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和紙幣會長期共存嗎
㈠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對老百姓意味著什麼
第一,現在多數人常用微信、支付寶來做平時的手機支付,數字人民幣推出後,你可以改用數字貨幣做支付,這倒是更加安全了。因為如果用微信和支付寶只是用企業資產和信用做背書做支付。而數字人民幣是用國家信用做背書,信用度更強,更加安全。
數字人民幣要來了!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第二,很多人認為數字人民幣因為其有可追溯性,有反洗錢、反腐敗的特殊功能,我覺得這話說對了一半,數字人民幣的推出的確對於洗黑錢起到震懾作用,因為有區塊鏈技術的參與,相關部門能有效的查找資金的源頭,從而對洗黑錢行為起到有效的遏製作用。
不過,對於打擊腐敗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有些·腐敗分子或者把錢變成了房子,放在親屬的名下,你查不到,或者有些腐敗分子把貪污的錢直接放在家裡,執法機關根本查不到。除非像印度莫迪那樣,直接把舊版大鈔限期作廢,換成新版鈔票。而在更換時,要拿出巨額財產合法來源的證明才行。
第三,數字貨幣還可以做到精準扶貧、發放國家福利的作用。在疫情期間,我國制定了很多對企業和個人的福利政策,不過由於信息不精準,渠道不暢通,無法惠及到每個企業和個人。如果通過數字人民幣渠道,相信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會直接受益,這樣可以不經過第三方,節省時間成本和渠道運營成本。此外,如果提前就把數字人民幣布局好,國家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給老百姓發放福利更直接、快速,而且還可以精準到個人。這些都會給我國正在大力布局的內循環經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數字人民幣要來了!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第四,數字人民幣會在進出口貿易中起到積極作用,也是為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打下扎實的基礎。數字人民幣除了使用於進出口貿易外,還可以擴大數字人民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此外,中國現在在全球各地有幾千萬華人、華僑,他們都會為數字人民幣推廣和流通起到積極響應作用。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地位越來越高,數字人民幣的推出更有利於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推廣和使用,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基礎。
當然,也有人擔心,萬一斷了網,或者手機沒有信號,那麼就不能使用數字貨幣了,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央行在推出數字人民幣之前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對此,我們認為,人民幣紙幣和硬幣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會退出流通領域的,未來數字人民幣與紙幣將長期共存,所以,民眾也大可放心,不會因為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而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
㈡ 如果中國不再用紙幣,改用數字貨幣會怎樣
我記得之前有個結論,是:黑客研究出的漏洞,研究人員補上;這樣循環的交替促進系統不斷升級。
對於數字貨幣而言,只能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公司類型的貨幣,否則出現一般危機,系統一旦被攻破經濟就崩盤了。其次,心理感覺,10W對於數字貨幣就是個數字,換成紙幣放在面前是什麼感覺?這對於刺激人們工作的積極性還是有幫助的。
換到貨幣的使用角度而言,通貨便是黃金,當前匯率機制等已經成熟,換為數字貨幣,需怎麼轉換?外貿過程需怎麼使用?控制權是在誰手上?還有許多大的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否則,使用數字貨幣對於一個國家的金融經濟而言,不是重生,只是毀滅。
㈢ 數字貨幣理論上未來可以替代什麼
數字經濟時代,人們對於支付安全性、便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也成為大勢所趨。
數字人民幣「在路上」 試點仍為「4+1」
視頻載入中...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近年來,全球多國都在加緊研究數字貨幣,中國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的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
近日,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
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仍是「4+1」,即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並沒有變化。相關人士指出,網上傳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個試點,其實是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
現金支付未來是否會被取代?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移動支付深度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數字人民幣到底是什麼?它跟我們熟悉的電子支付手段又有什麼區別?現金未來會不會被取代呢?
我國法定數字貨幣,是人民銀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簡單地說,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可以看做是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
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天秤幣」等虛擬貨幣有著本質的區別,後者沒有國家信用,不具有法償性;而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是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一種法定貨幣,在這一點上與現金具有同樣的效力。
從使用場景上看,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與使用紙幣差別不大。它不依託於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只要用戶裝有數字貨幣錢包即可使用。不僅如此,央行的數字貨幣使用最新的雙離線技術,即使在沒有手機信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使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只要裝有數字貨幣錢包的手機,拿在一起碰一碰,就可以方便地完成轉賬或者支付。
專家表示,未來央行數字貨幣會替代一部分的現金,但不會全部取代紙幣。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我國紙幣將長期存在,我們的用戶習慣也各有不同,現金支付、非現金支付將長期共存。
與此同時,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從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也就是說假設現在流通的貨幣是100元,央行數字貨幣將等價替換掉這100元。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徐遠:新的數字貨幣和紙幣是一對一兌換的,所以說現在商業銀行要獲得這個數字貨幣必須拿以前的貨幣來換,試點的時候並不增加總量。
什麼時候能用上數字人民幣?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盡管已經進入試點測試階段,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還需要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風險可控性等多項環節。
央行也多次表態,數字人民幣尚沒有推出的時間表。如果數字人民幣先行試點測試順利的話,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也許能「一睹芳容」。
㈣ 未來數字貨幣能代替傳統貨幣嗎
下面是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原話:未來數字貨幣將逐漸取代傳統貨幣。
現在還不能說數字貨幣的時間表。中國人口多、體量太大,像換一版人民幣,小的國家幾個月可以完成,中國則需要約十年。所以數字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並行、逐步替代的關系。後期現金的交易成本會慢慢升高,比如過去讓銀行點數大量的硬幣,點不完不下班,也不收費,後來可能就需要收費了,有了激勵機制,大家自然會更多使用數字貨幣,不過兩者仍會在較長期共存。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是受到了比特幣、萊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啟發,而歐陸眾籌的數字貨幣與實體資產結合的模式也是借鑒了比特幣的經驗。
㈤ 央行推出「數字貨幣」 紙幣將被完全「取代」
央行最近已經在規劃推出“數字貨幣”了,一些人覺得既然數字貨幣要推出了,是不是就代表紙幣要被取代了?其實不然,紙幣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01、數字貨幣推出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在日常生活中,現金已經是使用的越來越少了,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是出門不拿現金了,並且支付軟體也是越來越多了,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某寶和某信兩家占據了半壁江山,但是現在有很多人也開始使用其他的支付軟體,並不再局限於這兩種了。
我以前的時候出門就是某寶和某信,但是現在有一個銀聯的,每次買東西去用都可以優惠一點錢,所以,只要條件允許,我一般會使用銀聯去支付,有句老話說的好,“積少成多”,雖然每次免的金額不多,但是耐不住數量大呀,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學校還有這個支付軟體的活動,一塊頂十塊,相當於白嫖了中午一碗飯,多好啊,所以,銀聯現在在我心裡也是佔有很大的地位的。
總結:數字貨幣想要完全取代紙幣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人對紙幣還有需求,我可不希望未來自己的資金流被別人掌握的一清二楚,我還需要一些私人空間。
㈥ 傳統的紙幣會隨著數字貨幣的推廣而消亡嗎
不會的,現代金融體系下可以有數字貨幣,但傳統的紙幣是不會消失的。畢竟數字貨幣不是適應所有流通領域。
㈦ 數字貨幣的出現紙幣還能不能花
短期內數字貨幣不可能代替紙、硬幣。
㈧ 央行數字貨幣將崛起 數字貨幣將影響未來紙幣會消失嗎
理論上,數字貨幣未來必將取代紙幣在市場上進行流通,紙幣則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慢慢的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成為一個歷史。但是,這需要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我們都不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實現無紙化交易,一些小的發達國家在嘗試無紙化交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並未完全實現。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實現的難度會更大。
不過,國內的應用型數字貨幣也在蓬勃的發展,普銀集團推出了本位制數字貨幣普銀,有茶資產的信用背書。
㈨ 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大勢趨 中國需多長時間
數字貨幣是區分於實物貨幣的無形貨幣,是「虛擬貨幣」的一種。其本質是法定貨幣的一種電子化,即紙幣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法定貨幣電子化、網路化儲存和支付的形式。
數字貨幣,尤其是使用分布式總賬技術、嵌入去中心化支付機制的數字貨幣,會對金融市場甚至整個經濟的各方面產生廣泛影響,可能瓦解當前的商業模式和系統並促進新的經濟交互聯接方式出現。數字貨幣及分布式總賬在零售支付服務中的潛在應用尤其重要,會在電子商務、跨境交易、點對點支付等領域催生新的支付業務模式。
中央銀行面臨的有關數字貨幣政策問題主要集中在支付系統應用領域。如果數字貨幣和分布式總賬在大額交易等領域被廣泛使用,還會對中央銀行支付系統監管、維護金融穩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等職責產生顯著影響。但近年來一些數字貨幣的運行情況表明,在缺少第三方信用中介情況下,採用分布式總賬進行點對點價值交換是可行的。因此,分布式總賬技術的各類功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有支付服務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效率。
數字貨幣對基礎貨幣影響的幾個方面
(一)數字貨幣對基礎貨幣內涵及表現形式的影響
數字貨幣和基礎貨幣均由中央銀行發行,流通中現金(M0)的內涵和形式沒有改變,狹義貨幣供應量(M1)的內涵沒有改變,其表現形式改變為M1=M0+基礎貨幣活期存款+數字貨幣活期存款(指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廣義貨幣供應量(M2)其內涵也沒有改變,其表現形式改變為M2=M1+(單位基礎貨幣定期存款+單位數字貨幣定期存款)+(個人基礎貨幣儲蓄存款+個人數字貨幣儲蓄存款)+(證券客戶基礎貨幣保證金+證券客戶數字貨幣保證金)。
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在數字貨幣與基礎貨幣長期並存的情況下,M1中的活期存款會有一部分數字貨幣隨時兌換成基礎貨幣現金,轉化為M0,同樣會有一部分數字貨幣活期存款轉化為數字貨幣,因此,我們考察數字貨幣對基礎貨幣供應量影響就要充分考慮到M1中變數因素,不能只看M0數據,要對M1變數數據進行參考。
(二)數字貨幣制約因素對基礎貨幣供需的影響
1.數字貨幣供應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是產生的碎片多樣性會阻礙支付網路的臨界質量。目前,世界范圍內流通的數字貨幣超過600種,有不同的處理確認協議和供應方式,可能阻礙支付網路的質量。因此,我國數字貨幣也會產生碎片,影響支付網路質量。
二是數字貨幣的擴展程度和使用效率不高。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數字貨幣規模和接受度受到限制,數字貨幣結算交易的數量級相對較低。三是非實名制交易影響交易范圍。雖然數字貨幣方案允許交易不披露個人信息或敏感的付款憑證,但可能會出現違規現象。電子貨幣的非實名制可能會影響許多交易方的使用意願,因為非實名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洗錢或恐怖融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