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騎車去羅布泊中心

騎車去羅布泊中心

發布時間: 2022-06-09 03:33:02

Ⅰ 普通遊客可以去羅布泊旅遊嗎

普通遊客可以去羅布泊旅遊。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若羌縣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南部,中心位於北緯40.5°,東經90.3°。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

地區景點

1、漢代烽火台

離庫爾勒60公里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台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該烽火台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2、營盤漢代遺址

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牆,直徑300米,牆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里處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Ⅱ about羅布泊

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是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的和諧。

婆娑的胡楊、搖曳的紅柳,青土湖水泊汪汪、草豐羊肥。民勤這片綠洲曾經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古老的沙井子文化和農牧文明。如今,民勤已迅速演變成影響全國甚至世界的沙塵暴源區之一,中華民族的這塊心痛之地,再次讓人牽腸注目。

羅布泊位於亞歐大陸的中心,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東北部,塔里木河下游,南抵阿爾金山山脈,北至庫魯克塔格。這裡面積遼闊,降雨十分稀少,四季異常乾旱。廣袤無垠的沙丘、鹽漬及雅丹形成了羅布泊荒原雄渾、奇詭、動人心魄的自然景觀。
古代的羅布泊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煙波浩渺蘆葦連天,《漢書西域傳》記載該湖「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
50年代科學家們還證實了羅布泊的存在,到60年代曾經「滄海」的羅布泊徹底消失了。到如今成了「死亡之海,茫茫鹽漠」,一個近3000平方公里的大湖是如何乾涸的呢?眾多科學家為此而苦苦尋覓答案。
有人認為,羅布泊並沒有消失,而是轉移到了地下,在羅布荒原的地下,埋藏著一個巨大的地下湖泊...種種說法不一而足,也許真正的謎底還待後人來揭開。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注入羅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齊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 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豐富的營養使 許多人都長生不老。八九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是一個小海子,這在世界上恐怕絕無僅有。

Ⅲ 無人區的中國無人區之一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海拔780米, 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
游移之謎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學家們曾對羅布泊的確切位置爭論不休,最終問題沒有解決,卻引出了爭論更加激烈的「羅布泊游移說」。此說是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認為羅布泊存在南北湖區,由於入湖河水帶有大量泥沙,沉積後抬高了湖底,原來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處更低的地方流去,又過許多年,抬高的湖底由於風蝕會再次降低,湖水再度迴流,這個周期為1500年。
斯文·赫定這一學說,雖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認可,但對此質疑反對者也不在少數。我國科學家根據對羅布泊的科考結果,也對羅布泊游移說提出了質疑和否定。然而對這一問題的爭論,使人們對羅布泊這個幽靈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撲朔迷離了。
大耳朵之謎
就在人們對羅布泊一個個未解之謎爭論不休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詭異之謎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盪,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卧干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出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殺也不是他殺,身強力壯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羅布泊這個謎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來人們為你迷惘、思索、爭論、甚至獻身。
羅布泊,人們何時才能揭開你神秘的面紗?
羅布泊,呈現在人們面前是這樣的景象,像謎一樣的羅布泊,那麼其它三個無人區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Ⅳ 羅布泊怎麼去啊

西進北出的穿越的線路是:

D1:烏魯木齊-吐魯番-鄯善

D2:鄯善-庫木塔格沙漠-大海道(大海道一天穿不出來,需要在裡面扎營一夜)

D3:大海道-白龍堆-羅布泊鎮

D4:羅布泊鎮-哈密

到哈密穿越就結束了,之後可以從哈密直接飛回。或在坐火車到敦煌(班次很多,5個小時以內即可到達),再敦煌玩一兩天再回。

如果是走南北穿越,合理的線路行程應該是:

D1:烏魯木齊-吐魯番

D2:吐魯番-庫木塔格沙漠-大海道(大海道一天穿不出來,需要在裡面扎營一夜)

D3:大海道-白龍堆-羅布泊鎮

D4:羅布泊鎮-米蘭古城-若羌(到若羌就已經南北穿越完畢)

羅布泊穿越注意事項

交通工具:穿越無人區一般都是請專業向導包車前往,或者跟車自駕也行。強烈不推薦單人單車前往無人區。古今往來,多少探險者把生命留在了無人區,千萬要謹慎。

關於車輛的選擇,在一般的戈壁上,城市SUV也能走,但是遇到一些稍微特殊一點的地形就可能有點吃不消了。推薦至少是國產長城H5級別的越野車,豐田霸道以上越野車比較保險。

露營裝備問題:帳篷、睡袋(零下20°)、防潮墊等一套露營裝備即可。一般無人區穿越扎營一晚就可以了,連續扎營女生可能會受不了。

(4)騎車去羅布泊中心擴展閱讀:

羅布泊(Lop Nor),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山海經》稱之為"幼澤",也有稱泑澤、鹽澤、蒲昌海、鹽澤、牢蘭海、輔日海、臨海、洛普池、羅布池等多種名稱。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若羌縣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東南部,中心位於北緯40.5°,東經90.3°。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

Ⅳ 羅布泊在哪

簡介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曾是我國的一個湖泊,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逐漸為人所知。

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注入羅布泊的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祁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
那裡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

現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隻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

羅布泊是個乾涸的耳狀湖

別名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先秦時的地理名著《山海經》稱之為"幼澤"。 羅布淖爾系蒙古語音譯名,意為多水匯集之湖。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

就連「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楊樹現在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羅布泊之謎
大耳朵之謎

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羅布泊的照片上,羅布泊竟酷似人的一隻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對於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沖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沖擊、溶蝕著原來的干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詭異之謎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盪,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麼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名警衛員失蹤,事隔30餘年後,地質隊竟在遠離出事地點百餘公里的羅布泊南岸紅柳溝中發現了他的遺體。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卧干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處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鑒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

歷史
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

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

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據境地。

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徹底乾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民國20年(1931),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里。

民國31年(1941年),在蘇制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里。

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里。

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里。

1972年,最後乾涸部分為450平方公里。

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游移湖」。

清代,阿彌達深入湖區考察,撰寫《河源紀略》卷九中載:「羅布淖爾為西域巨澤,在西域近東偏北,合受偏西眾山水,共六七支,綿地五千,經流四千五百里,其餘沙嘖限隔,潛伏不見者不算。以山勢撰之,回環紆折無不趨歸淖爾,淖爾東西二面百餘里,南北百餘里,冬夏不盈不縮……」

這里,曾經是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 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乾涸的鹽澤。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在西部生態脆弱地帶進行開發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

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擴大後的耕地要用水,開采礦藏需要水,水從哪裡來?人們拚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盲目地用水像個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幹了,致使塔里木河由60年代的1321公里萎縮到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乾涸,以致沿岸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斷了水的羅布泊馬上變成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乾涸後,周圍生態環境馬上發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到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失,羅布泊從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對羅布泊的研究
地理學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記》的插圖中標明塔里木河匯注孔雀河下泄羅布泊。

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美國人哥丁頓,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國人邦瓦洛等,都考察過羅布泊,並留下精彩的描寫。

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記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

德國地理學家范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

接著,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游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抬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游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

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

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游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1930-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黃文弼,陳崇器,赴羅布泊實地考察,還實測了地圖。

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厘米),乾涸後變成堅固的鹽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游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兩千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家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Ⅵ 陸淡的騎單車隻身進入羅布泊後失蹤

65歲鄭州人陸淡,8月9日騎單車進入羅布泊沙漠,至今無音信
庫爾勒警方展開搜尋,還未發現老人蹤跡
鄭州晚報聯系庫爾勒晚報,關注找人進展
65歲的鄭州人陸淡,退休後開始騎車漫遊全國。8月9日陸淡隻身進入羅布泊,本來半月就該出來了,但至今杳無音信。昨日,陸淡的老伴習阿姨趕到本報求助,本報與庫爾勒市警方取得聯系,並與當地媒體聯合,找尋這位在羅布泊失蹤的鄭州老人。
隻身騎行羅布泊
1個月過去至今無音信
65歲的鄭州人陸淡,退休後開始騎車漫遊全國,1次到漠河,2次入新疆,3次到西藏,去年還騎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10年來年均騎自行車里程1.25萬公里。可他自8月9日隻身騎車進入羅布泊後,一個多月過去了,一直沒和家人聯系。
昨日中午,陸淡的妻子習英梅女士趕到本報求助,講述了陸淡騎車進入羅布泊的經過。
去年,陸淡就和同伴一起騎車去過新疆,4人一起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順塔里木河向東,20多天後從沙漠中走出來。老人回到鄭州後,還是不甘心,因為他心中還有一個願望,就是騎車進入有「亞洲百慕大」之稱的羅布泊沙漠。
今年4月27日,陸淡約上另外3位騎友騎車去羅布泊,家人極力反對,但他還是出發了。4人趕到沙漠邊緣時,其他3位騎友不願再去了,陸淡於8月9日隻身騎車進去。
習英梅哭著告訴記者:「陸淡從庫爾勒走時,給我打了電話,說帶了30升的水,稱正常情況下會在半月之後,從玉門關附近出來給我打電話,半個月前,我收到他寄給我的這次進入羅布泊的地圖,上面有他畫出的行進線路,但到現在已經過去30多天了,卻沒有任何音信。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他從沒有這么長時間不與家裡聯系,我已經向新疆庫爾勒市報了警。」
庫爾勒警方搜尋沒發現蹤跡昨日上午,本報與庫爾勒晚報以及庫爾勒公安局取得聯系,據當地民警介紹,習英梅已經於9月8日上午報警,並且把陸淡的相關資料傳給警方,庫爾勒公安部門已向羅布泊轄區的派出所下達命令,在沙漠中搜尋陸淡。但到昨日上午,庫爾勒公安部門通過衛星電話與羅布泊里樓蘭古城的派駐人員聯系,沒有發現陸淡的影子,他們將全力查找。
昨日中午,本報與庫爾勒晚報取得聯系,對方願與本報聯手,協同當地警方,找尋陸淡。昨日15時,習英梅稱,她准備於今天從鄭州飛往庫爾勒,在北京工作的大兒子也將趕往會合,母子一起去找尋失蹤30多天的陸淡。
據科學家研究,每人一天至少應保證喝1.5升水,陸淡攜帶的30升水只夠喝20天。本報將與庫爾勒晚報一起關注搜尋的最新進展,祝願陸淡老人平安歸來。
迷上自行車40年
40歲到四川上學騎車去
上世紀50年代,陸淡全家隨著父親工作調動來到了鄭州,1960年父親病故,作為長子,陸淡初中畢業便開始工作。那時候個人有自行車的不多,只有單位領導和辦公室有。一次,陸淡悄悄「挪用」了一下「公車」,騎著單位的二八自行車,去了趟開封,從此,他迷上了這種兩輪的帶鏈條的「傢伙」,並發誓自己也要擁有一輛。1971年,陸淡用攢了一年的工資,買了輛鳳凰二八車,以後出門他幾乎再沒坐過別的車。1984年,年近40歲的陸淡去四川接受成人教育,家人和朋友都勸他坐火車,但他堅持騎自行車,比別人提前一周出發,最後按時趕到了四川。途中騎到西安時,陸淡親戚給了他一頂帳篷,在夜裡終於可以不再露宿,免去蚊蟲叮咬之苦。
愛上騎行旅程
去漠河三峽、兩次騎行進藏
上世紀80年代,陸淡騎車到過我國最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參加了當地的極光節。之後騎車去宜昌,領略三峽風光。據習英梅介紹,在陸淡心中,一直最想去的是西藏——旅行者心中的聖地。
2005年,為慶祝自己60歲生日,陸淡提出騎車去西藏,家人極力反對,但沒人能拗過他。大兒子沒有辦法,為了父親的安全,請假3個月,陪著父親實現心中的夙願。可騎行到拉薩的第二天,陸淡大兒子接到家裡電話,岳父去世,父子倆只好中斷行程,乘火車趕回鄭州料理親人的後事。2006年8月,陸淡再次騎行到西藏,實現了自己的夙願。這次騎行陸淡還趕到四川的亞丁自然保護區,因為手機沒有信號,半個月無法與家裡聯系,一家人提心吊膽的,最後接到他的電話才放下心來。
64歲騎車越過青藏高原
年均騎車2.5萬里
去年5月汶川發生大地震,陸淡又出發了,他趕到震區,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後,從震區沿川藏線,和同去的3位同事騎車一起進藏。這次是陸淡第三次進藏了,此行他心中有一個更雄偉的計劃,准備騎車越過青藏高原,去尼泊爾看一看異域風情。
到了拉薩後,陸淡提出要去尼泊爾,同去的同事被他的遠行計劃嚇得當時就退卻了,可陸淡心意堅定,他辦好了去尼泊爾的相關手續。8月初,他獨自一人,騎車越過了青藏高原,隻身進入尼泊爾,在那裡逗留了5天。他也許並不知道,就是在全中國,像他一樣痴心於騎車周遊全國的人,還沒有人能超過他的紀錄,10年來他年均騎自行車里程1.25萬公里。

Ⅶ 新疆是很多騎行愛好者夢想的地方,什麼時候去新疆最合適

分南北疆吧,南疆秋天最合適即8-9月,天氣不熱,也少了沙塵的可能,庫車,喀什,為必去,此時正值瓜果成熟季,隨便吃,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若羌大棗,核桃,庫爾勒的香梨等,想著就流口水。而北疆主要是春秋兩季,春季的5-6月看花玩草原,那拉提,賽里木湖,油菜花,熏衣草等,9-10月看黃葉秋景,喀納斯一年中最美時,白哈巴秋色迷人,輪台的胡楊林適合大片。新疆地域廣,至少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去,但個人體驗後覺得起碼半個月才能玩得盡興,很多景點需要包車自駕去,一些敏感的地方還不能放心隨便深入。

10月初牧民再次轉場最壯觀;國慶前後北疆尤其是阿勒泰地區的成熟秋色和10月中下旬大漠金黃的胡楊林是最漂亮的,拍出的照片也是色彩最豐富最誘惑人的。冬季到烏魯木齊來玩雪,或者到富蘊和伊犁地區去拍冬景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Ⅷ 羅布泊探險

泛指的羅布泊為羅布泊荒漠地區,東起玉門關,西至若羌至庫爾勒的沙漠公路,北起庫魯克塔格山山脈,南至阿爾金山腳畔,總面積達9.7萬平方公里,跨越了新疆和甘肅兩省地界。由於人們習慣使用泛指的羅布泊概念,離開庫爾勒數公路的戈壁就被列入羅布泊范圍了。狹義的羅布泊指該地區於70年代乾涸的中國最大飄稱湖,位於該地區中心位置,也是最低窪地區。現雖為涸湖盆,湖底面積仍有1200多平方公里,呈橢圓形。

羅布泊無人區指9.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而不是湖盆位置,至今仍沒有單身一人嘗試穿越羅布泊無人區。彭加木失蹤地位於該地區的東南部,距涸湖盆300公里,離原子彈試驗區就更遠了。余純順乘後勤給養車兩天後才進到該地區的羅布泊湖盆北岸的徒步起點,他朝南走了30多公里後遇難於湖盆中部。有些人所謂號稱單獨穿越羅布泊的紀錄都是缺乏科學常識的玩笑。

去羅布泊探險

30年代,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曾嘗試駕木舟渡往羅布泊南岸,但因水淺而未能如願。1996年6月,余純順由北岸徒步進入羅布泊,因高溫乾渴而遇難,他的路程也沒超過斯文赫定。此次廣東旅遊者將打破他們的紀錄,完成羅布泊北岸至南岸200多公里的穿越行程。

目前,穿越羅布泊仍存在多種危險因素,如隊員離隊迷失方向,遭遇沙暴等,此外,行程仍十分艱辛,風餐露宿,一個星期無水洗涮,要自己動手搭卸帳篷,伙食簡單,飲水定量等等,對挑戰者來說都是個嚴峻的考驗。雖然有組織者周詳的措施,但參與者迴避不了要挑戰自然首先要挑戰自我的現實。

沿途景點亮相

孫基漢代烽火台——離庫爾勒60公里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台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該烽火台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營盤漢代遺址——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牆,直徑300米,牆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里處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龍城雅丹——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土台群皆為東西走向,成長條土台,遠看為游龍,故被稱為龍城。

土垠——為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殘存物極少,但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要地。

余純順墓——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台,1996年6月余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乾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里。現建有墓地墓碑,已為羅布泊之行必到之處。

羅布泊湖心標志——1997年底,一工程師根據地圖經緯度測量的湖心地點,雖然沒人考證,也成了一景觀。1997年標志點只埋下一個空汽油桶,1998年2月廣東首個女子羅布泊探險隊樹下第一塊木碑後,現已增加了數個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羅布泊者留下紀念物之處。

庫木克塔格沙漠——為高海拔沙漠,位於阿爾金山和湖盆之間,為我國第三大沙漠,並以獨特的羽毛狀沙帶著稱。

孔雀河——源於博斯騰湖,流經庫爾勒、尉犁縣進入羅布荒漠,現中遊河道灌滿流沙,偶有稀疏胡楊樹和蘆葦、紅柳,下遊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河道兩岸偶有轟然倒地的枯胡楊。

樓蘭古城——古樓蘭國遺址。現在,還可看到民居遺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繪雖經千百年,至今還可辨識。

紅柳溝——羅布泊南岸一片紅柳土包構成的戈壁灘景觀。

米蘭古城遺址——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曾為樓蘭國都,現保存有最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還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遺址。斯坦因盜走的著名有翼飛天壁畫就在米蘭寺院遺址中挖掘。

米蘭農場——緊挨著古城有一建設兵團團場,因該處自古以來得益於阿爾金山的雪水,有農牧業存在的條件,因此除了現代人在墾荒,古時就有發達的灌溉系統。在米蘭農場的民族連可以拜訪羅布人的後裔。圖文/林偉生

行家指點

一、羅布泊近年來常有勘探隊進入,但均不是單獨行動,經常是數台車輛同是行進,因該地沒可飲水源更沒食物。

二、四月至八月是風沙酷熱季節,溫度可高達50℃,風大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當地人都不敢輕易進入。一般探險隊、考察隊都避開此季節。

三、進入者需有充足的給養,良好的車輛裝備,熟悉當地情況和道路、方向的向導,配備有導航儀、電台、發電機等。

四、集體進入時,個人要遵守隊伍紀律,切忌單獨離隊行走。因缺少醫療條件,有慢性病者不適宜進入該地區。

五、秋天進入羅布泊,溫度10-32℃,注意防風沙裝備;冬季進入羅布泊,要注意保暖:最低溫度達零下8℃與北京氣溫相近。風速較小,除帶上羽絨服、防寒鞋、口罩、手套、絨帽,保暖水壺、護膚防裂用品等也要備上。

六、因缺水不可能有條件洗澡,進入羅布泊者要有思想准備,當地氣候乾燥,數天不洗涮也不會發粘發癢。

七、注意環境保護,勿損壞古遺址。個人遺棄物品要集中打包深埋。

新華網烏魯木齊7月17日電(記者 曲志紅 邱紅傑)一片碧水,一行野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這是記者近日在有「死亡之海」之稱的戈壁灘羅布泊看到的景象。

據羅布泊所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縣委書記張亞平介紹,2001年,羅布泊鉀鹽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這里開發出鉀鹽鹵水,現在已匯積成了一片大大小小總面積達21.6平方公里的鹽水湖。湖水碧波盪漾,成為這塊人跡罕至的戈壁灘嶄新景觀。

在鹽水湖的岸邊,矗立著一座白色的建築,是這家鉀鹽公司的生產場房。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唐中凡說,目前年產2萬噸的硫酸鉀的實驗廠已開始工業試驗,這意味著羅布泊馬上就將開始生產鉀肥,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羅布泊寶貴的資源正在變為財富。

有資料顯示,羅布泊地區的鉀鹽資源儲量豐富,經2002年探明,貯量達到5億噸,潛在經濟價值8000億元上以。地質專家認為,這里完全具備成為我國最大鉀鹽生產基地的資源潛力。

羅布泊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和積鹽中心,古時稱為「鹽澤」。隨著地理條件的變化,這里逐漸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冬季嚴寒,夏日酷熱,終年多風,極度乾燥,被稱為「死亡之海」。

羅布泊鉀鹽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至今已投入約1.2億元於羅布泊鉀鹽開發。根據發展規劃,公司最終的生產能力要達到年產220萬噸無氯鉀肥。預計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時,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120萬噸。唐中凡說,那時,這里就是世界第一大鉀肥企業。

鉀肥主要用於農業生產,是改良土壤,提高農產品質量不可缺少的肥料。據羅布泊鉀鹽公司調查,鉀肥的市場很大,目前中國年消耗鉀肥700多萬噸,80%以上靠進口。羅布泊生產鉀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局面。

正在建設中的鉀鹽生產基地,也是正在建設中的羅布泊鎮的一部分。這個於去年4月成立的鎮,可能是中國最年輕的一個鎮,也是繼樓蘭古國後1500多年來在羅布泊誕生的第一個政府機構。

首任鎮長郭高潮告訴記者,他心目中未來的羅布泊鎮是一個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功能完備,集化工、礦業和旅遊業為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小城鎮。目前只有200多人的羅布泊鎮位於「死亡之海」腹地,轄區達5.4萬多平方公里,堪稱「中國第一大鎮」。

郭高潮介紹說,目前一條全程740公里,連接哈密、羅布泊鎮和若羌的公路已被列為省道計劃正在勘測設計,很快就將投入建設,並將在3年內完成。一個手機通訊塔正在建設中,兩個月後以羅布泊鎮為中心直徑60公里的范圍內就可以打手機了。一條飲用水管道也在建設中,將把50公里以外阿爾金山的水引到羅布泊腹地。歷經千餘年沉寂的羅布泊正在重新迸發出活力。

Ⅸ 怎麼到達羅布泊

中國西部「百慕大」的誘惑 羅布泊地區東抵北山,西連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南分別以阿爾金山前山帶,庫姆塔格和庫魯克塔格山為界。狹義的羅布窪地,指羅布泊湖盆及湖水曾漫及的地方,大致位置在東經88°-92°,北緯39°-41°之間。屬塔里本盆地構造凹陷區,是塔里木盆地最低處,羅布泊是個封閉的盆地,它的表面主要為第四紀以來的沖積、洪積、湖積和風力堆積物質所覆蓋。過去它曾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漂移湖,是塔里木河、孔雀河的歸宿。後因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下游斷流,湖泊逐漸乾涸。 奇特的雅丹地貌和別致的魚鱗狀鹽殼,構成了羅布泊獨特的自然景觀。然而,羅布泊氣候惡劣,變幻無常,尤其春夏兩季,持續高溫,狂風肆虐,飛沙走石,天噬生靈,令人聞之生畏。 ——1981年6月,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此科學考察時神秘失蹤; ——1985年,石油物探地調三處1832隊在此被風暴圍困4個晝夜,最後不得不求助空軍實施空投援救才得以脫險; ——1996年6月,著名探險家余純順在此作孤身徒步穿越探險時不幸遇難。 獨行大俠李永生的容貌和著裝與眾不同,惹人注目。l米82的個子,一頭披肩發,一把大胡須,再著一身迷彩服。迷彩服胸前「祖國,您好」幾個白漆大字特別醒目,上面一行小字「騎車、徒步綜合考察56個民族」,後背也是幾個大字「走遍中國」。李永生今年34歲,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89年3月在家鄉遼寧本溪告別家人和女友,開始騎車、徒步綜合考察探險生涯,8年來,他先後考察了除台灣之外的30個省市自治區,訪問了55個少數民族。兩次入藏,五進內蒙古,13次跨越黃河,17次橫過長江,並走出國門,足跡到達東南亞等地。行程10萬余公里,其中騎自行車6萬多公里,徒步3萬多公里。 作為「老資格」的旅行家、探險家,李永生在1992年4 月成功地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向之後,就立下徒步考察中國西部的「百慕大」--羅布泊的誓言。並對那裡的地形地貌、生態環境、氣候變化以及樓蘭古城遺址等,都作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今,羅布泊之旅--一段令眾多探險家魂牽夢縈的征程就要從他腳下開始了。 走向荒原 李永生5月17日離開庫爾勒市,向羅布泊進發。 鐵干里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個普通的綠洲小鎮。它地處羅布泊西側,也是一個曾被廢的古城,現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34團團部所在地。李永生進入羅布泊以此地為起點。他於5月18日上路。他的雙輪小車上裝了20個饢餅、兩塑料壺共20公斤淡水等。他堅定地表示自己不但要闖進去,還要活著走出來。出發後第四天,他因手推車的軸斷了,只得沿來路返回到就近的35團甘草霜場,農工朋友們七手八腳把他的手推車修好。5月22日 他重新踏上征途。 5月25日上午,當李永生獨自走了3天後,竟幸運地遇上了石油物探地調三處233隊的宿營地。當他到達此地時,該隊班長周利和王繼忠、郭雲青三人也剛剛駕車由敦煌方向到達,並在架設營地。他們熱情接待了這位「不速之客」。 此地位於羅布泊西北,東經89°40'27'',北緯40°42'46''。位於羅布泊西北岩的樓蘭古城遺址就在東南方向38公里處;這兒離最近的羅布泊西岸也僅僅70公里。羅布泊、樓蘭已不太遙遠。 從此,地調三處233隊營地成了李永生羅布泊探險考察的大本營。而營地的石油工人成了他的患難至交。 四闖「生命禁區」 5月26日早晨8點,李永生從石油朋友處補充給養,包括水、方便麵、火腿腸和香煙等。然後往東南方向進發羅布泊。走了約兩小時,便走到胡楊、紅柳等較多的孔雀河干河谷。接著進入土丘密布,溝壑縱橫的雅丹地貌區。這是一種風蝕地貌,「雅丹」,維吾爾語,意為高大的土丘。這一天他走得很輕松,步速也比較快。起初還見到有零星的野駝、野驢和黃羊出沒。越往裡走,生命的蹤跡也越少見,亘古荒原上,漫漫鹽鹼灘,新月形的沙丘,看不見生命的顏色,昭示這里是一片「生命的禁區」。 5月27日早晨7點半,李永生從沙窩里爬起來,抖落滿身沙土,繼續趕路。午時天氣燥熱,氣溫達到38°C,地表溫度為56°C。這里地勢平坦,雅丹地貌稀疏。水僅有半壺了,他命令自己一定要堅持住。他邊走邊觀察、拍攝,想盡可能多地留下一些資料。 途中他看到不少古遺跡。古時羅布泊是一個煙波浩渺的大湖泊,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西出陽關後其南北兩道均由此地區通過。這里為絲綢之路中段要沖地帶。城廊村鎮星羅棋布,商人僧侶東來西往。羅布泊地區眾多的古絲路遺跡,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見證;不少文物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但李永生也發現文物遭到嚴重破壞的現象。他看到不少古遺址旁留有沙漠卡車的車轍,也看到被盜掘的古墓以及拋出墓外的獨木棺。他還痛心地看到大片枯死的胡楊林,風沙吞噬的片片草灘和紅柳灌木叢。他甚至看到不少胡楊等植物,有過火燒的痕跡。 他終於看到了不遠處的羅布泊湖盆。抬眼望去,那白花花的鹽鹼灘多像是一大片水呀。佇立湖邊,他凝神許久。天更熱了,水快要喝光了,他只得按原路返回。5月28日上午ll時他柱著根紅柳棍回到233隊營地。 休整兩天後,6月1日,李永生沿第一次路線的西側再次朝羅布泊方向進發。這次因偏離方向,進入鹽殼地段考察,而未能接近羅布泊心臟地帶。只好在第5天又折回。返回後,李永生作了較長時間的休整。因為他的腳被堅硬的鹽殼劃傷,並且經過兩次跋涉,身體已是極度虛弱。此段時間,他只在附近作短距離徒步考察。一方面休養身體,另方面積累實戰經驗,准備繼續探察羅布泊。 6月11日,李永生第三次上路。他先沿羅布泊西測一直由北往南,然後往北返回一程,往東進入羅布泊湖盆。 由於天氣酷熱難當,他只好晝伏夜行。白天,他揀沙丘、土堆背面較萌涼的地方躺下,盡可能保存體力,捱到太陽快落山時再繼續趕路。 一天晚上他正匆匆行路,抬頭望見遠處低矮的山樑上頭托著一輪月亮,令人詫異的是,其大異常,並且通體透明,呈杏黃色。在最初看見它的剎那間,他竟驚恐地想到那是不是天外來客的某種飛行載體。夜半走乏了,躺在枯死的胡楊、紅柳樹根叢中休息時,卻聽得周圍細微的卻是清脆的「喳喳」作響。原來羅布泊晝夜溫差很大,是樹枝熱脹冷縮時發出的聲響,真正的天籟之聲。 羅布泊湖盆中心區,地勢較平坦,多屬鹽層地帶及沙丘地形。他見到海螺、干殼、珊瑚等,可以想見這里曾是一片水底世界。真是滄海桑田,世事難料。而現在這里又有著豐富的鉀鹽礦藏和石油資源,國家開發的腳步已迫近羅布泊。中午氣溫高達49C,地表溫度70C。毒日直射,熱氣蒸騰。他走得很艱難。返回時,李永生的水和食物已非常有限。太熱了,乾渴難忍。李永生有時難受得甚至想到用懸於腰間的匕首割喉嚨自戕,也想割開血管喝點自己的血止渴,當然他忍住了沒那樣做。而他卻用那隻空壺接上了自己的尿液,許多次用小壺蓋倒出點喝下潤潤冒煙的嗓子--在另一隻壺里還有最後幾口水,但他一直不敢輕易喝掉。他仰面躺倒在一個有點蔭涼的地方,飢渴使他近於衰竭, 他不知自己這次能否活過去。從哪兒飛來一隻蒼蠅落在他徽張開的嘴上,他下意識地—合嘴唇,把它吞下。他發覺蒼蠅是徽威帶甜味的。6月25日上午8時左右,他終於活著回到了三處233營地。 6月26日,烏魯木齊市達板城旅行社張雄文等6人找到233隊營地。該旅行社組團去樓蘭古城遺址旅遊考察,他們用CPS定方位,開著車在羅布泊西北岸轉了一整天,卻怎麼也找不見樓蘭的蹤影。他們請求李永生帶路同去樓蘭考察。李欣然同意。他們當天傍晚乘車出發,晚宿途中。次日繼續趕路,傍晚來到距樓蘭數公里處,車子過不去了,就地宿營。28日凌晨4時,他們在夜幕中徒步出發。天放亮時,他們幸運地找到樓蘭。遠遠地一個高高的土堆兀立在荒原上,那就是樓蘭佛塔--樓蘭古城遺址遠處辨認的標志。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一鼓作氣走進樓蘭。 樓蘭這個漢代時曾顯赫一時的綠洲王國,絲綢之路上耀眼的明珠,於公元4世紀前後突然消失。直到本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當地維吾爾族向導艾迪克帶領下才發現了樓蘭古城遺址。被漫漫黃沙湮沒一千多年的古城(遺址)重見天日。此後中外考古家、探險家源源不斷地冒著生命危險前來,試圖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此時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只是一座廢墟。上面只剩下一些殘敗的土牆,木料、蘆葦築成的民居房基,破碎的陶片,散落的銅箭鏃等。置身樓蘭古城遺址,他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旅行團中一位年近五十的學者禁不住哭了,他用顫抖的腔調說:「25年了--樓蘭,我總算見到您了!」李永生眼眶也噙著淚水,這也是他多年夢想之地。 經過考察分析,他個人認為樓蘭王國消失水源說是不確實的。而是由於樓蘭處於絲綢之路南北兩道岔路口重要的地理位置,導致戰爭、爭奪頻繁,使人民流離失所,最後毀棄了這個綠洲王國。他認為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發生了不可抵禦的大瘟疫。 李永生以位於羅布泊西北的石油地調三處233隊營地為自己探險考察的大本營,四闖羅布泊。前兩次孤身徒步只在羅布泊西側考察,未進入羅布泊湖盆中心地帶,也末見到樓蘭;第三次由西進入羅布泊湖盆。這是他考察時間最長、也最艱難的一次;第四次與烏魯木齊達扳城旅行社等人同行乘車兼徒步到達羅布泊西北岸的樓蘭古城遺址。 踏歌而還 6月28日,李永生與達扳城旅行社一行共7人乘車離開樓蘭,撤出羅布泊。眾人盡管蓬頭垢面,疲累不堪,但由於圓了樓蘭夢,心情異常舒暢。在顛簸行駛的旅行車內,他們扯起略帶沙啞、板結的嗓子忘情地唱起了新疆民歌,優美的旋律飄逝於空盪盪的漠野。 李水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世界是一個大框,家庭、父母、妻子、兒女是一個接一個的框,人們在這大大小小的框中煎熬……走路不是給人看的,是我自己要走,體會與眾不同的人生……」 「生我們的是自身的毋親,養育我們的是這塊土地,我們每一位炎黃於孫都有責任、有義務為她奉獻。」 「走路走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把路走『精』要在筆下給人們提供精神食糧。」 李永生沒有成婚,他長年漂泊在外,父母家人也難得親近。但是他說「沒有家,但有大家,有中華民族這個大家。」

熱點內容
比特幣礦池江卓爾 發布:2024-10-03 17:27:10 瀏覽:903
軸的扭矩力怎麼算 發布:2024-10-03 17:05:36 瀏覽:883
礦機除了挖比特幣還能挖什麼 發布:2024-10-03 17:04:55 瀏覽:389
2020年10月區塊鏈主動配電大會 發布:2024-10-03 16:51:48 瀏覽:135
溫州區塊鏈協會 發布:2024-10-03 16:51:22 瀏覽:206
如何利用usdt套利 發布:2024-10-03 16:47:04 瀏覽:483
礦機上六卡就開不了機 發布:2024-10-03 16:41:59 瀏覽:419
為什麼比特幣是電子貨幣 發布:2024-10-03 16:41:53 瀏覽:829
幣圈還跌嗎 發布:2024-10-03 16:40:02 瀏覽:768
filecoin比特幣 發布:2024-10-03 16:33:20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