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以黃金為錨的數字貨幣

以黃金為錨的數字貨幣

發布時間: 2024-11-23 04:23:36

Ⅰ 中俄日印等42國去美元化後,美國人提出退回金本位,幕後推手出現

眾所周知,貨幣的背後是商品和金融結算交易,沒有交易支持的信用貨幣(紙鈔)如同廢紙,而美元之所以是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其背後是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均以美元計價,並通過一個被美元間接控制的SWIFT國際清算體系來完成交易。

另一方面,產油國銷售所得的大部分美元又會以美債投資品的形式迴流至美國,同時,各國外儲也均以美元計算,換句話,在美國經濟實力的背書下,石油美元和美債共同支撐了美元脫離金本位制後的貨幣地位。

300年前,物理學家牛頓在擔任英國鑄幣局局長期間要求國家錨定黃金儲備為基礎發行貨幣,用黃金來規定所發行貨幣代表的價值,而牛頓也成為最早提出金本位制度的先驅,現在我們都知道,比如,1931年前的英鎊,40多年前的美元,就是這樣的貨幣,事實上,這也是「美金」一詞的由來,而「貨幣天然不是黃金,黃金天然是貨幣」,馬克思更是一語道破了黃金與貨幣的價值內涵和本質。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美元濫用其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當下,多國已經主動或被迫地轉向美元替代品,從而建立一個去美元化的與美元並行的世界金融秩序,對此,資深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在6月初對FT表示,「最終,我們將看到一個替代支付體系,其中美元、歐元和人民幣分享全球儲備貨幣的光環」。

正如BWC中文網團隊持續多年跟蹤去美元報道中所強調的那樣,世界多國又再次對美元失去了信心(上次是美元脫離金本位後),雖然,美元繼續占據主導地位,但是,美元早已失去了被信任的標簽,現在的美元再也無法找回往日美金瘋狂的魔力光芒,甚至已到了被十多個經濟體拋棄或叫停的地步,這在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看來,目前全球去美元化的這一進程正在加速,不僅於此,目前,這把拋棄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了歐洲。

事實上,歐洲人對美元的不信任,從近幾年來,包括德國、法國、波蘭、匈牙利等多國紛紛開始提前把存在美國或英國的黃金運回國這一現象,就可見一斑。不僅於此,據IMI國際委員在6月20日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1日的24個月內,22個位於歐洲東部的央行購買了英鎊危機以來最大數量的黃金,與此同時,作為美國經濟的另一個盟友日本近段時間以來也正在向主流投資庫增加中國債券。

而這背後,更是美元脫離金本位後通過印鈔不斷收取鑄幣稅,通過大量印鈔來償還債務,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高估值的美元資產價格的同時,美元也是日漸衰敗,正是在這些背景下,據美媒零對沖在6月20日報道稱,美國西弗吉尼亞州有位叫亞歷克斯穆尼(ALEX NOONEY)的議員再次向眾議院提交了一項新法案,試圖將美國的貨幣體系重新恢復到金本位制。

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控制美聯儲的貨幣供應量,將黃金價值重新注入美元,並將其決定權交還給美國市場,換句話說就是回到金本位制。

穆尼在向美財政部再次提交的一份有關建議應恢復金本位的方案中提到,自1913年以來美元已經喪失了97%的價值,平均每過一代人美元就會失去50%的購買力。

我們更注意到,這是繼美元脫離金本位及中俄等多國亮劍去美元化再次進入高潮後,美國官員首次利用黃金的恆定信用標准做出的第一次叫停目前美元錨定美債發行體系的嘗試,根據這項立法提案,美元價格將受到經濟的影響,而不是人性的本能。

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在6月25日對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表示,現在包括美聯儲官員及華爾街精英等在內的各方已經對美國經濟將衰退形成共識的環境下,這將成為這次美元收縮的開始,這樣的結果將使黃金(或錨定黃金的數字貨幣)重新處在國際央行貨幣體系的中心,彼得·希夫警告稱,美聯儲印了很多錢,而這些錢的價值正在下降,它最終突然有一天會崩潰。

甚至,荷蘭央行還在其網站撰文暗示黃金可以再次成為貨幣系統的核心,以防止美元系統崩潰,這相當讓市場感到意外,因為,這是一家提供負利率貸款的西方央行。

對此,Zerohedge更是直言不諱的稱,現在,一夜之間,去美元化已經成為了大事件,在過去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很多美元使用者似乎已經開始從小心翼翼到公開要遠離或擺脫對美元的依賴,甚至,目前這股聲音已經漂盪在美元大本營華爾街的上空了。

我們在近日提及,在華爾街金融大鱷,被稱為富有遠見的投資者羅傑斯警告「美元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歷史 進程」之後,摩根大通量化部門主管Marko Kolanovic也在其三周前發布的報告中表達了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質疑,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因為美國當局和美聯儲的一系列經濟舉措和舉動,才使得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會受到威脅,這才是目前全球多國去美元化的真正幕後推手。

對此,彼得·希夫進一步表示,很明顯,美元正在走到窮途末路,一旦美元只是另一種貨幣,那麼它就結束了。顯然,當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只針對自己的經濟目標而不考慮數萬億基礎美元的外溢效應時,會透支美元的信貸,並促發全球尋找美元替代方案。因為債務始終是壓在美元身上的陰影,只不過現在沒有發作而已。

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來看,BWC中文網 財經 研究團隊獨家分析認為,隨著美國債務急劇增加和通脹持續惡化(通脹率已經連續七個月超過6%,最近更是高達8.6%),美元的貨幣地位被重置現象料將會發生,到時那些聰明的經濟體將會使自己的貨幣與黃金等戰略資源或具備去中心化功能的數字貨幣掛鉤,這也表明全球去美元化可能將進入新階段。

據BWC中文網團隊近幾年以來持續跟蹤報道統計,目前,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以色列、義大利、印尼、阿聯酋、安哥拉、土耳其、卡達、越南、巴基斯坦、羅馬尼亞、西班牙、愛爾蘭、荷蘭、亞美尼亞、葡萄牙、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巴哈馬、薩爾瓦多、巴拉圭、厄瓜多、烏干達、巴西、南非、委內瑞拉、伊拉克、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哈薩克、白俄羅斯、瑞士、汶萊、瑞典、立陶宛、科威特、奈及利亞及柬埔寨等在內42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已經用自己的方式開始了去美元化進程。

不用懷疑,目前,全球經濟體利用區塊鏈技術去美元化的舉措已經此起彼伏,特別是美聯儲利用不同的美元松緊周期,藉助美元指數波動加劇來收取鑄幣稅後更是加快了這個速度。很明顯,這一次去美元化進程將由技術驅動,這也符合當前的趨勢。

Ⅱ 穩定幣有哪些

穩定幣主要有:USDT、USDC、BUSD、DAI、TUSD等。
穩定幣是一種數字貨幣,它一般都會通過錨定美元、黃金或是其它比較穩定的資產來維持自身價值的穩定。穩定幣按對標的法幣來分有對標美元,歐元,人民幣或其它幣種的幣。目前流通最廣泛最容易獲得並且最安全的還是對標美元的穩定幣。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在交易或投資時就選擇美元穩定幣。
在美元穩定幣中,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GUSD,PAX,USDC,TUSD,USDT和HUSD等。這些穩定幣和美元的比值關系都是1:1,但它們背後的發行方式差別很大。

比特幣價值體現

最近,有關部門加大了對比特幣的打擊力度,而比特幣正在經歷 歷史 上最嚴峻的監管時刻。最近,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約談、出台政策,全面禁止比特幣挖礦和非法交易行為。6月22日晚間,比特幣跌破30000美元,其他數字貨幣應聲大跌,虛擬貨幣遭受重創。

行情出現分水嶺後,目前大體上有三種聲音!

第一:無腦亂噴,毫無根據的人,上來就是鬱金香泡沫、旁氏騙局,沒有任何的價值體現,包括很多傳統金融專家。

第二:相信比特幣的價值,就是認為比特幣無所不能,這一點主要在個人的自媒體上,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有規模的項目從業者,他們雖然不太熟悉區塊鏈,但是非常非常有信心

我認為這兩種看法都有偏激,這兩方若合二為一,一定是水火不容。

第三:認為比特幣將被取代並滅亡

也許比特幣會被取代,然後消失,但這不會很快發生!為什麼這么說,比特幣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說比特幣不會很快被取代而消失呢?

第一,比特幣的價值不僅在於支付。而且比特幣所具備的支付功能是去中心化!

在支付方面,我認為比特幣已經不能使用了,盡管薩爾瓦多已將它列為法定貨幣,還有一些小國打算仿效它,但它本身的高波動性以及低效率、高成本使得它不適用於用作貨幣,只有通過閃電網路才能大幅度降低交易費用和提高效率。所以會有更快更便宜的類似產品出現。

第二:比特幣的核心價值在於數字稀缺性,在數字世界裡,沒有比特幣就沒有稀缺性,沒有數字不能被復制,而且復制出的序列和原始的數字沒什麼區別。有人會問,現在比特幣不能被復制,也不能被復制,但是復制的比特幣和中本聰在2009年發明的比特幣是不同的!

在數字化世界的經濟獲得稀缺性之後,經濟才能真正開始運轉。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先以物與物,再用貴金屬作為交易媒介,如黃金,解決了實物世界的價值、稀缺性問題。

隨後,以黃金為價值錨定貨幣,才有了更加活躍的經濟活動,比特幣和黃金一樣,在數碼世界中扮演著黃金一樣的角色,解決了數字世界的稀缺問題,注意比特幣和黃金一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徵。

#數字貨幣#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Ⅳ 中國發行的穩定幣叫什麼

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穩定幣恰如其名,指價格波動性較低的加密貨幣。這里的穩定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比特幣等主流數字貨幣的波動性相比,法幣與黃金無疑是兩種價格穩定的通貨。法幣發行量基於國家經濟體量而定,並由國家信用背書,在政府不作惡、經濟穩定時期的法幣便可以保持其價值穩定。黃金因為其儲量有限、化學性質穩定、易分割等原因,在歷史上始終具有保值特性,被稱為天然的貨幣,如果可以將數字貨幣的價值與某種認可度高的法幣或黃金相錨定,此種數字貨幣便可以保持價格的穩定性。哈耶克在《貨幣的非國家化》中認為貨幣價值的穩定性是貨幣認可度的關鍵因素,只有貨幣的購買力穩定,也就是對於商品總體的支配力基本保持平穩,日常支付和很多金融市場功能才可以實現。而現有的主流數字貨幣波動性較大,並不適合用來日常支付。為了創造一種穩定的數字貨幣,通常需要確定以下兩個要素:
錨定利率
穩定貨幣與錨定物維持的穩定比率,現有數字貨幣的模型當中大多首先選擇以1:1的匯率錨定美元或其他貨幣資產,以黃金為錨定物的Digix以1DGX=1g黃金的價格與黃金掛鉤。
二、為什麼我們需要穩定幣
從現實層面來說,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禁止法幣交易對,投資者需要一種能夠替代法幣進行價值錨定的媒介進行交易,衡量持有數字貨幣的價值。此時穩定數字貨幣的概念更偏重於與某個法幣或者現實資產進行錨定。
從理想層面來說,目前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體系是決策中心化的,貨幣的發行完全掌握在國家手中,一個國家的政治不穩定、經濟危機、政府政策錯誤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法幣價值的不穩定。此時,去中心化貨幣給人們提供了另外一種維持購買力的選擇,避免因為貨幣問題產生連環效應,進一步造成經濟和社會問題。屆時,穩定數字貨幣的概念將更類似於當前貨幣體系,錨定於某個物價水平、經濟體量以及貨幣需求。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給規避中心化的法幣風險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主流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率阻礙了數字貨幣的大規模市場應用及其他場景的實現。
金融市場交易也需要數字貨幣的價格保持穩定。貨幣是金融的基礎,金融市場中,對沖風險、衍生品、杠桿交易、期權等金融交易本身是對市場風險的預測與平衡,如果數字貨幣本身要對未來承擔極端的價格風險,信貸和債務市場便很難基於價格不穩定的數字貨幣形成。如果有價格穩定的數字貨幣去實現將變得更加安全快捷,因此賦予貨幣穩定價值對金融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三、穩定幣家族史
穩定幣1.0:USDT和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們
穩定幣1.0,即中心化資產抵押模式,用現實世界中的資產進行抵押,創造出數字世界中的穩定貨幣,第一個也是最典型的案例便是Tether公司發行的USDT。
USDT,中文名稱為泰達幣。每一個發行流通的Tethers都與美元一比一掛鉤,相對應的美元總量存儲在香港Tether有限公司,在以美元為計量單位時,抵押品的價值不存在任何波動風險。
USDT的優點在於其原理簡單,直接以足額的美金作為抵押資產,使其成為目前數字交易受用最廣泛的穩定貨幣。然而USDT的缺點在於其過於中心化,市場對USDT透明度和缺乏監管的質疑聲從未停止,面對美元儲備是否足額,是否發行空氣貨幣造成泡沫,美元儲備銀行的安全性如何,抵押美元是否被挪用,法幣提現的實現困難等質疑,Tether公司始終聲稱自己擁有足額的准備金,但至今也沒有公開自己的准備金賬戶審計數據。雖然有幣圈大佬、Bitfinex的股東趙東和Big.one的首席執行官老貓聲稱看到了Bitfinex和Tether的銀行賬戶有超額儲備,但二人的口頭承諾顯然無法替代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更無法證明資金用途。
此外,USDT的發行公司Tether與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之一Bitfinex的管理團隊高度重合,二者不清不楚的關系也一直為人詬病。2018年8月,Tether累計發行4.15億美元的USDT,其市值已經高達到28億美元,位列第八。USDT從2015年2月25日開始啟動,價格波動區間在$0.92-$1.05,在2017年年中出現過較大的偏離。現每日交易量在30億美金左右。


在USDT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傳統的穩定幣1.0陣營又多出了幾個新的競爭對手。這些機構同樣採用了中心化的1:1美元抵押,在監管和透明度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2018年3月,針對USDT信息化不透明性,TrustCoin推出的TUSD通過定期監管來減少風險。TrueUSD選擇了多個第三方信託和銀行賬戶來存放抵押保證金,個人可以直接看到抵押金在第三方賬戶的存放情況,抵押金的存放賬戶定期接受審計,並增加KYC(客戶背景調查)和反洗錢審查(AML)等方式,客戶的資金在銀行賬戶中受到法律保護。
2018年9月,美國交易所Gemini和另外一個區塊鏈創業公司Paxos同時獲得了美國紐約金融服務局的批准並接受其監管,發行錨定美元的數字加密貨幣GUSD和PAX,每月都要進行賬戶審計。每一筆增發都在在美國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下確認有資金入賬,這無疑為投資者增加了更可靠的數字貨幣入場和避險渠道。
作為穩定貨幣,足額的法幣抵押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抵押品價格變化的帶來風險,除非發行方不維持足額的資金儲備。雖然USDT依然一家獨大,新出現的競品很難在短時間動搖其地位,但後起之秀確實憑著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得到了認可,也為擔心USDT不透明風險的人提供了更可靠的選擇。但高度的透明化也伴隨著更加嚴格的KYC監管,隱私性也會因此弱化。對於注重隱私性需求的人,去中心化的穩定貨幣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穩定幣2.0:去中心化的保證金制度
穩定幣2.0使用加密貨幣作為超額抵押,當抵押品的價格下跌時,用戶可以及時補倉,否則將對抵押品進行強制清算用來保證穩定幣價格。典型的案例有Bitshares,MakerDAO,Havven等。
Bitshares使用平台本身的代幣作為抵押品,,而MakerDAO以ETH為抵押品,ETH作為僅次於BTC的第二大數字貨幣,價格基本反映了數字貨幣市場的整體風險,而Bitshare的價格相對ETH風險更大。因此,出現時間不到一年的DAI在價格和市值上都已經超過了同類型的Bitshares。
根據上圖,BitUSD從2014年9月23日開始啟用,基本在$0.7-$1.6之間波動,在2015年及2016年初的整體偏離度較大。現每日交易量在150萬美金左右。
Dai從2017年12月27日開始啟用,價格區間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較大的偏離情況出現。現每日交易量在1000萬美金左右。
加密的數字資產抵押的方式有幾點好處,一是去中心化,信用風險下降,由完全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執行,每個人都可以實時看到抵押貨幣的價格波動情況和合約執行機制,無需擔心伺服器關閉、企業不兌付等第三方信任風險,同時智能合約的執行方式也保證了抵押品直接被鎖定,不會被用於多次質押,降低了抵押資產的信用風險。二能讓存量的數字資產釋放出流動性。在穩定幣的價格低於錨定價格時,任何人都可以買入並贖回高於買入價的ETH來進行套利,從而讓價格回歸其錨定價格。
然而,使用虛擬數字貨幣作為抵押品的缺點也很明顯,在解決了信用風險的同時,由於抵押品本身具有高波動性的特點,市場風險加劇,抵押數字貨幣資產的波動性要求數字貨幣在智能合約上存入數倍的價格超額抵押,在兌換時將抵押物贖回。對於BitUSD等比特資產來說,會受到Bitshares本身的風險影響,DAI以ETH為抵押品,雖然穩定性稍好,但是依然暴露在數字貨幣市場的整體風險之下,抵押品的穩定性比起與法幣與黃金較差。雖然有強行平倉價格來保證比特資產價格穩定,但是平倉過程會造成穩定貨幣供給量的波動,人們手中的大量穩定貨幣被強行以平倉價賣出,給持有者造成損失。以加密貨幣作為抵押的穩定幣2.0雖然維持了代幣價格的穩定,卻極易造成代幣量的瞬間大幅下降,給實際應用造成不便。
穩定幣3.0演算法銀行:經濟學烏托邦何去何從
2018年初,大量基於演算法銀行機制的穩定幣構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打響了穩定幣3.0的名號,這些項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然而就在各方在穩定機制的設計上各顯神通之時,鮮有人注意到的是,2018年3月,市場上唯一的演算法銀行實踐Nubits遭受了自2014年上市後的第二次崩盤,但這一次它沒能像2016一樣重塑價值。
在2016年5月,因為比特幣價格上漲,大量Nubits穩定幣被轉手買入比特幣。Nubits因需求的大幅下降發生了第一次崩盤。這次崩盤花了約三個月的時間才恢復,此後幣價雖然也因買賣單的瞬時增加或減少出現短時間偏離,但總體依然維持著1美元的信任共識,直到2018年3月20日。從那以後,Nubit陷入了幣價下跌引發的死亡循環,幣價與市值呈現一路崩塌趨勢。截至9月26日,Nubits的價格已經跌至錨定價格的十分之一。而且從團隊態度、價格走勢和社區信心來看,這次很難東山再起。
至此,演算法銀行穩定幣在熱度期退去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項目Basis,Carbon等進度延期,唯一低調的實踐項目Nubits崩盤,又正逢熊市來臨,人們對手中代幣的高度風險厭惡,這一切使得這個天然高風險的理論派在落地上遭遇了困境。
演算法銀行,又稱SeigniorageShares,無需任何公司或資產作為背書,而是基於經濟學中的貨幣數量理論,根據貨幣市場價值的變化來增加或減少貨幣的供給量,演算法銀行控制的貨幣發行方對貨幣供給的控制手段類似發行法幣的政府或央行進行宏觀調控的貨幣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演算法來代替中央銀行實現這一過程。
總之,穩定幣3.0的落地情況較為艱難,市面上還沒有現存的成功項目可以參考。在年初的設想中,2018年應該是演算法銀行機制各顯神通的時候,但因為技術水平受限、市場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現了落地困難。反而中心化但價格風險更小的穩定幣1.0家族出現了很多新成員。但無論是穩定幣2.0和3.0的去中心化穩定機制,還是USDT的一系列競爭者們對於抵押資產的監管正規化,都體現出了對公正透明機制的不懈追求和對區塊鏈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四、穩定幣數據分析
穩定貨幣市值
截至2018年10月9日,市場上現有的穩定幣中,可以看出USDT市值依然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達到了28億美元,約占據穩定幣總市值的92%。而除USDT,TUSD,DAI和Bitshares外的其他穩定幣市值僅佔1%,在穩定幣市場,USDT的地位短期內很難被撼動。
TUSD在2018年3月推出後,市值增長迅速,已經成為僅次於USDT的第二大穩定幣,市值突破了一億美元,Bitshares和DAI的市值也達到了千萬美元級別。
穩定幣的穩定性究竟如何
為了探究穩定幣究竟有多穩定,我們參考了證券中跟蹤誤差(TrackingError)的計算方式來衡量穩定貨幣的價格相對於一美元產生的偏差。跟蹤誤差的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TEi表示基金i的跟蹤誤差;n為樣本數,TDTI為基金i在時間t內的凈值增長率與基準組合在時間t內的收益率之差。跟蹤誤差的數學意義即一段時間內的樣本數據與基準值的偏離度的標准差。應用這個概念可以衡量出穩定幣價格偏離1美元的程度。我們選取了錨定1美元、現有價格數據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五種穩定幣來進行分析。在計算了所有歷史數據的跟蹤誤差後,我們得到以下對比:
由圖可以看出,基於所有歷史數據得到的結果,穩定性最好的穩定幣為TUSD與DAI,USDT次之。但因為幾種穩定貨幣的出現時間不同,USDT與Bitshares早在2014年就已經出現,經歷了多次市場的巨大波動,而最晚的TUSD在2018年3月才上市。
為了排除早期市場波動對穩定幣價格造成的影響,我們選取了自2018年4月以來幾種穩定幣的價格跟蹤誤差加以觀察。
從跨度一致的近半年的時間軸來看,USDT不僅在市值上遙遙領先,也是是錨定誤差最小的穩定幣。其次是後來居上的TUSD與DAI,二者的穩定程度不相上下,而Nubits已經難以維持其錨定價格。
對於Nubits反常的偏離度,我們可以由幾種穩定幣的價格走勢中一探究竟。
於2014年面世的Nubits是演算法銀行的穩定幣機制在市場上的唯一實踐項目,2018年3月20日起Nubit陷入了幣價下跌引發的死亡循環,幣價與市值呈現一路崩塌趨勢。截至10月8日,Nubits的價格已經跌至錨定價格的十分之一。
Nubits採用的演算法銀行是基於經濟學中的貨幣數量理論,根據貨幣市場價值的變化來增加或減少貨幣的供給量,類似發行法幣的政府或央行進行宏觀調控的貨幣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演算法來代替中央銀行實現這一過程。但是在沒有充足抵押物的前提下,很難讓使用者認同其錨定的是1美元或者其他法幣。2018年初,大量基於演算法銀行機制的穩定幣構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打響了穩定幣3.0的名號,這些項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它們採取不同的機制來解決演算法銀行的信任與穩定問題,但因為技術水平受限、市場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現了落地困難,但無論如何,演算法銀行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值得進一步探究。
在剔除Nubit後,可以更清晰的看出USDT,TUSD,DAI,BitUSD四種穩定幣的波動,其中BitUSD從2014年9月23日開始啟用,波動率較大,頻繁出現偏離錨定價格10%以上的情況,最高時已經超出了20%。DAI從2017年12月27日開始啟用,價格區間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較大的偏離情況出現。現每日交易量在1000萬美金左右。
從數據和走勢圖總都可以看出,USDT、TUSD、DAI在穩定性上表現最好,價格在近一年來只有少數情況下會浮動至5%以上,例如2018年5月,幣安交易所公布TUSD上幣消息後,市場因部分人群不了解TUSD性質大量買入造成了暴力拉升。這也側面證明了穩定幣的價值有很大程度依賴於人們對於其價值的共識。
從市值和穩定性來看,USDT,TUSD與DAI是穩定幣毫無爭議的TOP3,然而穩定數字貨幣的發展還在不斷嘗試和探索階段,無論是穩定幣2.0和3.0的去中心化穩定機制,還是USDT的一系列競爭者們對於抵押資產的監管正規化,都體現出了對公正透明機制的不懈追求和對區塊鏈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我們期待著更多穩定貨幣在市場上的精彩表現。
五、穩定數字貨幣的風險
1.各國央行的數字貨幣計劃的競爭風險
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市場的繁榮發展也引起了各國央行的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對數字貨幣表現出了積極態度,並將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計劃提上日程。委內瑞拉擬推出數字貨幣Petro,英格蘭銀行(BoE)研究部門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研究數字貨幣,可能會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2017年10月,俄羅斯政府宣布將發行官方數字貨幣CryptoRuble(「數字盧布」),瑞典在研究發行電子克朗,韓國央行於2018年1月也將組建一個專門從事加密貨幣研究的團隊。
中國監管層反復提示虛擬貨幣及CROWDSALE存在風險,7部門在《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指出,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並於2017年9月叫停CROWDSALE、關停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然而2014年起,中國人民銀行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並於2015年初進一步充實力量,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數字貨幣發行流通環境等展開了深入研究。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舉行數字貨幣研討會,明確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
國家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是現有法幣的改良,在世界范圍內認可度受限,而且它依然是一種中心化貨幣,無法保證隱私性,也無法規避經濟危機或貨幣政策錯誤造成的風險。
但國家推行的法定數字貨幣由國家背書並強制使用,這一過程極有可能伴隨著對數字貨幣監管政策的收緊。此外,法定數字貨幣應用了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滿足人們對於數字貨幣用於日常支付的需求,因此會對加密穩定貨幣造成一定的沖擊。
2.錨定物價值不穩定
現有穩定貨幣錨定物包括美元、其他穩定貨幣、黃金等,但錨定貨幣的價值在復雜的經濟當中也存在風險,當錨定物價值發生大幅度波動時,各穩定貨幣若沒有做出及時調整,將加劇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
針對各類風險,代幣在白皮書中也提出了很多應對措施。例如DAI提出了目標價變化率反饋機制,當市場出現不穩定的時候此機制會根據敏感度參數被啟動,使得DAI保持美元的標價,但是脫離與美元的固定比率。敏感度參數由MKR持有者設置,但是目標價和目標價格變化率一旦啟動,就直接由市場決定。當出現嚴重緊急情況時,全局清算步驟被觸發,保證DAI和CDP持有者都會收到可兌換的資產凈值。
3.其他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常常指經濟危機,或者極小概率發生、但是會產生系統性,重大負面連鎖影響的事件。包括經濟危機,抵押資產出現問題,政府出台監管政策等。黑天鵝事件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一旦出現,將對數字貨幣的穩定性造成巨大沖擊。
六、穩定數字貨幣的發展
穩定數字貨幣的發展如何依賴於人們對數字貨幣的認可度與接受度如何。在現今階段,大部分人對數字貨幣的認知還停留在價格波動大的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數字貨幣上,因此對數字貨幣作為投資品的認知超過了其作為交換工具的功能。穩定數字貨幣的出現有利於人們逐漸接受數字貨幣,並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來滿足人們的日常消費需求。從幾種穩定貨幣的白皮書規劃及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中看,未來穩定貨幣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錨定貨幣多樣化
目前出現的幾種穩定數字貨幣的計劃發展路徑,從錨定物上,先與某一種或幾種世界性的貨幣錨定,最後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承認並使用,並尋求更加真實的反映人們的購買力的方式。也就是說,在錨定物上,先從單一貨幣開始實行,並根據實際情況錨定多種主流貨幣,最終實現與物價掛鉤的可能性。而錨定比率也將根據法幣與物價的關系,從硬錨定轉化為軟錨定。

Ⅳ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從德國運回3億現金,後來怎麼樣了

1792年美國通過鑄幣法案,美國聯邦儲備正式開始發行美元,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作為中立國開始向著協約國和同盟國出售武器,協約國和同盟國分別用黃金來購買戰爭物資。

伊朗使用人民幣,也是推動著人民幣的發展,這次的變革,人民幣或許將登上國際舞台。

Ⅵ 金本位和幣本位區別

金本位和幣本位區別
金本位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可以分為」真金本位制「(相當於金塊、金幣本位制)和」偽金本位制「(相當於金匯兌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指該種貨幣制度,泛指法幣。


幣本位 幣本位就是以數字貨幣為本位的思想,在幣本位下,每單位的數字貨幣與一定量的社會財富錨定,數字貨幣擁有如同黃金一般的保值地位。一句話簡單理解就是:使用BTC錨定其他數字貨幣價格。 為了能通俗易懂的理解,咱們舉個栗子,在生活中,我們會用人民幣給所有商品標記一個價格,因為大家都認為人民幣所代表的價值是相同的,所以通過人民幣完成了各類商品價值的流通。那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自己認可的價值衡量標准,我們怎麼完成跨區域的價值交換?這就有了貨幣對。 以人民幣(RMB)和美元(USD)為例,RMB/USD這個貨幣對就表證了我的RMB值多少USD,目前查詢到的匯率為1人民幣(RMB)=0.157美元(USD),而USD/RMB這個貨幣對則表證了我的USD值多少RMB,目前查詢到的匯率為1美元(USD)=6.366人民幣(RMB)。
拓展資料
在這兩個貨幣對中,雖然都說明的是RMB和USD的價值傳遞關系,但思考的方式卻有很大區別。對於RMB/USD貨幣對來說,我們把RMB看作本位幣,通過RMB錨定了USD,而USD/RMB貨幣對則是通過USD錨定了RMB。 現在大家就很簡單能明白什麼是使用BTC錨定其他數字貨幣價格了,說白了就是計算其他數字貨幣都值多少個BTC。 · 幣本位和金本位的區別是? 1. 變現不同金本位認為把數字貨兌換成法幣是變現,而幣本位認為把法幣兌換成數字貨幣才是變現。 2. 認知不同 在幣圈,一般金本位的人以賺法幣為主,也就是現金為主,他們認為長期來看,幣價會跌;一般幣本位的人以賺數字貨幣為主,認為長期來看,幣價會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屯幣。但目前的形式來看,多數人還是以金本位為主。

總的來說他們兩者雖是不同的思維模式,但界限也有模糊的時候,典型的例子就是「熊市賺幣,牛市賺金」,不同的時期用不同的策略。

Ⅶ 區塊鏈pow解決了什麼(區塊鏈pocc合法嗎)

兩種共識機制對比(PoWvsPoS)

區塊鏈中最核心的架構就是共識機制,可以說是區塊鏈的驅動引擎,發展這么多年,目前主流比較明確經得住考驗的就只剩下PoW(ProofofWork)與PoS(ProofofStake)兩種機制。簡單概述下,PoW系統的特點是通過消耗大量算力來計算特定演算法的解(典型如哈希),第一個算出結果的有權生成區塊,同時也會得到coin作為獎勵(這也是coin的生產與分發過程,形象地稱為Mining),採用PoW的典型區塊鏈有Bitcoin和Ethereum,目前PoW也是運行時間最長,被公認為是最可靠安全的共識機制;其本質是通過消耗大量算力來實現系統內的逆熵過程,保證系統的長期安全與穩定。但PoW被廣為詬病的也是其消耗太多的能源資源,這方面PoS就被認為是更為綠色的解決方案,顧名思義PoS是通過質押系統中的資產即coin來成為一個質押者(staker),這樣就有權產出區塊,質押份額越多,獲得產出區塊權的概率就越高,也代表著獎勵越多。

在分布式系統中有一個CAP定理,是指一個分布式系統中存在著三元悖論,即不可能同時滿足這三個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區容錯性(Partitiontolerance),而只能滿足其中兩個。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網路,這個定理也逐漸演變成了區塊鏈的三元悖論,即安全性(Security)、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可擴展性(Scalability),也是同時只能滿足兩個特性。

整體上看PoW系統更注重的是安全性(Security)與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放棄可擴展性(Scalability),這也是Bitcoin網路的吞吐量非常慢的原因。而PoS系統更關注的是可擴展性(Scalability)與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但就PoS能否真的實現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我是比較持懷疑態度的。從保守主義與系統的更長期穩定的角度出發,我個人是堅定地站在PoW這邊的,可能跟自身保守的性格有關,並不是特別看好PoS作為基礎層能比較穩定。特別是像這次5月份的Luna事件,事件大概的過程是Luna鏈上的演算法穩定幣UST缺乏價值支撐最終脫錨,其核心問題在於UST的錨定設計試圖用一個PoS股權系統去支撐其錨定美元,而且還超發了太多UST,再加上UST與Luna的兌換設計缺陷最終導致Luna自身的死亡螺旋。但這個事件更大的意義應該是敲響了一個警鍾,PoS機制在面對空頭資本砸盤時真的還能維持穩定、維持所謂的去中心化嗎?可能到時節點數量萎縮的速度會很快,逐漸趨於中心化。

所有系統設計都需要根據自身定位來折中,以下從價值錨定的角度,簡單分析下為什麼長期來看PoW會更有優勢。

在PoW系統中三股主要的參與者分別是研發人員,投資者(或者叫用戶)與Miner,這三者的相互制衡,使得這個系統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而PoS系統中,將Miner這個重要的制衡力量移除了,投資者和Miner變成了同一群體質押者(stakers),因此該群體濫用權力的行為會變得相對不受限制,並且該鏈隨後的發展方向也可能會更加不平衡,更容易傾向有利於質押者(stakers)群體的方向。

PoW系統很好的闡述了什麼是被普遍認可的價值,抽象上來看就是高代價的稀缺性,高代價與稀缺性兩者缺一不可。PoS最多隻能實現其中一個稀缺性。

Miner為了在鏈上生產區塊賺取coin,不僅需要持續支付高額電力成本,還必須不斷投入研發、升級硬體、優化基礎設施和運營規模來保持其競爭力。最終結果是,能夠長期持續盈利的Miner並不會是一個一層不變的群體,而是總在競爭中淘汰掉效率太低的Miner,使高效率的Miner能存活下來。這也更有利於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因為不斷變化的Miner群體意味著沒有一個Miner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網路的大部分算力,除非他們通過嚴酷的競爭考驗,不斷優化自身來提供更多的算力。

而PoS系統中的質押者實際上並多少真正的風險投入,也沒有優勝劣汰的嚴酷競爭機制,他們只需要簡單地運行一個staker節點就可以躺著賺利息,本質上只是將自己在銀行系統里的錢簡單的轉化為鏈上資本,就可以坐地收割後進入這個系統的新人。這種行為並沒有太多難度,只是簡單地賺取「無風險」利息,他們並沒有將資本轉化為任何形式的需要面臨風險考驗的投資。

而且當發生硬分叉時,PoW的Miner選擇支持哪條鏈時會更為謹慎,因為他們需要投入高昂的電力成本來為他們的選擇背書,一旦選錯了將損失所有投入成本。PoS系統如果發生硬分叉,質押的coin作為系統內部狀態的一部分,硬分叉後質押者將在兩條不同鏈上都擁有相同數量的資產,由於沒有什麼沉默成本,導致質押者更願意兩邊都支持,從而使硬分叉更容易且更頻繁地出現,這被稱為nothingatstake問題。

PoW是真正能做到無准入限制的(Permissionless),就是說已經在這個系統中的老人無法限制新人加入,只要你有能力提供算力,就能直接接入網路中產出coin。而PoS系統中,新人要進入,都不得不先從老人手中買coin。

而且PoW中Miner為了支付各種高昂成本(電力,設備,基礎設施等),產出coin後也不得不賣出一些以彌補成本,這同時也是一種把coin分發給更多人的過程;特別是在熊市,Miner為了維持開銷也不得不低價賤賣coin,這樣新人才有機會以相對低的成本獲得籌碼入場,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擴張過程。而PoS中由於質押者並沒有什麼運行成本,也不需要面對太多競爭,質押者出塊得到coin後不需要急著賣出,更容易哄抬價格,其實會變相激勵場內老人剝削新入場者,不給後來人更多機會;整個系統會趨向於更封閉,逐漸演變成一個有限游戲,長期運行下去只會越來越中心化;系統中財富越來越集中,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從而更不可能實現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由於PoW系統中是以提供工作量的方式產出區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工作量都會被累積起來並使鏈不斷向前延伸,這也是為什麼叫區塊鏈;這些累積的工作量也給攻擊者造成了巨大障礙,如果想要反轉整條鏈,不僅需要非常高的算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也為應對攻擊提供了足夠長的時間緩沖。

而PoS系統其實只是維護一個分布式賬本,並沒有工作量累積的概念,一旦攻擊成功,要反轉整條鏈就是相當容易的,幾分鍾就可以搞定。

嚴格來說由PoW算力支撐的BTC不應歸為高科技類,由於它整個系統架構更保守更穩定,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物化價值(objectivecostliness),更能作為價值之錨,所以數字黃金這個稱號很貼切。而像ETH(目前還是PoW,2.0升級後為PoS)這些更接近科技類創新平台,PoS本質上更像是一種股權系統,其實PoS系統反而是需要中心化,偏向更依靠整個社區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核心團隊的創新與開拓能力往前走;而PoW則需要去中心化,更偏向穩定與提供物化價值(objectivecostliness)。

區塊鏈作為一個價值分配系統,算力是它的價值之錨,如果沒有算力,就會退化為一個股權系統。算力在哪,資金就會跟去哪。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逐漸往多層網路的方向發展,類似TCP/IP的多層協議棧。從作為基礎層(BaseLayer)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長期穩定與提供價值支撐,因此PoW系統更合適;而PoS可能更多的是可以作為Layer2以實現可擴展性(Scalability),彌補PoW基礎層的吞吐量不足,並通過錨定在PoW基礎層上來獲取算力安全性與價值支撐。

最後順帶說下最近市場行情,5,6月份以來的瀑布令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指數一度長時間停留在個位數;其實我覺得也沒必要那麼恐慌,要在這個圈子長期活下去,面對這種大波動的心理預期還是要有的。想起之前紅杉資本的沈南鵬經常提到一個詞Grit,沙礫,它是礫石在千萬次打磨後留下來的細小顆粒;Grit代表了勇氣和持之以恆的一種堅持,有種經常被按地上摩擦但依然勇往直前的感覺。這個和塔勒布講的反脆弱性有異曲同工之妙,承載價值的東西就應該具有這種品質,PoW系統肯定是有反脆弱性的。

回望2017年入圈後經歷過的各種事件,其實像這樣的大波動近乎每年都有(除了2019年一年比較順利外);像2017年國內的94事件,2018年一整年的大熊市,2020的312事件,2021的519事件,再到2022今年的5,6月份市場轉熊,每次經歷大波動後,市場都會淘汰掉該淘汰的,出清掉該出清的風險,對整個行業發展也是好事。眼光還是應該放遠一點,至少看5到10年後的變化,科技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波動和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日光之下無新鮮事,每次科技革命過程中總會夾雜著眾多的反對、質疑,還有眾多的投機、騙局;這個過程也總是通過各種暴雷、回歸,清除泡沫後價值重估,夯實了基礎後積蓄能量再次進入躍升到新的發展階段。價值互聯網的到來是一件無法迴避的事情,當理解和看清了這種趨勢後,規避掉各種坑和市場噪音,遠離合約杠桿和各種山寨的誘惑,握住核心資產,時間本身就會帶來回報。

在公鏈項目早期,為什麼PoW是一個更好選擇?

在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或金融機構中,如果一家公司,在一年之內,被委託的交易結算的總量為萬億美元的話,這家公司要麼擁有可靠的技術和雄厚的資本,要麼就是其它大公司及政府為其信用來做背書。而比特幣卻在沒有政府或公司背書的情況下,在過去一年內支持了相當於一萬億美元的交易。這是因為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確保了全世界的比特幣礦工以點對點的方式去分布式地維護賬本,且保證了其正確性和不可篡改性。

實際上,PoW?協議並不完美,它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來計算哈希函數的結果,以保護區塊鏈系統不被攻擊。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無用的能源消耗」。為了避免這種消耗,股權證明協議(PoS)便作為替代方案被提出。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幾個著名的項目也開始探索股權證明協議(PoS),?甚至有人認為,PoS協議在未來將完全取代PoW協議。

但是,在對PoS?協議進行了深入的技術剖析之後,我們會發現:在一個公鏈項目的早期階段,PoS?協議會帶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在PoW協議下是可以避免。首先,使用PoS協議啟動主網的公鏈項目,會不可避免地存在共識中心化的問題,因為主網上線的時候股權分布往往是相對集中的。此外,純?PoS?協議還面臨著遠程攻擊(LongRangeattack)的威脅。最嚴重的遠程攻擊會導致新加入的節點必須信任一些中心化的網站給出的信息,而這會導致?PoS?公鏈成為一個本質上中心化的網路。去使用PoW協議啟動主網的區塊鏈則可以實現分散的共識,從而避免這些問題。當PoW公鏈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股權分布相對分散以後,還可以選擇PoW/PoS復合機制。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誤以為比特幣的擴容問題是PoW機制的局限性造成的。我們經常在媒體網站或白皮書中看到這樣的句子,「比特幣因為使用了PoW機制,所以只能處理每秒3-7筆交易」。而事實上,經過適當的設計,例如,GHOST,Conflux?這樣的PoW演算法可以顯著提高出塊效率,達到每秒處理數千筆交易,且每筆交易都能得到全網節點的驗證。

PoWv.s.PoS:如何確定投票權

關於PoW和PoS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在於如何確定區塊鏈共識中的投票權。?在PoW中,系統中的投票權與節點的計算能力成正比。每秒可以計算哈希函數次數越多,節點就越有可能贏得區塊鏈中下一個區塊的出塊權。而在PoS中,系統的投票權與持有的股權比例成正比。節點擁有資金越多,能為確定的下一個區塊投的票數就越多。

在公鏈早期階段,股權中心化將導致共識中心化

對於一個公有鏈來說,其上線初期往往是股權最集中的時候。在主網上線伊始,創始塊中分配的幣絕大多數屬於項目方和私募投資人,而這些人的數量往往非常有限。對於PoW共識機制,初始股權的集中不會帶來安全性問題,因為它的出塊和安全性不依賴於股權持有的分散,而是依賴於算力的分散。對於使用反?ASIC?礦機的挖礦演算法的公有鏈來說,任何人只要擁有顯卡和網路就可以成為礦工,這有助於促進更多人參與挖礦,實現早期算力的分散。只要超過50%的算力來自於誠實的礦工,區塊鏈中的交易就是安全不可逆轉的。

然而,在PoS共識機制下,股權集中會導致共識協議的參與者集中。區塊鏈的出塊權只能由少數在創世塊中擁有股權的玩家決定。如果這些人合謀對區塊鏈進行攻擊,則完全可以成功的實現雙花攻擊(Doublespendingattack).?盡管開發者和投資人出於利益考慮不會進行這樣的攻擊來摧毀他們自己的公鏈,但PoS公鏈也無可避免的在主網上線後就被這些人壟斷和支配。更糟的是,如果出塊可以獲得大量獎勵和交易費用,這些壟斷者就會將大量股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使得PoS公鏈成為一個本質上由巨頭控制的網路。

我們不要忘了,區塊鏈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是去中心化的共識協議,保證了區塊鏈系統中每筆交易的正確性、不可篡改性。如果共識協議無法保證參與者的分散,區塊鏈就無法做到無需信任的安全性,那麼區塊鏈和傳統的分布式系統相比就沒有任何優勢了,甚至傳統的分布式系統能做得更經濟更高效。因此,公鏈項目在早期使用PoW,?是避免共識中心化,保護區塊鏈核心價值的明智選擇。

「長程攻擊」與「主觀依賴」問題

在一個公有鏈中,一個攻擊者如果擁有當下足夠多的算力或股權,無疑是可以打破公有鏈安全性完成攻擊的。但是在PoS?公鏈中,如果攻擊者獲得了一些賬戶的私鑰,這些私鑰在歷史上某一時刻控制了超過51%的股權,也可以完成攻擊,這種攻擊的方式被稱為長程攻擊(LongRangeAttack)。

在長程攻擊中,攻擊者首先獲得一些私鑰,只要這些私鑰在歷史上曾經獲得了足夠多的股權,便可以從這一時刻開始分叉進行51%?攻擊,製造一條分叉鏈出來。而?PoS?的出塊不需要進行工作量證明,攻擊者可以短時間內讓重寫歷史的分叉鏈追趕上原本的主鏈,從而造成PoS鏈的分叉和防篡改性被打破。

攻擊者能夠取得這些私鑰不是天方夜譚。如果PoS公鏈的早期投資人在二級市場將持有的代幣賣掉後,將賬戶私鑰賣給攻擊者,攻擊者就可以從創世塊進行長鏈攻擊,從而可以打破一個鏈的安全性。如果一些投資者追求短期收益而非價值投資,攻擊者從他們手裡獲得私鑰就成為了一個可能的事情。

而為了應對長程攻擊,則有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被提出:例如使用密鑰演化演算法更新密鑰,以避免密鑰被盜。但是如果早期投資者一開始就決定通過出售私鑰獲利,那麼他完全可以保留密鑰種子以繞開這一限制。還有一些解決方案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攻擊者挖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鏈,長期在系統中運行的節點或許有能力探測出這種異常。但是,這些方案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PoS?長程攻擊造成的分叉與?PoW?的分叉有所不同。PoW?的分叉鏈難以獲得比特幣全網算力,比特幣礦工很容易從總算力中辨別誰是真正的比特幣。鑒於PoS共識協議在實際運行時,絕大多數股權持有者只是區塊鏈的使用者,並不會一直運行一台伺服器。攻擊者只要在一個歷史節點擁有了相當與PoS實際參與者的股權比例,就可以製造出一條難以辨別的分叉鏈出來。配合女巫攻擊(SybilAttack),攻擊者可以從區塊歷史和節點數量上都獲得和被攻擊主鏈接近的水平,令新加入的節點無法區分,只能通過人工指定的方式選擇。這樣新參與者必須咨詢受信任節點來安全地加入系統,這一問題被稱為「主觀依賴」(WeakSubjectivity)

無利害攻擊

無利害攻擊(NothingatStake)是另一種PoS攻擊方式。當一個?PoS?鏈因為網路延遲、長程攻擊或其他原因出現分叉時,PoS?礦工可以選擇在兩個分叉的鏈上同時出塊,以獲取最大收益。而這違反了共識協議。

在PoW?鏈中,如果一個礦工想同時在多個分叉上挖礦,就必須將自己的算力分散在多個分叉上,所有分叉上分配的算力總和不會超過礦工擁有的總算力。對於多數礦工而言,將自己的全部算力投入到協議指定的鏈上是最優的選擇。

然而,在PoS?多個分叉上同時出塊所帶來的額外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而選擇同時出塊可以保證無論哪一條分叉鏈最終勝出都可獲得收益。如果礦工遵守共識協議,只在協議指定的鏈上挖礦。一旦這個鏈被丟棄,礦工將會失去挖礦獎勵。只追求挖礦收益最大化的礦工會在兩邊同時參與,不惜因此打破協議——這會導致鏈長時間維持分叉的狀態。

與長程攻擊不同,精巧的激勵機制設計可以避免這一攻擊。但無利害攻擊依然表明讓PoS鏈正確地運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總結

雖然PoS?具有節省能源等優勢,從而很多項目表示將採用PoS。但我們在分析區塊鏈安全性假設後發現,避免了計算「無用的哈希」之後會引入很多攻擊情形,而且目前沒有很完美的解決方案。誠然PoS有能源效率的優勢,但也帶來了很多安全性威脅。在PoS很好地解決這些威脅之前,PoW消耗的能源,就像和平時期國家軍隊用掉的軍費一樣,阻擋了很多潛在的威脅。最重要的是,其中許多威脅在區塊鏈項目早期顯得尤其致命。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相信新的公鏈項目應該從PoW開始。

POW&POS,傻傻分不清楚的共識機制

什麼是共識機制?

我在開更的第一篇文章,就簡單講解了數字貨幣世界的16個最高頻名詞,其中一個就是共識機制,還記得嗎?

為什麼要有共識機制呢?

這就必須要解釋一下在分布式系統中不得不了解的「拜占庭將軍問題」了。

拜占庭將軍問題(TheByzantineGeneralsProblem)可以總結為一句話:

在古代,11位忠誠的、不同位置的將軍,如何排除叛徒的影響,對進攻或撤退達成一致。

當然,拜占庭將軍問題並不是如今才提出的,我們大中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發明了「虎符」這個神奇的方式來保障命令的正確執行。

在分布系數系統中,各個節點就是「拜占庭將軍」,演算法執行中的任意一個錯誤就是「叛徒」。

為了盡可能地排除錯誤、快速達成一致,來讓系統有效地、正確地運行,便應運而生了各種「共識機制」。

————————————————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數字貨幣世界中常見的幾種共識機制:

PoW,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PoW是比特幣所採用的共識機制,最早是由AdamBack為了解決垃圾郵件的問題而開發的一個「哈希現金Hashcash」程序。

比特幣採用的是SHA256的單向函數,其具體的工作原理實在太專業,我們只需要理解到「SHA256的結果很容易驗證,但是要將其計算出來,需要不斷嘗試運算,直到匹配到某個隨機數;技術上而言,任何新增區塊都需要經過232394億運算才能得到」的程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搜索SHA256去深入學習。

因此,只要礦工出示運算結果,那通過PoW,全網節點就認可了他所付出的成本,承認新的區塊獎勵屬於他。

如此大量的運算相當浪費資源,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科學或實際用途,只是為了實踐工作量證明機制、阻止攻擊者偽裝成節點來控制網路。

雖然在2009年時為了構建這種去中心化的、允許所有人可以免費參與的全球貨幣網路,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是發展到如今,已經有了其他不需要大量浪費算力的證明機制,比如我們下面就要提到的,PoS權益證明。

————————————————

PoS,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主要思想是:節點記賬權的獲得難度與節點持有的權益成反比,也就是說,一個節點擁有的幣越多、時間越久,越容易獲取記賬權,也就越容易獲取區塊獎勵。

實際上,最初的PoS是PoW的一種升級,根據每個節點的幣齡,來等比例地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到隨機數的速度。

什麼是幣齡呢?

幣齡=數量*擁有天數。

由於區塊鏈中的每筆交易記錄都會被標記時間戳,這個時間戳就可以作為幣齡的證明,因此幣齡也不可能被輕易偽造。

比如A從B那裡收到10個幣,並且持有了90天,那麼,A就擁有了900的幣齡;如果A賣了這10個幣,這900幣齡就被消耗了;

後來,為了徹底擺脫PoW這種依靠算力的共識機制,PoS引入了「利息」的概念;年利率是在PoS機制最初確認時就設定的,一般不會變化。

利息=(幣齡*年利率)/365,如果利率是1%,在上個例子中,A就可以得到0.02466個幣的利息。

如此一來,PoS區塊鏈的作用過程就可以這樣描述:

在初期,通過PoW機制,產生創世幣;

在創世幣達到一定規模時,PoS機制開始作用,交易時消耗幣齡、獲得產生區塊的優先權,並獲取利息,同時PoW機制由於消耗太多資源、浪費算力而逐漸淡出;

最終系統中僅剩PoS來維持正常運作。

目前大家所熟悉的以太坊,主要還是採用PoW的機制,不過正在轉向PoS。

————————————————

大家了解了PoW和PoS,在遇到其他共識機制的時候,相信也會比較快得就能理解。

比如:股份授權證明DPOS,類似於董事會投票;燃燒證明POB;沉澱證明POD;能力證明POC;消逝時間證明PODT,等等。

就不在這里為大家一一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網路或知乎一下~

區塊鏈共識機制之一: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所有參與者都能驗證交易並進行記賬,即為分布式賬本。那到底由誰來記賬?又如何保證賬本的一致性、准確性呢?也就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如何的?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解決由誰來記賬(構造區塊),以及如何維護區塊鏈的一致性問題。目前區塊鏈項目採用的共識機制有多種,如: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權益證明機制,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等。本文說明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比特幣系統採用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即以比特幣系統為例說明POW機制,首先比特幣系統有一套激勵機制讓所有參與者競爭記賬的權利,即誰擁有記賬權誰將獲取構造新區塊的比特幣獎勵(目前獎勵為12.5比特幣),同時獲取新區塊內所有交易的手續費作為獎勵。

參與者如何競爭記賬權利呢?參與者通過自己的算力計算一道數學難題,誰先計算的結果,誰就擁有了記賬的權利,也就可獲得構造新區塊的獎勵。這道數學難題就是尋找一個隨機數Nonce,使得對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的結果小於目標值,Nonce本身是區塊頭中的一個欄位,所以通過不斷的嘗試Nonce的值,以滿足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結果小於目標值。通過動態調整目標值,即可調整計算的Nonce值的難度。

關於哈希計算Nonce的過程通常類比為擲篩子游戲,基於參與游戲的篩子的個數通過調整擲得篩子的點數可調整游戲的難度。例如:100個人參與擲篩子,總共有100個篩子,要求擲得點數為100為贏,則100個人誰先擲得點數100即為勝利者,即擁有了記賬權。如果發現大家擲出100點的時間太快,則可增加難度,要求擲得點數為80為贏。如果又有100個人參與游戲,則游戲中增加了篩子數,如:篩子數增加為200個,同樣通過設置擲得點數來調整游戲的難度。

篩子類似於比特幣網路的算力,擲得點數類似於比特幣網路可動態調整的目標值。

區塊鏈以最長的鏈條視為正確的鏈條,如果存在同時出現兩個區塊,會暫時並行記錄兩個區塊,後續再生成的區塊基於其中的某一個

Ⅷ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多國或掀起一場主權加密貨幣的競賽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5日援引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的講話稱,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建立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和伊朗SEPAM之間的協同體系,以防止美國銀行系統的制裁,我們正在採取措施使用本國貨幣、加強直接結算、建立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與伊朗SEPAM之間的協同體系,作為通過SWIFT系統支付的替代方案。

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用於傳輸信息和付款的系統,有超過200個國家的1萬8百多家最大規模的組織機構與之相連,SWIFT國際結算系統盡管其總部位於比利時,但美國通過美元的控制卻是實際的主導者,進而間接掌控了國際貨幣間的匯兌業務,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近日指出,美元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給美國以外的決策者帶來了問題。

他認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辦法是可以用一種全球數字貨幣來取代美元,如果以數字貨幣計價的全球貿易份額上升,那麼,美元通過匯率產生的溢出效應將會減弱,也方便各國可以繞開美元進行交易。

目前,伊朗央行的結算服務正在被SWIFT限制中,正基於此,目前,伊朗央行已經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並把人民幣列為伊朗的三大主要外匯貨幣,事實上,早在卡尼發表這個觀點的上個月,據俄媒RT援引美國民主國防基金會的一份新報告稱,美國的地緣戰略對手正在部署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幫助避免制裁和對抗美國銀行的金融力量。

報告稱,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政府正在試驗支持加密技術的數字貨幣,他們將區塊鏈技術作為優先反擊美國金融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並在包括能源在內的商品和外匯金融結算領域開發替代SWIFT支付系統。

比如,伊朗央行作為接下去的應對措施,數周前,也已宣布計劃要發行自己的加密數字貨幣PayMon以繞開美元限制交易,並將黃金等戰略資源作為實物抵押,據稱正在與瑞士、法國、英國、俄羅斯及德國進行談判,以開展加密貨幣的金融交易,並寄希望於此能打破美元封鎖,實現石油出口走出困境。

因為,PayMon作為一種錨定黃金的加密數字貨幣,無法被美元為主導的SWIFT清算系統阻止和跟蹤,更不受美國銀行系統監管,同時,PayMon的產生將導致中介機構消失,因為這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安全的數字貨幣,事實上,多國或正在掀起一場主權加密貨幣的競賽。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消息人士近日向路透社透露,日本也正在主導建立一個能用於全球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路金融體系,類似於SWIFT以繞開美元,並可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國際市場在石油等商品領域繞開SWIFT,從而在部分商品領域實現去美元中心化,

緊接著,據俄媒RT稱,俄羅斯也正在研究建立一個由黃金支持的加密數字貨幣的提案,該提案可用於與其他國家的跨境交易,以建立以黃金計價的國家貨幣體系,換句話說,就是重新建立一個以黃金作為錨定物的數字貨幣金本位時代,再早些,俄羅斯已經宣布將用比特幣來實現去美元化的目標,並取代部分美元儲備,並盡量減小因為石油的美元計價付款流可能受到干擾的限制。

與此同時,歐亞經濟聯盟正在制定一個無美元支付體系的共同制度,它與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夥伴簽訂了貿易協定,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是歐亞經濟一體化的四個關鍵載體,正在通過任何必要的投資和結算機制以繞開美元,最新進展是,該聯盟與伊朗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已得到所有成員的批准,預計伊朗將在今年下半年批准該協議。

不僅於此,目前,中俄也正在積極發展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統,據悉,目前該系統正在與伊朗、土耳其等國進行談判,以便系統對接,稍早前,據伊朗工商業礦業和農業商會透露,昆侖銀行已宣布,它將在今年12月底前繼續與伊朗進行銀行交易,並僅使用人民幣進行金融交易結算。

分析指出,伊朗和俄羅斯除了建立替代SWIFT支付系統協同體系外,伊朗還可能會使用人民幣和中國的石油公司進行石油結算交易,同時,伊朗央行繼把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後,不久之後,也可以用這個交易系統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的商品,並與歐洲結算系統一道,增加經貿往來並為伊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換言之,石油人民幣或將成能主導亞歐原油定價權的一張最後王牌,而這其中,中俄和伊朗更是促進歐亞石油人民幣經濟秩序的關鍵因素,進而打破或繞過美元-石油-美債這個維持了40多年的體系,而更長遠的意義則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將更上一層樓,與此同時,中國和伊朗在其它非能源貿易領域的合作也在擴大,比如,從中國進口中間產品和技術服務就對伊朗工業的供應鏈的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伊朗海關9月2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伊朗在3月21日至8月22日期間向中國、伊拉克、土耳其、阿聯酋、阿富汗等市場的非石油產品出口份額超過6073.7萬噸,價值178億美元,另根據路透社9月2日援引最新的船運數據計算,雖然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已使該國原油出口下降逾80%,但成品油出口依然保持強勁,達到每月近5億美元,此外,除現在的數十億美元投資外,中國企業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約800億美元用於升級伊朗的能源生產設施和基礎設施,並保障伊朗石油可能從波斯灣運往亞洲。(完)

Ⅸ 如何穩扎穩打推進數字貨幣進程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東方IC 圖

數字貨幣現狀

1983年,DavidChaum提出eCash(電子現金)系統與1998年WeiDai提出b-money(B幣)構成全球最早的數字貨幣系統。隨著2009年初比特幣的誕生和熱炒,數字貨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近年來,數字貨幣蓬勃發展,狗狗幣、元寶幣、以太坊、IOTA、Cosmos、Libra等項目接踵登場,而一批大的傳統金融機構也推出數字貨幣,如高盛的SETLcoin、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截至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超過2000多種數字貨幣。

在這些超主權的數字貨幣蓬勃發展的同時,具有法定地位、由國家主權背書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也應運而生,各國央行都在加緊布局和發展主權數字貨幣。在一項針對66家央行的調查中顯示,目前超過80%的國家央行正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特別是全球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都已走在各國 探索 的前列。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數字經濟和數字 科技 逆勢蓬勃發展,全球主要國家都抓緊借機迅速發展其主權數字貨幣。

如「數字美元」被納入美國最新財政刺激法案,美國文莫公司數字支付業務較去年增長52%;俄羅斯提出建立以黃金為錨定物的數字貨幣方案;法國央行5月完成首個數字歐元測試;日本央行在7月讓其首席經濟學家負責研究數字貨幣;厄瓜多、烏克蘭和烏拉圭等3國已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而包括巴哈馬、柬埔寨、中國、東加勒比貨幣聯盟、韓國和瑞典在內的6個國家及組織正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零售試點。

目前,傳統銀行只佔全球銀行業和支付業股票市值的72%,低於2010年的96%。

六大特點

首先是二元賬戶結構主導。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的過程中,穩妥可靠是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為減少給現行貨幣體系帶來動盪或不確定性,大多數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都維持了從央行到商業銀行的二元賬戶結構。這樣一來,各國央行基本可以保留對貨幣發行和交易處理的嚴格控制,包括掌握改變和逆轉交易的能力。此外,二元賬戶結構也延續了現有的客戶服務模式,不僅更加容易同現行法律結合,同時也便於公眾接受。

其次是多技術路徑並行。數字貨幣同其他新興技術一樣,並沒有唯一可行的技術路徑,因此各國在 探索 中也使用了不同技術方式。如在數字貨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區塊鏈加密技術和傳統加密技術分別被使用。而在接入方式上,出於監管考慮,完全以令牌為基礎的匿名接入並不受歡迎,以賬戶為基礎的接入相對常見,但也有央行在使用賬戶 令牌的方式。

三是基礎設施配置高。鑒於數字貨幣巨大的潛力、不確定性和重要性,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都高度重視建設一個有韌性、安全、高性能、有潛力的良好基礎設施,以此來承載龐大的用戶規模,保障安全性,同時有一定的靈活性以滿足當前需要和未來需求的擴展。

四是對貨幣政策影響有限。由於數字貨幣推出時間較短,因此央行數字貨幣零售業務是否會對所在國的貨幣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尚沒有確定性答案,但總的來看,發行數字貨幣不會改變央行可信度、不會掩蓋財政支配地位及其他影響貨幣價值的因素,因此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影響目前看不會很大,但是各國在推進過程中也保持著謹慎。

五是加緊開展國際合作。雖然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計劃目前均側重於國內使用,但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就其標准和規則進行國際協商。如國家清算銀行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瑞典、瑞士、歐盟六家央行建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組;世界經濟論壇發起創立「央行數字貨幣政策制定者工具包」;G7峰會也將數字貨幣列為固定議題。

六是不易改變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和貨幣之間的競爭本質是國家綜合實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家信用的競爭,僅憑借一種新技術,大概率上不足以動搖美元在中短期內的主導地位。美國憑借其技術、金融能力、國家綜合實力等優勢仍在未來數字貨幣競爭領域佔得先機,特別是在連美國監管機構「收編」臉書的Libra後更是增強其競爭力。

風險與挑戰

首先,公眾參與不積極。對於年輕人,數字貨幣因其便捷性深受歡迎。但老年人無論對數字貨幣還是其所依靠的智能手機都很陌生,學習、應用都較為困難。根據統計,在美國智能手機使用率也僅為75%左右,歐洲則更低。此外,數字貨幣所代表的新的理念也不是被所有人接受,歐洲 社會 目前整體保守,對於數字經濟和數字化 社會 都比較排斥,推動並培訓民眾使用數字貨幣難度不小。

其次,公私權力邊界模糊。與使用現金時高度的匿名化、隱秘性、自由性相比,數字貨幣的高度中心化、可追蹤化無論在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會強化國家或監管機構對於民眾數據信息的掌握能力。據媒體披露,美國情報機構CIA已經試圖利用數字貨幣和電子交易不僅對本國民眾而且對其他國家使用者進行情報搜集,引發國際 社會 普遍擔憂。

再次,法律監管不足不當。當前針對金融行為的監管法律或法規並不完全適用於數字貨幣。法律的立法過程不僅較長,同時存在滯後性,需要在實踐中一步步加以完善。如何在法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好之時確保數字貨幣的安全可控成為一大挑戰,特別是因為貨幣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和血液,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增強相關領域立法工作的前瞻性迫在眉睫。此外,有些國家過度立法,嚴重製約了數字貨幣的有效 探索 ,成為了限制其發展的罪魁禍首。

第四,對金融系統造成安全隱患。數字貨幣發行十分簡單,可能會使部分本就財政紀律鬆弛的國家通脹水平進一步惡化,進而威脅金融系統安全。另外,在遇到金融危機時,數字貨幣最容易被人們大量拋售,增加銀行被擠兌的風險,破壞金融穩定。鑒於央行可以直接發行數字貨幣給個人,兩個主體在不需要商業銀行的情況下就能完成交易,去中介化的風險不容忽視。最後,數字貨幣有可能對銀行存款產生擠占,部分侵蝕銀行信貸渠道。

第五,存在全球金融體系分裂風險。雖然各國也在加強數字貨幣國際協調,但是目前各方在技術標准、隱私保護、數據流通等方面監管和規則都不同。這背後反映了各國經濟實力、價值觀的不同,同時也是對自身貨幣主權、金融主權乃至國家安全綜合考慮的結果。而數字貨幣的差異化會加速本就不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不排除將來出現碎片化狀況。

第六,數據安全堪憂。數字貨幣的使用嚴重依賴數據,而數據本身的安全性廣受質疑。特別是近年來頻繁爆出的數據泄露、黑客攻擊、惡意買賣客戶數據等事件加劇了民眾的擔心。此外數據的存儲也面臨挑戰,雖然存儲設備一般位於央行或者大型數據平台的專業場所且通常擁有備份,但即使如此,在戰爭或災害等極端挑戰下,如何保護數據仍是重要議題。

第七,沖擊傳統金融機構。隨著數字貨幣的興起,大量金融 科技 公司蜂擁進入這個行業利潤豐厚的領域,而由於落後的信息技術、本已較低的貸款利率、昂貴的合規成本等因素,傳統的放貸機構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金融 科技 巨頭巧妙結合金融與技術,將各項成本降至更低同時還可以管控好風險,這樣就將低收益與高風險轉嫁給傳統機構。

啟示及建議

要加強監管明確邊界,有前瞻性地開展立法,完善相關制度,不僅規范發行者的行為,同時保障使用者和投資者的權益。立法過程中可以選取特定區域作試點,推出地方性法規,發放特別牌照,不斷 探索 什麼可以做、什麼堅決不能做。在立法中要為通過盡職調查、身份核查、交易追蹤等方式打擊洗錢、非法籌資等老大難問題留出政策空間,發揮數字貨幣優勢。特別需要注重保護隱私和個人數據安全,立法切忌管得太死,要為業務後續發展留出空間。

央行的主權數字貨幣因其透明度和追溯性可以為政府觀察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提供更為直觀、客觀的視角,從而為科學施政提供重要依據。此外,央行數字貨幣支持智能合同,如果利用好可以強化貨幣政策杠桿,包括央行制定負名義利率、創造有時限或附帶其他支出條件的貨幣,以便更精準地對國民經濟進行貨幣干預,放大貨幣政策影響。

此外,筆者認為,加強國際金融合作也非常重要。一是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配合我自貿和開發區戰略,在各項條件逐步成熟後進行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結算實驗;二是積極開展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和多邊合作,著力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嘗試建立以央行數字貨幣為中心的支付結算體系。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致力於建立一個規范、統一、互利的國際規范,從而保障國際金融體系在數字貨幣時代穩定有序。但也要防止個別國家獨霸規則和話語權,進一步強化其金融霸權,避免其動輒使用金融方式制裁其他國家。

央行主權數字貨幣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國內都屬於新鮮事物,特別是人們在接受全新貨幣方式並逐步取代沿用上百年的紙質貨幣時,難免會有不信任和抵觸心態,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諸多技術性問題。鑒此,需要廣泛開展宣傳和普及活動,生動、全面、客觀介紹央行數字貨幣各方面情況,便於民眾增信釋疑,提前掃清障礙,為日後全面推廣奠定良好民眾基礎。

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高校、協會等各主體的獨特優勢,調動各方積極因素,廣泛吸引各方面人才投入,創建創新友好的政策和 社會 氛圍,共同致力於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領域形成合力。在 探索 過程中不僅要積極進取,同時也要樹立邊界和底線,不能無原則只追求利潤,在守法基礎上也要注重道德和 社會 風俗,切實服務用戶。此外,要積極開展學術研究, 探索 數字貨幣對貨幣理論、法定貨幣機制、定價理論、企業治理等理論和實踐的影響。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熱點內容
挖礦機器人游戲下載 發布:2024-12-23 15:05:52 瀏覽:433
暗黑破壞神2合成eth代碼 發布:2024-12-23 14:57:50 瀏覽:999
第一個玩比特幣 發布:2024-12-23 14:46:35 瀏覽:498
零知識證明區塊鏈6 發布:2024-12-23 14:40:42 瀏覽:228
電信卡怎麼查詢有無合約 發布:2024-12-23 14:40:37 瀏覽:577
比特幣挖礦概念股票 發布:2024-12-23 14:39:51 瀏覽:866
以太坊單機日產 發布:2024-12-23 14:36:47 瀏覽:777
不上傳身份證的挖礦 發布:2024-12-23 14:34:02 瀏覽:252
ethzurichphd 發布:2024-12-23 13:35:45 瀏覽:193
挖礦機風扇聲音有多大 發布:2024-12-23 13:30:56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