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字幣問答 » 央行數字貨幣穿透式監管

央行數字貨幣穿透式監管

發布時間: 2024-10-11 23:38:16

1. 區塊鏈和挖掘機哪個好,區塊鏈挖機是傳銷

紹興學什麼技術最吃香

紹興學什麼技術最吃香?紹興學學挖掘機技術最吃香,因為現在的挖掘機技術真的很吃香,因為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建設當中需要很多專業的人才,挖掘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所以紹興學什麼技術最吃香,現在學挖掘機技術真的很吃香,因為現在這建設國家的建設需要專業的人才,挖掘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所以紹興學挖掘機技術最吃香

區塊鏈挖礦現在還能做嗎?用什麼礦機比較好?

當然能做了,

區塊鏈

的發展,讓

數字貨幣

得到了廣泛認可,挖礦的人越來越多,

礦機

的話,推薦GYM礦機,智能技術更先進。

LCC區塊鏈是騙人的嗎?謝謝高人指點

LCC區塊鏈是騙人的嗎?謝謝高人指點

大家都不要相信那個我周圍有好多人上當

區塊鏈是好東西,但好像目前國內玩區塊鏈都是騙人的?

首先,區塊鏈確實是個好東西,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公眾賬本,這里的「公眾賬本」是一個邏輯上的概念,每個節點都是獨立維護自己的賬本資料,而所謂的公眾賬本就是說就是說每個賬本要保持一致,保持一致的那個部分就是公眾賬本。

其次,國內的一個區塊鏈呢,現在都還停留在區塊鏈1.0階段上,也就是我們說的以數字貨幣為主,因為這個主要是以「投機性」很大,為其顯著地特點。

基本上都是打著「區塊鏈+」的口號,發幣圈錢,然後賺了錢就跑路。

雜湊世界是騙人的嗎區塊鏈雜湊世界是真的嗎

雜湊演演算法是區塊鏈中保證資訊不可篡改的單項密碼機制,金窩窩集團分析其雜湊演演算法的特點有如下兩點:

1-加密過程不可逆,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輸出的雜湊資料倒推原本的明文是什麼;

2-輸入的明文與輸出的雜湊資料一一對應,任何一個輸入資訊的變化,都必將導致最終輸出的雜湊資料的變化。

謝謝高人指點

秘,帝

區塊鏈是騙局

區塊鏈驅動供應鏈金融創新

導讀: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面臨諸多挑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創新驅動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中國智造」的大背景下,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面臨諸多挑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創新驅動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中國智造」的大背景下,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供應鏈已發展到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慧供應鏈新階段。為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促進產業組織方式、商業模式和***治理方式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10月5日釋出了國辦發〔2017〕84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其中就「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提出了指導意見,那麼何謂供應鏈金融,如何積極穩妥用新技術解決供應鏈金融中的問題?我們從一個典型場景出發,剖析其中的問題與創新解決方案。

此場景是我們司空見慣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快消品(啤酒、飲料、乳製品等),基本上都是由廠家通過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賣到商場、超市、便利店,為我們消費者所購買。由於生產企業處於相對強勢地位,要求經銷商現款現貨或是以預付款形式購買商品,再發貨給經銷商,由經銷商供給超市。由於超市從商品入庫、銷售、對賬到結款的過程需要時間,經銷商向超市供貨後,通常需要3個月時間拿到結款。在這種情況下,假設經銷商有100萬本金,每個月給超市供貨50萬,第三個月就會資金斷流。這就是典型的「啞鈴狀」供應鏈場景,兩頭大,中間小,中間的經銷商是最缺錢的中小企業,是金融機構需要大力服務的群體,縱觀其他行業,也是類似場景,目前供應鏈金融正圍繞著核心企業大力發展。

對於什麼是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包括哪些內容,市面上有很多專著,在此不做贅述,本文將深入剖析如何解決離核心企業更遠的供應商融資難問題,如何用區塊鏈新技術來創新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區塊鏈技術是否能夠為供應鏈融資帶來新的突破,風險控制是否更有效。

傳統供應鏈金融的邏輯只解決了一級供應商融資的問題,二級、三級….N級供應商的融資難以解決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資訊不對稱

在整個供應鏈中,各個參與企業間非統一ERP系統,有的企業ERP並不能聯網,除了核心企業和一二級供應商外,中小企業的資訊化程度比較低,資訊形成孤島造成了無法共享資料,金融機構難於獲得有效的授信支援資料,也難於核實交易真偽。

2信用無法傳遞

在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就是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服務其上下游中小企業,但是在多級供應商模式中,一級之後的供應商無法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做金融,信用無法傳遞給需要金融服務的中小企業,造成融資難、融資貴。

3支付結算不能自動化按約定完成

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的約定結算在合同里約定,沒有辦法通過系統化的方式自動完成,造成金融機構在多環節參與的供應鏈環節,沒有強有力的回款保障。

4商票不能拆分支付,使得整張背書轉讓的場景缺乏

由於生產製造過程中,大多數的產品都是由多個零部件組成,涉及到多個供應商,在核心企業支付的過程中,如果核心企業付款方式是商票,由於商票具有不可拆分的屬性,只能完整地背書轉讓,供應商拿到商票後,無法分拆背書轉讓出去,一級供應商沒有融資意願去服務其他供應商,核心企業信用無法傳遞給產業鏈上的其他客戶。

區塊鏈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分析,對於多方參與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是分散式賬本技術、加密賬本結構技術、智慧合約技術等,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方案。

1分散式賬本技術使資訊對稱

對於分散在於各個供應鏈環節中的企業、金融機構,使用分散式的賬本技術,讓多個參與方加入鏈條中,共享交易資料、應收應付資料,同時又能做到隱私保護,讓資料只能在有許可權看到的企業看到,如供應商向融資銀行開放,授權融資銀行查詢其交易資料、應收應付資料,同時這些資料都是依託在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基礎上。

有無區塊鏈的區別。如圖4所示,傳統體系下,「貿易」和「融資」是兩個分離的環節,企業A、企業B做完貿易以後,A拿著貿易資訊找銀行C融資,銀行C擔心A提供的資訊是否真實,要花費很大的代價來做驗證。(用微信做比較,相當於,A、B私聊記錄,拿去給銀行C看,銀行擔心真假)。區塊鏈體系下,A、B做貿易的同時,銀行C就在「見證」,這樣一來,A拿著貿易資訊找銀行C融資,銀行C可以從本地見證到的資料裡面核對真實性。(用微信做比較,相當於,A、B、C群聊,銀行C本地資料可以驗證,且效率高,只要保障身份、交易合約的法律效力)。

2核心企業確認應付賬款,傳遞核心企業信用

通過分散式的賬本技術,將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應付賬款,通過付款承諾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的形式,將核心企業的付款承諾在鏈條上的多級供應商間形成流轉,傳遞核心企業信用給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再通過智慧合約技術,在核心企業付款之後,資金在多個供應商間快速完成自動化資金清算,保證交易方約定的付款時間按時完成資金清算,保障還款來源,使得融資觸手可得。

3可拆分、可流轉、可融資、可持有到期的付款承諾

由於分散式賬本的存在,供應鏈上企業上下游的應收應付能夠共享核心企業的信用,使得基於核心企業應付賬款下的付款承諾可以流轉到多級供應商,解決企業間三角債問題,同時鏈條上的任意供應商融資都可以享受到核心企業的優質信用,降低整個鏈條的融資成本。

4智慧合約使風險可控

整個鏈條上的企業債權流轉過程記錄在鏈條上,形成合約,且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核心企業信用經過多個供應商流轉後不衰減,核心企業付款後,資金將按智慧合約的規則自動化清算,資金提供方有良好的回款保障。

通過以上分析,區塊鏈對於供應鏈金融的價值在於:信任傳遞。基於信任傳遞,能夠很好解決傳統融資項下中小企業缺乏信用的問題,讓優質核心企業閑置的銀行信用額度得到釋放和發揮,讓優質企業的信用之水能夠灌溉中小企業之田,讓整個鏈條更順暢。

通過區塊鏈驅動下的供應鏈金融創新,將帶給企業更大的價值和社會意義。

1降低整個產業的融資成本

通過區塊鏈打造的多級供應商融資體系,促進全鏈條資訊共享,實現供應鏈金融視覺化,能夠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資金流轉的效率,間接降低整體的生產成本,讓企業的產品更有競爭優勢。

2區塊鏈是優質資產的「挖掘機」

區塊鏈解決了企業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讓金融機構能夠更高效、便捷、穩健地服務於中小企業客戶,確保借貸資金基於真實交易,同時依託核心企業的付款,使得整個產業鏈條上的企業都能融資,且是安全的融資,因此,區塊鏈是優質資產的「挖掘機」。

3穿透式監管,推動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

在塊鏈分散式賬本技術幫助下,整個業務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可以設立區塊鏈節點,隨時檢查,可以不依賴傳統的飛行檢查,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監管部門的穿透式監管更容易實現,更多的金融機構可以安心服務實體經濟,區塊鏈技術加強了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監控,提高金融機構事中事後風險管理水平,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同時,區塊鏈的資料共享方式,可以防止重復質押和空單質押,推動了供應鏈金融健康穩定發展。

4「產業網際網路+企業自金融」吸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未來,隨著資訊化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產業最終走向產業網際網路的狀態,通過區塊鏈、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讓金融更高效、更快捷、更安全地服務實體經濟,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產業,通過區塊鏈的價值連線,發現場景,為場景服務,最終讓科技賦能於產業、服務於產業,引導更多資金回歸實體、服務實體,推動製造供應鏈向產業服務供應鏈轉型,提升製造產業價值鏈。

當今,國家倡導脫虛向實,金融服務實體,區塊鏈的分散式賬本技術具有交易不可篡改、便於追溯、便於穿透性監管的特性,使得供應鏈金融從交易、支付結算到融資都能更容易,減少貿易摩擦,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更好地做到信任傳遞。區塊鏈打造的分散式共享模式,可以吸引全國和地方信用資訊共享平台、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接入區塊鏈節點開放共享資訊,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來源:萬聯網

宣告

本微信平台大公網所釋出的文章,除標注【原創】外均屬各大媒體平台或者微信粉絲推薦,如轉載時標注作者及出處,我方會一並載入,如沒有特別註明,我方會預設為網路轉載,如原作者見到後,認為不妥,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電話:18201552197.歡迎作者直接投稿,投稿郵箱:yuntucredit@163.。

關注「雲圖金融」,每天獲取供應鏈金融干貨

雲圖徵信金融

面向上游企業-供應商

應收賬款融資:供應商單筆或多筆應收賬款都可以申請融資,提前收到貨款,從而幫助供應商盤活存量資產。

面向下游企業-加盟商/代理商/經銷商

采購預付款融資:通過經銷商歷史資料,為經銷商核定預付款額度,額度項下單筆借款額不受限制,貸款發放後受託支付至核心企業。

線上跟單融資:根據經銷商實時訂單,線上發放特定金額和期限的跟單融資,款項直接用於貨款支付。

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麼?nmc幣是騙人的嗎?之間有什麼聯絡?

區塊鏈技術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資料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資料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散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資料結構來驗證與儲存資料、利用分散式節點共識演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資料、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資料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指令碼程式碼組成的智慧合約來程式設計和操作資料的一種全新的分散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NMC幣又叫域名幣,是一個基於比特幣技術的分散式域名系統,具有安全和不被審查的特性。騙子到不至於,不過數字貨幣因為監管相對的缺失,容易被拉升或者拋售,所以可能會一夜暴富也可能會一夜本金全無。這個是數字貨幣的通性,不僅僅是NMC幣這樣。

之間的聯絡就是CNM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的。

問姻緣,謝謝高人指點!

先採納,再解答

BEECOOL是做區塊鏈的嗎?

BEECOOL本身只是區塊鏈社群服務機構,不發幣的,主要做社群管理服務,比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Medium、Telegram等等。

線上解簽謝謝高人指點

姻緣成

此簽家宅吉自身順利求財中平交易旺婚姻成田蠶利六畜損門甲生男行人有信尋人至訟有理移徙吉失物見病安山賁吉

古人典故:

裴度是唐朝憲宗皇帝時的宰相。年輕時,裴度家境窮困,一天閑來無事,到香山寺廟遊玩,在地上拾到價值連城的玉帶數倏,遍尋物主,終得歸還。以此陰德,反得高官司厚祿,富貴榮華。後考中進士,任宰相,督師攻破蔡州,平淮西。晚年辭官退居洛陽。玉帶就是玉飾的腰帶。[還帶記]傅奇故事。

感謝高人指點

如果你的大方向是影視片頭特效那種,盡管3d***ax這方面也很強,但你要考慮就業准則,既然大家都用maya,我建議你必須用maya。3d***ax唯一的優勢是可以兼做建築類效果圖和漫遊動畫,而maya沒有辦法做這個,這不是它的能力問題,而是行業里的慣例。

你只是在糾結程式設計的難度,難道為了避開程式設計就把大方向換了?

按我的理解,你要學的一些表示式都不是什麼很深很難的部分,你只是錯誤的把學習整個表示式的龐大壓力施加給你自己了。我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我在入門最初,因為我數學和程式設計0的基礎,指令碼語言這塊就像神秘而不可及的東西,常搞的我很沒自信,一直不敢學。直到我有機會幫忙做了一個片頭廣告,常用的動畫效果都完成了,為了加一些隨機變化的效果才用到了幾句指令碼,還不是我寫的,是下載的,後來我好奇去理解了一下,至少沒想像中復雜,有了個印象。後來做角色動畫要涉及系結控制,才又正式學了幾句表示式,才明白其實就是用字母來表示一些簡單的功能的疊加——至今沒有再深入去鑽研,因為我要的幾句都會了,而這些僅僅占我其它動畫知識的極少比例。

你明白我是意思了嗎?有的東西一開始你覺得很神奇,因為你還沒有準備,但你一路下來,你已經有基礎了,它就不是那麼神秘。

2. ICO將被納入監管是什麼情況

8月28日,一位證監會內部人士向記者確認,近期火熱的ICO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目前在准備各種材料。「目前ICO風險很大,從長期來看,肯定要被納入監管。」

4問ICO

1、ICO該不該納入監管?

紙貴科技CEO、墨鏈總發起人唐凌告訴記者,ICO應該納入監管。在財富效應示範之下,目前「傳銷幣」、「空氣幣」太多了,很多項目還未確定便能融資,投資者炒幣很瘋狂,風險很大。

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ICO也應該納入監管。金融創新,只有依法合規規范才有生命力,任何違規和濫用都將適得其反。

李林表示,由於目前ICO融資後在資金的使用上沒有監管,融資之後的資金去向成謎。他建議,監管應該注意投資者適當性。

2、ICO應當如何監管?

OKCoin幣行副總裁田穎認為,ICO的監管,首先是明確法理定性。對ICO的企業進行登記式管理、對ICO募集的代幣進行公開透明的託管管理,項目發起方、代幣流通平台、第三方宣傳機構,對項目真實性需要加強考察,增加投資者風險教育,有效控制風險。這些監管辦法都可以在定性後執行。也有很多法學專家建議參考英國、新加坡推行的金融科技沙盒監管系統,將創新和風險間的矛盾最小化。

對於如何監管,唐凌建議設置項目審核和盡調。目前ICO項目是「自審自過會」,雖然代投平台也會審核,但是沒有備案。同時,應設立資金託管。前期有媒體曝出個別平台拿資金沉澱去購買理財產品,這就是沒有資金託管導致的,容易出現平台捲款跑路。此外,規范化管理,資金撥付不要一次性給完。很多創業者沒見過這么多錢,不知道怎麼花,容易出問題。

肖颯認為具體監管抓手為: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產託管、項目真實、合格投資。

「進行產品備案登記是監管機構了解和監控高風險金融業務的有效方法;信息披露是常規方案,能夠讓項目更透明;資產託管,防止涉眾案件;項目真實,是對ICO發行方的最低要求;合格投資,將風險和投資者分級匹配,約束投機資金。」肖颯說。

3、ICO監管難點在哪兒?

唐凌表示,監管難點在於:現在很多平台通過智能合約就能ICO,尤其是通過以太坊的項目,不需要經過平台,自己就可以募集,私募行為比較多,風險大。

田穎認為,認定ICO的性質是推進監管的一個難點。ICO有點類似眾籌,但又跟眾籌不完全相同。美國SEC在前一陣公布了對THE DAO代幣的調查結果中,認為該代幣具有有價證券范疇,歸證監法監管范圍。這次判定,也是美國監管層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和分析的結果。有一些非證券類代幣可能期望得到的是某些產品的使用權,那就不屬於有價證券這個范疇了。

她認為,ICO是互聯網產物,有些ICO項目是全球化運營的,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增強國際間協調。還有就是,監管的力度應該到什麼地步。

肖颯表示,對於ICO的本質,業內存在分歧。如果把ICO的本質定性為「以物換物」,用一種特殊的虛擬貨幣換取另一種特殊的虛擬貨幣,尚可解釋。

如果ICO項目直接募集「法幣」,包括人民幣、美元、歐元等,則可理解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存款」,一旦符合刑法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要件,則可能構成犯罪。

肖颯認為,如果ICO項目有分紅條款,則有股權標志,如果項目有回購條款,具有「保本保息」的嫌疑,類似理財產品,沒有牌照而發理財產品,這實際上是一種非法經營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如果非法經營較難界定,那麼上述行為很可能認定為傳銷。很多ICO項目在推廣過程中,有推廣獎勵行為,比如「拉一個投資者返代幣」。

4、監管對ICO的影響?

維優元界CEO初夏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監管層應該規范ICO的發展,尤其是設立「合格投資人制度」,因為很多普通投資者並沒有高風險承擔能力,不應該參與這么高風險的項目。如果沒有合格投資者制度,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對於監管的影響,田穎表示,短期來看對目前市場是沖擊,長期看是利於整個數字資產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真正做到讓市場先健康,再高效。另一方面,監管也會使優質的項目能夠呈現其價值。

華創證券一份研報認為,ICO的創新趨勢值得關注,長期來看,隨著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接受監管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而具備較強實力的ICO平台或項目有望率先擁抱監管,平衡創新屬性與潛在風險,成為ICO未來發展的受益者。

3. 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正式落地

數字人民幣在試點即將一周年之際,再次拓展試點場景。4月2日,數字人民幣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試點。

自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以來,數字人民幣在相當一段時間進展有限。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發展提速,2021年更是在零售、批發及跨境支付等多領域取得較快進展。

試點一周年

2020年4月16日,數字貨幣在蘇州相城區落地應用,至今已在深圳、蘇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多地開展試點,涵蓋線上線下交易場景。

「在國內,數字人民幣在多個地區正在試用,包括在冬奧會的場景下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的場景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與香港金管局一道合作,在跨境使用方面進行了一些技術測試。」4月1日,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稱。

3月25日,發改委等28個部門印發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指出,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正式落地時間或近在咫尺。」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和工銀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師高欣弘撰文指出,相較在國內數字人民幣的穩步審慎推進,以覆蓋小額支付場景為先,在「外循環」中則將做出更大膽、更具挑戰性的嘗試,同時也考慮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驗與應用。數字人民幣在「內循環」中的推進中充分考慮我國實際國情,與我國傳統金融機構、商戶、互聯網平台深度合作,將發行環節與交易場景全面融合,激發數字內需的釋放。而在「外循環」中則更加包容開放,在謀求共識的基礎上與合作各方探索各種可能方案,推動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積極參與以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央行數字貨幣)為基礎的新型跨境支付體系的規則制定。

3月23日,有媒體報道,六大國有銀行已經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在國有銀行營業網點中,客戶只需要提出申請,便可以申請白名單,在央行數字人民幣APP中以設立銀行子錢包方式參與測試。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與銀聯、華為、京東數科、滴滴、美團、拉卡拉等多家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建設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生態體系。數字人民幣交易場景也從線下逐步走向「線上+線下」融合,目前線上推廣層次日益豐富,可以根據不同銀行錢包的適配性,在京東、美團、滴滴、嗶哩嗶哩等多個互聯網場景使用,並可嫁接且不依賴於智能手機和網路。

「歡太數科是領先的數字科技開放平台,是OPPO、realme、OnePlus等手機品牌的官方合作夥伴。歡太數科業務主要涵蓋數字金融與數字生活兩大業務,讓用戶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移動支付、智慧出行、數字金融等豐富的需求。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作為技術與場景支持方參與了數字人民幣試點生態建設。」歡太數科人士表示,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協助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包括但不限於技術與場景支持。歡太數科近期與OPPO合作完成了線上場景技術測試,未來將推進數字人民幣在OPPO生態的線上場景試點,將數字人民幣更好地融入手機+IoT生態場景,同時為用戶提供更科技、更創新、更安全的支付方式與場景。

先零售再批發

全球數字貨幣探索正如火如荼,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試驗國家數字貨幣。中國的數字人民幣暫時領先。

日本央行發布公告稱,央行數字貨幣第一階段概念驗證於4月5日開始, 這一測驗階段將進行到2022年3月,為期一年,日本央行計劃開發一個測試環境,核心是驗證數字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的發行、分銷、贖回等基本功能。

4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公布數字貨幣推進時間表,並向社會征詢對零售型數字貨幣的意見。根據時間表,泰國央行將在2021—2022年進行零售型數字貨幣測試。

從適用場景和面向對象來看,央行數字貨幣主要分為批發型和零售型兩種。2020年10月,BIS等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徵》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80%的中央銀行參與了對CBDC的研究,其中一半的中央銀行同時關注了零售型和批發型兩個方面。截至2020年7月中旬,至少有36家中央銀行發布了零售型或批發型CBDC較為具體的工作,基於現金數字化開發的零售型CBDC佔比更大、發展進程也更快,其中委內瑞拉石油幣、瑞典電子克朗(e-krona)、新加坡Ubin項目、數字美元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從目前試點場景上看,數字人民幣屬於零售型CBDC。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會長徐忠在《金融科技:前沿與趨勢》一書中指出,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限於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不面向公眾。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也被稱為一般目標型,其使用面向公眾。中國人民銀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在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項目中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盡管央行多次強調,數字人民幣是現金(M0)替代,但從長遠來看,數字人民幣有望在更多行業、領域中掀起變革。

1月27日,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軟硬體技術體系「長安鏈」發布,同時推出首批應用場景。2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長安鏈」推進數字人民幣企業應用。

程實和高欣弘撰文指出,央行數研所基於「長安鏈」,將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企業應用,體現出數字人民幣的功能定位將不止於替代M0,更旨在為企業間的互信支付與升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我國數字人民幣的設計主要是用於國內零售的支付。前期,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管局就數字人民幣在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跨境使用進行了技術測試,這是人民幣試點的一次常規性研發測試工作。」王信在上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合發起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研究項目,旨在探索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對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也就是PVP結算。

人民銀行官網顯示,2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得到了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實際上,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探索要早於上述的研究項目。

跨境支付箭在弦上

1月16日,SWIFT與中國人民銀行直屬的清算總中心、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CIPS)、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共同在北京成立了金融網關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前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表示,中國央行在數字人民幣上加強與SWIFT的合作,對雙方拓展數字貨幣領域的全球化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安排,而且可以幫助SWIFT建立數字貨幣報文標准和處理規則,帶動世界各國數字貨幣發展,可謂意義重大。

「中國數字經濟就像一輛新能源汽車,數字人民幣則是電池核心組件。」普華永道的報告指出,隨著其它國家央行數字貨幣逐漸推出,我國貨幣國際化改革或可以率先利用數字人民幣展開實驗,或者讓「一部分」數字人民幣實現全球自由兌換和流通(由於其可追蹤性優勢,技術層面可行)。國際貿易結算方面,因為我國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可以利用先發優勢創立全新全球結算體系,或可逐漸擺脫對SWIFT支付系統的長期依賴。

歐科雲鏈集團副總裁胡超認為,數字人民幣使用了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多種新型關鍵技術,業務邏輯、技術邏輯都與傳統手機支付有質的不同。在未來可能實現的跨境支付場景中,區塊鏈技術的特性和優勢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比如傳統跨境支付方式的復雜流程將得到顯著簡化,交易速度和交易效率將大幅提升,全面徹底的穿透式監管還可以有效防範和打擊洗錢犯罪。最近央行也表示將在條件成熟時、順應市場需求將數字人民幣用於跨境支付交易,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可以助推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化,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國內自貿港建設等實際需求的快速增加,可以預見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場景也會越來越多,而其中區塊鏈技術的優勢特性將會有效支撐和助力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場景的落地,以及未來更廣范圍的國際化進程。

然而,寄望於通過數字人民幣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看起來很美好。相當部分的中國的金融學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是制度問題,而非技術問題,數字人民幣將為境外用戶持有和使用人民幣,以及跨境貿易、跨境結算和跨境投融資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SWIFT數據顯示,2021年2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了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前四位分別為:美元38.43%、歐元37.13%、英鎊6.57%和日元3.18%),佔比2.20%。與2021年1月相比,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13.00%,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減少了4.22%。

「數字人民幣先在國內形成成熟完善的支付場景,才能國際數字貨幣中形成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並佔有一席之地。」3月25日,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跨境金融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宗良在坤元資產高端對話欄目《牛轉「錢」坤》中指出,在跨境支付體系中,人民幣遠遠落後於美元、歐元,這對於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極不相稱,在大量的對外經濟交往中,中國主要通過外幣進行結算,不僅影響了效率,還存在外部匯率波動,外部危機傳導等方面的風險。目前中國按照市場的原則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遠景目標是成為重要國際貨幣。

4. 央行認定ICO屬於變相非法集資是真的嗎

9月2日據報道,8月21日,央行總部收到了相關緊急報告,該報告條分縷析,明確指出,用實質重於形式的穿透式監管來看,ICO屬於變相非法集資。

引述之情人士稱,央行相關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書,得出的結論是:「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ICO是全稱為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數字代幣公開發行的簡稱,模仿股票市場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而來。即項目發起方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發行初始代幣的方式去獲得融資,不過初始代幣不能用法定貨幣(人民幣、美元等)購買,因為這違反了各國關於融資的法律法規,而需要用比特幣、以太坊等流動性較好的數字資產購買。

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日前撰文指出,目前ICO處於法律監管的邊緣,從制度建設出發,應該盡快在法律上給予ICO一個說法。他建議,對ICO實施沙盒監管(在一個「安全空間」內,金融科技企業可以測試其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而不用在相關活動碰到問題時立即受到監管規則的約束)的方式。

8月16日,北京市金融局局長霍學文也曾在一次內部閉門懇談會中表示,互聯網金融、區塊鏈和ICO,只有依法合規規范發展才有生命力,任何違規和濫用都將獲得懲治。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所有金融活動都要納入監管。凡是「管別人錢的活動」都要納入監管。區塊鏈創新,互聯網金融的創新,ICO的創新,但是如果不控制好風險,那麼所有的創新一定會走向它的反面。如果說傳統金融風險是1.0,互聯網金融風險是2.0那麼現在的區塊鏈和ICO風險就是3.0。」霍學文在此次會議中表示。

5. ICO發展歷史是什麼樣子的

9月2日據報道,8月21日,央行總部收到了相關緊急報告,該報告條分縷析,明確指出,用實質重於形式的穿透式監管來看,ICO屬於變相非法集資。

引述之情人士稱,央行相關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書,得出的結論是:「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那麼ICO的發展歷史是怎麼樣的?

2013年7月:Mastercoin(現更名萬事達幣OMNI)是最早進行ICO的區塊鏈的項目之一,曾在Bitcointalk論壇上眾籌成功籌資5000 BTC。

Mastercoin是建立在比特幣協議之上的二代幣,旨在幫助用戶創建和交易加密貨幣以及其他類型的智能合同。

2013年12月:NXT(未來幣)是第一個完全POS區塊鏈,曾籌資21BTC(相當於當時6000美元),但是它的市值最高達到1億美元,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最成功的ICO項目之一。

2013年至2014年間:出現過許多瘋狂的區塊鏈項目成功的啟動了ICO,它們的代幣價格都出現過瘋漲,不幸的是這些ICO項目最後都死在炒作過程中或者直接成為騙局。

然而,在這段時間,也有十分成功的ICO項目,例如Ethereum。

2014年7月:Ethereum(以太坊ETH)國內外人氣高,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ICO之一,籌措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同時也是除比特幣以外市值最高的加密數字貨幣。

2015年3月:Factom(公正通)通過Koinify平台ICO,利用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來革新商業社會和政府部門的數據管理和數據記錄方式。

2016年3月:Lisk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是使用Javascript語言進行編程,這是目前全球最簡單也最流行的編程語言。

Lisk此次總共籌集到14,080BTC和超過8,000萬XCR,眾籌所得金額在區塊鏈項目ICO中排名第二位,僅次於以太坊。

2016年5月:The DAO是ICO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融資額高達1.6億美元。

DAO全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可理解為完全由計算機代碼控制運作的類似公司的實體,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首次。

但是作為萬眾矚目的ICO項目,最終因受到黑客攻擊,再到爭論中軟硬分叉,最後以解散退回以太幣而告終。

2016年9月:FirstBlood(第一滴血)將電競競賽服務跟區塊鏈結合,使用了智能合約來解決獎勵結構問題,眾籌一開始即籌資600萬美元,全球總共籌到465,312.999ETH。

6. 美國如何監管P2P,有何借鑒意義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規模更大,在一些技術領域比如支付處置能力等也更領先。這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市場空白大、技術發展快和監管適度。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普惠性也十分突出。但行業發展不平衡,比如第三方支付相對發達,網路 貸款 比較混亂、股權眾籌基本沒有做起來。未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可能會呈現多樣化,既有大而惠,也有小而美;既有專注tech,也有直接做fin。

美國的監管框架,一方面消除了金融科技領域的一些潛在風險,另一方面也極大地限制了這個行業發展的空間。顯然,在風險控制方面,我們應該向美國學習。但我們也應該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客觀地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實實在在地滿足了實體經濟的一些需求,在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方面的作用尤其明顯。同樣,如果對數據管制過嚴,大數據分析就無從談起,但如果聽任商業機構任意侵犯個人隱私,也會釀成嚴重後果。

因此,監管政策的核心是要平衡創新與穩定之間的關系,既保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又不造成重大的金融、社會風險,起到真正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積極支持穩健的金融創新

美國的監管在控制金融科技的風險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在支持創新方面顯著不足。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做得更大,一個根本的動力還是創新,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在部分領域的政策制度也及時跟進(如第三方支付領域),其實是一個變相的市場化的過程,在技術層面則利用移動終端和大數據,幫助解決金融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絕大部分金融資產都還在傳統金融部門手中,即便中國發展最快的第三方支付,2016年也只佔銀行電子支付交易金額的4.4%。所以無論從普惠金融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角度,互聯網金融都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其發展又會推動行業向技術驅動模式的整體轉型。中國的先發優勢來之不易,應當繼續發展。

未來的監管要嚴密防範風險,同時也要積極支持金融創新。我們構建新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應該考慮盡量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首先是監管方式要創新。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傳導廣、快,靠傳統金融監管的做法比如定期送表表、現場檢查等,效果就會打折扣。因此,需要考慮將數字技術運用到金融監管上來(RegTech)。比如考慮將監管信息系統和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資料庫直接對接,監管部門可以實時監測運行狀況,分析金融風險。

另外是支持金融創新。過去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個大的背景是監管缺位,這個歷史不可能再重復。創新可以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比如「監管沙盒」的做法,監管部門給互聯網金融公司發放有限的牌照,允許創新,如果成功,可以發放完全牌照並推廣到全行業。如果不成功,就取消牌照。還有其它一些做法比如「創新中心」和「創新加速器」等,原理也都差不多。

近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ConctAuthority,以下簡稱FCA)針對運行一年多的「監管沙盒」機制給出評估報告,其結論顯示「監管沙盒」通過促進市場有益的競爭競爭,為消費者和其他金融服務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一些指標表明,「監管沙盒」開始對現有金融服務的價格和質量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例如,不少企業將 區塊鏈 技術運用於跨境支付,為消費者帶來縮短到賬時間和降低匯率等顯著好處。還有一些機構測試讓消費者使用生物識別技術支付、登錄和驗證身份,或是將面部識別技術應用於投資顧問領域的風險評估服務。FCA希望並鼓勵在「監管沙盒」的有益創新能走向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

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要求監管部門和從業機構密切合作,因為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個新的實踐。

對互聯網金融機構必須設置准入門檻

雖然美國的FinTech行業沒有做得特別大,但基本的監管框架也保證不會出現大的風險。金融安全是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准確判斷風險隱患和保障金融安全十分重要。因此,金融業是經濟體系中受到嚴格監管的部門。這一點,對間接融資如銀行業和保險業是如此,對直接融資如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同樣是如此。從這個角度看,雖然我國的監管政策對P2P網貸平台定位為信息中介,但備案制是否足夠?這一點是值得商榷的。進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在實行備案制的前提下,還需要制定一些什麼樣的監管措施,防範潛在的風險?

歸根到底,不管互聯網金融做了什麼樣的創新,其所從事的業務在本質上就是金融,而金融就需要嚴格的監管。更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業務跨區域、跨行業,風險傳導既快又廣,二是互聯網金融業的一些參與者識別與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低。因此,對互聯網金融公司實行牌照管理就變得尤為必要。現在再看過去幾年發生的一些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案例,如果有基本的資質審查和日常的監管程序,這些風險有可能是可以得到避免的,至少風險不會變的這么大。

對於互聯網金融要實行牌照監管的建議,無論在業界還是在監管部門都有些不同的聲音。業界的擔憂是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管理互聯網金融行業,創新也就無從談起。監管部門則擔心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監管每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這兩個擔憂都是有道理的,政府可能需要大幅度增加監管部門的編制和經費,而監管部門也應該有條件地支持金融創新。

既然要實行牌照管理,就要發牌照。監管部門嚴控投資公司牌照,造成了很多做智能投顧的公司無證上崗的現象。這是非常不利於行業發展的,既然要管理,就應該明確門檻,給符合資質的公司發放牌照。而對於無牌照執業的公司應該堅決取締,否則有法不依,後患無窮。對於一些已經發出去的牌照,卻又沒有很好展開業務的公司,應該及時收繳牌照,這個問題在第三方支付領域比較普遍,牌照變成了一些公司尋租的工具。

對於一些尚未建立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的業務(比如股權眾籌、資產管理)也應加快制定規則,為實踐中已開展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劃清合規邊界,避免業務跑偏異化。

提高「透明度」並實施「投資者適當性」監管

牌照管理只是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監管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加強事中與事後的監管。除了銀行和保險,互聯網金融的大多數業務都具有明顯的直接融資的特徵,即參與者自主決策、自主承擔後果。而對直接融資的監管有兩個基本要求,第一是增加透明度。金融交易最大的困難是信息不對稱,個體市場參與者很難充分了解一個金融交易和一個金融產品的方方面面,監管政策需要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監管政策對傳統金融業的財務報表和其它信息披露要求,都是為了提高透明度。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應該採取類似的措施,除了類似的報表和披露,由於互聯網金融的流程往往更加復雜、隱秘,應該考慮實施穿透式監管,清楚地展示資產管理、第三方支付和保險等業務的資金流向,保證合規、透明。

第二是的「投資者適當性」,這主要是因為並非每一個金融產品都適合於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比如,如果一個金融機構將大量高風險的金融產品賣給風險承受力非常低的退休人員,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近期受到很多詬病的「校園貸」的一個問題就是變相地放「高利貸」給沒有穩定收入的學生,這跟2007年以前美國盛行的「次貸」沒有根本差別,後來造成了嚴重的次債危機。像這樣很容易造成嚴重金融甚至社會問題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理應受到監管部門的「懲處」,雖然我們也承認,並不是所有的「高利貸」都是不合理的。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數字貨幣(ICO)業務是另一個的例子。而判斷一筆金融交易合理不合理,從監管的角度考慮,除了看是不是合規,另外就是看「投資者適當性」原則。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要統一、協調

互聯網金融基本上都是混業監管,這跟我國目前實行的分業監管的政策框架並不匹配。而在一些領域比如P2P網路貸款平台,實行銀監會和地方金融辦(地方金融監管局)雙頭監管的體制,這樣的格局,既是中央、地方各司其職的要求,也是中央監管部門在資源約束下的選擇。但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公司跟傳統的小貸公司並不一樣,一旦業務平台建立起來,其業務不會局限在獲取牌照的地區。

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的協調應該考慮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框架內設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協調機制,這樣起碼可以保證「一行三會」和地方金融監管局一致行動,互相配合。二是制定統一的監管標准和政策。無論監管政策實施主體是「一行三會」還是地方金融監管局,標准應該是全國統一的。否則的話,容易造成監管政策的窪地,鼓勵監管套利,而任何金融風險的後果依然會是全國性的。三是不應重復美國各州獨立發放牌照的做法。各省市單獨發牌照,對傳統金融機構尚且可行,對互聯網金融機構就非常不合理。因此一旦發放牌照,應該就是全國性的,除非設置一些特殊的區域性限制。

盡快建立豐富完整、市場化的 徵信 體系

如前文所述,在美國,三大徵信局和FICO等徵信系統在FinTech發展中起到了大規模獲客、全面數據獲得、評價標尺等作用。徵信系統是公共基礎設施,應該向所有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開放(當然在個人授權的前提下)。考察團認為,跟美國相比,徵信系統在中國還有另外兩個方面的作用。

其一,決定獲客途徑。當我們批評美國緩慢昂貴的直郵系統推高了獲客成本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快遞業的發展使得傳統依賴郵政編碼的投遞系統基本失效,而數字時代獲客的主要手段手機號碼,則並不是完全的公共品,大公司依靠自己龐大的其他服務與其所建立之場景可以輕易獲得,而初創公司則很難通過正規渠道大批量獲得手機號碼,遑論基本信用信息。不加選擇的群發與購買數據黑產的成本,不見得比FICO加直郵來的低。

其二,產品標准化的支撐。美國FinTech發展值得中國羨慕借鑒的一點就是其產品的高度標准化,比之中國幾百個平台上千種信貸產品,標准化的產品在吸引機構投資、保護出借人利益與便利監管上有強大的優勢。傳統金融的發展不足使得短時間內中國很難借鑒美國道路完成產品的標准化,而如果建立基於大數據的豐富的徵信系統,實現大數據的標准化,則無疑對進一步的資產標准化有強大的支撐作用。

徵信體系往往是通過會員機構建立信用信息 共享 平台,打破各機構間「信息孤島」。美國徵信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從三大徵信局到FICO都是私有上市公司,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構建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徵信體系。

結合中國國情,一方面,應考慮改變現在P2P平台不能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現狀,推動符合條件的機構接入徵信系統。另一方面,既可以考慮通過行業協會牽頭,也可以考慮效仿美國通過民營企業的方式,結合政府和市場化的優點,促進信用信息有效整合和合法運用。另外,對於商業機構所積累的徵信數據,可能需要分開來對待公共品和准公共品。

在保護個人隱私和利用大數據分析之間求得一個平衡

美國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和對貸款公平性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數據分析可以發揮的作用。而中國的現實是隱私及個人數據保護體系尚不健全,盜竊、詐騙等現象較為嚴重,商業機構濫用個人、企業數據的行業亂象高發頻發。

在目前行業發展的情況下,需要盡快明確的,是以用戶為核心的數據採集和使用原則,完善數據使用及監管機制。美國公司審慎使用社交數據、不使用隱私數據,一方面是嚴刑峻法監管在前,另一方面則是徵信系統提供了可用的基本數據,正規化的收集、管理、授權及使用規則的確立,才是打擊數據黑市黑產的最佳方法。

同時,也應避免學習一些過時的法律規章,在數字時代,順應時代發展的規則才會被真正遵守,強行教條只會徒增發展的阻礙。

應該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原則,用技術的手段把這個原則貫穿到數據使用的生命周期中去。一旦個人需要金融服務,可以向金融機構開放個人信息,機構在保護好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判斷潛在客戶的信用。

P2P改善網貸平台作為信息中介的服務

考察團發現,即便在美國,P2P(marketpalce)網貸平台作為純粹的信息中介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客觀事實是,任何投資者(包括個人和機構)在網貸平台上投資,肯定是要同時考慮產品與平台的信用的。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不可能對分散、小額的投資逐個做甄別,最後只好主要根據平台信用來做投資決策。我國的信用文化尚不發達,純粹的中介平台實施起來就會更加困難。

P2P借貸設計思路的小額分散技術上講只能分散平台內不同借款人間的個體風險,而金融自身的風險,則無法通過在平台內的小額分散消除。所以,監管政策定位網貸平台為信息中介,強調不能做資金池,沒有期限錯配,要求資金託管,這些安排可以減小擠兌的風險,但從美國P2P的發展教訓可以看出,在借貸風險爆發的情況下,由於對平台的擔憂可能導致後續資金枯竭,造成平台的萎縮。美國P2P的發展值得我們借鑒,一條路是逐漸向銀行模式靠攏,發展穩定的資金來源,另外一條龍是更多的轉向MarketplaceLending,即以吸收機構投資者的資金為主,或者轉向網路小貸公司的模式,通過ABS、債券等產品在市場融資。

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發揮作用。

首先,行業協會連接在監管與從業者之間,有利於二者信息溝通。由於一行三會自身很難打通,行業協會可以有效地互聯網金融公司與監管機構間進行信息傳遞與效果反饋。

其次,行業協會可以使得監管政策的落地更加平緩。行業協會在政策制定與執行中,起到了緩沖層的作用,對於行業的平穩過渡,有著重要作用。

最後,行業協會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監管實驗的沙盒。監管規則制定對行業的影響無法預估,而行業協會小范圍內的實踐反思則可以優化相關政策。例如目前銀監會發布的P2P信息披露指引,就充分吸收和借鑒之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出台的P2P信息披露方面的自律規則。

熱點內容
冒險與挖礦39普通 發布:2024-10-12 07:37:56 瀏覽:987
大數據隱私區塊鏈 發布:2024-10-12 07:35:49 瀏覽:335
炒比特幣的公司是什麼公司 發布:2024-10-12 07:30:54 瀏覽:498
北京幣圈交易所 發布:2024-10-12 07:23:08 瀏覽:72
闡述多位數乘法的算力 發布:2024-10-12 07:12:10 瀏覽:503
btd添加安卓礦機 發布:2024-10-12 07:03:08 瀏覽:983
ipfs礦機集群 發布:2024-10-12 06:56:14 瀏覽:835
算力跟幣量 發布:2024-10-12 06:43:36 瀏覽:391
幣圈bat是指的什麼 發布:2024-10-12 06:34:02 瀏覽:209
奧體中心去南昌火車站 發布:2024-10-12 06:17:50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