選擇,讓銀行業的競爭更加充分;同時,也會改變貨幣市場的監管格局。」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2021西岸金融 科技 前沿論壇」上指出。

銀行競爭更充分

「目前正在試點的數字人民幣是賬戶松耦合的,有可能會改變金融格局。近期來看,在法定貨幣形態中,增加了數字人民幣,改變了支付市場的格局,在市場化支付工具佔主導地位的零售市場中,增加官方的支付工具。」李禮輝指出。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也提到,DC/EP(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發展主要是立足於國內支付系統的現代化,跟上數字經濟和互聯網時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別是為零售支付系統服務;DC/EP的計劃是一種雙層系統,而且整個研發隊伍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由主要商業銀行、電信營運商和幾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參與研發。

在雙層投放體系下,央行更多扮演發行方和監管的角色,商業銀行承擔了數字人民幣主要的運營職能。平安證券也指出,數字人民幣的兌換、支付、管理等都需要商業銀行提供,銀行將深度參與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和發行(第三方機構也參與,但更多是輔助),銀行應積極擁抱數字人民幣帶來的全新機遇。

「數字人民幣應用普遍,有利於央行更好地監管貨幣的分布、貨幣的動態。」在李禮輝看來,數字人民幣帶來的潛在變化是對銀行業競爭格局的改變;一旦金融消費者脫離了賬戶綁定的依賴,就會出現對銀行的選擇,讓銀行業的競爭更加充分,同時也會改變貨幣市場的監管格局。

普華永道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數字人民幣把我國貨幣所有環節都變成「數據」,也可能為銀行帶來革命性的創新。長遠來看,商業銀行可能脫胎換骨轉換成「信貸數據管理公司」,例如利用區塊鏈技術、生物識別及大數據,把每位客戶的大部分財務資料集中管理,商業銀行未來和 科技 金融公司的邊界可能更難分清,或兩者完全整合或可成為大趨勢。

加快建立數字金融制度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數字化的工具流動更快,如果一個金融機構發生了一些支付能力不足引起貨幣存款的擠兌,會短時間內帶來較大壓力,因此央行對於應對貨幣市場的新波動或者新影響還需要做更多的准備。」李禮輝提示道。

展望未來,李禮輝認為,要努力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為一個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已經不是要不要發行的問題,是可信的技術創新和可行的制度創新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問題。」

他指出,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和支付市場規模,數字人民幣可能會在全球數字經濟的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這將有利於維護我們國家的貨幣主權,有利於金融安全和推進金融普惠。「接下來,還需在兩方面發力:一方面是確保數字人民幣在高並發的市場中規模化可靠應用,進一步完善底層技術,完善應用場景的設計,而且也有必要完善運營管理的體制;另外一方面是應該加快有關的數字金融制度的建設,不僅僅要建立數字化金融的有關制度,同時還要參與全球的數字化金融制度的建設。」

上海 財經 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指出,現階段中國在與其他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合作開發方面存在不足,這種初期的合作缺失,很可能成為未來阻礙數字人民幣國際化的隱患。如果中國人民銀行確有藉助 DC/EP 系統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目標,那更多、更深入的國際合作就刻不容緩。

I. 數字人民幣匿名可控,未來,一切資產包括人的身份都將被數字化

5月22日舉行的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對「數字人民幣」進行深入探討,並談及了數字人民幣可控匿名的問題。

他指出:

支付系統必然要在 保護隱私和反洗錢、反恐、反毒品和反跨境賭博之間取得平衡 ,一方面保證隱私, 同時還要對某些活動實行必要監控 ,要在中間尋求某一個平衡點。

據中證網5月23日消息,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也在首屆「2021西岸金融 科技 前沿論壇」上表示:我們應該把數字人民幣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數字貨幣。

一方面確保數字人民幣在高並發市場中的規模化可靠應用;

另一方面 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抓緊制定數字化金融監管、數字貨幣監管、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等金融制度;

最後在全球數字金融制度和規則的建設中,主動參與並積極爭取話語權。

在提及金融 科技 的發展趨勢時,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也在會上表示,其未來將呈現七個發展趨勢:

金融技術發展總是邊緣突破,隨後在金融服務薄弱環節、人力和制度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點、節約人力成本方向由邊緣向中心點侵蝕。

金融 科技 首先替代高人力成本業務。替代不願意干、成本高、簡單重復的工作,由量變到質變。

金融 科技 讓普惠金融從理想變成現實。

金融 科技 讓金融監管不斷面臨平衡選擇。不監管有風險,不創新難服務。

金融監管越來越需要強化監管 科技 。

智能監管是未來趨勢。

智能監管需要強大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數字人民幣測試范圍不斷擴大

目前,我國數字人民幣仍在有序試點中。 在地區試點上,已形成「10+1」格局: 包括 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

同時,試點場景豐富 ,已覆蓋文化 旅遊 、民生服務、大學校園、商業連鎖、公共繳費、交通客運、示範街區、三農等特色化場景。

此外,試點活動多樣 ,既包括消費紅包抽簽活動,也增加了支付滿減優惠,並採取多地聯動方式,促進跨區消費互通。

近日,三亞市政府常務會議還通過了《「數字人民幣 天涯任我游」活動方案》,提出將於5月至9月開展該活動,預計向三亞本地居民、非居民(三亞居住、工作的境外人士)和非海南居民(遊客)發放總計1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

這些紅包可在免稅購物、 旅遊 景區、高星級酒店、市內主要商圈等應用場景消費使用,以提高公眾對數字人民幣的認知度,拉動三亞 旅遊 消費,助力國際 旅遊 消費中心建設。

可以說2021年,數字人民幣真的要逐步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了。並且與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台不同的是,數字人民幣的每一張錢幣都配有編號,無論流通到哪裡,都能追查到來源與去向。

未來,一切資產包括人的身份都將被數字化。 目前看來數字人民幣在支付場景中的功能已較為完善,甚至在無網路環境下也可以實現支付,但數字人民幣的未來遠遠不止如此。

5G時代,數字人民幣的支付需求還將延伸到無人 汽車 、物聯網設備、工業互聯網等方面。數字人民幣的未來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試點規模更大,涉及城市更多;

試點場景更多,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使用方式更多,如優惠券、打折券等載體;

適用范圍更廣,如拓展到跨境支付領域;

支付方式更多樣,如通過各類APP或離線支付等。

J. G20各國對數字貨幣態度都是怎樣的

在G20會議上,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看法不盡相同,有的極力抵制,有的積極監管,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G20國對數字貨幣的態度。

加拿大

加拿大證券監督機構(簡稱CSA)發表聲明稱,考慮到ICO發行全流程,許多ICO代幣符合證券的定義,並要求他們遵守證券法。此外,CSA注意到,ICO也可能是衍生品,需要受加拿大證券監管機構所通過的衍生品法律的約束,包括貿易報告規則。監管機構表示,歡迎即將進行ICO的企業進入「監管沙盒」,在有限的環境中測試新的金融產品。

印度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著手規劃監管印度比特幣市場的指導方針。另外,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了金融監管委員會,並和印度儲備銀行(RBI)官員召開了會議。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計劃監管比特幣衍生品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被用於非法籌集資金。

熱點內容
區塊鏈安全方面問題 發布:2025-01-11 19:48:53 瀏覽:698
地方區塊鏈標准 發布:2025-01-11 19:44:41 瀏覽:498
孩子非洲挖礦 發布:2025-01-11 19:34:19 瀏覽:931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互聯網資料庫技術 發布:2025-01-11 19:26:17 瀏覽:797
百度元宇宙就是雞肋 發布:2025-01-11 19:22:37 瀏覽:467
雷達幣宣傳區塊鏈不止一種代碼 發布:2025-01-11 19:22:27 瀏覽:664
如何做礦機託管 發布:2025-01-11 19:13:54 瀏覽:196
波卡與以太坊 發布:2025-01-11 19:13:13 瀏覽:956
比特幣是才分開賣的嗎 發布:2025-01-11 19:13:08 瀏覽:498
比特幣被收購 發布:2025-01-11 19:12:21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