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與貨幣乘數
1. 淺析數字貨幣對支付體系的影響
數字貨幣既有計算機的基礎又要互聯網技術的加持,成為新時期的支付手段,如果與傳統的使用紙幣交易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數字貨幣在交易過程中具有快捷,輕便等特點,但是數字貨幣又與個人財產掛鉤,如果出現支付密碼泄露,個人錢財被轉賬,人們就會對數字貨幣的可靠性產生懷疑,數字貨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不僅促進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革新的技術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到實踐,由此可見數字貨幣在我們的支付體系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面對數字貨幣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它也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些影響,尤其是線下的個體商戶。
貨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商品,既具有使用價值又具有本體的價值,因為它可以與想要購買的商品具有同等的價值,在貨幣產生之前,商品的交易是通過物物交換,但是會面臨交換當中比例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以另外一種特定的物品當做交易當中的橋梁,貨幣就從此產生,貝殼,石頭都當做貨幣使用過,後來使用金屬物當作貨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使用攜帶不方便,隨著經濟的發展的需要紙幣作為貨幣成為 歷史 新的寵兒,尤其是在大宗的商品交易中,紙幣作為貨幣的方便性更能凸顯出來。
計算機的誕生為數字貨幣奠定了基礎,而計算機只能作為物質載體,而更深層次的是需要程序,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不斷成熟是數字金幣誕生的直接原因,對數字貨幣的定義並沒有統一,大多數人都將它歸結為以電子貨幣為形式,用來代替貨幣在交易中使用的一種新的支付形式,數字貨幣與虛擬世界的虛擬貨幣是有根本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電子貨幣可以作為貨幣進行支付使用,並且沒有數額的限制,數字貨幣可以用作支付手段,但是數字貨幣與貨幣之間又存在本質的區別,它不能代替貨幣執行其他職能,而且因為數字貨幣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所以會給支付體系以及金融行業帶來風險,所以有許多的國家對使用數字貨幣都存在疑慮和擔心,有的國家甚至禁止使用數字貨幣。
我們在使用紙幣作為交易手段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當自己買一個東西之後,會記不清楚東西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用了多少錢購買,我們的大腦每一天都在接受新的事物,接受新的記憶,所以對以往的記憶會存在遺忘的現象,但是使用數字貨幣支付就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每筆消費都會詳細的記錄在賬本裡面,隨時都可以看,隨時都可以保存,並且這種記賬是不經過第三方參與的,不用擔心第三方的泄密或者是公司倒閉情況,安全性上是有可靠的保障,並且個人賬本只能是本人來進行操作,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種新型的記賬模式更有利於商品的交易以及使用,使用數字貨幣不存在時間,地點的限制,就算是夜晚自己突然想在網上購物也可以使用,下雨天可以使用,晴天照樣可以使用,這種便捷性加快了貨幣的周轉速度,而且因為有每一筆記賬,所以資金的流向更加透明,所以在整個的交易周期當中,資金會被詳細的記錄下來,不會被別人篡改,貨幣的發行量是由貨幣乘數乘以基礎貨幣量,所以大量的使用數字貨幣,會加快資金的流轉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和生產的飛快的發展,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手段,不僅僅是在經濟對我們造成了影響,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
在我們以往的交易當中,銀行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不管是存款還是取款還是轉賬,都要經過銀行,銀行並不是機器人,所以在服務當中效率自然沒有電腦高,而數字貨幣恰巧可以解決金融服務體系當中的效率問題,從貨幣的發行角度來看,使用數字貨幣可以減少製造貨幣中的成本問題,而且數字貨幣不會被磨損,解決了在回收和銷毀的一些問題,也正因為數字貨幣不會被磨損,在流通當中更方便,我們深知有很多人會製造假幣,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但是沒有人能給數字貨幣作假,這就減少在交易當中不必要的麻煩,而每一筆的交易都會被詳細的監控並記錄下來,對貨幣的流向有準確的把握,數字貨幣並沒有實質的載體,不會出現傳統貨幣被別人搶劫的情況,減少了 社會 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安全性上,數字貨幣遠遠大於傳統貨幣,使用數字貨幣減少了銀行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這就減少了一部分人力財力物力的支出,更能給銀行減輕負擔。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全新的貨幣形式並不是十全十美,盡管數字貨幣承擔著貨幣的支付職能,但是它並不能完全的代替貨幣,它與貨幣存在著天壤之別,黃金等貴金屬作為硬通貨,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存在的有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貨幣也是商品,而國家法定貨幣的信用是來自於國家的權威地位,強制性就成為了貨幣的基礎特點,但是數字貨幣就是一串編碼它本身就具備價值缺少自然屬性,而且數字貨幣並不具備法律所賦予的強制性,更沒有把國家稅收作為信用的基礎,因此數字貨幣並不能作為一般貨幣使用,不具備一般等價物的特性,使用數字貨幣是來自於人們的信任,傳統貨幣可以作為計價單位,例如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兌換,但是如果用數字貨幣作為計價單位的話,就會造成兌換中混亂,計價單位是貨幣的第一職能,因為它能直接的清晰的表達出貨幣的價值,然後以貨幣的形式表達出來,同一種商品,如果使用某一種貨幣來計價,再換成數字貨幣計價,那麼這兩個貨幣之間的兌換就會出現混亂,數字貨幣的價值不穩定性給交易過程中帶來了風險。
數字貨幣不需要其他的基礎設施,在線上支付功能的使用中,一些銀行的基礎設施就會用不到從而被冷落,這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以及成運行成本的提高,從另一方面就增加了銀行的管理難度和負擔,這就會給銀行的發展帶來問題,而在傳統的線下支付中,支付體系當中所要面臨的金融風險都是由銀行承擔的,但是數字貨幣的使用直接將金融體系中的風險轉移到了使用者的身上,而且數字貨幣使用的風險取決於機制的操作,數值貨幣作為支付使用,一旦按下的確認鍵進行支付就沒有反悔的可能性,是不可能單方面的撤銷的,如果對雙方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沒有詳細的說明,存在欺詐,偽造,丟失的情況就無法詳細的判定雙方的法律責任,大多數情況下,使用數字貨幣是不存在第三方機構的,倘若有第三方機構的參與,就會給支付雙方帶來不穩定性,也就是會增加危險性,給個人的財產帶來了風險。
數字貨幣幣並不需要像傳統貨幣一樣需要專門的鑄幣廠鑄幣,如果數字貨幣代替了傳統貨幣,就會造成中央銀行除利息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減少,這對中央銀行的打擊是最大的,直接導致了中央銀行收入的減少,商品的價格是由貨幣顯示出來的,國家每年都會出台相應的貨幣政策,以適應當年的經濟發展情況,貨幣發行了過多,會造成通貨膨脹,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災難,如果貨幣發行的過少,就會造成通貨緊縮,這對生產上游的打擊是巨大的,所以政府出台的貨幣政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前前後後多場考慮後才做出的結論。
而數字貨幣的交易就增加了許多需要考慮的點,增加了中央政府在發行貨幣中的難度,而且如果數字貨幣使用過多的話,就會造成傳統貨幣使用數量的減少,那麼國家當時出台的貨幣政策就會為之失效,沒有了貨幣政策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國家的經濟情況就會走偏,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會被打破,帶來一系列的 社會 問題。
數字貨幣並沒有實質的載體,這就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數字貨幣在交易當中有很大的便捷性,同樣也給那些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首先就是欺詐詐騙的情況,數字貨幣作為貨幣進行支付,在交易過程中,就會存在匿名性,尤其是在雙方都不清楚的情況下發生交易,大大增加了風險,而數字貨幣一般是有數字錢包保護,是有加密功能,但是如果經過第三方軟體支付的時候,就容易造成電子錢包密碼的泄露,對個人的財產造成傷害,因為使用互聯網十分的便利,所以犯罪分子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套取他人的信息或者是直接進行欺詐的行為,而上當受騙者也很容易轉賬付款,一旦轉賬就無法挽回,普通人又無法得到收款人的詳細信息,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除此之外,數字貨幣還會用來洗錢,因為雙方的交易都是匿名性的,在交易之後,在後續的調查之中也無法得出交易過程中的詳細情況,這樣就會被洗錢,增加了破案的難度,尤其是在跨國交易中的洗錢行為更難破案。並且因為第三方機構的資質大不相同,在市場當中魚龍混雜,在缺乏有力的監管之下,使用數字貨幣就十分的不安全,增加了金融體系中的風險。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革新的支付手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深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我們看到了數字貨幣給我們經濟帶來的提高作用,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視數字貨幣也是一把雙刃劍,在使用數字貨幣的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條文,為數字貨幣的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同時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進行專門的監督作用,除此之外,還要建立金融風險的防控部門,對數字貨幣所要產生的金融風險要做提前的預警預告,防患於未然,加強宣傳數字貨幣的使用功能,數字貨幣只能用作支付手段,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不是當作犯罪違法的工具,還要加強公民的防患意識,不向陌生人轉賬,更不能在第三方機構里保存自己的電子錢包,增加自己錢包被盜的風險,要充分的認定第三方機構的資質,遇到使用網路進行詐騙的情況,要及時接報警,以免造成財產損失,在使用數字貨幣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看到數字貨幣的好用就忘記了它隨時可能存在的危險。
2. 如何理解數字貨幣
一、數字貨幣概念的理解
(一)基於實體的數字貨幣
自古以來,凡是用紙製作的「貨幣」都叫做紙質貨幣,當代世界各國實際上都是紙幣。在馬克思時代,紙幣只是金屬貨幣的符號,紙幣的實際含金量等於名義含金量,當名義含金量大於實際含金量時,金屬貨幣物價指數就會因紙幣過多而提高,當超過一定限度,就發生了通貨膨脹。馬克思將這些沒有黃金作為保證的超發銀行券稱作虛擬貨幣。
凱恩斯時代,紙幣是GDP的符號,他定義因彌補財政赤字而導致的紙質貨幣增發為赤字貨幣,並認為紙質赤字貨幣的發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生產的發展,而只會造成半通貨膨脹。
張春嘉在《虛擬貨幣概論》中的研究也證明,既無貴金屬又無GDP保證的紙質貨幣的投放會引起物價上漲,而這種貨幣稱為虛擬貨幣。
四、結論
虛擬貨幣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是貨幣進化史的一部分,是數字科技革命的結晶。回顧貨幣史,任何一種形式的貨幣從誕生到發展成熟,都會經歷質疑乃至排斥。它也像傳統貨幣一樣,並非天然完美,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完善,以更適應生產力並為其服務。
3. 如果數字貨幣發行,銀行網點是不是就要取消了呢
在金融服務方面,主要指銀行從事的各種代收代付以及咨詢等中間業務。比如水電氣費代收,金額小,用戶數量龐大,這些公司還是會委託銀行代收,公司仍然需要在銀行開立賬戶,所以數字貨幣發行對金融服務的影響不大。但是不可否認,由於數字貨幣的發行,肯定會給銀行的傳統業務帶來沖擊,尤其是現金類業務和支付結算業務,將會倒逼銀行做出經營模式的轉型。不過這種危機早在支付寶微信面世就已經凸顯,支付寶余額和微信紅包里的零錢實際上就是電子貨幣,非現金支付的迅猛發展,銀行的現金業務和結算業務已經出現下滑態勢,但仍然沒有直接對銀行網點帶來過多的沖擊。同樣道理,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已經很方便了,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呢?因為有人不會操作,也有的業務是無法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上辦理。因此,可以這樣說,只有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被大量應用到金融科技之中,公民素質的不斷提高,隨著線下業務向線上的全面遷移,才是銀行物理網點的取消之日。
4. 數字人民幣運行期間你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個人理解,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也有一個可能性。
一、問題背景
過去,銀行沒有聯網,所以支票可以偽造,支票在被運回總行「驗真」的期間,基本上是一種「float」的狀態。大概啥意思,你看看電影Catch me if you can《貓鼠游戲》就明白了。櫃台上驗真不到位,支票就被兌付了。等到總部拿到票,知道是假的,已是一周之後。所以,《貓鼠游戲》中湯姆漢克斯演的FBI探員有一段非常棒的解釋,如下:
「罪犯是了解這個體系的,所以都在總部在東部地區的銀行的西部支行櫃台兌付支票。」經典嗎?就是吃准了你有float的期間。
二、目前現狀
現在,這類詐騙已經無法操作了。Why?因為銀行都是網路化的,你的票是不是真的不重要,你的賬戶信息我馬上就可以查電腦知道,那你拿什麼過來都無所謂。這個優勢,就是資料庫的總賬是及時更新的。
三、區塊鏈也是不及時更新總賬的
這時候,話題就回到數字人民幣了。這是區塊鏈技術上的突破,是不需要「拿總賬對賬」的,就是所謂的「雙離線」功能。所以又會碰到有可能的騙子來作怪的問題。比如:
拿著假的數字人民幣,到銀行里一查「沒有」信息,但是這也可能是前面好幾手交易都沒有更新總賬所導致的。這時候,怎麼判斷真偽?
四、推斷
應對的策略肯定是想好了,但是我們普通人是不知道的。這個技術的底層演算法,應該是保密的,不會像支票上幾根金線、幾個水印那麼簡單。
5. 不同貨幣層次的貨幣乘數有什麼不同
所謂貨幣乘數即貨幣供給與基礎貨幣的比率。衡量單位貨幣承擔的平均交易量,如果經濟中貨幣流通速度是穩定的,那麼通過簡單地設定總量的目標,貨幣政策可以獲得任何理想的收入水平。現實中,貨幣流通速度是不穩定的,經濟總收入和各種貨幣總量之間的關系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6. 為什麼要用貨幣乘數早就數字貨幣的供給
貨幣乘數對數字貨幣供應量具有導向作用。
所謂的貨幣乘數也可以被稱之為貨幣擴張系數或者是貨幣擴張乘數,具體指的就是在基礎貨幣基礎之上貨幣供能量通過商業銀行的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產生派生存款專用產生的信用擴張倍數是貨幣共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生活的過程當中,銀行提供的貨幣以及貸款也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相關的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貨幣供應量就是在說一個國家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有多少,它是由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共有存款貨幣以及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中央銀行也一般都會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求,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成為不同的層次,我們中國現在實行的貨幣統計制度,可以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流通中現金狹義貨幣供應量和廣義貨幣供應量。根據最基本的貨幣原理貨幣供應量等於基礎貨幣乘以貨幣乘數,其中基礎貨幣就是流通中現金以及銀行准備金的總和,貨幣乘數也就是貨幣供應量和基礎貨幣間的倍數關系指的就是單位基礎貨幣生成的貨幣供應數量。一般來說,在貨幣乘數比較穩定的條件之下,貨幣供應量和基礎貨幣都保持著同向運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兩者的運動有的時候也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是因為貨幣政策操作最終影響到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有一段時間,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貨幣乘數出現了變化。
7. 貨幣乘數效應能否舉個例子,不要用百度的解釋也不要用專業術語,要按照自己的理解
之所以會有貨幣乘數效應,本質上是因為銀行收的是紙幣,但貸出去的是「電子貨幣」。但是電子貨幣央行無法監控,無法同時減少紙幣,所以導致平白無故的增加了貨幣量。舉例說明:假設央行發行100萬紙幣,紙幣以工資形式發給我們。我們一分不花,全都存到銀行。此時銀行收到了100萬紙幣。假設不考慮准備金。銀行放貸款100萬給某個企業,但是銀行絕對不會把現金直接付給企業,而是以「轉賬」的形式,把「電子貨幣」轉到企業的「存款賬戶」上。這句斜體字,就是「貨幣乘數」開始放大的時候。銀行手裡拿著100萬現金不變,貸款給企業的電子貨幣100萬,但是因為是把100萬打到企業存款賬戶上,所以這100萬「電子貨幣」馬上又回到了銀行。但是此時,企業卻已經獲得了100萬的資金。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支付。加上銀行手裡的100萬紙幣。就一下子變成了200萬的貨幣量。此時,理想狀態下,央行需要回收市場100萬的紙幣。但是,由於電子貨幣無法監控,根本做不到。所以貨幣會越來越多,通脹會越來越嚴重。這就是貨幣乘數效應。 這也就是為啥央行要急赤白咧打的推行「數字貨幣」的原因。當數字貨幣完全替換紙質貨幣後,「電子貨幣」就沒啥卵用了。銀行收到100萬數字貨幣,往外放貸款,也只能是把收到的這100萬的「數字貨幣」再貸出去。貸出去的同時,手裡的「數字貨幣」也就消失了。由於「數字貨幣」不需要「銀行賬戶」作為載體。所以,貸款與存款不可能同時增加,銀行信貸擴張隨即也就沒啥卵用了。理論上,不考慮供求影響,通脹基本不會發生了。我們也不用擔心手裡的錢會越來越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