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要素生產力怎麼算
① 全要素生產率 急
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同樣數量規模的勞動和資本投入因人力資本投資和技術進步而導致的產出增加。由於這種生產率難以在勞動和資本之間分開,故稱之為綜合要素生產率。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分析基於如下思想:總產出增長部分原因是投入(或要素)的積累,部分原因是某種不可觀測的數量。也就是說,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就是產出增長不能歸因於投入增長的那部分。用簡單的增長核算關系來看,即:
δy=δa+αδk+(1-α)δl (12)
式中,δy是產出增長率,δk是(物質)資本存量增長率,δl是勞動投入增長率,參數α是資本在總產出中所佔的份額,δa就是綜合要素生產增長率。在實踐中,綜合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就是對上式的變換得到的余數:
δa=δy-αδk-(1-α)δl (13)
綜合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這種衡量指標也稱為「索洛剩餘」或「索洛殘差」(solow resial),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索洛剩餘」、「綜合(全)要素生產率」、「生產率」三個概念是可以互換的。
② 什麼是全要素生產率
全要素生產率,指生產單位(主要為企業)作為系統中的各個要素的綜合生產率,以區別於要素生產率(如技術生產率)。
事實上企業生產率是企業技術升級、管理模式改進、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結構升級的綜合功能,任何現實的生產率實際上都是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也可以稱之為系統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就是生產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就是產業升級與生產力的發展。
全要素生產率舉例:
如果在生產中投入勞動、資本(包括廠房、機器設備、存貨等勞動創造的資本財物)、土地(包括一切自然資源在內)等生產要素共計100萬美元,而生產出來的總產量為150萬美元。
那麼,這150萬美元的產量是由兩個方面的貢獻構成的,其中100萬美元是由於投入了100萬美元的生產要素所引起的,其餘50萬美元則是全要素生產率(TFP)的貢獻。如果本年度的產量比上年度增長15%,而其中要素投入量的增長為10%,則其餘5%就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
③ 什麼是索洛剩餘
索洛剩餘是指除勞動和資本投資貢獻外,由綜合要素生產率帶來的產出的增長。
索洛衡量和計算技術進步所作貢獻的方法,被叫做"剩餘法"或者"索洛剩餘",這對於分析經濟增長問題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綜合要素生產率是指同樣數量規模的勞動和資本投入下,因人力資本投資和技術進步而導致的產出額外增加。由於這種生產率難以在勞動和資本之間分開,故稱之為綜合要素生產率。
(3)綜合要素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索洛剩餘理論中,全要素生產率越高,意味著同樣的要素投入可以獲得更多的產出,勞動、資本、土地等能定量衡量要素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這也意味著無法被定量衡量要素的貢獻就越大,這些要素包括技術創新、人力資本、企業家才能、制度變革、結構優化等。
因此,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際上就是通過推動技術進步、提升人力資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方式,來提高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利用效率。全要素生產率有三大來源:技術進步、效率改善與規模效應,其中前者是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內在動力,後兩者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外在要素。
④ 如何用LP方法計算企業全要素生產率TFP
全要素生產率,指生產單位(主要為企業)作為系統中的各個要素的綜合生產率,以區別於要素生產率(如技術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的估算方法可歸結為兩大類:一類是增長會計法,另一類是經濟計量法。增長會計法是以新古典增長理論為基礎,估算過程相對簡便,考慮因素較少,但主要缺點是假設約束較強,也較為粗糙;而經濟計量法利用各種經濟計量模型估算全要素生產率,較為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估算過程較為復雜。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4-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⑤ 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公式
全部要素的生產率(TFP)無法從總產量中直接計算出來,故只能採取間接的辦法:
GY=GA+aGL+bGK
其中:GY——經濟增長率
GA——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又稱索洛余值)
GL——勞動增加率
GK——資本增長率
a——勞動份額
b——資本份額
⑥ 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如何計算
索洛剩餘是指除勞動和資本投資貢獻外,由綜合要素生產率帶來的產出的增長。
綜合要素生產率是指同樣數量規模的勞動和資本投入下,因人力資本投資和技術進步而導致的產出額外增加。由於這種生產率難以在勞動和資本之間分開,故稱之為綜合要素生產率。
用簡單的增長核算關系來看,即: ΔY=Δa+αΔK+(1-α)ΔL,其中ΔY是產出增長率,
ΔK是(物質)資本存量增長率,ΔL是勞動投入增長率,參數α是資本在總產出中所佔的份額,(1-α)即為勞動在產出中所佔的份額,而Δa就是綜合要素生產增長率帶來的產出餘量。
在實踐中,綜合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就是對上式的變換得到的余數:
Δa=ΔY-αΔK-(1-α)ΔL
這個模型可用來計算或者預測產出的變化(利用偏導來計算這些因素的關系:勞動對產出,資本對產出,技術對產出的影響).不過,這種方法顯然存在著不足,它有可能將資本、勞動之外的因素都當作技術進步等方面來處理.
⑦ 什麼是全要素生產率(TFP)
全要素生產率指生產單位(主要為企業)作為系統中的各個要素的綜合生產率,以區別於要素生產率(如技術生產率)。事實上企業生產率是企業技術升級、管理模式改進、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結構升級的綜合功能,任何現實的生產率實際上都是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也可以稱之為系統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就是生產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就是產業升級與生產力的發展。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一個系統的總產出量與全部生產要素真實投入量之比,測算公式為:全要素生產率=(產出總量)除以(全部資源投入量)。
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是指全部生產要素 (包括資本 勞動 土地 但通常分析時都略去土地不計 ) 的投入量都不變時 而生產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7)綜合要素生產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方法
一、增長會計法(growth accounting approach)
基本思路是以新古典增長理論為基礎,將經濟增長中要素投入貢獻剔除掉,從而得到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估算值,其本質是一種指數方法。按照指數的不同構造方式,可分為代數指數法和幾何指數法(也稱索洛殘差法)。
二、索洛殘差法
最早由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1957) 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總量生產函數後,採用產出增長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長率後的殘差來測算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故也稱生產函數法。
三、經濟計量法
在以經濟理論和事實為依據的定性分析基礎上,利用數理統計方法建立一組聯立方程式,來描述預測目標與相關變數之間經濟行為結構的動態變化關系。這組聯立方程式稱為經濟計量模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要素生產率
⑧ 求助: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
為什麼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以及全要素生產率這三者並不總是協調的?是什麼力量使得經濟可以長期持續增長?這三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系?這里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因為,在進行國際間的經濟增長效率比較時,使用不同的指標常常會導致不同的結論。例如,在比較美國和歐洲各國的經濟增長狀況時,一方面媒體乃至學術界經常會使用勞動生產率來說明美國經濟在效率上優於歐洲各國;另一方面,又有許多人指出美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不如歐洲各國,因此,美國經濟的效率更低而不是更高。
勞動生產率、資本生產率與全要素生產率,肯得里克在1961年出版的《美國的生產率增長趨勢》一書中,把全要素生產率定義為「經濟增長中不能被要素投入增長解釋的部分」,即「增長余值」。之所以用一種否定的表述來定義這個概念,是因為現實中技術進步的形態多樣,原因也非常復雜,既可能是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可能是工人使用了更先進的資本設備或者工人知識技能的提高。同時,各種各樣的技術進步既可能導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有可能導致資本生產率的提高,而兩者都能夠導致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當人們不仔細區分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了哪方面的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時,就可以籠統地說成是:「技術進步導致了生產率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概念其實就是用於定量地說明這樣一個普遍化的事實。誰都知道是技術進步導致了生產效率的提高、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但唯有通過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概念,才能將技術進步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定量化。因此,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概念的價值或者其奇妙之處就在於它能將紛繁復雜的技術進步形態所導致的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程度濃縮到一個簡單的數字中,從而實現對經濟增長效率這個宏觀經濟事實的高度抽象與概括。正是通過這個一維的數據,國際間經濟增長效率的比較才成為可能。
你可以說這個國家的勞動生產率高,那個國家的資本生產率高,但唯有全要素生產率才能作為說明一個國家生產效率的最終依據。但全要素生產率這個概念的長處也是它的短處:它不區分技術進步的形態、不考慮提高的是哪類資源的利用效率,雖然有利於宏觀總量數據的獲得,但必然意味著失去對於經濟增長中所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進行分析魄能力。當經濟增長本身是嵌性的、可持續的時,用全要素生產率評估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是沒有問題的,但當經濟增長本身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可能不可持續時,全要素生產率概念就難以顯出它的價值來了。……
本文作者:莫志宏 供參考。
⑨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怎麼計算與索洛余值的關系是什麼
全要素生產率(tfp)(即「索洛余值」)它包括:規模經濟、效率改善及知識進展等項目。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它一般的含義為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開發利用的效率。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生產率與資本、勞動等要素投入都貢獻於經濟的增長。從效率角度考察,生產率等同於一定時間內國民經濟中產出與各種資源要素總投入的比值。從本質上講,它反映的則是一個國家(地區)為了擺脫貧困、落後和發展經濟在一定時期里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作用的綜合反映。
5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索洛(solow)提出了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特性的總量生產函數和增長方程,形成了現在通常所說的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含義,並把它歸結為是由技術進步而產生的
全要素生產率等於產出增長率與資本增長率和勞動增長率加權之差
⑩ 全要素生產率計算公式什麼
GY=GA+aGL+bGK。
其中:GY——經濟增長率
GA——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又稱索洛余值)
GL——勞動增加率
GK——資本增長率
a——勞動份額
b——資本份額
全要素生產率的特徵
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在此期間的波動特徵。全要素生產率改革開放後,全要素生產率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出現了兩個高速增長時期,全要素生產率即1985-1988年和1992-1995年。
全要素生產率這兩個時期的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年均增長分別為9.45%和19.91%,全要素生產率而全時期的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年均增長則為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