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流量去中心化的必然趨勢

流量去中心化的必然趨勢

發布時間: 2023-01-20 17:24:39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點及內容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同時「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典型特徵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儲存與算力,整個網路節點的權利與義務相同,系統中數據本質為全網節點共同維護,從而區塊鏈不再依靠於中央處理節點,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與更新。而每個區塊鏈都遵循統一規則,該規則基於密碼演算法而不是信用證書,且數據更新過程都需用戶批准,由此奠定區塊鏈不需要中介與信任機構背書。
去中心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首先體現在多樣化上,在網路世界不再是有幾個門戶網站說了算,各種各樣的網站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愛好,這些網站分布在網路世界的各個角落裡張揚著個性。
去中心化其次體現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內容中心化成為趨勢,人成為決定網站生存的關鍵力量。以缺乏互動的個別人建站變成了以圈子的形式來聚合人才貢獻自己的智慧,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即用戶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內容: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1.0)時代,今天的網路(Web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⑵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未來

吃早餐的時候去外面飯館,發現花很少的錢可以獲得豆漿油條包子鹹菜組合。而自己在家做,通常卻很難。豆漿機做出來太多,喝不完;炸油條兩根得用多少油呢?做兩個包子是否浪費在准備工作上的時間也會非常多。於是思考,至少對於這件事來說,中心化是比去中心化有優勢的。那麼什麼事情適合中心化?什麼事情適合去中心化呢?混在幣圈對於那些想把一切去中心化的想法,我總是很警覺。我認為未來的趨勢很可能是,現在某些中心化的事情,將會去中心化。而某些本來去中心化的事情,將來會中心化。

先來想本身就去中心化的事情,比如做飯,帶孩子,很多家庭自己做;比如養老,大部分人呆在自己家裡面;比如清洗衣服,大部分人自己用洗衣機。但這些事情,如果中心化操作,是會帶來成本下降,體驗上升的。如現在的外賣,實際上就是把部分去中心化的做法變成了中心化。而未來的趨勢是,如果物流配送更快,很可能會進一步中心化。小餐館慢慢合並成大的外賣中心,這樣他們的采購、場地、管理運營成本都會變低。類似帶孩子,一個小區修一個大點的兒童中心,裡面有很多玩具和書籍,還有定期的各種活動,對孩子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現在很多都是隔代來管理孩子,對比起來問題是很多,除了管不好,也存在玩具利用率低,關在家裡面缺少活動之類的。也許有人會想這不是學校么?我想未來是有區別的,學校是帶約束的,監護人不參與的託管。而兒童中心相當於把去中心化的玩具房書房中心化到一起,甚至可以共享多種樂器之類的東西,孩子可以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可能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經濟流量還不夠,所以無法聚集足夠的資金。很多人讓老人帶孩子都是免費的,如果未來經濟水平上升,大家能花費一定的錢去做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火起來。

接者再考慮一下現在中心化的事情,比如銀行、公共交通已經出現一些去中心化的服務。那麼還會有什麼會去中心化呢?我想現在那些擠爆了的地方,比如游樂場、景點、購物中心、步行街,也可能會出現一些逆趨勢。有人喜歡擁擠熱鬧,也有人不喜歡。只要存在差異的市場,就可能存在機會。那麼有什麼比較大的中心化很可能會去中心化么?我想影響我們最大的,可能是學校和醫院了。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教育和醫療也是不一樣的。可能未來的趨勢,會出現個性化教育和醫療。一旦去中心化,就會吸納更多的人進入教育和醫療行業,同時也可以解決AI應用後帶來的人力過剩問題。但從長期來看,AI也可能在將來會取代大部分教師和醫生。你生病了下個訂單,物流半小時就送來一個醫療機器人診斷病情。接著物流又送來了葯品和護理機器人,就算要弄個小手術,配送一個醫療艙過來可能並不是難事。只有你的病非常嚴重,才需要送到醫院去。

也許未來,很多事情,都是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來回的轉變。當去中心化具有優勢的時候,會慢慢的侵蝕中心化的市場。但一旦大部分去中心化後,又會帶來一些副作用,這時候又會往中心化發展。或者本來兩種並非對立的而是統一共存的。以後上學可以三天中心化兩天去中心化,那也是挺不錯的。

⑶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英語:decentralization)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是相對於「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網路內容生產過程。
相對於早期的互聯網(Web 1.0)時代,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權級平等的全體網民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共同生產信息。
隨著網路服務形態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 2.0興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與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
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的出現,Web2.0的特點越發明顯。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使得為互聯網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聯網更加扁平、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

⑷ 何為「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目前互聯網發展的主流形態,相對於中心化和壟斷化而言,去中心化在 增長空間、穩定系數 以及 流行速度 這幾方面上都占據著絕對優勢。現如去中心化商業化迅猛發展都昭示著未來發展格局或業態發展趨勢。

去中心化就意味著 對用戶放權, 讓用戶真正的參與進來, 增強獲得感, 有 娛樂 性趣味性,有權力主張空間,而不是一味的設定限制來約束甚至禁止用戶的行為。在早期的平台應用當中,用戶只有是否被選擇權,而沒有實現自己價值或個人主張的機會,在這一點上, 國富興泰數字平台 是足可以從個人商業慾望,自我主張展現才華,兌現個人經濟價值和創造 社會 價值,這是去中心化的開始。去中心化用於商業創業的浪潮必將愈演愈烈。

然而去中心化並非絕對自由,並非摒棄中心,相反,是由每個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任何人可以是節點,同理, 任何人可以是臨時中心。 就像某網路,人人可以編輯,也就給了網民展現創造力的舞台,進而縮小信息差,以後某些平台和商家打信息差來賺快錢的道路將越走越窄。

故而不同於其他傳統電商平台,國富興泰致力於以 「去中心化,0投入利他時代」 為契機,打造國富興泰跨境新零售交易服務平台;建設國富興泰新零售商業生態供應鏈循環系統,為中青年、大學生、白領、工人、教職工等群體提供兼、專職,人人創業創收服務,助力全民體驗式納稅,促進家庭副業收入增長;平台去除中間環節,實現產銷兩端無縫對接服務,直接讓利於消費者、創客、合夥人或兼職創業者,共同推動平台和新業態發展;建設工業企業或供應端、消費端、或創客、 社會 多方共贏的生態商業系統,有利於促進 社會 發展,提高百姓生活質量。

在國富興泰數字平台,每一位用戶都是平台的 創客, 也就是模式的中心,用戶不再被各種繁復的規則束縛,更不用擔心被打信息差,收入交易 全透明, 通過分享就可以邀請好友成為創客,好友在消費時可享受優惠,且為用戶自身帶來收益。不僅用戶享受這種待遇,廣大商家企業家朋友們也可以成為創客,可以從 傳統商家思維轉型升級 為平台思維,從而享受分享賺錢,從商家服務商家,商家服務個人,帶來發展便利與經濟增長,如此一來,店鋪得到了流量光顧,顧客得到了額外收入,既助力了實體店鋪數字化轉型升級,又拉動了線下消費,可謂是二者得兼。

⑸ 互聯網中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最近「區塊鏈」的熱度,一直高漲,可能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的瘋狂,會落到區塊鏈,有點像VR元年的時候,創業者都蜂擁而至,某種程度上,可能和那本書的名言有關:站在風口上 豬也能飛起來!但小米這「豬」,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產品。

本文主要解讀一個創業者過渡解讀和放大的詞「去中心化」。

往往創業者或者某些執迷於創業的人,在公開場合中,說產品的時候會說,我們的產品是「去中心化」的。

對於事情,對於所謂的不明覺厲,人們是盲目的,那麼「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中心化」。

1、互聯網是信息傳遞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發布,參與者往往沒有話語權,這里的話語權就是引導輿論導向級別的話語權;

2、去中心化就是參與者可以有話語權,並且可以發聲,可以自由傳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匱乏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的用戶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規范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用戶群的上升,具備了構建去中心化的條件,同時用戶對於信息需求擴大。

⑹ 去中心化電商真的離得開流量嗎

去中心化電商當然離不開流量,不然去哪兒賺錢

去中心化可以,卻不能去流量,而是把巨頭中間平台的流量,集中到自己的領地。這樣省去了中間「攤位費」


中小賣家在大型電商平台上已經難以獲得發展的機會,刷排名,刷評論,刷銷量讓初出茅廬的中小賣家痛苦不堪,隨著人們購物習慣和行為的改變,這些賣家可以利用「去中心化」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圖片來源於google圖片搜索)


但如何宣傳自己的小店又是一個問題,沒有大平台「做媒」真的能撐起一片天地么?其最主要的一個問題,還是流量。怎麼能讓客戶與小店產生聯系?怎麼宣傳自己店中的產品?這種宣傳,自己帶流量的方式或許會比「攤位費」消耗更多的宣傳資金。


或許通過微信文章轉發等宣傳方式的情況下也能引用一些流量,但將商品需求直接連接到店鋪商品的便捷卻無法獲得。最終,沒有流量的支持,小商店也很難保障銷量。


去中心化是否是個偽命題?

目前來看還不敢下斷言,但中心化是為了解決「零散」的痛點,現在又來說「零散」來解決中心化的痛點。「中心化」固然有其痛點,比如:



  • 越來越高的流量成本;
  • 越來越低的低轉化率;
  • 排名規則作弊(淘寶刷單、SEO作弊);
  • 偽劣產品充斥市場;
  • 價格鬥獸場。

但其解決方式並不一定要「回歸其原始狀態」,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何解決這些痛點,還需要各位發揮聰明才智,發現其中的商機。

⑺ 「去中心化」是什麼為什麼會成為新的商業趨勢

去中心化商業時代已經悄然來臨,顯然這又會帶來在線市場的一大波紅利,但與以往那些轟轟烈烈地商業模式不同的是,這次它來得悄無聲息。

「去中心化」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早在很多年前Web2.0這個概念剛剛興起前就有了很多信奉者與實踐者。印象最深的是之前PC時代紅極一時的豆瓣網。但隨著豆瓣的落寞,「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彷彿被收藏在時代的角落中。直到張小龍帶著他的微信站在公眾面前,將「去中心化」作為他最核心的產品理念之一再一次推向外界。最近一次這幾個字再次被提起,則是在馬化騰的一次重要演講中,他透露騰訊將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以幫助商家從「二選一」的困境中走出來。

可以這樣講,馬化騰的這次演講標志著「去中心化」終於花熟蒂落—— 從互聯理想主義這顆參天大樹上結果,並從高空落到了硝煙四起的現實商業世界中。 而承載它的沃土顯然是以微信為基礎,以連接為核心價值的騰訊大生態。這顆早已膨脹欲裂的果實在落地的同時向外噴灑出的種子得以讓每一個尋求價值突破的商家得以從中獲得新的商業紅利。這些種子就是微信孕育已久的小程序。

從理想到現實,「去中心化」走過了十餘年的光景。在這十餘年中,中國的互聯網完成了兩次重大進化——
1. 智能手機成為大多數人身體的一部分,讓每個人擁有了與他人連接的物理介面與交換信息的能力。
2. 我們獨特的文化讓微信能夠把握機會成為占據人們每日在線時間50%左右的超級應用。換句話說,我們一起組成了「微信」,把彼此拉進了微信時代。

這兩次重大進化,讓我們比其他國家更快地進入「去中心化」發展的快車道中。曾經互聯構建者的終極理想正在變成現實,現實世界中的商業規則也因此發生改變。

這次,它真正開始改變傳統價值創造與傳遞的成本模式。

對於一些朋友來說,上面的內容可能講得有些抽象,下面我會努力用簡單清晰的方式來試圖讓大家明白什麼是「去中心化」以及它對於眼下商業時代的重要意義。

如果你玩過網路游戲,那麼你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就會更加容易。在游戲中我們一般都會擁有兩種視角模式:可以縱覽全局的「上帝視角」以及以我們自己為中心的「第一人稱視角」。

正如我們在玩游戲時的體驗一樣,我們更容易藉助「上帝視角」在眾多的選擇中尋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捷徑。所以在「上帝視角」的設計思維下,往往大家都會認為存在著一個大多數人都期待獲得的最佳路徑和最優入口。 這個設計者規劃好的,人人必經的「最優入口」往往會成為某個網站或服務的流量中心 。

比如手機淘寶的首頁和某個論壇的手機版:

很重要的一點,藉助上面的這個論壇的例子,你應該明白的是,並不能簡單地說做個社區,或者只要內容來自用戶就是「去中心化」。因為不管內容來自於誰,你依然需要按照規劃好的路徑來創造和獲取信息。道路不會因你而變,該交的「過路費」還得交。

就像下圖這樣,「地圖」清晰而穩定:

通常理解下的「中心」實際上指的就是在「上地視角」這樣的思維模式下,設計出的用戶必經的路口,即「流量分發中心」。 內容是否來自用戶只是附加結果,不要受此干擾。

有了這個基本認識,我們再看「去中心化」就更加容易。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則是指在似於游戲中的「第一人稱視角」這樣的模式下,將設計焦點放在當前單個用戶身上,伴隨用戶的使用而提供服務的設計模式。

比如下面這兩個例子:

當我們沉浸在「第一人稱視角」中的時候大腦的工作負擔是最輕的,因為大多數都是應激反應,而非理性與邏輯的判斷。所以設計者往往會根據我們「行進」的情況,讓我們需要的工具與服務出現在我們的周圍。這種「唾手可得」的感覺可以讓我們在第一人稱視角中獲得現實世界中難以獲得的掌控感。

在「第一人稱視角」中,每個用戶的所見所得都是千差萬別的。甚至不僅僅因人而異,還會因時間、地點等眾多個性因素而異。當然,與游戲這種極度突出沉浸式體驗不同的是,大家都會期待以最小的成本方式最快地到達自己的目的地,越過所有第三方直接與市場對話。

下面這張圖基本能表達去中心化的這樣一種狀態:

所以聰明的你很可能會說, 這不應該叫「去中心化」,應該叫「多中心化」才對 。如果你能這么想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開始真正在理解「去中心化」的本質。人們之所以更習慣稱之為「去中心化」,只是在通過對比過往的模式進行描述而已。

去中心化的核心價值在於能夠有效地將平台日積月累、不斷攀升的運營成本有效地分攤到個人身上。

我沒有用「網路圖」去表達,是因為我覺得它不足以體現出第一視角下「身邊」的感覺。「網」本身也是需要有連接成本的,但「去中心化」則體現的是對信息中介成本極其強大的削減能力。借上面的圖中,來看下「去中心化」表現出的幾個特殊之處:
1. 品牌與用戶都是主體,擁有平等的位置,都可以自成中心。
2. 主體之間都是伴隨狀態,所以彼此之間首先兌現的是時間的價值。
3. 主體之間的推薦構成了信息傳播的基本方式。

所以:
1. 品牌的擬人化運營越來越受歡迎;
2. 用品牌標簽構建出的用戶畫像穩定性更高(因為有時間參數);
3. 用戶群化趨勢成必然,微信群通過流動性保護和加劇了這樣的趨勢;
4. 傳統大品牌通過將自身拆分為用戶某一方面服務的子品牌,構建子品牌矩陣更容易見到效果。這點是與傳統路邊廣告牌那種把自己形象搞大的方式截然相反。
5. 推廣費直接花在用戶身上,而非平台。
6. ...... 

當然還有很多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你能夠將這幅圖印在腦海里,那麼相信你會收獲屬於你自己的「去中心化」最優策略。

這里首先說明一下,我並不是指未來所有的服務都要按照「去中心化」的模式去走,而是希望你能夠通過下面的文字了解傳統「上帝視角」這種設計模式在發展中產生的弊端,以此加深對「去中心化」的理解,最終能夠結合自己的業務實際的情況來進行策略上的判斷。畢竟,完全的「去中心化」的平台是不存在的。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一切都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越是競爭激烈的領域越是如此。「去中心化」形成的過程也同樣如此,一步步地讓越來越多的互聯從業者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心思, 從簡單地設計「網站信息地圖」到努力抽象並勾勒出最接近真相的「用戶心智地圖」。

如果某個在線市場的競爭越激烈,就意味著這個市場中的信息提供者就越多,信息容量就越大,對於用戶而言挑選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越高。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時,給所有人提供一個一樣的推薦列表就夠了,比如雅虎。不過後來還是被Google用一個搜素框趕下神壇。因為Google讓每個人都能在「第一人稱視角」下更有效地直達自己的目標。

同樣的事情也正發生在淘寶、天貓這樣的電商平台上。前幾年電商的高速發展讓平台篩選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分攤到商家頭上就是居高不下的推廣成本。這樣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電商平台紛紛推出自己的購物節,因空間位置不夠用了,就得從時間上找位置。但問題又來了,購物節這樣的時間窗口雖然帶來的額外的關注度與流量,但依然受困與現有電商導流模式,給平台帶來更大的分發壓力,商家也要想辦法及時消化分攤到自己頭上的高價流量成本。

來自傳統平台官方的「造地」的速度越來越趕不上商家增長的速度。傳統模式下的「流量中心」不夠用了,「過路費」高到讓商家賺不到錢。

所以,單純地開個網店就能創富的時代很快就成為過去。現在則更多是在線下商業保本的基礎上藉助線上來整合供應鏈與物流通道來提升庫存周轉率,或者乾脆明確地將線上投入作為擴展新客的市場推廣費,然後再引導成線下老客戶提升附加值。

當今天貓與京東之間的競爭對商家造成的「二選一」困境,背後就是這個原因。馬雲所說的「傳統電商已死」背後的原因也是這意思。

記住,「去中心化」的本質並不是說消滅中心,而是從用戶的「第一人稱視角」這個設計思路出發,形成多中心的局面。眼下,我們要做的是把腦海中的傳統地圖更新為用戶的心智地圖,為自己的產品服務尋找出「陪伴」的價值。

每個人都希望成為新世界中的超人,而不僅僅是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平凡的倒影。

成就個體,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服務成為用戶「超級裝備包」中的常駐成員。所以下一步,你需要用「去中心化」的思維去打造一款你自己的小程序。

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里與你分享關於打造小程序的內容。

⑻ 頭文字「D」,去中心化發展迎來熱潮

監管升級,中心化交易所用實際行動破滅了交易者的一絲幻想。關閉通道,限時提幣,交易所與用戶在做告別。去中心化平台或成為新的選擇:去中心化平台,不儲存用戶的幣,也不需要用戶充值代幣到平台。商家出售U或者其他幣之前,只需要把資產劃轉到鏈上的智能合約賬戶,由智能合約賬戶託管,當商家確認收款放幣後,智能合約會自動把幣轉賬到買家的智能合約賬戶,資金的劃轉是點對點的。

什麼是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種現象或結構,其只能出現在擁有眾多用戶或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用戶都可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 通俗地講,就是每個人都是中心,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並影響其他節點,這種扁平化、開源化、平等化的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同理,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點對點鏈上資產的交互,交互時不需要第三方的參與。

DEFI

伴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經過金融機構等中介的金融服務開始迅速擴大。這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機制,DEFI的去中心化屬性,低成本直接聯系用戶,節省手續費,使其迅速發展。DEFI可以365天24小時隨時達成交易,高效性也是其快速發展的一個因素。發展過快,總會涌現很多不確定性問題。

DEFI非法交易橫行。2021年8月,提供交易平台的PolyNetwork有將近700億日元的虛擬貨幣流出。由於身份驗證不嚴謹,成了販毒集團等洗錢的溫床。

7月,DEFI開發非盈利財團「MakerDAO」的創始人宣布解散該組織。2021年10月,借貸平台Compound的一次更新引入了一個錯誤,錯將價值9000萬美元的獎勵分配了出去。該平台的創始人在推特上表示,「沒有行政控制或社區工具能夠禁用獎勵的分配」。在傳統金融中,錯誤的轉賬會在法庭上受到挑戰。

因為治理的需要使得某種程度的中心化在所難免,而系統的結構性因素會導致權力的集中。

DEX

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它不將用戶資金和個人數據存儲在伺服器上,DEX也是DEFI項目中規模最大的項目類別,在交易中支持匿名,無需第三方項目方干預資金用戶擔心自己的資金被盜或者是擔心交易所跑路,在交易過程中缺乏信任,DEX的存在,給用戶得到一些保障,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盤點頭部去中心化平台:

Uniswap

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DEX,允許用戶互換ERC-20代幣。

dYdX

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同時也是一個去中心化數字貨幣衍生品交易服務平台,成立於2017年,曾獲矽谷頂級風投a16z、Polychain、1confirmation以及Coinbase等公司投資。

SushiSwap

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DEFI平台,允許用戶直接交換代幣。平台原生代幣SUSHI的持有者可以提出對其運作方式的更改,對其他用戶提交的提案進行投票。

1inch

作為 DEX 聚合器,1inch從許多不同的 DEX 中提取流動性,以在大訂單上提供有限的滑點。這允許以對交易者有利的方式提取資金,最終為他們的訂單提供最優惠的價格。

去中心化OTC(DOTC)

中心化交易所的出入金問題一直深深困擾著用戶,在中心化服務中,使用者將自己的資金存放交易所,當交易所伺服器出現問題,用戶的資金存取將會出現問題。更惡劣的是。交易所跑路或者被攻擊,將會給客戶帶去大量資金損失。去中心化平台正是在這一背景中產生的,但是去中心化平台在獲取利益之後,是否還能堅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特性讓用戶得到了不錯的體驗,但是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相比,項目方的利益下降,當項目方為了利益,使用中心化的伺服器干預去中心化服務,其本身的去中心化性質是否會本質性的改變。去中心化otc是當下去中心化平台目前發展的趨勢所在,隨著各個平台相繼推出去中心化的otc服務,去中心化OTC得到了大量發展。去中心化OTC:

Gazotc

GAZOTC利用在BSC上的網路執行的高效性,採取Dapp智能合約運行,用戶與用戶之間採取點對點對應的交易方式,打破傳統CEX的壁壘。GAZOTC在整個安全方面涵蓋了防黑錢機制,防凍卡機制以及仲裁委員會機制下保證交易的安全的進行。

1,訂單發布機制:

商家發布賣出訂單,需要先將資產充值到智能合約中;商家發布買入訂單,不需要先有資產;發布訂單時不凍結保證金,但用戶拍單時如果保證金不足會導致拍單失敗;沒有用戶拍單時,保證金和資產可自由撤回;用戶拍單時,對應的資產和保證金處於凍結狀態;商家可以修改訂單中數量和單價;商家可以讓發布的訂單處於休息狀態,這時用戶不能拍單。,

2,用戶拍單機制:

用戶拍單時是否需要繳納保證金以及比例,由商家發布訂單時自定義;

如果商家發布的是賣單,用戶拍單後收到的資產在智能合約中,用戶可以隨時提現;如果商家發布的是買單,用戶拍單前,需要先將資產充值到智能合約;用戶拍單後,雙方的資產和保證金被鎖定到合約中;

資產和保證金只能在交易雙方之間劃轉。撤單只能由付款方觸發,撤單時合約不收取手續費;放幣只能由收款方觸發,放幣時系統將扣除手續費;拍單後沒有付款或付款後沒有放幣,可以申述。

3,保證金機制:

商家保證金比例是一個全局參數,可以經社區投票調整;用戶保證金比例由商家設置;保證金在放幣最多3天之後釋放;最快立刻完成釋放雙方達成協議可以提前釋放保證金;保證金釋放之前,任何一方可以觸發暫停釋放;為防止惡意暫停,觸發暫停時,保證金需要在10%以上;暫停釋放後,交易雙方不能達成協議,可以申述。

4,仲裁員機制:

仲裁員需要先報名,並抵押不低於系統最低要求的保證金;仲裁保證金用平台幣GAZ;報名成功後,合約按順序返回編號,隨機挑選N位仲裁員參與仲裁;保證金不可以添加,一個地址只能同時擁有一個編號;

參與仲裁會釋放部分保證金,保證金也可以提現;參與第二輪仲裁會暫時凍結保證金直到仲裁結束;保證金低於最低要求後,系統收回該地址編號;空缺編號由該編號以後的第N位地址填補;如果N位以後對應的地址為空,則由最後一位地址來填補;如果有仲裁員作惡,社區可以提案罷免仲裁員資格。

5,資金凍結賠付機制:

如果賣出方的資金在保證金釋放後被凍結,可以申請保險池賠付;

保險池資金管理和賠付審核由仲裁委員負責,仲裁委員會由合格仲裁員組成;申請者必須在被凍結的交易之前將保險費質押到保險池;

同一筆被凍結資金,每個月可以申請一次賠付;賠付累計金額不大於最高賠付額;最高賠付額取以下三種情況的最小值

1)保險抵押額的50倍;

2)被凍結資金;

3)引發凍結的交易額;

保險池初始資金為總發行量的2%,當池內總資金低於總發行量的1%時,由交易手續費的余額在市場回購GAZ用於補充保證金;大於2%時,停止補充。

6,代幣回購與銷毀機制

GAZ的通縮目標是流通量達到2100萬。

1.NFT會員合成需要銷毀GAZ;

2.交易手續費除了返佣和回購GAZ補充保險池外,其餘用於回購銷毀;

3.獲得節點資格需要銷毀GAZ。

Gazotc的六大機制,解決了DOTC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磅礴發展的去中心化浪潮下,將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⑼ 去流量化什麼意思去中心化又是什麼意思希望通俗易懂

去流量化就是可以將所有的社會化資源聚合起來,一鍵分發資源。

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體系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能夠自由銜接,構成新的銜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構成非線性因果關系。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相等性的體系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

(9)流量去中心化的必然趨勢擴展閱讀:

相對於前期的互聯網(Web 1.0)年代,今天的網路(Web 2.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發生,而是由整體網民一起參加、權級相等的一起創造的成果。任何人,都能夠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一起生產信息。

跟著網路服務形狀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網路模型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成為可能。Web2.0鼓起後,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網路服務商所供給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參加者,均可提交內容,網民一起進行內容協同創造或奉獻。

⑽ 從去中心化,看個體崛起的時代

要理解「去中心化」,就一定要了解中心化的特點,以及去中心化的特點。

案例1:網紅經濟

網紅經濟,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相對於傳統的模式,流量集中在網路、阿里、騰訊等平台,網紅是自己聚集流量,不再需要掏錢打廣告來買流量。而且,通過與粉絲的互動,將流量導入到電商,就很容易賺錢。當然,粉絲流量變現不只電商這一條路子,還可以通過廣告等方式來實現。

案例2:羅爾捐款門事件

傳統模式下,如果出現羅爾女兒這樣的大病,家裡真的無力承擔,可能得通過新聞媒體、紅十字會等機構,尋求援助。

而現在,像微信公眾號、輕松籌等互聯網工具,已經能基於微信打通人與人的連接,募集到捐款。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是「紅十字會」,我們不必再依賴這些傳統的新聞媒體,不再必須依賴紅十字會。

當然,羅爾的家庭本身比一般人都要好,治病花費沒有那麼多,這種販賣同期心的事情,大家還是少干,免得引來千夫所指。

每個人的需求,都是千差萬別的,人們更希望符合自身需求的個性化服務。

而正是順應時代潮流,基於互聯網的充分鏈接,依託於各種形式的互聯網工具,個體開始快速崛起,來滿足這樣的服務升級。

過去,我也覺得,似乎互聯網沒有改變什麼。後面,我發現我錯了!

伴隨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分工的細化,個體只需要服務好一部分人,給一部分人帶去價值,就能過的很好了。傳統中心化的服務模式,將受到個體崛起的沖擊,個體崛起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傳統的模式

個體崛起之後的模式

對比來說,個人服務,更加精細化,服務獲取到的價值,也更高,無需扣除掉傳統模式下的公司或者中介服務成本,效率也更高。

同時,用戶也能獲得更高性價比的服務,買賣價值雙方,實現共贏。

想起最近的一個二手車廣告語

互聯網讓獲客成本的邊際效應降低到了極致,當人與人的連接足夠充分後,價值的獲取和傳遞,將不再是問題。

當下流行的自媒體、社群等,都是互聯網信息革命下,自然生長出來的、去中心化的產物。

熱點內容
區塊鏈社群管理公司 發布:2024-12-28 11:12:41 瀏覽:993
城市英雄app區塊鏈 發布:2024-12-28 11:12:34 瀏覽:607
xrp幣未來會趕上比特幣嗎 發布:2024-12-28 11:11:13 瀏覽:351
中信禮包合約怎麼取消 發布:2024-12-28 10:47:22 瀏覽:723
冷錢包交易 發布:2024-12-28 10:11:48 瀏覽:837
顯卡挖礦和螞蟻礦機 發布:2024-12-28 10:08:46 瀏覽:598
一鍵挖礦怎麼學 發布:2024-12-28 10:08:44 瀏覽:423
區塊鏈上智能交易貨幣類資產 發布:2024-12-28 10:00:47 瀏覽:461
幣圈做合約被騙 發布:2024-12-28 09:55:09 瀏覽:20
合約手機被偷了怎麼辦 發布:2024-12-28 09:55:07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