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數貿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
A. 央行數字貨幣和雲數貿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2018年3月9日,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正式透露了正在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名稱為DCEP。
DCEP,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簡稱。這意味著央行數字貨幣將同時具有法定貨幣與電子支付的雙重職能。
而「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
(1)雲數貿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擴展閱讀:
具體來看,DCEP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金融與技術兩方面。
1、就其金融特徵而言,央行數字貨幣的功能與屬性與人民幣紙幣完全一樣,只不過是紙幣的數字化版本。這說明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維系數字貨幣流通系統所依賴的是國家信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明確指出,DCEP「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經濟學中常用M0來指稱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央行對DCEP的定位就是替代M0,也就是對現金的替代。
2、而在技術特徵方面,央行數字貨幣並未完全採用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曾發文指出,區塊鏈系統處理效能有待提高,基於該技術的加密資產無法保證其錨定資產的穩定性,同時其去中心化特性也與央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沖突。
但據稱,數字貨幣借鑒了其中一些技術理念,如非對稱加密、智能合約等。由此形成的全新加密數字貨幣體系,具有安全、可控匿名、不可偽造等優點,彌補了現有貨幣成本高、追蹤難、造假大等問題。
B. 雲數貿唯一獲得國際互聯網牌照和直銷牌照的全球最大的股東平台。是真的嗎
這么大的事,中央電視台新聞早該報道了,查查有這方面的央視報道嗎,沒有就是假的騙人的。
C. 國家怎麼看雲數貿
雲數貿是傳銷,早在2013年9月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公布十大傳銷典,第八個就是雲數貿。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也對雲數貿的「五行幣」專門進行了報道。據《焦點訪談》的報道,吸引購買者的是張健(化名),參與者認為「世界聞名」。在推介人員口中,張健是傳奇人物,9歲上大學,12歲破解銀行密碼,精通六國語言。
而且還有一大堆名頭,比如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世界首富,但央視記者調查發現,這一切都是張健虛構的。此外,雲數貿沒有注冊地址,聯系方式只有電話和微信,網站登上去之後會被提示有病毒。購買者們從來沒見過張健,因為只有微信和QQ群。
根據央視的報道,雲數貿的模式就是發展更多的新人進入,其實就是拉人頭。參與者們說,通過微信、QQ群知道「五行幣」的,並沒見過張健和雲數貿人員。
(3)雲數貿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擴展閱讀:
「五行幣」銷售組織聲稱,購買者花費5000元買的並不是「五行幣」本身,而是一種「資格」,這種「資格」為每個「五行幣」後面是能迅速升值的5000數字貨幣。按照購買時候的承諾,「五行幣」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漲5倍價格,發行公司分紅會送新的數字貨幣。
參與者拿著贈送的再投入,一年之內操作5次,五進五齣,計算下來,5000元買下來的「五行幣」靜態收益能到400多萬。按照推介人員的說法,「五行幣」是限量版,總共發行5億個,將來會全面替代紙幣,物以稀為貴,前景十分廣闊,並稱「五行幣是中國唯一的虛擬數字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尼姑結婚」視頻實為「五行幣」傳銷
網路-雲數貿
D. 雲數貿既是傳銷組織,為什麼不對外公布其虛假騙局,時至今日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被騙
雲數貿騙局已經公布很久了吧,
估計是你沒有關注,
所以不知道具體詳情,
2016年好像就有報道稱,
雲數貿屬於傳銷。
E. 雲數貿是國家批准了的嗎
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通常以非法入股 融資,發展下線,危害廣大人民群眾,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不要輕信輕言,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以避免財產損失。
2013年8月,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湖北、湖南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雲數貿聯盟網」有關人員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偵查查明,2012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宋XX依託「雲數貿聯盟」網站,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參加者按照加入時間先後及投入資金數額組成一定層級。截至案發,共發展28個省份19萬餘人,涉案金額1.6億元。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1],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1]此類傳銷通常以非法入股 融資,通過手機微信、QQ等發展下線,引誘上當者交錢投資購物,危害廣大民眾。[2]2018年7月,雲數貿被列入史上最新最全傳銷名單。
案件簡介
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通常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自2013年8月以來,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湖北、湖南等僅30個省、市、區地公安機關先後破獲「雲數貿聯盟網」有關人員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十人,涉案金額1.6億元。此案,亦被公安部列為2013年十個傳銷典型案例之一。
傳銷模式
所謂傳銷,就是直接或者間接以「拉人頭」的方式,按發展人員的數量為依據給予報酬。加入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而發展他的人獲取的「報酬」來自新入會員交納的入會費。由於傳銷本質上是通過發展下線實現財務的非法轉移和聚集,並不創造社會價值,參與者發展人數越多,得到回報越大,如果參與者不能介紹其他人入會,那麼將只是付出沒有回報。[3]
隨著傳銷組織被不斷曝光,傳銷也變換了很多時髦的說法,比如網路直銷、人力資源運作等。有的傳銷組織甚至冠以相應「國家政策」、發展「民族企業」和參與「互聯網金融」,投資「原始股」等名頭,極力讓自己看起來「高大上」「合法化」,一些分辨力不強的群眾往往容易上當受騙。因此,我們要弄清傳銷的本質,才能做到無論傳銷組織演變成什麼方式,都能識別出傳銷騙局
F. 張建板的雲數貨與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有關系嗎
「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 ,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此類傳銷通常以非法入股 融資,通過手機微信、QQ等發展下線,引誘上當者交錢投資購物,危害廣大民眾。
應答時間:2020-10-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雲數貿五行幣與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一回事嗎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2018年3月9日,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正式透露了正在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名稱為DCEP。
DCEP,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簡稱。這意味著央行數字貨幣將同時具有法定貨幣與電子支付的雙重職能。
而「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
(7)雲數貿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擴展閱讀:
具體來看,DCEP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金融與技術兩方面。
1、就其金融特徵而言,央行數字貨幣的功能與屬性與人民幣紙幣完全一樣,只不過是紙幣的數字化版本。這說明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維系數字貨幣流通系統所依賴的是國家信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明確指出,DCEP「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經濟學中常用M0來指稱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央行對DCEP的定位就是替代M0,也就是對現金的替代。
2、而在技術特徵方面,央行數字貨幣並未完全採用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曾發文指出,區塊鏈系統處理效能有待提高,基於該技術的加密資產無法保證其錨定資產的穩定性,同時其去中心化特性也與央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沖突。
3.但據稱,數字貨幣借鑒了其中一些技術理念,如非對稱加密、智能合約等。由此形成的全新加密數字貨幣體系,具有安全、可控匿名、不可偽造等優點,彌補了現有貨幣成本高、追蹤難、造假大等問題。
H. 雲數貿是國家項目嗎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嗎
不是國家項目,不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是一種傳銷模式,違法的。
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通常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此類傳銷通常以非法入股 融資,通過手機微信、QQ等發展下線,引誘上當者交錢投資購物,危害廣大民眾。
(8)雲數貿全球數字貨幣儲存卡擴展閱讀:
雲數貿聯盟網傳銷模式有別於傳統傳銷模式,它是按照加入金額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活動區(內部稱之為「盤」),如「會員盤」,需要交500元,「股東盤」,需要交5000元,「董事盤」需要交30000元,各「盤」相對獨立,互不牽扯。而在威海地區,該網路傳銷組織主要發展「股東盤」,每個人加入要交5000元,然後獲得一個網站ID和密碼,以及5000元所謂的「電子幣」,沒有ID和密碼無法登錄該傳銷網站。
I. 我舅好像給坑買了雲數貿什麼數字貨幣傳銷的玩意了
遇到別人做錯事,人們第一反應是制止他。殊不知,因為身份地位以及時機的因素,有時候直接制止反而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我覺得第一步你要確保你父母不上當,因為父母可能比較好溝通。然後再與父母一起想辦法制止你的舅舅。
我覺得你可以找一兩個專業人士給你舅舅上課,比如你的老師,也可以找找網上辟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