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數字貨幣大會
① 數字貨幣來了,人們到底會怎麼應對呢
當大家還以為 數字貨幣 是「 互聯網 虛幻世界 開玩笑」的情況下,8月10日,我國 中國人民銀行 付款 清算 司副司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期貨市場四十人(CF40)伊春社區論壇上表明,
數字貨幣第二,要避免炒作心理狀態。之前大家對數字貨幣頗有抨擊,是由於數字貨幣被炒作後淪落灰天鵝。身穿區塊鏈應用包裝,BTC等數字貨幣是創建在區塊鏈應用基本上的虛擬貨幣。
第三,要勤奮融入數字貨幣時代。從提高可得性、提高群眾應用意向的視角考慮,中央銀行發售數字貨幣是採用兩層的經營構架,
決策採用兩層構架,也是為了更好地充分運用商業機構的資源、優秀人才和技術性優點,推動自主創新,市場競爭選優。
數字貨幣時代已來臨,始終別與發展趨勢對著干。數字貨幣的運用是必然趨勢,在這里形勢下,我們要勤奮融入數字貨幣的真實度,盡管是虛似的,
是商業機構換取給大家的,但也是十分缺失的,是真金白銀。這個時候,新格局新趨勢看起來十分關鍵,盡可能去做一些附合長期趨勢機遇的事兒,融入銷售市場總體往上的機遇。
②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2020新消息
最近,中央銀行數字貨幣DCEP在農業銀行內測定的錢包APP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出,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進行試驗,然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發表聲明證實.接下來,金投小編介中運紹中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2020新聞嗎?
什麼是數字現金?
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中央銀行的負債,具有國家信銀敬用和法定貨幣等值.中國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和其他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不太一樣英語簡稱DC/EP,其中DC表示數字貨幣,EP表示電子支付.
DC/EP的本質是紙幣和硬幣的替代,即M0(流通中的現金)的替代,只是實現了形態的數字化.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中國正逐漸進入無現金時代.然而,在這種非現金支付方式中,銀行賬戶需要綁定.使用的貨幣也被稱為電子貨幣.依賴的基礎仍然是紙幣和硬幣,只是通過互聯網鋒培慎等方式完成.
此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明確定義了其功能屬性與紙幣完全相同,只是數字形態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③ 數字貨幣時代正在到來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在擴大官方數字貨幣的試點,這或許意味著我國官方數字貨幣即將發布。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成為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的工具,是經濟 社會 的一大進步。數字貨幣逐漸取代紙幣,或許又會成為一個新的跨越。
2020年8月14日,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方案提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由央行制訂政策保障措施,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
4個月前,央行數字貨幣開始在深圳、成都、蘇州、雄安開啟內部測試,並在餐飲、 娛樂 、零售型商戶試點;本次數字貨幣試點由點擴散到面,四個試點城市拓展到對應的四個區域,對應關系為:京津冀(雄安)、長三角(蘇州)、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西部(成都)。
央行數字貨幣自2019年8月首次公開以來,一直高速推進,進展頻頻超市場預期,試點區域和應用場景持續拓展。2020年7月,滴滴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達成戰略協議,同月,美團點評、嗶哩嗶哩(B站)與多家參與數字貨幣項目的銀行展開合作,數字貨幣試點應用開始拓展到互聯網領域。
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叫作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翻譯成字面意思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官方定義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在過去的六年,中國人民銀行以數字貨幣研究院為核心,聯合數家商業銀行,從數字貨幣方案原型、數字票據等多維度研究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之後,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數字貨幣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意義已經越來越被政府認知。
從商務部推廣試點的行動來看,人民幣法定數字貨幣DC/EP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准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當前仍處於內測階段。從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及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布的數字貨幣專利、央行及官員文獻和公開講話中,可大致推測出數字貨幣可能的運行模式。
DC/EP或採用 「一幣兩庫三中心」 架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原所長姚前在其著作《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中對這一架構有所描述。
央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中同時設立 「數字貨幣發行庫」和「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 ,兩者分別為央行和商業銀行存儲數字貨幣的資料庫。此外數字貨幣架構中還包含了央行的 認證中心、登記中心和大數據分析中心 ;其中認證中心主要功能是對用戶身份進行認證管理和證書頒發;登記中心負責數字貨幣的全流程(發行、轉移、回籠等)登記工作。
除技術細節上的不同外,DC/EP發行與紙幣發行基本相同。與傳統紙幣一樣,數字貨幣發行和流通將以主權部門信用為背書,發行過程實現與人民紙幣1:1等值交換,現階段側重對M0(流通中現金,即企業、居民持有現金)的替代。DC/EP的發行和流通依然維持原有雙層運營機制,即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經由商業銀行流通至私人部門。
數字貨幣發行時,商業銀行首先根據需求向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發出申請,在央行會計核算系統抵扣相同額度的准備金存款後,央行、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分別生成和接收對應額度DC/EP,最終表現為央行負債端儲備貨幣DC/EP的發行,商業銀行資產端庫存DC/EP的增加。
此外為減少發行DC/EP對商業銀行間流動性的干擾,理論上也可採用回籠銀行庫存現金方式發行等額DC/EP,實現數字貨幣對現金的替代,會計核算上分別表現為央行負債端紙幣現金發行的減少和DC/EP發行的增加,商業銀行資產端庫存紙幣現金的減少和DC/EP的增加。
私人部門將手中持有的現金或銀行存款轉換為DC/EP後,數字貨幣正式進入流通中;居民將持有紙幣轉為數字貨幣後,商行庫存紙幣增加,庫存DC/EP減少,數字貨幣實現從商業銀行的銀行庫向居民數字貨幣錢包轉移。銀行存款轉為DC/EP時,商行私人部門存款和庫存DC/EP均減少,數字貨幣實現轉移。這一過程的完成標志著DC/EP正式進入流通渠道。
私人部門間使用DC/EP進行點對點交易和支付時,僅涉及私人部門間資產負債表的變化,作為錢包運營商的金融機構通過互聯互通設備實現DC/EP的轉移,央行登記中心進行相應的權屬變更。至此DC/EP替代現金,實現了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等四大基本職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發行流通環節,數字貨幣DC/EP的資金流轉均需經過央行登記中心確認和變更信息。
從技術細節來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具有紙幣不具備的一些優勢,比如溯源性、便於保存、離線支付等。
首先,從目前可獲得的信息來看,數字貨幣交易具備一定的溯源性。 DC/EP表現為加密的字元串,攜帶了持有者的個人身份認證信息。在每個交易環節均需要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確認的情況下,理論上DC/EP從創設到回籠所經歷的每個節點都會被記錄。以上信息經過加密後對非授權機構匿名,可以充分保障使用者的隱私。因此DC/EP能夠實現「有限匿名」,即對 社會 公眾匿名,對經過授權的執法機關和央行顯名。這是紙幣所不具備的重要特點,紙幣交易具有完全的匿名性,一旦發行,央行難以追蹤紙幣資金流向路徑。
其次,相比於紙幣,數字貨幣幾乎沒有運輸、保管成本,但對技術、算力提出要求。 紙幣發行時有運輸成本,基本由央行承擔,流通時有保管成本,部分破損紙幣僅能折價兌換或不予兌換,該部分成本和風險均由持有人承擔。但數字貨幣形態下DC/EP不存在因載體破損而價值毀損的風險,主要成本集中在前期數字貨幣系統的搭建和系統的運維,和現金發行流通相比成本較低,而且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這部分成本主要由央行與商行承擔。
再次,從支付方式上來看,DC/EP支持雙離線支付,無需聯網,無需無線信號即可實現資金轉移。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專利「使用數字貨幣晶元卡進行離線支付的方法及系統」顯示,DC/EP的終端設備在未與商業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建立網路連接的情況下,也可接收交易金額;用戶終端設備可通過近距離無線連接方式從受理終端設備獲取交易金額,並將交易信息發送至受理終端設備。
最後,作為法定數字貨幣,DC/EP具有無限法償性,這意味著在設備允許的情況下,收款方不得拒絕DC/EP形式的支付,這是第三方支付所不具備的優勢。 相信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都遇到過,部分商家或者場景只支持一種或者幾種支付方式。DC/EP則不存在這種困擾,作為法定貨幣,只要商傢具備接收條件,就必須接受。從這種意義上來說,DC/EP要優於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
另外,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在促進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為經濟運行降本增效,以及重塑國際結算體系,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也會有所幫助。
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普及也有一些阻礙。理論上DC/EP的每一次交易都會被記錄,雖然僅獲得授權的執法機關和央行可以看到,但這仍可能會讓一些人有隱私方面的擔憂,從而更傾向於使用完全匿名的現金。此外,盡管數字貨幣系統被黑客攻破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依然存在可能,如何保障數字貨幣的安全,並讓民眾接受,也是一項挑戰。
④ 移動支付又火了,世界各國正集體謀劃向「數字貨幣」進行轉變
沉寂已久的移動支付,最近又一次的爆火了!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前段時間老人被拒收現金已弄得滿城風雨。而現如今,無論從市場首超百萬億大關,還是席捲全球來看,移動支付都在彰顯著狂奔暴走的一面。
只不過,在這背後,可伶了那些並不會用手機支付的老人們。但疫情之後,也許我們真的要和現金說再見了。
最近,對於移動支付市場而言,絕對是個值得可賀的日子。
11月27日,據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數據顯示,移動支付業務金額達到了116.74萬億,又一次超過了百萬億大關,同比增長了35.57%。這也就意味著疫情期間,移動支付又一次實現了狂奔暴走。
即便疫情,也能再創輝煌,此時逆流而上的移動支付,憑得又是什麼呢?
估計就是拒收現金,從而大力發展非現金支付業務了吧。有數據顯示,以1美元鈔票為例,它平均帶有3000種以上的病菌。
而據歐洲央行調查顯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歐洲的消費者已經正在逐步減少使用現金。
在2020年三季度,總部位於美國的PayPal在線支付服務商,支付總額也已達到了2470億美元,創出了 歷史 新高的紀錄。同時,新增凈活躍賬戶已達1520萬人。
在巨大轉變的背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消費者正在擔心接觸鈔票而感染病毒。歷年來,網友們也一直都在道說著:「錢比馬桶還要臟,但卻不得不讓人愛」。
這樣看來,疫情來襲,移動支付又怎能不火呢?
實際上,國內之所以抗疫能夠取得重大勝利,或許移動支付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例如:為降低疫情的傳播,移動支付已拓展到了更多的政務、民生、消費等細分垂直場景中。而在前幾日,老人被拒收現金還因此引起了軒然大波,最終弄得國家都要出來喊話:「不得拒收現金。」
從中可見,疫情之下,移動支付的確十分火熱,火爆程度就連政務部門都「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手機支付了。」
另一方面,疫情來了,國外一直不受待見的移動支付,今年也緊跟著成為了「當紅炸子雞」。這一數據更加表明,這波疫情正在加速助推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
據了解,截至2020年三季度,全國非現金支付業務同比增速,已再次創出 歷史 性的階段性新高。顯而易見的是,疫情正在加速無現金支付市場的滲透。只不過,在這期間,可憐了那些並不會用手機支付的老人們。
實際上,論起移動支付,國內發展已經相當成功。
截至2019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約為59.8萬億,同比增速為13.4%。疫情之下,在移動支付場景的不斷提升期間,據艾媒咨詢預計,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將達到7.90億人。
在國內移動支付大火的背後,首先是微信、支付寶移動支付方式進入寡頭壟斷格局。其次,是各國央行的緊密布局。
在移動支付成為市場的主流後,當前世界各國已早早宣布去現金化,正集體謀劃著央行貨幣向「數字貨幣」進行轉變。
就在前不久,國內央行數字貨幣已在深圳、蘇州等多地落地試點。此外,歐洲、日本、韓國等各國央行,目前也正在加速研發數字貨幣,展示著它們征戰數字貨幣的雄心。
今日之世界,伴隨著消費者支付習慣的改變,現金的存在作用已在不斷弱化,而就當前的局勢看,也許我們是時候該和現金說再見了。
最後,不得不吐糟一番,移動支付實在太方便,而現金實在是太臟了,但在時代的變革中,老人們實在是太苦了!
⑤ 加密數字貨幣征稅大潮或開啟,將會有哪些利弊呢
2020年極大可能開啟加密數字貨幣的征稅大潮,現在數字經濟成為潮流,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加密數字貨幣帶來的挑戰。而加密數字貨幣的征稅制度就成為了其中一個大方向。
加密數字貨幣征稅大潮為何在2020
首先從2019年至2020年的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數據來總結,據得得智庫數據顯示,截止北京時間2019年12月31日24時,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總市值為 1927.69 億美元,2019年全年共計上漲53.35%。
截至2020年1⽉5⽇,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共有數字貨幣4993種,總市值共計1997.68億美元。與2019年年初的1257.08億美元的總市值相⽐,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上漲了740.6億美元,同比上漲58.91%。
由此可以看出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正在全球范圍逐步擴大,尤其是2019年漲幅明顯,數字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
2019年雖然Libra是非常值得熱議的海外項目,但中國區塊鏈技術的進展和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則在另一角度也牽動著各國政府和業內人士的心。
Libra的研發帶來了巨大沖擊,在中國引領之下,全球各國政府陸續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了表態,同時也公布了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發的進展,全球各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央行數字貨幣的刺激加上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值的顯著提升,全球各個國家不得不加快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管理。如何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有更加合規的管理,加密貨幣征稅制度的完善彷彿成為了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管理的重要一環。
各國加密數字貨幣稅收政策逐漸完善
2月14日一則美國國稅局,免去納稅人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游戲交易的納稅義務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也讓大家對各國對於加密數字貨幣的納稅政策有了很大的關注。
美國:國稅局免去納稅人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游戲交易的納稅義務
美國在2014年就發布了「2014-21號通知」,其通知警告加密貨幣持有人如果不為加密交易繳納稅款,將受到處罰。
2019年10月,美國國稅局(IRS)發布了有關加密貨幣的稅收指南並明確表示,出於聯邦所得稅的目的,僅在投資者能夠處置其持有的資產時才識別空投/分叉的代幣。
一旦納稅人獲得了轉讓,出售或交換加密貨幣的能力,則即將被視為接受加密貨幣。當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時,應稅交易的價值就是平台以美元記錄的金額。此外,納稅人的買賣價格將確定收益或損失是否已發生及其持續時間。
2020年2月美國國稅局(IRS)修改了其網頁上的措辭,美國納稅人已經免除了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游戲交易的納稅義務。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的一份報告,美國納稅人對於如何處理加密貨幣持有和交易仍處於迷霧之中。認真對待數字資產避稅,2020年稅務申報變重要。
英國:認真對待數字資產避稅,2020年稅務申報變重要
2018年,英國數字資產特別工作組提交了一份特別報告後,首份加密數字貨幣指南問世了。指南闡明了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如何看待加密數字貨幣的一些重要細節。許多人認為這份指南是對加密數字資產採取更嚴格的征稅措施的前奏。
2019年11月英國再一次發布了針對企業的新加密貨幣稅收指南。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還向一些主要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中心(包括比特幣公司)發送了請求,以獲取交易所中英國投資者在2019年8月份的交易信息。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似乎在很認真對待數字資產避稅一事。這意味著,2020年稅務申報將變得尤為重要。
泰國:泰國將對加密數字貨幣征稅立法
2019年11月25日,泰國稅務總局局長Patchara Anuntasilpa在接受《曼谷郵報》采訪時表示,泰國稅務部門將通過引入基於區塊鏈的退稅系統來改變目前的退稅做法,並希望在2020年年中實施該系統。
根據上個月外媒報道稱:泰國的財政部長Apisak Tantivorawong宣布了泰國政府對加密數字貨幣採取的稅收框架問題,此次泰國政府對泰國加密數字貨幣的稅收范圍非常廣闊,涵蓋所有的加密數字貨幣投資回報以及零售交易。
投資者需要在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後支付7%的增值稅,除此之外還需要繳納15%的資本利得稅。目前泰國內閣已經批准了2項關於加密數字貨幣交易的法令草案。
韓國:預計2020年開始對加密貨幣交易征稅
據《韓國時報》報道,對於出售加密數字資產所得的資本收益,2019年時還沒有直接的征稅框架。韓國經濟和財政部正在制定這項措施,從2020年開始,它將成為稅收法案。
韓國經濟部某官員表示:「相關的討論已經開始。修訂後的法案將於2020年的上半年起草。」
韓國國民議會也一直在研究一項加密貨幣稅收法案。最終的法案將增加加密數字貨幣交易過程各個環節的透明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韓國將對出售加密數字資產的資本收益征稅。
中國:法院描述比特幣為虛擬資產,中國稅務機關或出台加密稅收政策
2019年7月一家中國法院正式將比特幣描述為虛擬財產,從而獲得了法律認可。
這一裁決是一家現已關閉的交易所與一名損失資金的用戶之間糾紛的一部分。 目前,中國還沒有關於加密稅收的具體規定,但法院對加密貨幣作為一種資產的關注,可能會促使中國稅務機關出台加密稅收政策。2020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持續火爆,中國出台加密數字貨幣稅收政策也許就在今年了。
除以上國家在加密數字貨幣的征稅政策方面,2020年有計劃或者已經行動。其它很多國家也早就針對加密數字貨幣出台了相關征稅政策。
其中包括百慕大,伊朗,法國,紐西蘭,日本等多個國家都頒布了加密貨幣的稅收政策。當然也有一些國家表示暫時不會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進行征稅。
加密數字貨幣征稅的「利」與「弊」
對於加密數字貨幣征稅的問題,很多人都提出了疑問,大家認為加密貨幣的匿名性意味著很少有人知道交易的發送者或接收者。
但是,政府稅收和其他管理人員都傾向於交易所引入KYC(Know Your Customer,即了解你的客戶)的指導方針,然後再要求獲取這些記錄。這樣就會導致大家的身份暴露,沒有了區塊鏈最初所提出的隱匿性。
這也確實是一個弊端,但其實絕對的自由就是隱患了,現在的世界文明是我們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才獲取的,而各個國家的監管和法律正是其中維護社會文明和制安的重中之重。其實去中心化並不代表絕對的去中心化。
目前各國相關政策其實並沒有完善,可能最終會達成全球默認規則,但這需要基於加密貨幣的業務積累,然後用某種分配方式將這些稅收按司法管轄區來分配。
換個方式想一想,其實各國對於加密數字貨幣的稅收政策恰恰代表了加密數字貨幣正在逐漸得到世界的認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數字貨幣的合法性,國家的監管也對用戶有了更大的保障。
現在加密市場的嚴謹性無法與法幣市場相媲美,並且有匿名化的特性,數字貨幣經常被用於走私、販毒、洗錢、地下交易等領域,一直遊走在法律的邊緣。
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在全球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交易量及交易數額逐漸增大,對其進行有效地監管是各級政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作為重要的監管手段,合理地稅收政策自然會被提上日程。
2020年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應該會得到更大的關注和普及,而全球也極有可能開啟針對加密數字貨幣稅收政策的大潮。
⑥ 各國央行都在布局數字貨幣,你認為數字貨幣會是未來嗎
現在數字貨幣的消息層出不窮,尤其是最近,數字貨幣算是徹底引爆了。
在4月21日時,英國財政大臣在本周宣布啟動央行數字貨幣(CBDC)工作組有意將英格蘭銀行和財政部聯合起來,共同合作 探索 潛在的央行數字貨幣。
其實央行研究數字貨幣並不是新鮮事。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就表示:
有人一說到數字貨幣就想到比特幣,比特幣其實只是數字貨幣的一種,並且很多國家其實都不承認他具有「貨幣」的功能,尤其是印度,在前段時間,發表宣告稱:有持有比特幣者,罰款!
但很多國家其實都認同「數字貨幣」。除了最近英國開始研究數字貨幣之外,還有很多小國家也在研究數字貨幣,並且你可能不相信,但事實上就是這些小國家的數字貨幣研究速度最為迅速,比如巴哈馬、泰國、柬埔寨等。
據證券時報報道,在2020年的十月,巴哈馬中央銀行就開始宣布在全國逐步發行巴哈馬的數字貨幣——「沙元」(Sand Dollar)。是的,這是世界上首個在一個國家普及使用CBDC的國家之一。
我們隔壁韓國不甘示弱,有數據顯示,在最近三年內,韓國國內交易所上市的虛擬資產總市值就達到了前三年的近10倍。而且韓國為了更好地監管,准備在4月25號開始,就准備實施「數字貨幣交易實名制」的事情。
從數字貨幣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一般可分為: 發行、流通、管理 。
一、發行環節
主要涉及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的研發和商業銀行間IT系統的改造升級。要確保數字貨幣體系的穩定,就一定需要專業的銀行IT服務商來進行合作升級。
二、流通環節
那就是需要用到終端機的新建和改造問題。現在的很多POS機其實都不具備數字貨幣的條件。
其次就是數字錢包的研發,而這部分就主要包括硬體錢包和軟體錢包。很多央行其實都打算研發出,不需要網路,只需要手機或者「刷臉」或者「刷指紋」就可以直接支付的功能(當時是需要支付密碼才可支付成功),也就是說可以不帶任何東西就可以隨時隨地購物的能力。
但現在主要還是研究硬體、軟體這兩種方面的數字貨幣錢包。而這些硬體錢包,其實就包括多種多樣,例如藍牙IC卡,手機SD卡,手機SIM卡之類的「形態」,只要將這種「卡」,裝入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後,「碰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轉賬。
三、管理環節
這就需要涉及到安全加密、網路安全等等領域。這部分領域專業,也許未來將成為熱門高薪職位。而這一環節,需要的是 社會 各個部門之間,以及政府為主導的協同合作。
⑦ 數字貨幣有哪些發展
盡管多國已開啟數字貨幣布局,部分國家已發行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的發行效果欠佳。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國/地區央行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也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數字人民幣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廣電運通、長亮科技、拉卡拉、數字認證等
本文核心數據:研究、試驗、試點數字人民幣的央行占據全球央行數量的比例
1、各國央行積極部署數字貨幣項目
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年初對中央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86%的央行正在積極研究
CBDC的潛力,60%的央行正在試驗這項技術,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關試點項目。
2、各國/地區積極布局央行數字貨幣
從數字貨幣布局來看,近年來,各國/地區央行也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但大部分國家尚未發行數字貨幣。各國發行或計劃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具備不同特徵,差異性來源於應用領域、所採用的技術等。
3、少數國家嘗試過發行數字貨幣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數國家嘗試過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如烏拉圭發行了數字化比索e-Peso,該國發行數字貨幣的原因為降低美元替代本幣的程度,但試點期結束後發現,e-Peso發行對消除美元化幫助很小。
4、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取得階段性進展
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已取得階段性進展。2014年,我國開始籌備數字人民幣,2019年加速推進數字人民幣布局,2020年,央行數研所官宣首批試點「四地一場景」,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奧會場景,目前試點均已經落地。
2021年,第二批數字人民幣面向公眾的試點包括上海、海南、長沙、青島、大連、西安六地,「穩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成為中國人民銀行十大重點工作之一。
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場景和形式逐步擴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數字貨幣在用戶端後續可提供貸款、理財、保險等線上金融產品;企業端可提供數字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⑧ 數字貨幣推廣大會啥時候召開
3月6日7日。
數字貨幣推廣大會3月6日7日賀判豎召開。3月6日7日數字人民幣推廣大會在北京召開,3月8日起在全國宣傳。數字人民幣在北禪大京召開落沖敬地推廣大會,在全國各城市、鄉村開通宣傳機器,推廣使用數字人民幣。
數字貨幣簡稱為DC,是英文Digital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
⑨ 數字貨幣「不計息」 對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有所沖擊
【導讀】在疫情發展之後,央行數字貨幣試用腳步明顯加快,日益受到各界關注。近日,在2020中國-阿聯酋創新投資大會上,各界分別對數字貨幣發展前瞻與挑戰發表了各自的觀點,那麼數字貨幣「不計息」,對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有所沖擊呢?
是否會沖擊第三方支付?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相繼與多家互聯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合作。數字貨幣與第三方支付是否存在競爭關系?是否會對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產生沖擊,引發市場廣泛探討。
數字貨幣的確會對第三方支付產生一定影響。在零售支付場景下,數字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之間會有某種相互替代關系。
可以設想一個激勵相容設計,支付寶、微信支付如果幫助推廣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它們存管在央行的支付備付金就可以獲得更多利息收入。
關於數字貨幣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的關系,數字貨幣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並非處於同一維度。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是錢包的內容。
在電子支付場景下,微信和支付寶這個錢包里裝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里裝的內容增加了央行貨幣。同時,騰訊、螞蟻各自的商業銀行也屬於運營機構,所以和數字人民幣並不存在競爭關系。
零售型數字貨幣除了作為傳統的支付工具外,還可承擔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可根據不同使用主體設置不同份額、不同的使用期限,從而更好地實現相關政策意圖。這是數字貨幣相對傳統現金的亮點,但相對於現有的銀行支付系統與第三方支付而言,優勢並不大,因為後者實現這些功能也不存在技術上的本質困難。
對貨幣政策有何影響?
數字人民幣研發已悄然提速,它對貨幣政策、金融監管會帶來哪些影響?
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因此,人民銀行對數字人民幣執行與現金一致的免費策略。
數字人民幣意圖取代的現金通常不被認為是貨幣政策操作的工具,因此它的數字化對貨幣政策影響不會很大,除非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導致了比較大的金融結構變化。
在此前在深圳實施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過程中,採取了限制額度的形式:面向在深個人發放1000萬元「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總計5萬個名額,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但此次試點只利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智能合約,數字人民幣的雙離線支付的「碰一碰」功能,暫未投入使用。據悉,在「雙離線支付」模式下,交易雙方可在無網路或地鐵、飛機、偏遠地區等信號不佳的情況下,通過兩部手機「碰一碰」直接完成線下離線交易。
任何國家推出央行數字貨幣,都不會把現金完全廢除掉,現金仍將流通。央行數字貨幣至少需要智能手機等門檻,現金更接近零門檻。但由於現金依然存在,通過央行數字貨幣實行負利率的必要性並不大。從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方案看,不付息是主流。
跨境支付標准如何定?
目前,數字人民幣主要聚焦國內應用,但不少觀點認為,包括數字人民幣在內的CBDC跨境優勢明顯,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央行數字貨幣有零售型和批發型,在跨境支付環節,兩條路都是行得通的,但以哪種模式為主,目前沒有定論。數字人民幣跨境使用,在理論上完全成立。
據悉,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銀行、香港金管局和泰國金管局、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都用批發型數字貨幣進行了測試。目的是改進目前的實時全額結算系統,並縮短代理行鏈條。
如果兩個貨幣之間跨境同步交收,涉及到區塊鏈跨鏈操作。比如,數字化港幣和數字化泰銖不在同一個區塊鏈系統中,進行交互時存在跨鏈問題。但目前跨鏈技術不是很完善,還面臨技術上瓶頸。
此外,未來在跨境支付打通過程中,各國央行應如何協作也涉及標准制定的問題。
國際清算銀行和金融穩定理事會等都在牽頭做各種研究,將來會涉及多個層次的標准:一是技術標准,比如是否採用分布式賬本,以及安全性、隱私保護、監管合規等方面要求;二是經濟設計方面,比如央行數字貨幣採取批發型還是零售型,是否付息,與現有金融賬戶和電子支付體系之間的銜接,以及如何支持跨境同步交收等。
數字人民幣將來在實施中可能仍需額度限制,以防止數字現金的兌換隨著利率波動而大幅變化,否則不僅會導致金融風險,而且對商業銀行來說也會造成很大打擊,包括迫使銀行持有更多流動性,甚至有可能導致商業銀行不得不進行高風險投資以緩解資金成本上升所導致的盈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