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為什麼要有面值
1. 央行盛松成:為什麼央行的數字貨幣才是真正的貨幣
在6月24日召開的首屆大數據金融論壇上,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給出了比較全面的回應:首先,數字貨幣由央行發行,不是去中心化;其次,與現有電子形式的本位幣不同,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將可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分散式賬簿特點的本位幣;第三,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可實現「點對點」支付結算,不需要藉助第三方中心化機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會消失,而他們可能會被邊緣化,成為一種資產的類別,例如,現在區塊鏈初創公司ICO大多採用比特幣。有一些平台也會發行自己的代幣,例如分布式內容分享平台DECENT發行了DCT代幣。
2. 央行為什麼有權推出法定數字貨幣,紙幣
因為央行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制定和貨幣發行的最高管理和權力機構。所以央行有權推出法定數字貨幣,紙幣。
3. 央行為什麼要推出數字貨幣
央行從未推出過也沒打算推出任何數字貨幣
所有宣稱是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都是騙錢的
4. 國家為什麼要發行數字貨幣呢
5. 為什麼政府想要由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
在大多數國家央行是政府的一個機構。而貨幣的發行權也多掌握在國家的手中,央行只是一個管理機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主要的原因還是貨幣的控制權必須要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具備政府的信用背書,不然的話,數字貨幣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大多數國家不接受比特幣、萊特幣、DECENT作為貨幣的一個重要原因。
6. 貨幣當局為何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有何優勢
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目前我國央行未發行過法定的數字貨幣。
(1)央行貨幣金銀局在其官網上發布《關於冒用人民銀行名義發行或推廣數字貨幣的風險提示》稱,個別企業冒用央行名義,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發行」,或是謊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推廣團隊,企圖欺騙公眾,借機牟取暴利。
(2)央行表示,目前央行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某些機構和企業推出的所謂「數字貨幣」以及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3)央行強調,我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發行。以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請廣大公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愛護人民幣,共同維護人民幣的正常流通秩序。
7. 央行參事盛松成:貨幣當局為什麼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私人數字貨幣倒逼貨幣當局開始研究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不僅有比特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國內的幣盈中國也開始發行了應用型數字貨幣。
一時間,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各種私人數字貨幣大量涌現、迅速發展、影響極大。世界上不少經濟金融學家,包括中央銀行家,都受到了極大沖擊,甚至有人誤認為私人數字貨幣有可能取代主權貨幣。筆者早在2013年底就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包括私人數字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不可能取代主權貨幣[3]。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貨幣的非貨幣本質才逐漸被人們認識。
私人數字貨幣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技術,這些技術對金融體系的滲透力極強,甚至對現代經濟金融運行帶來沖擊。所以,為了維護貨幣體系乃至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貨幣當局也必須使用同等甚至更先進的技術和設計來研究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如果任由私人數字貨幣無序發展,這將對貨幣當局政策調控和經濟金融體系帶來嚴重沖擊。
第一、私人數字貨幣分流、替代了一部分主權貨幣的使用,貨幣政策有效性將被削弱、傳導機制將被扭曲。私人貨幣與主權貨幣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隨著私人數字貨幣使用范圍不斷擴大,主權貨幣使用量將逐漸下降,這將降低貨幣當局對主權貨幣的控制力。同時,貨幣政策調控對主權貨幣供應和流通的影響力也將下降、不穩定,這將削弱貨幣政策有效性、扭曲傳導機制。如果私人數字貨幣被普遍使用但不由貨幣當局發行和調控,現代經濟將因此失去一個重要的調控手段,經濟將因為不受貨幣政策調節而無法正常運行。
第二、私人數字貨幣價值波動大,對金融穩定帶來威脅。私人數字貨幣沒有國家信用背書,不是真正的貨幣,其價格極易受到市場預期影響,波動率極高,市場流動性難以得到保證。隨著私人數字貨幣使用范圍和規模的擴大,單個私人數字貨幣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將上升。
第三、私人數字貨幣供應量相對固定,難以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要。以比特幣為例,系統設定的供應量上限與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和商品流通之間存在矛盾。若其被廣泛使用,這將造成通貨緊縮,抑制經濟發展。這也是金本位制崩潰的根本原因。
第四、私人數字貨幣缺少中央調節機制,難以滿足現代貨幣體系穩定的需要。沒有集中發行和調節機構即所謂的「去中心化」是私人數字貨幣普遍的特徵。如果私人數字貨幣被全社會普遍接受,而貨幣當局無法通過中央調節機制穩定幣值,這不僅會引起經濟波動,也會動搖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貨幣體系。[4]
第五、私人數字貨幣給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以及資本管控帶來了挑戰。私人數字貨幣普遍存在交易匿名和資金可跨國自由流動的特徵,使得不法分子易於掩蓋其資金來源和投向,個人易於規避換匯額度及外匯匯出境外的管理規定[5],這給洗錢、恐怖主義融資及逃避資本管控帶來了便利。
第六、私人數字貨幣增加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難度。私人數字貨幣價格波動大、市場參與者幾乎不受監管、用戶資金安全缺乏保障以及交易不透明,因此私人數字貨幣交易容易發生詐騙、盜竊和造假等事件。這不僅使消費者權益缺乏保障,而且增加了監管當局取證調查的難度。[6]
因此,為了應對私人數字貨幣快速發展對貨幣主權、貨幣政策、金融風險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沖擊,貨幣當局清楚地認識到,國家應盡早開始研究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未來的央行數字貨幣應在國家信用的支持下,不斷滿足社會對貨幣使用技術的要求,成為被廣泛認可的結算支付方式,這樣貨幣當局才能擴大主權貨幣的使用,減少私人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以及整個金融體系的沖擊。(轉自網易財經)
8. 貨幣當局為什麼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計劃發行數字貨幣是根據時代發展需要作出的決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城市的人喜歡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微信、支付寶進行付款,現金付款的在逐漸減少,第三方支付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在歐洲一些發達的效果正在嘗試無紙化交易。而且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在2013年以後在國內流通,央行受到啟發發行數字貨幣。
除了央行要發行的數字貨幣,實際上也有很多應用型的數字貨幣,例如歐陸眾籌平台眾籌項目的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