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通寶數字貨幣是那個公司發行的
1. 「開元通寶」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行的
權威回答:是唐高祖李淵,也就是李世民的父親,因為以前用的漢朝的版本叫五銖錢,唐朝開國就改貨幣就是開元通寶,取的含義就是開辟新紀元的意思.我是老師哦,
2. 「開元通寶」是哪個朝代的
您的問題,「開元通寶」是唐代的主要行用錢幣,從公元621年開始鑄造,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准,沿襲近1300年。
3. 開元通寶是哪位皇帝時期發行的
"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使用的年號。
所以,開元通寶是唐玄宗李隆基時發行的銅錢。
"元寶"一詞就來源於"開元通寶"——有人把"開元通寶"讀成了"開通元寶",於是,"元寶"也就成了銅錢的別稱。後來,"元寶"才又成了金錠、銀錠的別稱。
4. 古錢幣開元通寶是什麼時間的
開元通寶
名稱:開元通寶 (《舊唐書·食貨志上》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右會回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 在下用粗體標出 製造年代:唐(初期) 材料:銅 規格:直徑2.4厘米
編輯本段歷史
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開創了新紀元,在錢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初沿開元通寶
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准,沿襲近1300年。
編輯本段材質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初還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另外還有玳瑁、鐵、鉛等材質)這兩種貴重開元通寶
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並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 圖示開元通寶為銅質,表面有銹,磨損嚴重。錢外郭寬粗,並且不均勻;內郭極細,圓穿鑄造方正。錢文為隸書「開元通寶」四字直讀。除「元」字頭部模糊,餘三字方正擺放。通字「甬」頭極有特色。「開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開元輪廓精細,文字精美;中期錢背多鑄有星、月等各種紋飾;晚期的外部較闊,且由於銅料冶煉不精,鑄幣粗糙,以「會昌開元」為代表。又「開元通寶」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時期形有小異,「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區分,其中又以後兩者少見。
編輯本段市價
開元通寶由於出土較多市價較平,普通開元通寶,每枚人民幣1元;中期開元每枚約10元。較昂貴的早期銀開元,可到數千元。另有晚期會昌開元通寶,市價略高,每枚百元左右。因此普通開元收藏家不必大量收藏,存一兩枚觀賞足矣。對於會昌開元鑒別應加以注意。史料記載會昌開元約24種,是各州錢爐於錢背加蓋「昌」字戮,與原文並不一致,且印記蓋得十分隨意,不規整。若發現文字秀麗規范,或[背文有「揚」者,定為偽古。](此句說法有誤)保存錢幣入盒袋均可,錢文朝下或內置,以防磨損。
編輯本段形制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每十文重一兩,又讀作開通元寶,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復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另外,還鑄有極少的金、銀、鉛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編輯本段鑄制與流通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編輯本段意義
開元通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經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是當時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物。 唐朝(公元618—907年)承隋之後,又重新恢復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時,封建地主經濟與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均呈現出繁榮景象。唐太宗於公元626年8月即位後,勵精圖治,審慎地調整了統治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登基後,在位44年,在他統治前期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開元盛世」。在農業方面,均田制的推行,使耕地面積擴大,百姓生活殷實富足,府庫充實。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興盛情景。在城市中,商業興旺,交通發達,很多城市都設邸店,為商人服務,並出現了原始的匯票「飛錢」(或稱「便換」)和信用機構「櫃坊」,當時商品交換活躍、錢幣收支頻繁程度可見一斑。唐代冶煉技術取得新成就,全國有168個銀、銅、鐵、錫冶煉所,金屬器物以捶擊與澆鑄制為主,運用切削、刻鑿、焊接等技術。另一方面,漢五銖錢在隋以前已流通了七百多年,其間歷經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准,即使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樣式,至隋末戰亂,社會上薄小劣錢大量出現。再加上前代周、齊、梁舊錢的流通,則通貨之狀況極度混亂。唐建國後,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於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著手整頓貨幣,頒詔廢五銖錢,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
5. 開元通寶的發行時間問題
關鍵是錢文不一定讀作「開元通寶」,因為有研究顯示(參考《中國古錢幣》)應該是讀作「開通元寶」。古籍也都有記載是唐武德四年開鑄這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幣的。
6. 開元通寶是唐代哪個皇帝發行的
開元通寶有兩種,第一種是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而改鑄「開元通寶」錢~第二種是會昌開元通寶, 唐武宗李炎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廢各地銅佛鍾磬等作為幣材鑄各州鑄錢背銘以州名,各州鑄錢背銘以州名,後鑄「昌」字以記年號,今所見計有23種之多。該錢鑄工粗率,文字晦漫,面文承襲歐陽詢舊制。
7. 開元通寶是哪個皇帝在位時發行的貨幣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准,沿襲近1300年。
8. 開元通寶到底是哪個皇帝是開創的
由唐高祖李淵開創的,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頒詔廢五銖錢,由李淵親自主導,給事中歐陽詢監制,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四字體現唐朝包羅萬象,恢弘大氣,奮發進取的精神,開元通寶四個字由歐陽詢題寫。鑄行開元通寶,開創李唐王朝金融貨幣新紀元。
開元通寶不是唐玄宗的年號錢,在唐代第一個皇帝李淵時候就已經鑄造了,是唐代的第一種貨幣,當時定名稱就叫「開元通寶」,和後來唐玄宗的年後「開元」同名,完全是巧合。
(8)金元通寶數字貨幣是那個公司發行的擴展閱讀:
在開元通寶始鑄之後,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於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滅掉盤踞朔方的梁師都,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時,封建地主經濟與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均呈現出繁榮景象。
唐太宗於公元626年8月即位後,勵精圖治,審慎地調整了統治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於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登基後,在位44年,歷經先天,開元,天寶三個年號。在他統治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開元盛世"。
9. 開元通寶
說到開元通寶,很多人以為這是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所鑄造的錢幣,其實不然,開元通寶在唐朝發行了289年,遠遠早在唐玄宗之前,就已經開始流通了。甚至如果你仔細觀察實物,就會發現有的開元通寶背面有一縷掏文,仿似一道女人指甲的痕跡,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唐高祖李淵稱帝後,在武德四年七月宣布廢止隋五銖,發行唐朝的新錢「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同時為了表示自己的恩寵,原本不允許私鑄的開元通寶,唐高祖卻特許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可以各鑄三爐,開國功臣裴寂可以鑄一爐。
而當時負責鑄造開元通寶的歐陽詢在進上蠟樣給秦王時,彼時的秦王妃日後的長孫皇後在觀賞時無意中留下了一掏甲痕。就這樣,帶有甲印的蠟樣被翻成錢模,再鑄成錢,鑄好的錢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狀的指甲紋,也就是後來的開元通寶背月錢。
除了帶著香艷氣息的背月文外,開元通寶的形制仍就沿用了秦方孔圓錢,但每十文重一兩的規格,和大唐盛世開辟出來的新氣象一樣,也創造了一種新的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歷代的鑄幣標准,從此沿襲了近1300年。
《新唐書·食貨志》:
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寶」,徑八分,重二銖四參,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洛、並、幽、益、桂等州皆置監。賜秦王、齊王三爐,右僕射裴寂一爐以鑄。盜鑄者論死,沒其家屬。
《唐會要·泉貨》:
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以輕重大小,最為折衷,遠近甚便之。其錢文,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時稱其工。其字含八分及篆、隸三體。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回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元通寶」錢。鄭虔《會稡》雲:「詢初進蠟樣,自文德皇後掏一甲跡,故錢上有掏文。」十八日,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諸州,秦王、齊王賜三爐鑄錢,裴寂賜一爐。敢有盜鑄者,身死,家口籍沒。至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桂州置錢監。
《譚賓錄》卷一(唐)胡璩
錢有文如甲跡者,因文德皇後也。武德中,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此四字及書,皆歐陽詢所為也。初進樣日,後掐一甲跡,因是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