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算力
① 為什麼要選擇哇呼個性定製的華為雲伺服器
華為雲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推進實現「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l。華為雲作為底座,為華為全棧全場景AI戰略提供強大的算力平台和更易用的開發平台。
② 亂花漸欲迷人眼,AI如何才能真正落地
人工智慧歷史上經歷過數次沉浮,如今再次被引爆。
從政府、學術界、企業界、投資界到創業者們,無一不將人工智慧視為未來方向;而分析師和媒體從業者們的海量分析報道,更是讓人工智慧快速佔領了每一個普通人的視聽。
於是,正如歷史上每一個產業的興起,人工智慧在歌舞昇平的同時,也逐漸變得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人工智慧催生了大量新技術、新企業和新業態,為個人、企業、國家乃至全球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將驅動第四次技術革命,創造巨大的價值。
IDC預計,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到2020年將達到2758億人民幣,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50%。中國人工智慧技術支出將達到325億元,佔全球整體支出的12%。
從消極的一面來看,盡管人工智慧揭開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但也在不斷滋生著「泡沫」,吹捧有之,跟風有之,噱頭有之,近兩年,數十家中美AI創業企業密集倒閉,大量AI創業項目中途夭折,不免讓人感慨,人工智慧是否只是「看上去很美」?
那麼,人工智慧的未來到底會發展成怎樣?如何才能真正落地?如何才能實現規模商業化?盡管人工智慧的概念的提出已經有六十餘年,但理論、技術和應用、商業的結合並沒有太多前人的足跡。
故而,在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中,「拓荒者」和「領頭羊」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
「場景驅動」是AI落地關鍵
在人工智慧的諸多玩家中,阿里巴巴已經正在努力成為這一角色。對於AI的未來,阿里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以及與眾不同的AI發展路徑。
12月20日,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提出了「AI for Instries」(產業AI)的理念:人工智慧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應是「產業AI」。
胡曉明表示,「產業AI」的提出,是基於阿里巴巴對人工智慧的三個判斷:
「第一,必須要有場景驅動,我們在解決什麼問題,為這個社會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第二,在人工智慧背後是否是有足夠的數據來驅動AI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否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支撐我們的演算法、深度學習;只有三個場景同時具備的前提下,人工智慧才會有價值」。
阿里將「場景驅動」放在了首位,這正是阿里「產業AI」戰略的核心,也是阿里獨特的AI發展路徑,更是阿里能夠將AI實現落地的獨家秘笈。
和很多企業和機構的做法不同,阿里的AI旅程並不是從實驗室中的研究和討論開始,而是反其道行之,從基礎業務部門開始推動,讓AI從日常場景中「長出來」。
例如,手機淘寶中能夠讓用戶通過拍照的方式實現「以圖搜圖」的「拍立淘」功能,就是源於電商場景,之後通過解決一個個的技術問題,最終形成成熟的AI解決方案。
電商平台為阿里提供了AI生長的優良土壤。大量消費者普遍的、或者個性化的需求造就了不同的應用場景;海量數據為AI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阿里雲強大的計算能力則成為了AI實現的加速器。三要素齊備,阿里得以讓人工智慧快速發揮出價值。
事實證明,阿里選擇的這條「自下而上」、「從場景中來」、「再到場景中去」的產業AI路徑方向正確,並行之有效,推動了AI技術在行業應用場景中的真正落地。
「雙11」當天,機器人客服「阿里小蜜」承擔了95%的客服咨詢;機器智能推薦系統生成了超過567億個專屬貨架;AI設計師「魯班」在雙11期間設計了4.1億張商品海報;而阿里華北數據中心運維機器人接替了運維人員30%的重復性工作。
不僅在零售領域,阿里「產業AI」布局已經覆蓋城市、金融、司法、農業、教育、航空、工業、安全、環境、醫療十大垂直領域,並已相繼開花結果,目標以AI技術對垂直產業進行全局重塑。
例如,在金融領域,阿里通過雲計算和智能演算法,將南京銀行申請貸款過程中的人工視頻驗證減少54%;在工業領域,阿里雲ET工業大腦幫助天合光能將電池A品率提升7%;在智慧城市領域,阿里雲ET城市大腦在杭州接管了128個路口的紅綠燈,通過對視頻等數據的全量分析來優化道路運營速度和效率,在試點區域的道路上通行時間減少了15.3%。
在胡曉明看來,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也不例外。未來AI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正的產業革命。
通過「產業AI」布局,阿里正在這條「產業與AI深度結合」的路上漸行漸遠。
「ET大腦」讓行業共享AI紅利
一年前,阿里雲發布了人工智慧ET,全面整合了阿里巴巴的語音、圖像、人臉、自然語言理解等能力。在12月20日的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正式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將ET從單點的技能升級為具備全局智能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
ET大腦LOGO
據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介紹,ET大腦的核心能力是「量子拓撲」,其誕生主線要追溯到1905年愛因斯坦發布的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從一個巨大的網路上,怎麼樣從這些傳播的表象上找到它最核心的路徑?而這一點恰恰是ET大腦最核心的一個能力,也是與眾不同的能力。」
閔萬里表示,相較於其他AI產品,阿里雲ET大腦將AI技術、雲計算大數據能力與垂直領域行業知識相結合,基於類腦神經元網路物理架構及模糊認知反演理論,實現從單點智能到多體智能的技術跨越,打造出具備多維感知、全局洞察、實時決策、持續進化等類腦認知能力的超級智能體。
ET大腦的發布,意味著阿里雲的AI能力已經從單點技術進化到面向垂直行業的全局能力,在過去的一年中,ET大腦在城市、工業、醫療等領域獲得大量實踐,量變引發質變,進而能夠升級為各行業的「大腦」。閔萬里表示,ET大腦將被設定為一個開放的生態,讓創業公司、開發者和行業公司一起來分享技術的紅利。
除了ET大腦,阿里雲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還發布了ET航空大腦,用運籌優化、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方法分配停機位,預計每天調度1700架次航班,幫助乘客節省5000個小時,大大提高航班中轉效率,從而降低延誤率。
據閔萬里介紹,為機場提供停機位的智能調度只是ET航空大腦的功能之一,航空大腦還希望深入航空的其他場景。此前,阿里雲天池平台曾聯合廈門航空、白雲機場啟動智慧航空AI大賽,向全球工程師發出邀請,用智能演算法解決航空場景下的問題。未來,ET航空大腦將繼續為航班智能恢復、機場地勤人員調度、航空公司航線規劃等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打造智慧航空。
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還宣布推出具備智能風控、千人千面、關系網路、智能客服等能力的智能決策金融方案——ET金融大腦。
據阿里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徐敏介紹,ET金融大腦可輔助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實現對貸款、徵信、保險等業務的智能決策及風控監管,可大幅降低資損率,提高信用卡等預測准確率,促進金融機構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普惠金融方面的探索。
如今,ET金融大腦已經在南京銀行、浙商銀行、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得到應用,在智能風控、「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務、開拓「新金融」商業模式中大顯身手。
推落地促生態,讓AI「普惠」大眾
從《終結者》、《黑客帝國》到《西部世界》,人類表達了對於人工智慧的隱憂,未來,人工智慧是否將代替人類?MIT人類動力學實驗室主任、《智慧社會》的作者Alex Pentland曾經指出,其實我們要憂慮的並非是全球化人工智慧本身,而是它的幕後操縱者。
人工智慧是人類創造的工具。如今,業界更樂於將人工智慧定位於「增強智能」,其目標不是為了代替人類,而是增強人類的能力,為人類生產生活服務。故而,人工智慧不應被封閉在實驗室之中,而是要與人類生產生活緊密結合,普惠大眾。
阿里所提倡的「產業AI」,正是一種將其AI能力開放,普惠大眾的做法。阿里AI能力相繼在城市、工業、汽車、零售、金融、家居、航空等領域落地,在破解行業難題的同時,也切實為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改變,讓消費者切實能夠從AI中獲益。
阿里也正在通過開放合作,讓AI能力惠及更多的行業和消費者。
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和中國電信在安全領域展開合作,雙方將於明年共同推出定製化DDoS防護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普惠安全;新華書店攜手阿里雲,布局智慧書店,在消費側與顧客建立緊密連接,打造全新的「悅讀生活」理念,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同時,阿里雲同隆平高科、中信雲宣布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將ET大腦推進到農業領域,主要用於篩選育種、基建數據化、農事管理、基地選址及農作物生產預測。阿里雲與寶馬中國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將基於物聯網,為寶馬車主提供從家到車的一站式無縫連接的遠程服務,實現查詢汽車實時狀態以及遠程式控制制車輛的智能生活。
除了將AI技術和行業深入結合,普惠大眾,阿里還在積極參與人工智慧生態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推動人工智慧在中國的加速落地。
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聯合掌通家園、貝聊、智慧樹、小蟻科技、得圖等廠商發布了「AI視覺守護聯盟」,希望將人工智慧、視頻技術和工業、農業、教育等行業深度結合。
阿里雲深度融入了國家大數據戰略,包括深度參與兩個由政府發起的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阿里雲「天池」大數據平台已經聚集了超過11萬名開發者;阿里亦已和307所中國大學開啟了普惠計劃,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帶進高校,培養人才。
綜上,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和落地,既需要「拓荒者」和「領頭羊」,也需要整個生態的繁榮和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阿里及其所布局的「產業AI」,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③ 雲計算未來的發展前途及方向
企業上雲的速度在加快,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三星,蘋果,都是大企業,真正優秀的大企業是不會掉隊的,他們資源整合的能力,以及對市場的把我,研發的積累,都是中小企業很難比得過的。如今銀行,能源企業,大型車企,都在上雲,他們也是要為自己打造一個能提高自身運作效率的系統。
數據安全性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說到數據安全,就必須得說說公有雲和私有雲。所謂公有雲,就是你所使用的IT資源全部都是各家廠商提供的,而私有雲,就是專門為你的公司,打造一套雲解決方案,包括三層的所有架構。
而混合雲,就是指一部分在公有雲上,一部分在私有雲上。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會使用公有雲,大企業的某一些業務也會跑在公有雲上,那你既然業務,數據都在用雲廠商的資源,當然會擔心數據是否會泄露的問題。一旦數據泄露,那麼產生的就是巨大的影響,所以數據安全是現在所有雲廠商都很在意的點。
④ 智能金融的內容是什麼
1、什麼是智能金融?
智能金融尚無統一定義。《報告》提出,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慧技術與金融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是用機器替代和超越人類部分經營管理經驗與能力的金融模式變革。
2、智能金融和金融科技有什麼區別?
《報告》提出,智能金融與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智能金融的發展基礎是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為智能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的保障。
智能金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高級形態,是在數字化基礎上的升級與轉型,代表著未來發展趨勢,已成為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智能金融更具革命性的優勢在於對金融生產效率的根本顛覆。智能金融替代甚至超越人類行為和智力,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各類金融需求,推動我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3、為什麼要專門研究智能金融?
把智能金融從金融科技中單列出來編制專門的發展報告,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
一方面,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我國的一項重要戰略,當前各國在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已展開激烈競爭。而金融與人工智慧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是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發展智能金融有利於我國搶抓人工智慧發展機遇,佔領技術制高點,特別是金融業的特殊性,勢必對人工智慧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可以推動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與升級,提高技術轉化效率。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為未來金融業發展提供無限可能,是對現有金融科技應用的進化與升級,對金融業發展將會產生顛覆性變革。專門研究智能金融有利於跟蹤世界人工智慧技術與金融業融合的應用開發,有利於加強金融行業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極大地提高金融機構識別和防控風險的能力和效率,推動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的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加快建設我國現代化金融體系,增強金融國際競爭力,助力由金融大國到金融強國的轉變。
4、智能金融現在有哪些應用場景?
《報告》提到,目前智能金融的應用主要包括前中後台三大方面。
第一,智能身份識別已廣泛用於個人身份驗證。以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為代表的主流智能身份識別技術已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在遠程核驗、人臉支付、智慧網點和運營安全方面應用廣泛。
第二,智能營銷降低營銷成本、改善服務效能。智能營銷正在經歷從人機分工向人機協同方式的轉變,未來的智能營銷將變成跨領域、融合的人機合作工作方式,進一步改善金融服務的效能。
第三,智能客服能節省客服資源和提升服務效率。智能客服不僅提供自動化問題應答,而且對接前端各個渠道,提供統一的智能化客服能力,並持續改進和沉澱,提供全天候精準的服務,提升服務效率。
第四,智能投顧已有試點,全面推廣有待繼續探索。智能投顧在國內外已有諸多應用案例,但我國因為缺乏明確的業務模式、服務定位仍不明確,全面推廣仍有待繼續探索發展。
第五,智能投資初具盈利能力,發展潛力巨大。一些公司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不斷優化演算法、增強算力、實現更加精準的投資預測,提高收益、降低尾部風險。通過組合優化,在實盤中取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未來智能投資的發展潛力巨大。
第六,智能信用評估提升小微信貸服務能力。智能信用評估具有線上實時運行、系統自動判斷、審核周期短的優勢,為小微信貸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務模式。在一些互聯網銀行中應用廣泛。
第七,智能風控實現金融機構風控業務轉型。智能風控為金融行業提供了一種基於線上業務的新型風控模式,但目前只有少部分有能力的金融機構運用,有待繼續試點和推廣。
第八,智能運營管理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智能運營管理將業務運營逐漸從分散走向集中、從自動化走向智能化。從而提升業務運營效率,減少業務辦理差錯,降低管理成本。智能運營成為各家金融機構開展智能金融的優先考慮和使用的場景。
第九,智能平台賦能金融機構提升服務、改造流程、轉型升級。智能平台建設是金融機構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持續為上層應用提供豐富、多維度的智能服務,構建完整的服務生態圈。
綜上所述,智能金融目前整體仍處於「淺應用」的初級發展階段,主要是對流程性、重復性的任務實施智能化改造。
《報告》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正處在從金融業務外圍向核心滲透的過渡階段,發展潛力巨大。
5、在智能金融應用場景中,「演算法黑箱」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如何避免?
肖鋼認為,人工智慧有一個問題是演算法的可解釋性比較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著手:
第一,要讓演算法可解釋。現在人工智慧科學家正在攻克模型演算法的黑箱問題,期待著不久的將來在技術上有所攻破。
第二,可以採取分層管理。例如,根據是否對金融消費者產生傷害的程度進行分類管理,有的可以不解釋,有的只是解釋模型怎樣運行的,有的要解釋結果及其原因,有的需要進一步解釋模型背後的邏輯和運作原理。當然,如果最後還是無法解釋,投資者和消費者也不相信,監管部門就不準在金融領域使用。
因此,如果人工智慧運用到金融行業,未必需要解釋所有的模型,可以對模型進行分層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第三,分清楚責任。無論是否使用人工智慧,金融機構銷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賣者盡責義務沒有減弱。機構需要了解自己的客戶,把恰當的產品賣給恰當的人。責任不會因為是否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而有所改變。
6、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切。智能金融時代,如何構建起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報告》中提到,個人數據的問題目前缺乏法律規定,確實需要立法。肖鋼認為,數據很重要,尤其在人工智慧時代,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這與原來的工業革命時期不同。工業革命建立在物理資本上,而人工智慧則是建立在信息資本和數據資本上。因此,誰控制了數據,誰就壟斷了權力。
肖鋼認為,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領域有很多問題待明確,例如哪些數據能搜集、數據的權屬是誰的、如何建立個人信息權的體系等,這些都是新的課題。
保護個人數據隱私,肖鋼從以下方面提出建議:
第一,需要補短板,抓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並逐步加以完善。
第二,要防止數據壟斷。鑒於大型科技公司的技術優勢與數據獲取能力,存在贏者通吃的效應,要求大公司開放數據,讓中小科技公司也要利用其數據開發業務,維護公平競爭環境。
第三,要進行綜合治理。數據隱私保護不僅是金融監管的事情,還涉及到政府部門、IT公司、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和個人,是全社會的事情,所以要形成各方參與,協同治理的體系。
第四,需要發展新技術,以解決技術帶來的問題。「聯邦學習」的技術就是一個方法,既保護了數據安全,同時又可以共享數據建模。
⑤ 上大學要買電腦,我想買台惠普可是我爸說惠普不好想讓我買華為。這兩個筆記本哪個更好一點
只有相對合理的機型與相對合理的價位,沒有絕對優秀的品牌,『唯品牌論』是購機的大忌,『愛屋及烏』是廠家拿捏的最好的『消費者弱點』,這一點適用於所有電子產品。
舉幾個例子。
【1】深圳某通信企業,通信行業可以說全球領先,旗下的旗艦手機也很能打。老百姓覺得這個品牌非常厲害,還是國產標桿,當成 希望來吹捧。可是底層的老百姓沒有那麼多錢啊,他以為這家廠的旗艦型號和入門型號一樣的好,於是買了這家的入門型號手機。然而這家的入門型號手機,沒有Type-C介面,5GHz頻段WiFi缺失,不支持MU-MIMO,屏幕採用1280×720解析度的低配面板,快閃記憶體顆粒則是讀寫速度很一般的EMMC5.1。至於這家廠引以為傲的攝影功能,也僅限旗艦機型,這些入門機型是沒資格搭載旗艦鏡頭元件的。
【2】北京某通信企業,廣泛使用美國高通公司的驍龍SOC,誕生之初僅憑一己之力靠著優秀的深度改進型Android UI、薄利多銷和飢餓營銷,把傳統通信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斯達康直接逼死,三星更是被錘的大量丟失市場份額。這家的手機好么?不比上邊那家深圳廠差。後來這家廠開始什麼都做了,包括筆記本和電視。他們家的手機用戶有人就開始尋思了,【手機做的這么OK,其他的一定不差】。事實完全相反,這家的筆記本比起惠普、msi微星等傳統老廠,配置一般,散熱稀爛,模具割手;旗下電視的高端型號比起索尼中高端,只能說兩家廠的技術積淀不在一個量級,沒有任何可比性。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家廠的幾款電池和充電器還是做的很好的。
【3】某老牌台灣主板廠,早年間以主板BIOS易用性、優質用料以及首先成立面向專業玩家的產品線享譽全球。這家廠在業內也算是第一梯隊標准制定者,口碑打出去了,消費者就開始想,這家做主板這么厲害,那顯卡、路由器和筆記本電腦也一定很厲害。但是和開頭提到的深圳廠目標客戶一樣,普通消費者是沒什麼錢的,單純信任品牌。理所應當的,這些消費者就掉進這家台灣廠的陷阱里了。事實證明,這家台灣廠現階段的主板值得買的型號不超過20個,路由器低於799的都很一般,顯卡更是拉胯,定價1萬2的RTX2080Ti,實際體驗不如隔壁8000+的同款晶元顯卡。至於筆記本?比主板更慘,值得購買的型號不超過10個。另外,這家廠的實體店銷售員最喜歡的話術之一就是【我們家主板全球出貨量第一,筆記本主板也是質量最好的】。
事實上,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存在【比爛】的現象。不是某家產品做的好,只能說同行襯托的好。
回到題主的問題。
學生的電腦需求有很多種,有文史類專業只需要文本編輯,有機械類專業需要2D甚至3D繪圖,有生化類專業需要對CPU算力要求極高的分子構型模擬,有傳媒類專業需要同時依賴CPU與GPU算力的媒體創作、渲染。可以說一千種學生有一千種電腦需求,不同需求對性能的需求各不相同,你知道你是哪一種學生么?要知道有些學生的需求以上三家廠的筆記本都搞不定,需要台式機才能解決。
所以,比起糾結品牌的好壞,不如先明確一下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非要得到一個結果,那隻能說戴爾近一年內沒有產品力足夠好的機型,全系不推薦;華為主攻輕薄本,有性能需求的看都不用看,對性能要求不高的請避開所有MateBook D、不要去華為線下授權店買任何華為的電腦;惠普只需要避開坑貨機型就好,戰66和暗影精靈等多數機型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