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網路和國家政治
1. 互聯網去中心化 現代網路結構如何體現去中心化
以環套環,環環相扣
2. 說說網路如何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21世紀是個網路的世紀,網路越來越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性、廣泛性的大眾交流和社會聯系媒介。它對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社會生活高速發展的同時,網路就像一把雙刃劍,對政治發展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主要從民主政治這一方面來研究網路政治參與對當今政治發展的影響。網路使我們更快的接收一些信息,但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信息誤導,我們應權衡利弊,使網路對政治發展發揮更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字:網路政治參與民主政治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網路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開始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購物娛樂都可以由網路實現,各種各樣的事件也通過網路這一媒介被民眾認知,小悅悅事件、我爸是李剛事件甚至溫州動車事件第一時間我是在網路上的帖子里得知的,這些事件都增強了網民的政治意識,使得網路空間中誕生了一種新的政治現象:網路政治參與。網路政治參與影響了當代政治發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民主政治上有深刻的影響。
所謂網路政治參與,簡單的可以理解為普通民眾在網路環境中通過合法途徑,影響政府決策或是公共管理的活動,實現網路政治參與的方式也呈現多樣化姿態,如:網路選舉、網路信訪、網路聽證、網路輿論、網路監督等。因為其具有易實現、成本小、影響大、互動性強的特點,目前網路政治參與也越來越受到上至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的關注和重視。如今,網路政治參與已成為當合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傾聽民聲、匯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也是普通民眾進行社會監督、權益維護和意願表達的有效途徑。
但是網路政治參與在我國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在發展的過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有些網民網上惡意發表煽動言論,使得民眾恐慌,引發對政府的不滿,而且網民在參與過程中的合法性、代表性、秩序性和理性各方面存在有明顯的不足,從政府方面來說,政府的引導和使用過程中也存在有反應能力弱、引導不規范、體制不完善、平台技術滯後等方面的全都,所以要積極的研究網路對政治的影響,使得網路中的政治參與能夠更加規范化發展。
皮尤研究中心「網路與美國生活」項目組開展了此項調查,他們稱: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我們首次發現半數以上的選民為了政治目的而上網。調查結果顯示,55%的美國成年選民以及74%的網民稱,他們上網獲取選舉新聞和信息,或者與其他人就總統選舉進行交流。奧巴馬的支持者中有20%在網上分享政治消息,還有18%登記接收競選新聞的自動更新,而麥凱恩的支持者中這個比例分別為16%和9%。
二.網路對民主政治的影響
伴隨著「網路政治」的演進和電子政府的全面推進,「網路民主」在未來會朝著厚實的方向發展,其作用的性質和范圍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勢必對民主政治發展發揮越來越大的實質性影響。從影響效應來看,既有積極、正面方面的,也消極、負面方面的。總體上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實的有限性與發展空間的無限性
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網路民主」尚處在初級階段甚至是萌芽時期,不可避免地帶有很大程度的有限性,表現為有限民主。從主體來看,盡管進入網路的人數越來越多,但從
總體上看,目前仍然占總人口的少數。傳統意義上的民主形式仍占據主導地位,在可預見未來仍會佔主導地位。但是,社會的信息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而且其程度和廣度也在不斷發展,伴隨著「網路政治」的逐步完善和民主政治的健全發展,「網路民主」對民主政治的作用形式、范圍、程度將越來越擴大。且網路強大的技術能力和網路覆蓋面的持續擴大,在「網路社區」信息交流、意見表達、政治參與等方面將會發揮難以估量的作用,其未來發展具有很廣闊的潛在空間,對政治發展的影響也就顯而易見了。
(二)作用方式的無形和作用效果愈益顯著
「網路民主」的非正式性、滲透性特徵決定了「網路民主」作用形式的隱形化。它只能是通過傳播有關信息、政治意見、政治觀點產生聯系互動、聚焦公眾的注意力、影響社會輿論形成、充當輿論監督中介等,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影響和作用於政治參與中的人們的政治判斷和政治選擇,從而影響民主政治發展進程與狀況,但其作用是間接的、無形的、滲透的、有限的。但是,隨著電子政府建設和電子政務的迅速推進並成為政府未來發展和建設的趨勢和方向,「網路民主」不僅將對現實民主政治發揮重大影響作用,而且極有可能會朝著現實民主形式方向開始實質性突破。
(三)作用效應上鮮明的「雙刃性」
「網路民主」可以充分實現人民參與政治過程的直接性、真實性、平等性。迅速、直接、真實地掌握、了解全國范圍內的政治、經濟、社會真實情況,大大增強行政過程的透明性、互動性,從而增加行政過程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擴大了社會公眾參與體制內民主的范圍和形式。
但是,「網路民主」也有其相對性甚至是破壞性、欺騙性的一面。網路作為一個信息平台,在提供一些真實、有效信息的同時,還會摻雜有許多無效、虛假甚至惡意信息,信息失真可能會誤導公眾,公眾為失真的信息所左右,政治判斷和評價就會發生偏差。來自於信息形成者、傳播者所帶有的主觀色彩,浸染著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和目的性特徵無不影響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而且無論是一般公眾還是政府都存在惡意誤導的可能性,「網路民主」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虛假性、欺騙性。
另外,「網路社區」中經常蔓延的「情緒式民主」又使「網路民主」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由失真、過濫的信息煽動起來的公眾情緒所製造的膚淺的、虛假的民主,可能讓決策者在人聲鼎沸的公眾情緒面前無法保持理性,極大地影響社會公平和公正以及行政決策的效率。國家決策一旦為大眾情緒左右,就會產生不利的後果,從而損壞國家的整體利益。「劉涌案」、「沈陽寶馬案」一方面表現了公眾參與對司法過程的監督作用,但同時也說明了「情緒式民
主」對司法程序公正的干擾所表現出來的破壞性。
三.「網路民主」建設進程中的對策思考
(一)積極推行「電子政府」建設,主導「網路民主」發展方向與進程
從發展趨勢和發展潛力來看,隨著網路社會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網路民主」所標志的直接民主形式作用的范圍必然會持續擴大,作用程度也會愈益提高,這符合民主發展的方向。而從「網路民主」的特性來看,其作用的性質和方向呈現一定程度的非正向性,因此必須加強對「網路民主」建設的引導,通過「電子政府」建設去整合、主導「網路民主」發展。首先,要加快「電子政府」的網路信息平台建設,為建立政府與公眾制度化互動機制提供前提。正視並滿足公眾參與民主和行政過程的願望和需求,為政務公開和依法執政創造條件。其次,實行政務公開,建立制度化信息交流機制,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依法執政。將公民參與納入決策全過程,從決策目的、決策目標的設定、決策方案的選擇到決策的執行過程、結果狀況等都要廣泛吸收公眾參與,反映公眾願望和要求。同時為公眾實現民主決策和當家作主提供途徑。還可以主導輿論導向,有效消除公眾非理性民主、情緒式民主帶來的消極後果。
(二)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主流網路媒體培植,佔領「網路輿論」陣地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在信息發布和傳播中的地位愈發不可替代,人們對網路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增強,而且由於網路邊界的無限性、模糊性,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參雜在一起,魚目混珠,真假難辨,當然也包括一些敵意的、不健康的信息和宣傳,直接威脅到我國的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面對這樣一個趨勢和狀況,我們必須採取應急對策,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培養自己的主流媒體,改善宣傳方式和手段,擴大宣傳范圍和影響,來主導「網路輿論」和社會輿論,為經濟建設就政治文明建設創造安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三)實行必要的網路管制,保證網路健康發展
由於「網路社區」的無邊界性、滲透性、隱匿性、失控性,「電子人」屏蔽了其社會身份後其網路意識和行為發生了一定的變異,法律規制力和道德約束力大大弱化,網路信息發布和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控制。因此一些惡意信息、虛假信息、垃圾信息在網路中肆意泛濫,網路上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屢屢發生,各種掩蓋事實真相,醜化、誹謗、攻擊政府的謠言也大行其道,必然損害網路民主的健康發展,有必要採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對網路進行適度規制。在形式、內容、觀點等方面設置柵欄進行管制,管制發表言論的形式、發表言論的內容主題、發表言論的內容觀點。以維護網路正常秩序和「網路民主」的健康運行。
3. 如何推進我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內容摘要:「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命題隱含著政治上的一元與多元、現代與後現代的內在張力。在我國現階段,最需要關注的還是政治現代化的問題,包括政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多元化和一體化、代議制和官僚制等。同時,還要關注發展時序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民主與民生、代議民主與協商民主、現代化與後現代等時序邏輯。當前中國面臨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國家的轉型以及如何應對後現代性挑戰的雙重任務,平衡好這雙重任務是對領導人的巨大考驗。
關鍵詞:治理 國家治理 政治現代性 後現代性 代議制 官僚制 發展時序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焦點和亮點。過去十幾年裡,國際社科文獻中最為流行的術語之一便是「治理」。但是相關概念進入我們黨的文件還是首次。其新意有二:一是首次把「國家治理」問題提上了國家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意義重大;二是進一步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大大豐富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本文擬從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相結合的角度,針對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進行若幹探討。
「治理」是20世紀末開始在國際上出現的一個政治與公共管理的新術語,是相對於「統治」而言的一種政治管理的新範式。在西方語境中,「治理」意味著「去國家化」、「去中心化」,以合作替代強制。從國際政治層面看,治理主要是顛覆以現代主權國家、民族國家為基礎的威斯特伐利亞秩序,強調無政府的治理,或者是後國家主義的世界秩序,淡化主權國家或者政府的作用,主張「全球治理」。從國內政治層面看,強調的是「多元共治」或「多中心治理」,國家或者政府只是「多中心」當中的一個中心,這對現代以來以國家為中心的政府模式提出了挑戰。在政治制度上,主張顛覆代議民主制和理性官僚制,提出所謂的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等後現代的民主理論。
「治理」彰顯了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沖突。它是西方後現代社會的概念,是試圖超越西方以往的現代性。西方國家已經完成了政治現代化,其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建立了民主政治中的代議制和公共行政中的官僚制。對西方而言,這些結構已經過於成熟了,需要稍微做一些「解構」。這種背景下,西方一些學者關注的問題是,作為代議制主體的選舉競爭不足以充分表達民主政治的豐富內涵,人民要有更多的參與渠道;官僚制非民眾所能控制,需要對此進行改造以期行政系統對人民更負責任。「治理」的概念便應運而生,其政治背景是多元共治,打破政府的壟斷性。當然治理概念也用在聯合國、世界銀行等組織針對第三世界提出的一些發展措施,這就和一般西方國家提的「治理」語境有所不同。
在「治理」的框架中,政府不過是多元政治構架中的一元,各個治理主體之間是平等的夥伴關系,而民主、法治還是承認政府的絕對優勢,只不過要對政府的權力加以限制而已,所以治理的概念比民主和法治要激進得多。一直以來,國家的事就是政府說了算,現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的廣泛參與要形成一個多元共治的局面。但是這在西方也沒有完全做到,政府在國家事務中依然占據絕對優勢,而不僅僅是多元中的一元。比如遇到金融危機,主要還是政府在「救市」,雖然西方的確更為多元,社會自治更為強大。在中國目前的時空條件下,更不可能一下子走到這一步,包括執政黨在內的政府力量在整個治理結構中依然處在核心地位,這是中國與西方的「治理」在內涵上的不同之處。
在我國,「國家治理」概念的提出,重點應當解決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完成的、而我們還沒完成的那些任務,包括民主法治,完善民主代議制,樹立法治的權威,建立理性官僚制度,政府依法行政,這些方面中國的路還很長。所以提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在中國首先還是解決政治現代性的問題,尤其是要建構現代國家,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國家以外。在國家制度完善的基礎上,形成市場、社會和公民參與的多中心「治理」局面。所以,中國面臨的是兩重任務,首先是把國家建設好;其次在國家建設的同時,發揮國家以外的力量參與治理。「治理」本來是側重於後者,但是我們有特殊的國情,國家自身的建設不能沒有。因此,盡管學界對於「國家治理」這個概念有爭議,因為「治理」本來應當是去國家化、去中心化的,但是在中國,要實現良好的治理或者說「善治」,首先還是要解決國家自身的治理問題和現代化問題,因此提出「國家治理」的概念還是很有意義的。
從這種語境出發,對於「國家治理」這一概念,可以分兩個層次理解:一是對國家進行治理,國家是治理的對象,這里的「國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而「治理」則可以理解為多元共治,即國際上使用的governance;二是由國家進行治理,這里國家由治理的對象變成治理的主體,其含義是國家權力,與政府大體相同,而這里的「治理」則是「統治和管理」的縮寫,與governance聯系不大,基本上還是government的含義。因此,中國語境下的「國家治理」兼具「統治和管理」與「多元共治」的雙重含義,本質上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緊張關系。
可見,「國家治理」這個概念隱含著政治上的一元(國家中心) 與多元(多中心)、現代與後現代的內在張力。在我國現階段,最需要關注的還是政治現代化的問題,是如何把國家(政府) 這個中心搞好的問題。
有鑒於此,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需要政府自身的現代化,實現政府轉型。政府不轉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就無法起決定性作用。可以說,政府簡政放權的程度有多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就有多大。當然,政府改革不完全等於簡政放權。有些權力要放掉,但有些職能還要加強。當前政府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不該管的管得太多,而該管的卻沒有管好。十幾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就有一個很有見地的觀點,他說:中國的政府是究竟太大還是太小?答案是既太大又太小,在干預經濟和控制投資方面太大;但是在提供法治、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方面又太小。十幾年過去了,他對中國政府存在的病症,現在看來這個穴點得依然非常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現在政府依然面臨大量的職能越位、缺位和錯位的狀況。因此,現在政府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行合理的職能定位,把該管的管好,把不該管的堅決放掉。
然而,光有政府治理的改善,還不是國家治理。改進政府治理只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第一個層面。從「統治」到「治理」的一字之差,最基本的差異在於,統治的主體一定是源於國家的公共機構,而治理的主體既可以是公共機構即政府,也可以是市場、社會和公民。傳統的「統治」是國家或政府一個中心發揮關鍵作用,而「治理」則是多中心的,國家或政府只是治理的一個中心,市場經濟體系和公司企業是第二個中心,以非政府組織為主的社會組織是第三個中心,而公民及其直接參與則是第四個中心。這么多中心連接在一起就是一個理想的治理結構。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們國家治理體系的建構,不僅要改革政府,而且要讓市場、社會和公民發揮重要功能。
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我國實際上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形成國家政府、市場、社會以及公民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治理結構,盡管這些主體的作用不是等量齊觀的,政府總體上起著更為主要的作用;第二,是改善政府治理,深化政府改革,前面主要講的是這個問題,其「政府」的含義是狹義的;第三,從廣義的「政府」含義上說,也要形成一個合理的治理結構。從廣義來說,政府治理不僅僅是行政機構,而是包括黨、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在內的治理結構。除此之外,還要包括紀委、法院、檢察院三套機構,嚴格說是七套機構。當然,主要是其中的四套班子應當形成一個好的治理體系。如何把黨委揮手、政府動手、人大舉手、政協拍手的統治結構,改變為黨委執政、人大議政、政府行政、政協參政的治理結構,這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為艱巨的任務。
毋庸置疑,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說明目前我國的治理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要求。首先,現代化的政治是程序政治,而非人格化的政治,但在中國,人格化的政治結構起更大的作用,這是我國治理現代化所面對的最重要問題。現代政治更講究程序,但是中國則更重實體。政治學和法學有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民主里有實質民主和程序民主。中國人的政治習慣更偏重前者,我們做過很多民調,一般的老百姓對民主的定義是:「民主就是政府給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解決民生就是民主。民主更體現所謂的「為民」內容。林肯曾經把民主定義為「民有」 (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 (for the people)。中國人側重於民享,政府為老百姓做事就叫民主。這屬於實體性的東西,是結果性的東西。簡言之,更多人把「民主」定義為「民生」,政府為老百姓做主,核心的理念是「為民」。這其實是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上豐厚的「民本」思想。中國比較缺乏by the people的政治理念,by 就凸顯了程序性,你要經過人民認可,通過一個程序執政。中國傳統則是可以不經過人民,就像一個家長自然地就對孩子負責。其實在傳統政治里,「家長制」不是壞概念。家長會很好地照顧孩子,一心一意地保護孩子。但是家長為孩子好,是不需要給孩子發言權的,不需要所謂的「程序」。我讓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讓你喝什麼你就喝什麼。傳統中國有一對很典型的政治概念,「父母官」和「子民」,這里其實反映的是一種政治倫理要求,當官的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老百姓。這是實體性的政治要求,老百姓並沒有參與權。中國實際缺的就是老百姓的政治參與和程序正義、程序民主。我們傳統政治缺這些,現在從政治文化角度講這點還是比較弱。通過民調可以發現,人民還是著重要求政府為人民服務,對選舉競爭、分權制衡等並不是很關心。黨和政府也更強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其實都反映了這種政治文化傳統。但是怎麼依靠人民、通過人民來執政,我們做的還是比較欠缺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民主和專制的區別就是程序政治的區別。專制不要太多的程序,因為幾個人或者一個人說了算;民主則需要集眾人之意志,眾人之意志怎麼能夠形成?用盧梭的話來講,「公意」怎麼形成?或者「眾意」怎麼形成?如果沒有一套制度和程序,那麼到底聽誰的呢?這就要有一套程序和規則,把眾人的意志集中起來。不以一兩個人的政治意志為主。如何聚合多數人的政治意志,就一定需要程序,所以民主政治一定是程序政治,專制政治則不需要太多的程序,或者可以簡化程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建立程序和制度。
克服國家治理的碎片化狀態
我國國家治理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看起來國家權力很大,但實際上是碎片化狀態,正如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所說,中國實際上就是「支離破碎的權威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該整合的沒有整合,該制約的沒有制約。這就形成了部門主義、分散主義、地方主義尾大不掉,以及「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個人化」的現象。
這種政治權威碎片化的情況確實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家感受得非常強烈,都是地方和部門出政策,讓人感到阻礙重重,非常不方便。有的輿論就指出,這種地域和部門的隔斷,甚至讓人們懷疑中國是否是一個單一制國家。所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令人吃驚地27次提到「統一」,這還沒有把「統一戰線」等「統一」的字眼算進去,僅僅意指中央統一管理、統一權威、統一市場等含義上的「統一」,超過了眾人矚目的「治理」一詞所出現的24次。這就說明中央在關注國家治理的多元化的同時,也在關注一體化的問題,著力解決公共事務的碎片化。多元化和一體化並不矛盾,是國家治理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我們要統一市場,統一政令,統一司法,只有這些方面統一了,我們才可能講均等化。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是大國,發展不平衡是一個基本的國情。資源短缺,發展不平衡,因此要統一政令也很難。就拿公共服務均等化來說,一些發達城市曾經考慮過給外來流動人口均等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但還是擔心出現「窪地效應」,最後難以承受。所以這個現實壓力———城鄉二元結構,區域發展不平衡,對於決策者而言是個現實難題。事實上,現階段中國也很難完全做到各方面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在於,現實做不到,但是口號喊得卻很響亮,把人的胃口吊得很高。這就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挫折感。鄧小平搞改革比較聰明的地方,就是先給出明確的心理預期,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國力提高了,再帶動大家一起富起來。這個心理預期,大家都清楚。現在的情況就是我們說的太多,實際做的又太少,成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不僅是公共服務,而且民主政治也是這樣,比如我們經常講要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即「四個民主」,這比發達國家還要高得多。西方國家實際上只做到了「一個半」:民主選舉算是基本做到了,民主監督做到了半個,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則基本沒有做到也無法做到,所以他們把民主的底線定義為選舉競爭,非常貼近現實。包括「協商民主」,雖然也是少數西方學者提出的概念,但在發達國家主要還是停留在概念和小范圍試驗階段,主流民主理論和實踐依然是以選舉競爭為主的代議民主,「協商民主」是西方也不敢輕易做的。我們的民主概念已經進入後現代了,但實際政治程序還沒解決現代性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梳理民主與民生的時序邏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理清發展時序,加強頂層設計,拿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一步一步加以實現,先解決什麼,後解決什麼,把容易做的先做,最難的放在最後。中國目前的很多問題,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理性的設計,這樣下去很危險。
一個大的戰略性問題,是我們現在十分關注民生問題,這當然是重要的。但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民主。那麼,民生和民主,首先要解決哪一個?理論上我們先不說,先從經驗上看,有沒有一個國家,民主政治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就能先解決好民生的?政治學總結發達國家的政治發展進程,概括為「三步走」。第一步是解決國家統一的問題,打破封建諸侯割據,將權力集中到國王手中,建立專制主義國家,形成所謂的國家主權。我們國家在毛澤東時代,就是完成第一步。目前實際上還沒有徹底解決碎片化問題,該統一的還沒有統一。碎片化不意味著民主。民主意味著強大的國家治理能力,意味著能建立強政府,令不行禁不止不是民主,無政府主義也不是民主。我們過去有誤解,認為民主會削弱國家能力,其實恰恰相反,民主意味著國家能力的增強,成功的民主國家必然是有著強大的國家能力,整合性非常強。西方首先通過王權專制, 亦即專制主義(absolutism),把國家權力統一起來,英國是都鐸王朝,法國則是波旁王朝完成這個過程。統一的權力形成之後,就面臨著如何解決君主專制的問題,以及集中的權力要得到更廣泛認可的問題和新興資產階級參政的問題,這就是民主化問題。這就是1640年英國革命開始,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要解決的問題,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仍然是西方各國政治發展首要的問題。到了二戰之後,民生的問題成為了主要問題。民主政治確立之後,照樣有貧富差距拉大,人民教育醫療乃至吃飯問題,這會反過來造成民主政治的不穩定。所以二戰後福利國家興起了,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成為核心問題。
所以,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把順序搞清楚,先把原因層面的問題解決掉,然後再處理後果的問題。先有因再有果。我們往往是原因還沒有解決,卻集中精力去謀求相應的結果。所以,現實是因果關系和邏輯順序顛倒了,缺少一個政治框架設計。
從西方議會產生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觀察集權與民主、經濟和政治之間的張力與關系。國家統一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召開全國性的會議,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從英國議會、美國國會,到中國的人代會、黨代會,都是如此。什麼時候台灣當局派代表來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了,我們國家就完全統一了。能召開全國性的會議是中央有權威的標志。著名的法國三級會議是腓力四世在1302年首次召開的,其目的是解決由於向教會增稅而與教皇的沖突,這次會議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眾的支持,結果是王權的加強和教會實力的削弱。而且西方最早的議會都是旨在商討稅收問題,可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密切。政治問題不解決,合理的經濟分配也很難解決。議會雖然是國王集權的產物,但對國王也起到制約的作用。統一的王權一旦鞏固,議會對國王來說就沒有必要而且成為累贅,因此從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的專制主義時期,三級會議從1614到1789年中斷了175年。到1789年路易十六為解決財政困難不得不重開三級會議時,就點燃了火葯桶,法國大革命爆發了。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英國,專制君主查理一世先是停掉議會十多年,到1640年查理一世為了解決稅收糾紛和財政困難迫不得已又重開議會時,即觸發了革命。所以國王開會是國家統一的象徵,同時也把現代民主帶了進來。議會體現了王權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博弈,內含著政治和經濟的復雜關系,英法革命都肇始於國王重開議會解決財政危機,集權和民主都與議會有關。
除了代議制以外,還有理性的官僚制,這也被認為是現代政治治理的基本工具。目前中國的政治體制還無法做到把政務官和事務官加以區分,首先是因為中國沒有politician 和bureaucrat兩個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政客」與「官僚」的分別,其實這兩個詞彙都是中性詞,但翻譯成漢語頗有貶義。西方的政務官是選舉產生,有任期的。事務官是考試錄用,終身任職,通過功績和年資晉升。我們國家幹部的身份都是一樣的,選舉與非選舉官員之間沒有清晰界限,終身制與任期制之間的界限也不清晰,更沒有政治中立不中立之說。我們和西方政治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所有的官員都被認為是「官僚」,而西方僅指那些通過考試錄用、終身任職的文官。
近些年來在中國政治研究和討論中,借用後現代的視角批評現代政治治理頗為流行,與之相仿的是,對傳統政治價值理念和治理方式的熱捧又很多。對此要有所警惕。如果借用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的框架來分析,前現代傳統社會如果是「正」,現代就是「反」,後現代就是「合」,確實有些方面看似回歸了傳統,但不是簡單回到過去。這個回歸是在「反」的基礎上回歸,而不是拋開「反」的回歸。我們現在沒有經過「反」,而希望走向「合」,這事實上只能往回走。
以「民主」來論,古代的民主確實是直接民主,但出現了多數人的暴政和效率低下等問題,產生了很多弊端。所以現代民主政治實際上是代議政治的精英民主。西方進入後現代社會,一些人覺得代議民主還不過癮,人民的參與還不夠,又開始向「人民的統治」或某種程度的直接民主形式回歸,但是這種回歸是在代議制基礎上的回歸。西方的Deliberative Democracy,我們姑且翻譯為「協商民主」,主流理論最多認為這是在「代議制」基礎上的「協商」,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採用協商民主的方式,絕大部分問題還是要通過代議政治的過程來解決。協商民主充其量是對代議民主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再講「法治」,有人批評西方的法治有些走過頭了,既沒有人情味,也把官員都給捆死了,一點靈活性都沒有。在西方國家,確實也有人主張「松綁」,因為法治太嚴苛了,把政府「五花大綁」起來,國家缺乏能動性,政治領袖行動的空間很小,經常被批評無能。所以有人主張給政府更大的自由裁量權。但這對於中國則不行,我們的問題是掌權者有太大的靈活性,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的這一關還沒有過去,必須要通過法治來限制官員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我們依舊處於「反」的過程,政治現代化的過程遠沒有完成,還談不上對傳統的回歸問題。
代議制和官僚制的一個很重要的後果是建立了責任制。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要對人民負責,僅僅是被選舉出來的政務官對人民負責。誰授權,對誰負責,這是政治運作的基本原理。你是民選官員,你就要對人民負責,然後你任命的官員,就對你負責。官僚系統對政務官負責,內閣對行政首長負責,行政首長對人民負責或者通過議會間接對人民負責。我們經常強調幹部要對人民負責,從嚴格的政治學理論的角度說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如果每個公務員都對人民負責,那麼誰對行政首長負責?誰還能對下發號施令呢?我們的責任體系不清楚,從上到下都要求每個公務員對人民負責,最後到底誰負責反而成了問題。實際的情況則基本上是都對上負責,因為你的權力是上級給的,誰授權向誰負責,這是基本的政治規律。為什麼幹部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根本就在於權力不是人民給的,同時也要明確不是所有官員的權力都應該是人民給的。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蘊含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巨大張力。中國社會目前的情況很復雜,同時具有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的特徵。雖然總體上是處於現代化的過程,但也受到後現代思潮的強大挑戰。在政治現代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對政治的現代性又提出了質疑,作為政治現代性最重要標志的代議制和官僚制也受到批評。因此,中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遇到了全球化的沖擊,在現代性建構還沒完成的時候,過早捲入後現代的潮流。中國的後現代主義政治思潮和現實運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存在直接民主壓過代議民主的傾向,公民直接介入政策制定成為潮流。其中典型案例之一就是PX項目中的「鄰避主義」現象。現在各地只要是建PX項目基本上都建不成,而日本和韓國趁著中國上不了這類項目大量地上PX項目。這裡面一個很大的悖論就是,我們被西方說成是「獨裁國家」,一個「獨裁國家」上不了PX項目,而那些民主國家可以上PX項目,這不是怪事嗎?說到底,是民主的制度不同,我們在代議民主還沒有健全的時候,過多地捲入了非制度化的參與民主。
第二,具有共識主義代替多數主義的趨勢,使決策陷入低效和困境。表面看,「共識決」優於「多數決」,因為它體現全體成員的意志,似乎更「民主」。問題是,「共識決」代價很高,難以操作,不大可行,這是現代民主制度一般不採取「共識決」的主要原因。協商民主就是主張用共識主義代替多數主義,這在西方是左翼,而在中國卻是主流。而且,「共識決」表面上很民主,實際上否定了多數人的權利,因為極少數人的否決就可以導致政策流產。中國目前已經逐步陷入到因少數人反對而政策無法實施的困境。
第三,網路參與、網路民主風起雲涌。西方的網路主要用於娛樂,而中國過多用於參政。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凱斯·桑斯坦對於網路對民主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不少人為網路民主歡欣鼓舞時,他卻指出:新媒體有可能造成一個分裂的傳播世界,互聯網上的「群體極化」和極端主義也更容易發生,危及西方社會的民主體制。尤其在我國當下,互聯網的「放大效應」使少數派貌似享有普遍的「民意」,進而轉化為「多數人的暴政」,使網路民粹主義和多數人的暴政相互助長。相形之下,西方發達國家對網路民主更為謹慎,而中國更為樂觀;國內學術界更為謹慎,而政府和社會公眾更為樂觀。這種反差本身,就足以引起我們的思考。
第四,NGO、NPO聲名鵲起。應該說,相比於上述幾方面,NGO、NPO的興起更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它們怎樣嵌入現行體制卻懸而未決。在西方,歷史上就有公民社會的存在,可以說是一個現代性的問題,但大量的NGO、NPO出現並成為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是後現代現象,而且NGO、NPO這一概念本身是後現代才出現的。西方大量的NGO、NPO是嵌入其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基本構不成反體制力量。中國則不然,其現實政治沖擊不容小視。第五,政治傳播特別是互聯網傳播主導民意,「信息轟炸」和「信息欺騙」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甚至操縱民意。現代平面媒體的作用在中國比在西方下降得更快。
總之,中國現在面臨雙重任務。第一重任務是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國家的轉型,即建構政治的現代性,實現政治現代化,包括建立現代的代議制和官僚制,其核心是實現現代的民主與法治。第二重任務是如何應對後現代性的挑戰,怎麼引導和釋放互聯網沖擊的壓力、公民直接參政的壓力、NGO和NPO大量涌現的壓力、社會多元共治的壓力等等。應該說上述第一重任務還是主要的,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但第二重任務也無法迴避,雖然它過早地到來了。如何平衡這雙重任務,對於中國領導人是巨大的考驗。
4. 網路傳播和國家治理的理念決定了什麼對一個社會的發展
網路傳播和國家治理的理念決定了價值觀對一個社會的發展。落實到網路行為准則構建上。網民是網路空間的建設者,也是網路治理的參與者。樹立秩序、協同與平衡理念,不僅是對立法者、執法者而言的,也是對網路用戶而言的。
每個人的網路行為在互聯網上都會留下記錄,影響網路生態。遵守法律法規的網路行為有利於維護網路空間的良好秩序,尊重他人權利的網路行為有利於形成平等共享的網路氛圍。
為此,有必要將秩序、協同與平衡理念具體化到網路平台手冊、網路用戶協議、網路社區規則等網路行為准則中,納入「中國好網民」創建活動中,引導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
協同和平衡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注重層級化管理與扁平化管理的協同和平衡。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網路平台眾多,如果信息反饋鏈條過長,就會降低反應速度與執行效率,這就需要協同和平衡好層級化管理與扁平化管理,提升執行效率。
二是注重中心化管理與網路平台自我管理的協同和平衡。網路平台擁有數量龐大的用戶,中心化管理需要藉助網路平台具體實施。因此,在網路治理中讓網路平台參與協同管理變得必要且可行。在這個過程中,網路主管部門要督促網路平台合法合規管理,避免其濫用技術優勢、數據優勢。
三是注重管得住與用得好的協同與平衡。對互聯網而言,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用好互聯網、治好互聯網,要求治理主體主動適應社會信息化趨勢,強化互聯網思維,提升網路素養,掌握好、運用好各種網路治理手段。
5. 黨和政府重視網路民意發揮網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何意義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網路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重視網路民意有利於拓寬人民參與政治的渠道,有利於使政府的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於廣泛集中民智,體現決策的科學性。有利於人民了解決策,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於公民更好的監督政府權力的行使,提高效率
6.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將對互聯網有何影響
談論區塊鏈,就像90年代的人們談論互聯網。誰也不知道互聯網會帶來如此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就如同現在,沒有人能夠說明區塊鏈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一切都方興未艾。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去了解它,不斷去思考,不斷去嘗試。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也許在那時發揮真正的價值,對人類社會共同的互聯網巨頭進行監控和監督,也就是說在需要對社交網路,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等巨頭的重大事項進行投票決定時,區塊鏈技術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這是防止投票被大規模控制的唯一方式。
對這種中心化的一個反應是對大型互聯網公司施加政府監管。這種應對措施的前提是假定互聯網與過去的通訊網路如電話、廣播和電視網路相似。但過去基於硬體的網路卻與基於軟體的互聯網不同,一旦建立了基於硬體的網路,它們幾乎不可能重新改寫,但基於軟體的網路卻可以通過企業創新和市場力量進行重新改寫。
去中心化是一個通常被誤解的概念。例如,有時候有人認為加密網路提倡和贊揚去中心化的原因是為了抵制政府審查制度,或者是因為自由主義的政治觀點。但是這並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價值。
讓我們來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問題。中心化平台遵循著一個可預測的生命周期。當它們開始運行時,它們會盡一切努力來招募用戶和第三方人員,如開發者、企業和媒體組織。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使他們的服務更有價值,因為平台(根據定義)是具有多方面網路效應的系統。隨著平台採用呈現 S 曲線增長,他們對用戶和第三方的影響也在穩定上升。
當他們到達s-曲線的頂端時,他們與網路參與者的關系降低到接近於零。而中心化平台想要繼續增長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用戶中提取數據,並在受眾和利潤方面與對手競爭。
這方面的歷史例子有:微軟對網景、谷歌對 Yelp、臉書對 Zynga, 推特對第三方客戶端。操作系統如 iOS 和安卓表現得更好,盡管仍需繳納30%稅款,但出於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絕應用程序,並隨意納入第三方應用的功能到自身平台。
對第三方來說,從合作到競爭的轉變就像是一種誘餌。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優秀的企業家、開發商和投資者都開始對在中心化平台上進行創建變得謹慎起來。我們現在有幾十年的證據表明,這樣做最終會令人失望。此外,用戶只能任由平台來收集自己的數據,沒有任何辦法能夠保護自己的隱私,而中心化平台又經常發生因為安全漏洞而遭到攻擊的事件。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這些問題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
互聯網是完全基於軟體的網路,由一個相對簡單的核心層組成,連接數十億個完全可編程的計算機。軟體只是人類思維的編碼,因此具有幾乎無限的設計空間。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大體上可以自由運行其所有者選擇的任何軟體。無論你想到的是什麼,只要有合適的激勵措施,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迅速傳播。可以說,互聯網架構是技術創新和激勵設計相交融合的平台。
現在互聯網仍處於發展初期,在首次引入比特幣以及以太坊時提出,底層的互聯網協議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通過加密演算法重新改寫。分布式網路融合了前兩個互聯網時代的最佳特徵,通過社區式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網路,其功能最終將超過最先進的集中式服務。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7. 互聯網中的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最近「區塊鏈」的熱度,一直高漲,可能大家都認為比特幣的瘋狂,會落到區塊鏈,有點像VR元年的時候,創業者都蜂擁而至,某種程度上,可能和那本書的名言有關:站在風口上 豬也能飛起來!但小米這「豬」,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產品。
本文主要解讀一個創業者過渡解讀和放大的詞「去中心化」。
往往創業者或者某些執迷於創業的人,在公開場合中,說產品的時候會說,我們的產品是「去中心化」的。
對於事情,對於所謂的不明覺厲,人們是盲目的,那麼「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中心化」。
1、互聯網是信息傳遞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發布,參與者往往沒有話語權,這里的話語權就是引導輿論導向級別的話語權;
2、去中心化就是參與者可以有話語權,並且可以發聲,可以自由傳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匱乏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的用戶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為信息資源的規范導致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用戶群的上升,具備了構建去中心化的條件,同時用戶對於信息需求擴大。
8. 互聯網與國家、國際政治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想互聯網的出現為民主的前進提供了一種技術的手段,或者叫技術的支持是很有意義的。但我認為也不能夠過分地誇大互聯網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互聯網的出現恐怕不會意味著一種新的政治文明形式的出現,但是它的確會對民主政治的發展起到積極而有益的作用。
——房寧
【丁一】:今天我們請來了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房寧研究員探討互聯網和政治文明的關系.歡迎大家參與。
【房寧】:各位網友大家好,很榮幸在歲末的時候再次來到強國論壇,在網上和網友們相會。過去的一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各方面又有了新的發展。這一年中國的政治發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去年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把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道列為了我們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
【房寧】:最近,中國共產黨向人大常委會提交的修改憲法的建議當中,又再次提出了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問題,我想這對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神舟9號]:請問嘉賓,什麼叫政治文明?
【房寧】:我國政治學界對於政治文明的近年來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覺得有兩個概括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個,是比較學術化的概括,認為政治文明是人類政治生活當中成果的總成,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政治行為等等。再有一個,就是比較具體的,政治文明或者說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在我看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可以高度互換的兩個概念。
[神舟9號]:網路是一種媒體,是否可以擴展,媒體與政治文明?嘉賓意見如何?
【房寧】:互聯網的出現應該說對民主政治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民主是人們的共識,也是社會的普遍的訴求,也就是說要不要實行民主不是問題,而問題是如何實行民主。任何一個社會民主的實施都是有條件的,或者說是有很大的限制性的,這種限制性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公眾的信息獲取來源有限,即所謂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政治生活的前提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政治生活有所了解,所以信息的獲取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公眾的參與政治生活要有一個表達的渠道。第三,獲取信息和表達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在互聯網出現以前,應該說普通公眾獲取信息和表達意見的成本都是很高的,也就是說這個社會具有話語權的人不多,互聯網的出現在這三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善。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獲取信息的很好的平台,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在強國論壇上有很多網友通過上網了解信息、參與討論,變成了非常有水平的網上學者,強國論壇上有很多有深度的視野寬闊,甚至是非常精彩的政治評論。同時,互聯網又是一個非常好的表達渠道。第三也許是最重要的,互聯網為獲取信息和表達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進入渠道,使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來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是在以往用其他的手段所難以做到的。也就是說互聯網有很大的平民性,具有一種民主的天然的稟賦。
[oldyangge]:請問,您從寶馬和劉涌案中分析一下,我國的政治文明建設網民的參與是不是應該更加開放一些?謝謝!
【房寧】:我的一位從事法律研究的朋友說這件事情是媒體和輿論,具體說主要是互聯網上的輿論對於司法的判例產生了很大影響的一個事件。我想廣大網友肯定會同意這樣一個判斷,可以說互聯網對於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乃至司法實踐是有影響的,最高法院對劉涌案件的提審就說明了這一事實。當然,我想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司法活動畢竟有一定的獨立性,一般來說它也應該避免輿論對它直接的影響。民意對於社會公眾的規定性是通過既定的法律程序來實現的,而不應直接地影響法院的審判。也許從劉涌案件以後對這方面也要給予一定的關注。
[德國之聲]:丁一,你好。你喜歡開寶馬撞人嗎,便宜!2萬塊1條人命
【丁一】:一定要依法辦事,但一定要弄清事實。
[嚴肅活潑]:房寧教授,你是不是感到,互聯網上的討論有可能建立一種全新的政治文明形式嗎?
【房寧】:剛才我曾很簡要地談到互聯網對民主的影響,我想互聯網的出現為民主的前進提供了一種技術的手段,或者叫技術的支持是很有意義的。但我認為也不能夠過分地誇大互聯網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互聯網的出現恐怕不會意味著一種新的政治文明形式的出現,但是它的確會對民主政治的發展起到積極而有益的作用。
[語溪晴]:您認為互聯網對中國社會的推動作用能不能跟中世紀時火葯對促使歐洲城堡時代的終結作用相提並論?
【房寧】:我想任何一種比喻都有所局限。互聯網對於民主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能反過來說有了互聯網才能有民主政治的發展,所以我認為互聯網是一種民主政治發展的促進力量,但未必是決定性的力量。
[我是一塊石頭]:互聯網,就像技術和工程過程中的縫紉機之於衣服、電力之於明亮的夜晚等等,對人類社會結構的平民化有非常大的促進。 互聯網和信息化使得企業和政府結構的扁平化,互聯網和信息化使得所有人都有機會獲得信息,隨著「信息不對稱」的消失或減弱,將會影響政府如何管理國家、媒體如何影響和引領大眾、國家的結構一定會發生很大變化。現在的技術門檻會越來越低,技術本身也會越來越平民化。
【房寧】:這位網友評論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心太亂]:給嘉賓提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就是過濾詞與互聯網和政治文明的關系。
【房寧】:這位心太亂網友的問題很尖銳,顯然網友們都不大喜歡過濾詞,但是我想在目前我們國家的現實情況下,在所有的傳播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管理。顯然過濾詞就是對網路傳播進行管理的一種手段,我想進行管理是勿庸置疑的,只要是社會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管理存在,這也是一種現實。我想關鍵是管理的尺度掌握的要恰到好處,所謂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當然,再進一步談我就沒有發言權了,我想到達芬奇說的一句話,大意是:限制產生力量,自由導致死亡。我想正是由於有管理的存在,有過濾詞的存在,才使網友能夠更巧妙的、更高水平的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也促進自己的思考。如果「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就是說順口溜,我想水平也不會提的太高。
[落花流水2000]:中國社會科學院設幾個研究所,政治研究所一般的研究方法、方式,及課題是如何確定的?
【房寧】: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共有30多個研究所和院級的研究中心,政治學研究所是其中的一個。政治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我們還是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作為基本的立場、觀點、方法的指導作用,同時也非常關注中國的現實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實行院級的重大研究課題制度,由研究人員進行申報,分層進行審批。
[林峰]:網路會促進政治文明嗎?政治文明,會不會遭遇網路刁民?
【房寧】:任何事情都是有兩方面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沒有緊急啟動盤]:如果技術不具有對政治文明的決定性影響,那麼什麼東西有呢?
【房寧】:對政治文明決定性的影響當然還是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也包括政治制度本身的探索和設計、發展和完善,我想這些對於政治文明來說是更重要的內容。
[中華是我親愛的家]:尊敬的房寧先生,我們盡管通過網路批評當前一些時政問題,但我們深愛自己的祖國與人民,這點你相信嗎?
【房寧】:對網友們的愛國之心,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經常也會發表一些批評性的言論,有的也被轉帖到強國論壇上面,我想我和廣大網友是一樣的,都是抱著對國家、對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我甚至有時候這樣想,對中國青年一代的信心,也許是我內心世界的支柱。
[火戎]:房先生,現在互聯網最關心的就是寶馬貴婦殺人一事,您難道沒有勇氣談嗎?
【房寧】:剛才已經有網友提過這個問題,實在抱歉,我確實不太知道這個事情。
【丁一】:能不能簡單地說一下互聯網和政治文明的關系?
【房寧】:互聯網是促進政治文明及民主政治發展重要的技術手段,它開闊了信息來源,提供了新的表達的渠道,降低了獲取信息及表達的成本。
[讀書狼]:嘉賓你好,是不是能先講講你對「政治文明」概念內涵外延的理解呢?
【房寧】:政治文明的內涵根據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在社會政治實踐中成果的總和,包括制度、思想理論、政治行為方式等等。政治文明的外延主要表現在政治民主實踐的方方面面。
[嚴肅活潑]:房寧嘉賓,您是不是願意談一談互聯網對政治文明的負面影響呢?或者說破壞作用?
【房寧】:還是那句話,任何事物都有兩方面。互聯網上有的時候也會形成一些輿論,這種輿論也許可以稱之為一種「民主」,或者說「民意」,但是民主不等於科學,有的時候多數人也不見得就掌握了真理,有時在強大的輿論之下,社會未必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
[任我贏]:因為特殊的條件和環境,互聯網帶給中國的不僅僅是商業,還有政治,,全新的政治,全新的開始,並且政治影響作用遠大於互聯網帶給中國的商業影響。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世界上其他國家極為少見。孫志剛案,讓互聯網走上歷史舞台,終結了一部惡法,並帶動國家清理不合理 的法案,開始以民為主的思想成為主導。 劉涌案,直接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封鎖限制,使互聯網的巨大進步,它標志著互聯網政治進入歷史新台階,同時也引發了中國司法體制改革的浪潮。蘇女士韓後台案,互聯網直接成為主導作用,向政治最深層悍然挺進,直接動搖傳統媒體地位,將直接導致中國官制整風運動開始。2003,是中國人民年,是中國互聯網政治始發年。2003,是中國政治走向明朗話的紀元年,是一個新的開始!
【房寧】:對其他國家互聯網及其互聯網文化發展的情況,我不了解。但在中國的確互聯網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在於真實,它是一個相對自由表達的天地。
[論壇見習生]:房大教授,您居然不知道寶馬貴婦事件,這真是互聯網的悲哀之處!
【房寧】:十分慚愧,時近年底,手頭的俗務甚多,這幾天真是沒看電視,也沒上網,對於這個事情還真是不知道。剛才問了一下主持人大概的情況,如果此事是真的,那真是一個悲哀。
[偃月]:房先生,請您闡述一下你對「知情權」的理解。
【房寧】:知情權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公眾對於社會的公共事務有權進行了解。但是知情權並不會導致信息的完全對稱,信息完全對稱在理論和實踐當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公眾有知情權,政府以及有關的權威部門也有是否發布有關事實及資訊的權力,兩者的交集之處在於公眾利益的最大化。
[求是樓]:互聯網只代表了一部分人,范圍很有限。農民、下崗工人誰能在這發言?誰能常來?
【房寧】:我不知道是否有學術機構對於網友的成份進行過研究,當然網友只是一部分人,不是全部。而且我猜想網友這個群體會有一些共性,所以這個問題提的很好。農民和下崗職工恐怕能夠上網或喜歡上網的人不多。但是我想互聯網也並不乏他們的聲音,因為我注意到有很多網友是他們的代言人,希望網友能夠更多地關注我們社會當中普通勞動人民的境遇,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希望和要求。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在這新的一年裡,我有一個很大的任務,要完成一個課題,這就是「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政治生活的影響」,這個研究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去了解廣大普通勞動群眾的生活狀態、社會地位、精神狀態,以及他們的政治要求。當然也包括了我們國家當中新的企業家,即資本階層的相應的狀況。希望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我能就這些相關問題和網友作進一步的深入交流。
[語溪晴]:房嘉賓,我認為一個國家有沒有政治文明,關鍵要看政治的目的是不是以保障人權為目的。我們總說西方是用人權的普遍性來掩蓋人權的階級性,我們是用人權的階級性來追求人權的普遍性。我卻這么看——西方用人權普遍性來掩蓋人權的階級性,說明人權的普遍性確實存在,並且成為主要部分(否則如何掩蓋「階級性」);……最近,我們的修憲意見明確提出要把「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寫入憲法,實在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您對此有何高見?
【房寧】:語溪晴網友的問題很專業。人權有普遍性,也有階級性,這都是不爭的事實。西方講人權的普遍性,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力取消人權的階級性,實際上在西方社會中人權的意義、權利的標准在不同的社會階級和階層之間是不同的。比如說洛克,這位西方人權觀念的最早的權威的闡述者,就說過財產權是首要的人權。有無財產、財產多少顯然是人權的「含金量」不同。社會主義國家希望能夠從階級性過渡到普遍性,從理論上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在現實中,在一定時期內也許連人權的階級性的實現也遭到了扭曲,這是不幸的。但是我仍然相信社會主義是一種含有普遍人權的制度設計,我們應當共同地為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人權的實現去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讓社會主義成為人權和人性的最高的表現。
[呆企鵝]:政治公共領域要體現民主、平等參與、自由討論發表意見。互聯網是政治公共領域嗎?
【房寧】:我覺得,互聯網未必是公共領域,像強國論壇這樣的以社會公共事務特別是政治性很強的論壇應該是一個政治的公共領域。
[讀書狼]:請問嘉賓熟悉哪幾大論壇——互聯網與政治文明,這個題目不是在書本里說的,要熟悉幾大論壇才行啊。
【房寧】:強國論壇。我經常上強國論壇,也還有華岳論壇、天涯社區、世紀中國、士柏論壇等。
[語溪晴]:房嘉賓,本人有一個不情之請——俺願拜你為師,不知您老意下如何?我有此福分嗎?
【房寧】:我能被稱之為「老」嗎,真是這樣,叫不知老之將至。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大家可以相互學習,在網上,你也許是我的老師,我也許是你的老師,我們不僅有福份,還有緣份。
[不說難受]:我對互聯網上政治文明的簡單看法,一個前提是遵守國家法律和有關管理規定。一個原則是平等的原則。
【房寧】:同意,我補充一點,注意語言的平和。
[zcyx2004]:群眾利益無小事!您理解的民主是否狹隘?請看內容的回復!……如果二位終日忙到無法知道寶馬和蘇秀文,那麼你們二位恐怕有脫離實際群眾的嫌疑。
【房寧】:看來一天不上網問題多,兩天不上網走下坡,三天不上網脫離群眾,沒資格。
[讀書狼]:劉涌案的改判應該知道吧,那是不是互聯網對政治文明的貢獻呢?
【房寧】:從客觀上來講,互聯網內網外的輿論對劉涌案件的提審及其最終的判決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是事實。但對這個問題據我所知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見是輿論不應該干預司法,但在我們國家這還是一個新鮮的事情,這也是我國法制建設中遇到的新問題,我相信在這之後這個問題會引起司法界的注意。
[高能冰塊]:房研究員,請你認真回答這個問題,來這兒的嘉賓都不能迴避這個問題。你有沒有貪污受賄?
【房寧】:還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對於我來說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偃月]:那您所說的「交集、公眾利益最大化」的判定依據,實施程序和監控機制現況如何?
【房寧】:在目前,我們國家主要還是由黨和政府對此進行判斷和把握,當然客觀效果是檢驗的依據。比如說今年「非典」期間,開始既有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也有披露不當的問題,都造成了不良的後果。所以,知情權不是絕對的,知情權和披露權的統一,能夠掌握的好就是利益的最大化。掌握不好,則寬嚴皆誤。
[火戎]:政治文明的表現之一就是我可以每天都貼寶馬貴婦殺人案。
【房寧】:那也太消極了吧,如果天天都是這樣的消息,那應該叫做政治不文明。
[老灰貓]:請問嘉賓,一些問題在某些論壇上允許談論,而在另一些論壇上就不允許談論。政治文明中的平等原則如何體現?
【房寧】:每個論壇有它的版主進行管理和操作,他們掌握談論問題的范圍和程度,如果是版主的操作所導致的這樣的現象,那應當是論壇的定位和取向問題。提個建議:如果想更廣泛地、充分地談論問題,那不妨經常上上「一些問題」允許談的那些論壇。
[梅淵]:以後國家領導人直接和網友溝通是否會變的頻繁?是否會形成制度化?
【房寧】:請網友直接把這些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
[青余山]:互聯網雖然是一個虛擬文明之地,但它可以推動現實文明進步。是嗎?
【房寧】:答案有目共睹,希望網友們在虛擬空間中為現實的政治文明建設繼續努力。
【房寧】:時間過的很快,這次在網上和網友交流的時間已經到了。再過幾天就是2004年的新年了,在辭舊迎新之際,向網友朋友們問好,祝大家新年快樂!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在強國這個網上社區里的生活過的更加美好愉快。網上的生活是令人愉悅的,過去的一年是值得留戀的,是這樣嗎?
【丁一】:謝謝房寧研究員,謝謝各位網友,這個問題的探討只是剛剛開始,相關的實踐也只是剛剛開始。互聯網還是一個稚兒,但她如此美麗,充滿活力和魅力。她是一個我們永會陪伴,她也願永遠陪伴我們的存在。政治文明是一條長河,淵源流長,常舊常新,終是百川匯流,直奔大海。祝大家聖誕新年快樂!
9. 計算機網路對當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
經濟影響:網路以其豐富的消費資源助長了消費文化、享樂主義的流行,對精英文化、政治文化形成了強大的沖擊。
政治、文化影響:一、網路世界的快節奏、差異性和虛擬性加劇了人們的信仰危機,增加了人們政治文化建設的復雜性;二、網路的不平衡性擴大世界格局中的事實差異,改變著中外政治文化的背景形勢;三、網路以極強的解構性沖擊著國家對信息的控制,並體現著國際社會中制度文明和民主觀念的矛盾與斗爭。
10. 什麼是「去中心化時代」
布眾節點系統每節點都具高度自治特徵節點間彼自由連接形新連接單元任何節點都能階段性具備強制性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間影響通中國絡形非線性關系種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系統現象或結構我稱化[貳] 隨著主體客體相互作用深入認知機能斷平衡、認知結構斷完善體能自我狀態解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