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網路去中心化對社會影響

網路去中心化對社會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1-20 23:48:05

A. 都在說「去中心化」,到底什麼是「去中心化」你知道嗎

自互聯網時代起,圍繞「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爭論就從未停止,如今元宇宙時代區塊鏈技術崛起,倒是給這個爭論帶來了新的解讀。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要講解「去中心化」,首先就得提到它的對立面——「中心化」。

什麼是「中心化」?

「中心化」的意思是依靠中心來決定節點,節點依賴於中心,離開中心節點將不能順利運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常用的購物APP就是一個「中心化」的平台,我們在其中的購物、交易等活動都是依賴於購物平台的。平台可以獲取消費者與商家的所有數據,並且可以在過程中做出某些決定,擁有一定的權利去影響這個過程,例如商品推送等,是整個購物環節的中心。

因為中心對於數據的掌控,所以受眾對於「去中心化」的願望就更為迫切。所謂的「去中心化」也就是將中心去掉,將原本屬於中心的權力進行分散,實現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流。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較於早期的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指的是將權力和運營從公司或是政府等機構轉移到用戶手中,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簡單來說就是:在「去中心化」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會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會是永久性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備強制性。

·如何區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從詞彙解釋上看,兩者的差別其實十分明顯。

舉個簡單的例子,「去中心化」就好像是參加一場同學聚會,每一個人在活動中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選擇去留,任何一個人的離開都不會影響這次聚會活動。

而「中心化」就好像是參加一場音樂節,在活動中都會跟隨歌手的節奏走,活動中一旦歌手離場,那麼音樂節也會隨之停止。

·「去中心化」的優點

1.降低風險

相較於「中心化」將所有數據集中存儲在一個中心節點上,「去中心化」能夠更好地規避來自外界對於網路數據的侵害,例如黑客入侵網路,「中心化」節點中黑客只需對中心節點進行攻擊便足以摧毀整個網路,但是「去中心化」則因為多個中心階段進行維護,所以黑客對其中一個節點進行攻擊是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的。

2.分散中心的權力,避免數據壟斷

「去中心化」能夠分散「中心化」公司的權力,避免數據壟斷的出現,讓用戶的信息隱私得到保障,無第三方的介入,也避免了信息的泄露。

3.節約資源

由於「去中心化」的處理形式更加簡潔,因此在大量數據交易同時進行時,會更加節省資源。

4.自主高效性

由於「去中心化」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點對點的交易,確保了高效率、大規模的信息交互。

·理解誤區

「去中心化」不等於沒有中心,而是中心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中心,且不會是永久性的。

·結語

「去中心化」作為區塊鏈的典型特徵,使得區塊鏈的運行不依靠中心的處理節點,實現了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與更新。在現在這個元宇宙高調發展的時代,「去中心化」的魅力必然會更加突出。

B.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將對互聯網有何影響

談論區塊鏈,就像90年代的人們談論互聯網。誰也不知道互聯網會帶來如此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就如同現在,沒有人能夠說明區塊鏈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一切都方興未艾。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去了解它,不斷去思考,不斷去嘗試。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也許在那時發揮真正的價值,對人類社會共同的互聯網巨頭進行監控和監督,也就是說在需要對社交網路,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等巨頭的重大事項進行投票決定時,區塊鏈技術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這是防止投票被大規模控制的唯一方式。
對這種中心化的一個反應是對大型互聯網公司施加政府監管。這種應對措施的前提是假定互聯網與過去的通訊網路如電話、廣播和電視網路相似。但過去基於硬體的網路卻與基於軟體的互聯網不同,一旦建立了基於硬體的網路,它們幾乎不可能重新改寫,但基於軟體的網路卻可以通過企業創新和市場力量進行重新改寫。
去中心化是一個通常被誤解的概念。例如,有時候有人認為加密網路提倡和贊揚去中心化的原因是為了抵制政府審查制度,或者是因為自由主義的政治觀點。但是這並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價值。
讓我們來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問題。中心化平台遵循著一個可預測的生命周期。當它們開始運行時,它們會盡一切努力來招募用戶和第三方人員,如開發者、企業和媒體組織。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使他們的服務更有價值,因為平台(根據定義)是具有多方面網路效應的系統。隨著平台採用呈現 S 曲線增長,他們對用戶和第三方的影響也在穩定上升。
當他們到達s-曲線的頂端時,他們與網路參與者的關系降低到接近於零。而中心化平台想要繼續增長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用戶中提取數據,並在受眾和利潤方面與對手競爭。
這方面的歷史例子有:微軟對網景、谷歌對 Yelp、臉書對 Zynga, 推特對第三方客戶端。操作系統如 iOS 和安卓表現得更好,盡管仍需繳納30%稅款,但出於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絕應用程序,並隨意納入第三方應用的功能到自身平台。
對第三方來說,從合作到競爭的轉變就像是一種誘餌。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優秀的企業家、開發商和投資者都開始對在中心化平台上進行創建變得謹慎起來。我們現在有幾十年的證據表明,這樣做最終會令人失望。此外,用戶只能任由平台來收集自己的數據,沒有任何辦法能夠保護自己的隱私,而中心化平台又經常發生因為安全漏洞而遭到攻擊的事件。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這些問題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
互聯網是完全基於軟體的網路,由一個相對簡單的核心層組成,連接數十億個完全可編程的計算機。軟體只是人類思維的編碼,因此具有幾乎無限的設計空間。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大體上可以自由運行其所有者選擇的任何軟體。無論你想到的是什麼,只要有合適的激勵措施,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迅速傳播。可以說,互聯網架構是技術創新和激勵設計相交融合的平台。
現在互聯網仍處於發展初期,在首次引入比特幣以及以太坊時提出,底層的互聯網協議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通過加密演算法重新改寫。分布式網路融合了前兩個互聯網時代的最佳特徵,通過社區式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網路,其功能最終將超過最先進的集中式服務。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C.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3)網路去中心化對社會影響擴展閱讀: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稱之為去中心化。


D. 【嘉楠Musing】如何看待「去中心化」——優點、缺點

【嘉楠Musing】第6期

「去中心化」一詞自以太坊出現以來,特別是在區塊鏈領域里,開始變成了熱門詞。這詞里承載了眾多底層大眾對階級壓迫,不平等的抗爭,成了普通人對追求權利、財產自由的代名詞。

與此同時,嘉楠前文中也說明了「去中心化」這詞實際上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更不應該用節點的多少和分散程度來簡單的判斷一個事物去中心化的程度,用Vitalik提出的「架構層」、「政治層」、「邏輯層」三個維度衡量更為合適。

當然,去中心化之所以這么被推崇,必然有它的道理。對此,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去中心化」這件事?

還是先從去中心化的好處和壞處開始說起吧。

先說說缺點,去中心化的缺點是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互聯網服務依然是以中心化體系運轉為主。

1、效率低下

去中心化的體系,實際上看起來是有些臃腫的。系統的每個節點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則。眾多的節點組成的分散式的系統並不夠靈活。

不是說自治不好,只是有時候會成為累贅。比如更新迭代就需要輕快靈的節奏,而去中心化里,每當系統一個微小的修改和更新的一個行為操作,都需要所有節點同意,否則就會容易形成分裂,進而內訌分叉,系統優化和進化都面臨著天然的阻力。

2、不可控與不可預知

不可控,就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控系統的絕對走向。

因為去中心,所以沒有絕對的權威和權利,即便是進行生死相關的重大決策,系統內的最高層方面的決策,單個人在說服不了其他大多數同伴同意的情況下,也是沒轍。所以在有分歧時,區塊鏈項目選擇的分叉,實際上都是在向我們展示它不可控的一面。

不可預測,系統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比方說,Twitter和微博的信息傳播都可以看作信息的某種去中心化,不知覺之中就有一些信息通過網路傳播,不斷擴大影響形成熱點效應。而在此之前並無法完全預知它的形成。都說缺少監管不行,去中心了,實際上你也監管不了,成本太高。無法通過特定的外力去干涉系統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畢竟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或者說去中心化的優點是什麼?其實Vitalik已經給出了比較系統回答了。即容錯性、抗攻擊性、防合謀性。

1、容錯性:因為系統由分散獨立的多個節點組成,因此在系統整體上比較不容易遭受破壞。

2、抗攻擊性:分散式的節點組成的系統,沒有所謂的敏感的中樞節點,會被特別攻擊。其攻擊成本和對系統造成影響的難度也大大提升。

3、防合謀性:分散式的多節點系統里,個體通過合謀和勾結的來謀取利益的難度比中心化的系統要難得多,傳統的公司和機構則容易得多。

Vitalik其實已經說出了最核心的幾點,這里另外補充嘉楠個人的幾點粗淺的見解。

多元性:

權利下放和分散的系統中,在大系統的簡單規則下,出現多個小的烏托邦式節點是可能的。這些小的節點,它們有各自的特色,豐富而多樣化。相互之間形成了一個多元的系統。這種小小的節點,它們更可能出現在,比如創意、靈感,這類可以通過節點數量上的優勢碰撞出火花的場景里。

微信的小程序,張小龍就有意做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模式。沒有特定的中心權重,讓每個提供價值和創意的作者通過小程序的方式接入進來,發揮群體的智慧,而小程序是用完即走,沒有中心分發。當有足夠多的用戶在平台之上,群體豐富的創意更能夠服務更多更廣的用戶體,讓每個小程序的服務都能體現自己被需要的價值。當然小程序的去中心化還在繼續。

資源利用率:

我還發現,去中心化這種系統,還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雖然不一定能夠解決效率,但對於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分布式存儲的IPFS,把文件存儲在分散的計算機里,將用戶閑置的硬碟空間有效利用起來。又比如P2P視頻,迅雷路由器等,都是對廣大用戶的帶寬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不信任環境下的信任體系:

這個是加密貨幣里非常重要的一點,打破第三方中介,直接在不信任的環境中完成需要信任的行為操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比特幣的點對點支付系統。在缺乏信任的環境中,創造信任體系。這也是為所有涉及金融和需要信任的領域里提供了一種解決的方案。

從比特幣開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和目前火熱的各種博彩游戲無不是基於對這一個體系的信任而願意參與進來。

其實說到最後,去中心化系統,其目的還是為了調動集體的力量,通過大規模協作來創造更高的價值。

去中心化之所以有這樣的勢能,是來源於它自下而上的組織形態。去中心化其實更具備生物生命的生長特性,就比如我們的細胞、分裂和組織而成的器官。蟻群,通過分工協作組成的蟻群社會。而生命是會拓展和進化的。

(未完待續……)

Q/A:你又應該如何看待「去中心化」?

E. 暢談Web3.0去中心化工作:工作互聯網會創造人類的繁榮嗎

作者:Ryan Sean Adams

編譯:Block unicorn

互聯網改變了工作。

起初,工作受到地域限制,你在農場、辦公室或工廠工作,通過互聯網,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不久之後,我們看到工作從一對多(雇員到僱主)轉變為多對多(零工經濟)。技術平台將人們連接起來進行交通、送餐、輔導、遛狗以及其他幾乎所有事情。

但所有這些工作都受到遺留資本協調系統的約束。

我們沒有 「 互聯網本地工作 」,因為工人仍然不得不依賴傳統的銀行和自上而下的組織——即使是本應解放的 Web 2 應用程序最終也為其零工匹配服務收取了荒謬的接受率。

Web3 正在改變一切,Web3 重新發明了貨幣系統。這樣做,我們創造了新的和創新的方式來交易勞動力/價值的貨幣,沒有中心故障點。我們只看到互聯網的世界啟用工作,這就是加密成為主流的方式。

工作互聯網 (IoJ) 是當 web3 與數字領域中永恆的勞務換錢發生沖突時發生的事情。它創建了一個新的和改進的勞動力市場,將價值轉移作為原生特徵整合在一起,使我們與勞動力的關系成為點對點的,減少對具有單邊控制的中央中介的依賴。這篇文章的目的是闡明工作互聯網 (IoJ)的規模和范圍。 (工作互聯網IoJ你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工作)

我在這里的論點是首要原則之一:

1.區塊鏈網路的特性賦予代幣「金錢」。

2.金錢的主要用途之一是購買勞動力或技能,通常稱為 「 工作 」 。

3.因此,區塊鏈的用例之一將是 「 工作互聯網 」。

ICO、NFT 和 DeFi 都是已經被證明的區塊鏈去中心化工作的用例。他們為他們的產品創造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圍繞這 3 個用例的新興行業創造了一類知識工作者,他們是加密原生的並以加密支付。

許多加密項目選擇將自己組織為 DAO——互聯網原生組織。由於這些新的數字組織採用了許多加密原住民,因此 DAO 是工作互聯網的催化劑。

就業互聯網的 TAM(總可定址市場)是巨大的。世界上有超過 70 億人,其中許多人都想賺取收入。

中位數的互聯網公民在考慮自己的財務生活和財務主權時會考慮他們的工作,而不是他們的投資。NFT、產量農業和模因(MEME)幣可能是一種與加密社區產生共鳴的好方法,但對他們來說,將加密技術融入日常生活還不夠。

對於世界上 99% 的人來說,他們的財務生活是他們的工作,而不是他們的投資。出於這個原因,我預測 Web3 不會成為主流,直到互聯網成為主流。

信息互聯網使計算機能夠將信息發送到世界任何地方。這從根本上改變了 社會 中任何依賴信息的事物( 娛樂 、媒體、政治、社交媒體)。金融互聯網使計算機能夠通過計算機網路發送價值。這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 社會 中依賴價值轉移的任何事物(銀行、保險、金融、藝術、工作)。

當然,如果你試圖展望 1997 年的未來,很難預測 Google、Facebook、Twitter 或 iPhone 的崛起。但回過頭來看,感覺很明顯。工作與互聯網的用例是相似的。展望 2021 年,很難准確預測突破性用例是什麼。

Skeuomorphism 是圖形用戶界面設計中最常用的一個術語,用於描述在外觀和/或用戶如何與它們交互方面模仿其真實世界對應物的界面對象。每當出現新的計算類別時,第一個產品通常是擬物化的。

iBooks 的第一個版本看起來像這樣。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數字圖書書架?擬物化。擬物設計將我們連接到未來,但絕不是最終形式。

例如,當互聯網出現時,雅虎和谷歌都有相同的使命:組織世界信息的區別?

1.雅虎只是把借書證目錄系統放到網上(一種擬物化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2.谷歌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搜索欄遍歷信息的方式(一種非擬物化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里的教訓是,IoJ 釋放的許多價值將在全新的、非擬物化的用例中,以本身既引人注目又新穎的方式提供價值。擬物化與非擬物化機制的 IoJ 時代示例:

1.LinkedIn 是擬物化用例的一個例子,他們只是將簡歷放到網上。

2.Quadratic Funding是為人才提供資金的非擬物化方式的一個例子——它以前不(也不可能)存在。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IoJ 將類似於零工經濟。確實,像 UpWork、Fiver、Uber 等這樣的零工網站一直是 web2 市場的標志。

但它們受到了限制,因為它們已經融入了舊的金融系統 + 舊的互聯網。如果以太坊沒有提供簡單的工具來使這些市場透明、不可變、全球化或由社區管理,設計空間就會受到更多限制。

我們現在有了以太坊,所以我們可以構建一個更多的 IoJ:

1.Global,這意味著您可以從任何地方參與。

2.Immutable,這意味著您的資產無法被扣押。

3.透明,這意味著不再有信息不對稱。

4.由社區治理,創造更一致的激勵措施。

5.高效,因為中間人已被智能合約取代。

IoJ 不僅僅是零工經濟,零工經濟是 IoJ 的一部分,但它們只是設計空間的一部分。

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就業基礎設施都有許多重要的好處:

1.保險

2.衛生保健

3.退休

4.防止歧視或其他虐待

世界就業基礎設施中還內置了其他重要屬性:

1.稅收

2.合規性

3.機會均等

這些屬性將重新捆綁到 IoJ 中。這些屬性中的每一個都很重要,值得發表。這方面的一個早期例子是Opolis 就業共享,這是一種將傳統世界(保險、醫療保健等)的許多好處融入 IoJ 的工具。

隨著 IoJ 的發展,將出現處理這些屬性的新基礎設施。隨著基礎設施的出現,更多的人將在 IoJ 中工作,從而形成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

讓我們進入有趣的部分:為 IoJ 原生世界設計機制。以下是所有工作互聯網時代項目如何運作的通用功能:

用通俗的英語閱讀,你獲得的代幣是 f(inputs) 的結果,其中輸入是時間、材料、技能、你創造的工作輸出的價值。

加密生態系統中的一個例子是獎勵:

獎勵是加密生態系統中的常見原語。Gitcoin 獎勵本身已在 Gitcoin 上使用了 8500 多次,以轉移超過 555 萬美元的代幣。

在獎勵示例中,機制的 社會 契約是為交付一些已完成的工作而交換的代幣,無論是拉取請求、安全漏洞還是設計資產。

贈款是另一種常用的眾籌機制。許多 Web3 項目都有自己的資助計劃,作為一種補償創業團隊的方式,以建立他們的協議。

Gitcoin Grants將您最喜歡的項目的捐款與來自 GitcoinDAO 維護的資金池的資金相匹配。Gitcoin Grants 已向數百個項目分發了 25 美元,並且已經看到了超過 200 萬的終生捐款。

在贈款示例中,機制的 社會 契約是獎勵與您的同行是否願意為您的項目提供資金成正比。

協調另一種獨特的工具,通常用於獎勵已完成工作的代幣。與通常補償離散工作包的 Grants 和 Bounties 不同,Coordinape 等工具根據您行業的工作薪資水準,確定您的價值,給您分配合理的代幣。

此外,Coordinape 是一種點對點補償工具,允許社區參與給予和接受的行為,而不是由中心化公司或中央當局規定。這將補償變成了社區建設活動。

當然,認為您可以將所有這些歸結為金錢是愚蠢的。對人類福利還有許多其他影響,我們也將對其進行探討。所以說真的,IoJ 的公式不僅僅是:

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可以將公式重新表述為: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多維的設計空間。這里有很多可能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 探索 呢?我們應該避免哪些陷阱?嗯……我們應該從 探索 符合我們價值觀的機制開始。

區塊鏈提供了創建智能合約的能力。在這些智能合約中,我們可以從字面上將我們的價值編程到我們的錢中。那麼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

這值得擁有自己的職位。資本與勞動的關系是什麼?供需如何結合在一起?我們如何衡量成功?如何平衡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 社會 安全網適用於何處?我們可以在哪裡進一步調整激勵措施?有復雜的政治理論和經濟 歷史 需要分析,我們有第一性原理論證,表面積極大。(如果你想讓我寫一篇關於這個的帖子,給我發一條推文,讓我知道。)

話雖如此,我將提供我對 「 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 的看法。請注意,這是我的個人意見,可能會發生變化。

我目前的個人觀點是,IoJ 的真正結局是為盡可能多的人盡可能長時間地建立一個在人類意識的八個獨立迴路中的每一個都豐富的世界。

當您將 web3 原生機制堆疊在八個意識迴路之上時,您將開始獲得:

當您考慮到工作互聯網上的每筆交易都涉及多個人時,需要進一步的細微差別。

我認為一個重要的設計標準是人們應該能夠:

1.互惠互利。

2.按比例受益於他們各自提供的價值。

3.可以選擇擺脫任何這些關系。

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它已經發生了,這是 Gitcoin 貢獻者圖表的一部分:

即使這種觀點也不能公正地對待將使用互聯網的人類多樣性。IoJ 是要對人類負責,還是人類要對它負責?

我願意相信我們正在為全球公民的繁榮設計一個可再生的價值互聯網,一個 3 維人類的集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野心、背景、地理、心理取向、財務稟賦、特權級別,能力,和物理原型。我們慶祝我們的多樣性,但也認識到我們共同的人類需求,即生活在 健康 的生態系統中、獲得經濟賦權和維護個人主權。

我願意相信這一點。也許如果其他人也願意,我們可以就那顆北極星達成共識並共同構建它。

工作互聯網已經在運行,這是我所知道的工作產品互聯網列表:

其中一些工具是擬物化的,而另一些則是貨幣互聯網時代的根本性和全新的結構。

F. 「去中心化」是拯救人類文明的良葯!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

作者|崖之上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這段文字是網路對於「去中心化」這個詞條的一段闡述。

「去中心化」的本質其實是利用科技發展的力量,促進「人人平等」,人和「機構」、「平台」的平等。這樣的「去中心化」,符合人性需求,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是大勢所趨。

如今,許多聰明睿智的人們已經因應潮流,開始著手建立專門為「個體中心」服務的「去中心化」的中心了。

封建王朝是「中心化」嚴重的典型例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體制上,皇帝是一個封建王國絕對的中心,生殺予奪,一言九鼎。

國家的興衰,百姓的命運,全部系於這一個人身上。運氣好,碰見個明君,王朝多興盛幾年,百姓過幾天好日子;運氣不好,碰上個昏君,亡國,亡家,百姓只能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生不如死。

唐朝的韓愈寫了一篇《馬說》,來抒發自己不能施展才華的郁悶心情。而像韓愈這樣的優秀人才,之所以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封建王朝的「極度中心化」。

我們現在看來,希特勒無非就是個心理扭曲的瘋子。但是,就是這么一個神經病、極端主義者,憑借自己的「中心化」地位,給人類造成了多麼巨大的災難?

現在社會的職場也是一樣。很多的企業實質上就是一個高度中心化的小小「王國」。所以,因為感覺職場難混,套路太多,許多人乾脆脫離這些中心,通過各種自媒體平台,展現自己的個性和能力,打造個體IP。不少人已經取得了成功。

科技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自媒體的發展。自媒體的發展使個體的力量得以釋放,加強,從而和曾經占據壟斷地位的各種「中心化」的力量不斷縮小著差距,逐漸形成一種「多元化」的力量平衡。

隨著科技、經濟和人類文明的日益進步,「去中心化」還將不斷發展,在達到某個階段之後,社會公平程度將超乎想像。

人類社會中的絕大部分問題、矛盾都源於「不平等」、「不公平」。而這些社會問題和矛盾直接導致了現實世界中,許許多多的仇恨、暴力、甚至是戰爭的發生。

在一個「去中心化」程度高,更加「公平合理」的社會里,不僅社會矛盾小,正能量足,也更加有利於充分發揮每個個體的力量和才能,可以大大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進步,並有效降低「人禍災難」發生的風險。

未來已來!無論是個體還是機構,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都必須要充分認識和了解「去中心化」的巨大意義,並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

G. 互聯網金融去中心化的利弊

互聯網金融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數據產生、數據挖掘、數據安全和搜索引擎技術,是互聯網金融的有力支撐。社交網路、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龐大的數據量。雲計算和行為分析理論使大數據挖掘成為可能。數據安全技術使隱私保護和交易支付順利進行。而搜索引擎使個體更加容易獲取信息。這些技術的發展極大減小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風險,擴大了金融服務的邊界。其中技術實現所需的數據,幾乎成為了互聯網金融的代名詞。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
我們現在定義的互聯網金融,是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統一環境下的金融業務的定義。概述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時代金融的新生態。今日,阿里巴巴、騰訊和中國平安牽頭設立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給公眾對了解互聯網金融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模式分析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20年後,可能形成一個既不同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運行機制,可稱之為「互聯網直接融資市場」或「互聯網金融模式」。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因為有搜索引擎、大數據、社交網路和雲計算,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交易雙方在資金期限匹配、風險分擔的成本非常低,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貸款、股票、債券等的發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網上進行,這個市場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無金融中介狀態。在這種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搜索引擎和社交網路降低信息處理成本,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可達到與現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銀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模式關鍵點第一、信息處理;第二、風險評估;第三、資金供求的期限和數量的匹配,不需要通過銀行或券商等中介,完全可以自己解決;第四、超級集中支付系統和個體移動支付的統一;第五、供求方直接交易;第六、產品簡單化(風險對沖需求減少);第七、金融市場運行完全互聯網化,交易成本極少。移動支付時代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以移動支付為基礎。移動支付是依靠移動通信技術和設備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和iPad的普及。JuniperResearch估計2011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為2400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將增長200%。隨著Wi-Fi、3G等技術發展,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路的融合趨勢非常明顯,有線電話網路和廣播電視網路也融合進來。移動支付將與銀行卡、網上銀行等電子支付方式進一步整合,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和以任何方式進行支付。隨著身份認證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等安全防範軟體的發展,移動支付不僅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額支付,也能解決企業間的大額支付,替代現在的現金、支票等銀行結算支付手段。盡管移動通信設備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但受限於便攜性和體積要求,存儲能力和計算速度在短期內無法與個人電腦(PC)相比。雲計算恰能彌補移動通信設備這一短板。雲計算可將存儲和計算從移動通信終端轉移到雲計算的伺服器,減少對移動通信設備的信息處理負擔。這樣,移動通信終端將融合手機和傳統PC的功能,保障移動支付的效率。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支付系統具有以下根本性特點:所有個人和機構都在中央銀行的支付中心(超級網銀)開賬戶(存款和證券登記);證券、現金等金融資產的支付和轉移通過移動互聯網路進行(具體工具是手機和iPad);支付清算完全電子化,社會中無現鈔流通;二級商業銀行賬戶體系可能不再存在。個人和企業的存款賬戶都在中央銀行,將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會促進貨幣政策理論和操作的重大變化。當然,這種支付系統不會顛覆目前人類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信用貨幣的制度。

H. 去中心化的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1、系統安全性高: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中,無中心節點可攻擊。

2、交易安全性高:去中心化的交易方法便捷而簡單,無第三方介入,不需要擔心信息的泄露。

3、節約性好:由於去中心化處理方式較傳統處理方式更為簡單與便捷,因此在大數據量交易同時進行時,去中心化的方式會節約資源。

4、自主高效性: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無需第三方介入,點對點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無中心化代理、大規模的信息交互方式成為現實。

缺點:

如果「去中心化」廣泛使用,權威中心將逐漸被淡化,節點之間傳遞的信息的可信性與准確性將面臨問題。例如,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中,有部分節點壞掉,他們可能向外傳播錯誤甚至不傳播信息,如此一來無法驗證信息傳輸的准確性。准確性下降,自然無法獲得可信性。



去中心化計算

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 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

台式計算機發展迅猛,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餘的閑置計算能力.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路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去中心化

I. 「概念」網路中的「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

在社會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結構洞"。簡單的說,當你想要聯繫到A,但是必須要通過B,這樣B就是一個結構洞,而B可能因此而謀利或者產生競爭優勢。

"中心化"可以簡單的與"結構洞"畫上等號。"結構洞"帶來的是競爭優勢,競爭優勢中含有信息不對等、信息流操控等等,這也是"中心化"設計在社交網路中的具體表現。

「去中心化"即減少因為"中心化"帶來的巨大競爭優勢。"去中心化」不代表沒有中心,只是將中心從「人」這種不可控的因素中外移至可控並且中立的因素中,這樣之前的競爭優勢就不會存在。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去中心化」是一個「降權」的操作,同時對於個人而言可控性更好。經過這樣操作後的整個網路形態會成為一個「細胞組織」,他們互相很難受到影響,因而更加穩定,但同時面臨了新鮮空氣進入困難的問題。

為了更加清晰的區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概念,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張表直觀的感受下:

互聯網放大了人性,讓人以一個人的方式面對整個人類,信息的產生、存儲、轉發等都是以人為單位,網路讓信息得以流通。

Paul Baran在1962年寫的一篇文章《On Distributed Communiction Networks》中提出了Packet Switched的概念,並直觀的描述了三種不同的連結狀態。

「中心化」是絕對的,「去中心化」是相對的。「中心化」向「去中心化」演變的過程是由樹到圖的過程。

結合上面的三張圖,Baran認為,網路的組成結構包括兩種狀態:中心化和分布式,而去中心化則是兩種組成的中間過渡態。

J. 互聯網所倡導的去中心化,對城市發展而言是否起作用

覺得這個事情作用的,因為互聯網現在的發展。無論是對農村還是城市,都是有一定幫助的,對於城市,它的影響應該會比較大一點,即使去了中心華向病人發展,城市也是有小的城鎮組成的,所以說即使是對周圍的發展,也是對城市經濟,文化的各種促進,因此我覺得是有作用的。

熱點內容
挖礦難度全網算力關系 發布:2024-11-18 09:40:35 瀏覽:333
新華社最新的元宇宙新聞 發布:2024-11-18 09:19:29 瀏覽:564
以太坊幣圈信息預測 發布:2024-11-17 23:13:49 瀏覽:291
最新手機挖礦軟體下載 發布:2024-11-17 23:04:22 瀏覽:512
禁比特幣平台 發布:2024-11-17 22:31:16 瀏覽:286
區塊鏈pdf新浪博客 發布:2024-11-17 22:27:48 瀏覽:531
eth要轉成pos還要等6年 發布:2024-11-17 22:21:49 瀏覽:960
重啟linuxeth0 發布:2024-11-17 22:09:55 瀏覽:975
usdt的trc20是什麼 發布:2024-11-17 21:49:18 瀏覽:564
shib幣首發在哪個平台 發布:2024-11-17 21:28:28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