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局王信數字貨幣
㈠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由國家央行直接發行或授權商業機構發行的數字化貨幣,是一種電子化、面向一定人群或者機構的現金替代品或補充品。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稱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能消除通過現金的非法交易和洗錢活動、實行負利率的可能性和實現央行對特殊群體的直接援助。
拓展資料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歷史
2014年,中國央行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8年9月,數字貨幣研究所搭建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曾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央行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上表示將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步伐。8月10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到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等創新應用。8月21日,央行官微發布兩篇有關數字貨幣的文章,一是發表於2018年1月的副行長范一飛談央行數字貨幣幾點考慮,二是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講。
2020年4月14日晚間網路上流傳的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據稱,蘇州相城區是央行數字貨幣的重要試點地區。 2020年4月17日晚間,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央行數字貨幣內測一事做出最新回應。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稱,當前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
2020年4月22日,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組織召開了法定數字人民幣試點推介會,19家擬參與落地應用的試點單位參會。
㈡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是什麼幣
央行數字貨幣是經國務院批准計劃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中國央行從2014年就開始研究數字貨幣,已取得了積極進展。人民銀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將推出一攬子計劃,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
央行一般指中國人民銀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按照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不受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數字貨幣通常指一種虛擬的貨幣,它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比如平時知道的比特幣就是數字貨幣的一種,不過比特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而且在總數量上有一定的限制。
比特幣在2008年由中本聰提出,具有的特徵有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專屬所有權、低交易費用、無隱藏成本、跨平台挖掘等。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㈢ 央行:考慮條件成熟時數字人民幣用於跨境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數字人民幣將主要用於國內零售支付,此前已在國內多個試點地區進行測試,測試場景越來越豐富,也考慮在條件成熟時、順應市場需求用於跨境支付交易,這也是可以實現的。
王信介紹,前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數字人民幣在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跨境使用進行了技術測試。近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還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記者吳雨)
㈣ 中國電子貨幣什麼時候開始
截止2020年11月11日,中國電子貨幣系統正在開發。
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表示正在進行數字貨幣系統開發,「數字人民幣時代」即將到來。
央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在中國主要是對現金進行一定程度的替代,將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
(4)研究局王信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如今中國在數字貨幣方面還處於加快研發階段。比如,央行8月2日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
而2019年8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表示「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據了解,未來央行將不會直接向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是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前期或先在部分場景試點,待較為成熟後再進一步推廣,出於穩妥考慮,會做好試點退出機制設計。
㈤ 多輪測試 數字人民幣試點穩步推進
央行數字人民幣測試提速,且使用場景進一步擴圍。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上海、長沙等地日前陸續展開新一輪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其中,北京發放20萬份、每份20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上海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35萬份、每份金額55元,長沙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30萬份、總金額4000萬元,紅包分為100元和200元兩檔。
自2020年4月16日,數字貨幣在蘇州相城區落地應用,如今已有深圳、蘇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多地開展試點,使用范圍涵蓋線上線下交易場景。今年4月初,數字人民幣在中國人民大學試點。
前不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在國內,數字人民幣在多個地區正在試用,包括在冬奧會的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測試的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笑喊與香港金管局一道合作,在跨境使用方面進行了一些技術測試。」
就目前來看,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范圍正在有序擴圍,不僅如此,其應用場景也逐步豐富,應用模式持續創新,系統運行總體穩定。初步驗證了數字人民幣在理論政策、技術和業務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六大國有銀行已經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在國有銀行營業網點中,客戶只需要提出申請,便可以申請白名單,在央行數字人民幣App中以設立銀行子錢包方式參與測試。
「發行數字人民幣有利於提升金融系統運行效率、監管能力和降低運營成本。」何代欣說,目前數字人碰尺野民幣還在加速測試,人們在消費過程中的使用還固定一些商戶,預計在後續,數字人民幣會在公共繳費、企業商貿等方面進行流通。
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局長李斌近日指出,下一階段,將根據試點參與各方的反饋,不斷完善和優化數字人民幣技術、業務和政策方案,深入 探索 數字人民幣應用模式,強化數字人民幣通用性和普惠困租性,完善產品功能和應用性,提升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 (此文刊發於《中國產經新聞》6月17日1版)
㈥ 第三方支付如何推廣央行數字貨幣
第三方支付加速數字人民幣業務受理
支付網路
2021-05-17 19:13上海銀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官方帳號
關注
隨著數字人民幣的加速推廣,京東、美團、滴滴、順豐、攜程、蘇寧等互聯網機構先後加入數字人民幣陣營,紛紛開通了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
十餘個互聯網平台已成為數字人民幣線上場景,接入了數字人民幣支付入口,在線下方面,海科融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在積極拓寬數字人民幣的生態。
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積累了豐富經驗,數字人民幣在國內多個地區正在試用,並且測試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也對數字貨幣的發展初衷做了介紹,周小川表示,「數字貨幣當前的重點是建立堅實的零售支付系統。中國的零售市場非常大,有14億消費者,大家都希望支付體系可以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
在數字人民幣落地的線下商戶中,不乏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身影,為了能支持數字人民幣,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對POS機的升級創新,與數字人民幣無縫對接,成功實現數字人民幣的受理。
01
提升支付體驗
作為支付行業國家隊的海科融通,自數字人民幣開展試點以來,便開始著手數字人民幣的布局,並與中國工商銀行就數字貨幣在線下收單領域相關場景試點規劃及推廣達成創新合作。
藉助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商戶資源和技術優勢,能對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和普及起到關鍵的作用。對於線下商戶,只需第三方支付機構對系統建設、終端升級,就能順利地為商戶賦能,提升商戶數字人民幣收款的能力。
海科融通智能POS,可支持工行數字人民幣支付
目前,海科融通經過多次溝通、測試,已完成中國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受理准備工作,後續對商戶進行受理流程培訓後,商戶與消費者就能體驗到數字人民幣帶來的便利。
02
拓展行業與場景
零售,是線下消費最常見、最高頻的場景之一,也是數字貨幣的重點應用領域。完成系統與終端調試後,2021年4月25日,支持中國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海科融通智能POS終端,成功進駐甘家口大廈的百貨和超市。
此次數字人民幣受理業務在甘家口大廈的落地,既是海科融通數字人民幣受理業務試點推廣的第一步,也是海科融通與翠微股份協同發展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如今,數字人民幣試點已過一周年,商戶端與用戶端對數字人民幣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均在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及場景與數字人民幣打通,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數字人民幣業務上的拓展也將進一步延伸。
㈦ 看懂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把握創富趨勢
今年正值博鰲亞洲論壇20周年,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與會,包括數字支付、「一帶一路」合作、產業變革等在內的多個熱點話題被討論。在「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幣」主題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發表了對於數字貨幣的看法。
周小川稱:
不管數字貨幣還是數字資產,都要為實體服務。市場在推進數字資產發展的同時,要注意數字資產對實體經濟的好處是什麼?
進入牛年以來,加密貨幣持續火熱,各國央行對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央行數字貨幣,全稱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簡稱CBDC,譯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目前,全球86%的央行都在 探索 央行數字貨幣。其中,中國已在多個城市啟動數字人民幣試點,美聯儲正在研究數字美元,歐洲央行也剛剛結束了有關數字歐元的公共咨詢,並稱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決定是否啟動數字歐元調研項目,預計相關調研耗時約兩年時間。
對於備受官方青睞的央行數字貨幣,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Chetan Ahya認為,它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
簡而言之,如果一國的數字貨幣在國際金融交易中獲得了認可,其發行國可能會在融資成本、金融交易控制方面獲得重大優勢,類似於美元當前的「特權」,也就是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對此,摩根士丹利分析認為,各國央行將發行面向消費者的「零售數字貨幣」,並通過金融中介向公眾開放。而央行發展數字貨幣的意圖,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貨幣主權問題:私人支付網路迅速發展。隨著它們獲得市場份額,這些網路可以成為許多用戶的主要交易手段。各國央行擔心的是,貨幣將幾乎完全在這些網路當中流通,對央行對貨幣體系的控製造成威脅;
二是金融穩定性:私人數字貨幣供應商的任何潛在故障都有可能破壞整個支付系統,並帶來金融穩定性相關風險。盡管監管機構已經採取措施減輕風險,但這些風險並不能被消除。相比之下,央行數字貨幣由央行創造並持有,可以保證其作為交易交換媒介的可靠性;
三是金融包容性:私人、狹隘的貨幣網路崛起,可能將部分人群(如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排除在外。但央行數字貨幣就像實物現金一樣,可以廣泛使用,甚至可以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不過,摩根士丹利也提到,央行推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商業銀行或將面臨一定的脫媒風險。因為,一旦央行數字貨幣上線,消費者就能夠直接使用相應的賬戶進行轉賬。
中國版CBDC
中國版CBDC被描述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透露,人民銀行正考慮在更多場景、城市試點數字人民幣。
不過,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還沒有時間表。李波表示,在全國推廣之前需將三方面工作做到位。
首先是要繼續做好試點工作,擴大試點項目范圍。
其次是要進一步打造數字人民幣的基礎設施,包括生態系統等。同時,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是要建立一套相應的法律和監管框架,監管數字人民幣的使用。
推行CBDC的真正原因
數字人民幣(CBDC)的核心技術是「區塊鏈」,「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共享賬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等特點。央行推行數字人民幣也是看上了這個技術的優點之處。
除此之外,推行CBDC還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是數字人民幣可以降低紙質印鈔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污染。
二是數字人民幣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貨幣的安全性以及防偽水平,有效抵禦假幣風險。
三是數字人民幣改變了第三方中介參與交易的傳統方式,只要擁有實體電子錢包並且有電,不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直接進行交易。
四是發行數字人民幣可以有效平衡便攜性、匿名性和三反(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
五是,從全球角度來看,發行數字人民幣還能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如今,美元霸權遲遲不落幕就是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張以美元結算的全球體系網,再想要脫鉤是非常的困難的。
而現在,依靠數字人民幣的發行,人民幣有望沖出美元霸權的束縛,重新建立新的全球支付體系。
數字貨幣的未來
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已經走在了數字化支付的前沿,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穩步推進的過程中。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 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國內零售支付,條件成熟時,如果市場有需求,可以實現利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
王信介紹,前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管局就數字人民幣在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跨境使用進行了技術測試,這是人民幣試點的一次常規性研發測試工作。
在國內,數字人民幣在多個地區正在試用,包括在冬奧會的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積累了豐富經驗,下一步會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進一步積累經驗。
那麼,數字貨幣的價值有多大呢?
返回金錢的本質,必須有流動性具備存儲支付能力等。數字貨幣具有分散和保密的特徵。傳統貨幣的缺點越來越明顯。電子支付越來越熱。一旦鈔票不再運作,未來的數字貨幣將顛覆我們的生活。
周小川曾表示,對於中央銀行控制的數字資產,將採用一系列技術手段和機制設計和法律法規,以確保數字資產操作系統的安全。從一開始,它就與比特幣的設計理念不同。
以上可以看出,央行可能是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然而,數字貨幣畢竟不是一個特定的機構,所以未來的大趨勢是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嚴格管理」。
總體而言,央行數字貨幣是一項富有前景的創新,未來,零售支付系統的建立與跨境支付優化將是趨勢和重點,將為數字銀行、金融 科技 等金融服務的增長創造了巨大商機。
㈧ 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正式落地
數字人民幣在試點即將一周年之際,再次拓展試點場景。4月2日,數字人民幣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試點。
自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以來,數字人民幣在相當一段時間進展有限。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發展提速,2021年更是在零售、批發及跨境支付等多領域取得較快進展。
試點一周年
2020年4月16日,數字貨幣在蘇州相城區落地應用,至今已在深圳、蘇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多地開展試點,涵蓋線上線下交易場景。
「在國內,數字人民幣在多個地區正在試用,包括在冬奧會的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的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與香港金管局一道合作,在跨境使用方面進行了一些技術測試。」4月1日,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稱。
3月25日,發改委等28個部門印發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指出,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正式落地時間或近在咫尺。」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和工銀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師高欣弘撰文指出,相較在國內數字人民幣的穩步審慎推進,以覆蓋小額支付場景為先,在「外循環」中則將做出更大膽、更具挑戰性的嘗試,同時也考慮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驗與應用。數字人民幣在「內循環」中的推進中充分考慮我國實際國情,與我國傳統金融機構、商戶、互聯網平台深度合作,將發行環節與交易場景全面融合,激發數字內需的釋放。而在「外循環」中則更加包容開放,在謀求共識的基礎上與合作各方探索各種可能方案,推動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積極參與以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央行數字貨幣)為基礎的新型跨境支付體系的規則制定。
3月23日,有媒體報道,六大國有銀行已經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在國有銀行營業網點中,客戶只需要提出申請,便可以申請白名單,在央行數字人民幣APP中以設立銀行子錢包方式參與測試。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與銀聯、華為、京東數科、滴滴、美團、拉卡拉等多家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建設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生態體系。數字人民幣交易場景也從線下逐步走向「線上+線下」融合,目前線上推廣層次日益豐富,可以根據不同銀行錢包的適配性,在京東、美團、滴滴、嗶哩嗶哩等多個互聯網場景使用,並可嫁接且不依賴於智能手機和網路。
「歡太數科是領先的數字科技開放平台,是OPPO、realme、OnePlus等手機品牌的官方合作夥伴。歡太數科業務主要涵蓋數字金融與數字生活兩大業務,讓用戶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移動支付、智慧出行、數字金融等豐富的需求。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作為技術與場景支持方參與了數字人民幣試點生態建設。」歡太數科人士表示,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協助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包括但不限於技術與場景支持。歡太數科近期與OPPO合作完成了線上場景技術測試,未來將推進數字人民幣在OPPO生態的線上場景試點,將數字人民幣更好地融入手機+IoT生態場景,同時為用戶提供更科技、更創新、更安全的支付方式與場景。
先零售再批發
全球數字貨幣探索正如火如荼,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試驗國家數字貨幣。中國的數字人民幣暫時領先。
日本央行發布公告稱,央行數字貨幣第一階段概念驗證於4月5日開始, 這一測驗階段將進行到2022年3月,為期一年,日本央行計劃開發一個測試環境,核心是驗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的發行、分銷、贖回等基本功能。
4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公布數字貨幣推進時間表,並向社會征詢對零售型數字貨幣的意見。根據時間表,泰國央行將在2021—2022年進行零售型數字貨幣測試。
從適用場景和面向對象來看,央行數字貨幣主要分為批發型和零售型兩種。2020年10月,BIS等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徵》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80%的中央銀行參與了對CBDC的研究,其中一半的中央銀行同時關注了零售型和批發型兩個方面。截至2020年7月中旬,至少有36家中央銀行發布了零售型或批發型CBDC較為具體的工作,基於現金數字化開發的零售型CBDC佔比更大、發展進程也更快,其中委內瑞拉石油幣、瑞典電子克朗(e-krona)、新加坡Ubin項目、數字美元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從目前試點場景上看,數字人民幣屬於零售型CBDC。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會長徐忠在《金融科技:前沿與趨勢》一書中指出,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限於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不面向公眾。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也被稱為一般目標型,其使用面向公眾。中國人民銀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在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項目中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盡管央行多次強調,數字人民幣是現金(M0)替代,但從長遠來看,數字人民幣有望在更多行業、領域中掀起變革。
1月27日,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軟硬體技術體系「長安鏈」發布,同時推出首批應用場景。2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長安鏈」推進數字人民幣企業應用。
程實和高欣弘撰文指出,央行數研所基於「長安鏈」,將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企業應用,體現出數字人民幣的功能定位將不止於替代M0,更旨在為企業間的互信支付與升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國內零售的支付。前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管局就數字人民幣在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跨境使用進行了技術測試,這是人民幣試點的一次常規性研發測試工作。」王信在上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合發起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研究項目,旨在探索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對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也就是PVP結算。
人民銀行官網顯示,2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得到了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實際上,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探索要早於上述的研究項目。
跨境支付箭在弦上
1月16日,SWIFT與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清算總中心、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CIPS)、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共同在北京成立了金融網關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前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表示,中國央行在數字人民幣上加強與SWIFT的合作,對雙方拓展數字貨幣領域的全球化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安排,而且可以幫助SWIFT建立數字貨幣報文標准和處理規則,帶動世界各國數字貨幣發展,可謂意義重大。
「中國數字經濟就像一輛新能源汽車,數字人民幣則是電池核心組件。」普華永道的報告指出,隨著其它國家央行數字貨幣逐漸推出,我國貨幣國際化改革或可以率先利用數字人民幣展開實驗,或者讓「一部分」數字人民幣實現全球自由兌換和流通(由於其可追蹤性優勢,技術層面可行)。國際貿易結算方面,因為我國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可以利用先發優勢創立全新全球結算體系,或可逐漸擺脫對SWIFT支付系統的長期依賴。
歐科雲鏈集團副總裁胡超認為,數字人民幣使用了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多種新型關鍵技術,業務邏輯、技術邏輯都與傳統手機支付有質的不同。在未來可能實現的跨境支付場景中,區塊鏈技術的特性和優勢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比如傳統跨境支付方式的復雜流程將得到顯著簡化,交易速度和交易效率將大幅提升,全面徹底的穿透式監管還可以有效防範和打擊洗錢犯罪。最近央行也表示將在條件成熟時、順應市場需求將數字人民幣用於跨境支付交易,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可以助推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國內自貿港建設等實際需求的快速增加,可以預見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場景也會越來越多,而其中區塊鏈技術的優勢特性將會有效支撐和助力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場景的落地,以及未來更廣范圍的國際化進程。
然而,寄望於通過數字人民幣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看起來很美好。相當部分的中國的金融學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制度問題,而非技術問題,數字人民幣將為境外用戶持有和使用人民幣,以及跨境貿易、跨境結算和跨境投融資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SWIFT數據顯示,2021年2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了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前四位分別為:美元38.43%、歐元37.13%、英鎊6.57%和日元3.18%),佔比2.20%。與2021年1月相比,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13.00%,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4.22%。
「數字人民幣先在國內形成成熟完善的支付場景,才能國際數字貨幣中形成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並佔有一席之地。」3月25日,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跨境金融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宗良在坤元資產高端對話欄目《牛轉「錢」坤》中指出,在跨境支付體系中,人民幣遠遠落後於美元、歐元,這對於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極不相稱,在大量的對外經濟交往中,中國主要通過外幣進行結算,不僅影響了效率,還存在外部匯率波動,外部危機傳導等方面的風險。目前中國按照市場的原則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遠景目標是成為重要國際貨幣。
㈨ 美媒警惕: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5日推出長篇報道,介紹中國的數字人民幣。雖然報道免不了「酸」一番中國借數字人民幣進行「監控」,「侵犯隱私」,但也評價中國的這一舉措可能動搖美元的全球金融體系「霸主」地位,有效應對美國藉助美元這一「武器」所實施的制裁。
實際上,就連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都表示,正在認真研究中國的數字人民幣,以及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但在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美媒認為中國已「先行一步」。
《華爾街日報》:中國創造了自己的數字貨幣,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尚屬首次
「數字人民幣,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一千年前,當錢指的還是硬幣的時候,中國發明了紙幣。現在,中國政府正數字化地製造現金,而這種針對貨幣的再想像,可能動搖美國力量的支柱。」
《華爾街日報》開篇如此形容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報道介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元一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霸主」,但中國正嘗試包括貨幣數字化在內的更多形式,在這些未來技術上「先行一步」。
數字人民幣資料圖 澎湃影像圖
報道解釋說,雖然現在美國的蘋果支付(Apple Pay)和中國的微信支付,已經讓交易變得虛擬化,但這些只是電子轉賬的方式,而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實際上是把法定貨幣變成計算機代碼,這是最大的差別。
在談及我國法定數字貨幣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介紹稱,央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將推出一攬子計劃,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也就是說,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就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是「人民幣的數字化」。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在國際外匯交易中,美元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貨幣,約佔88%,人民幣只佔4%。但《華爾街日報》援引的分析人士和經濟學家說,數字化本身不會讓人民幣在國際銀行電匯中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但以這種新的貨幣形式,人民幣可能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邊緣「受到歡迎」。
其中的一種使用場景,就是應對美國藉助美元施加的國際制裁。報道解釋稱,目前全球超過2.1萬家銀行開展業務時,都需要用到美元,而美國也一直以來都在主動要求了解主要跨境貨幣的走勢。
這可以讓美國通過禁止銀行與個人和機構交易,將這些實體凍結在全球金融體系之外,外界也一直批評這種做法是「美元武器化」。
實際上,美國財政部有個所謂受制裁個人和公司資料庫,幾乎涉及地球上每個國家。長期以來,美國都對伊朗和朝鮮施加制裁,讓這兩個國家的經濟「舉步維艱」。而在今年2月緬甸局勢發生動盪後,美國也利用制裁手段阻止緬甸高級軍官的金融資產通過銀行流動。
目前,世界上主要銀行都有「銀行國際代碼」(SWIFT Code)。用戶電匯時,匯出行按照收款行的銀行國際代碼發送付款電文,就可將款項匯至收款行。
報道稱,這種用於商業銀行之間轉賬的信息網路可以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但如果使用數字人民幣,就不需要使用銀行國際代碼。
此外,《華爾街日報》也注意到了中國近期在數字人民幣上的一系列動作。例如,2月24日,中國央行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得到了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華爾街日報》因此推測說,中國正將數字人民幣定位為國際使用,並將其設計為擺脫全球金融體系的束縛。它將為貧困國家的人們提供國際轉賬的選項,而即使是有限的國際使用也可能減輕美國制裁的影響。
「數字化貨幣可能會重塑金融業的基本面,就像亞馬遜顛覆零售業、優步(Uber)顛覆計程車行業那樣。」
美元也想數字化,但專家擔憂:或做出一些糟糕的政策選擇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也提到了一些數字人民幣在中國國內的應用場景。最近幾個月的測試中,中國有超過10萬人下載了央行推出的一款手機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在包括星巴克和麥當勞在內的商家內,消費政府發放的小型數字現金。
2月24日,成都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測試活動啟動 澎湃影像圖
一名北京女子就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數字人民幣「很不錯」,她只需要用手機對准掃描儀,就可以為女兒的生日照片付款。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數字貨幣「看起來像是政府實現宏觀經濟的潛在工具」,實時跟蹤人們的支出,加快救災速度,或者標記犯罪活動。但這家媒體毫無根據地說,中國政府將因此「獲得巨大的新權力」,為「國家監控提供一個新的工具」。
不過報道里也提到,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近期向外界表示,數字人民幣具有可控匿名的特徵,滿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隱私保護需求。例如,電信運營商參與了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但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電信運營商不得將用戶信息披露給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機號開立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對於央行和各運營機構來說,是完全匿名的。
實際上,美國的財政官員, 以及各類經濟學家都認識到了數字貨幣的重要性,甚至將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最近幾周,當被問及中國等國家貨幣的數字化可能會對美元產生何種影響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都表示,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以及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
例如,近期的一場參議院聽證會上,有美國參議員詢問美元數字化的可行性,以及能否繼續幫助捍衛美國的「霸主」地位。
對此,鮑威爾回答說,研究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優先」的項目。「我們不需要成為第一個,我們需要把它做到最後。」
鮑威爾的表態,實際上不無道理,近年來數字貨幣已經逐步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華爾街日報》援引的數據顯示,超過60個國家正處於研究或開發數字貨幣的某個階段。而世界銀行表示,全球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對於他們而言,數字貨幣具有最大的潛力。
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職員、現大西洋理事會智囊團成員利普斯基(Josh Lipsky)評價說:「任何威脅美元的事情都是國家安全問題。從長期來看,這對美元構成了威脅。」
但另一些專家有些悲觀。前美聯儲理事、現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任職的沃什(Kevin Warsh)認為,中國數字化貨幣的步伐,讓美國注意到需要現代化自身的金融基礎設施。「如果我們等待5年或10年,我們可能會迎來一些非常糟糕的(數字貨幣)政策。」
自2020年中國開始進行有公眾參與的數字人民幣測試以來,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從2014年著手研發工作到2020年接近公開測試,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正在擴大,越來越多的公眾有望體驗數字人民幣。
對於外界關心的跨境交易等問題,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4月1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境內零售的支付,但是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如果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利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這也是可以實現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㈩ 數字人民幣測試提速,應用場景迎來更大空間
4月6日,國家發改委等二十八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近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紙鈔、電子支付和數字人民幣將同時共存。不止是國內,目前全球都在積極推進數字貨幣,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正在試驗國家數字貨幣。
1.試點城市逐漸增多
在國內部分城市,只要向國有銀行申請,就能領取數字人民幣錢包(DC/EP行數字貨幣的英文簡稱,DC=digital currency,EP=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餐館、商店和運輸企業准備接受這種貨幣。2021年顯著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6家中國的銀行在北京和上海的客戶可申請激活能辦理數字人民幣業務的電子錢包,這擴大了之前的試點規模,我國在國家數字人民幣應用方面的腳步加快了。
自2020年中國開始進行有公眾參與的數字人民幣測試以來,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從2014年著手研發工作到2020年接近公開測試,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正在擴大,越來越多的公眾有望體驗數字人民幣。
中國在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方面起步較早,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貨幣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的研發。2020年,深圳市羅湖區發放1000萬元「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這是數字人民幣首次面向公眾的測試。
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作為第一批數字人民幣試點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第二批試點范圍擴大到上海、長沙、海南、青島、大連、西安等6地。
目前,數字人民幣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數字人民幣試點的參與主體較為多元。當前,數字人民幣紅包主要由幾大國有銀行推出,也有少數民營銀行有望加入數字人民幣測試工作。在流通環節的服務中,銀聯商務、拉卡拉等非銀行支付機構,華為、小米、OPPO等硬體設備製造商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其二,數字人民幣的應用融合了線上線下多場景和多領域。在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進行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中,大多同時支持線下線上場景,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其中,零售領域是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側重的領域。
其三,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形態以「軟」為主,「軟硬兼施」。數字人民幣錢包有軟體錢包和硬體錢包兩種形態,即以移動客戶端形式存在的軟體錢包和以基於「晶元」形式存在的「硬錢包」。目前,數字人民幣錢包主要基於手機客戶端,在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也嘗試推出「可視卡」、嵌入數字人民幣錢包晶元的可穿戴設備等「硬錢包」形式,適應不同人群的使用習慣。
2.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雖然同為虛擬支付,但意義不同,信用卡和支付應用程序(例如Apple Pay和中國的微信)消除了對賬單或硬幣的需求。但是,這些只是通過電子方式轉移資金的方法,將法定貨幣本身變成計算機代碼才是發展方向。
諸如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預示了潛在的數字貨幣前景,盡管它們存在於傳統的全球金融體系之外。我國版本的數字貨幣由其中央銀行發行,定位於國際范圍,並將其設計成不受全球金融體系的束縛。擁抱多種形式的數字化,搶占未來的領先技術是趨勢。「為了保護我們的貨幣主權和合法貨幣地位,我們必須提前計劃,」在中國人民銀行主持該項目的穆長春說。
近日在被問及近幾周來中國等數字化國家貨幣對美元的影響時,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和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正在認真研究這一問題,包括未來數字美元是否有意義。
美元以前曾面臨挑戰者,例如歐元,但只有當競爭對手的缺點變得明顯時,美元才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排名中,美元遠遠超過了用於國際外匯交易的所有其他貨幣,達到88%。人民幣僅使用了4%。
數字人民幣屬於網路支付,所有者可以在行動電話上使用,也可以在對技術不太熟悉的卡上使用,而花錢並不需要嚴格的在線連接。在最近幾個月的測試中,我國有超過100000人從中央銀行下載一個手機應用程序,能夠向包括星巴克和麥當勞等網點進行數字現金消費。
「非常好用,」北京一位用戶在分配了測試金額使用後說道,她將iPhone對准掃碼槍,即可完成支付。央行經表示,數字人民幣將在一段時間內與鈔票和硬幣一起流通。
去年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介紹了數字人民幣表示:「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表,將會有一系列的研究、測試、試點、評估和風險防範,特別是如果數字現金跨境使用,還會有一系列的監管要求,如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避稅和『了解你的客戶』。」
也就是說,在DC/EP大規模流通之前,需要在「硬體」和「軟體」兩個層面做大量的准備工作。在技術方面,央行相關人士此前多次提到,DC/歐洲央行並不預設技術路線,也不一定採用區塊鏈技術。
然而,與目前封閉的內部測試「真空」環境相比,未來大規模流通的真實場景在支付清算的高並發性和安全性方面提出了幾何挑戰。例如,對於零售支付場景,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認為每秒至少應實現30萬筆並發交易。
更大的問題是真實流通場景下的應對方案無法「實戰演練」,問題只能通過假設條件下壓力測試的演練和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大來發現和解決,這註定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另一方面,正如區塊鏈存在「分散、安全、高效」的三角問題一樣,央行也需要在支付清算的安全性、風險監管的嚴格性以及結算的效率和成本之間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合理的權衡。
3.流通的安全性和區域問題將逐步完善
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以波動率聞名,而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演算法,也就是說所有的節點(用戶)都是平等的,誰也別想管誰。但是DC/EP是中心化的演算法,所有的數據都會在中央銀行手裡。除了這個之外,DCEP和比特幣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發行方不同。比特幣是中本聰搞出來的,而DC/EP是中國發行的官方數字貨幣。
這意味著對於投資者和交易者而言,像某些加密貨幣一樣,對數字人民幣進行投機是沒有意義的,防偽措施的目的是使除中國人民銀行以外的任何人都無法創建新的數字人民幣。
盡管我國尚未公布該計劃的最終立法,但央行表示,它可能最初對個人可以保留多少人民幣的數字施加限制,以控制人民幣的流通方式並為用戶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隱私權。中央銀行不會使用新技術來增加流通量,因為以數字方式發行的每一元人民幣實際上都將抵消以實物形式流通的一元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不會改變貨幣在中國金融體系中的流通方式,在中央銀行的指導下,六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均為國有)將把數字人民幣分配給較小的銀行以及應用程序提供商支付寶和微信,後者將負責管理發件人與收件人之間的互動。
與當今的電子交易不同,數字人民幣的設計目的是立即從A轉移到B,至少從理論上講,它消除了銀行和金融應用程序從收費中獲利以及這種交接中的短暫內在延遲的一種方式。唯一必要的中間人是中央銀行。數字人民幣由於受到國家的支持,將減少由中國佔主導地位的支付平台私人公司構成的金融體系風險。
4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構建新發展格局,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國內零售的支付,但是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如果市場有這樣的需求,利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這也是可以想見的。在國內,數字人民幣在多個地區正在測試使用,包括在冬奧會的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場景將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