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國家提倡去中心化

國家提倡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2-06-17 08:06:37

Ⅰ 能源系統去中心化後,世界會是怎樣的

嘿嘿。 能源是人類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在當今世界,能源的發展,能源和環境,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能源」這一術語,過去人們談論得很少,正是兩次石油危機使它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能源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的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際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國家的高度,各國都制定了以能源供應安全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在穩定能源供應的支持下,世界經濟規模取得了較大增長。但是,人類在享受能源帶來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利益的同時,也遇到一系列無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戰,能源短缺、資源爭奪以及過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那麼,究竟什麼是「能源」呢?關於能源的定義,目前約有20種。例如:《科學技術網路全書》說:「能源是可從其獲得熱、光和動力之類能量的資源」;《大英網路全書》說:「能源是一個包括著所有燃料、流水、陽光和風的術語,人類用適當的轉換手段便可讓它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網路全書》說:「在各種生產活動中,我們利用熱能、機械能、光能、電能等來作功,可利用來作為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種載體,稱為能源」;我國的《能源網路全書》說:「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經轉換提供人類所需的光、熱、動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載能體資源。」可見,能源是一種呈多種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轉換的能量的源泉。 確切而簡單地說,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資源。 通常凡是能被人類加以利用以獲得有用能量的各種來源都可以稱為能源。 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可產生各種能量(如熱量、電能、光能和機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質的統稱。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分類 能源種類繁多,而且經過人類不斷的開發與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經開始能夠滿足人類需求。根據不同的劃分方式,能源也可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來源分為3類: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 通常指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和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 ①來自地球外部天體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除直接輻射外,並為風能、水能、生物能和礦物能源等的產生提供基礎。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正是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它們實質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此外,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 ②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熱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溫泉和火山爆發噴出的岩漿就是地熱的表現。地球可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它是一個大熱庫。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一般厚度為幾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殼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狀的岩漿,厚度為2900公里。火山爆發一般是這部分岩漿噴出。地球內部為地核,地核中心溫度為2000度。可見,地球上的地熱資源貯量也很大。 2、按能源的基本形態分類,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現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後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轉換而成的能源產品,如電力、煤氣、蒸汽及各種石油製品等。一次能源又分為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及生物質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根據產生的方式可分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並沒有經過加工或轉換的能量資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資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三種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們成為全球能源的基礎;除此以外,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圍內;二次能源則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換成其他種類和形式的能量資源,例如:電力、煤氣、汽油、柴油、焦炭、潔凈煤、激光和沼氣等能源都屬於二次能源。 3、按能源性質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人類利用自己體力以外的能源是從用火開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後用各種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氣、泥炭等。現正研究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當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但地球上這些燃料的儲量有限。未來鈾和釷將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變的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人類實際上將獲得無盡的能源。 4、根據能源消耗後是否造成環境污染可分為污染型能源和清潔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潔型能源包括水力、電力、太陽能、風能以及核能等。 5、根據能源使用的類型又可分為常規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規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資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新型能源是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於核能發電的核燃料等能源。由於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較小,或品位較低,或有間歇性,按已有的技術條件轉換利用的經濟性尚差,還處於研究、發展階段,只能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數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分布廣闊,是未來的主要能源之一。 6、人們通常按能源的形態特徵或轉換與應用的層次對它進行分類。世界能源委員會推薦的能源類型分為:固體燃料、液體燃料、氣體燃料、水能、電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熱能。其中,前三個類型統稱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類認識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為人們所需的某種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把它們加熱到一定溫度,它們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並放出大量的熱能。我們可以用熱來取暖、做飯或製冷,也可以用熱來產生蒸汽,用蒸汽推動汽輪機,使熱能變成機械能;也可以用汽輪機帶動發電機,使機械能變成電能;如果把電送到工廠、企業、機關、農牧林區和住戶,它又可以轉換成機械能、光能或熱能。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凡進入能源市場作為商品銷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氣和電等均為商品能源。國際上的統計數字均限於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農作物殘余(秸稈等)。 1975年,世界上的非商品能源約為0.6太瓦年,相當於6億噸標准煤。據估計,中國1979年的非商品能源約合2.9億噸標准煤。 8、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人們對一次能源又進一步加以分類。凡是可以不斷得到補充或能在較短周期內再產生的能源稱為再生能源,反之稱為非再生能源。風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熱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從地球內部巨大的蘊藏量來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質。核能的新發展將使核燃料循環而具有增殖的性質。核聚變的能比核裂變的能可高出 5~10倍,核聚變最合適的燃料重氫(氘)又大量地存在於海水中,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核能是未來能源系統的支柱之一。 隨著全球各國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現在許多發達國家都更加重視對可再生能源、環保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的開發與研究;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專家們會不斷開發研究出更多新能源來替代現有能源,以滿足全球經濟發展與人類生存對能源的高度需求,而且我們能夠預計地球上還有很多尚未被人類發現的新能源正等待我們去探尋與研究。 中國的能源 中國是一個能源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煤的探明儲量達6000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 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和天然氣的理論儲量也很豐富。但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平均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費量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能源資源的特點和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等實際情況,中國已確定開發與節能並重,近期把節能放在優先地位的能源方針。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將優先開發煤和水電;大力勘探並積極開發石油和天然氣;在嚴重缺能地區將有計劃地建設核電站;廣大農村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沼氣和薪炭速生林,推廣新型爐灶;積極開展新能源的科學試驗和示範利用工作。 中國能源形勢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能源生產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費佔世界總消費量的l/10,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又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發展經濟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比較突出。近年來能源安全問題也日益成為國家生活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日益成為中國戰略安全的隱患和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能源消費量的急劇上升。自1993 年起,中國由能源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能源總消費已大於總供給,能源需求的對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在中國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結構性矛盾日益成為中國能源安全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其中,已被人類廣泛利用並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起過重要作用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四種。而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氣等。 世界能源消費預測 據IEA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預測,全球2005年到2030年間的一次能源需求將增加55%,年均增長率為1.8%。能源需求將達到177億噸油當量*,而2005年為 114億噸油當量。化石燃料仍將是一次能源的主要來源,在2005年到20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長總量中佔到84%。石油仍是最重要的單種燃料,盡管它在全球需求中的比重從35%降到了32%。2030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將達到1.16億桶/日,比2006年多出3200萬桶/日(增長了37%)。從絕對數量上看,煤炭需求量增幅最大,與近年來的飛速增長保持一致。在2005年到2030年間煤炭需求量將上升73%,其在能源總需求中的比例也將從25%提高到28%。煤炭用量增長大多來源於中國和印度。天然氣的比例適度的增加,從21%上升到22%。電力用量將翻一番,它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從17%上升到22%。預計要滿足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大概需要在能源供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22萬億美元的資金,籌措所有的投資資金將具有挑戰性。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人口增長最快,在參考情景中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長量的74%。僅中國和印度就佔全球增長量的45%。OECD國家佔五分之一,轉型經濟國家占其餘的6%。總的來看,到了2015年,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市場中佔47%,在2030年佔一半以上,而目前僅為41%。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所有一次能源(非水利可再生能源除外)需求中所佔的比重將增加。全球能源需求增長量約有一半用於發電,另外有五分之一用於滿足交通運輸需求,其中大部分是基於石油的燃料。 世界石油市場預測 1.世界石油價格 世界石油價格定義為石油精煉企業的年平均進口原油收購成本。本文描述了三種不同的油價。基準情景代表了當前對OPEC可能行為的判斷,OPEC可以通過調整產量使世界石油價格維持在22-28美元/桶范圍內。據估計,OPEC將是中期國際石油市場的主要供應者,因此它的產量決策將對世界油價有很大影響。世界低油價情景代表未來市場石油生產競爭激烈並且供應充足。高油價情景代表OPEC出於非經濟原因,制定較低的石油產量目標,內部團結且能夠形成市場壟斷。 2.世界石油供應 據預測,2025年的世界石油供應將比2001年增加4400萬桶/天。產量的增加不僅來自OPEC國家,也來自非OPEC產油國。然而,總增加量中可能只有40%來自非OPEC國家。在過去20年中,非OPEC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增加導致OPEC的市場佔有率遠遠低於其歷史最高市場份額 1973年的52%。新的勘探和開采技術、工業成本降低、政府對廠商的財稅優惠政策都有利於非OPEC產油國石油生產量的繼續增加。未來20年中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60%將由OPEC成員國產量的增加來完成,而不是依靠非OPEC產油國。預計在2025年OPEC石油產量比其在2001年的產量高出 2500萬桶/天。預計OPEC組織2010年的生產能力比前期預測的略少。一些分析家提出OPEC可能通過保留生產能力擴張的策略來追求價格繼續攀升。 3.儲量與資源量 石油資源基準可以分為三類:已探明儲量(已探明但未開採的石油),儲藏增長值(主要由於技術因素增加了油氣的回收率,導致儲量的增加),未發現儲量(有待通過勘探發現的資源)。美國、前蘇聯、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的儲量增長較快,而前蘇聯和中南美洲的未發現儲量較大。 4.世界其他機構預測的價格 數家分析機構對石油價格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的差別較大。原油價格在未來的20年中,價格基本維持在20~25美元/桶的水平。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又名生物質能)是利用有機物質(例如植物等)作為燃料,通過氣體收集、氣化(化固體為氣體)、燃燒和消化作用(只限濕潤廢物)等技術產生能源。只要適當地執行,生物質能也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能源,但要看生物質能燃料是如何產生出來。 目前全球范圍正在炒做用玉米、小麥、食糖等糧食來製造汽油等能源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過高價格帶來的過高成本。 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能力和動力的物質資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費量是生產技術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 能量轉化 各種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轉化,在一次能源中,風、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機械能(動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種風力機械(如風力機)和水力機械(如水輪機)轉換為動力或電力。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一般是通過燃燒將燃燒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熱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將熱能通過各種類型的熱力機械(如內燃機、汽輪機和燃氣輪機等)轉換為動力,帶動各類機械和交通運輸工具工作;或是帶動發電機送出電力,滿足人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發電和交通運輸需要的能源占能量總消費量的很大比例。據預測,20世紀末僅發電一項的能源需要量將大於一次能源開發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轉化為電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電氣化程度越高,生產力越先進,生活水平越高。 節能 節能的中心思想是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措施,來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資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從能源資源的開發到終端利用, 更好地進行科學管理和技術改造,以達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費。由於常規能源資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總消費量則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大,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節能技術的研究(特別是節約常規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因為這些還是寶貴的化工原料;尤其是石油,它的世界貯量相對很少),千方百計地尋求代用能源,開發利用新能源。 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必須尋找一些既能保證有長期足夠的供應量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類面臨的問題正是:能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嚴重。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供需矛盾也越來越突出,迫在眉睫的問題是,中國究竟該尋求一條怎樣的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業內官員和學者認為,為了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中國一方面必須「開源」,即開發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還要「節流」,即調整能源結構,大力實施節能減排。 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應有之義。我國的能源供應結構里,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絕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不足,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也嚴重製約能源發展,必須下大力氣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增強能源供給能力,緩解壓力。 我國的核電裝機容量不到發電裝機容量的2%,遠低於世界17%的平均水平,應當採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技術路線、投資體制、燃料保障等問題,使我國核電發展的步子邁得更大一些。同時,我國的風電資源量在10億千瓦左右,目前僅開發幾百萬千瓦,應當對風電發展進行正確引導,促進用電健康可持續發展。 走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從大的能源結構來講,還是要加快發展核電。最近一兩年,從中央到國務院,都堅定了加快發展核電的信心,今年以來核電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後一個時期,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核電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對快速的增長,規模要在短期內有比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還要逐步向中部地區發展。 節能減排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侯雲春表示,我國能源需求結構不合理突出表現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費大、污染嚴重,緩解能源供需矛盾問題,從根本上就是大力節約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嚴格控制鋼鐵、有色、化工、電力等高耗能產業發展,進一步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全面推進管理節能,大力推廣節能市場機制,促進節能發展,廣泛開展全民節能活動。 能源危機 能源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的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1913年,英國海軍開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為動力時,時任海軍上將的邱吉爾就提出了「絕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石油、一種工藝、一個國家和一個油田」這一迄今仍未過時的能源多樣化原則。伴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漸與政治、經濟安全緊密聯系在一起。兩次世界大戰中,能源躍升為影響戰爭結局、決定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法國總理克萊蒙梭曾說,「一滴石油相當於我們戰士的一滴鮮血」。可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時便已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20世紀70年代爆發的兩次石油危機使能源安全的內涵得到極大拓展,特別是1974年成立的國際能源署正式提出了以穩定石油供應和價格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國家也據此制定了以能源供應安全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在穩定能源供應的支持下,世界經濟規模取得了較大增長。但是,人類在享受能源帶來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利益的同時,也遇到一系列無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戰,能源短缺、資源爭奪以及過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目前世界上常規能源的儲量有的只能維持半個世紀(如石油),最多的也能維持一、二百年(如煤)人類生存的需求。 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經突破60億,比上個世紀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費據統計卻增加了16倍多。無論多少人談論「節約」和「利用太陽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氣井」或者「發現更多更大的煤田」,能源的供應卻始終跟不上人類對能源的需求。當前世界能源消費以化石資源為主,其中中國等少數國家是以煤炭為主,其它國家大部分則是以石油與天然氣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專家預測石油、天然氣最多隻能維持不到半個世紀,煤炭也只能維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種常規能源結構,人類面臨的能源危機都日趨嚴重。 當前世界所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呈現出與歷次石油危機明顯不同的新特點和新變化,它不僅僅是能源供應安全問題,而是包括能源供應、能源需求、能源價格、能源運輸、能源使用等安全問題在內的綜合性風險與威脅。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一個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能源生產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費佔世界總消費量的l/10,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又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發展經濟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比較突出。近年來能源安全問題也日益成為國家生活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日益成為中國戰略安全的隱患和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能源消費量的急劇上升。自 1993年起,中國由能源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能源總消費已大於總供給,能源需求的對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在中國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結構性矛盾日益成為中國能源安全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婕能公主參考資料:

Ⅱ 國家提倡遠程治療嗎

國家提倡遠程治療。
而且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遠程醫療適用於解決疑難雜症、慢病管理問題和開展多學科會診。

Ⅲ 如何推進我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內容摘要:「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命題隱含著政治上的一元與多元、現代與後現代的內在張力。在我國現階段,最需要關注的還是政治現代化的問題,包括政治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多元化和一體化、代議制和官僚制等。同時,還要關注發展時序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民主與民生、代議民主與協商民主、現代化與後現代等時序邏輯。當前中國面臨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國家的轉型以及如何應對後現代性挑戰的雙重任務,平衡好這雙重任務是對領導人的巨大考驗。
關鍵詞:治理 國家治理 政治現代性 後現代性 代議制 官僚制 發展時序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焦點和亮點。過去十幾年裡,國際社科文獻中最為流行的術語之一便是「治理」。但是相關概念進入我們黨的文件還是首次。其新意有二:一是首次把「國家治理」問題提上了國家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意義重大;二是進一步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大大豐富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本文擬從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相結合的角度,針對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進行若幹探討。

「治理」是20世紀末開始在國際上出現的一個政治與公共管理的新術語,是相對於「統治」而言的一種政治管理的新範式。在西方語境中,「治理」意味著「去國家化」、「去中心化」,以合作替代強制。從國際政治層面看,治理主要是顛覆以現代主權國家、民族國家為基礎的威斯特伐利亞秩序,強調無政府的治理,或者是後國家主義的世界秩序,淡化主權國家或者政府的作用,主張「全球治理」。從國內政治層面看,強調的是「多元共治」或「多中心治理」,國家或者政府只是「多中心」當中的一個中心,這對現代以來以國家為中心的政府模式提出了挑戰。在政治制度上,主張顛覆代議民主制和理性官僚制,提出所謂的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等後現代的民主理論。
「治理」彰顯了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沖突。它是西方後現代社會的概念,是試圖超越西方以往的現代性。西方國家已經完成了政治現代化,其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建立了民主政治中的代議制和公共行政中的官僚制。對西方而言,這些結構已經過於成熟了,需要稍微做一些「解構」。這種背景下,西方一些學者關注的問題是,作為代議制主體的選舉競爭不足以充分表達民主政治的豐富內涵,人民要有更多的參與渠道;官僚制非民眾所能控制,需要對此進行改造以期行政系統對人民更負責任。「治理」的概念便應運而生,其政治背景是多元共治,打破政府的壟斷性。當然治理概念也用在聯合國、世界銀行等組織針對第三世界提出的一些發展措施,這就和一般西方國家提的「治理」語境有所不同。
在「治理」的框架中,政府不過是多元政治構架中的一元,各個治理主體之間是平等的夥伴關系,而民主、法治還是承認政府的絕對優勢,只不過要對政府的權力加以限制而已,所以治理的概念比民主和法治要激進得多。一直以來,國家的事就是政府說了算,現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社會的廣泛參與要形成一個多元共治的局面。但是這在西方也沒有完全做到,政府在國家事務中依然占據絕對優勢,而不僅僅是多元中的一元。比如遇到金融危機,主要還是政府在「救市」,雖然西方的確更為多元,社會自治更為強大。在中國目前的時空條件下,更不可能一下子走到這一步,包括執政黨在內的政府力量在整個治理結構中依然處在核心地位,這是中國與西方的「治理」在內涵上的不同之處。

在我國,「國家治理」概念的提出,重點應當解決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完成的、而我們還沒完成的那些任務,包括民主法治,完善民主代議制,樹立法治的權威,建立理性官僚制度,政府依法行政,這些方面中國的路還很長。所以提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在中國首先還是解決政治現代性的問題,尤其是要建構現代國家,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國家以外。在國家制度完善的基礎上,形成市場、社會和公民參與的多中心「治理」局面。所以,中國面臨的是兩重任務,首先是把國家建設好;其次在國家建設的同時,發揮國家以外的力量參與治理。「治理」本來是側重於後者,但是我們有特殊的國情,國家自身的建設不能沒有。因此,盡管學界對於「國家治理」這個概念有爭議,因為「治理」本來應當是去國家化、去中心化的,但是在中國,要實現良好的治理或者說「善治」,首先還是要解決國家自身的治理問題和現代化問題,因此提出「國家治理」的概念還是很有意義的。
從這種語境出發,對於「國家治理」這一概念,可以分兩個層次理解:一是對國家進行治理,國家是治理的對象,這里的「國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而「治理」則可以理解為多元共治,即國際上使用的governance;二是由國家進行治理,這里國家由治理的對象變成治理的主體,其含義是國家權力,與政府大體相同,而這里的「治理」則是「統治和管理」的縮寫,與governance聯系不大,基本上還是government的含義。因此,中國語境下的「國家治理」兼具「統治和管理」與「多元共治」的雙重含義,本質上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緊張關系。

可見,「國家治理」這個概念隱含著政治上的一元(國家中心) 與多元(多中心)、現代與後現代的內在張力。在我國現階段,最需要關注的還是政治現代化的問題,是如何把國家(政府) 這個中心搞好的問題。
有鑒於此,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需要政府自身的現代化,實現政府轉型。政府不轉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就無法起決定性作用。可以說,政府簡政放權的程度有多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就有多大。當然,政府改革不完全等於簡政放權。有些權力要放掉,但有些職能還要加強。當前政府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不該管的管得太多,而該管的卻沒有管好。十幾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曼就有一個很有見地的觀點,他說:中國的政府是究竟太大還是太小?答案是既太大又太小,在干預經濟和控制投資方面太大;但是在提供法治、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方面又太小。十幾年過去了,他對中國政府存在的病症,現在看來這個穴點得依然非常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現在政府依然面臨大量的職能越位、缺位和錯位的狀況。因此,現在政府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行合理的職能定位,把該管的管好,把不該管的堅決放掉。
然而,光有政府治理的改善,還不是國家治理。改進政府治理只是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第一個層面。從「統治」到「治理」的一字之差,最基本的差異在於,統治的主體一定是源於國家的公共機構,而治理的主體既可以是公共機構即政府,也可以是市場、社會和公民。傳統的「統治」是國家或政府一個中心發揮關鍵作用,而「治理」則是多中心的,國家或政府只是治理的一個中心,市場經濟體系和公司企業是第二個中心,以非政府組織為主的社會組織是第三個中心,而公民及其直接參與則是第四個中心。這么多中心連接在一起就是一個理想的治理結構。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們國家治理體系的建構,不僅要改革政府,而且要讓市場、社會和公民發揮重要功能。
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我國實際上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形成國家政府、市場、社會以及公民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治理結構,盡管這些主體的作用不是等量齊觀的,政府總體上起著更為主要的作用;第二,是改善政府治理,深化政府改革,前面主要講的是這個問題,其「政府」的含義是狹義的;第三,從廣義的「政府」含義上說,也要形成一個合理的治理結構。從廣義來說,政府治理不僅僅是行政機構,而是包括黨、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在內的治理結構。除此之外,還要包括紀委、法院、檢察院三套機構,嚴格說是七套機構。當然,主要是其中的四套班子應當形成一個好的治理體系。如何把黨委揮手、政府動手、人大舉手、政協拍手的統治結構,改變為黨委執政、人大議政、政府行政、政協參政的治理結構,這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為艱巨的任務。
毋庸置疑,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說明目前我國的治理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要求。首先,現代化的政治是程序政治,而非人格化的政治,但在中國,人格化的政治結構起更大的作用,這是我國治理現代化所面對的最重要問題。現代政治更講究程序,但是中國則更重實體。政治學和法學有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民主里有實質民主和程序民主。中國人的政治習慣更偏重前者,我們做過很多民調,一般的老百姓對民主的定義是:「民主就是政府給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解決民生就是民主。民主更體現所謂的「為民」內容。林肯曾經把民主定義為「民有」 (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 (for the people)。中國人側重於民享,政府為老百姓做事就叫民主。這屬於實體性的東西,是結果性的東西。簡言之,更多人把「民主」定義為「民生」,政府為老百姓做主,核心的理念是「為民」。這其實是繼承發揚了中國傳統上豐厚的「民本」思想。中國比較缺乏by the people的政治理念,by 就凸顯了程序性,你要經過人民認可,通過一個程序執政。中國傳統則是可以不經過人民,就像一個家長自然地就對孩子負責。其實在傳統政治里,「家長制」不是壞概念。家長會很好地照顧孩子,一心一意地保護孩子。但是家長為孩子好,是不需要給孩子發言權的,不需要所謂的「程序」。我讓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讓你喝什麼你就喝什麼。傳統中國有一對很典型的政治概念,「父母官」和「子民」,這里其實反映的是一種政治倫理要求,當官的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老百姓。這是實體性的政治要求,老百姓並沒有參與權。中國實際缺的就是老百姓的政治參與和程序正義、程序民主。我們傳統政治缺這些,現在從政治文化角度講這點還是比較弱。通過民調可以發現,人民還是著重要求政府為人民服務,對選舉競爭、分權制衡等並不是很關心。黨和政府也更強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其實都反映了這種政治文化傳統。但是怎麼依靠人民、通過人民來執政,我們做的還是比較欠缺的。
從一定意義上說,民主和專制的區別就是程序政治的區別。專制不要太多的程序,因為幾個人或者一個人說了算;民主則需要集眾人之意志,眾人之意志怎麼能夠形成?用盧梭的話來講,「公意」怎麼形成?或者「眾意」怎麼形成?如果沒有一套制度和程序,那麼到底聽誰的呢?這就要有一套程序和規則,把眾人的意志集中起來。不以一兩個人的政治意志為主。如何聚合多數人的政治意志,就一定需要程序,所以民主政治一定是程序政治,專制政治則不需要太多的程序,或者可以簡化程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建立程序和制度。
克服國家治理的碎片化狀態
我國國家治理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看起來國家權力很大,但實際上是碎片化狀態,正如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所說,中國實際上就是「支離破碎的權威主義」(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該整合的沒有整合,該制約的沒有制約。這就形成了部門主義、分散主義、地方主義尾大不掉,以及「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個人化」的現象。
這種政治權威碎片化的情況確實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家感受得非常強烈,都是地方和部門出政策,讓人感到阻礙重重,非常不方便。有的輿論就指出,這種地域和部門的隔斷,甚至讓人們懷疑中國是否是一個單一制國家。所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令人吃驚地27次提到「統一」,這還沒有把「統一戰線」等「統一」的字眼算進去,僅僅意指中央統一管理、統一權威、統一市場等含義上的「統一」,超過了眾人矚目的「治理」一詞所出現的24次。這就說明中央在關注國家治理的多元化的同時,也在關注一體化的問題,著力解決公共事務的碎片化。多元化和一體化並不矛盾,是國家治理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我們要統一市場,統一政令,統一司法,只有這些方面統一了,我們才可能講均等化。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是大國,發展不平衡是一個基本的國情。資源短缺,發展不平衡,因此要統一政令也很難。就拿公共服務均等化來說,一些發達城市曾經考慮過給外來流動人口均等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但還是擔心出現「窪地效應」,最後難以承受。所以這個現實壓力———城鄉二元結構,區域發展不平衡,對於決策者而言是個現實難題。事實上,現階段中國也很難完全做到各方面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在於,現實做不到,但是口號喊得卻很響亮,把人的胃口吊得很高。這就造成了很大的社會挫折感。鄧小平搞改革比較聰明的地方,就是先給出明確的心理預期,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國力提高了,再帶動大家一起富起來。這個心理預期,大家都清楚。現在的情況就是我們說的太多,實際做的又太少,成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產生了強烈的反差。不僅是公共服務,而且民主政治也是這樣,比如我們經常講要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即「四個民主」,這比發達國家還要高得多。西方國家實際上只做到了「一個半」:民主選舉算是基本做到了,民主監督做到了半個,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則基本沒有做到也無法做到,所以他們把民主的底線定義為選舉競爭,非常貼近現實。包括「協商民主」,雖然也是少數西方學者提出的概念,但在發達國家主要還是停留在概念和小范圍試驗階段,主流民主理論和實踐依然是以選舉競爭為主的代議民主,「協商民主」是西方也不敢輕易做的。我們的民主概念已經進入後現代了,但實際政治程序還沒解決現代性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梳理民主與民生的時序邏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理清發展時序,加強頂層設計,拿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一步一步加以實現,先解決什麼,後解決什麼,把容易做的先做,最難的放在最後。中國目前的很多問題,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理性的設計,這樣下去很危險。
一個大的戰略性問題,是我們現在十分關注民生問題,這當然是重要的。但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民主。那麼,民生和民主,首先要解決哪一個?理論上我們先不說,先從經驗上看,有沒有一個國家,民主政治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就能先解決好民生的?政治學總結發達國家的政治發展進程,概括為「三步走」。第一步是解決國家統一的問題,打破封建諸侯割據,將權力集中到國王手中,建立專制主義國家,形成所謂的國家主權。我們國家在毛澤東時代,就是完成第一步。目前實際上還沒有徹底解決碎片化問題,該統一的還沒有統一。碎片化不意味著民主。民主意味著強大的國家治理能力,意味著能建立強政府,令不行禁不止不是民主,無政府主義也不是民主。我們過去有誤解,認為民主會削弱國家能力,其實恰恰相反,民主意味著國家能力的增強,成功的民主國家必然是有著強大的國家能力,整合性非常強。西方首先通過王權專制, 亦即專制主義(absolutism),把國家權力統一起來,英國是都鐸王朝,法國則是波旁王朝完成這個過程。統一的權力形成之後,就面臨著如何解決君主專制的問題,以及集中的權力要得到更廣泛認可的問題和新興資產階級參政的問題,這就是民主化問題。這就是1640年英國革命開始,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要解決的問題,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仍然是西方各國政治發展首要的問題。到了二戰之後,民生的問題成為了主要問題。民主政治確立之後,照樣有貧富差距拉大,人民教育醫療乃至吃飯問題,這會反過來造成民主政治的不穩定。所以二戰後福利國家興起了,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成為核心問題。


所以,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把順序搞清楚,先把原因層面的問題解決掉,然後再處理後果的問題。先有因再有果。我們往往是原因還沒有解決,卻集中精力去謀求相應的結果。所以,現實是因果關系和邏輯順序顛倒了,缺少一個政治框架設計。
從西方議會產生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觀察集權與民主、經濟和政治之間的張力與關系。國家統一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召開全國性的會議,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從英國議會、美國國會,到中國的人代會、黨代會,都是如此。什麼時候台灣當局派代表來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了,我們國家就完全統一了。能召開全國性的會議是中央有權威的標志。著名的法國三級會議是腓力四世在1302年首次召開的,其目的是解決由於向教會增稅而與教皇的沖突,這次會議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眾的支持,結果是王權的加強和教會實力的削弱。而且西方最早的議會都是旨在商討稅收問題,可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密切。政治問題不解決,合理的經濟分配也很難解決。議會雖然是國王集權的產物,但對國王也起到制約的作用。統一的王權一旦鞏固,議會對國王來說就沒有必要而且成為累贅,因此從路易十三到路易十六的專制主義時期,三級會議從1614到1789年中斷了175年。到1789年路易十六為解決財政困難不得不重開三級會議時,就點燃了火葯桶,法國大革命爆發了。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英國,專制君主查理一世先是停掉議會十多年,到1640年查理一世為了解決稅收糾紛和財政困難迫不得已又重開議會時,即觸發了革命。所以國王開會是國家統一的象徵,同時也把現代民主帶了進來。議會體現了王權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博弈,內含著政治和經濟的復雜關系,英法革命都肇始於國王重開議會解決財政危機,集權和民主都與議會有關。


除了代議制以外,還有理性的官僚制,這也被認為是現代政治治理的基本工具。目前中國的政治體制還無法做到把政務官和事務官加以區分,首先是因為中國沒有politician 和bureaucrat兩個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政客」與「官僚」的分別,其實這兩個詞彙都是中性詞,但翻譯成漢語頗有貶義。西方的政務官是選舉產生,有任期的。事務官是考試錄用,終身任職,通過功績和年資晉升。我們國家幹部的身份都是一樣的,選舉與非選舉官員之間沒有清晰界限,終身制與任期制之間的界限也不清晰,更沒有政治中立不中立之說。我們和西方政治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所有的官員都被認為是「官僚」,而西方僅指那些通過考試錄用、終身任職的文官。
近些年來在中國政治研究和討論中,借用後現代的視角批評現代政治治理頗為流行,與之相仿的是,對傳統政治價值理念和治理方式的熱捧又很多。對此要有所警惕。如果借用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的框架來分析,前現代傳統社會如果是「正」,現代就是「反」,後現代就是「合」,確實有些方面看似回歸了傳統,但不是簡單回到過去。這個回歸是在「反」的基礎上回歸,而不是拋開「反」的回歸。我們現在沒有經過「反」,而希望走向「合」,這事實上只能往回走。
以「民主」來論,古代的民主確實是直接民主,但出現了多數人的暴政和效率低下等問題,產生了很多弊端。所以現代民主政治實際上是代議政治的精英民主。西方進入後現代社會,一些人覺得代議民主還不過癮,人民的參與還不夠,又開始向「人民的統治」或某種程度的直接民主形式回歸,但是這種回歸是在代議制基礎上的回歸。西方的Deliberative Democracy,我們姑且翻譯為「協商民主」,主流理論最多認為這是在「代議制」基礎上的「協商」,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採用協商民主的方式,絕大部分問題還是要通過代議政治的過程來解決。協商民主充其量是對代議民主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再講「法治」,有人批評西方的法治有些走過頭了,既沒有人情味,也把官員都給捆死了,一點靈活性都沒有。在西方國家,確實也有人主張「松綁」,因為法治太嚴苛了,把政府「五花大綁」起來,國家缺乏能動性,政治領袖行動的空間很小,經常被批評無能。所以有人主張給政府更大的自由裁量權。但這對於中國則不行,我們的問題是掌權者有太大的靈活性,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的這一關還沒有過去,必須要通過法治來限制官員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我們依舊處於「反」的過程,政治現代化的過程遠沒有完成,還談不上對傳統的回歸問題。


代議制和官僚制的一個很重要的後果是建立了責任制。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要對人民負責,僅僅是被選舉出來的政務官對人民負責。誰授權,對誰負責,這是政治運作的基本原理。你是民選官員,你就要對人民負責,然後你任命的官員,就對你負責。官僚系統對政務官負責,內閣對行政首長負責,行政首長對人民負責或者通過議會間接對人民負責。我們經常強調幹部要對人民負責,從嚴格的政治學理論的角度說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如果每個公務員都對人民負責,那麼誰對行政首長負責?誰還能對下發號施令呢?我們的責任體系不清楚,從上到下都要求每個公務員對人民負責,最後到底誰負責反而成了問題。實際的情況則基本上是都對上負責,因為你的權力是上級給的,誰授權向誰負責,這是基本的政治規律。為什麼幹部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根本就在於權力不是人民給的,同時也要明確不是所有官員的權力都應該是人民給的。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蘊含著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巨大張力。中國社會目前的情況很復雜,同時具有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的特徵。雖然總體上是處於現代化的過程,但也受到後現代思潮的強大挑戰。在政治現代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對政治的現代性又提出了質疑,作為政治現代性最重要標志的代議制和官僚制也受到批評。因此,中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遇到了全球化的沖擊,在現代性建構還沒完成的時候,過早捲入後現代的潮流。中國的後現代主義政治思潮和現實運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存在直接民主壓過代議民主的傾向,公民直接介入政策制定成為潮流。其中典型案例之一就是PX項目中的「鄰避主義」現象。現在各地只要是建PX項目基本上都建不成,而日本和韓國趁著中國上不了這類項目大量地上PX項目。這裡面一個很大的悖論就是,我們被西方說成是「獨裁國家」,一個「獨裁國家」上不了PX項目,而那些民主國家可以上PX項目,這不是怪事嗎?說到底,是民主的制度不同,我們在代議民主還沒有健全的時候,過多地捲入了非制度化的參與民主。
第二,具有共識主義代替多數主義的趨勢,使決策陷入低效和困境。表面看,「共識決」優於「多數決」,因為它體現全體成員的意志,似乎更「民主」。問題是,「共識決」代價很高,難以操作,不大可行,這是現代民主制度一般不採取「共識決」的主要原因。協商民主就是主張用共識主義代替多數主義,這在西方是左翼,而在中國卻是主流。而且,「共識決」表面上很民主,實際上否定了多數人的權利,因為極少數人的否決就可以導致政策流產。中國目前已經逐步陷入到因少數人反對而政策無法實施的困境。
第三,網路參與、網路民主風起雲涌。西方的網路主要用於娛樂,而中國過多用於參政。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凱斯·桑斯坦對於網路對民主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不少人為網路民主歡欣鼓舞時,他卻指出:新媒體有可能造成一個分裂的傳播世界,互聯網上的「群體極化」和極端主義也更容易發生,危及西方社會的民主體制。尤其在我國當下,互聯網的「放大效應」使少數派貌似享有普遍的「民意」,進而轉化為「多數人的暴政」,使網路民粹主義和多數人的暴政相互助長。相形之下,西方發達國家對網路民主更為謹慎,而中國更為樂觀;國內學術界更為謹慎,而政府和社會公眾更為樂觀。這種反差本身,就足以引起我們的思考。
第四,NGO、NPO聲名鵲起。應該說,相比於上述幾方面,NGO、NPO的興起更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它們怎樣嵌入現行體制卻懸而未決。在西方,歷史上就有公民社會的存在,可以說是一個現代性的問題,但大量的NGO、NPO出現並成為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是後現代現象,而且NGO、NPO這一概念本身是後現代才出現的。西方大量的NGO、NPO是嵌入其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基本構不成反體制力量。中國則不然,其現實政治沖擊不容小視。第五,政治傳播特別是互聯網傳播主導民意,「信息轟炸」和「信息欺騙」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甚至操縱民意。現代平面媒體的作用在中國比在西方下降得更快。

總之,中國現在面臨雙重任務。第一重任務是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國家的轉型,即建構政治的現代性,實現政治現代化,包括建立現代的代議制和官僚制,其核心是實現現代的民主與法治。第二重任務是如何應對後現代性的挑戰,怎麼引導和釋放互聯網沖擊的壓力、公民直接參政的壓力、NGO和NPO大量涌現的壓力、社會多元共治的壓力等等。應該說上述第一重任務還是主要的,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但第二重任務也無法迴避,雖然它過早地到來了。如何平衡這雙重任務,對於中國領導人是巨大的考驗。

Ⅳ 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

可以以周邊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要以中心意見為要求。不斷做出改變,實現更長遠的目標。

Ⅳ 所有人都在說「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嗎

在科技領域的文本詞庫里,「去中心化」是個高頻詞彙,大佬喜歡說,媒體喜歡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談,也難窺其深層奧義。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場發布會,突然看到羅輯思維CEO脫不花PPT上的一句話,覺得這也許是在互聯網這個維度下對「去中心化」的最佳詮釋,那就是:「每一個人的宮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實上,「宮廷」這個詞無疑抓到了某種本質,今天來談談「去中心化」,以及在更為宏觀的維度上,它究竟是個啥。

直觀上看,互聯網誕生至今就是一個不斷將權力沉澱至個人的過程,一切只為「我」服務,移動時代更是如此,將每一個人擱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視覺案例無疑是手機地圖,就像作家尼克·比爾頓在《翻轉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個方向前進,無論哪個方向,整個畫面都會隨你位置移動,這是個重大轉變,在紙張世界,地圖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標為根據,而不是你的所在地。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起點,數字世界跟著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後面。」

這種反轉豈止於此,如你所知,資本與技術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個人,用脫不花的話說:「當人成為世界中心,每一個人都變成了一位『君王』。我們這代創業者就是要為君王打造一座宏偉的宮廷。」當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隨時調遣上百名司機,廚師,甚至說書人,委實用極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馬廄,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時連窘境都與君王頗為相似,譬如在資訊獲取上,當大數據編纂的私人閱讀代替了傳統編輯認為「合適的內容」,每個人都會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烏托邦》中所言的信息繭房之中,從而少了幾分「逆耳」之言。

嗯,不難理解的是「所有行業都是服務業」,真正令人驚喜的是,資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從權威,國家意志,乃至資本等確定性方式上轉向每個具體的人。忘了誰說過,19世紀屬於帝國,20世紀屬於大公司,那麼21世紀無疑屬於個人——就像手機地圖上那個隨你而動的小藍點,你不必再以某個特定地標為中心,無論是被服務的諸位「君王」,還是氣宇軒揚的創業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聲「我要」,若有人響應,那麼必將迎來資源的圍攏。

事實上,資源的反轉是人與人之間充分合作的一個必然結果。常識是,現代社會經濟繁榮和人類不斷推動協作細化息息相關,細化的結果自然是編織出一張日趨互為依存的網路,而這張網路也註定在演化過程中不斷放大單點價值,從而誕生脫不花所言的「君王」。

於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現開來:由於「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個好例子就是比特幣的回歸),任何領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編織起一張巨網,其最終目的是——由近及遠地還原全貌。

就像比特幣將對權力的信任轉化成數學問題;在我看來,從任意節點的視角出發,以它為中心,由近及遠地拼接和還原成一個網狀世界,這是個迷人的結構,因為它發生在任何領域。看過TED上一個演講,大意是,很長一段時間,人類習慣以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描述不同認知系統:物種圖譜,知識體系,法律體系,組織結構等,作為一種強調對稱的視覺象徵,也許是自然地位所致,樹狀圖非常直觀地顯露出人類對秩序和可歸納性的迷戀。當然,這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幻覺,不同中心還原成一張網狀結構也許更接近真相。

TED上這位講者就舉了幾個不同領域的例子:譬如,物種之間的密集細菌網路將看似無關的物種連接起來,交織成一張生物網路;現代神經學認為,大腦內部沒有那麼嚴格的分區,不過是一張互相關聯的神經網路;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也正在向恐怖組織學習,權力分散,個體獨立,編織成一張價值之網。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盡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謎,但通常認為,宇宙沒有空間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間通過引力等作用互相連接成一張網路,任何一點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從這個角度,所謂「地心說」和「日心說」更多是數學問題),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發生在每一個地方,這里沒有『爆心』……每一個星系群看起來都在遠離我們而去。如果有一個觀測者在這些遙遠的星星上回望我們,他也會看到同樣景象,也可能同樣地以為自己位於擴張的中心。」

嗯,無論微觀尺度上每一個「正在拔地而起的宮廷」,還是宏觀尺度上每一個星球,所謂「去中心化」也許只是一種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許真有可能是萬物規律,誰知道呢,但可以確定的是,只有將認知升級到這一層,才能對「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為您提供文字優雅的原創科技文章;微信公號:李北辰)

Ⅵ 貨幣去中心化有什麼問題嗎

在Token經濟學裡面,去中心化貨幣並不是唯一的價值流通和度量的客體,所以,一個固定總量的去中心化貨幣並不一定會導致被市場拒絕。
去中心化貨幣中的去中心化包含多層含義:貨幣發行去中心化、貨幣流通去中心化、貨幣回籠去中心化……
就我們現行的經濟系統而言,貨幣的發行是由央行或者其他類似機構進行的,由國家信用進行背書。因此,貨幣的發行顯然是一種中心化的,被政府或機構控制的一種貨幣發行方式。然而在現有的經濟系統中,貨幣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雖然在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中,絕大部分貨幣都已經通過銀行在進行流通,然而這種流通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貨幣所有者自行控制的,也就是說貨幣的流通並不受中心化機構的控制。除了因為金融中某些特定的要求,對某些流通進行了監管;或者由司法機關介入,強行對貨幣的流通進行管理。這些的中心化的操作從比例上來看,是極少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現有的經濟系統中,貨幣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事實上,央行等金融管理機構,正是利用貨幣發行的權力,艱難的對整個市場進行調節,維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貨幣的穩定性。
我們在經濟學中曾經學習過,貨幣的流通總量是要和當前貿易情況匹配的,換句話說,貨幣的流通總量,是和經濟情況緊密相連的。貨幣的流通需要通過調控,來影響市場;而市場也通過各種反饋,迫使管理機構對貨幣進行調控,以維持貨幣的穩定性。

Ⅶ 為什麼各國政府能允許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存在

「去中心化」的設計決定了「中心化」的政府無法觸摸到比特幣。
比特幣的產生、發展、修正、流轉、消亡,所有事情都不依託於政府,所以「政府是否允許」和「比特幣是否存在「毫無關系。
諸如太陽系的產生、發展、消亡也不需要政府允許。
比特幣如果和政府控制的「法定貨幣」(如美元)發生了兌換,政府可以通過控製法定貨幣來影響比特幣的表現。
如果2019年這類資產認同度達到%35的最後底線,世界格局會向更合理、更透明、更公開的方向發展。

我們目前又應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風險?-趕緊買入比特幣,應對」沒有」比特幣的風險。

Ⅷ 去中心化交易所違法嗎

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我國是違法的。
個人建議: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資金安全才行,特別是對於一些虛擬貨幣投資來說,我們一定要敬而遠之,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財產得到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降低風險才行。對於一些新興的理財方式,我們一定要學會判斷,因為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高風險,如果自己本身經濟能力有限的話,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才行,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財產不受損失。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使用閑錢進行投資。

(8)國家提倡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自由決定中心。簡單地說,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賴中心,節點離開了中心就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任何人都是一個節點,任何人也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具有強制性。

去中心化計算是把硬體和軟體資源分配到每個工作站或辦公室的計算模式。相比之下,集中式計算則是將大部分計算功能從本地或者遠程進行集中計算。去中心化計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計算模式。 與之相反的集中計算,則普遍存在於早期的計算環境當中。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機系與傳統的集中式網路相比有很多優點。

台式計算機發展迅猛,它們的潛在的性能遠遠超過要求的大多數業務應用程序的性能要求。結果,大多數桌面計算機存在著剩餘的閑置計算能力. 一個去中心化的計算系統,可以發揮這些潛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然而,它是否增加了整體網路的有效性依然值得商榷。

Ⅸ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直譯: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義:隨著主體對客體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認知機能的不斷平衡、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個體能從自我中心狀態中解除出來,皮亞傑稱之為去中心化。

節點之間彼此可...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Ⅹ 歷史論述的去中心化

社會主義制度也就是走共產主義道路,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人民和國家的的利益。中國人經過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人民希望過和平安居樂業的生活,而中國共產黨有時終維護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走社會主義道路。而國民黨要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走資本主義道路只有資本家可以富起來,工人階級(人民)始終被壓迫,還要始終面臨著失業問題,而政府機構只是進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調節,並不維護人民的利益,人民生活無法安居樂業。所以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熱點內容
閱享生活區塊鏈 發布:2024-11-19 17:33:20 瀏覽:478
開發一個usdt復雜嗎 發布:2024-11-19 17:27:22 瀏覽:749
微信里的QQ農場怎麼挖礦 發布:2024-11-19 17:05:04 瀏覽:861
比特幣是合約嗎 發布:2024-11-19 16:56:06 瀏覽:557
區塊鏈是風口也是未來 發布:2024-11-19 16:46:36 瀏覽:711
幣圈空投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19 16:46:30 瀏覽:534
虛擬幣挖礦項目掛假單 發布:2024-11-19 16:41:38 瀏覽:14
區塊鏈技術概念股一覽表 發布:2024-11-19 16:38:37 瀏覽:412
區塊鏈網路輿情 發布:2024-11-19 16:32:23 瀏覽:856
以太坊錢包插件 發布:2024-11-19 16:03:35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