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自我中心化的例子
1. 為什麼說兒童思維發展過程是一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家長的第一堂情商課,寶寶對周圍的認知是自學的能力,但是家長有計劃的互動是這個時候最好的教育。
請用語言給寶寶描述,寶寶本身和環境其他人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情感
從簡單的開始:開心,難過,害怕,平靜,生氣
然後再進一步的准確理解進階的情緒:悲傷,恐懼,友好
最後到一些高階的情感:尷尬,退縮,憤怒等
千萬記得不要以為孩子天生就會懂得很多,寶寶不是從家庭教育就是從電視以及其他的社會教育中判斷分析自學。
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干預方法
2-3歲的孩子道理認知體系還不完整,對於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用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把孩子從無聊吵鬧的情緒中解救出來。
記住:千萬別和孩子生氣,和孩子講道理,都是情商低的父母的表現
如何去"自我中心化"是這一個階段寶寶主要的任務
(敲黑板,這是未來情商的源頭)
讓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區別,還有"你的","我的","他的"區別
這個可以從分享開始:
舉個例子,家裡來了一個漂亮的小姐姐,寶寶很開心,拿了一個比較小的蘋果送給小姐姐
可能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馬上就會去批評孩子做得不對,甚至是指責孩子自私。
自己的是非對錯觀念是生活了這幾十年才積累起來的,怎麼能夠要求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和自己擁有同樣的是非觀呢?
我們怎麼做呢?
請問寶寶:如果有人送蘋果給你,你希望收到大的還是小的?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的!
對啊,你看,你希望收到大的。那你覺得小姐姐希望收到大的還是小的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的吧!
那如果人家把小蘋果送給你,你開心嗎?
寶寶想了下:不開心!
那你覺得小姐姐收到你給他的小蘋果會開心嗎?
寶寶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不開心!
那你是希望小姐姐開心呢還是不開心?
寶寶:我希望小姐姐開心!
那你覺得應該給老師大蘋果還是小蘋果呢?
寶寶:大蘋果!
當我類似的事件沖突的時候,請家長盡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讓寶寶從小就認知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這種"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維訓練會是未來情商的基礎
2. 去「自我中心化」 ——負反饋的系統組成了世界
四十未能不惑,各方嘗試突圍。毛選是一個嘗試,系統論也是。
系統論通往「不惑」的道路嗎?
《系統思考》的英文書名似乎是一個很積極的象徵——
主標題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這個see,就是指的系統論是一個更好的呈現現實的工具,並藉此達成共識。
副標題 「a manager's guide to applying systems thinking",之所以強調是manager,也是因為「系統」即「組織」,「系統」即「團隊」,manager最重要的工作其實就是「求同存異」,做一個「調音師」,建立團隊共同的願景和思考模式,更具體點說分人/事/錢三個維度,達成長期關系/統一目標/分享利潤。
這似乎確然就是「不惑」了。梁任公就曾如是說:
「第一件,要把我們向來粗浮的腦筋著實磨煉他,叫他變成細密而且踏實。那麼,無論遇著如何繁難的事,我都可以徹頭徹尾想清楚他的條理,自然不至於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們向來渾濁的腦筋,著實將養他,叫他變成清明。那麼,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從容很瑩澈的去判斷他,自然不至於惑了。以上所說常識學識和總體的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於是我試著把覺得重要的一些問題通過畫系統循環圖來分析,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實: 我的紙上幾乎只有增強迴路,沒有調節迴路。
是我太理想主義了嗎?
系統論只是工具理性,不是智慧
這讓我想到了以前一些實際挫敗的案例,並沮喪地發現如果「yesterday once more」回到當時,即便應用系統論方法,似乎我也不太可能畫出像樣的圖,得到更加理想的結果。
所以症結應該不是缺乏系統方法論,而是系統使用者自己的閱歷和能力的局限。也就是說界定重要性和優先順序(對特定領域的深入理解)才是支撐系統循環圖這個工具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也就是說系統循環圖和系統動力學建模只是工具,只是APP,但不能幫助我們界定什麼是重要的問題,以及問題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而且這個工具還做不到解決問題,而是幫助我們梳理思路,有效表達,和關鍵干係人進行溝通努力獲得認知的工具。
舉個例子:要吃晚飯了,所以你拿出了手機打開大眾點評,開始選擇。大眾點評是很好的工具,可是你想吃什麼菜系,願意跑多遠,願意等多久,要選性價比高的還是體驗好的,這些點評一概做不到——它能做到只是把大量的信息線上化,呈現出更好的可視性。
我想說的是: 系統循環圖,就是大眾點評,它無法讓我「不惑」。
最重要的是人,使用工具的人
不同的干係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性質認知是有差異的。
舉個例子:職能負責人對部門預算的想法可能是「不超就好」,而CEO的想法可能是「你能不能多省點?」,這不同的出發點決定了同一個預算在職能負責人手裡是一個「維持現狀」問題,而CEO手裡是一個「持續改善」問題,他們如果一起畫系統循環圖,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不同。
系統思考的目的,是「求同存異」,而它的邊界正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系統思考不能解決「道」與「價值觀」的問題。
不惑的第一步,也許是明白自己不是全世界
為什麼我畫出的基本都是「增強迴路」,而很少「調節迴路」?因為我只看到了自己,只從自己出發,自己能掌控的范圍,當然基本都形成「增強迴路」,畢竟「做好自己」嘛。
但現實世界不是這樣的。
你有一個(至少是理論上)完美的自我成長增強迴路。有沒有意識到,當你在努力去run那個迴路的時候,它也不斷的向你索求更多的投入,而你的家人可能需要你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當你以為你的增強迴路一切順利的時候,負反饋已經產生,而且負反饋背後也有一個極強的增強迴路只不過是「負向」的。而這個負反饋會在某一個時間點極大的威脅到你的增強迴路,甚至讓後者崩潰。
在某種意義上負反饋的系統組成了我們這個世界。
一個現實中的長期的體系,不能基於理想主義化的增強迴路,而是要全面洞察和系統關聯的要素,發現調節要素和調節迴路非常重要。 負反饋(調節迴路)是「自我」與「外界」的關聯。只有理順了外圍調節迴路,內部的增強迴路才有可能長期穩定持續運轉 。
換言之,系統論一定不能自我中心。例如納粹德國當它割裂了雅利安人與世界的聯系後,它的完美有效的系統卻最後幾乎讓整個民族陷入了絕境。
迴路迴路,封閉不是目的,開放才是王道。脫離了社會關系的人,不是真正的人啊。
以自我為中心真得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點之一,誰讓生物的本性就是生存和繁殖呢?這些都是自我中心的。 尤其是像我沒有選擇為人父,這一關更難過。
拉回來,系統的三要素:要素/結構/目標,要改變系統,改變目標和結構的效果比改變要素顯著。這恰恰是以系統論解讀了去「自我中心化」的必要性。
你看,系統論盡管不是完美的,但至少是自洽的。
3.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3)去自我中心化的例子擴展閱讀:
內容
從互聯網發展的層面來看,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4. 以自我為中心
大家知道「三山實驗」嗎?
「三山實驗」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設計的一個經典實驗,用來證明兒童的自我中心化。自我為中心,是指兒童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認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難以認同他人的觀點。那麼以自我為中心,難道只是兒童的專屬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
在輔導作業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孩子有一個題目不會做,我們一看,就這個題?這不是剛剛做過的,或者是已經做過很多遍了嗎?就會下意識的認為這個題孩子不應該不會做。這就是在以自我為中心。自己認為題目已經做過,或者做過好多遍,或者自認為題目很簡單,做出孩子就不應該不會做的判斷。而沒有考慮雖然做過,可能孩子還是沒有掌握,雖然做過好多遍,但是題目已經不是原來的題目,已經有一點變化,雖然對自己來說很簡單,但對於孩子來說不見得簡單。網上流傳的「不輔導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可能很大的原因家長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後果。
過馬路時經常見到這樣的景象,已經紅燈了,還有人在旁若無人的過馬路,如果被人說了甚至罵了,還理直氣壯的說「我就過了,怎麼的,車還敢撞我啊。」這樣的人認為,我是人,誰也不能撞我。當然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也有一部分人,很遵守交通規則,看著紅綠燈過馬路,但是過馬路的時候卻還在看著手機,全然不看左右的車輛。這些人會認為,我是綠燈走的啊,車就應該能夠看到我,所以我就可以看手機了。這些其實都是在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車應該讓我,車不能撞我。這樣的自以為是,其實是很危險的,車確實應該讓人,車也不應該撞人,但是車也有失控的時候不是嗎?
人與人如此,國與國不也是如此嗎?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常常的就以自我為中心的鼓搗出個莫須有的罪名,以此來發動一次戰爭,制裁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公司,甚至個人,我們也是深受其害,有著切膚之痛。此時此刻,烏克蘭人民也正因為美國的以自我為中心而生活在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
人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沒有意識的以自我為中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有意而為之的以自我為中心。對於前者這需要我們的自我覺察,多換位思考,對於後者可能需要彼此的妥協,找到彼此的平衡點。
5. 兒童的自我中心化
文/Angela自在
關於研究兒童,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三山」實驗。
實驗材料是一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模型。
首先要求兒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要求兒童面對模型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的「自我中心」的特點。
皮亞傑認為,在兒童認知發展到前運算階段(2—7歲)時,這個時期的兒童思維特徵之一就是自我中心性:即兒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觀點,不能接受他人的觀點,也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相區分和協調。
所以,他們會表現出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我見即他見"。
他們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看到的,這是發展的水平所決定的。
所以,從發展的理論上來說,不能對7歲以前的小孩子說:"你真自私,你為什麼不會替別人著想,你真是個白眼狼。"
因為他們的能力沒有達到去自我中心化的程度。所以這時候跟他們講道德,講道理,他們只能是一頭霧水,並且「死性不改」。
個人認為,理解到這一點很重要,在兒童身上,不管是認知發展,還是道德發展,都是分階段的。
有時候所謂的拔苗助長,是不了解,如果真的了解到兒童發展的特點,就能減少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6.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直譯: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義: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皮亞傑稱之為去中心化。
節點之間彼此可...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7. 去中心化通俗解釋是什麼
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義: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皮亞傑稱之為去中心化。
節點之間彼此可...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7)去自我中心化的例子擴展閱讀: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8. 怎樣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
去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去接觸比自己厲害的人。去看一看,社會上的精英是如何的生活的,因為你自己本身要比他們差一個層次,所以你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必定不會以自己為中心的,然而你將這個性格養成之後,那麼以後將面對比自己不厲害的人將不再會以自己為中心,將會將事情把握的很有分寸。並且這個方法將還會有助於你積累自己的人脈,將自己的其他性格也變得非常的溫和,今後再遇到今後的問題也將會被你處理妥當。
去一些寺廟感受一下和尚們的靜靜的生活,看他們每天如何在無聊的事情中讓自己的行為變得有意義。這相比於讓以自己為中心,這種浮躁的心態能更好的參悟到佛界的一些理論,讓自己變得更加的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不重要多麼的浮誇。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某些行為浮誇的時候那麼能改掉這個壞習慣,就變得觸手可及,變得非常的容易。
9. 為什麼說兒童思維發展過程是一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自我中心是指兒童由於思維發展水平低而表現出的思維上的種種不足。指個體傾向於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 去自我中心表現為,從不能區分自我與外界到擺脫對動作和直接感知覺的依賴,能夠區分自我與外界,能夠表徵他人的心理世界,獲得觀點采擇能力等。 在感覺運動階段初期,兒童思維的自我中心表現為不能區分自身與外界,完全生活在「此時此地」的世界中,認識不到在他的感覺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世界。在感覺運動階段末期,隨著象徵性機能產生,兒童能夠區分自身與外界,這是去自我中心的表現。 在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自我中心表現在表徵水平上。此時,兒童雖然對事物形成了表徵,但不能表徵他人的心理世界,所想所感總是和自己所想所感是相同的,不具備觀點采擇能力。 進入具體運算階段後,兒童的思維進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表現為能夠從多個維度來認識事物,能夠認識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即具備了觀點采擇能力。 因此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由低級向高級水平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去自我中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