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門羅算力計算器

門羅算力計算器

發布時間: 2022-05-28 18:56:02

比特幣礦機日收益是多少 比特幣礦機收益怎麼計算

首先挖比特幣需要的成本基本可以分為三大塊:
1、 機器成本:購買礦機的成本。
2、 電力成本:機器挖礦所消耗的電力成本。
3、 輔助成本:人員維護、網路、線纜耗材、散熱等
簡單舉個例子,就拿市面上功耗較小的螞蟻s9的礦機來說算力是13.5t,功耗是1400w
礦機在二十四小時運行的情況下:1.4千瓦*24=33.6度
市面上功耗較大的機器神馬m3:算力是11.5t,功耗是2150w
二十四小時運行情況下單台耗電量:2.15千瓦*24=51.6度
大概就相當於比較節能的空調的用電量,但是比特幣礦機是需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一年算下來就單台機器耗電量就是非常大的,家用電的階梯電價成本太高,在行情不好的時候甚至可能收益不夠電費支出的,所以目前挖礦都會選擇在礦場託管,可以拿到便宜電,降低挖礦成本價,三毛以下的價格是比較理想的價格,可以保持比特幣價格跌到低谷時期還有一定的收益。
就目前比特幣的挖礦難度來看:
btc每t收益:1TH/S*24H=0.00007087btc
按綜合12t的機器算力來算每天產量為:
0.00007087*12t=0.00085044btc
那麼單台挖到一個btc的時間需要:
1/0.00085044=1175天
十台礦機挖到一個btc的時間需要:
1/0.0085044=117天
一百台礦機挖到一個btc的時間需要:
1/0.085044=11.7天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難度來算,大概單台礦機需要三年的時間可以產出一枚比特幣,十台礦機需要3.9個月可挖一個比特幣,一百台礦機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個比特幣,投入單台機器成本價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萬,一個月收入超過兩枚比特幣,按目前的幣價來算大概價格十二萬,如此看來,目前比特幣挖礦的收益雖然不及之前,但相較於其他投資項目還是很可觀的。
然而這些收益不包括扣除電費成本,和後期的機器維護,所以挖礦的前提也是要找好便宜電費的礦場。量大的話更需要找到一個安全靠譜、穩定的礦場,更主要的是需要便宜的電費來拉低成本價。

⑵ 霍華德·艾肯

艾肯1900年3月8日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的霍伯。肯(Hoboken,N.J.),但在印第安那州首府印第安納波里斯(Indianapolis, Indiana)長大。由於艾肯的家是一個單親家庭,家境清貧,他高中就讀於一所名為「阿森納」的職高(Arsenal Technical High School),白天上學,晚上在當地一家供電和供熱的公司上12個小時的夜班,負責操作開關板。後來,職高校長知道了他的情況,就專門安排了一些考試,讓艾肯通過後提前畢業。

畢業以後,艾肯來到威斯康辛州首府麥迪遜,在麥迪遜煤氣和電力公司(Madison Gas & Electric Co.)找到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允許他同時在威斯康辛大學上學。1923年,艾肯大學畢業,取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並立即被提升為公司的總工程師。 1928年,他離開原公司到西屋電氣和製造公司,3年以後又轉到密爾沃基的線材公司(Milwaukee Line Material Co.)。1933年,艾肯感到干電氣這一行是選錯了專業,於是下決心辭掉了工作,重返校園學習物理,這時他已33歲。艾肯先進了芝加哥大學,但很快轉至哈佛大學,1937年和1939年先後取得碩土和博土學位。

艾肯的博士論文課題是「空間電荷傳導的理論」(Theory of Space Charge Conction)。這一課題的研究需要對非線性微分方程進行復雜的計算,而艾肯手頭只有手搖台式計算機可用,常常為解一個方程而耗費大量時間,這導致他產生了研製自動計算機的想法。在深入研究了計算技術的先驅、英國數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工作的基礎上,1937年艾肯提出了自動計算機的第一份建議書,即著名的文獻「Proposed Automatic Calculating Machine」。在這份長達22頁、而且是雙面列印的文件中,艾肯提出了他的設計目標,也就是後來被稱為Mark I的計算機的四個特徵:

Mark 3
1.既能處理正數,也能處理負數。

2.能解各類超越函數,如三角函數、對數函數、貝塞爾函數、概率函數等。

3.全自動。即處理過程一旦開始,運算就完全自動進行,不需人的參與。

4.在計算過程中,後續的計算取決於前一步計算所獲得的結果。

艾肯原指望從學校取得經費支持來研製他的計算機,但沒有如願,幸而得到商學院布朗教授(Ted Brown)和天文系夏伯利教授 (Harlow Shapley)的引薦,和IBM公司的老闆沃森取得聯系。有遠見的沃森正致力於將IBM公司從單純製造辦公設備的公司轉變為製造計算機的公司,因此對艾肯的計劃給予了全力支持,於1939年3月簽訂了合作製造Mark I的協議。沃森把公司的主要技術骨幹如萊克(Clair D.Lake,1888—1958)、哈密爾頓(Frank Hamilton,1898—1972)、杜菲(Benjamin Durfee,1897—1980)等都投入了這一項目,由萊克負責工作。

萊克是IBM公司的資深工程師,1915年就從汽車行業轉至IBM公司,是一個出名的發明家。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艾肯被應征入伍,到位於 Yorktown的海軍水雷戰學校(Naval Mine Warfare School)任教官,只能斷斷續續地進行Mark I的開發工作。幸好有一天,一位有影響的、了解艾肯情況的海軍高級軍官遇見艾肯,驚詫地問他為什麼在這里而不去研製Mark I?艾肯回答說,不是您下命令讓我在這里工作的嗎?這成了一個轉機:幾個小時以後,新的命令下達了,委任艾肯的海軍計算項目的負責人,並立刻離開海軍學校回哈佛大學工作。後來艾肯開玩笑地說,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計算機的指揮官。

機器工作中
經過艾肯和IBM公司長達5—6年的合作和努力(當然也包括難以避免的摩擦和碰撞),Mark I終於在1944年5月完工並投入使用。它用了3 000多個電機驅動的繼電器,是一個重達5噸的龐然大物造價高達50萬美元(有的資料甚至說超過100萬美),其中IBM公司的投資佔2/3,其餘1/3 由海軍資助。其核心是71個循環寄存器(rotating register,把運算中暫時保存操作數的設備叫做register就始於Mark工),每個可存放一個正或負的23 bit的數字。數據和指令通過穿孔卡片機輸入,輸出則由電傳打字機實現。其加法速度是300ms乘法速度是6 s,除法速度是11.4 s。這與現代計算機當然無法相比,即使與晚它兩年誕生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相比也顯得十分落後,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世界上第一台實現順序控制的自動數字計算機,IBM公司方面把它命名為ASCC,即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是計算技術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4個專家過去用3周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在Mark I上只要19個小時就完成了。而且它非常可靠,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時,這是初期的電子計算機無法比擬的。

Mark I主要供海軍艦船局(Bureau of Ships)用於計算彈道和編制射擊表,也曾在曼哈頓計劃中計算有關原子彈的問題。此外,它也為哈佛大學內外的科學家服務。例如,哈佛大學經濟系的著名教授列昂傑夫(Wassily Leontief)在研究輸入—輸出分析中就曾用Mark I解各種線性方程問題。1949年,哈佛大學的計算實驗室(這是1946年艾肯正式從海軍退役重回哈佛大學後創建的,艾肯任主任直至他退休)年報,即著名的Annals of the Computation Labora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公布了19個數學表,都是Mark I的成果。尤其是在貝塞爾函數(Bessel Function)的計算上,Mark I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哈佛大學的數學家給Mark I起了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貝茜」(Bessie)。1944年10月14日American Weekly周刊在報導Mark I時,把Mark I稱做「超級大腦」(super brain),說它能解物理、數學、原子結構等方面的各種問題,並且誇張地說,也許它還能解決人類起源這一難題。

Mark I工作到1958年才退役,現在還在美國被仔細地保存著。

Mark I

繼Mark I之後,艾肯又先後研製成MarkⅡ(1946年)、MarkⅢ(1950年)和MarkⅣ(1952年),但IBM公司沒有繼續支持這些項目的開發。事情緣於在慶祝Mark I落成的典禮上,沃森受到冷遇,而且艾肯在致詞中幾乎把Mark I工成功的一切功勞歸於自己,這使沃森萬分惱怒,從而中止了對艾肯和哈佛大學的一切支持。MarkⅡ是為海軍在弗吉尼亞州的Dahlgren試驗場生產的,其可靠性在試驗場經歷了嚴格考驗。據記載,1947年6月26日,艦艇主炮組的幾門19型火炮齊發了19發,在震天動地的炮火聲中,附近的MarkⅡ 沒有一個繼電器誤動作,報告結論是炮轟對計算機的正常運行沒有造成任何干擾,因此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保護措施。從MarkⅢ開始,艾肯開始採用電子元器件,其寄存器是由電子管電路組成的,數據和指令則放在磁鼓上,磁鼓容量為4350個16 bit的字以及約4000條指令。用戶仍然是Dahlgren試驗場。艾肯的最後一台計算機Mark Ⅳ則是為空軍研製的。它加入了磁心移位寄存器和半導體二極體電路。有關Mark I到Mark Ⅳ的基本數據如表所示。(表格加不上)

Howard Hathaway Aiken
在開發Mark計算機的同時,艾肯還致力於開展計算機的教育和培訓。1947—1948學年,艾肯率先在哈佛大學開設了「大型數字計算機的組織」這一課程,其後不久又開設面向計算機的「數值分析」。在艾肯的努力下,哈佛大學成為在世界上最早引入計算機研究生課程教學與授予計算機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大學之一,艾肯本人共帶出了15名博士生和更多的碩土生,這些人大多成為計算機領域早期的骨幹力量,其中包括圖靈獎和計算機先驅獎獲得者「IBM/360之父」布魯克斯(Frederick Phillips Brooks,Jr.)和「APL之父」艾弗遜(Kenneth Eugene Iverson),以及在1994年同樣獲得計算機先驅獎的荷蘭學者勃浴天(Gerrit A.Blaauw)。艾肯還主辦了無數有關計算機的培訓班、討論班、學術研討會,美國和世界各國的計算機學者都從中受益匪淺,對推動與促進計算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評論認為,艾肯在這些方面所作出貢獻的意義甚至比他開發Mark計算機的意義還要大。

艾肯的著作不多,1951年他和他的同事編寫出版了《電子計算和控制電路的綜合》(Synthesis of Electronic Computing and Control Circuits)一書,是這方面的第一本專著。但由艾肯主編、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30卷《計算實驗室年報》(Annals of Computation Laboratory)則是艾肯留下的極為珍貴的財富,其中包括詳細介紹和描述Mark I—MarkⅣ的3卷年報,有關大型數字計算機和開關理論的4卷會議錄,以及23卷的各種數學表。此外,艾肯還向海軍艦船局、原子能委員會、空軍、貝爾電話實驗室、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煤氣協會和愛迪生電氣學會等遞交過大量有關的技術報告,總數達到140卷,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和深刻令人嘆為觀止。

艾肯獲得的榮譽與獎勵很多。IEEE除了授予他計算機先驅獎外,還曾授予他John Prize獎和愛迪生獎。富蘭克林學會授予他John Prize獎。海軍授予他「傑出公眾服務獎」(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空軍則授予他「特等公民服務勛章」(Decoration for Exceptional Civilian Service)。他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學授予他「傑出專業服務獎」(Testimonial of Eminent Professional Services)。法國和比利時政府也都授予艾肯以該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稱號或獎勵(法國是Chevalier de Legion d』Honneur,比利時是Offic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Crown)。艾肯是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也是美國研究院NSC在1946年建立的高速計算機委員會的首批成員之一。此外,他還是西班牙和瑞典的國家級學術機構的名譽顧問或外籍院士。

艾肯於1961年從哈佛大學退休,移居佛羅里達州的Fort Lauderdale,受聘擔任邁阿密大學信息技術教授,幫助該校制定了計算機科學的教學大綱並設計了它的計算中心,同時還創建了他自己的公司,叫做 "Aiken Instries」,主要從事技術咨詢。1973年3月14日,也就是剛度過他的73歲誕辰一個星期,艾肯於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因突發心臟病去世。

大器晚成的霍華德·艾肯教授 編輯本段回目錄
我們回到1939年至1944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年9月希特勒侵佔了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時在哈佛大學出現了機電式計算機,即Howard Aiken 的Harvard Mark系列計算機。這些計算機,與後來的ENIAC相比,從體系結構的觀點看,還不算現代意義的大型計算機,但它們揭開了計算機時代的序幕。

??1900年3月9日霍華德·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誕生在美國新澤西州Newark市的Hoboken鎮。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威斯康星大學讀書。大學畢業後,艾肯1923年至1928年在麥迪森煤氣公司(Madison Gas)工作。1928年至1931年在西屋電氣製造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al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擔任總工程師。1931年至1932年在線材公司(Line Material Company)任職。然後,它在哈佛大學物理系於1937年獲得碩士學位,1939年獲得博士學位,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Howard Hathaway Aiken工作中
??留校工作後,1939年至1941年擔任講師,1941年至1946年為副教授,1946年晉升為教授。1947年至1961年他一直擔任哈佛計算實驗室的主任。1961年艾肯離開哈佛大學,去邁阿密大學擔任信息技術教授,在那裡工作到1973年。1973年3月14日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逝世。

??深受巴貝奇影響

??當他在哈佛物理系作研究生時,就開始計劃建一個大型計算機器。1936年艾肯就向物理系提過他的建議,系裡並沒有理會對計算機器的需要。系主任桑德斯(Frederick Saunders)教授告訴艾肯,實驗室一位技術員Carmelo Lanza說過有一個類似的計算裝置,就存放在科學中心的閣樓上。這引起艾肯的極大興趣。Lanza帶他去看了機器,原來這是100多年前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未完成的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的一些黃銅齒輪部件。艾肯立刻意識到他與巴貝奇腦海里有相同的構想。巴貝奇由於沒有錢、沒有材料而使夢想未能實現,而艾肯相信他會幸運得多,他將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後來,巴貝奇的孫子把這些黃銅部件和一堆祖父的書籍送給了艾肯,這些寶貝在艾肯的辦公室里占據了相當一塊地方。對來訪者,艾肯總是指著巴貝奇的書說:「這就是我的全部計算機教育,我正是從這些書里獲益良多。」

??關於計算機的建議

Harvard Mark I
??艾肯當時研究的是真空管中空間電荷的傳導理論(theory of space-charge conction in vacuum tubes),他的研究工作需要對微分方程求解,這些方程沒有精確解,只能用數值方法求近似解。他需要的計算工作量是當時台式計算器根本無法滿足的,大量數據用手工輸入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他的選擇失敗後,他決定使用穿孔卡裝置來輸入數據。1937年他又寫了一個關於龐大的計算機器的建議。他寫到:「為了節省在算術計算上的時間和精力,避免人們發生錯誤的傾向,這種期望就同演算法科學本身那樣是完全可能的」,當時計算機還被認為是「懶漢的思想」而遭到嘲笑。

??他在建議報告中描述了對這個機器的看法,特別是用於科學研究的專門設計,使之與普通穿孔卡機器有明顯的不同。他列舉了四條要點:

??第一,一般機器只能處理正數,而科學機器必須能同樣處理負數;第二、科學機器必須能處理諸如對數、正弦、餘弦、以及大量別的函數;第三、計算機應該對科學家非常有用,它一旦投入運行,就能頻繁地處理大量的數值數據,直到計算完成而無須人為的干涉;第四、這種機器能計算行而不是列,這能更好地保持數學事件的順序。

??IBM慷慨贊助

??物理系的領導終於同意給艾肯所需要的房間,但他必須首先建造這個機器。艾肯把他的第一份建議報告送給門羅計算機器公司(the Monroe Calculating Machine Co.),結果很快被退了回來,不過門羅公司也告訴他可以試試IBM公司。

Mark 3 上時代封面
??這又促使霍華德·艾肯與IBM公司接觸。結果IBM的總裁沃森(Thomas J. Watson,Sr.,1874-1956)頗有遠見卓識,對此一拍即合,立即斥資20萬美元贊助,支持建造艾肯夢想的機器,在當時這真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

??由於老沃森的深謀遠慮,使IBM 公司在同類電氣電子公司中率先進入計算機領域,這個戰略性的決策為IBM公司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於是簽約允許艾肯與IBM三位工程師合作,在位於Endicott的IBM實驗室建造計算機。該機器從1937年開始建造,直到1943年底結束。工程師坎貝爾(Robert V. D. Campbell)監督了最後的機器組裝工作。完成的機器有8 英尺高、51英尺長、2英尺寬。該機器重35噸,由76萬個零件組成,包括2200個計數齒輪、3300個繼電器和530英里長的導線。當時它稱為IBM ASCC 計算機(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能完成五種運算:加、減、乘、除、以及引用先前的結果。

??Mark計算機在哈佛落戶

??如上所述,艾肯的思想深受巴貝奇著作的影響,他把建造ASCC的項目看作是完成巴貝奇曾經設計但並未成功的事業。的確,ASCC與巴貝奇的分析機有許多共同之處。雖然它曾經被尊稱為第一台數字計算機,但它的體系結構卻與現代計算機有明顯的區別。ASCC是用電力驅動的,但它的主要部件仍然是機電式的,即開關元件是通過電磁力而動作的繼電器。它是由許多計算器組成的,每個計算器都在自己的控制單元引導下處理著同樣的問題。即它有72個存儲寄存器和處理單元來完成乘法與除法運算。機器內部既不能存儲指令,又不能存儲數據。ASCC由穿孔紙帶上的指令序列來控制。穿孔卡則用來輸入數據,而機器的輸出則用穿孔卡、或者用電傳打字機。該機器的字長是23位,它加、減這樣的兩個數用3/10秒,相乘用4秒,相除用10秒。

??ASCC計算機於1943年製造完成後,由IBM公司贈送給哈佛大學,並改名為Harvard Mark I計算機,隨後就把它搬到哈佛大學。1944年8月14日哈佛大學正式啟用這台計算機,它一直運行了14年之久。該機器最早計算的是物理學和天文學問題,例如電磁場分布,長焦距鏡頭的積分計算。後來的計算則與雷達以及新墨西哥州Los Alamos實驗室關於原子彈爆炸的方程式有關。總之,這台機器為軍方的計算項目做了許多工作,特別是為美國海軍的射擊與彈道進行了大量的計算。

當年機器
??編程與應用

??格瑞斯·霍普(Grace Hopper,1906-1992)從1944年開始與艾肯在Mark計算機上一道工作,她側重在軟體開發方面。

??要使機器工作,工作人員必須編寫程序把問題轉換成計算機能讀的代碼。然後這些代碼再轉換成穿孔紙帶上的孔,用來表示簡單的指令。紙帶插入讀孔機後,一系列的檢測器能覺察到孔的存在,於是就能關閉相應的繼電器。這些繼電器開關把信息傳給機器的其他部件,其中的寄存器就存儲著數據。基於這些數據進行有關的演算,最後的結果則由自動打字機列印出來。

??最常使用的指令集合可以存儲起來以備今後使用,反復調用它們就可以節省時間。格瑞斯•霍普後來發明了編程語言COBOL,率先使用了這些子程序,現在的程序員把它們稱為庫函數。她還在這個實驗室里發現了在繼電器里壓碎的飛蛾,並把它稱為計算機的「bug」,後來人們就把軟體中的錯誤也稱為「bug」,把排除軟體中的錯誤稱為「debug」。

??艾肯教授的研究生、1954年畢業的Anthony Oettinger博士曾描述過機器的工作情況。他說:「當機器運行時,整個物理大樓的地下室會發出轟鳴的雜訊。有人說它像咔嚓作響、韻律單調的樂隊,有人說它像滿屋子的女人在編織機上織毛衣」。這個龐然大物每天工作24小時,無論何時它一停機,就會響起鈴聲,警告值班人員按下按鈕或者轉動旋鈕使計算機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艾肯會從附近的辦公室跑出來,看看該如何處理出現的問題。

??繼續建造計算機

??艾肯機器的速度比今天最慢的計算器還要慢,但在1944年它卻是難以置信的快。當時紐約時報的文章說:「根據數學家的口述,過去用普通辦公室的大量計算器、眾多人員和漫長時間所無法解決的方程式,現在用幾個鍾頭就能解決。」

??1945年艾肯開始為海軍的軍火署建造Mark II,用於達爾格林試驗場(the Dahlgreen Proving Ground)的計算工作。1947年完成了Harvard Mark II,它是完全電子式的計算機。

??1950年他完成了Mark III計算機,並稱為艾肯達爾格林電子計算機(the Aiken Dahlgreen Electronic Computer,簡稱ADEC)。1952年艾肯又為美國空軍完成了Mark IV計算機。

Mark I
??他不僅為建造計算機而工作,還把磁芯、磁鼓運用到計算機上。在哈佛計算實驗室他還發表了關於數學語言學、語言自動翻譯、電子學和開關理論的著作,還作過該實驗室編年史的編撰工作。此外,艾肯在哈佛大學還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學位項目,即今天我們稱謂的計算機科學學位。他還幫助邁阿密大學創建了類似的項目。在紐約他甚至還建立過一個Howard Aiken Instries Inc.的咨詢公司。

??遺憾與榮譽

??艾肯非常熱衷於計算機,但是他像當時的許多人那樣沒有預期到計算機將會引發的驚人變化。例如他在1947年曾經預言,只要有六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就可以滿足全美國對計算的需要。今天你可能認為這太幼稚可笑了,但是這卻准確地反映了在那個時代人們對計算機的一般理解。在那時,計算機典型地用於政府、大公司、研究機構、教育單位的科學計算與數據處理,人們普遍相信計算機只能由專家來編程和使用。

??1964年艾肯接受了Harry M.Goode Memorial Award,這是由美國計算機學會提供的一枚獎章和2,000美元的獎金。以表彰他為開發領先的第一台大型通用自動數字計算機做出的獨創性的貢獻。這只是艾肯的許多榮譽之一,他的先驅性的工作得到許多國家的贊賞,除美國外,還有法國、荷蘭、比利時和德國授予他的各種榮譽。格瑞斯•霍普也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國防部還授予她海軍少將軍銜。

??60年過去了。現在Mark I的部分設備擺放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的大廳里,另一部分存放在美國歷史的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最後還有一部分則放在IBM公司的歷史展覽中。人們永遠懷念這位為迎接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做出重大貢獻的計算機先驅艾肯教授。

參考文獻編輯本段回目錄

⑶ 筆記本安裝什麼挖礦軟體好

1.GUIMiner

GUIMiner是一款功能強大、使用簡單的面向WINDOWS系統的比特幣挖礦軟體,該軟體體積小巧、界面友好,只要用戶的CPU或者GPU夠強便可在界面上新建采礦器,獨立采礦!另外,GUIMiner還是一款免費軟體。


⑷ XMRcpu挖礦內存多大好

XMR不吃內存,任意足夠系統用就行。
XMR吃CPU緩存,CPU,二級和三級緩存越大算力越高,
AMD 的FX8300,FX8350,英特爾至強E5這些算力較高。

⑸ 請問什麼是巨型計算機

巨型計算機是一種超大型電子計算機。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的能力,主要特點表現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種外部和外圍設備及豐富的、高功能的軟體系統。

巨型計算機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用來承擔重大的科學研究、國防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領域的大型計算課題及數據處理任務。如大范圍天氣預報,整理衛星照片,原子核物的探索,研究洲際導彈、宇宙飛船等,制定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項目繁多,時間性強,要綜合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依靠巨型計算機能較順利地完成。

對巨型計算機的指標一些家這樣規定:首先,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萬次以上;其次,存貯容量在1000萬位以上。如我國研製成功的"銀河"計算機,就屬於巨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的發展是電子計算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它的研製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和工業發展的程度,體現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實力。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研製運算速度達幾百億次的超級大型計算機。

在一定時期內速度最快、性能最高、體積最大、耗資最多的計算機系統。巨型計算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個時期內的巨型機到下一時期可能成為一般的計算機;一個時期內的巨型機技術到下一時期可能成為一般的計算機技術。現代的巨型計算機用於核物理研究、核武器設計、航天航空飛行器設計、國民經濟的預測和決策、能源開發、中長期天氣預報、衛星圖像處理、情報分析和各種科學研究方面,是強有力的模擬和計算工具,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據統計,計算機的性能與使用價值的平方成正比,即所謂平方律。按照這一統計規律,計算機性能越高,相對價格越便宜。因此,隨著大型科學工程對計算機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超高性能的巨型計算機將獲得越來越大的經濟效益。

一、巨型計算機的發展概況

50年代中期的巨型機有 UNIVAC公司的LARC機和 IBM公司的 STretch機。這兩台計算機分別採用了指令先行控制、多個運算單元、存儲交叉訪問、多道程序和分時系統等並行處理技術。60年代的巨型機有CDC6600機和7600機,它們都配置有多台外圍處理機,主機的中央處理器含有多個獨立並行的處理單元。70年代出現了現代巨型計算機,其指令執行速度每秒已達5000萬次以上,或每秒可獲得2000萬個以上的浮點結果。

現代巨型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有美國ILLIAC-Ⅳ(1973年)、STAR-100(1974年)和ASC(1972年)等巨型機。ILLIAC-Ⅳ機是一台採用64個處理單元在統一控制下進行處理的陣列機,後兩台都是採用向量流水處理的 向量計算機 。1976年研製成功的CRAY-1機標志著現代巨型機進入第二階段。這台計算機設有向量、標量、地址等通用寄存器,有12個運算流水部件,指令控制和數據存取也都流水線化;機器主頻達80兆赫,每秒可獲得8000萬個浮點結果; 主存儲器 容量為100~400萬字(每字64位),外存儲器容量達10 9 ~10 11 字;主機櫃呈圓柱形,功耗達數百千瓦;採用氟里昂冷卻。圖中為這種機器的邏輯結構。中國的「銀河「億次級巨型計算機(1983年)也是多通用寄存器、全流水線化的巨型機。運算流水部件有18個,採用雙向量陣列結構,主存儲器容量為200~400萬字(每字64位),並配有磁碟海量存儲器。這些巨型機的系統結構都屬於單指令流多數據流(SIMD)結構。80年代以來,採用多處理機(多指令流多數據流MIMD)結構、多向量陣列結構等技術的第三階段的更高性能巨型機相繼問世。例如,美國的CRAY-XMP、CDCCYBER205,日本的S810/10和20、VP/100和200、S×1和S×2等巨型機,均採用超高速門陣列晶元燒結到多層陶瓷片上的微組裝工藝,主頻高達50~160兆赫以上,最高速度有的可達每秒5~10億個浮點結果,主存儲器容量為400~3200萬字(每字64位),外存儲器容量達10 12 字以上。

還有一類專用性很強的巨型機。例如,美國哥德伊爾宇航公司的巨型並行處理機MPP,由16384個處理器組成128×128的方陣,專用於衛星圖像信息的高速處理,8位整數加的處理速度可達每秒60億次,32位浮點加可達每秒1.6億次。英國ICL公司研製的分布式陣列處理機專用系統DAP,由 4096個一位 微處理器 和一台大型系列機2900組成,最高速度可達每秒1億個64位的浮點結果。

二、巨型計算機的組成

巨型機主機由高速運算部件和大容量快速主存貯器構成。由於巨型機加工數據的吞吐量很大,只有主存是不夠的,一般有半導體快速擴充存貯器和海量(磁碟)存貯子系統來支持。對大規模數據處理系統的用戶,常需大型聯機磁帶子系統或光碟子系統作為大量信息數據進/出的媒介 。巨型機主機一般不直接管理慢速的輸入/輸出(I/O)設備,而是通過I/O介面通道聯結前端機,由前端機做I/O的工作,包括用戶程序和數據的准備、運算結果的列印與繪圖輸出等。前端機一般用小型機。I/O的另一種途徑是通過網路,網上的用戶藉助其端機(微機、工作站、小型大型機)通過網來使用巨型機,I/O均由用戶端機來做。網路方式可大大提高巨型機的利用率。

三、巨型機技術

並行處理是巨型機技術的基礎。為提高系統性能,現代巨型機都在系統結構、硬體、軟體、工藝和電路等方面採取各種支持並行處理的技術。

數據類型為便於高速並行處理, 中央處理器 的數據類型除傳統的各類標量外,都增加了向量或數組類型。向量或數組運算的實質,是相繼或同時執行一批同樣的運算,而標量運算只處理一個或一對操作數,故向量運算速度一般比標量運算速度快得多。

硬體結構現代巨型機硬體大多採用流水線、多功能部件、陣列結構或多處理機等各種技術。流水線是把整個部件分成若干段,使眾多數據能重疊地在各段操作,特別適於向量運算,性能-價格比高,應用普遍。多功能部件可以同時進行不同的運算,每個部件內部又常採用流水線技術,既適合向量運算又適合標量運算。中國的「銀河」機和日本的 VP/200、S810/20機進一步將每個向量流水部件或向量處理機加倍,組成雙向量陣列,又把向量運算速度提高了兩倍。美國CYBER-205機的向量處理機可按用戶需要組成一、二或四條陣列式的流水線,技術上又有所發展。多處理機系統以多台處理機並行工作來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台處理機可以協作完成一個作業,也可以獨立完成各自的作業。每台處理機內部也可採用各種適宜的並行處理技術。在任務的劃分與分配、多處理機之間的同步與通信和 互連網路 的效益等方面,多處理機系統尚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現代巨型機採用的主要還是雙處理機系統(如CRAY-XMP)和四處理機系統(如HEP)。

向量寄存器為降低存儲流量和頻帶寬度的要求,並解決短向量運算速度低的問題,第二階段的巨型機採取了向量寄存器技術。CRAY-1機設有8個向量寄存器,所有向量運算指令都面向向量寄存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為更有力地支持各運算流水部件高度並行地進行各自的向量運算,日本的VP/100和S810等第三階段的巨型機設有龐大的向量寄存器,總容量達64K位元組。

標量運算標量運算速度對巨型機系統綜合速度的影響極大。為此,除增設標量寄存器、標量後援寄存器或標量 高速緩沖存儲器 以及採用先進的標量控制技術(如先行控制等)外,還可採用專作標量運算的功能部件和標量處理機等技術。例如,CRAY-1機的多功能部件中,有6個專作標量和地址運算,3個兼作標量浮點運算,標量運算速度可達每秒2000萬次以上;CYBER205機專設標量處理機,含5個運算部件,標量運算速度可達每秒5000萬次以上。在提高向量運算速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標量運算速度,盡可能縮小兩者的差距,已成為改善巨型機系統性能的重要研究課題。

主存儲器為使復雜系統的三維處理成為可能,要求主存儲器能容納龐大的數據量。80年代的巨型機容量已達256兆位元組。為與運算部件的速度相匹配,主存儲器必須大大提高信息流量。為此,主要的措施是:①採取較成熟的多模塊交叉訪問技術,模塊數量一般取2n,有的巨型機採用素數模新技術,以盡量避免向量訪問的沖突;②不斷減小每個模塊的存取周期,如CRAY-XMP機的存取周期為38納秒,S810機雖用靜態MOS存儲器,也只有40納秒,與雙極存儲相當;③增加主存儲器的訪問埠,如CRAY-XMP機的每台處理機與CRAY-1機相比,訪問埠由一個增加到四個,解決了存儲訪問的瓶頸問題。

輸入輸出通道巨型機不但配有數量較多的輸入輸出通道,如16~32個,而且具有較高的通道傳輸率。如CRAY-XMP機除一般通道外,還有兩個傳輸率為每秒100兆位元組的通道和一個傳輸率高達每秒1250兆位元組的通道。

固態海量存儲器為適應特大算題的大量數據在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的頻繁調度,新型的巨型機採用固態海量存儲器作為超高速外存儲器。CRAY-XMP機的固態存儲器採用MOS技術,容量為64~256兆位元組,傳輸率比磁碟快50~100倍。S810機的固態存儲器容量為256~1024兆位元組,傳輸率達每秒1000兆位元組。

大規模集成電路巨型機的 邏輯電路 都採用超高速ECL電路,門級延遲約為0.25~0.5納秒,晶元門數為幾十至一千以上;1984年日本已研製成功4K門陣列常溫砷化鎵晶元,級延遲約為50皮秒;用於向量寄存器的超高速雙極隨機存取存儲器的訪問時間為3.5~5.5納秒。

組裝工藝縮短機內走線長度和提高機器主頻,是提高巨型機速度的基礎。現代巨型機主頻有的已達 250兆赫以上。為此,除提高晶元的集成度和速度外,還採用微組裝等高密度多層組裝工藝。由此而來的散熱問題很突出,需要採取特殊的冷卻措施。

並行演算法和軟體技術為充分發揮巨型機的系統性能,必須研究各種並行演算法並研製並行化的軟體系統。針對特大型科學計算的特點,巨型機通常配置如下軟體:具有多重處理能力的批處理分布式 操作系統 、高效的匯編語言、向量FORTRAN或PASCAL、ADA語言和向量識別器、並行化標准子程序庫、科學子程序庫和應用程序庫、系統 實用程序 、診斷程序等。

⑹ 幣印礦池的官網是什麼

幣印礦池網址www.poolin.com,目前支持BTC, BCH, BSV, ZEC, LTC, ETN, DCR, DASH, XMR等多個幣種。官方復制過來的
他們服務還是非常可以的

⑺ gtx1060挖門羅幣算力多少

我是1060(3G),之前使用過市面上的所有挖礦軟體,算力都很低,因為這些軟體都抽水,挖的都被平台抽走了!

後來才找到哈魚礦工這款軟體,軟體不抽水,下面是我的收益和算力,你可以參考下,6G顯卡的話收益會更高!

⑻ 為什麼挖門羅GPU不工作

《我的愛對你說》由田少波執導,余文樂、楊蓉、潘彥妃、朱一龍等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劇,說實話,演員沒有大牌吧!楊蓉演技還算行,但是也是千年老二,其他的不怎麼熟悉!
再者,該劇由樂視影視會員獨播,可見其影響力了!一般會員獨播劇都挺會影響起收視率的,況且樂視會員受眾更少,很難傳播出來!
第三點,該劇的劇情結構獨特,沒有採用偶像劇慣用的「霸道總裁」、「男強女弱」的傳統模式,反而讓男主角余文樂化身「宅男」,而他追求的女主角楊蓉則是一位富家千金。但是可能是現代愛情故事題材泰國平凡,而且女強男弱的話題本身也不是很有吸引力的。
該劇沒有超級大牌吸粉,沒有大的推廣力度,沒有新穎劇情!我們看過,但是說實話,我現在了解了一下,還是不想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也是我自己的看法吧!

⑼ 礦難什麼時候來啊,想買張顯卡比當初新卡還貴,還是二手的

顯卡礦難大概什麼時候結束,保守一年後才會結束,屆時所有的卡價格全部腰斬。

知識延展:
對於礦難,取決於幾個因素:
1. 這一波山寨幣大漲幾十倍,何時開始掉頭往下,一旦高潮褪去,回調帶來的暴跌是必然的。而一旦收益都不能付的起電費,則絕大部分小玩家就此退出,當水電站玩家都扛不住的時候,就重演當年的礦難。
2. ETH轉POS,門羅、ZCash等其他主力顯卡幣能否頂住強大的算力繼續獲得收益。。而這裡面真正有實力的達世幣已經出ASIC礦機了,一旦ETH收益大跌,大家都要去搶最佳盈利比的挖礦方案,Zcash能頂得住千萬張顯卡切換過來的算力壓力嗎?
3. AMD在加大產能,新的算力不斷湧入市場,算力和難度增加,幣的價格確實會增高,但是單卡收益卻會下降,這一波算力上漲,收益必然攤薄。
4. 山寨幣ASIC礦機的瘋狂,ETH現在的收益顯然是值得開發ASIC的,哪怕是用FPGA也應該是值得的,當然如果收益能持續這么高的話,在這么高的收益面前,這么大的市場面前,天才和瘋子總是不缺的。
5. 就目前的山寨幣收益來看,確實也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預計最多7-8月可能就要開始回調價格,回本周期就要繼續延長,等到年底估計保證電費成本都是勉強的時候,礦難已經出現了。

熱點內容
幣圈止盈止損的設置標準是什麼 發布:2024-10-03 19:14:00 瀏覽:126
為什麼說逆水寒家裡挖礦 發布:2024-10-03 19:09:05 瀏覽:42
泰達usdt人員架構 發布:2024-10-03 18:34:14 瀏覽:960
trx波場幣20投資放大31倍 發布:2024-10-03 18:17:03 瀏覽:152
trx4巡航設置 發布:2024-10-03 18:10:11 瀏覽:236
2020年10月份跑路幣圈 發布:2024-10-03 17:54:05 瀏覽:379
eec挖礦無法登錄 發布:2024-10-03 17:51:36 瀏覽:677
比特幣礦池江卓爾 發布:2024-10-03 17:27:10 瀏覽:903
軸的扭矩力怎麼算 發布:2024-10-03 17:05:36 瀏覽:883
礦機除了挖比特幣還能挖什麼 發布:2024-10-03 17:04:55 瀏覽:389