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視頻分享
『壹』 關於抖音和快手的去中心化
關於去中心化,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
看到一篇文章說抖音是去中心化的產品而快手是中心化產品,我並不這么覺得,文章中作者的觀點是,快手推薦的短視頻有點贊量很高的大V創作的短視頻也有點贊量非常少的普通人創作的短視頻,所以快手更加的去中心化因為他不只是推薦流量高的短視頻所以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快手的低俗。而抖音,能推薦的視頻大部分都是點贊量瀏覽量非常高的大V創作的視頻,對視頻質量有把控,也就造成了大家認為抖音的視頻高端的印象。由此看來,快手更加的去中心化,給每一個普通人機會,而抖音上自己拍的視頻瀏覽量和點贊量都很少,是一個中心化的產品。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在我看來,去中心化的意思是說,讓每一個人都有成為中心的機會和可能。抖音對視頻內容的審核嚴格一方面也是對用戶的負責。現在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流量的中心。快手推薦很多普通人的普通的視頻也是對用戶的一種挑戰,如果用戶連續刷好多條發現都很無聊就會很大的增加用戶離開平台的可能性。而抖音並不是不推薦普通人的作品,只要內容夠好,就有成為中心的可能。
所以我覺得抖音和快手都屬於去中心化的產品,可能快手的去中心化更為明顯一些,但我並不認為抖音是一個中心化產品。
『貳』 抖音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1、抖音去中心化的意思是依靠機器對內容進行判斷,將內容創作者的視頻推薦給可能對該內容感興趣的人群;抖音演算法推薦,戶依靠自己對視頻封面和標題的判斷,決定是否打開視頻進行觀看。
2、抖音(TikTok)是由今日頭條推出的一款短視頻分享APP,於2016年9月上線,是一個專注於年輕人音樂短視頻創作分享的社區平台。抖音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為用戶創造多樣的玩法,用戶可以通過這款軟體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視頻,形成自己的作品。抖音2016年9月上線,一直磨刀磨到今年春節後可能感覺跑通了才大舉壓上資源,產品優秀的數據表現又讓頭條很快決定將各種流量明星BD推廣資源全力導向這個可以提升公司品相的新項目。抖音很快成為頭條戰略級產品。當然,頭條最核心的演算法優勢也用到了抖音上,一開始就在產品層面加入演算法推薦模型保證內容分發效率。抖音的名字也改的也及時,如果還叫A.me可能大家都還不知道這是啥東西,直接把自己定位成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就清楚多了。
更多關於抖音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a438a7161610711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叄』 為什麼我的抖音回顧2019沒有立即觀看和去發布只有分享
抖音後台會檢測是否有重復的視頻,如果你的視頻在平台發布過,那麼量會非常小 甚至幾百個或者直接不通過,所以原創是很主要的 。重復的視頻或者相似度很高的視頻就很容易被認為是搬運所以 我們看到的很多抖音教程教大家如何做搬運工的怎麼去水印怎樣去md5值加片頭片尾來避免被機器識別是搬運的我們不是很去做這些我們比較鼓勵大家去做原創能夠自主的輸出內容價值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粉絲效應這樣的粉絲也才能成為大家的有效粉絲而另一種情況是播放漲著 漲著停了 這其實就是點贊 評論過低的問題了只有好的作品 可看性強的作品 才能保持較高的點贊率 保證視頻持續被推送短視頻平台的興起使更多的人得到了參與到這場視頻狂歡中的機會更短的時長 進一步降低了發布者的門檻讓會寫140個字的段子手們成了時代寵兒15秒的短暫時間 每一個抖音用戶都有能力和機會成為主人公就算是一個沒有任何粉絲的普通用戶 只要拍的質量高一樣能收割大量關注度滿足了每個人的表達欲和表現欲 也是新媒體行業的一項重大突破個性鮮明 分享自我才是抖音這個平台 以及整個互聯網新媒體行業的走向如果就是簡單的搬運以及資訊分享 只能說那是你已經被時代淘汰綜上所述 抖音平台是個去中心化的平台短視頻平台的出現 使視頻內容製作由專業化走向 草根化 每一個人都可以上傳分享 自己的內容 每個人都可以被聽到 被看到還想知道更多的小夥伴們 看頭像
『肆』 什麼是去中心化
來自區視網分享: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伍』 【嘉楠Musing】如何看待「去中心化」——優點、缺點
【嘉楠Musing】第6期
「去中心化」一詞自以太坊出現以來,特別是在區塊鏈領域里,開始變成了熱門詞。這詞里承載了眾多底層大眾對階級壓迫,不平等的抗爭,成了普通人對追求權利、財產自由的代名詞。
與此同時,嘉楠前文中也說明了「去中心化」這詞實際上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更不應該用節點的多少和分散程度來簡單的判斷一個事物去中心化的程度,用Vitalik提出的「架構層」、「政治層」、「邏輯層」三個維度衡量更為合適。
當然,去中心化之所以這么被推崇,必然有它的道理。對此,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去中心化」這件事?
還是先從去中心化的好處和壞處開始說起吧。
先說說缺點,去中心化的缺點是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互聯網服務依然是以中心化體系運轉為主。
1、效率低下
去中心化的體系,實際上看起來是有些臃腫的。系統的每個節點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則。眾多的節點組成的分散式的系統並不夠靈活。
不是說自治不好,只是有時候會成為累贅。比如更新迭代就需要輕快靈的節奏,而去中心化里,每當系統一個微小的修改和更新的一個行為操作,都需要所有節點同意,否則就會容易形成分裂,進而內訌分叉,系統優化和進化都面臨著天然的阻力。
2、不可控與不可預知
不可控,就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控系統的絕對走向。
因為去中心,所以沒有絕對的權威和權利,即便是進行生死相關的重大決策,系統內的最高層方面的決策,單個人在說服不了其他大多數同伴同意的情況下,也是沒轍。所以在有分歧時,區塊鏈項目選擇的分叉,實際上都是在向我們展示它不可控的一面。
不可預測,系統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比方說,Twitter和微博的信息傳播都可以看作信息的某種去中心化,不知覺之中就有一些信息通過網路傳播,不斷擴大影響形成熱點效應。而在此之前並無法完全預知它的形成。都說缺少監管不行,去中心了,實際上你也監管不了,成本太高。無法通過特定的外力去干涉系統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畢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或者說去中心化的優點是什麼?其實Vitalik已經給出了比較系統回答了。即容錯性、抗攻擊性、防合謀性。
1、容錯性:因為系統由分散獨立的多個節點組成,因此在系統整體上比較不容易遭受破壞。
2、抗攻擊性:分散式的節點組成的系統,沒有所謂的敏感的中樞節點,會被特別攻擊。其攻擊成本和對系統造成影響的難度也大大提升。
3、防合謀性:分散式的多節點系統里,個體通過合謀和勾結的來謀取利益的難度比中心化的系統要難得多,傳統的公司和機構則容易得多。
Vitalik其實已經說出了最核心的幾點,這里另外補充嘉楠個人的幾點粗淺的見解。
多元性:
權利下放和分散的系統中,在大系統的簡單規則下,出現多個小的烏托邦式節點是可能的。這些小的節點,它們有各自的特色,豐富而多樣化。相互之間形成了一個多元的系統。這種小小的節點,它們更可能出現在,比如創意、靈感,這類可以通過節點數量上的優勢碰撞出火花的場景里。
微信的小程序,張小龍就有意做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模式。沒有特定的中心權重,讓每個提供價值和創意的作者通過小程序的方式接入進來,發揮群體的智慧,而小程序是用完即走,沒有中心分發。當有足夠多的用戶在平台之上,群體豐富的創意更能夠服務更多更廣的用戶體,讓每個小程序的服務都能體現自己被需要的價值。當然小程序的去中心化還在繼續。
資源利用率:
我還發現,去中心化這種系統,還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雖然不一定能夠解決效率,但對於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分布式存儲的IPFS,把文件存儲在分散的計算機里,將用戶閑置的硬碟空間有效利用起來。又比如P2P視頻,迅雷路由器等,都是對廣大用戶的帶寬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不信任環境下的信任體系:
這個是加密貨幣里非常重要的一點,打破第三方中介,直接在不信任的環境中完成需要信任的行為操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比特幣的點對點支付系統。在缺乏信任的環境中,創造信任體系。這也是為所有涉及金融和需要信任的領域里提供了一種解決的方案。
從比特幣開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和目前火熱的各種博彩游戲無不是基於對這一個體系的信任而願意參與進來。
其實說到最後,去中心化系統,其目的還是為了調動集體的力量,通過大規模協作來創造更高的價值。
去中心化之所以有這樣的勢能,是來源於它自下而上的組織形態。去中心化其實更具備生物生命的生長特性,就比如我們的細胞、分裂和組織而成的器官。蟻群,通過分工協作組成的蟻群社會。而生命是會拓展和進化的。
(未完待續……)
Q/A:你又應該如何看待「去中心化」?
『陸』 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麼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現在有很多的項目在做去中心化,GSN社交銀行做的也是去中心化,但是 GSN降低了徵信成本,使得信任數據可以無限使用和分享。GSN可以大幅減少海量數據的虛假問題,從而使得數據收集、處理以及使用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便捷性。GSN拓展了信用評估的覆蓋范圍,擴大社區規模,利用分布式技術收集在傳統模式下無法通過調查等方式顧及的用戶群的數據信息。同時,GSN可以針對特殊群體,即那些沒有注冊銀行賬戶,但是能夠與互聯網接觸的人群,對其展開信用評估,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擴展信用產品服務的對象范圍。 GSN降低了信用產品管理成本,使得信用的評估、定價、合約等能夠自動執行與管理,無需額外的人工參與,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信用產品管理的成本,同時還能大幅提升銀行的信用業務處理規模。GSN提高了信用的創造價值能力,通過鏈上的信任機制,可以使信用產品的全部過程都具備動態編程的能力,這樣就有效擴大了信用產品創造價值的空間。
『柒』 【轉】互聯網的下一站:了解2022年的6個熱門Web3.0項目
原文: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details/1641449995565869.html
介紹
隨著2022年的開始,我們對未來數字資產世界的發展充滿了興奮之感,2021年的數字資產世界充滿了飛速增長的NFTs、DeFi和Play2Earn項目。近年來,在經歷了幾次失敗的開始後,新年終於被認為是Web 3.0的突破——互聯網的版本以來我們一直等待以太坊(Ethereum)創始人加文·伍德在2014年創造了這個詞來描述去中心化和無伺服器網景 (serverless webscape)一天區塊鏈上運行和點對點(P2P)技術。考慮到Facebook和Twitter等網站給自己和其用戶造成許多問題,比如數據隱私、審查和2021年的社交媒體大中斷,我們正抵達互聯網的十字路口,並非為時過早。
隨著關鍵參與者終於開始嶄露頭角,現在是時候看看一些最重要的Web 3.0項目,他們將在2022年真正騰飛,每個項目都在這個新的去中心化在線模式中建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Helium、Deeper Network、Polkadot、Arweave、Ocean Protocol以及Theta Video API。
1. Helium- IoT meets Web 3.0 物聯網遇上 Web 3.0
在目前的設置下,區塊鏈的世界仍然依靠如Verizon和康卡斯特(Comcast)等電信公司的光纖。為了實現全面的去中心化,Web 3.0也有必要將硬體轉移到去中心化領域。
自稱為「人民網路」的Helium鼓勵用戶建立區塊鏈友好的熱點,來換取挖掘Helium貨幣(HNT),激勵他們在擁擠地點也是最好挖礦的地方建立連接—這一切都是通過該公司的節能無線電技術完成的。
Helium網路旨在支持物聯網(IoT),並具有強大的開發工具和現成的硬體。該網路旨在實現最大的可擴展性,目前已擁有超過40萬個熱點,並在北美的1,000多個城市運行。5G兼容性的計劃也在制定中。
2. Deeper Network: 硬體驅動、抗審查的 VPN 和生態系統
作為Web 3.0領域隱私保護的先驅,Deeper Network已經推出了其Deeper Connect 硬體系列的各種型號,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VPN (DPN)版本,以為用戶創建一個獨特的抗審查和數據專屬網路。他們的參與會得到$DPR原生代幣(ERC20, BEP20)的獎勵。
該設備將企業級網路安全與一鍵訪問Web 3.0生態系統相結合,此生態系統已經包括廣告攔截、家長監控,即將包括去中心化廣告、去中心化視頻內容創建平台(D-Tube)、去中心化內容分發網路(D-CDN)、去中心化文件共享和存儲,DeFi 應用程序,NFT交易市場,去中心化電子商務等等。目前,這款名為「Deep Connect Pico」的設備已經在Kickstarter網站上線,眾籌資金已達210萬美元,遠遠超出最初設定的10萬美元目標。
現在,Deeper Network已經成為第一個符合Helium要求加入其網路的區塊鏈項目,並且這兩種技術正在以開創性的方式進行配對。該公司的「Deeper Connect Mini」除了通過帶寬共享挖掘Deeper 原生代幣(DPR)外,現在還可以通過無線電波挖掘HNT,只要連接到「Deep Connect HNT Miners」即可。
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第一個雙加密礦機。目前,Deeper在15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55000個節點。
3. Arweave在永存網上永久存儲你的數據
Arweave是社區所有和開源的協議,它允許用戶一次性付費將數據永久存儲在區塊鏈上。據開發人員稱,該協議就像網路存儲的優步(Uber),將有存儲空間的用戶與其他有硬碟空間的用戶配對起來。Arweave的可持續捐贈基金旨在確保數據永遠存在。
在Arweave協議之上是永存網(permaweb),這是一組模塊化和可互換的協議,由挖掘原生代幣AR提供支持。它存儲數據,託管應用程序,處理智能合約—所有這些都很容易與網路瀏覽器兼容。
Arweave將與其他Web 3.0去中心化存儲區塊鏈如Filecoin (FIL)競爭,共同對抗中心化雲存儲巨頭如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等。
4. 波卡-區塊鏈的互操生態系統
Polkadot (DOT)波卡可能是Web 3.0特有的區塊鏈中最令人興奮的一個,其目標是成為區塊鏈之間的橋梁。它提供互操作性功能,允許它與其他鏈進行通信和共享任何類型的數據。除了正在迅速成為Web 3.0標準的可拓展性和安全性之外,它的底層框架和互操平行鏈的概念有望解決其他正在為快速增長而苦苦掙扎的第1層網路所遇到的許多難題。
隨著Polkadot與其「金絲雀網路」Kusama的到來,平行鏈是為具體項目可定製的子區塊鏈,可循環回主鏈,也就是所謂的中繼鏈。平行鏈被認為可以提高效率,使網路更具可擴展性,並使某些數據遠離中繼鏈,同時它們也可以支持原生代幣。
自從11月Polkadot的第一次平行鏈拍賣開始,到12月18日前5位獲勝者被激活以來,圍繞Polkadot的熱度仍在持續,盡管其原生資產$DOT在2021年的價格方面基本上沒有受到關注。隨著創作者加文·伍德先生和他的公司繼續挑選和添加他們的100個平行鏈拍賣獲勝者,我們期待2022年的大事件。
5. Ocean Protocol解鎖Web 3數據的價值
Ocean Protocol (Ocean)為Web 3.0應用開發工具,專門為人工智慧(AI)解鎖數據。許多數據市場鏈接提供「最後一英里」服務,數據所有者控制自己的數據集,而不是任何單一的市場。該協議使用區塊鏈,並為其存儲和傳輸的元數據提供了一系列授權安排。
在強調透明度和可擴展性的同時,《海洋協議》希望為數據共享帶來去中心化。海洋市場應用程序允許安全發布和發現數據,而海洋圖書館可以用來開發市場和錢包。
擁有快速增長,正在開發自己的穩定幣以及強勁增長的歷史,2022年有很多期待,尤其是其$OCEAN代幣(ERC20)。
6. Theta –Web3 的視頻流
Theta Labs新的去中心化視頻解決方案是Web 3.0上視頻流的最佳方式的領先競爭者。有了Theta Video API,人們可以上傳自己的視頻,藉此得到可以附加到他們網站的鏈接。人性化的進程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完全依賴於通過Theta網路點對點活動。這並不是嵌入到某個中心化平台上的視頻—它是完全在鏈上的。
該API由Theta的TFUEL代幣提供,不需要任何其他平台來編碼、傳送或回放內容。通過其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該公司正嘗試在市場上給個人和中小企業公平的機會,幫助他們避免鏈接回YouTube或Vimeo等網站。
結論
Web 3.0的時代正在迅速到來,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在去中心化環境中再現和改善陷入困境的Web 2.0體驗,這應該會讓那些沒有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緩慢發展的人感到震驚。
當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仍在夢游中度過舊互聯網的最後階段時,是開始關注這將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讓自己處於領先地位的時候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其它機構無關。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僅用於娛樂和教育目的,不應被解釋為任何類型的財務建議。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很大,可能導致財務損失。
『捌』 管理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我們知道,社群運營必須要有人做管理,而且管理一定是能產生管理層級的。也就是說,社群是圍繞- 個中心來運轉的,是需要中心化管理的。那麼,去中心化管理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去中心化是指社群傳播的內容、信息不再是由專人或特定人群產生,而是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其次,在去中心化管理模式中,社群是放射線結構的,社群圍繞靈魂人物聚集,然後每個節點又可以自由連接不同資源,安排自己的活動。社群通過靈魂人物的言行去影響整個社群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不是直接管理。
其實,去中心化管理是中心化管理的延伸,並沒有誰更好的問題,也不是非此即彼。社群要做大,就必須允許去中心化的節點承擔更多的責任獨自去管理。在一個大社群中,對核心成員採取中心化管理,對外圍成員採取去中心化管理,保持中心化管理的成員對外圍群的影響力,適當平衡兩者之間的比例,是做大社群的關鍵。
那麼,社群運背該如何運用這兩種管理模式呢?
例如,羅輯思維以「有種、有趣、有料」為口號,微信公眾訂聞號「羅輯思維」語音,每天早上六點率左右發出,365天全年無體:視頻節目每期50分鍾,每周五在優酷網播出,全年48期。試想,如果沒有羅胖這個核心人物,社群就不可能長久地火下去。這可以說是社群中心化管理最好的體現。再來看一個以去中心化管理為主的社群。BM社群在各個城市設有交流營、讀書筆記PPT營、繪畫營、碼字營,這些社群都有獨立的群負責人按自已的群特點去組織運營。總群負責人只是把各個分群組長們聚在一起,分享好的經驗,提供可以共享的資源,提出運營建議,但每個群的決策權完全在組長身上。
由此可見,這兩種模式都能夠在社群中應用成功,只不過中心化模式有個偏強勢的群中心人物駕馭與規范,對群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去中心化模式的中心人物偏弱勢或者乾脆就沒有,但是一-定有一個非常主動的連接者和溝通者。比如,BM社群的核心人物陳慧敏通過自己積極地溝通和交流,與不同社群的核心人物保持了緊密溝通,形成了大家都認可的群文化。
因此,無論是羅輯思維還是BM社群,都存在負責人和群規則,只是這兩者的中心化程度不同。在社群資源不足、管理者能力有限的時候,可以採取中心化和去中心化3 : 7的比例,讓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社群,管理者只是扮演連接者的角色。
在社群規模日漸成熟、管理者能夠根據自身能力帶動其他人的時候,可以採取中心化和去中心化7 : 3的比例,讓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優化、利用。因為當社群規模變大後,繼續採用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會出現所有人有事都找連接者,而連接者到處救火式響應,溝通效率反而會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