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文化帝國主義和去中心化

文化帝國主義和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1-03-27 17:32:11

❶ 文化帝國主義johntomlinson

與經濟\軍事等帝國主義相類似,就是通過文化的輸出,使自己的文化在輸入地佔據主導地位,而當地的文化被迫逐漸消失.聖誕節的流行和春節的衰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❷ 有多少人對文化帝國主義進行過定義

這個不好統計,估計也是國外的學者對它進行過定義,就象你說的Herbert
Schiller,他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位而已,以下是有關文化帝國主義的一些分類介紹,也許對你有用

文化帝國主義有兩個主要的目標:一個是經濟的,另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場,政治上則是要通過改造大眾意識來建立霸權。娛樂商品的出口是資本積累最重要的來源之一,也是替代製造業出口在世界范圍內獲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國主義在於將人們從其文化之根和團結傳統中離間出來,並代之以新聞媒介製造出來的,隨著一場場宣傳攻勢變幻的「需求」。在政治上的效果則是把人們從其傳統的階級和社會的圈子中分化出來,並使得人和人之間產生隔閡。

文化帝國主義強調分裂工人階級:鼓勵有固定職位的工人與臨時工分離,臨時工與失業人員分離,失業人員彼此在「地下經濟」的層面上分離。文化帝國主義還鼓勵工人將自己歸屬於一個階層,這些階層是以生活方式、種族和性別這樣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別來劃分以區別於比自己身份更低的人,而不考慮那些將他們和騎在他們頭上的人分開的巨大的不平等。

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目標是對青年進行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剝削。帝國主義的娛樂和廣告以那些最容易受美國商業宣傳的青年為獵獲物。其訊號是簡單而直接的:現代性[MODERNITY]是和消費美國宣傳媒介產品聯系在一起的。青年人代表了美國文化出口主要市場。他們最容易接受消費主義和個人中心主義宣傳。大眾傳媒以盜用左派的語言和將不滿情形引向奢侈性消費來操縱青少年的反叛行為。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之所以將注意力集中在青年身上,不僅因為他們是一個市場,而且有政治上的原因。這就為了消除這樣的一種政治威脅:即個人的反叛有可能變成反抗經濟和文化形式的控制的政治革命。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進步運動遇到了一種反論:當第三世界的大多數人民承受不斷惡化的生活水平,不斷增長的社會和個人的不安全感和不斷減少的公共設施(另一方面是少數富人空前的富足),對這種情況的主觀反映卻只是零散的反抗,持續但只是局部的行動,或者即使是大規模的卻又是短暫的抗議,一句話,在不斷增長的不平等和社會、經濟現狀與微弱革命性的或寂靜的主觀反映之間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距。第三世界正在成熟的「客觀條件」還沒有足以轉變國家和社會的主觀力量來伴隨。顯然,在社會經濟倒退和社會政治轉變方面之間並無「自發」的關系。(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式的)文化干涉(在最廣泛的意義上面而言包括意識形態、意識、社會行動)是將客觀條件轉變為有意識的政治干涉的關鍵環節。似乎有些荒謬的是,帝國主義的政策制定者們看來比他們的對手更懂得政治實踐的文化層面的重要性。

文化控制和全球化剝削

不能僅僅把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理解為一個進行控制和剝削的經濟和軍事系統,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文化控制是任何一個能延續的全球性剝削系統的不可分割的方面。

就第三世界而言,文化帝國主義可以這樣定義:西方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文化生活的系統的滲透和控制。已達到重塑被壓迫人民的價值觀、行為准則、制度和身份,使之服從帝國主義階級的利益。文化帝國主義既可以「傳統」的形式,又可以現代形式出現。過去幾個世紀中,教會、教育系統和公共當局在神或神權原則的名義下對原住民不斷灌輸順從和效忠思想。當這些傳統的文化帝國主義手段仍然有效之際,新的現代化的,基於現代體制的工具對帝國主義控制而言日益重要起來。如今,大眾媒介、曝光宣傳、廣告、世俗的表演家和知識分子起著主要作用。在今日的世界,好萊塢、有線新聞電視台和迪斯尼樂園要比梵蒂岡、聖經和政治人物的公眾演講要有影響的多。

文化滲透與政治、軍事控制和經濟剝削緊密相連。美國用來支持中美洲種族滅絕政府以保證自己經濟利益的軍事干涉,往往是伴隨有強烈的文化滲透。美國贊助基督教會侵入印第安人村莊,在印第安農民受害者中灌輸歸順思想。贊助國際會議是為了讓臣服了的知識分子們討論「民主與市場」。逃避現實的電視節目播發「另一個世界」的幻想。文化滲透是鎮壓起義者的戰爭機器的非軍事手段的外延。

文化殖民主義的新特徵

現代文化殖民主義在以下幾個意義上有別於以前的實踐:

(一)它要捕獲大眾,而不是僅僅轉換頭面人物。

(二)大眾媒介,尤其是電視,侵入各個家庭。它不僅從「裡面」和「下面」起作用,而且從「外面」和「上面」起作用。

(三)現代文化殖民主義具有全球規模,它的沖擊無所不在。以世界一家的欺騙來為神話帝國主義勢力的象徵、目的和利益服務。

(四)大眾媒介作為今日文化帝國主義的工具而言只是在形式的意義上屬「民間」組織。失去與政府之間的正式關系恰好給民間媒介披上合法的外衣以便將帝國主義的利益作為「新聞」和「娛樂」來宣傳。

(五)在現代帝國主義時代,政治利益是通過非帝國主義的主體來表達的。「新聞報道」集中於中美洲的僱傭農民士兵和在海灣戰爭中面帶微笑的來自勞動階級的美國黑人的個人傳記。

由於在不受法律制約的資本的控制下實現和平和繁榮的諾言與日益增長的貧困和暴力的現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大眾傳媒已經將其節目中從不同觀點的討論的可能性進一步縮減。與此全面配對的是,將現存資本主義的殘酷性與自由市場的迷夢般的許諾完全分離。

為了搞垮有組織的反抗,文化殖民主義想要消滅民主認同,或將其實質性的社會經濟內容掏空。為了破壞社區團結,文化帝國主義把對「現代性」的崇拜吹捧成是跟外來信條一致的。在「個性」的名義下,社會准則被攻擊,人們的個性在媒介的信息控制下被重新塑造。正當帝國主義的武器肢解一個民間社會,其銀行掠奪該國經濟之時,帝國主義的媒介向個人提供了那些逃避現實的認同。

文化帝國主義一方面以毀滅性和罪惡的手段來醜化其革命的對手,另一方面又鼓勵對親西方政權的大規模暴行的集體性「記憶缺失」。西方傳媒從來不告訴其聽眾反共親美當局在瓜地馬拉屠殺了十萬印第安人,在薩爾瓦多屠殺了七萬五千勞動人民,在尼加拉瓜殺了五萬人。大眾傳媒掩蓋由於引進市場經濟,在東歐和前蘇聯,造成巨大災難的事實,這些災難使幾億人遭受貧困。

大眾傳媒:宣傳和資本積累

隨著美國通訊網路向全世界的擴展,大眾傳媒成為美國資本的主要財富和權利的來源之一。 越來越大的一個百分比的北美最富有的人從大眾媒介獲取財富。在最富有的四百個美國人中,從大眾媒介賺錢的人從1982年的百分之九上升為1989年的百分之十八。如今,幾乎五分之一的美國首富從大眾媒介進財。在美國,文化資本主義已經替代製造業成為財富和影響力的來源。

大眾媒體已經成為美國全球政治和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且成了一個巨額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程度,不平等和貧窮的增長,西方控制的大眾傳媒開動機器將持批評態度的民眾轉化為消極的一夥。西方媒介的名人們和大眾娛樂已經成為轉移潛在政治動亂的主要因素。在里根的總統任期內,特別突出傳媒通過有名氣但在政治上反動的娛樂界人士來操縱大眾的中心地位。這種現象已經擴展至拉丁美洲和亞洲。

在拉丁美洲,電視機數量的增長和收入的下降和人民斗爭的減弱有直接的關系。在那裡,從1980年到1990年間,電視機台數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而平均實際收入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同時,有一大批新自由派政治候選人主要依靠電視形象當選總統。

大眾傳媒對窮人日益增大的滲透,美國公司在兜售文化商品中的投資和受益的增長,以及用給窮人提供眼福的個人消費和探險的訊息向廣大聽眾進行飽和性宣傳,這些既定義了文化殖民主義的現實挑戰。

美國傳媒的信息在雙重意義上疏遠第三世界人民。他們製造出「跨國」和「跨階級」的聯合的神話。通過電視,被媒介采訪的成功者與住在西語區的窮困的旁觀者之間建立起了虛假的親密和幻想中的聯系。這些聯系提供了一條討論私人問題的單獨解決辦法的渠道。信息是清晰的:受害者的貧困是咎由自取的。成功靠的是個人奮斗。主要的電視衛星網,那些美國和歐洲的大眾傳媒的批發點,避免對新文化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根源和後果做任何批評。而這個新文化帝國主義已經暫時誤導和麻痹了數百上千萬窮苦的拉美人民。

帝國主義與語言政治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已經發展了一個雙重戰略來反擊左派和建立霸權。一方面,它設法污染左派的語言;另一方面它又致力於降低公眾對西方勢力的罪惡的警惕性。

在八十年代,西方大眾傳媒有系統地接過左派的基本主張,把其原有的內容掏空,然後裝入反動信息。例如:大眾傳媒把要復辟資本主義和增加不平等的政客描繪成「改革家」或「革命者」,而把反對他們的人貼上「保守派」的標簽。文化帝國主義致力於以逆轉政治語匯意思的手法,來製造意識形態的混亂和政治上的迷津。許多進步人士被這種意識形態操縱搞的暈頭轉向。其結果是,他們極容易受那些「右派」和「左派」這些術語沒有任何意義,階級也失掉了重要性,意識形態不再有意義等等的意識形態專家的欺騙。通過敗壞左派語匯和歪曲左和右的含義,文化帝國主義企圖暗地裡破壞反帝運動的政治號召力和政治實際。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第二種戰略是讓人民民眾麻痹。以使西方國家的大規模屠殺成為日常的和可以接受的行為。在伊拉克的大規模轟炸被表現成電子游戲。通過對反人類罪行的大事化小,民眾喪失了傳統的信念:即讓人民受難是不對的。又通過強調對戰爭新技術的現代化程度,大眾傳媒對現存的精銳力量-西方的技術戰爭大加吹捧。今天的文化帝國主義包含這樣一些「新聞」報道:它們將大規模的殺人武器說成是有人性似的,而把第三世界的受害者描述成是必須正視的「侵略者」和「恐怖主義分子」。

世界性的文化帝國主義用政治訛言來維生。在東歐,大肆掠奪土地、企業和財富投機者和黑社會分子被描述成「改革家」。走私分子被美化成「有創意的企業家」。在西方,任意解僱工人的權力的集中和勞動者越來越沒有保障的情況被稱之為「勞工靈活性」。在第三世界,將國有企業出賣給跨國壟斷公司被稱之為「打破壟斷」。「恢復原狀」其實是要倒退到十九世紀時勞工的社會福利被剝奪殆盡的狀況的委婉說法而已。「重新組合」就是要倒退到專業生產原材料或將收入從生產轉移到投機。「去除限制和各種規定」實質上是一種讓國家福利性的國度的經濟納入國際銀行業這樣的多國勢力巨頭的軌道的權利轉移。在拉美地區,「結構性調整」意味著將資源轉讓投資者和降低勞工的工資。左翼的一些概念如改革、土改、結構的改變原意是要進行收入的重新分配。這些概念被剽竊並被轉用為將財富,收入和權力集中到西方寡頭們那裡去的象徵。當然,所有帝國主義的文化機構全都放大和擴展這種奧維爾式的蒙騙。現代文化帝國主義挖去了解放語匯的基礎,並將其轉化成反動的信條。

文化恐怖主義:自由主義的暴政

正如西方國家恐怖主義力圖破壞社會運動 ,革命政府 和肢解文明社會 ,經濟上的恐怖主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私營銀行財團的所作所為是要毀滅地方工業,侵蝕全民所有制和殘害工薪家庭。文化恐怖主義則是抓住易受傷害第三世界人民的心理弱點和深深的焦慮,尤其是他們那種自己「落後」了,「傳統」和受壓迫的感覺,展示「機動性」和「自由表達」的新形象,來毀掉家庭和社區的紐帶,同時又加固了和大公司的力量和商業市場緊密關聯的任意的權威的新鎖鏈。對傳統約束和義務的攻擊是資本主義市場和國家將自己變為絕對權力至高無上的中心的一個手段而已。

美國為首的文化帝國主義在「表現自我」的名義下,對那些害怕被標上「傳統」印記的第三世界人民施虐,以不分階級的「現代性」的假形象來誘惑和操縱他們。文化帝國主義對所有現存的阻擋那唯一神聖的現代神-市場的關系提出質疑。第三世界人民在娛樂中,或被迫使,或高高興興地「現代」起來,從而委身於資本主義市場的需求。放棄舒適的、傳統的、寬松的服裝,代之以病態的、不合身的、緊綳綳的牛仔褲或奇裝異服。

美國為首的文化帝國主義最好是通過那些殖民化了的中間人和文化同謀起作用。典型的文化帝國主義同謀就是那些野心勃勃往上爬的第三世界的專業人員們。他們總是極力模仿其主子的一招一式。這些同謀對西方百般奉承而對自己的國家的人民則總是傲慢無理,具有典型的媚上欺下,(媚富欺貧)的品性。他們以銀行和多國財團為後盾,他們通過國家和地方的大眾媒體掌握了巨大的權力。模仿西方,他們堅定地遵從不平等競爭的規則,在自由貿易的名義下,開放他們的國家和人民去遭受殘酷剝削。最突出的文化內奸,有那些學院派知識分子,他們以客觀社會科學的行話來否定階級統治和帝國主義階級戰爭。他們把市場崇拜為一切是非的絕對主宰。在「區域合作」的幌子下走狗知識分子攻擊勞動階級和限制資本運動的國家和國家機構,並將其支持者孤立起來並貶低他們。今天,縱觀整個第三世界,西方資助的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已全盤接受了階級合作的意識形態,帝國主義被「互相依靠」的概念所偷換。並且,無節制的世界市場被表現為發展的唯一途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今天,「市場」對第三世界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不利,美國、歐洲和日本則是更加空前積極地剝削第三世界。學院派知識分子對真實世界的疏遠乃是西方文化帝國主義優勢的一個副產品。對於那些拒絕贊美市場並因此被排斥在第三世界官方學術會議圈外的知識分子而言,對他們的挑戰就是走回自己依附的階級中去,投入反帝斗爭。
北美化和國際文化的之神話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騙局之一是觀念、市場、和運動的「國際化」概念。眼下時髦的事是引用「全球化」和「國際化」這樣的術語來為對任何或所有形式的團結、社區、或社會價值的攻擊正名。以「國際主義」為借口,歐洲和美國已成為用來使日常生活非政治化和瑣碎化的最有效的文化形式的主要輸出者。個人活動性和「自我中心生活」的強調(有美國大眾媒介工業大量生產和分布)現在已經成為統治第三世界的主要工具。

新自由主義的持續性繁榮並不是因為它能解決問題,而是因為它是為有錢有勢的人的利益服務並能在那些擠滿第三世界國家街道的貧窮的小業主們中的部分人中引起共鳴。第三世界國家文化的北美化之所以發生,並得到這些國家統治者的祝福和支持是由於它能幫助鞏固這些統治者的權力。新文化形式-私人凌駕公家之上,個人凌駕於社會之上,感官刺激和暴力凌駕於日常奮斗和社會現實之上,這一切都有助於灌輸破壞集體行動的自我中心價值觀。

頌揚「暫時性」的媒介文化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無根基--它僱傭和解僱及不顧社區需要地移動資本的權力。「搬遷自由」的神化正是在資本迅變的需求下人們無力去建立和鞏固社區的根基之反映。北美文化贊美短促的,無人格的關系為「自由」,事實上,這些情況正好反映出一大群個人對壟斷資本的權利的無定規的麻木的從屬。北美化牽涉到一場以現代為名,向團結的傳統發動的拍賣性攻擊。以個人中心主義為名向階級忠誠發動攻擊,以及通過大眾媒體對個人品性的專注來動搖民主的根基。

❸ 上海中醫看胃脹哪裡好

身體的健康就是很重要的,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措施,護理好自己的胃部。
造成胃脹氣的原因,是因為胃、十二指腸發炎、逆流、腫瘤或胃液分泌發生改變時,會延緩胃的排空速度,累積在胃部的食物就會不斷對於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分發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增高,造成胃脹。
1、早餐補充膳食纖維。發生胃脹氣的情況,您也不要著急,生活中做好及時的預防也是有希望緩解的。便秘是導致腹脹的罪魁禍首。早餐吃1碗保麩麥片可補充膳食纖維,促進胃腸蠕動。補充膳食纖維既要有不溶性膳食纖維(如麥麩等),又要有可溶性膳食纖維(車前子粉等)。
2、蔬菜盡量熟吃。飲食的不當就是造成胃脹氣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您就要選擇健康的飲食方式。蔬菜熟吃比生吃更容易消化。研究發現,從半份煮熟的胡蘿卜中攝取的營養與從1份生胡蘿卜中攝取的營養基本相當,但是熟吃胡蘿卜在腸道中所佔空間更小,不容易導致脹氣。
3、多喝水。飲水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就要自己的健康飲水習慣。很多人認為,多喝水會腹脹。事實上,多喝水有助於消除脹氣。通常情況下,每天應喝8杯水。在開水中加幾片生薑做成的姜水更有助於緩解腸道不適。
4、避免酸性飲料。飲料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是會造成健康的隱患的。咖啡、果汁和含酒精飲料都屬於刺激腸道的高酸性飲料。這些飲料喝多了容易引起脹氣,盡量不喝。

❹ 金銀島小說分析

座落於古巴的一個美麗島嶼——青年島,如今是古巴的特別行政區。過去叫金銀島。在西班牙漫長的四個世紀殖民統治歲月里,這里是舉世聞名的加勒比海盜呼嘯聚眾的天堂,那些逃犯和海盜在海上到處流竄,追擊西班牙運輸金銀財寶和商貨的船隻,把搶來的金銀財寶和商貨運到這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藏於神秘的山洞裡。金銀島因此得名。

孩童時代讀過《金銀島》的人,比《魯濱孫漂流記》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金銀島》是19世紀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的著名作家史蒂文森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吉姆·霍金斯是一個10歲大的小男孩,他們家在黑山海灣旁開了一家名叫「本卜艦隊司令」的小旅館,以此維持全家的生計。有一天,旅館來了一個臉帶著刀疤,身材高大、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他讓人叫他比爾船長。

船長常常會沒完沒了的唱一首古老的水手歌:

十五個人躺在死人箱上——

喲——嗬——嗬,來瓶朗姆酒!

酒和魔鬼讓別人送了命——

喲——嗬——嗬,來瓶朗姆酒!

小吉姆非常喜歡聽比爾船長講故事。海盜被弔死、雙手被綁蒙眼走跳板、海上風暴、遍地屍骸的西班牙海島巢穴等等十分凶險的故事。每次都讓小吉姆又愛又怕。這也為平靜的鄉村生活增添了新鮮刺激的話題。

沒多久比爾船長因為飲酒過度,加上昔日的海盜同夥尋仇上門,受到驚嚇突然身亡。小吉姆無意間發現了比爾身上帶著一張藏寶圖,那是海盜們千方百計尋找的,往日海盜普林特船長遺留的藏寶圖。小吉姆把它交給了兼任地方法官的大夫。於是,金銀島尋寶奪寶的歷險故事就這么開始了。

據說,這部小說是史蒂文森得到過一張海圖,引起了他的幻想,從而寫成的故事。

比爾船長臨死前告誡小吉姆,要隨時警惕有個「獨腳水手」。法官和村長買下了一艘漂亮的縱帆船,帶著小吉姆一起出海尋寶。心懷不軌的海盜們喬裝打扮,混在水手堆中上了尋寶船。他們的組織者正是陰險詭詐的獨腳水手,此時,他的化名是高個子約翰·西爾弗。

在這次極其凶險的尋寶航程中,躲在大木桶中的小吉姆,及時發現了海盜們群體叛亂的陰謀。但是,由於海盜的比例占據了絕大多數,小吉姆和村長、法官一起,機智的同匪徒們周旋。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充滿了艱辛和險惡。小英雄吉姆屢建奇功,終於化險為夷。小吉姆還分得了他應有的一部分財寶返回了家鄉。

探險航程結束了,但是,給孩子們留下的夢想,卻是絮繞不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人。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850—1894),英國文壇「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蘇格蘭一個工程師家庭,就學於愛丁堡大學,畢業後當過律師,不久改行從事文學創作。他自幼體弱多病,多病的身體迫使他不斷地選擇氣候適宜的居住地。他先是去了夏威夷,不久又南遷。狂風,暗礁,斷裂的桅桿,滿懷敵意的小島,這都是他游歷的組成部分。最後,他定居在索摩亞島上,並與當地的土著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44歲時,一次意外的腦溢血熄滅了他天才的火花。當地人把他的墓地建在海邊峭壁上,那是他最後安息的地方。墓碑上鐫刻著史蒂文森自己創作的永恆詩句:

長眠在這里,

他的歸隱地;

遠航者的巢,

海上來休憩;

射獵人之家,

山林永安息。

史蒂文森在短暫多病的一生中寫下了大量散文、小說、詩歌和游記,其中尤以驚險小說最為著名,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新天方夜談》、《金銀島》(又譯作「寶島」)、《誘拐》、《化身博士》等。他善於描述新奇浪漫的冒險故事和歷史故事,常常通過曲折的情節表現英勇、頑強、正直的好人如何戰勝狡詐、貪婪、殘忍的惡人。他的文筆優美簡潔,具有高度的戲劇效果。他的書雖然不是專門為孩子而寫的,但孩子們都非常著迷。

他還創作過詩集《一個孩子的詩園》,是維多利亞時代最經典的兒童詩集之一,詩歌中充滿了童心童趣,映照了他童年時代的種種嚮往。

冒險 佔有 慾望——淺析斯蒂文生《金銀島》中的帝國主義的氣息
鄧榮
內容提要 《金銀島》(1883,又譯《寶島》)不僅是斯蒂文生的成名作,也是他全部著作中流傳最廣的代表作。《金銀島》雖是斯蒂文生豐富想像的產物,但不少地方受到笛福、華盛頓·歐文、艾倫·坡、金斯萊等前輩英美作家的影響。無可否認驚險小說歷來擁有大量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傳誦和喜愛的作品並不是很多的,這不能不歸功於作者在構思布局、渲染氣氛、刻畫性格方面的卓越技巧。與此同時,作品也體現了那個時代所固有的特徵,即不僅反映了處於上升中的資本家的勤勞、艱苦、冒險的精神,還流露出濃重的帝國主義氣息——霸權、殖民、掠奪等等。因此,從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意義來講,《金銀島》既是一部反映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開拓者的小說,也是一部透露出濃烈帝國主義氣息的小說。

《金銀島》(1883,又譯《寶島》)不僅是斯蒂文生的成名作,也是他全部著作中流傳最廣的代表作。關於本書的成因,頗有戲劇性的因素。最初,三十一歲的斯蒂文生在陪他的繼子(即本書題獻中所說的那個「美國紳士」勞埃德·奧斯本)作水彩畫時,花了一幅海島的地圖,由此引起種種聯想,終於寫成了這個膾炙人口的探險故事。小說的情節雖是作者豐富想像的產物,但不少地方受到笛福、華盛頓·歐文、艾倫·坡、金斯萊等前輩英美作家的影想。無可否認驚險小說歷來擁有大量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傳誦和喜愛的作品並不是很多的,這不能不歸功於作者在構思布局、渲染氣氛、刻畫性格方面的卓越技巧。[1]在《金銀島》如此多的藝術效果的同時,也體現了其時代所固有的特徵,即不僅反映了處於上升中的資本家的勤勞、艱苦、冒險的精神,還流露出濃重的帝國主義氣息——霸權、殖民、掠奪等等。其中,作品中的帝國主義氣息是本文所要討論和探求的重點。當然,在具體分析和探求作品之前,筆者以為有必要對作者的生平及本部作品的大體內容作簡單了解,因為這些對下文的進一步探討無疑是有助益的。

斯蒂文生的於一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2〕這一時期正是英國資產階級的迅速壯大期和在全世界的瘋狂掠奪的上升時段。斯蒂文生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土木工程師,在燈塔建築方面成績斐然,十分希望斯蒂文生長大後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一八六七年,斯蒂文生秉承父親旨意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其實他從小就對文學情有獨鍾。斯蒂文生曾回憶道:「我整個兒童時代和青年時代一直在為一個目標忙著,那就是練習寫作。我的口袋裡總是裝著兩個本子,一本是閱讀的書,一本是寫作的本子。」因此入學不久,他便向父親要求改學文學,結果未獲批准。作為折衷,父親讓他改學法律。一八七五年,他通過畢業考試,成為了一名律師。但他對文學的熱情沒有絲毫減退,即使在受理訴訟案件時,仍抽空從事文學創作。一八七八年,斯蒂文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游記《內河航程》。一年後,又出版了《騎驢漫遊記》和《人與書散論》。從此,他放棄律師業務,潛心寫作,在短短的一生中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記、隨筆、小說和詩歌,其中有許多已成為英國文學寶庫里的瑰寶。一八九四年,年僅四十四歲的斯蒂文生突患中風,病逝在太平洋南部的西薩摩亞的首都阿皮亞並葬在當地一座能俯瞰太平洋的高山上。他的墓碑上銘刻著他親自撰寫於多病之秋的一八七九年的一首著名《輓歌》。關於《金銀島》的情節內容——這部著名的小說,敘述了一個海島尋寶的冒險故事。少年吉姆是本葆將軍旅店的小主人,他心地善良、活潑機智,而且充滿了好奇心。有一天,一個自稱為船長的古怪客人光顧本葆將軍旅店,從而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先是黑狗的神秘出現,接著是瞎子皮尤的不期而至和老船長中風而死,然後是一群海盜呼嘯而來。在檢查老船長遺物時,小吉姆無意中得到一張藏寶圖,他飛快的跑到庄園,將此事告知李甫西醫生和鄉紳特利勞尼先生。醫生性格沉穩、為人正值,鄉紳慷慨豪爽,但容易馬虎輕信,當他們看到藏寶圖後,便決定帶著吉姆出海尋寶。由於鄉紳輕信的毛病,不小心將此行的秘密泄漏,結果招來一群海盜做船員,伊斯班裊拉號一起航,就意味著危險之旅開始了。「獨腳廚師」西爾弗是這海盜的頭,他為人體貼周到,態度和藹友善,竟然把一向以膽大心細著稱的李甫西醫生都給蒙騙住了,以為他是好人。其實他卻有時兇殘,有時溫和;有時充滿暴戾之氣,有時又頗具紳士風度;有時沉穩冷靜,有時又貪生怕死,最後甚至拋棄屬下人。人性的善良、邪惡與貪婪,在他身上顯露無疑。在航行過程中,他明著做人給醫生看,暗中卻抓緊拉攏其他船員,偏巧,這事又被小吉姆無意中聽到,立即報告給醫生他們。一場殊死的搏鬥就開始了!作品中有波濤光涌的大海、機智勇敢的少年、凶惡狡詐的海盜以及一份神秘的藏寶圖。圍繞著這份藏寶圖,少年吉姆一行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 故事情節驚險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生動,這也是《金銀島》歷經百餘年後,魅力經久不衰的原因。至今,它仍以其獨特的風姿,吸引著世界各國的少年兒童。下面,本文將試從作品創作的因由及背景、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作品的時代的思想傾向等三個方面來對這部小說中的帝國主義氣息作初步解讀。

一、作品創作的因由及背景——帝國主義的迅速發展對於金錢和財富渴求

從18世紀初的《魯濱遜漂流記》開始,凡是英國作家寫的涉及英國人在海外旅行、冒險、探險以及其他經歷的文學作品都難免有文化帝國主義的印記,充滿了歐洲文化至上和帝國有理的觀念。英國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就是在這樣的文學傳統中繼承了帝國意識和殖民意識,在眾多浸透著殖民主義話語的文本的建構下,形成了一種連作家本人也未意識到的集體意識。這種集體意識建構了無數帝國神話和殖民地意象,雖然他們的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帶有反殖民主義的傾向,但他們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維護著帝國的殖民統治。到了19世紀,英國資本帝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膨脹,以此相適應,帝國作為一種文化鏡像在此期的文學中無處不在,而走向了文化帝國主義。幾百年來,帝國話語在英國社會不斷發展、流傳、接受,逐漸在英國人意識深處構建了關於殖民地、關於東方、關於非西方民族的社會集體想像。歐洲中心、西方先進、白人優越等觀點,是支撐這個社會集體想像的重要支柱。從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歐洲新的資產階級為了開辟產品市場,開始積極地向外拓展殖民地,一方面從殖民地掠奪原材料,另一方面傾銷工業產品到殖民地,配合這種殖民化侵略的同時,是其文化思想、宗教等形式的不斷向外擴張,以增加它的影響,擴充其勢力范圍。從現有的文學作品裡,如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辛格頓船長》、巴蘭坦的《珊瑚島》及本文所探討作品《金銀島》等,我們可以讀出這種擴張軌跡17世紀登上歷史舞台的資產階級充分意識到敢於冒險和不斷佔有積累的重要性,它可以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開拓出一片新生活的天地。還有,這種慾望和沖動也觸動了英國人掙脫外來勢力的干預繁榮民族自立意識,即他們要與強權國家平起平坐的願望。於是他們跨出國門,走向海洋,去爭奪海外霸權,這是建立英帝國的第一步。民族國家的確立對英國人而言是合理的選擇,但民族國家向外再跨出一步,就走出了帝國與殖民的不歸路。除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外,傳播上帝的福音,對金銀財富的追逐,以及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新君主制的建立,也構成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動因。金錢和財富對帝國主義具有極大的誘惑.他們的足跡遍布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干著各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的形象代言人大海盜英格蘭船長「到過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印度的馬拉巴爾,南美的蘇利南,北美的普羅維登斯和蘇格蘭的波托貝洛。」他們每到一地,就將它納入大英帝國的版圖,將英國國旗高高升起.在金錢面前,除了貪婪,人們忘掉了一切,連吉姆的母親一位原本懦弱的婦女「也不願放棄金錢」、「我們即使丟了性命也要把那箱子打開,我要那本該屬干我們,屬於吉姆的錢。」(《金銀島》27頁)〔3〕只要佔有了金錢,不論是何手段掠取的,在人們的眼中都成了英雄,甚至橫行霸道的大海盜比爾,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年輕人「對他作出畢恭畢敬的樣子,稱他為真正的老航海,了不起的老水手」。還說英國之所以能在海上稱王稱霸靠的就是他這種人。(《金銀島》7頁)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批富有冒險和佔有慾望的資產階級開拓者

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優劣是一部小說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當然,本部作品《金銀島》來說,它的人物形象不僅個性鮮明、思想豐富,而且在他們身上還反映出具有帝國主義氣息的資產階級開拓者的冒險和佔有意識。一個文本的社會和政治意義不只是由它產生時意識形態所決定的,而是隨著新的批評話語的產生不斷地得到解釋。在早期的文學批評中,人們常常從美學、冒險精神、浪漫主義等角度出發去欣賞小說《金銀島》。然而帝國主義理論批評的興起則使批評家們更多地把目光轉向了歐洲經典文學文本中復雜的階級和種族壓迫問題,他們開始意識到英帝國主義時期的文本帶有明顯的種族偏見。因此,當我們用帝國主義的理論來重讀經典小說《金銀島》時,就能更好地了解這一文學經典所折射出的社會和歷史意義,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其中的內涵。過去讀斯蒂文生的《金銀島》以及巴蘭坦的《珊瑚島》時,看到的是少年兒童在荒蠻的島上的冒險故事。如今不同了,我們看到這幫十幾歲的白人孩子,也學著他們的父輩,以優越人種的姿態,在殖民地干出種種的「英勇」的冒險,探險的事跡,並把當地土著人或者水手、船員、農夫等看成是未開化的野蠻人。這些小說中所倡導的冒險精神正是殖民主義者所提倡的。小說的主人公吉姆·霍金斯還是個孩子,但很小時就協助父母在海邊經營一家小客棧。某一天,客棧里住進了一位粗壯的疤臉男人—海盜比爾,他脾氣暴躁,行為詭秘,不久就因為酗酒而中風死去,身後留下一張海盜佛林特埋藏財寶的地形圖。一些海盜全副武裝聞風而至,不想,藏寶圖卻被吉姆搶先拿到,交給了頗具聲望的醫生,也是當地的治安官利維西和鄉紳特里勞尼。為挖掘寶藏,特里勞尼在布里斯托爾定做了一條大的帆船,招募了船長,水手和廚子等人,與利維西醫生和吉姆一起動身出海,向荒島進發。腿廚子希爾弗及一大批水手是矇混上船來的海盜,他唯利是圖,奸詐狡猾。為了討得吉姆的信任和醫生、鄉紳等人的好感,總是裝出一副溫良謙恭的樣子。一次,他跟幾個海盜水手在船艙里密謀殺害醫生等人,獨霸寶藏,不料被躲在蘋果桶里的吉姆聽到,告訴了醫生等人,於是,船上暗自形成了代表「惡」的希爾弗派和代表「善」的醫生一派醫生利維西足針多謀吉姆機智勇敢。和以希爾弗為頭領的海盜水手在帆船及荒島上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最終醫生一派在經過一番苦戰、犧牲數人之後戰勝了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的希爾弗一夥,載寶而歸。這當中具有豐富形象的人物有聰明伶俐、機智勇敢的小吉姆;有為人兩面三刀、心狠手辣,卻又善於用腦、隨機應變的「獨腳海上漂」——約翰·西爾弗;有沉著冷靜、經驗豐富的斯摩列特船長;還有樂於助人、小心謹慎的李甫西大夫等,他們雖在作品中分屬「善」與「惡」的兩方,但是他們身上卻具有本質的共同點:冒險和佔有的熱望。他們是帝國主義思想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三、時代的思想傾向——對帝國主義殖民和擴張的崇尚與期許

縱觀世界近代史,它就是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戰爭史、侵略史,是對第三世界人民的剝削、搶劫史。這在《金銀島》中體現很多。斯蒂文生生活在19世紀,而此時正值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從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時的趨勢而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擴張而蔚藍成風,並且愈演愈烈。它們已不滿足於原先的拓墾精神,轉而進行殖民掠奪,他們開始發動戰爭,對殖民地人民大肆燒殺搶掠。斯蒂文生通過少年吉姆的話語將史買在這里清晰地再現二他寫道:「這堆財寶在積聚的過程中流過多少血和淚,有多少堅固的船隻沉人了海底,有多少英雄好漢被蒙著眼睛勒令走板子,有多少炮彈從空中呼嘯而過,還有多少凌辱、欺咋、殘忍和暴虐。金錢和財富對帝國主義具有極大的誘惑。他們的足跡遍布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干著各種傷天害理的事情。

在《金銀島》中對普通船員、黑人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有關西方強權的話語,這也就折射出愛德華·賽義德在其《東方主義》對殖民主義的解構和批評。我們知道帝國主義批評這一文學理論的確立和被人們的廣泛接受始於《東方主義》這部著作,它著意解構歐洲自15世紀以來在長期的殖民主義歷史中形成的「西方中心」 模式以及這一模式所建構的關於東方的知識話語在賽義德看來,「東方主義」這個名稱本身就是一種殖民邏輯的產物,這里的「東方」不是地理方位上的東方,而是西方人在想像中一廂情願的構造。西方人認定每一種文化在價值上有高低之分,而價值高的強勢文化必將合理合法地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一進化的鏈條上擊敗低價值的弱勢文化,並取而代之二西方文化就是他們想像的「中心文化」,其它文化則處於「邊緣」。賽義德指出,西方的關於東方的知識話語充滿了作為「他者」的東方的想像,而這種想像是一種扭曲了的想像,離東方本土的真實性相去甚遠。這種被構造出來的東方作為西方主體的神秘他者,充滿了化外色彩:原始、愚昧、落後、野蠻、骯臟,集一切反面因素之大成。他認為,西方主流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小說總是一與帝國主義統治有關,而東方主義的形成過程和知識本身無不散發出一種帝國霸權主義的氣息。〔4〕從這一角度看,我們在這里完全可以將《金銀島》歸屬於帝國主義小說類。〔5〕《金銀島》雖然在體裁上是一本探險小說,然而生活在大英帝國維多利亞王朝盛世的斯蒂文生所想像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帶有英帝國主義向外擴張的勃勃雄心和作為強大的宗主國臣民在身份和道德等方面的優越感。本來在16世紀末之前,西班牙、葡萄牙已壟斷了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訂立協定將整個世界殖民地加以劃分,英國的海上貿易只能依靠走私和海盜行為。1588年英國在海戰中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才為英國的殖民擴張開辟了進一步發展的道路。此後,英國為了更多地搶奪海上霸權和進行殖民擴張又先後在17世紀和18世紀擊敗了荷蘭和法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1840的工業革命為英國人創造了很多發財致富的機會,技術發明接連不斷,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對外貿易財源滾滾,海外擴張伸展到全球。另外,斯蒂文生在小說中賦予了少年吉姆資產階級開拓者的形象,他靈活機智、果斷勇敢、思維敏捷,深受周圍人及讀者的喜愛。而這樣描述,斯蒂文生是在將自己關於歐洲人也即白人的形象強加於讀者的腦海中,從而落人了殖民主義小說題材的固定模式,即白人種族優秀論,歐洲人是理性的明智的,而東方人則是感情用事的和敏感的。關於此,在作品中也有印證。與迪福在《魯賓遜漂流記》中塑造了「禮拜五」一樣,斯蒂文生也塑造了一個他者的形象,這就是本·葛,本·葛恩給吉姆第一印象是能在樹叢中跳躍,是「黑乎乎、毛茸茸的一團,是熊?是人?還是只猴子?」姆說不清楚:或許是個「野人、食人族」:他「能從一棵樹後躥到另一棵樹後,像鹿一樣敏捷;他還像人一樣用雙腿奔跑,但和正常人又不太一樣」(《金銀島》100頁)很顯然,斯蒂文生是將本·葛恩置於他者的位置上了。本·葛恩原本是一名水手,三年前被人放到荒灘,拋丟在這荒蕪人煙的小島上。當他見到吉姆時跪倒在地,雙手合十作哀求狀,似乎在懇求吉姆將文明的陽光撒在他的身上,去拯救他的靈魂。他渴望一頓真正的飯菜,渴望西方的文明。這里,本·葛恩已經將吉姆當成了主人,當成了救星。為了主人,他願意獻出他找到的寶藏,甚至願意為他去殺人,而且他也真地去做了。和星期五命運不同的是:他沒有被主人當作奴隸賣掉,而是隨著主人一道回到了家鄉。然而他者就是他者,「本·葛恩在分到一千英鎊後,不到三個星期一一刁涌切地說,是19天,因為到了第20天,他就已經成了乞丐,錢不知道是花光了還是丟了」,最後也只能做一份看門的工作二(《金銀島》233頁)

當然,殖民擴張者在燒殺搶掠的過程中,也充滿了恐懼,甚至在夢里也不斷遭受折磨:「在狂風肆虐的夜晚,屋子的每個角落都被颳得不停搖晃,海灣里的浪濤拍打著懸崖,發出陣陣轟鳴聲,這時,我就會看到那人變換成千百種形態,有千百種猙獰的表情,他的大腿時而在膝蓋處被截斷,時而被截斷在大腿根,過一會兒他又變成了一個異形,要麼完全沒有腿,要麼從身軀中長出一條長腿。我做過的最可怕的惡夢,就是看到他連跳帶跑地穿過樹籬和水溝一路向我追來。這些惡夢不斷循環往復。」(《金銀島》5頁)

四、結語

從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意義來講,《金銀島》既是一部反映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開拓者的小說,也是一部透露出濃烈帝國主義氣息的小說。在2l世紀的今天,世界已經進人多元的政治和文化格局。發展、平等、互敬、對話而不是對抗,是當今的時代特點,昔日的中心正在被邊緣化,昔日的邊緣正被中心化,昔日的一元正被多元化。我們在欣賞《金銀島》的時候,也要用多元視角去看待它。在當今中國的歷史情境下,中國人應該關注一下文化殖民主義的問題,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在西方文化的沖擊過程中,正在一敗塗地——尤其要警惕西方文化的代言人們所作的一切。每一種文化的持有者同樣不會在文化殖民主義面前低頭認輸,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核心標志和價值,當然是一個民族最為珍貴的和內在的本質的東西,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沖擊不可能不引起沖突——並且這種沖突同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政治的經濟的甚至軍事的手段聯系在一起,正如文化殖民的過程也需要與政治經濟手段聯系在一起才能起作用。對西方世界在中國當前和近現代以來的文化殖民主義給予清理和批判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對於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弘揚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認識帝國主義的侵略性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當然,這也是本文所期待的對這部小說作出正確解讀的題中之意和認識基點。

❺ 關於文化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有兩個主要的目標:一個是經濟的,另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場,政治上則是要通過改造大眾意識來建立霸權。娛樂商品的出口是資本積累最重要的來源之一,也是替代製造業出口在世界范圍內獲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國主義在於將人們從其文化之根和團結傳統中離間出來,並代之以新聞媒介製造出來的,隨著一場場宣傳攻勢變幻的「需求」。在政治上的效果則是把人們從其傳統的階級和社會的圈子中分化出來,並使得人和人之間產生隔閡。

文化帝國主義強調分裂工人階級:鼓勵有固定職位的工人與臨時工分離,臨時工與失業人員分離,失業人員彼此在「地下經濟」的層面上分離。文化帝國主義還鼓勵工人將自己歸屬於一個階層,這些階層是以生活方式、種族和性別這樣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別來劃分以區別於比自己身份更低的人,而不考慮那些將他們和騎在他們頭上的人分開的巨大的不平等。

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目標是對青年進行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剝削。帝國主義的娛樂和廣告以那些最容易受美國商業宣傳的青年為獵獲物。其訊號是簡單而直接的:現代性[MODERNITY]是和消費美國宣傳媒介產品聯系在一起的。青年人代表了美國文化出口主要市場。他們最容易接受消費主義和個人中心主義宣傳。大眾傳媒以盜用左派的語言和將不滿情形引向奢侈性消費來操縱青少年的反叛行為。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之所以將注意力集中在青年身上,不僅因為他們是一個市場,而且有政治上的原因。這就為了消除這樣的一種政治威脅:即個人的反叛有可能變成反抗經濟和文化形式的控制的政治革命。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進步運動遇到了一種反論:當第三世界的大多數人民承受不斷惡化的生活水平,不斷增長的社會和個人的不安全感和不斷減少的公共設施(另一方面是少數富人空前的富足),對這種情況的主觀反映卻只是零散的反抗,持續但只是局部的行動,或者即使是大規模的卻又是短暫的抗議,一句話,在不斷增長的不平等和社會、經濟現狀與微弱革命性的或寂靜的主觀反映之間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距。第三世界正在成熟的「客觀條件」還沒有足以轉變國家和社會的主觀力量來伴隨。顯然,在社會經濟倒退和社會政治轉變方面之間並無「自發」的關系。(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式的)文化干涉(在最廣泛的意義上面而言包括意識形態、意識、社會行動)是將客觀條件轉變為有意識的政治干涉的關鍵環節。似乎有些荒謬的是,帝國主義的政策制定者們看來比他們的對手更懂得政治實踐的文化層面的重要性。

文化控制和全球化剝削

不能僅僅把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理解為一個進行控制和剝削的經濟和軍事系統,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文化控制是任何一個能延續的全球性剝削系統的不可分割的方面。

就第三世界而言,文化帝國主義可以這樣定義:西方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文化生活的系統的滲透和控制。已達到重塑被壓迫人民的價值觀、行為准則、制度和身份,使之服從帝國主義階級的利益。文化帝國主義既可以「傳統」的形式,又可以現代形式出現。過去幾個世紀中,教會、教育系統和公共當局在神或神權原則的名義下對原住民不斷灌輸順從和效忠思想。當這些傳統的文化帝國主義手段仍然有效之際,新的現代化的,基於現代體制的工具對帝國主義控制而言日益重要起來。如今,大眾媒介、曝光宣傳、廣告、世俗的表演家和知識分子起著主要作用。在今日的世界,好萊塢、有線新聞電視台和迪斯尼樂園要比梵蒂岡、聖經和政治人物的公眾演講要有影響的多。

文化滲透與政治、軍事控制和經濟剝削緊密相連。美國用來支持中美洲種族滅絕政府以保證自己經濟利益的軍事干涉,往往是伴隨有強烈的文化滲透。美國贊助基督教會侵入印第安人村莊,在印第安農民受害者中灌輸歸順思想。贊助國際會議是為了讓臣服了的知識分子們討論「民主與市場」。逃避現實的電視節目播發「另一個世界」的幻想。文化滲透是鎮壓起義者的戰爭機器的非軍事手段的外延。

文化殖民主義的新特徵

現代文化殖民主義在以下幾個意義上有別於以前的實踐:

(一)它要捕獲大眾,而不是僅僅轉換頭面人物。

(二)大眾媒介,尤其是電視,侵入各個家庭。它不僅從「裡面」和「下面」起作用,而且從「外面」和「上面」起作用。

(三)現代文化殖民主義具有全球規模,它的沖擊無所不在。以世界一家的欺騙來為神話帝國主義勢力的象徵、目的和利益服務。

(四)大眾媒介作為今日文化帝國主義的工具而言只是在形式的意義上屬「民間」組織。失去與政府之間的正式關系恰好給民間媒介披上合法的外衣以便將帝國主義的利益作為「新聞」和「娛樂」來宣傳。

(五)在現代帝國主義時代,政治利益是通過非帝國主義的主體來表達的。「新聞報道」集中於中美洲的僱傭農民士兵和在海灣戰爭中面帶微笑的來自勞動階級的美國黑人的個人傳記。

由於在不受法律制約的資本的控制下實現和平和繁榮的諾言與日益增長的貧困和暴力的現實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大眾傳媒已經將其節目中從不同觀點的討論的可能性進一步縮減。與此全面配對的是,將現存資本主義的殘酷性與自由市場的迷夢般的許諾完全分離。

為了搞垮有組織的反抗,文化殖民主義想要消滅民主認同,或將其實質性的社會經濟內容掏空。為了破壞社區團結,文化帝國主義把對「現代性」的崇拜吹捧成是跟外來信條一致的。在「個性」的名義下,社會准則被攻擊,人們的個性在媒介的信息控制下被重新塑造。正當帝國主義的武器肢解一個民間社會,其銀行掠奪該國經濟之時,帝國主義的媒介向個人提供了那些逃避現實的認同。

文化帝國主義一方面以毀滅性和罪惡的手段來醜化其革命的對手,另一方面又鼓勵對親西方政權的大規模暴行的集體性「記憶缺失」。西方傳媒從來不告訴其聽眾反共親美當局在瓜地馬拉屠殺了十萬印第安人,在薩爾瓦多屠殺了七萬五千勞動人民,在尼加拉瓜殺了五萬人。大眾傳媒掩蓋由於引進市場經濟,在東歐和前蘇聯,造成巨大災難的事實,這些災難使幾億人遭受貧困。

大眾傳媒:宣傳和資本積累

隨著美國通訊網路向全世界的擴展,大眾傳媒成為美國資本的主要財富和權利的來源之一。 越來越大的一個百分比的北美最富有的人從大眾媒介獲取財富。在最富有的四百個美國人中,從大眾媒介賺錢的人從1982年的百分之九上升為1989年的百分之十八。如今,幾乎五分之一的美國首富從大眾媒介進財。在美國,文化資本主義已經替代製造業成為財富和影響力的來源。

大眾媒體已經成為美國全球政治和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且成了一個巨額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程度,不平等和貧窮的增長,西方控制的大眾傳媒開動機器將持批評態度的民眾轉化為消極的一夥。西方媒介的名人們和大眾娛樂已經成為轉移潛在政治動亂的主要因素。在里根的總統任期內,特別突出傳媒通過有名氣但在政治上反動的娛樂界人士來操縱大眾的中心地位。這種現象已經擴展至拉丁美洲和亞洲。

在拉丁美洲,電視機數量的增長和收入的下降和人民斗爭的減弱有直接的關系。在那裡,從1980年到1990年間,電視機台數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而平均實際收入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同時,有一大批新自由派政治候選人主要依靠電視形象當選總統。

大眾傳媒對窮人日益增大的滲透,美國公司在兜售文化商品中的投資和受益的增長,以及用給窮人提供眼福的個人消費和探險的訊息向廣大聽眾進行飽和性宣傳,這些既定義了文化殖民主義的現實挑戰。

美國傳媒的信息在雙重意義上疏遠第三世界人民。他們製造出「跨國」和「跨階級」的聯合的神話。通過電視,被媒介采訪的成功者與住在西語區的窮困的旁觀者之間建立起了虛假的親密和幻想中的聯系。這些聯系提供了一條討論私人問題的單獨解決辦法的渠道。信息是清晰的:受害者的貧困是咎由自取的。成功靠的是個人奮斗。主要的電視衛星網,那些美國和歐洲的大眾傳媒的批發點,避免對新文化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根源和後果做任何批評。而這個新文化帝國主義已經暫時誤導和麻痹了數百上千萬窮苦的拉美人民。

帝國主義與語言政治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已經發展了一個雙重戰略來反擊左派和建立霸權。一方面,它設法污染左派的語言;另一方面它又致力於降低公眾對西方勢力的罪惡的警惕性。

在八十年代,西方大眾傳媒有系統地接過左派的基本主張,把其原有的內容掏空,然後裝入反動信息。例如:大眾傳媒把要復辟資本主義和增加不平等的政客描繪成「改革家」或「革命者」,而把反對他們的人貼上「保守派」的標簽。文化帝國主義致力於以逆轉政治語匯意思的手法,來製造意識形態的混亂和政治上的迷津。許多進步人士被這種意識形態操縱搞的暈頭轉向。其結果是,他們極容易受那些「右派」和「左派」這些術語沒有任何意義,階級也失掉了重要性,意識形態不再有意義等等的意識形態專家的欺騙。通過敗壞左派語匯和歪曲左和右的含義,文化帝國主義企圖暗地裡破壞反帝運動的政治號召力和政治實際。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第二種戰略是讓人民民眾麻痹。以使西方國家的大規模屠殺成為日常的和可以接受的行為。在伊拉克的大規模轟炸被表現成電子游戲。通過對反人類罪行的大事化小,民眾喪失了傳統的信念:即讓人民受難是不對的。又通過強調對戰爭新技術的現代化程度,大眾傳媒對現存的精銳力量-西方的技術戰爭大加吹捧。今天的文化帝國主義包含這樣一些「新聞」報道:它們將大規模的殺人武器說成是有人性似的,而把第三世界的受害者描述成是必須正視的「侵略者」和「恐怖主義分子」。

世界性的文化帝國主義用政治訛言來維生。在東歐,大肆掠奪土地、企業和財富投機者和黑社會分子被描述成「改革家」。走私分子被美化成「有創意的企業家」。在西方,任意解僱工人的權力的集中和勞動者越來越沒有保障的情況被稱之為「勞工靈活性」。在第三世界,將國有企業出賣給跨國壟斷公司被稱之為「打破壟斷」。「恢復原狀」其實是要倒退到十九世紀時勞工的社會福利被剝奪殆盡的狀況的委婉說法而已。「重新組合」就是要倒退到專業生產原材料或將收入從生產轉移到投機。「去除限制和各種規定」實質上是一種讓國家福利性的國度的經濟納入國際銀行業這樣的多國勢力巨頭的軌道的權利轉移。在拉美地區,「結構性調整」意味著將資源轉讓投資者和降低勞工的工資。左翼的一些概念如改革、土改、結構的改變原意是要進行收入的重新分配。這些概念被剽竊並被轉用為將財富,收入和權力集中到西方寡頭們那裡去的象徵。當然,所有帝國主義的文化機構全都放大和擴展這種奧維爾式的蒙騙。現代文化帝國主義挖去了解放語匯的基礎,並將其轉化成反動的信條。

文化恐怖主義:自由主義的暴政

正如西方國家恐怖主義力圖破壞社會運動 ,革命政府 和肢解文明社會 ,經濟上的恐怖主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私營銀行財團的所作所為是要毀滅地方工業,侵蝕全民所有制和殘害工薪家庭。文化恐怖主義則是抓住易受傷害第三世界人民的心理弱點和深深的焦慮,尤其是他們那種自己「落後」了,「傳統」和受壓迫的感覺,展示「機動性」和「自由表達」的新形象,來毀掉家庭和社區的紐帶,同時又加固了和大公司的力量和商業市場緊密關聯的任意的權威的新鎖鏈。對傳統約束和義務的攻擊是資本主義市場和國家將自己變為絕對權力至高無上的中心的一個手段而已。

美國為首的文化帝國主義在「表現自我」的名義下,對那些害怕被標上「傳統」印記的第三世界人民施虐,以不分階級的「現代性」的假形象來誘惑和操縱他們。文化帝國主義對所有現存的阻擋那唯一神聖的現代神-市場的關系提出質疑。第三世界人民在娛樂中,或被迫使,或高高興興地「現代」起來,從而委身於資本主義市場的需求。放棄舒適的、傳統的、寬松的服裝,代之以病態的、不合身的、緊綳綳的牛仔褲或奇裝異服。

美國為首的文化帝國主義最好是通過那些殖民化了的中間人和文化同謀起作用。典型的文化帝國主義同謀就是那些野心勃勃往上爬的第三世界的專業人員們。他們總是極力模仿其主子的一招一式。這些同謀對西方百般奉承而對自己的國家的人民則總是傲慢無理,具有典型的媚上欺下,(媚富欺貧)的品性。他們以銀行和多國財團為後盾,他們通過國家和地方的大眾媒體掌握了巨大的權力。模仿西方,他們堅定地遵從不平等競爭的規則,在自由貿易的名義下,開放他們的國家和人民去遭受殘酷剝削。最突出的文化內奸,有那些學院派知識分子,他們以客觀社會科學的行話來否定階級統治和帝國主義階級戰爭。他們把市場崇拜為一切是非的絕對主宰。在「區域合作」的幌子下走狗知識分子攻擊勞動階級和限制資本運動的國家和國家機構,並將其支持者孤立起來並貶低他們。今天,縱觀整個第三世界,西方資助的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已全盤接受了階級合作的意識形態,帝國主義被「互相依靠」的概念所偷換。並且,無節制的世界市場被表現為發展的唯一途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今天,「市場」對第三世界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不利,美國、歐洲和日本則是更加空前積極地剝削第三世界。學院派知識分子對真實世界的疏遠乃是西方文化帝國主義優勢的一個副產品。對於那些拒絕贊美市場並因此被排斥在第三世界官方學術會議圈外的知識分子而言,對他們的挑戰就是走回自己依附的階級中去,投入反帝斗爭。
北美化和國際文化的之神話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騙局之一是觀念、市場、和運動的「國際化」概念。眼下時髦的事是引用「全球化」和「國際化」這樣的術語來為對任何或所有形式的團結、社區、或社會價值的攻擊正名。以「國際主義」為借口,歐洲和美國已成為用來使日常生活非政治化和瑣碎化的最有效的文化形式的主要輸出者。個人活動性和「自我中心生活」的強調(有美國大眾媒介工業大量生產和分布)現在已經成為統治第三世界的主要工具。

新自由主義的持續性繁榮並不是因為它能解決問題,而是因為它是為有錢有勢的人的利益服務並能在那些擠滿第三世界國家街道的貧窮的小業主們中的部分人中引起共鳴。第三世界國家文化的北美化之所以發生,並得到這些國家統治者的祝福和支持是由於它能幫助鞏固這些統治者的權力。新文化形式-私人凌駕公家之上,個人凌駕於社會之上,感官刺激和暴力凌駕於日常奮斗和社會現實之上,這一切都有助於灌輸破壞集體行動的自我中心價值觀。

頌揚「暫時性」的媒介文化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無根基--它僱傭和解僱及不顧社區需要地移動資本的權力。「搬遷自由」的神化正是在資本迅變的需求下人們無力去建立和鞏固社區的根基之反映。北美文化贊美短促的,無人格的關系為「自由」,事實上,這些情況正好反映出一大群個人對壟斷資本的權利的無定規的麻木的從屬。北美化牽涉到一場以現代為名,向團結的傳統發動的拍賣性攻擊。以個人中心主義為名向階級忠誠發動攻擊,以及通過大眾媒體對個人品性的專注來動搖民主的根基。

新的文化專制紮根於無所不在的、不斷重復的、有關市場的同質化了的消費文化,以及無根基的選舉系統的奇談怪論。新媒介專制正是站在觸角遍及上至國際銀行作決定的會議室,下至安第斯山脈小村莊的等級國家和經濟機構這一邊。北美文化能成功地滲透第三世界之秘密在於它的由經濟和軍事主導產生的,以製造幻想來讓人們逃避窮困現實的能力。新文化帝國主義最基本的要素是重商主義-性-保守主義的融合。其中每一樣都被展示為私人需要,個人自我實現的理想化的表達。對某些沉浸在無望的工作,為生存而掙扎於骯臟和墮落之中的第三世界的人們,北美媒介製作的幻想就像福音傳教士一樣,描述「好一點的故事」,一個將來好一點的希望,或至少得到一些觀望別人享受好生活的替代性歡樂。

文化帝國主義的沖擊

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為什麼盡管革命的條件已經成熟卻沒有革命的變革,我們必須重新考慮由國家暴力、政治恐怖以及由帝國主義國家宣傳的,被受壓迫人民接受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價值的深深的滲透所造成的深刻的心理沖擊。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國家暴力造成了長期的、大范圍的心理損壞-害怕激進的首創,不相信集體行動,在現存的權力面前即使痛恨卻又無能為力的感覺。恐怖使人們內向於私人的小圈子。

結果,作為一種形式的經濟恐怖主義的新自由政策導致了工廠倒閉,取消對勞工的法律保護,臨時性工作的增長以及低工資的個體企業的成倍增加。這些政策進一步地分化了勞動階層和城市的社區。在分化,不信任和私有化的前提下,帝國主義的文化信息找到了沃土來剝奪易受其傷害的人們的警惕性,以鼓勵和加深人和人之間的隔閡,自我中心的追求和對很少的資源的個人競爭。

文化帝國主義及它所鼓吹的價值觀在防止被剝奪人民對他們日益惡化的處境進行集體抗爭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第三世界廣泛傳播的信條、形象和意識形態是集體行動的基礎的主要障礙。帝國主義的重大勝利不僅是在物質利益方面,而且在於它直接地通過大眾媒體,間接地通過俘獲被壓迫民族知識分子和政治階級(或他們的投降)來征服被壓迫者的意識的內部空間。要使群眾性的革命運動的重新產生成為可能,就必須對不僅是剝削條件,而且是對主宰受害者的文化進行公開的戰爭作為開端。

文化帝國主義的有限性

與文化殖民主義相抗衡的是現實原理:對西方多國銀行所造成的窮困的親身經歷,以及由美國武裝起來的警察和軍隊的壓迫,這些日常現實是逃避現實的媒介永遠無法改變的。第三世界人民的下意識中,總是存在著(由大眾傳媒培植的)個人逃避的惡魔和集體行動反抗是唯一切合實際的反抗的直覺知識之間的斗爭。在社會運動高漲之際,團結的德行可以取勝,而在挫折和低潮時,個人貪婪的惡魔就會大行其道。

文化帝國主義迷惑人民的能力有絕對的限度。在該限度以外,群眾性的反抗就會來臨。電視上的「豐盛的餐桌」與現實生活中空空如也的廚房形成對照,媒介宣傳的人物多情的越軌行為與滿屋子爬著、哭著的飢餓的孩子相抵觸。在街頭沖突中,可口可樂成了燃燒瓶。致富的許諾成為永遠被拒之於致富大門之外的人的侮辱。長久的貧困化和廣泛蔓延的衰敗腐蝕掉了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控制下大眾傳媒的幻想的光彩和魅力。

文化帝國主義的假許諾成為挖苦性玩笑的材料而被貶黜至另一個時間和地點。

文化帝國主義的號召力受到持久團結關系的限制-無論是地方性的還是區域性的關系-這些地區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在那些階級的、種族的、性別的和民族的關系持久和集體行動有很強的實踐的地方,文化帝國主義控制的大眾傳媒的影響就有限或被拒之門外。

只有先前存在的文化和傳統能繼續存在,他們能形成一個組合向內和向下而非向外和向上看的社會和文化實踐的「閉路」。

在許多社區,存在著一個對與市場霸權聯系的「現代派」的發展-個人中心的論調的清楚的拒絕。在團結的民族和職業社區里可以找到持久團結和反帝運動的歷史根源。如在礦山小鎮,漁業和深林村莊,大城市的工業中心等。哪裡工作、社區和階級與集體文化傳統相符合,文化帝國主義就會在哪裡潰退。

文化帝國主義的有效性不僅僅是依靠其進行操縱的技術手段,而且取決於國家對百姓們施暴和分化以剝奪其對平等社會的希望和集體信仰的能力。

文化解放不僅需要給與個人和階級以力量,而且取決於能否發展一支能抗衡作為文化征服先導的國家恐怖主義勢力的社會政治力量,而社會力量被統治階級視為對國家的威脅。正如文化斗爭要紮根於為創造社會轉變的自覺性所需的自治、社區、和團結的價值觀,政治和軍事力量是維持階級文化基礎和民族特徵所必需的。

最重要的是,左派必須重新塑造對一個新社會的信仰和景象,該社會是建立在不僅是精神的,而且是物質價值觀上的:美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工作的價值。團結與寬宏大量和尊嚴相連。在那裡,生產方式從屬於加強和深化永遠的人和人之間的聯系和友誼。

社會主義必須承認對不受干涉和隱私的渴望,也承認對社會和集體的嚮往。總之,新的景象一定要激勵人民,因為它與他們的願望產生共鳴:不僅僅不再受支配,而且有創造有意義的人生的自由。這種人生滋育於重情意的、非工具化的超越日常工作的關系,即使在它鼓舞人民繼續斗爭之時。文化帝國主義的繁榮主要基於新奇、短暫的關系和對人的擺布,而從不提供建立在個人誠實、性別平等和社會團結基礎上的真正的,親密聯系的景象。

❻ 為什麼說互聯網思維就是女性思維

這是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老師在2012年就提出的觀點,到現在仍很超前,尤其在移動互聯到來時,品牌營銷界的「女性思維」更為明顯。舉個栗子,品牌很重要的功能已變為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在物質富足的今天,怎麼讓人們擺脫孤獨感是大家研究的問題;再比如說,體驗時代的到來,無論在產品還是做活動,體驗已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據說互聯網時代,女性獨有的情感特徵會在這個時代如魚得水,各位女神好好把握機遇吧。
我們可以重新溫習一下這個觀點,看看那些以往只被認為是女性特徵的東西,如何藉助互聯網,成為全人類的思想特質。
1) 當代思想的體驗化

隨著互聯網發展,體驗經濟正在興起。女性可能更適合體驗經濟。因為相較男性更擅長理性思維,女性更加感性,更長於體驗。當男性也加入體驗經濟時,人類的思想特質,就從理性化,轉向了感性化。

讀圖時代到來,是互聯網體現女性主義特徵的一個顯著標志。米歇爾在《圖像理論》中分析道,按工業化理論(他稱之為「一個古代傳統」),「語言是人的本質屬性」;而「形象是亞人類的媒介」,這些亞人類「包括野人、『不會說話的』動物、兒童、婦女和大眾」。但互聯網的多媒體技術,解放了形象,也使女性從「亞人類」變為了主流人類。

但是,這不僅意味著女權興起。讀圖時代把男性、女性一起捲入進來。讀圖最誇張的是,在日本,官方每年的白皮書一般都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文字版,一個是漫畫版。漫畫版的政府白皮書當然不光是給女性看的,日本的男性現在可以在最嚴肅而理性的政府報告上面,用女性主義的思想特質來進行本質直觀了。用不識字的六祖的話說,叫頓悟。就是不經過概念化(男性化)的左腦,用形象思維(女性化)的右腦,直接把握事物。

男性不要因為直覺是以往女性的專長而難為情,事實上,在信息不充分條件下利用直覺洞察進行快速決策,是像拿破崙這樣的卓越統帥才具有的思想特質。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即拿破崙戰爭藝術總結報告)講的就是用體驗這種女性主義思想特質來指揮戰爭的藝術。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娃發明用「思想特質」這個詞來概括女性主義,比那些女權主義者的高明之處:思想特質也適用於男性。

2) 互聯網的情感化思維

情感化,又是女性公認的思想特質。在工業革命時代,人們陷入奧斯汀《理智與情感》那樣的矛盾,瑪麗安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餘;約翰·達什伍德夫婦則是理智有餘而情感不足。在生意場上,只有象葛朗台那樣的冷血動物才能笑到最後。互聯網又一次改變了人類的思想特質,女性主義的情感化思想特質,成為時代新女性和新男性的共同優點。

如今在互聯網上,情感不再是傳說。FACEBOOK就是以愛這種情感作為紐帶,而不是以自私這種理智作為紐帶,把大家聯系在一起的。FACEBOOK和MYSPACE一個上天堂,一個下地獄,區別無非一個是熟人網路,一個是生人網路,而生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在情感濃度的不同上。而在高情感濃度的地方,女性總是占上風。Aileen Lee在《為什麼婦女統治互聯網》中道出其中的數據:女性成為社交網站的主要用戶,她們比男性在上面多花了30%的時間,而移動社交網路的使用者55%是女性。女性佔領了互聯網上最主要的生意場。

這同工業時代形成對照。在巴爾扎克筆下,幾乎所有女性都是失意者,因為多愁善感的她們,總是處於生意場的邊緣,並因此成為社會的邊緣人物。生意場上的規則,是以自利為中心,排斥利他的規則。生意場是乾的世界,而非濕的世界。如今,互聯網的未來是濕的。技術上的互聯,激活了情感上的互聯。女性通過社交,把市場變成了情場。當以愛的力量賺錢,比靠自私賺的錢還多時,任鐵打的男人,最冷血的動物,心腸也會變軟,也要改變自己的思想特質,主動去尋找智商與情商的平衡。

FACEBOOK的扎克伯格就是向女性主義的思想特質靠攏的男性,他的商業靈感不是來自巴爾扎克筆下的父系社會,而是來自印第安人的母系社會。他說:「你知道饋贈型經濟嗎?在一些不太發達的地區,相較於市場經濟,這是種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經濟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給大家,出於感激和表達慷慨之情,人們會回饋給我一些東西。整個文化就建立在這種彼此的饋贈框架下。」他說的就是莫斯發現的母系社會的禮品經濟。而禮品經濟的要訣,就是中國人都知道,而經濟學中從來不講的一條:禮輕情意重。

3)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思維

中心化思維,是男性思想特質的主要特徵之一。大到帝國主義的「中心-外圍」結構,小到家庭中的一家之主,傳統社會凡事都講圍著組織的中心轉。女性主義者依利加雷把這一傾向命名為「菲勒斯中心主義」(phallocentrism),它是指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中心控制傾向。而女性和互聯網一樣,都具有天然的「分布式」特徵。依利加雷甚至用女性的性感覺是四周分布而非象男人那樣集中於一點這一事實,來說明女性特質中的非中心性、多元性、流動性、開放性、關聯性等。

如果我們不象依利加雷那樣女權主義的話,就會發現事實的真相在於:中心化是一切機械繫統的特徵,而去中心化是一切生命系統的特徵。女性與去中心化的真正聯系,在於她們長期被排斥在男性主導的機械繫統活動之外,而與生兒育女等生命系統活動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反過來說,互聯網的女性主義特徵,在去中心化這一方面,更內在的聯系在於,互聯網正向社會生態系統的方向發展,因此產生出更多的節點之間自組織、自協調的特性。

阿里巴巴的組織,不再象卓別林《摩登時代》中那種中央控制的機械繫統,而更象女性主義倡導的自組織、自協調、去中心、流動而開放的生態系統,盡管馬雲個人仍然是那樣男子漢氣概十足。

看到這里,我們就會發現,去中心化這一女性主義特質,並不是通過女性的身體,傳導到互聯網上,並對互聯網加以影響的。因此按女權主義邏輯闡釋的女性對互聯網的影響,並沒有說到點子上。相反,拉康和克里斯蒂娃的邏輯,更順理成章一些。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由真實、想像和象徵三種結構組成。真實代表物理方面,想像代表心理方面,而象徵代表符號方面。去中心化對人們(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的思想特質的影響在於,透過想像與真實的心物二元,人們到底把什麼樣的自我,投射到符號構成的人生大屏幕上。他們正確地解讀出,笛卡爾時代那個因為物化而中心化的主體,正被互聯網時代因為生態化而去中心化的活的自我所取代。

女性在互聯網中一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可能出於身體、心理的適應性,而比男人先一步如魚得男性也可能順應潮流,從船堅炮利的幻覺中醒悟過來,改變自己以往固有的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思想特質。水,但這不等於說只有她們才能覺醒。女性通過自己本能的互聯網實踐推動了這一過程的出現,不是比僅僅改變自己,更大地改變了世界嗎?

女性只是改變自己,世界並不會發生質的變化;女性對互聯網的實質性影響在於,通過推動互聯網的女性主義特徵的形成,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

❼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對資本的再認識」 急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2000字

一、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20世紀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全球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資本主義作為全球社會的重要部分,當然也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
首光,以高新科技為基礎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速發展。隨著相對淪、量子力學等問世,原子能、電子技術,特別是20出紀中葉誕生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起來,極大地推動了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把l9世紀發展起來的工業時代推進到了20世紀至今的信息時代。
在高新科技的推動下,發生了現代化的交通和通訊革命。隨之,人類的全球性交往活動發展起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發展迅猛,席捲各國,徹底沖破了傳統民族國家
之間的森嚴壁壘,把全球生產力和經濟結構連為一體。
由於高新科技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識特別是高新科技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顯著。美國近幾年來的所謂「新經濟」就是以高新科技和由此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目前還主要是IT產業即信息產業)為基礎的。
其次,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由新的社會生產力推動的全球社會產業結構變化迅速,傳統的產業主要是農業和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降低,而信息產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化指標體系也在發生重大變化。由於跨國公司的日益增多,傳統的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多種經濟結構開始向一體化的全球社會經濟結構轉變。
資本流動結構和資本積累方式有了新的變化。傳統商業資本在流通中所佔據的主導地位已經讓位於生產資本和金融資本。20世紀80年代之後,由於新自由主義的推行,金融資本又逐漸獨占鰲頭。與此相應,資本積累方式和財富佔有方式也由傳統的積累物質財富逐漸轉變為積累金融貨幣財富。
全球社會的經濟結構在加速一體化的同時,中心化與邊緣化的兩極分化現象也日益嚴重。傳統的東西差距仍在擴大,新的南北差距發展更快。
第三,資本主義的政治關系發生了一定變化。20世紀上葉,資本主義體系內部矛盾重重,加之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起,資本主義搖搖欲墜。為了緩和矛盾,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採納了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方式,最典型的是凱恩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即經濟運行上實行國家干預;在社會價值目標上建立社會福利體系,對工人階級讓步;在政治關系方面實行政黨政治等。這些「社會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發展。
但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資本主義又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採取新自由主義政策,實行市場自由化,尤其是在金融領域實行金融自由化、放鬆管
制,工人階級遇到了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各種矛盾又加劇起來。
為了在國際社會贏得更多的利益,同時轉嫁國內矛盾,近些年來資本主義積極利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政治組織。應當說,這些年來,以聯合國為代表的不少國際組織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也有不少組織是直接為資本主義的強權政治服務的。
第四,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也在變化。正如恩格斯晚年曾經說過的,「資本主義生產愈發展,它就愈不能採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徵的那些瑣細的哄騙和欺詐手段。那裡時間就是金錢,那裡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並不是出於倫理的狂熱,而純粹是為了不白費時間和勞動。」(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68頁)的確,由於市場競爭、
工人階級斗爭和各種社會運動的壓力,資本主義不得不修正一些社會價值目標,人們的民主意識、公正意識、道德意識、文明水平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資本主義給人們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私有觀念、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甚至各種頹廢主義還普遍存在,滲透在社會文化和人們思想的各個方面,嚴重影響著社會的進步。

二、要辯證地看待當代資本主義

盡管當今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但資本主義的本質沒有變。150多年前馬克思就曾揭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今天仍然存在,這就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仍然存在,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
今天,由資本主義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實質上就是生產社會化的極端形式,即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金融流動的全球化等;而億萬富翁、金融寡頭的增多則是各種資本更
加集中於少數人之手的標志。從客觀上講,生產、貿易、金融流通的全球化需要人類共同努力來加以控制,但由於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加之近些年來以私有化為主流的新自由主義
在全球范圍的泛濫,使得全球社會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流通的發展呈現出空前的無政府狀態,少數億萬富翁、金融寡頭正是利用了這種無政府狀態大力操縱國際金融市場,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國際金融危機,而他們從中大發橫財,全球社會廣大人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則成為國際資產階級牟利的對象和犧牲品。
進一步說,高新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人民群眾本來應當從中得到益處,但事實相反。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高新科技成了摧毀傳統產業、迫使工人失業的最強大力量;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一步把全球社會的勞動力市場潛力挖掘出來,使得國際資產階級能夠利用更加廉價的勞動力,這更使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雪上加霜
在這里,國際資產階級真是一舉多得,既擴大了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又嫁禍於人,挑起了國際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還通過經濟全球化使國際資產階級的利益聯系起來例如,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大國的工人甚至勞工組織竭力反對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其原因就在這里。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總的來說比以前有所改善,但相對貧困化問題日益嚴重,絕對貧困化也還存在。
正如法國著名學者弗朗索瓦·沙奈最近在接受我們采訪時所說,盡管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人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他們有比較穩定的收人,工資也有所增加,甚至有少量股票,但總的來說,他們所受的剝削比30年代要嚴重,他們的收人相對少了,有的比自己以前的收人還要少;而另外一部分工人特別是傳統產業工人落入社會最底層,處於絕對貧困狀態。
他還告訴我們,有人以為,在資本主義國家,階級結構不存在了;人們之間的區別只是收人的不等,只要通過努力,每個人都可以從較低的階層上升到較高的階層;一些中小生產者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消失了、看不見了。但實際上,階級結構仍然存在;中小生產者還存在,只不過是他們被邊緣化了,他們的生活狀況、社會地位更惡化了。
西方有些資產階級學者大肆宣揚,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人也持有股份,所以己經不存在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界限了,甚至認為今天的資本主義是「人民資本主義」。對
此,沙奈告訴我們,盡管各個國家、公司的情況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工人的持股量是微不足道的。拿美國來說,它的退休、養老金制度非常完善,工人對股份的佔有量在資本主義國家中為最高,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中也是最高的。即使如此,美國10%的富人佔有90%的金融財產,而90%的工人只佔有10%。可見,股份佔有很集中。況且讓工人持股的制度本身也是為了穩定資本主義制度,不是為了讓工人有更多的金融財產。
沙奈進一步說,工人持股的情況與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調整有關。在產業結構詞整中,對於沒有受影響的企業的工人,銀行要求他們投資持股,他們可以得到利息和紅利,但這
些工人的利息和紅利收人也很少。在法國每人每年大約有2000一3000法郎,一般不會超過5000法郎。所以,工人的股份收人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只有意識形態的意義,即資本主義由此可以鼓吹能夠給工人解決問題,鼓吹這是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趨勢。
另一位法國學者蘇珊娜·德布呂諾夫也說,關工人持股問題,除了沙奈講的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國家大量推行私有化時,把一部分股份分給工人,使工人成為持股者,但這只是在企業很困難的情況下,在不能增加工人工資時所採取的辦法。給工人的股份是替代工資,增加的是所謂的未來收入,實際上是虛假收入。的確有少數工人買股票,但更多的是工人負債;美國更嚴重,低收人工人債台高築,特別是在住房方面。法國這種情況過去不嚴重,現在也很嚴重。
他們還告訴我們,目前西方資產階級公然提出要改變勞動法。歐洲委員會原來對勞動法管得很緊,但現在也放鬆了。例如,原來女工不上夜班,而現在要上;原來不允許使用童工,而美國現在允許使用童工;在歐洲,原來只允許使用16歲以上的勞動力,現在討論要使用14歲的童工。歐洲的僱主協會還提出,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條件要更加嚴格,要對領取失業救濟金的工人作嚴格審查。再則,原來勞動法是必須執行的,而現在企業可以改變,即通過勞資談判就可以改變。
以上是就當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情況而言的。
就全球社會來看,盡管近些年來資本主義所主導的全球化給各個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它同時帶來的問題也很多,甚至是災難性的。最主要的問題,除了全球
化的非規則進行所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全球社會經濟發展不公平問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1999年人類發展報告》已經指出,全世界人口的l/5生活在富國,佔有全球86%
的國內生產總值、82%的出口市場份額、68%的外國直接投資和74%的電話線路;l/5的人口生活在最貧窮國家,在上述各項中只佔1%。上述兩類人口的收人差距由1960年的30:1,擴大到1997年的74:1。所以,報告以全球化為主題,呼籲重新制定全球化規則,逐步縮小世界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各方面的情況都表明,舊的「東西差別」依然存在,新的「南北差別」更加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有增無減。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在擴大。例如,美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利用自己的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所佔據的主導地位,控制國際金融市場和投資流向,干預其他國家的經
濟發展,並從中受益,這引起其他發達國家的強烈不滿。有的學者甚至提出要創造新的世界貨幣來制約美國的勢力。
又如美國在推行其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推行著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它不僅對落後國家進行文化侵略,也對加拿大、法國等國家進行文化滲透。1997年就有資料顯示,美國對加拿大的文化滲透相當嚴重,佔領其電影市場的95%、電視劇的93%、英語節目的75%、書刊市場的80%。為此,加拿大有識之士憂心忡忡,呼叮採取保護本國文化的措施。法國的情況也很相似。所以,就連西方學者也認為,這種文化的「全球化」和「西方化」,實際上是「美國化」,並對此提出強烈抗議。近年來,後殖民主義和新的民族主義的興起也與此直接相關。薩伊德是這方面的著名表代表。1991年,英國學者湯林森也寫出專著《文化帝國主義》,對這種文化帝國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
當今資本主義的發展還給人類造成了許多災難。如生態環境問題,資本主義在工業化進程中曾經造成了大量的生態環境破壞,但當它們發展起來之後,卻要遏制落後國家發展經濟,把生態環境的惡化歸罪於發展中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出了種種不合理要求,把有害於環境的生產線甚至垃圾轉嫁到這些國家。
至於有些發達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給全球社會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更是無以復加,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盡管當今資本主義有了一些新的發展變化,但決不是陽光一片,它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還很多,有的甚至很嚴重。它不可能也不情願解決自身矛盾。但歷史的潮流不可抗拒,在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和全球社會人民的斗爭以及各種社會運動的推動下,它必須不斷改變自己的惡性本質,不論是漸變還是突變,也不論是經過幾十年還是幾百年,它都必然要被更高級更合理的社會形態所取代。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認識資本主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直接目的是要正確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因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
的國際環境是全球社會中汪洋大海般的資本主義,所以,要改革開放,最根本的就是要與資本主義打交道,處理好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20世紀社會主義發展歷史上有很多經驗教訓,但重要的一條就是長期沒有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前蘇聯東歐是這樣,我國也不例外。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
實際上,正如社會主義在變化一樣,資本主義也在發生變化。盡管資本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化,但它的許多具體運行機制都在不斷變化。今天的資本主義決不同於早期資本主義,也
不同於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由於市場競爭的壓力、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斗爭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及其影響等,資本主義也在發展,不僅其科學技術以及生產力仍
在發展,其社會經濟關系的一些方面,諸如社會管理、保障體系等也在改善,其政治體制的某些方面也在改善。特別是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其現代化程度很高,在今天以及今後一段時間內,仍將是發展中國家所追趕的目標。
要處理好與資本主義的關系,首先就要以科學的態度,認真研究資本主義,真正弄清楚資本主義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特別要弄清楚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廣大人民群眾所創造的現代優秀文明成果是什麼,有哪些可以直接拿來為我所用,有哪些通過改造可以為我所用。然後老老實實地學習這些優秀成果,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不僅要堅持魯迅所倡導的「拿來主義」,也可以實行「請來主義」,請國外的專家來傳經送寶,請國外的高新科技企業來我國安家落戶,還應當實行「參與主義」,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參與日益增多的國際經濟政治活動,在全球社會中發展自己,同時在人類的發展中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
20多年來,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其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解放思想,敢於碰「資」,在國內允許民營企業和私人經濟發展,允許國外資本進人國內;在國際上,積極參與,爭取主動,既發展了自己,又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了貢獻。
在21世紀,我們的改革開放方針決不能動搖,決不能因為我們在改革開放中遇到了新問題、新困難,或是受到了資本主義敵對勢力的挑戰和威脅就悲觀失望,就重犯「恐資病」,就重新回到閉關自守狀態。只有在改革開放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答案,我們的現代化事業才有希望。
21世紀,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國一定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將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將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剛剛進入新的世紀的時候,讓我們團結起來,為這個偉大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文章引用自:

❽ 急需幾個社會熱點,用馬克思哲學觀點解釋的

全球化消費主義中的當代傳媒問題

在"公共性"問題日益成為社會熱點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當代轉型中,全球化消費主義日益與當代文化中世俗化的東西互滲而成為特有的文化景觀。如果說,在現代社會出現了生產拜物教和消費拜物教,那麼,後現代社會卻出現了"傳媒拜物教"。當代傳媒以跨國資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費意識,其文化霸權話語漸漸進入國家民族的神經之中。於是,在倡導多元價值、多元社會的文化語境中,大眾在多元主體之間,將個體感性差異性推到極端,甚至以個人的絕對差異性為由,割裂個人與他人的同一性, 在廣告傳媒和文化經紀人的操縱下日益以產品的市場需求取代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對這種世界性的世俗化消費時尚,本世紀的思想家進行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值得關注。1
一、現代公共傳媒空間中的身體資本
20世紀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對現代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內在關系加以研究,因為這有可能深入到對大眾媒體所產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分析。如何綜合性反思身/心關系、個人/社會關系、文化/自然的關系,如何通過對"身體"視域的分析展示身體資本與當代傳媒的關系,如何從身體性入手審視"自我"問題,成為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切入角度。但是僅僅研究"自我"還不行,因為"自我"和"他者"之間有著非此不可的關系,只有從二者的關系入手進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僅有古典哲學的自我和他者,而且有心理科學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榮格、拉康等)、還有解構的自我和他者(德里達、福柯、巴特等),甚至還有社會理論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問題之所在。
1.身體感與現代城市處境
在對"價值理性"的關注日漸讓位於對"感性肉身"的關注中,"生命"變成了一個感性本體論的范疇。從世紀之初的尼采、狄爾泰、西美爾、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到存在主義哲學以及福柯和拉康哲學,大都將生命作為理性化本質飄散以後的意義空白的填充物,於是,現代性標明這樣一個事實:感性肉體取代了理性邏各斯,肉體的解放成為"現代性運動"中的重大母題。
在西美爾(Georg Simmel)看來,現代人深深陷入一個飛速發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處在多種文化元素交錯的語境中。文化元素擠壓著人,因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文化,同時人又不可能完全對抗文化,因為文化是人類發展所無法擺脫的境遇,也是人自己處身的周遭環境。在文化的現代性中,人的本質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則,而是充滿肉體慾望和現代感覺的"生命"。人體中的面部是內部統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時也是在精神上獲得整體美的關鍵。從面部最豐富的精神性表現中,可以看出人的心靈變化。人的形象是心靈和生理沖動合力所造成,那種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體的表現性,將是心靈和肉體的雙重衰退。面部很容易表現出柔情、膽怯、微笑、憎恨諸感情譜系,它是"觀察內心世界的幾何圖",是心性所能臻達的最高表現域。而身體相對於面部,尤其相對於眼睛而言,則居於較次要的地位,因而面部與軀體就猶如心靈和現象、隱秘和暴露那樣存在著本質的差異。但是,今天的現代或後現代藝術已經從"面容之美"表現走向了"軀體之力"的表現,從精神意象的呈現走向了慾望肉體的展示。身體成為肉體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 っ鰨

❾ 關於西方藝術流派的傳承關系 比如一個派別對另外一個派別有什麼影響

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理論

塞德曼/瓦格納

本文論述了後現代主義社會理論家及其批評者之間的種種觀點。他們的爭論,是西方社會對當今科學的意義及社會作用的更廣泛的討論的組成部分。從本質上說,這是關於科學的意義及作為學者的志業的論辯。

後現代的挑戰

社會科學家對自己的身份和社會角色,從未擁有安定的奢侈感。因為他們原先所接受的社會科學的意涵受到了質疑。有關社會科學的認識論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地位的爭論一直沒有中斷過。社會科學究竟是否是科學?抑或它們只是人文學科的一部分?社會科學在概念的形成和解釋上,是否有別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是否必然帶有意識形態的性質?或者它的道德、政治特性僅僅意味著它乳臭未乾?這些問題引起人們對社會科學的知識合法性和體制合法性的認真關注。

60~70年代是社會科學意涵之爭的重要時期。社會科學中佔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遭到人們的紛紛批評。一系列的哲學運動,最突出的是詮釋學、日常語言哲學、後經驗主義科學哲學和後結構主義,一齊對佔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正統思想進行了抨擊。贊成這些主張的批評者認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涉及對經驗實在的解釋和整理;哲學的、審美的和道德的思考在所有經驗探究中都起著作用;而且在抵禦經驗論證時,科學與文學的解釋是相像的。盡管這些批評者在某些基本觀點上是一致的,但在其他一些同樣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卻不盡相同。例如,具有詮釋學傾向的社會科學家對後經驗主義者的概括性分析說明,採取了一種更偏重語境和描述的研究路徑。

從實證主義及其批評者這些能言善辯者中間,產生了一種論爭焦點的移轉。一方面,當前的爭論集中於社會科學中詮釋學的、後經驗主義的和批判-規范的諸範式之相對的優劣短長。換言之,雖然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模式在這些理論爭論中遭到了拒斥,但科學的認識論特權仍然未受到挑戰。因而,社會科學家提出以詮釋學、後實證主義、或者批判理論作為社會科學的替代基礎。另一方面,針對實證主義的種種批評,尤其是後結構主義等的批評,向實證主義及其批評者的科學主義提出了挑戰。不少人開始強調任何一項研究的社會、歷史嵌入性,它的基本的道德和政治性質,以及試圖提供一種統一的社會科學範式之種種努力的必遭失敗,而且也的確不合人意。由此,產生了一種新的劃分:一方面是堅持獲得可靠的分析基礎之可能性和合意性的社會科學家,即「現代主義者」,另一方面是這種構想的批評者。在社會科學中,後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試圖為社會科學奠定基礎,並使其一體化的做法展開了批評。在其對現代主義社會科學的批評中,後現代主義者重新思考了科學知識、權力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及科學、批評和敘事之間的關系。

啟蒙思想家和現代主義者對科學知識與社會進步的追求盡管啟蒙思想家對形而上學和宗教作了批判,但他們從未放棄如下的觀念:即真正的知識必然是普遍的,以某種元話語為基礎。由此,作為真理之中介的科學取代了神學教義。最初在研究自然的脈絡中發展起來的科學範式,擴展到了人文和社會領域。至18世紀末,建立一門社會科學的提議如雨後春筍般激增。

從社會科學的創立期直到古典期,現代主義設計的大旗一直未倒。古典大師——孔德、馬克思、迪爾凱姆、斯賓塞、韋伯、帕雷托、斯莫爾,或者沃德——認可並實際上傳播了科學在認識論上的特權地位,科學在發現普遍原理基礎上對知識統一性的追求,以及科學的實際效用。例如,雖然孔德與馬克思對社會科學的概念框架和解釋原理是相左的,但他們都將自己力求科學的做法與前輩以及同代對手的前科學的、或者純粹是「意識形態」的立場作了區別。而且,這兩位古典大師都認為,科學有助於社會的進步。孔德期望,他的「實證哲學」和「實證政治」會成為法國大革命後社會重建的指南。馬克思則認為,通過將工人階級轉變為一種革命的政治動因,從而成為一種物質力量,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將有助於人類的解放。

然而,在某一方面,古典大師偏離了其先驅。前者將社會科學置於哲學元話語的基礎上,後者則日益指望社會理論能夠提供革命的依據。我們可以發現在19世紀作為一種基礎話語的社會理論概念已初露端倪。它的目標是確立社會科學的基本前提、概念和問題;提供裁決經驗和理論之爭的標准;以及闡明一種統括性的概念框架,以便把各種研究統一起來。

在20世紀,社會科學經歷了一個體制化和文化合法性的過程。這一過程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塑造了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化意味著其科學要求的提升。在其努力取得體制合法性和物質資源中,當代的社會科學家常常被迫壓制科學的實踐-道德作用,或者政治作用。邏輯實證主義為此提供了最初的基本知識原理。在社會科學尋求體制上自主性的同時,它們發展起了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議程。知識上的爭論往往被當作純粹與學科有關的分析或方法論問題來處理。因此,社會理論作為一種元話語——其目的是裁定學科爭論——的作用得到的擴展。當今的理論,特別是社會學理論,通常被界定為一個獨特的「專業」或專門知識領域,它關注的是其自身「獨立自存的」認識論的、分析的和方法論的問題。作為一種基礎話語,社會理論逐漸變成了一種元理論。

後現代批判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社會科學在體制上的這種成功,反過來卻促成了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批評。例如,社會科學對私人和公共資助機構——它們必然會影響社會科學——逐漸增長的依賴性,引起人們對其所聲稱的價值中立的懷疑。斯蒂芬·特納的論文證明了20世紀的社會學家所實施的各種基礎構想中的缺陷和矛盾。然而,他主為,盡管這些構想常常會引發富有成效的研究課題,但它們也產生了元理論的論述,其唯一的參照點有時看來只是其他的文本,或對其他文本的論述。加之,將社會研究重構為一種純分析模式,而剔除其實踐的、道德的和政治的意圖,強化了公眾對社會科學的晦澀含混的感覺。當社會理論想方設法為社會研究奠定基礎,從而陷入元理論的混亂之網時,情況更是如此。後現代主義部分地看來是對上述狀況,以及對要麼將社會科學拖向無目的的唯經驗主義,要麼將社會科學拖向同樣無目的的唯理論主義之矛盾沖突的一種回應。在某種層次上,後現代主義可以被刻畫為一個使知識重獲活力的運動。

當然,後現代主義並非第一個嘗試通過批判和重構使知識界重獲新生。社會科學的歷史讀起來幾如一場不斷獲得新生的戲劇。從孔德對啟蒙思想家的批判,或者馬克思對孔德的批判,到迪爾凱姆和韋伯對馬克思的批判,及至帕森斯試圖綜合古典傳統,以及新馬克思主義、交換理論和結構社會學欲取結構功能主義而代之的種種努力,由此通過批判和重構使社會分析重獲活力的願望成為一種經久不衰的母題。後現代主義的批判也許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對所有競相對抗的學派或範式實際上所共享的社會科學構想發起了挑戰。後現代主義批評了現代主義如下的觀念,即科學本身——而不是這種或那種理論和範式——是一種特許的理智形式或真理媒介。它駁斥了科學所自稱的只有科學知識才具有確實可靠基礎的說法。它對統一的、以共識為基礎的科學議程提出了異議。它質疑現代主義的下述觀念,即社會科學的主要作用就是為社會研究提供堅實的概念基礎。後現代主義批評了現代主義所認為的:科學是,或應當是價值中立的看法;後現代主義強調了科學的現實意義和道德意義。

後現代主義的中心主題是批判如下的主張:科學知識是普遍的,並且可以用一種與語境無涉的方式加以證實。後現代主義者聲言,真理的標準是隨語境而定的。歐洲和英美的社會科學知識標准不可避免地與西方現代性的特定文化預設聯系在一起。如認知真理與道德和審美知識的分離,賦予認知真理以事實上的優先權,對命題知識的強調,以及對什麼可被算作證據或事實所設立的種種基本原理,都是在西方文化傳統中取得其一致性的。此外,在社會科學的諸學科內部,就什麼可以被算作有效的研究或理論存在著相互沖突的評價標准。對一些社會科學家來說,可預測性、概念的系統簡約性、或者可量化性是主要的標准;而另一些社會科學家則強調解釋的全面性、描述的豐富性、推論的中肯性,或者強調道德、政治和美學的標准。這些不同的價值標准看來可以避免達成理智的共識。

後現代的批評超越了科學的一般歷史語境。塞德曼(S.Seidman)贊同對科學所作的激進的去中心化(decentering)。他提出,社會科學知識不僅帶有廣義的文明,以及作為其一部分的民族文化的印記,而且帶有其生產者身上更為具體的階級、種族、性別或性取向的印記。因此,建立一種一般理論主張的任何企圖都得到了解構,或者通過其基本的概念和解釋被顯露,以揭示作者特定的社會立場和旨趣。

一種去中心化的社會科學觀,強調了社會科學的實踐-道德意義和政治意義。勒默(C.Lemert)指出,社會科學的政治學不可避免地與認識論糾纏在一起。他辯稱,社會科學的范疇和解釋,必然會通過強調某些社會過程和賦予特定的群體和社會議程以特權之方式,來建構社會現實。實際上,後現代主義者將社會科學知識視為隱含於現實設計中的。它不是一個科學提供具有實際功用之知識的問題。相反,社會科學知識被視為一種策略,藉此個人和群體可以促進其利益,尋求一種社會議程,或者爭奪權力。科學與權力之間的關聯超越了意識形態的政治學。因而,社會科學在現代社會中成為一種主要的權力。從後現代的視角來看,科學作為一種主要的社會政治力量,與經濟、國家、家庭或者教會是比肩而立的。

後現代主義者傾向於贊同如下的社會研究形式,它們融合了明確的現實意圖和道德意圖,它們是隨境而變的,並且受其關注焦點(當地題材優先於一般題材)的制約,它們是由敘事構成的,而不是表達了一般理論。

因而,塞德曼贊成將一般理論轉換為融合實用道德利益的社會敘事。勒默則推介一種解構主義的社會探究模式。這種模式將顯露虛假的概念封閉性,從而使我們集中關注話語的社會建構層面。然而,尼科爾森則對包容跨文化的、概括性的概念策略的後現代理論化作了辯護。後現代主義並不一定拒絕方法精緻,分析詳盡的社會分析,而是想挑起對下述聲音的懷疑,即社會探究可以建立在某種方法基礎上,而這種方法賦予了它一種特許的認識論地位。同樣,後現代主義並不一定拒斥概括性的分析步驟,而是反對現代主義者那種總體化的、概括性的理論,或者尋求一種統一的社會科學範式的做法。後現代主義想以一種解構主義的方式進行理論化,以系譜學的分析取代理論建構的種種努力,從而重新引入道德和政治關注,以作為中心論題。

對後現代主義的批評:維護科學理論對諸學科的後現代挑戰引發了對其自身的批評。許多現代主義者並不承認不可能確立社會科學的基礎。由此,產生了種種重新將理論建構為一種基礎話語的努力,這在哈貝馬斯和吉登斯的著作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其他人則對後現代批評的後果提出了實踐上和道德上的懷疑。後現代主義是否會以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而告終?

其激進的去中心是否會懷疑任何理性的話語標准?拒斥一般理論設計是否意味著放棄一種明晰的分析和批評理論化程序,人們對此提出了質疑。後現代主義之激進的解構主義是否意味著所有普遍范疇都是成問題的,或者是不合法的?其激進的歷史批判是否會導向一種缺乏深層的分析理論化之批判沖動的描述主義。

一些批評者認為,後現代主義最根本的缺陷在於:未能把社會學理論化必須藉助的構架上的相對主義與應用這些構架所產生的知識相區別。為了研究社會現象而選擇某個框架,本質上被視為一種排他性的選擇,因而很容易直接遭到後現代主義所慫恿的解構。然而,如果假定採納某種參考構架,那麼對社會現象的真正研究就不必取一種排他主義的態度。批評者認為,在這一層面上,解構會直接導向唯我論。

批評者認為,後現代主義太輕易地忽視了社會學中科學理論化的可能性。對後現代主義的大多數社會學批評認為,某種類型的一般(或概括性)理論既是可能達成的,也是值得追求的。有些人甚至認為,有關基本社會過程的累積性知識在許多領域業已產生。

柯林斯(R.Collins)顯然持有上述觀點。他認為,我們應當在抽象的層次上,集中研究基本的社會過程。他聲稱,有關這類過程的大量知識已累積了起來,但這種成功因實用的和意識形態的(即評價的)構架與科學的構架之間的混淆而被埋沒了。實用的構架只能應用於封閉的物理系統中。意識形態的構架(當我們以一種帝國主義的態度對待之)讓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相比之下,科學的構架一方面能包容和連接其它的構架;另一方面,則能超越它們,以產生普遍性的知識。因而,盡管遭到後現代的批評,柯林斯在社會學的理論化中樂觀地找到了基礎。

另一些人也作了類似的論證,盡管他們對有關設計的性質的構想迥然不同。達米科(D'amico)簡略地分析了卡爾納普的「框架相對主義」概念,隨後又擴展至波普爾對世界1(自然物體及狀態的世界),世界2(精神狀態和行為傾向的世界)和世界3(客觀思想內容的世界)的劃分。他認為,通過這些概念,一種概括性的社會科學可以吸收種種後現代的批評,而不必向特殊主義讓步。

瓦格納(D.Wagner)則試圖理解這些框架的性質,及其在社會學理論化中的作用。通過吸取以前許多人(特別是羅伯特·默頓及理論建構的擁護者)意欲打通社會學中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之隔閡而未獲成功之經驗,瓦格納從這些嘗試中確定了幾項教育。例如,可以不必結合一般框架或理論而推進理論的發展。然而,一般理論的確起著一種整合性的和指導性的目的,我們對此必須詳加琢磨。

特納(J.Turner)所闡明的立場可能比其他任何批評家更接近於現代主義者,盡管他對這種立場作了重要的修正。在《實證主義的前景》一文中,特納對演繹的嚴格性、可預測性,以及作為評價理論之標準的可證實性的重要性作了辯護。然而,他對這些標準的應用有所放寬:演繹理論化不一定依照公理;精確的預測很難奏效;最終的檢驗亦不可能。而且,他斷然拒絕將理論作為一種歸納中立觀察的過程。特納與科林斯一起質疑了由現象學的唯我論和歷史特殊論所引發的對這種形式的實證主義所提出的許多批評。他指出,這些批評依據的是一種天真的科學本質觀,因而絲毫不能阻礙實證社會理論。

連結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邁向一種脈絡化的社會理論盡管後現代主義與一般科學理論化可能並非兩極對立,但它們的確引人注目地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社會學理論化的特性和目標的形象,尤其當涉及到政治意識形態時更是如此。一些研究者試圖探尋這兩種對立形象間的中間立場。一般而言,這些研究者將某部分的後現代主義步驟視為是既定的,但他們亦試圖超越那種批評,以恢復某種更為一般的社會理論化概念。

介於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之間的這些中間立場,取決於接受後現代主義哪些不同的層面,因而具有一種相當特殊的性質。例如,在《社會科學與作為話語的社會:邁向一種公民資格的社會學》中,理查·哈維·布朗贊成一種多元性的一般理論(盡管他是從一種截然不同於瓦格那的角度談論這個問題的)。布朗認為,社會科學的話語揭示了一般理論的多元性:每種理論都是內在一致的、都擁有不同的基本隱喻、及不同的意識形態旨趣。因而,實證主義的一般理論使用的是有機體和機械的隱喻,它的意識形態的旨趣集中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維系。但這樣一種理論並不足以處理個體社會世界的反省特性。

為了處理這一特性,布朗提出了另一種一般理論,它認為社會是由交往行動構成的。社會結構被視為由言語活動創造的一系列語言結構。例如,在經濟分析中,貨幣建構(即意指)了價值,它並不代表(即傳遞)其他任何東西的價值。對布朗來說,這種研究取向有幾種優點:它包含了微觀、中觀和宏觀分析;它敢於自我反省,承認自己的道德政治功能;它有助於打破武斷的政治界限。

阿羅諾維茨(S.Aronowitz)則提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一般理論替代物。他辯稱,法蘭克福學派建立了一種強有力的批判社會理論。它的關注焦點從一種政治經濟學批判轉向了對技術理性、大眾文化及消費主義的批判。批判理論提供了實證主義的替代物,而後者被視為是有助於社會支配的。

在《一般理論的張力:否定辯證法是萬靈葯嗎?》一文中,阿羅諾維茨認為,批判理論如今需要進行重建。因為它的社會分析實質上使社會變遷變得不可能了。其觀點成了一種單向度的、純粹否定的和帶修辭色彩的東西。阿羅諾維茨呼籲對批判理論進行重建,以形成既能闡明社會沖突,又能對其持一種批判姿態的一般范疇。

在選擇建立一種更為靈活的一般理論概念的材料中,其他的中間立場多少有點折衷。卡爾霍恩(C.Calhoun)將一般理論看作一種傳統的反省,它既關注應用的廣度(普適性),又關注可用公式表達的定律般的陳述。在《文化、歷史與社會科學中的特殊性問題》一文中,克萊格指出,有一種東西可作為這種傳統關注的替代物。

他贊同一種具有文化敏感性(無論對價值觀的差異,還是對差異的價值觀都十分敏感)和歷史特殊性的一般理論。在他看來,理論的產生是一種歷史現象,它只能產生與特定時期相吻合的范疇和作為話語領域中的替代物的理論。然而,這樣的工作,通過持久的跨文化和歷史描述的努力,可以建立更普遍的理論基礎。

依卡爾霍恩的理解,後現代主義實際上是現代性的內在產物。它對這種更一般的研究取向的挑戰存在著兩方面的缺陷。其一,它不能為後現代批判所作的規范判斷提供依據。其二,它將差異提升到了一種絕對的高度,反而踐踏了互為主體性的概念。因此,盡管後現代批判貢獻很多,但究極而言只是社會學認識的貢獻者之一。

此外,也許是重要的是,尋求共識的行為是中心目標。亞歷山大認為,甚至解釋哲學也是以如下的觀念為基礎的:生活世界是非人格的、它採取了一種普遍共識的形式。因而,探尋基礎,即試圖創造共享的、有約束力的社會學研究活動的規范,對於這項理論事業是至關重要的。亞歷山大的結論是:如果社會理論化具有堅實的基礎,它們可能被置之腦後而不被理會。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因為它缺乏真正的基礎,才需要我們積極地去探尋。

繼續對話

後現代社會理論與其批評者之間的爭論,是西方社會對今日科學的意義及社會作用的更廣泛的討論的一個組成部分。啟蒙思想家及其後裔的樂觀主義(科學將會產生促進良好社會的真理)受到了某種抨擊。科學與幸福和納粹主義的關聯,公眾對醫學科學和精神病學的不滿,黑人、婦女和同性戀運動對科學的攻擊,使眾口一聲、明明白白的啟蒙運動的信念成了一種十足的天真。然而,科學依然擁有神聖的光環,是企業家、政治家和學者所常常求助的一種文化通貨。毫無疑問,正是科學這種先是為左派,近來又為右派所指出的與社會的牽連及政治化傾向,推進了對科學的意義和社會作用的當代論辯。

在學科之內,這種討論通常採用一種認識論質疑的形式。如科學是否是一種獨特的、享有特權的知識類型?何種知識類型是科學?我們應當如何理解科學的運作方式具有社會性?學科內部對科學的詢問因如下的發展而加劇了。科學在體制上的完善細化,以及它與諸社會制度和國家日益明顯的關聯使它成為了一種強有力的社會力量。換一個視角來看,隨著大學對迄今一直被排斥的人群——有色人種、女權主義者、男/女同性戀、能力不等者和老年人——的開放,有關科學的社會作用的問題也就應運而生。科學的排他性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學科與社會事務是緊密相連的。我們相信,科學與社會相互牽連的意義—即科學怎麼可能既是一種自稱是客觀知識的話語,又是一種型塑社會認同和規范性、制度性秩序的社會力量——存在於後現代主義者與其批評者的論辯的根基中。歸根結底,它們是關於科學的意義,及作為學者的志業(韋伯語)的論辯。
摘自樓上

❿ 文化帝國主義是科學的概念嗎

是的,從理論到實踐,都可以總結出規律的東西就是科學的概念。

文化帝國主義

    憑借文化優勢,大力拓展和佔領世界文化市場。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發達的國民教育使文化始終居世界領先地位,大力開拓和佔領世界文化市場,企圖將這種一國的文化優勢變成世界性的文化優勢就是文化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有兩個主要的目標:一個是經濟的,另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場,政治上則是要通過改造大眾意識來建立霸權。娛樂商品的出口是資本積累最重要的來源之一,也是替代製造業出口在世界范圍內獲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國主義在於將人們從其文化之根和團結傳統中離間出來,並代之以新聞媒介製造出來的,隨著一場場宣傳攻勢變幻的「需求」。在政治上的效果則是把人們從其傳統的階級和社會的圈子中分化出來,並使得人和人之間產生隔閡。

    文化帝國主義強調分裂工人階級:鼓勵有固定職位的工人與臨時工分離,臨時工與失業人員分離,失業人員彼此在「地下經濟」的層面上分離。文化帝國主義還鼓勵工人將自己歸屬於一個階層,這些階層是以生活方式、種族和性別這樣一些微不足道的差別來劃分以區別於比自己身份更低的人,而不考慮那些將他們和騎在他們頭上的人分開的巨大的不平等。

    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目標是對青年進行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剝削。帝國主義的娛樂和廣告以那些最容易受美國商業宣傳的青年為獵獲物。其訊號是簡單而直接的:現代性【MODERNITY】是和消費美國宣傳媒介產品聯系在一起的。青年人代表了美國文化出口主要市場。他們最容易接受消費主義和個人中心主義宣傳。大眾傳媒以盜用左派的語言和將不滿情形引向奢侈性消費來操縱青少年的反叛行為。

    美國文化帝國主義之所以將注意力集中在青年身上,不僅因為他們是一個市場,而且有政治上的原因。這就為了消除這樣的一種政治威脅:即個人的反叛有可能變成反抗經濟和文化形式的控制的政治革命。

    在二十世紀末到到二十一世紀初的這二十年間,進步運動遇到了一種反論:當第三世界的大多數人民承受不斷惡化的生活水平,不斷增長的社會和個人的不安全感和不斷減少的公共設施(另一方面是少數富人空前的富足),對這種情況的主觀反映卻只是零散的反抗,持續但只是局部的行動,或者即使是大規模的卻又是短暫的抗議,一句話,在不斷增長的不平等和社會、經濟現狀與微弱革命性的或寂靜的主觀反映之間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差距。第三世界正在成熟的「客觀條件」還沒有足以轉變國家和社會的主觀力量來伴隨。顯然,在社會經濟倒退和社會政治轉變方面之間並無「自發」的關系。是將客觀條件轉變為有意識的政治干涉的關鍵環節。似乎有些荒謬的是,帝國主義的政策制定者們看來比他們的對手更懂得政治實踐的文化層面的重要性。

    文化帝國主義的實踐特徵

    帝國主義的本性是侵略、剝削和征服別人,老牌帝國主義用炮艦或金融的手段,而新帝國主義除了這些手段外,還利用了文化思想手段。

    1.文化帝國主義以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主要通過市場進行擴張。[2]

    2.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文化價值的擴張,即通過含有文化價值的產品或商品的銷售而實現全球化的文化支配。

    3.文化帝國主義通過信息產品的傳播來實現文化擴張。

    文化帝國主義的理論特徵

    1.理論的多元性

    既有東方主義,又有文化帝國主義,還有民族擴張主義

    2.理論內容的雜多性

    關於文化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蘊,文化底蘊的存在也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形式,中華文明自傳說中的盤古開天闢地以來,歷經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等時代的醞釀,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發達受到了當時當地的情況制約,可能現在看來很多文明的成分都已不足取,但至少這些文明歷經歲月的洗刷和磨練,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中國的應對

    以中國的影視行業為例子

    加入WTO,中國的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影視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這一機遇與挑戰中,中國面臨著的決不只是影視工業經濟形態的巨大沖擊,在文化領域,也將面臨著「文化帝國主義」的巨大沖擊。這一問題,不論從經濟形態,還是從文化形態,都需要我們極其關注。
    加入WTO,中國的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影視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從中美簽署的WTO雙邊協議的內容來看,在文化領域電影業是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
    一、加入WTO,中國影視面臨「帝國文化」傳播擴張的嚴峻態勢[4]
    中國加入WTO,發達國家影視業,主要是美國的影視業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構築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
    首先,他們利用我國改革開放的機會進入中國影視市場。國際影視文化傳播歷來是不平衡的。在歐美國家中,美國是第一影視大國。他們一是實施影視產品的單向流通,由幾個大國,特別是美國向中國流通;二是進入流通的影視產品絕大多數是娛樂性的。他們憑借規模化經營、雄厚的財力和製作水平,借我國開放市場的機會,進入中國市場。
    其次,他們利用資本優勢佔領中國影視市場。國際各大傳媒企業,尤其是美國企業,紛紛採用多層次發展戰略,加速資本的積聚與集中,迅速擴大資產規模,憑借發達的資本市場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使得競爭力飛快提高。
    第三,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壟斷市場。國際傳媒產業的競爭演變過程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全球化的趨勢而日新月異的。
    第四,利用國外大企業的優勢與我國競爭。
    第五,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容易使我被動。知識產權保護類似一把雙刃劍,它既保護創新活動和技術進步,也會為後進國家帶來發展困境。

    二、加入WTO,中國影視文化發展的戰略性思考

    中國入世的本身,就是一個「與狼共舞」的「二律背反」哲學命題,這一命題註定了我們的影視也要在巨大的悖論中生存和發展。
    面對著帝國文化的強大沖擊, 面對著美國影視全球性擴張潮流, 世界上一些有著豐厚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 特別是在影視文化上曾經創造過璀璨歷史的法國、義大利、 德國、英國……都正在覺醒中尋求著聯合。在法國的倡導下,許多國家在紛紛制定本國文化策略的同時,尋求各種方式進行文化反擊。 除去政府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如予以特殊的補貼等措施外,甚至還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聯手行動。

    首先,在影視文化觀念形態上,我們既要看到「文化帝國主義」侵略的一面,也要充分認識21世紀信息社會「世界文明」地圖顯示出來的文化溝通大趨勢。
    其次,在影視文化傳播機制運作層面上,要盡快建立與世界影視工業接軌的市場運行體制。
    第三,在影視的具體操作層面上,一定要在市場研究、影片創作、影片製作、影片發行的所有營運環節中,體現出濃郁的國際化特點。
    在影視的發行中,要全面建立並運用先進、科學的營銷體系。在影視的市場運作中,如何運用市場營銷策略決定著影視的成敗。
    抗禦「文化帝國主義」的侵略,目的就是造就世界影視文化的多樣性。這一意義並不僅僅是簡單地讓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影視簡單共存,而是要在世界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中,用影視來促進人類間的文化交流與溝通,充分調動人類的總體智慧資源、藝術資源來應對我們面臨的生存問題。我們堅持影視文化的多樣性,就是承認每一種影視文化都具有自己特殊的魅力、獨到的文化形態,只有這樣,世界文化才豐富多彩,世界才豐富多彩。

熱點內容
哥倫布大陸挖礦 發布:2024-11-18 14:28:27 瀏覽:784
明星炒比特幣 發布:2024-11-18 14:19:41 瀏覽:585
比特幣提幣地址 發布:2024-11-18 14:10:40 瀏覽:293
明日之後挖礦副資源提升的食物 發布:2024-11-18 14:07:48 瀏覽:435
區塊鏈的怎麼挖礦 發布:2024-11-18 13:45:00 瀏覽:5
虛擬幣圈熱點事件 發布:2024-11-18 13:44:43 瀏覽:932
幣圈統計資產軟體 發布:2024-11-18 13:08:06 瀏覽:863
我的世界pe版有連鎖挖礦嗎 發布:2024-11-18 13:03:24 瀏覽:302
玩區塊鏈錢怎麼追回自己的錢 發布:2024-11-18 13:02:28 瀏覽:611
可以玩的區塊鏈游戲有哪些 發布:2024-11-18 12:53:20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